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从容的人生读后感(一)
秦客和王晓飞合著的《路遥传》为重返路遥的生活现场与文学场域提供了一种情感、一种经验、一种视角。我们在进入路遥文学世界时,才能带着生命的情感去理解路遥笔下的那些人物的选择与无奈,亦能理解路遥倡导的真正现实主义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深刻揭示”,只有植根我们“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在“无数个焦虑与失眠的夜晚”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成就属于自己飞翔的句子。
无法从容的人生读后感(二)
谈相遇。与路遥的相遇源自于阅读《平凡的世界》,那是2005年左右的秋天,我尚在黄河之滨的渭北小城的乡下读高中。一个周末的下午,教学楼下有个摆书摊的老头,我在书摊前随便翻阅书籍,此前我并知道路遥,更不可能知道他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我随意翻阅《平凡的世界》,我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便决定买下三卷《平凡的世界》。
此后,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里我一直在阅读《平凡的世界》。读完后,也与村里同学的父亲去交流,聊聊作家路遥和他笔下的《平凡的世界》。尽管此时已是二十一世纪,但渭北小城的乡下,人们依旧过着简单、贫穷和质朴的日子。消息闭塞,限于获取知识渠道的限制,我只能听别人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和别人去交换阅读意见。
谈精神。尽管初中时,我已自觉地去购买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朱自清的散文集和泰戈尔的诗集。我并未意识到课外阅读世界的宽广。读完《平凡的世界》我被故事人物的命运和不屈不折的精神所打动,偶尔睡觉会梦到或者在一个人时想到“平凡的世界”,也被作家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语言所打动。
高中时,我已开始购买、阅读海子诗集、顾城诗集及《十月》《当代》《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在别人阅读“青春”文学,甚至陷入所谓的“言情”文学迷魂阵时,我很庆幸我并未翻过一页这样的作品。通过《平凡的世界》我再次认识到“平凡的我”,我知道平凡的世界与我的世界密切关联在一起。
谈启示。大学本科阶段,尽管我所钟爱的课堂是文学理论、文艺批评和外国文学。此时,我已经开始了更广泛的阅读,也在胡乱读书中慢慢形成了自己对“文学的认识”。此后,虽然没有花费整块的时间去阅读《路遥全集》,但在偶然间我也会去零散的翻阅路遥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对路遥《人生》《早晨开始中午开始》《惊心动魄的一幕》等作品的阅读,补全了我中学时代的遗憾。
后来认识结识了文学和戏剧等领域的老师、朋友,我继续阅读《路遥年谱》《路遥传》,观看话剧《路遥》,北上陕北行走等,这些经验无疑丰富了我对路遥的“再认识”。路遥写作的“精神冒险”旅程,我也曾经历过。
至此,我才明白了路遥对“寻常”的渴望。也是这种启示让我明白了人们经历着日子的“无常”中常常渴望“有常”,“有常”是希望,是追求,亦是梦想。
我想如果鲁迅先生和路遥先生在世的话,他们那袭“长衫”也是拖脱不下来的。那长衫事关人的尊严。
无法从容的人生读后感(三)
路遥去世已32年之久,但其《人生》《平凡的世界》等文学作品依然会引起读者的阅读热情。青年作家王刚(秦客)、王晓飞合著的《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陕西人民出版社),为我们再次认识“文学路遥”和“想象路遥”提供了另一种参考。
阅读《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不难发现两位作者既充分借鉴了有关路遥的大量文献史料,又运用了此前《路遥年谱》写作积累的考证资源。可以说,这部传记作品以数年前所出版的《路遥年谱》历时5年搜集资料、走访调研所得的扎实史料为基础,又结合近年来相关史料的新发现与研究的新进展,为读者勾画呈现出了一个更为丰富、立体、本真的路遥形象。
就笔者阅读的几种路遥传记而言,每位作者对于传主文献史料的处理、勾勒及叙事都不尽相同。比如,《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中对路遥的出生地——清涧的人文历史背景进行了着重刻画,从而在文化人类学的宏阔视域中阐述路遥之为路遥的文化精神根脉所在。作者的笔墨重在刻画“文学路遥”形象,并以此为中心勾勒“文学路遥”这一形象的轨迹变迁。可以说,从路遥成为“王卫国”的代名词开始,这本传记的重点即凸显于读者眼前——从写作的准备期到《人生》一举成名天下知,再到酝酿写出《平凡的世界》,后又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贯穿了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写作前后的谱系枝蔓,为读者完整地展现了作家路遥的童年、求学、写作等不同时期的精神镜像。若以早期、中年及晚期三种风格划分一个作家的写作生命过程,那么路遥的“中年写作”正如他的弟弟王天乐所述:“他有一种预感,中年已经成了他的晚年了。”在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这部《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集中,我们也看到了路遥对写作生涯的总体式、宿命式的总结与回顾。如这部传记结尾处所言:“路遥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他终于走完了自己无法从容的一生,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道别。但对于路遥的精神生命来说,他创作了不朽的作品,他的精神生命在人世间扎下了根,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这部《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为重返路遥的生活现场与文学场域提供了一种情感、一种经验、一种视角。唯有怀抱自我的生命体验,我们在进入路遥文学世界时,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路遥笔下那些人物的选择与无奈,才能理解路遥所始终坚持倡导的真正的现实主义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深刻揭示”。只有植根我们“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土壤”,才能在“无数个焦虑与失眠的夜晚”,成就属于自己飞翔的句子。
“黄土地”这一块诞生与滋养生命和艺术的厚实土壤,对路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他者的声音回廊里,“我”听到了言语的经验;在经验的“转换场域”,众生说话。一切,开始有序上演。《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为我们解读路遥的人生漫游与创作,让我们看到了路遥的人生虽然无法从容,但那种永远向上的生命意识,始终并将继续催人奋进。
原文见豆瓣日记:黄土地的儿子——《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读札 刊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11-1第07版,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