读完《调香师日记》,感受到了主人公对香味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洞察力。他用心灵去感知世界,用鼻子去体验生活,每一种香味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这本书让人深入了解了香水制作的奥秘,也让人感叹于主人公对于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一篇
《调香师日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有名的爱马仕专属调香师让·克罗德·艾列纳,广为人知并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园系列”便是出自于他之手。
就像所有人对“调香师”这一职业有诸多的好奇与不解一样,我也是带着满腔疑惑翻开它的。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非常流畅的,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作者用包含思考性和丰富有趣的优美笔调记录的每一天的故事、对人与事的思辨、专业化学、认真的工作状态、艺术审美、个人情操。
就像又一次地印证了“艺术总是相通的”这句话似的,无论是文学、美术、舞蹈、音乐、雕塑、电影还是其它领域。看着作者广袤而丰富的人生阅历,如醇酒般海量的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信手拈来的引用,却又不断进步与革新的态度,使得读者受益匪浅。
喜欢在读书的过程中,停下来去查每一页的脚注,其中寓含的内容信息虽然短小精悍,却也有巨大的可挖掘性。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二篇
也许你不知道艾列纳,但你一定知道爱马仕的地中海花园,金色橙花以及闻香系列,这些气味都出自艾列纳之手。日记是最能够贴近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文学形式,这本书没有任何夸张和粉饰地记录了调香师艾列纳一年的创作生活与哲学,也极大的满足了我对于气味极度敏感和热爱的好奇心,书后附录的气味摘要也解开了潜藏内心对于如何记录气味的谜题。
曾经一度以为调香师大概就是呆在工作室记录并创造气味,看了艾列纳的生活才发现,一个专业的调香师,是要既懂托克维尔又懂夏尔丹的,也会为了一次普通的创作而花三天的时间呆在花园里,体会无花果树和海百合的芳香,倾听水塘和鸟儿轻唱,触碰沙子和水,去寻找香水的内涵,把属于它的暗影和清新都表达出来。会将成束的香豌豆想成弗拉明戈舞裙的裙摆,会用冷冽绿意和深沉滞闷形容薄荷与广藿香。
他给调香师的定义是气味与思想的融合。“香水在鼻腔中呢喃细语,向内心深处发言,和思绪结合,提供可以分享的香水、小说香水、短篇香水、诗篇香水。”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三篇
如果说,电影是偏向视觉的,音乐偏向听觉的,美食是偏向味觉的,那么香水就是偏向嗅觉的。而且专属嗅觉!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原来一流香水大师,创作的香水也是会有主题和内涵的。和电影音乐很类似!而且都可以是极致的精神享受! 这本书是一位香水大师的日记,早年为好些知名品牌创作好多款知名香水,现在专属爱马仕,为爱马仕创作香水!为了大众更加了解香水这个行业而作,这本书确实非常棒,让本来对香水充满兴趣的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看到作者对香水制作的想法、感受和态度!原来最一流的香水大师制作一款香水也是和制作艺术品一样的。会赋予其主题和内涵,不单单融入自己的嗅觉感受还会有其思想…… 这本书主要有三部分,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日记部分,还有关于不同香味的成分,比如梨香,比如,苹果香(苹果香也分青苹果和红苹果,成分也不一样。)。还有作者创作的香水款式介绍。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作者原来有过那么多,有名气的香水。难怪能成为世界级一流的香水大师!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四篇
《调香师日记》
对刚入行的新人来说,在原料名单中探索香水,就好比怀着无法想象菜色滋味的挫折感,面对一道写在食谱中的食材。这样看来,运用视觉隐喻应该比较合理吧:图像似乎能在我们体内引起更多回响,更能触动我们的情感。广告界则深谙个中醍醐。广告从未让人闻到香水味,却会把嗅闻的欲望撩拨至最大,此为广告的力量与极限。
香水的选择取决于营销主管,他会先行筛选,同时拿市面上的一两款香水让消费者参与测试。这些香水是为benchmark,即基准点,用来比较来分析大众的偏好。
这种实施方式可追溯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时香水的商业化不再由公司总裁做主,而是交由营销团队预先分析“市场需求”。今天,产品经理或是项目经理不仅左右着调香师的创作,还偏爱那些能执行他们概念的调香师。因为选择年轻的调香师,他们才能把自己也当作调香师,化身皮格马利翁。他们自认有个“灵鼻”,却又同时依赖市场调查;他们要求调香师每天加倍试验,藐视评估和思考需要付出的时间,榨干这些年轻调香师的知识。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五篇
因为大地而认识JCE,屋顶花园也是春天里最喜欢的香。如果看这本书是单纯为了解调香师这个职业的话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了解JCE其人以及调香理念。闻JCE的香水,是一件舒适愉悦温暖的事情,我在橘彩后调里闻到了幸福,在李先生里闻到了老家...想必就如书中所说“传达之事该由读者自行领略;他可以从中体会到妙趣,满足,称心,欢喜。”作为这本书以及作者本人的核心观念,气味作为符号,作者的香水作品给了爱好者大量的空间去自行想象,把自己所思所想所经历带入香水中去,它便有了不一样意义与韵味。
回到这本书本身,这是一本记录作者生活日记,没有大起大伏,没有戏剧冲突,也没有外人所想那么玄奥神秘,就是简简单单的作为调香师的生活。调香师在这里就是一种职业,没有什么和常人不同的地方。你可以轻易地感受到作者恬静怡然的心态,带有一丝东方禅意。这本书更像一本关于生活哲学和美学的笔记。注重感官之乐,在生活的蛛丝马迹中感受美,走一步,做一事都要去追求自然和谐。在简简单单中感受趣味,变得更爱生活,我想这是每个看完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收获的吧。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六篇
JCE先生的,“极简主义”,我算是其粉丝,他带给爱马仕独一无二的风格,我想这也于爱马仕品牌定位相吻合,没有过多花俏的设计,没有多余而过于浓重的香味。
加入爱马仕成为首席调香师,可谓是优秀作品源源不断,花园系列“李先生”“尼罗河“屋顶花园”“印度雨季””地中海”
经典“大地”“橘彩星光”……都是各具风格,
闻香系列“云南丹桂”“玫瑰花道”“琥珀云烟”,我个人最喜爱的香味是,云南丹桂、李先生、冬之水(为Frederic Malle品牌调的香,这个品牌是汇聚世界顶级调香师,每款香味的瓶身都会刻上调香师的名字,这是对调香师的尊重与对其成就的肯定)
JCE为爱马仕工作12年后离开了老东家,这不是JCE调香生涯的结束,而是一个节点,期待他的下次一次作品。
当然有人问我,第一次尝试香水推荐哪款香味女性李先生,男性尼罗河,可能做淘宝问的人多了,从大家回馈来看,我也就了解顾客大致会喜欢什么香味,这二款香味是一闻就可以接受的。
当然香水里面重要的那句话香味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多尝试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款。
借JCE先生书中一段话结尾:“当气味与回忆不再相连结,再也换不出花香果味,无感绝情,于是成为香水的材料。当我不再能描绘气味,而它有了稠度、深度、宽度、厚度,变得一触可感,我具体感受到气味,那我就能让气味成形,进行创造”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七篇
调香师日记 【法】 让-克罗德·艾列纳
在我看来,任何一种需要长期花费心血和技艺的事情,都包含着某种匠人因素。而像调香师这种职业,除了勤奋与技巧外,更多的则是一种天分与热爱。
在迎合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创造出忠于自己的作品是挑战。而当在业界享有重要地位后,追随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意愿去创作,则是很多调香师在走的路。看到他在Frederic Malle有作品,感觉就很通畅了。香水创作,不仅是单一的调和各种味道,它真的就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审美艺术。调香师对香精原料的执着,在世界不同角落所捕获的瞬间灵感,赋予每一款香水不同的含义。
艾列纳热爱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它的作品背后含有层层诗意。而他平时是很少喷香水的,倒令我很吃惊。这个人改变了古龙水的典型香调,谱写了爱马仕香水新篇章,他让我知道,所有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你需要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你需要执着于你自己的信念。
哎,不想写了。。。。一种莫名的无力感。。。。觉得自己好low。。。。还有Moleskine本本广告太硬。。。字体变小变小变小。。。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八篇
听《调香师日记》 最近听得第三本关于职业的书,第一本是厨师,第二本是酿酒师,这本是闻香师。 的确,闻香师是一个好神秘的职业,主要分布在化妆品、香水、食品等行业。这本书的作者是香奈儿的首席闻香师,在香水行业,闻香师被称作nose。 这本《日记》一共才8w字,内容其实不多,再加上是日记体裁,其实是写的比较随性的。有很多艾莉娜的人生感悟。 闻香师,主要需要3方面能力,1,灵敏的鼻子,这也可以说是天赋;2,用文字描述香味的能力;3,把某种香味配制出来的能力; 对于艾莉娜来说,她的鼻子非常灵敏,但她自己说,其实大部分普通人的鼻子都是够用的,她自己是一个调香师,但是她自己几乎不用香水,主要是为了避免让同一个香水味降低了鼻子的敏感度。 艾莉娜真正超人的能力,在于她使用文字去描述一种味道的能力,这是让她从一个匠人变成一个诗人,或者艺术家的主要原因。 比如,艾莉娜对于见到的每一个东西都会去用鼻子闻一下味道。 有一次艾莉娜被意大利的某一个市场里面一个“梨子摊位”的味道所吸引,觉得这个味道非常好,于是回到实验室,花了40多天,终于配制出了这种味道,但是当她把这个味道的小样带到香港的时候,发现味道变得不一样了,变得更浓烈了,她怀疑是香港的湿热气候导致的。 香味,在人的5感之中,感觉是最难被数字化,和通过网络来传输的,不像视觉和听觉,都可以被计算机数字化传输和再现,但是香味却不能,这可能也是闻香师这个职业,很神秘,显得和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吧。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九篇
随手翻开这本,立马读得很投入,毕竟我是看菜谱都能流口水那种人。作者(当然还有译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思想迸发的光芒令人惊叹。他把我们对于平时没注意过,难以定型的,无形的气味,用文字转化为可感知的,香水不仅单纯唤起鼻子一种感官,而是能够刺激很多其他感官。塞尚在色彩中能看见“柔滑、坚强、绵软甚至气味”,而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能被激荡出清晰有力的回想。这种通感不常见,所以让我很着迷。
我们其他感官接受的刺激往往留在外面,而气味分子却真真实实地渗透到我们的身体里面。感觉和感情,有时甚至是对某些气味的厌恶,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宛如侵犯的渗透感。一阵气味能勾起内心与相关的美感体验,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通过脑内海马体的调度,互通互联,彼此影响。气味融合思想,构筑起记忆,通过这种方法,相当于赋予气味以轮廓,让气味不再只能意会,而且能够言传(就像这本书)。
从技术层面,香水的维度可以划分为挥发力、持久度和存在感。我们可以用绿意、粗糙、粉质、木质和花香的调性诠释气味,而在此过程中尝试谐调,甚至大玩反差,带来浓度和稠度的对比,作者可真会玩。有主见,却依然珍惜外界的怀疑和交流。
而他的创作思路也是很清奇,尽管技术上登峰造极,却保持着一颗童心,避免旧调重弹,他知道如果在香水概念上执意孤行,就有可能不再受到期待和被聆听;反之,太过言听计从,过分随波逐流,则会在跟随时代步伐的过程中失去独特性。
读完这本小册,我对香水的概念也被翻了个,商业赋予香水以外形,而我们是在吸入的当下进行体会,香水不是配件,无法穿戴,也遮掩不了什么。香水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功能上的实用性,也许只是一段转瞬即逝的情绪。
【不期然里蓦然的欢喜若狂】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十篇
公司最近推出了一些香氛产品。虽然我是HR部门,但也经常参与试香。经常闻到各种香精的气味,对于香水相关的一系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我找来了一些香氛有关的书籍。这本JCE的调香师日记便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让我了解到顶级调香师的工作生活日常。我曾经理解的调香师是个鼻子超级灵敏的化学天才,每天在实验室里调制各种香水。
而今才知晓,调香师应该被称为艺术家。他们除了化学原理,还需要了解艺术相关(绘画、音乐、建筑等),甚至不同的国家的艺术风格。除了艺术还有自然等,这些才是创作者的灵感源泉。
本文的作者的部分作品就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绘画风格的影响,创作中更加讲究香水的意境韵味。
疫情期间,国内涌现了一大批香氛品牌,成了近期热门的赛道之一。这些国货香氛品牌的香精调配基本都是是由四大香精公司提供(四大:奇华顿、芬美意。IFF、德之馨)。因为真正合格的调香师在全球数量都不多,培养一个调香师绝非易事。
品牌方更多的是在产品外观设计和营销手段上下功夫,香型方面更多地是考验品牌方的选款能力。如何从香精公司推荐的香型里选择出最能卖爆的香型。
国内的香精公司也有不少,但是能出彩的不过一、二家。与四大或欧洲老牌香精公司相差甚远。这个也是因为香水毕竟在法国深耕多年,非新兴公司们数年之力可达到。
中国的香文化,在唐宋时期鼎盛,明清渐微、后逐渐衰落至今。唐宋期间,最流行的是香丸、香饼、香粉等。而香露这种可能最接近现代香水的概念,但也并非当时主流。线香在明清后期出现,保留至今,但是使用习惯几乎只是用于佛道礼仪。
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出现一些能真正代表中国香的品牌(从香精原料到调配都是中国人、中国公司创作的品牌)。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十一篇
出于对调香师职业的好奇,看了这本书。艾列纳的文字简洁,朴素,没有刻意的修饰与渲染,但在对于气味的描述以及香水创作的思考与表达时,显示出了其独特而专业的见解与态度,描述丰富、细腻、独特、浪漫,让我时时会想起“通感”一词。就如他本人所说:“整日沉浸在气味中,用字遣词才渐而精准、丰富起来。"
"构筑记忆等于赋予气味轮廓,或者,说得更精确些,尽量让气味不再只能意会,而且能够言传,这样才能使用、操作、引导气味。"这是调香的初级阶段,发现气味、复制气味、表达气味。
"我们有了主题、想法,现在则需要加上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渴望,还有最复杂的东西——我们的个性。"这是调香的表达与创造,调香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与其他所有艺术的创作异曲同工,表达情感与个性是艺术创作最本质的需求。
"我要让香水清新隽永。对我而言,香水在鼻腔中呢喃细语,向内心深处发言,和思绪结合。"充满热爱与陶醉的语言弥漫出清新隽永的味道,深呼吸,"我不再抵抗,任由气味抚摸我的感官,侵袭我。"多么美妙(o^^o)我也被深深吸引。
至此,香水已经具有了生命力,与记忆、与情感、与个体、与环境⋯⋯融为一体,相互交融。
"当气味与回忆不再有联结,无感绝情,于是,只能成为香水的材料"⋯⋯只有建立联系,才能形成吸引力,才能与记忆一起,成为永恒。
"我也谈到油与水;西方世界是油,着重颜料、繁复、笔触、超载、浓稠;日本是水,是浸染、黑墨、玄妙、简单、质朴、手势。"艾列纳将香水的创作比照绘画艺术,让人不由得宛然一笑,拍手称妙(o^^o)
一个被大自然赋予香气的灵魂,一位热爱香水艺术的调香师,看完了这本手记,让我对调香师的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了解到了调香师的专业性与创造性。作为一名资深的香水爱好者,收藏这本手记相当于收藏了一部香水资料库,书中提到的各种气味与香型,容我慢慢去体验,去认识。谢谢,“世界级”调香大师艾列纳的分享(o^^o)
繁多、层叠、丰富⋯⋯
余韵、稳定、气势、挥发力、活力、明亮⋯⋯
挥发力、持久度、存在感⋯⋯
这些被艾列纳用来形容香水美感的词汇在我看来,也可以用来形容有美感的人(o^^o)让我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向着成为有余韵、稳定、有气势、有挥发力、活力、明亮⋯⋯有挥发力、持久度、存在感的美感女人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十二篇
“用香水的男人”,也算是我身上的标签了。从大学算起,香龄20年。
在使用香水的动词选择上,很多人说“擦、涂、抹、点、喷、洒……”。而我习惯“用”这个字,似乎略显高级。
当然,最点睛的说法是“穿”,梦露那句“我睡觉时只穿香奈儿5号”,让这款香水成为史上的经典。
在用过的所有香水品牌中,爱马仕的调香深得我心。独一无二的审美哲学和香氛设计,让我从来没有在其他品牌的香水里闻到相仿雷同的味道。尤其是“花园系列”和“大地”,是我心中的王牌。
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个人,就是本书的作者,爱马仕的专属调香师Jean-Claude Ellena。这位出生于法国香水小镇格拉斯,子承父业的天才,将塞尚、马蒂斯的西洋画,日本俳句,东方古典禅意的美学融入到香水的调配设计中,创造了属于他个人的制香哲学,让爱马仕的香水和它家的皮具一样,享誉世界。
有意思的是,我最中意的调香正是他最喜欢的那款,花园系列中的“雨后花园”,也叫“印度花园”,一款连他也想不到为何在商业上表现欠佳的香水。
和大师审美偏好一致,很欣慰。
不过,为了保持嗅觉灵敏,Jean-Claude 从来不用香水。
这本书是他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一年多汇编的日记,从文学性、趣味性、专业性、哲学性、美学性等各个维度而言,水准平平。更像是朋友圈或者微博之类的随笔流水账,自娱自乐。
这样的书放在咖啡店、西餐厅或是奢侈品专卖店供客人随意翻翻就够了,没有必要花钱买下。
我的冲动消费,就当作是向大师致敬了。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十三篇
拿到《调香师日记》只用了一个周末的午后读完。
几个小时一气呵成,身为香水爱好倒是其次,更重要的乃是作者艾列纳行文之“趣”:各种奇思妙想如池中游鱼,信手拈来又不失专业人士的深刻洞见与严谨;将调香与日常生活、艺术文学、哲学、社会现象等类比勾连,增添新知的同时亦唤起内省;偶尔看到一篇书写“焦虑”的文字时竟然有种偷窥的快感,尤其是在知晓这位天才调香师也难逃“计穷智短、文思枯竭”的魔咒……正是这些点滴细碎的片段,让一位调香师的工作日常褪去神秘得以铺展在读者面前,而艾列纳本人的面目也在字里行间渐渐清晰:谦逊、温和、睿智又充满孩童般的好奇。
谈及调香师,不能绕过的必然是其香水作品。在艾列纳执掌期间,爱马仕品牌推出的每一款香水几乎都带有他鲜明的个人印记,甚至让一些爱好者将他的香水作品错误粗暴地归类为“极简主义”。然而在他写给一位资深香水博主的邮件中,他说:“我不觉得我众多的嗅觉创作是极简主义风格。香水科普给出了极简主义的定义,但是我却不认同自己也属其中。事实上,我尝试的都是可感知可理解的事物,这些事物与加缪的哲学相呼应,他试图在这个被理智统治的世界中重建感知。”的确,不论是舍繁就简的配方、抽象的气味符号还是直截坦率的创作意图,这位调香师都是尝试表达生动实在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给他带来的情感悸动,并希望更多人能够感同身受或觅得新意,这与“极简艺术在其本身存在之外不再涉及其他存在”的超脱全然不同。
在阅读此书前,关于艾列纳作品的描述和部分作品我虽早已烂熟于心,却总觉“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且很长时间内,“初遇”(First,梵克雅宝 Van Cleef & Arpels)这样古典的香水类型更对我的胃口。我无意迎合别人改变自己的喜爱,但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也会重新思考自己对某一款香水的评价。以“鸢尾浮世绘”(Iris Ukiyoé,爱马仕闻香系列 Hermessence)为例,此前我不喜欢这支鸢尾【没有】惯常的粉质、土腥特征。然而在《和弦》一篇里,艾列纳说“重复已知谐调的机率很大,这对商业调香师来说是一大诱惑”,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何“在花香上面下功夫,顺其自然,令香气介于玫瑰调、橙花调和橘子调之间,其实难以闻辨,冷冽精致,脆弱又如此实在”(见《命名》一篇),也同时呼应了“浮世绘”之名。香水业中,鸢尾香精的确来自于陈年干燥的根部,但是先入为主地假定“鸢尾”的香气就应该来自于根部,那么错过那些或蓝或紫的纤细花朵也是必然。
这就如以陈规惯常来看待日常事物固然安全可靠,但想一探天地宽广,除了开放心胸,好奇或别样目光也必不可少。《蜜蜂》中小孙子的提问当然是绝佳例证。在我则更愿意分享一个和《薄荷》有关的个人经历。曾经有个不太用香水朋友要我帮忙推荐一款优质精良、工作休闲皆宜的香水,基于预算我给出选择是“清新古龙水”(Eau de Cologne,香奈儿珍藏香水系列 Les Exclusifs de Chanel)。在闻过后他有点不解,因为这款香水对他而言实在太像洗洁精或者是空气清新剂了,实在难以与“高级”挂钩。我鼓励他先用一个小样,并在接下来的3天一直用,同时留意生活中各种“柑橘”香味,不论是来自真实的柑橘果实、洗洁精、空气清新剂、糖果或是酒。大约一个月之后,他告诉我,小样最后一次已经在两天前用完,他已经决定购入大瓶。真正以好奇的心态重新造访自以为熟悉或平凡的“柑橘”,令他不仅可以凭气味就判断在鼻子之下的究竟是蜜桔、甜橙、葡萄柚或是柠檬,也能判断各种日化用品、食物中的柑橘香味优劣如何。按他的原话是“鼻子被戴上了放大镜”,各种柑橘的清新芬芳前所未有地丰富和立体。
这件事情的启示显而易见,实施起来也简便可行。由此延伸开,我想到曾经做过的一次香水分享聚会,当尝试引导兴致勃勃的参与者欣赏不同香水并分享感受时,多数人的反馈却是“鼻子不行,闻不到你说的味道”、“就是香,说不出什么具体”等等,不仅他们很挫败,也让我有点失落。后来,有一天我读到一首诗:“你要怎么形容厌烦的感觉呢?只有最老成持重的侍者会说‘你要怎么形容柑橘的味道呢 我们只能说有些味道像柑橘’……”(《继续讨论厌烦》,作者:夏宇,《夏宇诗集:Salsa》第二版第21、22页)那一刻我意识到,限制我们欣赏的从来不是感知。这就像观看同一幅绘画或者听同一首交响乐的时候,不同人感官几乎不会出错,但是在表达的时候,一些人总是无法找到语言与所感相连接,这才是症结所在。而多数时候这种落空是因为尝试寻求理性意义。在后来的分享中,我鼓励参与者放弃以“像具体事物”的方式形容香水,而采用其他词汇:红的、冷的、松脆可口的、悦耳的、躁动、粗糙的等等。结果,所有人都表示解锁了新的技能。所以,不难想象当我在《微茫》中读到“‘可口’一词便足以勾唤联想,变成一种气味”时,那种心领神会的欣喜:把气味变成形容词,是理解香水和其创作一个有效的方式,因为这几乎是调香师创作过程的反向推导。
读《调香师日记》的另外一个感慨是艾列纳的幸运。因为爱马仕品牌给了他很大自由来创作香水。在当前成熟运作的香水产业中,绝大多数香水并非其创作者的真实写照。受制于市场趋势、消费者喜好、品牌、营销策略等等这些看不见的力量,调香师的面目和名字虽然得以保留,却是通过哈哈镜一般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种情形不仅出现在主流的商业香水中,甚至沙龙香水品牌这类所谓的行业先驱也难幸免(见《皮格马利翁的迷思》一篇)。
诸如此类细微而美好的妙处在翻动书页时不胜枚举,这是我作为一个香水爱好者非常推荐这本书的首要原因。纵令读者对香水所知甚少,也不难在阅读本书的过程找到许多击节赞叹之处。同时,译者精准优美的译文、翔实贴心的注解以及审校对书中香水专业词汇的严格把关,也令阅读的过程格外淋漓酣畅,这在近年来同样题材的书籍中已甚少见。反例是Luca Turin那本香水指南,中文版实在是惨不忍睹。
在写本篇读后感时,我一度“卡壳”,因想法繁多令选择愈难:过多重复书中的见地观点自是不必,对此书要做专业点评也恐力不能及,惟有记录一些自己“心有戚戚”的故事或许能激起尚未阅读的读者们半分好奇。若硬要给一点建议,那就是如果你未曾听过艾列纳之名,从本书正文后庄卉家的代跋开始,对调香师的简单生平有所了解较为理想;若和我一样对艾列纳及其作品已略知些许,按照书籍本身的编排顺序就好。
最后,祝阅读愉快!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十四篇
与几位法国的设计师朋友吃饭,席间聊到一个令人诧怪的行业现象:某些欧洲时装品牌为争取更多的市场利润,会对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进行大幅度的本土化改造。但改造的动机并非针对中欧女性身材比例上的差异,而是直指国内多数女性对时装异常单一的审美观,以及严重同质化的消费心理。
他们发现国内很多女性因肤色偏黑或偏黄便拒穿色彩明艳的衣物,因臂根脂肪、副乳,肩宽等原因怯于身着无袖的上衣和裙装,因赘肉、腹腩、髋骨或腿型的不完美,从不敢尝试紧身装、短裙和短裤。
洞见此群体性的消费心理后,设计师们会使用一种相对保守的思路进行设计改造。故在保证设计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以低饱和度色彩的面料替换秾艳的面料,或为原本无袖的款式添缀适恰长度的衣袖,甚至会重新规划产品的视觉比例,以此来迎合大多数国内女性对肤白与消瘦的单一审美追求。
严肃的时装工作者直面此怪象的逼视,不应以“国内社会审美单一”“国人审美不包容”等诸类概念上的虚词徒托空论,我唯愿探看这怪象的背后,远未被详察的细故。
现代美学的大家们无论各自的理论分歧如何严重,但几乎一致承认:除先天因素外,审美能力是文化教养的结果。是人文教育对一个人共情能力、敏感度、想象力、以及文化视野的开发,决定了其一生的审美旨趣。
倘若以上立论成立,那社会审美单一的背后很可能意味着人群极相似的人文素养。如将国中基础的人文教育更进一步地拆分为“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后,再反观“时装审美单一”这看似无涉关联的议题,或许有端倪在。
所谓语文教育,意味着可以使人从无数经典的文本中汲取养分,在习知语言的逻辑与语感的被丰富中,舒阔自身言辞的力度、思维的广度,以及洞察的深度。
而国文课本常对众人设问:“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这段话表达了何种情感?”悖谬的是,如何解读一篇文章早经被一个人为创造的“标准答案”所囿限,它看似是对作者立文的本意进行探究,实则却是以一种排斥读者感受力与表达深度的方式去迎合设题者的心理。它很难容许自主的分析和逾度的阐发,与”标准答案“相异者,只能被阻隔在“考试分数”的樊篱外。
本雅明谆谆语告:没有一成不变的作品,因此不存在忠实于原作的解读。
艾略特对其详审的概括为:文学史每出新作,历代经典都将移动,同时赋予新的观看角度及位置。
杜尚虽为艺术家,但也从诠释学的角度述及过相近的观点:是观众在创作一件作品。我们现在看到的某件作品同多年前人们所看到的感受是不同的,一件作品的意义永在变化,它取决于不同观众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不同看法。
接受美学更断言: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在作者、作品、读者的生态关系中,读者绝非是被动的。作品意义的生成十分依赖读者主观的解读,是读者以私人的审美经验、情感状态、想象力,赋予了作品最终的意义,因此同一文本永远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解读。
环顾文学史会发现文学有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时代真正有品质的文本都能经受住后世芜杂的解读甚或误读,端赖不同时代的读者,以怎样不同的文眼去悉探与观照。它可以被解认为阴影,也可以被赏看为韶光,它时刻期待误读,并在不同的误读声中输送新的血液继续宏演其杰构。
经典之为经典,只因其自身的经典性与生命力。强行解读的后果,实无伤于经典自身,而在众人赏鉴的能力逐渐毁损。这后果的后果,恐又是人群一体化、审美同质化等灾像微妙的前因。
另一旁的史料教育似乎也有着相同的际遇;
艺术史、设计史、美术史,我平日工作中随口说,随手写,自觉此中的是非曲直早经清晓。但愈谈愈发现这话题极度的单一与贫乏,在种种观念、主义、风格、手法的背后,我以为还有别的话头在。
十几年前我曾单纯地笃信“唯美主义”,进美术馆看画时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画家的笔触、敷色、构图与技法中。近岁成熟些了,方才渐悟真正使一个人得艺术滋养的,绝不仅仅是因一件作品所能被肉眼观察到的物理属性,而是要洞悉这件作品在曾经的历史语境中发挥出的效用,最终牵连了何种的因果与逻辑,以致在当下对自己产生了何等的启悟。
文艺复兴时的众画师只是在教堂的墙壁上悉心描绘着《圣经》中的片段,笔笔恭谨虔诚。孰料正是自己笔下雍柔的肉体所裎露出的人间欲望,就此送别了中世纪人只会佞神祷告的昏昧认知,在威权的神性中无意间窥见并肯定了人性的尊严与价值。
而复兴三杰中称引为翘楚的达 · 芬奇先生纵使智力再卓然,谅必也难悬想自己本为讨君主欢心而潜心绘制的兵械草图,间接招引了后世使数千万条生命殒亡的世界大战。
近世高水准的画家凡回顾现代绘画的肇启,几乎都在马奈盛岁时期的创作中指涉来源。可无视同年的拿破仑三世为规避一场即将爆发的民间暴乱,以争取民心为目的而设立“落选者沙龙”的政治阳谋,奢谈本已被马奈自甘边缘的《草地上的午餐》于当时绘画技法上迥出时流的前卫感与革新性。这副画也最终借权谋者百年前的政治小聪明,成功兑换了后人那可敬又可怜的,所谓“欣赏”和“美学”的理性。
历史的记忆总是托孤于艺术,亟待挽留。平实地看,它只是一面壁画、一张草图,一副油画。立体地看,它们其实都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环, 它们作为历史的物证从旁牵引,襄助后人直面史事时予以清晰的旁边与观照。
然而史料课本却总是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决定性口吻,对“年代”“事件”与“人物”进行单向度的直线串联,常漠视每个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时刻在“必然性”和“偶然性 ”间苦苦颉颃的因果关系。这种封闭的论证方式同样只为证得一个人为规限的“标准答案”,而史料自身原极丰富的启发性、开放性、探索性、批判性就此概然无存。
失位的母语工具与失真的史料资源使得无数人的人文观,无意识地被这套“标准答案”的话术系统所笼罩。而只能由人文学科所承担的思辨、逻辑、审视、鉴断,批判等能力的长期不在场,逐渐使人群趋于一同、从众并易轻信。
届时,商业极权和消费主义趁虚而入,大量与资本媾合后的明星、意见领袖、网络红人,以及他们以营销为目的刻意引导的审美观,在媒介无休止的暗示和明示中形成了一种高强度的压力,它作为一个流贯于无形之中的“标准答案”,成功支配着人文素养匮竭的人群。
长期浸淫其中的后果,实则彰显而触目;
越来越多的人以压抑自我的审美偏好为代价迎合着“标准”的意志,用摧毁身体自信的方式殉从于“群体”的检视,严格恪守“答案”的伦理,不敢僭越半步 ,以此规避着人群的审视、讪笑、讥讽、甚至谩骂。
此怪象不禁令人遥想起福柯那句大不详的隐喻:“无处不在的窥探让人满心焦虑,也让人们在安全感的缺失中自动驯服。”
最终整个社会沦为了一种维护既成秩序的单一性美学观,差异的美感和多样化的身体形态在人群中逐渐萎靡与消解。无数人身陷「规训-操纵-惩罚-臣服」这公式般精准的资本圈套中,如绝地的困兽,不辨人格、气质与灵性。
木心有言:“所谓时髦,就是上当的意思。”
要让人穿衣,勿让衣穿人。衣物从来都不是驯化人的武器,它只是一部交织了身体感知与料作品质的协奏曲,衣袖在试图遮掩躯干的同时,也遮蔽住了更为宝贵的——对自我的欣赏和肯定。
“美”不需要被过度的定义,它或许只是一份元气淋漓的自信。
调香师日记读后感第十五篇
#入香坑六月的思想汇报#
---
仍然觉得《调香师日记》的定价有点小贵。
JCE似乎什么都没有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
P13. |一朵玫瑰花的香气有五百个分子,比巧克力的味道多,又比蒜头的少。
P21. | 在十月的香柠檬精油中,有大量具花香的分子——芳樟醇;二月的香柠檬精油芳樟醇含量很少,却含大量具清新香气的乙酸芳樟脂,然十月的精油因为有微量的叶醇,闻起来却有清香,在二月的精油里,叶醇和芳樟醇隐微不彰,让乙酸芳樟脂大大占了上风。
P165. |今日的香水十之八九都由降龙涎香醚、苯乙醇、香茅醇、香豆素、二氢茉莉酮酸甲酯、胡椒醛、烃基香茅醛,紫罗兰酮、铃兰醛、甲基紫罗兰酮、合成麝香、广藿香、合成檀香、水杨酸、香兰素组成。
P66. | 十九世纪末的香水化学,卸除大自然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桎梏,让香水艺匠成为艺术家。
---
P78. | 我的香水都是已完成但尚未终结的香水。我刻意在香水里“留白”,让每个人在里面注入自己的想象,这就叫“个人空间”。
P80. |有别于茶道师傅惯于集结、筛选、掂量、添加不同的茶种,我则采用减法,简化我的香水。茶道师傅融入大自然,身为调香师的我则退离大自然,将大自然转变为符号。
P93. | 我喜欢想象女人或男人二十岁时挑选的香水,之后在经历多次“出轨”之后,他们还能在自己六十岁想吃回头草的时候找到它。
P112. | 今天要为新口味或香味开天辟地实属不易,因为我们非但活在一个追踪系统挂帅的世界,还身处一个必须为每样东西辩解的时代。原本的社会要求我们解释创作,尚值得嘉许,但是短短几年间,就换上了一副说教的态度,要我们为创作辩白。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有的恐惧吗?
P171. | 当气味与回忆不再有联结,再也唤不出花香果味,无感绝情,于是成为香水的材料。当我不再能描绘气味,而它也有了稠度、深度、宽度、厚度,变得一触可感,我具体感受到气味,那我就能让气味成形,进行创造。
---
JCE所说的“已完成但尚未终结”,让我想起陈丹青在《陌生的经验》里讲过三四章的一个专题——“未完成的作品”,从梵高的一张小画《海边的渔夫》讲到塞尚、印象派和德加。
---
陈丹青说这张“未完成的”五官都很囫囵地被抹去的人物小画很“憨”,说塞尚的作品是“open work”,绘画的过程是明白于笔触之间,不被“完成”遮盖住的。我不懂画,尤其在看这张《海边的渔夫》的时候,没有感到陈丹青说的那种惊喜和震撼,但我很喜欢他用的这个“憨”字,比稚拙更灵动一些,又比朴素多一点人情味儿。记得硕士毕业论文的致谢里,我用“憨直”形容我的导师,被导师发回来重写,虽然如此,我仍然觉得“憨”是个很好的词儿,有点道法自然的意思。
德加的故事更为直接,讲的是:“晚年德加写了十四行情诗请教马拉美,说,我有很多意象没写出来。马拉美对他说:亲爱的,诗不是意象,而是字词。”
意象是不能被限定的,尤其不能被字词。它或许可以被个人经验式地加以提炼,但这种标签组合,最后只能是这意象无穷子集里的一个,就好像那滴葡萄酒再也回不去酿造它的那颗葡萄。言不能尽意,画也很难,在向意象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投降的地方,就有留白。
---
我想JCE会喜欢“意象”这个词儿,因为它直接穿透了现实和表象,抵达了他想要的“如真似幻”的内涵。JCE说他在创作“雪白龙胆”的时候更像是一个匠人,而在创作“爱马仕闻香珍藏系列”的时候更接近艺术家。“古龙水”的标签为“雪白龙胆”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框架,这是一套有规定动作的艺术体操,几乎是个命题作文。原料的挑选、香气的功能性,比之意象,对服务对象更有效用。“闻香系列”则完全不是这个路子,它围绕着意象——调香师的幻术,于是鸢尾有了“浮世绘”,铃兰搭配了“陶瓷”,原料成为辅助性的东西,是用来表达思想的符号,“香水原料的标识虽然解释了名称,关键仍在创造一个如真似幻的内涵出来”。
---
混迹香水论坛的时候,发现很多香友对Jo Malone颇有微词,除了留香时间和性价比之外的一个槽点,就是技术含量比较低,味道很薄。如果尝试用JCE匠人/艺术家的说法翻译过来,这个槽点可以说成是匠气稍重?Jo Malone香水线产品的命名很多都采用“A&B”的形式,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鼠尾草与海盐”“英国梨与小苍兰”“丝绒玫瑰与乌木”等等。这一切的“A&B”,就像一场机巧的拼接,调香师只是匠人,他们关闭了作品,或者说因为这种拼接导致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关闭的。
虽然意象不能被限定,但也因为限定才有了意象,这是一个语言游戏。JCE在“鸢尾浮世”还是“鸢尾浮世绘”中间纠结那么久,不是没有道理。
但同时需要澄清的是,化学家或者说匠人,与艺术家不是截然割裂的,甚至在几乎所有时候,二者都是对立统一的,是庖丁解牛那种出乎于入乎于的感觉。调香师首先会像一个非常理性的化学家,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空气分子之中捕获、分离——既将被捕获的分子分离于其本来组成和代表的气味实体,也将其分离于任何个人的情感、回忆和想象,彻底解构气味与任何实体之间的联想,直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后才有艺术家发挥的空间,在被理智统治的世界中建立新的感性的体验。
---
比较起来,陈丹青所说的“open work”可能更自洽一点,它是完全自我尺度的,有画家的酣畅淋漓和自我意识在其中,没有确定的目标和要服务的对象,更没有考虑未来看这幅画的人,就是画家很自觉地对偶然的外在与内化的瞬间的捕捉,逸笔草草率性而为,开放的是他的全部心胸。
调香师作为艺术家会更无奈但同时也更有趣、更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关于香气的意象最后会变成一场云创作,调香师只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多元阐释和意义生产将会不断揭示那些可能隐含着的意象的子集们,又因为年代和国族的差异,这种诠释很可能是超越时空的——共时和历时的。
尼罗河花园里并不存在的芒果,宝格丽Au The Vert从未使用的绿茶,关于浮世绘的解读,关于雪白龙胆中东方水墨的嗅觉联想——调香师释放了他的作品之后,针对这个作品的新的创作和阐释就不可遏制了,而调香师往往乐见其成,这种作品的开放性就像作家预留的草蛇灰线。由此形成的新的解读、感知或者一个更精确的形容词,有时甚至会惊艳调香师本人,那是他创作的时候不曾描绘到的意象的留白。
而且很显然,这比中学阅读题合理多了。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gxMDI2OA==&mid=2247483776&idx=1&sn=b141916aae1fd6cc88c3dc91220e2833&chksm=e9252233de52ab2540c1bc6a5bbcdcbab33a1e2afae25c4a6627f8ee183f177cd7ef5b5f34b1&mpshare=1&scene=1&srcid=0209q35pS4ci1mcLNltVBq91&pass_ticket=AacuUMeFS1yxrplqR04BHX0V6o93W4UoSeC8boqxxCr4%2FLgloduFsIC4vUqXFeq%2F#rd">原文公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