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城到燕京》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两个少年的友谊与成长。主人公在遭受屈辱和痛苦的同时,也展现出坚韧和勇气。小说通过描绘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日本殖民统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人深思。
从汉城到燕京读后感第一篇
我对朝鲜史知之甚少,认知大部分来自几年前的一部韩剧《六龙飞天》,恰恰好翻来此书时,序中的故事就是电视剧中的重要情节。无论是推荐序的作者还是本书的作者,都是很擅长讲故事的人,全书通俗流畅,引人入胜。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对书中登场的人物、典籍产生好奇,不知不觉间就把明清历史、朝鲜史、日本史的相关书目加入待读书单中。
通篇作者都在强调要摒弃脑中既存的观点,不是先入为主,逐渐为已在记忆中扎根的认知寻找佐证的阅读,而是尽可能地客观看待历史,站远一些,“历史不是理所当然。
回想一下,事实上,除了历史教材,我竟没读过啥史书……果然距离“广泛阅读”我还差得远啊!
从汉城到燕京读后感第二篇
看到最后,才有一种顿悟感,也产生了一种阅读的快感,一幕幕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直到最后作者的那句点睛之笔(在我看来点醒了我,也可能是因为在这里再没有为了去争抢速度而读入心中),直接让我产生共鸣。 多少人一生最大的梦想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诗与远方的美好追求代表着我们对未知事物孜孜不倦的探求欲望,更何况是知道要去的那个地方是自身一切思想文化的发源地,这使得旅行本身成为一场朝圣之旅。朝天之行,不虚此名。天朝一词,在还未与西方世界有更为广阔的交流之前,也并不失为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当时的中国,放在东亚来看,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只是华夏夷狄的世界观,胡虏不及中华的民族观。这部分理论,我还需要再去沉淀。
从汉城到燕京读后感第三篇
还行的通识书。以朝鲜使者,准确来说是朝鲜读书人的视角,展现了朝鲜与东亚国家的各种互动,尤以中国为重。而其中最复杂的也最有趣的,当属与明朝的互动。一方面因为明朝是自己的文化宗主国,朝鲜十分地向往华夏胜地;另一方面,作为从属明朝的小国,朝鲜为了自身利益也在不断试探。但这些复杂的情绪在明亡之后,全部转化为了纯粹的崇敬。思明变成士人们引以为傲的精神支柱 。但这份崇敬随着清朝的统治逐渐稳固而被时间消磨掉了。
不过有一说一,虽然序言说是要写成故事,但实际读下来,我感觉更像作者在介绍一个场景里人物的挣扎与作为,比如朝鲜使节如何请求明朝出兵救援,被虏士人如何从日本逃脱回国。其中不乏有趣的细节,也有文学化的修辞,但却缺少故事必要的悬念与情节。读起来,难免干巴巴的。
对比后来居上的海东五百年,本书缺乏一个统一的叙述主线,胜在细节多而对国人比较感兴趣的“思明”情怀作了不少文学描写。但真要论入门朝鲜史,还是海东更胜一筹。
从汉城到燕京读后感第四篇
自从接触古代朝鲜的历史,了解古代朝鲜与中国之间的故事,就喜欢上了这一领域。读完这本有趣的“故事”书,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总结性的结论,而是一两个人扣人心弦的经历。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进犯朝鲜半岛,危急关头朝鲜国王派出使者向明朝皇帝求救,双方合力,最终使日本退兵,保住了朝鲜的国土。但这场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七八年,其中蕴藏的无数细节,我们可能难以全部知晓。有多少人的命运,因这场战争而改变。 有一个潇洒倜傥的朝鲜读书人名叫鲁认,战争开始不久就主动参军,有勇有谋,但之后不幸被日军俘虏,自尽不成,被掳到了日本。他身在异域,坚持己志,忍耐等待,积蓄力量,在明朝使者来到日本后抓住时机向其求助,使者敬佩他的为人,同情他的遭遇,为这位“朝鲜义士”提供了暗地搭船的机会,让鲁认得以逃离日本,最终经中国返回了日夜思念的故土。艰难时期的互助无疑让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此后的朝鲜国人,不仅在观念里钦慕明朝的“中华”文化,而且在情感上铭记着明朝的恩义。 明亡清立,朝鲜在行动上被迫顺从清朝的意志,观念和情感上却一直思念着故去的明朝。从另一种角度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结”似乎演变成了一种执念与偏见。多数朝鲜读书人都认为清朝不再拥有优秀的文化,清朝的人也不值得交往。 这种情况下,一个特立独行的朝鲜人出现了。他叫洪大容,一次随朝鲜使团到了燕京。又因一副眼镜结识了两个赶考的清朝士子——严诚和潘庭筠,然后密切往来,一起聚会笔谈,互赠礼物,无比投缘。洒泪分别后,他们依然靠着不怎么发达的通信方式长久保持着联系,可以说成了彼此的天涯知己。这段真实、真诚、真挚的交往经历,让人隐约回想起了当初鲁认和明朝使者的同舟共济,可见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情感都别具一种力量。 细节之所以珍贵,在于提供了多样的画面、各种的声音,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提醒我们:历史这么长,世界这么大,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更要知道,我们还能看到更多,我们要勇敢而睿智地一直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