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漫品红楼读后感摘抄

漫品红楼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3 21:55:14
漫品红楼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8-03 21:55:14   小编:

《漫品红楼》是一部以经典小说《红楼梦》为蓝本,进行漫画改编的作品。通过漫画的形式,生动展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经典角色的形象和故事情节。作品不仅忠于原著,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红楼梦》世界。

《漫品红楼》读后感(一)

已经好久没有静心的看一本书了,无意之中在朋友那儿看到这本《漫品红楼》,随手翻了一下,没想到一下子就入了迷,跟朋友借回去,一口气看完。好书,值得一看,堪称红楼梦入门必备指南,作者语言风趣,视角很独特,看完以后,原本不明白的地方豁然顿悟,深感自己从前看的太过潦草,我得再重新看一遍《红楼梦》。

《漫品红楼》读后感(二)

《红楼梦》作为国学四大名著以被高中列为必读科目。作为学生家长,我竟然只是在电视剧上瞟过几眼。从没真正拜读过《红楼梦》。无意中结识了这本书,翻看了几页,竟然把之前完全不能了解的红楼梦错综复杂的人物理顺个七大八了。心中窃喜。自然也就看了下去。 每看一章都有想要接着向下看的欲望。作者利用现代语言,幽默风趣的阐述了红楼梦里边的各个人物关系及心里活动。让读者一目了然,轻松愉快的就能够记住这么多的人物变化。 正值暑假,于是乎迫不及待的有了想把这本书介绍给孩子看的欲望。 果然没出我的所料。孩子看了这本书以后很轻松的就打开了之前对《红楼梦》中许多不懂的疑问和记不住的人物关系。 如果理不清人物关系,就会大大的影响了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有了这本《漫品红楼》让孩子们对《红楼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真的是要感谢作者给孩子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书籍。 强烈推荐高中生在看《红楼梦》的同时,必读《漫品红楼》。 真是一本好书。

《漫品红楼》读后感(三)

关于《红楼梦》,我想,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解读。

面对这样一部大家都熟知,且解读过无数遍的名著,作者蕙馨斋却用了另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带我们了解《红楼梦》。

《漫品红楼》这本书,是作者蕙馨斋多年品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

与一般的红学研究著作不同,这本书更生活化一些,从底层人物的生存与心理状态,来阐释《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在研读名著的同时,作者也根据自身的经验及知识素养,提出了不少新的说法。

全书采用的是传统的章回体结构,每一章都有对下一章的预告,吊起读者的胃口。

而且,全文生动活泼,语言幽默,读下来很顺畅。

对很多读者来说,《红楼梦》如果不是真的喜欢红楼梦,很难读下去的。

但是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消遣类的书籍,随意翻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了关于红楼的知识。

说起作者蕙馨斋,原名是程静,旅居在法国。

程静酷爱中外古典文学,尤其钟情于《红楼梦》。

这也是她会写出这本《漫品红楼》的原因。

作者蕙馨斋在前言中说道,因为《红楼梦》的造型太美了,从而喜欢上了红楼梦。爱屋及乌的原因,所有跟《红楼梦》有关的书籍,只要能搜罗到的,她都喜欢。

这,就是真爱了吧。

但真要解读红楼梦,作者反而有些忐忑,怕自己解读不好,纠结了半天,选择了从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入手。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的人物太多,其实读者是记不住这么人的,没有耐心的读者更会直接放弃阅读。

但搞不清这些人物关系,会大大影响阅读体验,也会少了很多阅读兴趣。

刚好作者写了这样一本书,帮大家理清各种人物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这本书分为八十回,还有一个后记,把《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几乎全囊括了。

全书440页,有些厚,但都是沉甸甸的知识。

突然很佩服曹雪芹,特别佩服。

他的一本《红楼梦》,不仅诞生了红学,还有各种解读的书籍应运而生。

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经典的书籍,是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的。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半部红楼,迷倒众生。

正是如此。

《漫品红楼》读后感(四)

旗袍女人的漫品红楼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静心读书了。这本红色封面的巜漫品红楼》带给我的是一种慢悠悠的享受。

作者是一位旅居法国的酷爱中外古典文学的女人。一袭藏青色旗袍,飘绿镯子,翡翠耳环无不透出古典的气息。

本书一共分80回,洋洋洒洒,让我这位语文老师未免感到汗颜。

在作者的笔下,从越剧红楼梦开始谈起自己对红楼梦的热爱,爱这本书,爱红楼梦中的服装,爱红楼梦中的发型,爱屋及乌,所有跟红楼梦相关的书目,一切都爱。以至于作者9岁的时候,就学会了用红楼梦里面的谐音技巧,比如甄士隐,贾宝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的学生,依然不懂。

对我来说,还是最喜欢里面的这样4句话。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一部红楼曲,多少爱慕人!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对红楼梦书的自我解读,每一回标题通俗易懂,既有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也写出了这本书的当下意义。

我们通常所看的红学著作,都是学术性很浓的。能看到这么一本通俗易懂的书。偶尔玩味,还是无比畅快的。比如第20回贾府首富,第21回混蛋贾老大,第22回贾府福布斯榜,第23回贾府第二大土豪,第26回贾府第五大土豪,第31回超级小富婆,这样的题目,不禁让人会心一笑,颇有现代文风的标题党风格。很是夺人眼球。

在作者笔下分析了不同的人物。从邢夫人pk王夫人,到赵姨娘,平儿,香菱,晴雯,林红玉,芳官,侧重于小人物的起起落落。

比较欣赏这本书的需要特色,诙谐幽默,请看下面写薛宝钗的一段话:

"要说薛宝钗还真不能单独说他,因为人家是湘云和林黛玉,都是独生子女,而他还有个哥哥,不管他们家有多少钱,那都是他俩共有的,更重要的事,我认为只有把宝钗和徐攀放在一起说,才能看到真正的宝钗平时跟大观园的太太小姐们混的只是她的一个面而已。”

完全用生活化的语言在和读者沟通,完全用幽默化的语言在文本和读者之间架设了桥梁,让大多数人不知不觉走进名著。

在快餐文化盛行时代,看学术之书有时候感觉枯燥,比如可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吴世昌的《红楼探源》、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红学家很注重考证,所以看的很严谨,偶尔这样的书,起码可以让心轻松。

《漫品红楼》读后感(五)

《红楼梦》可是一部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作品,多少红学专家在研究,在分析,在猜测,由于后四十回的丢失(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真希望奇迹发生,能够找到这后四十回)让这部作品有了无数的“谜”。不断地有人在批评高鹗的续写,和原著不相符,并找出各种理由。孰是孰非,最终也没有定论。就是因为没有最终的定论,《漫品红楼》便有了其存在的价值。

看了几本品析红楼的书,让我产生了读原著的想法。惭愧,一直没有从头到尾地好好读读《红楼梦》,所以对内容,对人物,对情节,对前因后果,对人物关系总是弄不清楚。即使有一些了解,也是一知半解的。看来解读《红楼梦》的书,功劳还是蛮大的。

《漫品红楼》这本书,让我对这本书有了重新的认识。了解了此名著中的人物之间关系,作品中人物性格特点,还有人物说话的含义,每句话都不是白说的,曹雪芹花十年时间,反复玩味的一部巨著,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本书里,从人物入手,分析了每一个人物的命运,虽然人物命运早已天注定,但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是不简单的。换句话说,都不白给,简单的人想在这个群体里混,那是要交学费的。贾老太太的平衡树,王夫人的假“木头人”,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李纨、秦可卿……这些人物在作者的品析中,以新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虽然是漫品,但你却觉得分析得很有道理。

很多小人物,作者也没有忽视,比如柳五儿,贾芸和小红,还有焦大,他的骂引申出的故事,让我脑洞大开。秦可卿的死,与焦大的骂联系如此紧密。作者分析出了贾珍的父亲出家的原因,母亲死的方式,分析出了惜春的奇怪的身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啊?

贾府福布斯榜,从贾母开始分析他们手中的财富,最大土豪是贾母,其次王熙凤,再次王夫人……觉得很有意思,从这个角度切入进行漫品,很高明。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这本书里可是重量级的人物,自然少不了作者的品评,一个花花公子,生活在女儿群中,自然胭脂味道极浓。他与黛玉的爱情是纯真的,这让我感觉很是欣慰。不过宝玉最终娶了宝钗,为什么呢,作者用了好几篇文章进行了分析,作者以众人给黛玉和宝钗投票的方式进行分析,最后“金玉”队以10:9.5险胜“木石”队,如此漫品,是不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此书,很多地方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读起来很感兴趣。作者肯定是对《红楼梦》情有独钟,而且早读烂读于胸,否则不能写出这么多独特的想法。这部作品很多结局既然没有定论,那么只要你敢想,就是合理的。

《漫品红楼》读后感(六)

——评《漫品红楼》

文/蓦烟如雪

一直以来解析《红楼梦》的人就非常多,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吴世昌的《红楼探源》、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系列等等,《红楼梦》就这么一本,为何它依旧能不停翻新,不停挖掘出新的知识点,这应该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而这本《漫品红楼》也是这样的存在。

《漫品红楼》是蕙馨斋多年品读《红楼梦》的心得体会。在看到这本书时,我会想到蒋勋的《微尘众》,他也是把目光放在了《红楼梦》里的小人物,以慈悲的目光去看小人物里的艰难和对生命的不忍,而蕙馨斋的解读也是从底层人物开始挖掘,她洞悉他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命运走向。与蒋勋的颠覆式解读相比,作者不拘泥于以前的结论,而是反复推敲解析自己的看法。

比如说“金钏儿之死”上,作者就提及金钏儿的妹妹玉钏儿同是王夫人屋里的大丫头,有学者根据她本姓白,以及姐妹二人的名字推断她们实为薛宝钗的侧影。作者又推断说:“薛(雪),也是白;玉,亦白;钗、钏乃同类,所以保不齐薛宝钗将来也有可能投井而亡呢。”

这个是猜测式的假想,我不能苟同,但是作者的视角真的与众不同,比如说用晴雯影射黛玉,比如柳五儿、龄官、小红都是黛玉的另一个侧影,虽然看去很荒谬,但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材料和自己的个人研读,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真知灼见。细看全书都有“此话怎讲?且待下回分解。”的章回体结构,莫名看去会像看到《红楼梦》的味道,这个小心思也是很加分的,作者站在底层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小人物的与众不同,她没有嘲讽贬抑,而是以怜惜和体谅的话语去看待每一个小人物。

其实我们在看《红楼梦》的时候,往往是大而化之,看着宝黛钗的这条主线走向,往往忽略了很多小细节,比如“栊翠庵品茶”这节,作者就谈及了品茶活动,虽然看到官宦之家的奢侈,看到了妙玉的洁癖,看到刘姥姥喝过的成窑五彩小盖盅被舍弃,但作者还是让读者去想一想,她提及了冷子兴,就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那个古董商人,提及了小茶盅就在此时流出贾府,到了刘姥姥的手上,刘姥姥女婿王狗儿得了茶盅会干什么?刘姥姥能够进入贾府完全靠的是周瑞家的穿针引线,因此王狗儿和冷子兴在后面有所交往就变得情理之中。

谁能像曹公那么巧妙,一个喝茶琐事也能串联那么多,甚至为将来妙玉卷入贾府案埋下伏笔。

作者并没有专注挖细枝末节,而是把每个人小人物的走向联系到主要人物线索中,她的语言凝练,不拖沓,读起来很轻松,也略带幽默,看了这本《漫品红楼》就很想再看一次《红楼梦》。

《漫品红楼》读后感(七)

一千个学者有一千种《红楼梦》。读过几本解读《红楼梦》的书,而我最近读过的这本《漫品红楼》和我读过的其他红学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作者蕙馨斋,以女性独到的眼光以通俗化的语言把红楼解读得十分生活化。对,生活化的解读,正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大概女性更喜欢八卦,更懂揣测人的心思。因为大家都说曹公写这本大部头用的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特殊手法,所以,对原著里曹公的原话有各种揣摩、分析。蕙馨斋在《漫品红楼》这本书里就多处提到“曹公之高招”“曹公一支笔如同上帝之手”等。

曹公之构思定然是巧妙的,蕙馨斋的品读却让现代的我们站在生活的视角更巧妙地去读懂曹公,读懂《红楼梦》。书的编排仿《红楼梦》曹公写的前八十回的章回体,《漫品红楼》这本书也是八十回,不过,光是看每回的回目,却不是文言文式或对偶的句子做标题的,而是用很通俗,甚至是很现代化的几个字来概括这一回的主题,有“低调做人”、“贾府首富”、“财富榜上的半个人”、“超极小富婆”等,或是干脆就以要写的那个人的名字来做标题,有“柳五儿”、“林红玉”、“妙玉”等,或者直接让两个放在一起讲的人来进行一场大PK,有:“邢夫人PK王夫人”、“尤大姐PK 王熙凤”、“李纨与妙玉”等,还有设问式的:“秦可卿到底有没有钱呢?”“谁是贾芹的同谋?”,这样的标题很吸引人的眼球,让人忍不住就想先翻到那一页看个究竟。

每个章回的内容可以单独来阅读,但是如果按顺序来品读自然更好,至少对于对红楼了解不多的读者来说,前后按顺序着读,更能明白蕙馨斋解读的前后关联。看她品读红楼,着实能读到许多我们在读原著时不曾关注的那些细节,其中李纨和妙玉的关系,我之前还真不知道是有渊源的。只记得看书的时候,知道二者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还有,为什么黛玉和妙玉两个都比较清高的人,反而关系不错呢。原来,是因为林黛玉的妈妈贾敏和妙玉的妈妈是闺蜜,两家本来想结儿女亲家,无奈她们都只有一个女儿,所以,贾敏向闺蜜推出了侄儿贾珠,但是偏偏后来贾珠娶的是李纨,李纨自然也是知道了妙玉和贾珠的这层没有结果的“姻缘”之缘,女人大多是小心眼的,可是这个李纨心眼着实也太小了些,所以即使是妙玉许身佛门、而贾珠又早逝之后,她还依然对妙玉“空嫉妒”,而妙玉看李纨同样也是这般。女人的嫉妒是可怕的,这可能也是为后来的悲剧埋下的定时炸弹。

读了这本《漫品红楼》,让我对红楼里的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记得以前看赵姨娘这个人很讨厌,有种怒其不争,又哀其不幸。就连她的亲生女儿探春也对自己这个亲妈没好感,蕙馨斋在文中分析,曹公大抵也是很讨厌赵姨娘的,可是为什么偏偏要安排她做探春的亲妈呢?其中理由细细品来还真有道理。而“庶出的”身世在那时的封建社会对探春的前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另辟蹊径的品读,读的是红楼里的人与事,让我们再次深入地看到人性的美与悲。

《漫品红楼》读后感(八)

作为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中,按照成书顺序来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的意义和价值都非同小可;但其中则以《红楼梦》当之无愧地居于首位。《红楼梦》初成书时即引起轰动,至后来则形成所谓“红学”,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

“红学”在清代即开始,运用题咏、评点、索隐等传统方法研究《红楼梦》的,被称为旧红学;五四运动前后,王国维、胡适、俞平伯等人引进西方现代学术范式研究《红楼梦》,被称为新红学。当下时代,红学早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民间红学开始兴起——质量如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肯对此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红楼梦》、研究《红楼梦》,仍然是一个很不错的现象,值得提倡和关注。

民间红学中,原名程静的蕙馨斋是其中的一位。她是工商企业管理硕士,国际葡萄酒市场营销与管理学博士;但现旅居法国的蕙馨斋同样酷爱中外古典文学,尤其钟情于《红楼梦》。蕙馨斋从底层人物的生存与心理状态来阐释《红楼梦》,从而形成了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这种对《红楼梦》生活化的处理是否合适,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可以想见的是,《红楼梦》不一定需要非常严肃,不一定要高高在上,完全可以从专业研究中走出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中国读者中也可以有一千个《红楼梦》,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所认识的那个贾宝玉、林黛玉以及薛定钗。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漫品红楼》的价值,就可以更加从容一些。先不忙于下结论,只需要仔细地读一读、品一品——跟随蕙馨斋的讲述,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原先的品味,从而形成新的品鉴。曹雪芹的那首诗不难记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苦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诗意很浅显,内涵却很深刻,确实值得好好品一品。

在《漫品红楼》这本书里,蕙馨斋采用传统的章回体结构,堪称浩浩荡荡的八十回解读,对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进行品评,与原著《红楼梦》形成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对应。如果事先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不妨在看了《漫品红梦》这本解读之后,再去找来《红楼梦》读一读,对比一下,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来;如果事先读过《红楼梦》,并且还曾经有自己的一番小小见解的话,那就可以结合着来看待蕙馨斋和她的《漫品红楼》,看看作者的“漫品”是否在理,是否有可取之处……

这样来看待中国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确实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富有意义的方式。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