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这篇文章中,作者深刻探讨了心理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文章指出,心理暴力并不总是直观可见的,但其伤害却同样深重。从个人层面到社会层面,我们都需要认识和警惕心理暴力,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尊重和平等的社会。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读后感第一篇
“记住,没有人比你更清楚什么才是为你好:任何声称不是这样的人都已经处于一种暴力关系之中了,无论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想让你相信这一点的人已经在实施某种形式的暴力了,因为他否认了你的身份和你可以自行说出什么是对你好,什么是对你不好的能力。” 作为一个曾经遭受过心理暴力和肢体暴力的人,这本书对我来说还蛮管用的。以至于我在泡脚的时候阅读这本书时,看得太投入,导致书掉到了桶里!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读后感第二篇
遭受心理暴力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作者作为资深心理学家,对心理暴力研究十分透彻,这也不断提醒我们要变得更加细心,感受施加在我们身上的心理暴力,培养我们的生存责任和情绪自主性。《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告诉我们如何找到自己心中疑问的答案,了解隐性暴力对我们的伤害,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不接受别人给我们施加心理暴力,也不把心理暴力施加到别人身上。 从长期的情况来看,反复的暴力会造成一种精神解离和感情麻痹的状态,导致许多自相矛盾的行为产生,施暴者的行为被轻描淡写地带过,而被施暴者也依赖施暴者,而无法行使自己的自主权和自由意志,同时会让自己的记忆发生混乱或者失忆。对于施暴者的依赖,主要原则被施暴者想逃离创伤记忆,但是令人矛盾的点是认为自己无法做到了,没了对方也能生活下去,而对于和施暴者一起生活的经历,既然存在危机,但也应该背负自己的责任。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如果缺少家庭的爱或者情感,则无法区分爱与暴力,也不知道如何剥离两个对立的实体。 许多人有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会具有一种空虚和依赖的,感觉在他们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无法自给自足,或者自己并不值得他人的爱,关于他们的行为和情绪有时候也太过强烈,在试图寻找一种新的个人价值感时,却总是把过度的价值赋予给他人。所以哪怕出于爱或者为了单纯不失去对方,自己所承担的痛苦也是难以忍受的。 在经历过暴力,并且因为暴力的持续而受到创伤的人,通常会在寻找自己经历的意义和避免所有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回忆是摇摆不定,通常这种摇摆不定的情绪会维持一种非常高的几率,甚至是伴随自己终身的焦虑水平。受害者甚至可能经历人格解体的现象,游离在自己的身体之外,觉得自己的大脑并不像以前一样那样思考。而且会导致自身的疏离,受害者似乎成了自己生活的外部观察者。 如果想摆脱心理暴力,走出自己的困境,需要正视眼前的现实和决定重新生活,要改变一种状况,必须要学着接受它,找到信任自己的人,找到支持自己做正确决定的人,有一定的依赖,但不完全依赖更多的能量是从自己内心获取的。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读后感第三篇
心理暴力,一种试图“消除他人”的暴力。
看到这个定义时,我有些不寒而栗。
早就知道心理暴力的伤害绝不逊于作用在肉体上的暴力,但是实打实地看到这个不加掩饰的目的,“消除他人”,有一种直视于鲜血的残酷。
当身体遭受暴力对待,委顿在地,不再反抗,肉体就会被“消除”;
当心理遭受暴力对待,认可对方,看轻自己,精神就会被“消除”。
典型的案例就是各种pua,当你从心底里认可了对方的否定和贬低,认定自己一文不值时,你就是被pua了。
前段时间,韩剧《黑暗荣耀》大火,讲述了一个遭受校园暴力的女主角复仇的故事。电视剧播出后,反派朴妍珍的表情包也开始风靡网络,甚至有不少网友要“学习”她。在剧中,朴妍珍是一个不知悔过手段毒辣的校霸头头,甚至在被霸凌的女主角当面对峙时,她也没有一丝悔过。朴妍珍是坏人,这无可争议,但是很多网友看上了她“强大的内心”,即所谓的“遇事少反思自己,多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这种心态,是抵御PUA的灵丹妙药。然而,现实中,往往是纤细敏感善良的普通人最容易成为pua的对象。
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肯定,缺少面对否定时坚持自我的勇气。
他们也许每天打扮光鲜亮丽地出入于写字楼中,但是内心里是一座无法重建的废墟。不管阳光如何明媚,内心始终是一片黑暗。
他们的内心被“消除”了。
可是,现在人们对心理暴力的重视还很不够,甚至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反而给当事人贴上“玻璃心”、“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标签,让他们求助无门。
如何拥有强大内心,抵御几乎无处不在的PUA呢?
书里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先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迈出重建内心的第一步,需求身边亲人朋友的支持,然后要设定一定的界限,给自己准备一个安全区,在区域内拒绝他人的指指点点,保护自己的自主权和自信心。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读后感第四篇
心理暴力长什么样,你知道吗? 读《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 当你觉得有些话听关不舒服,却还是勉强按着去做了; 当你明明不喜欢别人碰触你,但你还是接纳了那些碰触; 当你不愿意去做一些事情时,你还是听话的去做了; 也许你在讨好父母,也许你以为这是亲人或朋友爱你的方式,你以为你满足了对方的想法,他们就能更爱你。 这本《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非常需要去看一下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生活与人之间的边界。包括人在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和原生环境对不同的人的影响。 01 那些触手可及的伤害教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 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不管是处在哪个年纪,不管是生活在哪里,世界的哪个角落。或许每个人的出生是改变不了的,或许每个人拥有的父母与兄弟姐妹是不一样的。 但是,去扩大认知,让自己成长起来这是一个我们一直要去做的事情。有的人是在生活的实践经验中去获取成长,有的人需要去读书来理解成长,有的人是明明不舒服了,受到伤害了,却傻傻不知道。 也许在教育和养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原生的伤害,比如有的人自己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大人,然后就去要小孩儿,然后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一代一代的相处模式也传了下去。 当你认知到的知识与内容越来越多时,或许便会有了更多的断舍离的事件。而且,也会无形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么就是一个从小受过伤害的小孩儿,可能一直人到中年都没有摆脱掉这种伤害,就像书的封面上写着的,心理暴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就像是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样,作为一个需要被引导和教育的小朋友,可能从小就围绕着一圈的心理暴力而不自知,然后就承袭着这种方式生活下去。 02 短短的一生,这些无形的暴力如何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看过了这样的书,或许会回想起小时候被亲属欺辱,就像作者所写的那样。就像那位台北的女作家,嫁给了伤害自己的人,然后在书刚出不久之后,便结束了自己的短短的年轻的一生。 对于一个已经将一切和盘托出的人来讲,或许结束对于她来讲才是结束这糟糕的人生的方式。很多人都活在这些心理暴力的周围,虽然难受却不自知。 看过太多的鸡汤文和认知学,或许更多的在教你向上成长要包容,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活着的人的个体,也要知道,我们先是自己,然后才有其他。 如果在脆弱的疾病面前,心理的疾病总是藏得很深,这大概也是想多学习和研究这个领域的原因之一,毕竟,每一个人来到这一世都是如此的短暂。 当我们无法疗愈自己,无法去治愈自己的时候,有些无力感将会像影子一样跟在你身边。 03 这些藏起来的暴力像把刀子,学习识别与疗愈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心理暴力的样子与元素,这大概是读到今天的心理书中最令人震撼的,法国的法律不断修定关于这些软伤害的法规。 但是大千世界,千辛万苦活着的人们,如何能够抵得住随时会出现的心理暴力呢?只有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世界放在首位,才有可能阻隔更多的无形中伤。 2023年,愿你在文字里与自己相遇,见证烟火滚烫,人间美好。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读后感第五篇
在这本《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的案例中,你可以看到太多熟悉的场景和话语:
你瞧瞧,你又这么干了?
你的耳朵真的很奇怪
你走路/写字/睡觉/笑起来……的样子很搞笑
你这个蠢货
…………
如果你不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类似的话语,在过往的人生中应该都听到过,甚至不止一次。但是很少有人会将之与心理暴力联系起来。阿丽亚娜 · 卡尔沃告诉你,以上都是。
在这本书中,作者按照心理暴力的来源,机制,后果、治疗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心理暴力这一隐匿的暴力形式,并结合过众多的心理案例提供了针对心理暴力的防御之道,和重建自我的全方位指南。关于心理暴力、或说精神暴力、软暴力、冷暴力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市面上也已经有了诸多的科普读物,本书所揭示的并不是新课题,但是依然有令人深思之处。
一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于孩子遭受的心理暴力的关切。这一关切贯穿于本书的各个章节之中。这种关切,甚至让她的有些观点看起来很颠覆我们的“常识”。比如关于“听话的乖孩子”的看法便与惯常的看法不同。卡尔沃认为, 一个太乖的孩子,也就是说一个从不表达任何需求,对所有指令都毫无怨言地服从,并且从不表达任何异议的孩子,不是个健康的孩子。相反,这是一个默认为任何与成人的需求和欲望相反或不同的个人表达都会立即被压制,甚至被羞辱的孩子……这些心理暴力往往只有在进行心理评估时才会被发现……
她同样批评了那些以“为了你好”为由的心理暴力: 心理暴力往往是有意而为的,却总是披着“正当理由”的外衣……我们必须揭露隐藏的禁令,因为这种禁令意在迫使你想想每一次的暴力都是“为了你好”,因而你必须一言不发,毫不怀疑地接受。
或许那一点点的“过分”几乎是难以察觉的,当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变得“过头”,这种感情就有可能转变为无理取闹的愚蠢之举,甚至成为意欲操纵和控制的伎俩。
即使这种暴力非常微妙,并且被我们的文化所否认,但它的确存在于我们身边,并且因为熟悉,而使我们觉得习以为常。”
卡尔沃认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什么是好,必须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认知。没有人能够或者应该以“为了你好”的名义伤害你。如果这让你感到痛苦,那就不可能是“为了你好”。
简而言之,否认某个人的自由意志,否认他知道什么对自己好或者不好的能力,通过剥夺他人的知情权或者企图操控、代替他人做出决定,就是在实施暴力。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暴力。
那么,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呢?作者认为真正爱你的人会根据你的处境和请求来帮助你,给你做决定的全部自由,接受你本来的样子,他会希望你实现目标、获得幸福,并且相信你能获得这些。
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当你完全是你自己,并因为真正的自己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时候,你才会感到安全和被爱。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读后感第六篇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似乎只听说过家庭暴力,这种暴力通常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为主,让受害者饱受身体和精神的摧残,但你知道吗,其实很多人每天都在经受着心理暴力的折磨
什么是心理暴力?这是一种试图“消除他人”的暴力,它是最不为人知的暴力形式,却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
首先,这种暴力形式是所有具有某种支配关系的一部分,它可能会出现的地方包括了家庭、学校、体育、甚至医疗之中,而在这种背景下,受害者往往是未成年。
其次,心理暴力总是隐藏在另外两种更为明显的暴力形式中,即语言暴力与身体和/或性暴力。
准确地说,心理暴力就是强迫他人为了自身利益而自我消除的教育方式,不仅在身体还是思想上,都试图在消除对方。所以,在所有身体、性和言语暴力的情境中,我们都会看到心理暴力的存在。因此,当存在身体暴力时,就必然会存在系统性的心理暴力。而遭受的心理暴力越多,受害者就越无法从这种控制中脱身。
在这本《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中,我们可以看到16个亲历者的亲身经历,让人想不到的是,那些心理暴力的施暴者竟然是父亲、是哥哥、是母亲、是公公,这些受害者的回忆让人震惊之余,也很有可能类似的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并未察觉。这些心理暴力让很多受害者常年处在恐慌之中,甚至为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如何自卫?这本书中给出了23个自卫的心里要诀。比如重读你的故事、不要再幻想、不要和暴力讨价还价、爱自己,相信自己等。
在其中有一个标题引起了我的注意:“太乖的孩子背后隐藏着什么”。
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是听话懂事的,但太乖的孩子却很危险。
所以,作为父母,你还在一味地追求想要一个过分听话没有自我意识的“乖孩子”吗?书中也举了很多心理暴力的词语:“比如你臭死了!你看你像什么样子!你又把东西打翻了!你怎么那么笨!”
难以置信,很多话甚至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语,殊不知其实我们已经在语言暴力的环境里饱受折磨……我甚至还依稀记得我的小学老师说我们是“扶不上墙的稀泥”,甚至当众辱骂、抽打孩子,虽然我已经长大了,但这些画面却历历在目。
这让我开始反思,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是昂贵的学区房吗?是好的物质条件吗?曾几何时,我们有真正地给予孩子精神上的爱与鼓励,让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长大?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对孩子撒气。用暴力让孩子爱上上学、爱上学习,我觉得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不然为什么豫章书院会被取缔?因为唯有爱才可能滋养他人,叫别人成长,而不是使用暴力等非正常手段。
当然,这本书也教会我们如何避免心理暴力,指引我们对被隐藏的破坏性的关系提出质疑,并制定有效的策略来保护自己免受其害或摆脱这些关系。
希望我们不要成为心理暴力的受害者,同样地也不要成为施暴者!
我们与心理暴力的距离读后感第七篇
“我这样是为了你好,你不好好读书,以后怎么办?”
“你今天敢出去玩就不要回来……”
“你哪哪都不行,工资又低,还不如待在家里面当一个全职妈妈”
…………
以上的这些,你有可能觉得是家庭伦理剧,但是,他却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
2020年,苏州市检察院重罪检察部副主任魏国巍介绍到:从1999年至2019年,苏州地区的命案,呈现出明显的“劫财型—报复殴斗型—感情纠葛、家庭矛盾型”转变趋势。
也就是说,家庭矛盾,是这几年突发性的主要矛盾。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35.7%。而家庭矛盾深挖到底,他有一个罪魁祸首:心理暴力。你也许觉得他离你很远,那我举个例子给你看看:当你在陪伴小孩的时候玩手机,被小孩发现了,你也许会狡辩“我在帮你查资料”,但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被发现的次数多了,小孩会怎么认为?他会认为:“我知道你在照顾我,但手机比我更有趣”“你没有完全意识到我的存在”“我不值得你为我全神贯注”……别小看,这其实就是心理暴力。
本书作者:阿丽亚娜·卡尔沃,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目前致力于精神创伤等领域的研究,正念冥想导师。
下面,我们就家庭中常遇到的两大类问题,看看这本书,他是怎么解决的。
一、我批评你是为了你好,我是多么的爱你——情感勒索
有一种在家庭中比较常见的心理暴力模式:将自己的不愉快或痛苦的情绪归咎于他人。
这个呢,在情绪里面,有个我们更容易理解的词:踢猫效应。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2019年12月30日,家住合肥省撮镇某小区的李某就将自己2岁的孩子从十四楼直接抛出窗外。半个小时内父母都没有下楼去看自己的孩子,原因仅仅是夫妻因为一些琐事吵架。2020年2月14日,江苏泰州,一花园小区内一对年轻夫妻因在楼上吵架,妻子直接将6个月大的婴儿从5楼扔下。幸好孩子只是落到3楼业主的晾衣架子上,这才没有让悲剧发生。
这属于极端的情感勒索模式:我破坏你喜欢的,让你和我一样悲剧。
可怕吧,当然,在大部分的家庭里,不会那么极端,但更容易随时随地发生着。比如受了一天上司的气的丈夫回来责怪妻子“你做的饭真难吃”。或者第二天起来归咎于孩子:“你总是磨蹭,你起不来,你一定会迟到。”
看到这,别躲闪,如果你已然结婚几年,你敢确定没干过以上的事?
这种暴力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施暴者以真实事实为基础,通过强调、放大和概括这些事情,最终让受害者感到愧疚,来为施暴者的坏情绪买单。
而怎样解决呢?肯定是你最关心的。那就是一个人必须要认识情绪责任:1、对他人的过度行为卸则;2、我有责任满足我的需求,你有责任满足你的需求;3、我对我所做的行为负责、你对你所做的行为负责;4、我不能控制我的情绪,但我能选择表达他的方式和行为。
看似很简单,但没人点透的话,不知道你要牺牲多少才能总结归纳。
二、家庭心理暴力的强烈信号——他人不存在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学院研究生宿舍的杨元元,她把两条毛巾系在一起,挂在卫生间的水龙头上,随后又把脖子套在毛巾里,以半蹲的姿势,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而这个洗手台呢?高只有1m。但凡她想活下来,只要站起来,就可以了。
最终究其原因,则是她那控制欲超强的母亲。母亲喊她去哪读书,她就去哪读书。母亲喊她拒了工作,她就拒了工作。她常常对母亲说:“对不起,没让她过上好日子。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可我学了这么多知识,为什么什么都改变不了?”
而最终的绝望,就在09年11月爆发。
有一篇帖子这样评价道:“自然世界中,得了寄生虫病的人,面对寄生虫日复一日的侵蚀、腐化,最终的结局只有一种:宿主死亡,寄生虫成功鸠占鹊巢。
望瑞玲就如寄生在女儿身上的寄生虫,她攀附在女儿身上,一点一点把女儿自主的思想吸光、榨干,直到最后,女儿成为另一个自己。这种寄生在子女身上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病态共生”。“病态共生”的子女,即使在年龄上成年了,在心理上却依然无法和父母分离。“病态共生”的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让子女听从自己的意愿,而因为各种原因被父母控制的子女,也会病态满足父母的任何要求。”
其实这,就是家庭暴力最常见的信号,他人不存在。
它常常存在于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中,也是目前众多儿童悲剧发生的根源。这个他人就是指被害人为了满足施暴者的需求,个人的需求、期望和欲望被完全压制,只为了满足施暴者的需求、期望和欲望。
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家长,读到这,真应该好好考虑考虑。
解决的关键在哪?说开了很简单:1、爱自己、相信自己;2、寻求自主。
返回到最初,为什么我叫他家庭保卫战?对妻子或丈夫的情感勒索或者对孩子的他人不存在,是目前家庭中面临的两大基础问题,也可以说是最根本的问题。
在经典的家庭生命六周期理论中,夫妻为中心,孩子形成了家庭的扩展和稳定,而保护了这些,那你就是守卫住了你的家庭。
其实这本书干货很多,他首先教会你怎样识别心理暴力以及怎样判断你是否正在实施心理暴力,最终是怎样帮助或者救助心理暴力被害者(包括自己)。最特别的是在于他提供了23个心里自卫的要诀,区别于其他心理书籍的寻求他人帮助,同时提供了16个亲历者的自我证言。这应该是作者深刻认知到心理暴力在家庭关系中的强烈隐蔽性。如果你非常感兴趣,或者是要判断自己是否不经意间对家庭成员实施了心理暴力并期待改正,那你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