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肥皂泡》是一篇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爷爷之间发生的一段温馨的故事。通过肥皂泡的形象,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以及亲情的珍贵。故事情节简单而动人,让人感受到了温暖和感动。整个故事仿佛一泡肥皂泡般飘逸而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圆圆的肥皂泡》读后感(一)
刘慈欣的脑洞真的大!从肥皂泡都能延伸到各种各样的科技元素。看得我是云里雾里的,然后恍然大悟的。我觉得刘慈欣的书啊,主要看“概念”。每个作品都有一个不同的概念,每个角色都有痴迷的东西,果然是“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迷上什么东西”。会不定期看一些刘慈欣的作品的,打开脑洞,开阔思维,哈哈哈。
《圆圆的肥皂泡》读后感(二)
我和圆圆很像,我也追求虚幻,美丽、新奇而虚幻的东西,妄想脱离现实的幻影。就像我曾经对建筑学的热爱一样,我像圆圆迷恋肥皂泡一般迷恋建筑。我精心地对待每一次设计,但对甲方或对这个城市来说,是不是只是用我的时间甚至健康吹出的一个肥皂泡呢?
泡泡,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意向,它是透明的,它折射和反射着真实世界,我们可以透过它看世界,但它又实体存在着。我们可以看到它,可以触摸到它,但往往触摸到它的那一刹那,它就消失了。
小说中的场景:天空中出现的月亮河,让真实的月亮黯然失色,这是虚幻战胜了现实吗?这不禁让我思考真实与虚幻的边界在哪里?何为真?何为所谓的假呢?如果现实对应着有用,而虚幻对应着无用,那我认为没有绝对的虚幻,因为没有完全无用的东西,人类就是因为有这种“探索无用”的精神才发展至今。比如哲学,比如读书。都说读书是“无用之用”,那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呢?
谁又说小说无用呢?这本书却正好在探讨我最近的困惑:关于现实与虚幻的困惑。 同时也联系到我最近思考的元宇宙与虚拟现实的问题,如果虚幻比现实更强大了,那虚幻就会超过现实,人们会更愿意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吗(如果脑机接口技术得以实现的话)?
它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你想要追寻的。不论是追寻镜中的花,还是水中的月,都没关系!就像书中的母亲追求的是飞播造林和改变干旱,而女儿追求的只是一个大大的泡泡。
《圆圆的肥皂泡》读后感(三)
翻资料发现 2019.05.04 看完大刘 9 个短篇后记的读后感,是微信读书上单独的短篇,和这本书的内容肯定不一致。
01 圆圆的肥皂泡
浪漫!如果一定要挑刺儿说那个 “顿悟型启示” 居然不是圆圆自己想出的,我觉得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一辈子献身于干涸的 “丝路市” 的父亲,联想到泡泡可以适用于南水北调的功能性用途不要太自然而然。
一个人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这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即便当中因为考虑亲友或者伴侣的感受,产生了折中行为,这种折中行为也完全是个人自主的选择。甚至,往往不能算作是折中,而是经由启发后发现的更优决定。
02 微观尽头
人类试图用超能粒子击破夸克,夸克是否可分?当探索到了微观的尽头,蓦然发现作用于宏观。
03 微纪元
宇宙中惟一幸存的宏人 “先行者”,着陆于无忧无虑的微纪元所在的星球。忧郁是博物馆里才有的东西,人类文明也许会到达那一天吧。
04 坍缩
红移蓝移的概念没太明白,但文中似乎也只有丁仪知道宇宙 “坍缩” 真正的奥义,坍缩发生的那一刻起,仿佛 “返老还童” 一般,时间倒流了,接下来,我们都将越来越年轻。文末大刘还俏皮了一把,反向叠加文字结束短篇。
05 纤维
大刘真的很会制造名词和概念,“纤维丛” real 形象,临近的纤维,就好像「命运石之门」里不同的世界线。想象一个粉色的地球,热恋的情侣手拉手走在沙滩上可以投下 6 个影子。
06 命运
在人类可以利用时空跃迁方式进行恒星际航行的时代,我和爱玛误入了一个时间蛀洞。虽然 “并不是每一个微扰动都能触发蝴蝶效应”,我们却不小心来到了恐龙主宰的地球文明。信奉人择原理?
07 信使
未来的时间旅行者给爱因斯坦带去慰藉,一个愿意听 “教授” 拉小提琴的知音,送他可以奏出真正美妙音乐的未来的信物。
08 天使时代
面向对象的基因编程语言 “伊甸园++”。太皮了,简直了。不知道这是大刘何时写的短篇,关于违背 “第一伦理” 的基因改写,想到前阵儿引发热议的 “通过基因修改生来对艾滋病免疫的婴儿” 新闻。
出发点自然是 “好的”,但风险未可知,人类可不可以应不应该做上帝做的事情呢?“愿奴胁下生双翼” 当然是人类古老的愿望,飞人战队的胜利就好像微人类的胜利,是压倒性的、不可避免的。
09 中国太阳
各人有个人的际遇。“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水娃在高空擦玻璃的心流体验,以及整个故事的走向,真是让人充满希望!p.s. 这篇是 2002 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