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何故为敌》读后感摘抄

《何故为敌》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9 23:55:40
《何故为敌》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4-19 23:55:40   小编:

《何故为敌》是一部揭示人性弱点的小说。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复仇心态下的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小说让人深思,引发对人性、情感和道德的思考。读后让人感慨万千,不禁反思自己是否也会在遭受伤害时选择与他人为敌。

何故为敌读后感篇一

1991年至1995年,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克罗地亚,因民族问题与塞尔维亚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成千上万的士兵死亡,普通民众也因种族主义情绪而发生了多起杀戮事件。近日在读克罗地亚裔作家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作品时,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以语言为切入口,融入了流亡叙事、身份认同、战争政治等议题。

其实克族与塞族的冲突由来已久,也是种族冲突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理想国M译丛最新系列作品《何故为敌》便聚焦于1941年发生在库伦瓦库夫地区的一次暴力事件。在这个巴尔干小镇上,克族人与塞族人彼此进行了无差别的杀戮,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

巴尔干地区自古就是世界上著名的“火药桶”,这里民族众多,冲突不断。关于1941年这个巴尔干小镇上的血腥事件,很多人将其归咎于种族冲突,但本书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挖掘,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进而探讨了族群冲突之下的身份认同与历史记忆问题。

在作者看来,族群冲突和暴力杀戮之间的关系,并非前者引发了后者,而是后者催生了前者。书中通过回顾和梳理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意在解释“对族群暴力的渴望是通过何种机制转化成在特定时间、地点的屠杀行为的,而不必再把所谓长期以来的‘族群对抗’因素以及具体情境中的强烈复仇欲望当成事件的主要起因”。

抛开本书文本不谈,遗憾的是,这次暴力事件可以说是半个世纪后大规模杀戮与战争的小型预演,同样的悲剧在克罗地亚战争中被加倍放大。杜布拉夫卡借《疼痛部》这部小说,表达了无奈和愤慨:“如何从过去中解脱出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是,解脱是没有的;有的只是遗忘。”“没有慈悲,没有同情,只有遗忘,只有羞辱和无尽回忆的疼痛。这就是我们从故国随身带来的教训,是我们不曾忘记的教训。”

在《历史的用途与滥用》一书中,尼采主张“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遗忘,什么时候该记忆,并本能地看到什么时候该历史地感觉,什么时候该非历史地感觉”。纵观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面对重大历史灾难,不同于雅典时代和欧洲中世纪选择“遗忘”,如今人们更多地选择“记忆”。一方面是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之间的丛林战争造成的伤害远甚从前,比如卢旺达大屠杀,造成了上百万人的死亡,这已不是通过简单的遗忘就可以实现和解与和平的问题了,而是人类必须要吸取教训,深刻反思,避免此类历史悲剧卷土重来。另一方面是当下传媒资讯异常发达,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就某一事件人们可以接触到铺天盖地的信息,遗忘也就愈发不可能了。

本书中的暴力事件(以及发生在现代社会下的更多暴力事件)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使人类文明发展到了高度繁荣的阶段,在某种集体狂热和广场效应的驱使下,依然可以拿起屠刀,疯狂地砍向自己的邻居。为了实现永久的和平,我们人类需要彻底的“真相与和解”,废除种族隔离后的南非,或许为人类做出了不错的示范。

何故为敌读后感篇二

全书合计527页52万字,实际上正文仅384页,所以阅读篇幅并不算长。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17世纪末-1941年以前的库伦瓦库夫历史(挖掘战前身份认同、冲突和凝聚力的地方性机制):在地方层面上,"族群"在1941年以前意味着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族群性和民族主义以归类方法和意识形态的形式推动了冲突爆发?

第二部分讲述1941年4-9月:对族群暴力的渴望是通过何种机制转化成在特定时间、地点的屠杀行为的。

第三部分讲述战后的几十年间:暴力的经验和记忆怎样影响了地方性的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和民族主义的形态。

叙事性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这里仅尝试总结本书的观点,欢迎大家指正、补充、讨论,畅所欲言,多多益善。

引言部分作者提出的三个观点:

1、暴力锻造出了新的共同体、新的权力形态和权力配置,以及新的民族主义实践P7。

2、意外爆发的、由少数人执行的暴力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生成力,使得很多人的身份认同、关系和生活发生了变革。

3、在族群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形成中,暴力是一种生成性的力量P23。

随后总结过去的著作P8-11:

1、大部分是“血色大地”式的风格——对暴力的描述压倒性地代替了对暴行的解释。

2、种族倾向严重——仅专注于某个特定族群所遭受的杀戮经历,并妖魔化另一个族群。

3、“都市偏见”——研究涉及乡村较少,解释现象时不看具体背景,完全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最后,本书将吸收和借鉴政治暴力、族群性、民族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分析和揭示巴尔干乡村地区的社群间暴力的地方机制及其影响。

战后情况概述P313-318:

1、战后的政府由战争期间的游击队成员组建,绝大多数是“塞族”。多数党员出身农民家庭,教育程度普遍不高P315。

2、新政权与战争时期残留下来的敌人清算旧账,乌斯塔沙分子成为主要打击对象P315;同时,力图抹去后来加入游击队的成员与屠杀之间的任何负面联系P316-317。

3、战后社会特征:地方层面对1941年的社群暴力保持沉默P317。

战后库伦库瓦夫地区人对社群间关系看法的三种心理模式P320-328:和谐(harmony)、国家推行的“兄弟团结和谐统一(Brotherhood and Unity)”、不和谐(或失序P341,discord)

作者指出,突发的民族性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一种高速的转变:去族群化→高度族群化P328-336。

对突发民族性的评述与解释P340-348:

1、突发的民族性的机制是很不稳定的。

2、对“并未突然酿成对抗性群体意识的族群间事件”的解释:战后当地领导人的行为、对1941年战时行为的回溯

3、作者的建议:不要轻易将“族群冲突”的标签贴在不同族群的个人冲突事件上

作者提出的两个问题(P361):

1、是什么造成了多族群社区里邻人之间的集体暴力?P366

2、多族群社区里,暴力是怎样影响身份和社会关系的?P376

引爆变革的过程:

1、宏观和中观层面——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2、微观层面——获取物质收益和解决存在已久的人际冲突机会

作者指出,暴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是由于微观层面上的行动者之间经常有很大的行为差异。

关于暴力影响认同与社会关系的方式的四个发现:

1、暴力能够迅速、剧烈地改变人们在族群视角下对邻人的感受P367。

2、暴力时期锻造出了深刻的敌对和团结,这一点又创造出了新的社区形式P370。

3、社群间暴力深刻的极化效果,也可能有助于在反对暴力的人之间生成某些具体的克制手段P372。

4、暴力能创造出权力的新形式和新配置,尤其是在地方层面上P373。

何故为敌读后感篇三

原作《Violence as a Generative Force:Identity, Nationalism, and Memory in a Balkan Community》于2016年在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录如下所示

Contents

原书附有不少图片,不知道这次是不是像《创造欧洲人》一样胶版纸统一彩印后,置于中间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