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金时代》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理念,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绿色经济的必要性,呼吁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倡导通过科技创新和社会合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绿金时代》读后感(一)
该如何让一群人停下来看下脚下的路?
这是一本关于绿色新能源的书,环保意识是从发达国家倡导发起的,他们的一部分人似乎看到了这里面的逻辑关系,能源总有一天会用完的,必须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多问题——人们就喜欢提醒大众——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知足,越来越不知道享受物质的最终点是什么,那么能够为子孙后代,为大众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也契合了我们每个人为团体做贡献的虚荣心。
目前,我们只能是降低诸如破坏环境的速度,远远没有开始减少和治理已有的存量。似乎发达国家也不想揽上完善这个大环境的压力任务,因为毕竟难度太大,而且似乎把责任和压力转嫁到那些还没有发展起来,还没有过惯奢侈生活的人们更加简单和方便。环保似乎现在只是人们的一个口号,现在还是缺少强硬的机制和宏观治理。人们宁愿闭着眼睛,屏住一口气猛地往前冲,希望冲开不忍直视的周边环境。
当物质上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确,很多人会返璞归真,降低自己对物质的欲望,战胜了对物质紧缺的恐惧感之后,人们更从容地选择自己要消耗的东西,尽量不会铺张浪费,不为后代添麻烦。但是这也仅仅是一种少部分人的自觉,这种意识大多会让位于方便、快捷、虚荣心和大意。所以,还需要更大范围的更有力的措施去保障人们践行环保的理念。
1/3页《绿金时代》读后感(二)
我猜测给了4星以上的人是因为“绿金”这个新鲜有趣的话题,和一个个不熟悉的概念“绿色银行”、“卖碳经济”、“零排放系统”、“裸装”产品、而绝不是这本书的写作技巧。
翻开这本书,就象拉开了一个杂乱的塞装了袜子、内衣和领带的抽屉,既不知道从哪里看起,也不知道该从何种角度来欣赏每一件单品,连黑体字的小标题都缺乏指导性和结构性,好像是从文章里随机抽出来的句子。整本书完全不象出自财经记者之手,倒象一个刚刚有了孩子的妈妈,在换尿布和喂奶之间随手写下的笔记。我当然没有轻视妈妈的意思,但不得不承认,由于缺乏睡眠和对孩子每时每刻的担心,她们很难集中精神来进行对自己的智力上的挑战。
于是这本书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线索,和一个清晰的机构,无法支持跳跃式的阅读,也很难检索。在今天碎片化信息时代,作为一本非小说,就很难吸引读者。更糟糕的是,根本无法用丰富的案例来推进和深化自己的主题。
优秀的例子是《民主的细节》。虽然也有很多细碎的案例,虽然也是随笔的性质,但一篇“托尔维克的那场旅行”代序,把自己的一以贯之的主线,对民主的理解,它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和自己的观察角度讲得明明白白。以后读者无论从哪一篇看起,都好像在细细欣赏项链上的一颗珍珠。就算有的不那么圆,不那么亮,读者也依然明白自己在看什么,在找什么,甚至会自行补充案例,或支持或驳斥。
非常非常的希望这本书能重新组织,重新写过。
2/3页《绿金时代》读后感(三)
环保、生态这两年被有意无意的炒得很热,原因无他,是我们这个社会一直在强调先挣钱要紧,手段可以不那么选择,所以,“潜规则”盛行,环保代替不了企业利润,更是比不了GDP。这样一来,大家都在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企业来说也没有错,但时常忽略掉的是社会责任。西方国家对环境的认识亦是“先污染,后治理”,今天的我们依然追寻的是这样一条路,其结果是步入后尘。那么,随着近年的自然环境灾害频发,气候变化、泥石流、地震、干旱无不侵袭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显然是一个很难一下子就给出答案的。但时下的对环保、生态的误读却无处不在,以至于对普罗大众来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环保、生态,依然是一个疑问。
当我拿到孙海燕、孙杨所著的《绿金时代》时,还以为这是一准生态型社会的指南,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在书的副题中已然指明: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这是作者在国际采访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城市、公司、个人对绿色经济的实践。在书中,作者采用大量的案例,从沃尔玛的供应链到中国的光伏谷、从新兴的纯天然洗涤剂生意到绿意盎然的新西兰农场……绿色经济为未来之大趋势,因为它不仅是商业领域新的盈利点和商业未来方向,更是惠及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所谓绿金时代,是指绿色生物能源的时代,与黑色石油为标志的“黑金”时代迥异,它强调的是生态、低碳。不过,生态社会在不少人的眼里几近乌托邦,因为它遥不可及,是一项“奢侈”的投资:高速公路被公园和绿地替代;城市宁静而安详;路上的汽车和公共汽车都在静静地行驶……保罗·霍根在《自然资本主义》一书中如此描述这样一个世界。而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忽略掉自己对生态的态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雷·安德森那样起初只是认识到“只要按照当地的法律要求,处理掉污水和废料就能扮演好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直到有一天发现绿色才是企业的需求。“当时就觉得,天啊,我们这些人真该被送监狱里去。”
在《绿金时代》中,作者认为,绿金时代的九大趋势:一、企业经营模式由“售卖”向“租赁”转变;二、传统与新兴行业的跨度整合;三、迷你化背后的低成本;四、供应链变短;五、更多出行方式的出现;六、游戏规则改变,先入者为王;七、包装化繁为简,更轻更环保;八、数字化新时期,世界变得更聪明;九、大众定制化时代到来。不过,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不管是怎么样的变革,我们都无法否认一点:如何拯救我们这个地球,唯有实施绿色革命。这条路是曲折的,在后哥本哈根时代,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绿色意味着未来的商业机会,既能够推动创新,又可以创造价值。
不过,长期以来,发展与生态的关系被认为是矛盾的,而不是共生的,这忽略掉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微妙。今天,当我们意识到它们密不可分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力所能及的做的更多。那么,对绿公司而言,发展亦有八大秘籍:一、材料的绿色革命;二、技术依然至上;三、零排放系统;四、供应链上的绿色合力;五、传统能源技术公司别无选择的转型;六、新兴公司以小搏大;七、做绿色生意的生意;八、全民总动员。事实上,这样的一条道路让我们看到一个新世界的勃兴。
无疑,未来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那里,政府、企业、投资者、NGO、设计师、个人都是整个链条上不可或缺的参与者,通过共同的努力也许能让我们这个时代变得更为美好。因为绿色经济并不高高在上,它就在你我身边;田园牧歌与可持续发展完全可以同时实现。
《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 孙海燕 孙杨著 中信出版社2010年6月版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