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弦外说古琴的读后感大全

弦外说古琴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5 22:10:39
弦外说古琴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15 22:10:39   小编:

《弦外说古琴》这篇文章以古琴为线索,讲述了作者对琴音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琴音的起伏和弦外之音的寓意,作者领悟到人生的起伏与变化,以及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文章深刻而感人,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一)

第三章以狂草书法开篇 ,先给你看触类旁通的书法,再讲线条与动态。第一节“孤云在太虚”这一章从南宋田紫芝的《太古遗音》说起,细致入微讲解每个弹琴动作,易懂易学易记。再往下第五节是中国艺术的线条与动态,还引用了林语堂论中国画来让读者更明了什么是艺术,以助琴者们通琴懂艺。整本书有图有故事有历史,有作者真实的学琴经历和感受,应该是我读过的关于古琴最容易读下去,追下去的一本妙书,感谢啦!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二)

古琴,带了个古字,似乎让人首先就有了高山仰止的视角,然则弦外这本书,作者似乎还原了“古琴”作为一种音乐形式该有的样子,剥离那些个文缛典故,真正诚实地去感受古琴的音、律、韵,而不纠结于种种恐怕是臆想出来的故事文本,音乐本就是最直接的艺术形式----比较文字、甚至绘画,他都是更简单、抽象,却更需要你独自去体会的东西,作者大概是给了我这个背不出几句文言的听琴爱好者上得“高山流水”的底气@》@了。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本让人能静下来读的书籍,一边读书,一边想自己弹琴的感受,安老师书里所说的感悟真能让人产生共鸣。比如,讲到《长门怨》,先特别讲到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让你还没学这首曲子都有一种迫切想学的愿望。书中其它的章节的讲解,也是娓娓道来,历史典故,曲子的意境感悟都是信手拈来。弹琴时哪些需要学习的知识,比如每一首曲子的调号,断句,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讲的清清楚楚。还有琴人弹琴时忽略的知识点,也讲的明明白白。关于弹琴技巧方面,如上滑音,下滑音,各种处理方法,让你沉浸与书中的各种分析,爱不释手。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四)

- 《弦外说古琴》这本书能解答许多问题,(一)古琴艺术的核心是什么?(二)如何弹出古琴的韵?(三)为什么说琴的妙趣,半在吟猱?(四)最基本最有表现力的线段—走手音,古琴的节点是音符,线段是音的延长、升降,这线条艺术思维,如何弹出运动中不同状态?(五)如何体会“孤云在太虚”?(六)如何通过学习技法,弹出情境?(七)学习技法,这里有全新的“手势新图”。手势新图,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精到细处的描绘,很形象,把动态深入到古琴音乐的最小单位—指法。从情境感受慢慢潜移默化,逐渐提升古琴的修养,并找到成竹在胸的感觉! 看《弦外说古琴》这本书,我从以上几个方面收益颇多,学古琴建议去读一读这本书!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五)

私以为这本书不可以用一般普及型通识图书来定义,应该是古琴演奏与审美方向重具有锚定意义的经验总结型著作。用语言通俗诙谐的语言向古琴深层演奏理论进行探讨和延伸,虽然不能称为学术性著作,但只要水准足够,那么每每此类书籍的影响和意义将远胜于一般学术类著作。其中关于中国音乐的线性审美、五感等方向,虽然并不能说是原创(线性可以参考《古琴艺术论》刘承华),但是如此直白、明了、简洁、完整的展示在琴人面前,甚至附加了大量情景比喻的,还是我第一次见到。

都说一切著作当它面世之后,就不再完全属于作者,它的意义将被他人不断富予并生长。我相信凡是看过《弦外》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至于是否表示认同,可能并完全不取决于个人修养与认识。毕竟,这本书揭开了因为现代性发展而造成的当下人对于自然天性理解缺位的一角,又进行了一定的填补,而这正是许多“老师”藏起来的东西。所谓“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又声而音,由音而乐,不外如是。朋友,如果您有志于学习古琴,那么无论从专业还是业余的角度,我都向您推荐这本《弦外说古琴》。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六)

首先,这是一封伟大的情书。既然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那这本书就是安老师感情的艺术化表达,献给杨杨姐的一封爱的情书。纸不短,情也长。

其次,说是《弦外说古琴》,看完却觉得何止啊。这不仅是一本学古琴重要的方法论,根本就是一堂艺术鉴赏课。内容如此丰富却浅显易懂,但这种简单的深刻,却又让人感到无比的语重心长。那是一种寄望琴人破除束缚、改变认知、提升审美的迫切。难怪安老师的胡子都白了一片。

老师说:动态可能是古琴艺术最重要的命题。而看书的过程,在安老师的引领下,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丰富的动态练习。有时像在看说书先生讲书,有时像在看古龙的武侠小说,但更多的时候安老师就像一个古琴界的物理老师,带领大家领略天地间的自然律动。那些细腻的动态描述,让人笑过之后又大为感动。现在眼睛只盯着手机的我们,对这世间万物的感知能力早已退化到令人羞愧,自称裸猿真不配。我相信《弦外说古琴》必能触发大家对动态感知欲与敏感度的提升。

古人爱造园,那是他们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精神世界的外在呈现。学习古琴,也问自己:你是只做一个游园的人还是做一个造园的人呢?答案就在安老师的书中。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七)

我从小五音不全,没啥音乐细胞,第一次见到古琴,是在二十年前的一次古琴雅集上,记得当时是一个十五的月圆之夜,在太原文庙的大殿前,不多的观众,大家或坐或站,安安静静在听琴,树影婆娑,月光如水,琴者背后是巍峨壮观的大殿,古色古香的建筑配上袅袅的琴音,在那一刹那,我似乎领略到古琴的美。 同行的朋友向我解释这就是古代“琴棋书画”里的“琴”,原来这样,不由升出几分尊敬之心,又解释说这种只有七根弦的乐器想弹好并弹出感觉没那么容易,我当时就觉得古琴可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一种乐器,不像唢呐,二胡,高亢激昂,在很多场合都可以演奏,而且也觉得自己没啥音乐细胞,可能听不懂古琴,直到近期阅读了安葆岩老师《弦外说古琴》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时,抱着试试读的想法,怕看不懂,结果打开就不忍放下,安老师用流畅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古琴艺术,以及如何欣赏古琴,让我一下子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如此”!而且有些比喻和典故,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就学到了很多东西。 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最不简单!看完之后,不由得对安老师也生出尊敬之情,这本书的背后,他一定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并且经过了缜密的思考,才能举重如轻地把古琴艺术说清楚,解答了很多人对古琴的迷惑,不解,又不敢说出来的疑问,在此,对安老师的真诚,敢说真话,以及写书的辛苦表示感谢!谢谢你揭开了古琴艺术的神秘面纱!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八)

我从小五音不全,没啥音乐细胞,第一次见到古琴,是在二十年前的一次古琴雅集上,记得当时是一个十五的月圆之夜,在太原文庙的大殿前,不多的观众,大家或坐或站,安安静静在听琴,树影婆娑,月光如水,琴者背后是巍峨壮观的大殿,古色古香的建筑配上袅袅的琴音,在那一刹那,我似乎领略到古琴的美。 同行的朋友向我解释这就是古代“琴棋书画”里的“琴”,原来这样,不由升出几分尊敬之心,又解释说这种只有七根弦的乐器想弹好并弹出感觉没那么容易,我当时就觉得古琴可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一种乐器,不像唢呐,二胡,高亢激昂,在很多场合都可以演奏,而且也觉得自己没啥音乐细胞,可能听不懂古琴,直到近期阅读了安葆岩老师《弦外说古琴》这本书。 刚拿到这本书时,抱着试试读的想法,怕看不懂,结果打开就不忍放下,安老师用流畅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古琴艺术,以及如何欣赏古琴,让我一下子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如此”!而且有些比喻和典故,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就学到了很多东西。 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最不简单!看完之后,不由得对安老师也生出尊敬之情,这本书的背后,他一定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并且经过了缜密的思考,才能举重如轻地把古琴艺术说清楚,解答了很多人对古琴的迷惑,不解,又不敢说出来的疑问,在此,对安老师的真诚,敢说真话,以及写书的辛苦表示感谢!谢谢你揭开了古琴艺术的神秘面纱!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九)

这本书给予了启发,喜悦与灵感。安老师在这本书中对古琴这门音乐艺术的见解让我大开眼界,打破了原有的较为局限的思考,让我有了对古琴更为广阔的思考方向。对于没有接触过古琴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了解古琴的媒介,对于学习古琴的人来说是一种思想上的启迪,不光是在古琴这一方面,在绘画、书法方面也有很好地和古琴进行了类比。 从书封面左侧的三条琴弦中即可领会到这本书的独特魅力,三条弦从左到右分别是散音,按音和泛音琴弦的振动时的图像。其右侧是古琴的四种外形样式,这也很好地照应了书名《弦外说古琴》。 弹琴的人无贵无贱,重要的内心,古琴培养的是精神的高度。 游戏 古琴在人类行为中的本质就对音乐好奇的一种玩具,而弹奏就变成了一种游戏。安老师的这个观点就打破了从未接触过古琴的人对其的一种敬畏之心。对于古琴的敬畏之心是要有的,这就好像是对游戏规则的敬畏之心一样。安老师在本书中运用了英国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对人类探索行为的6条准则来论证古琴极为游戏的这一观点。这一种跨学科领域的联系是最大的亮点。书中这样的联系数不胜数,既有安老师在绘画,书法方面的深刻体会,也有生活中炒饭、吃桂林米粉,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在本书中有安老师的独特见解。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图画 就像开头所说的封面一样,书中也有着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图片。安老师把它们收集起来,聚在一起,把古琴中一些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图像。图片中的类比与生活息息相关,既有伽利略的铁球,也有细雨时水中的点点波纹,不仅有扇扇子的动作,也有下楼时的噔噔作响。这些都联系了古琴中的一些演奏手法,这些图画可以成为未学者的初次了解,也可以是在学者的灵感启迪,运用的演奏中。把音乐形象化地表达出来是更为让我惊叹的。 安老师的语音浅白,通俗易懂,广阔的进行类比,巧妙运用事物。读这本书不仅有琴内的惊喜,更有琴外的收获。强烈的推荐大家去阅读此书,会给你带来不少的收获……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十)

弦外说古琴

9.3

安葆岩 / 2022 / 金城出版社

有幸朋友赠予这本书 翻开来 看图 看字 看琴 看人生

作者是把艺术感悟散在每一根琴弦上 也散在了有趣的灵魂里 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呈现其中了 全世界各地的游走 心中始终背着一把古琴 好像又不止一把古琴 更是一种使命召唤 轻松而深刻

跳出来 融进去 感谢作者全方位讲解 感谢作者各角度指引 本来深奥的学问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以接近了

很有趣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十一)

作为琴府的一名学生,我很开心看到这本书,它对我的学琴之路提供了很多方向。一开始时,还会有些拘谨,但反复的看个2、3遍,就会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

我始终坚信古琴是一种清雅绝尘,高大上的乐器。但是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玩具啊!古琴在我心里的形象没有一落千丈,也没有大打折扣,但地位却没有变,我还是很喜欢古琴,只是渐渐的从复制粘贴变成了自己探索,从古板的联系变成了寻找机会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弦外说古琴》就是我在学琴期间明亮的方向和目标。

我最喜欢的就是本书的第一章的一个观点:通过情景,声音是可以被“看见”的。我深以为然。外面传来一阵沙沙声,是风吹动了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了?是后者,因为这声音略显沉重,而且夹杂着枝干落地的笨重的声音。这就是我们对声音的想象力,将它运用到弹琴当中,发出一个音,我马上就会开始联想:这是欢快还是悲痛的情绪呢?这是树叶缓缓飘落还是石头突然坠入水中?这是一群鸟在叽叽喳喳的叫还是孤独的一只?带着这样的想法去弹琴,不会特别明显的却有自己的韵味,毕竟每个人的想象不同,所运用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古琴其实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搭配,只要自己开心,倒也乐得像“文人”那样随意散漫。

还有一句话,令我非常深刻就是第二章的第一节:古琴是玩具,弹琴是游戏。就是这一句话彻底让我将本来视作高山的古琴形象瞬间土崩瓦解,变得通俗易懂。居然弹琴都可以像游戏一样来玩,那很多古板的约束,其实也可以打破。在曲子的格式中,加上一些自己别出心裁的设计,有时也会让整体的旋律听起来更加的雅韵,但有时只是一味地按照谱子上来弹,到会显得呆板,不变通。但前提是用技法的熟练作为烘托,在弹的兴起的时候,突然蹦出一个杂音,总是会让人扫兴且尴尬。

其实想要达到这样的程度也需要勤学苦练,但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这本书真是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并且以幽默有趣的语调谈论古琴怎么弹?为什么弹?怎样才能弹好?我认为,这真是本每个学古琴的人都需要看一看的书。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十二)

“琴棋书画”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雅趣,而其中,“棋书画”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人也能说上一二。唯有古琴,总是给人一种高冷而神秘的感觉。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楚国时期的俞伯牙在山林之中忘我地弹奏时,忽然听到身边有人说:“这巍峨的高山仿佛直入云霄。”

伯牙一听,便转换了手法,此时,他又听到此人说:“这一望无际的海面,浩瀚而宽广。”

此人只是一介山野樵夫,并不精通音律,却能听懂琴音,最终与伯牙成为知音。

可见,学会欣赏古琴,听懂古琴并非难事,只要了解了其中的玄机,任何人都能跨进这个高雅的殿堂。

这本《弦外说古琴》借助大家熟知的生活场景,用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古琴神秘的面纱。

阅读本书,不仅能够从艺术的角度深入了解中国这项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古琴的鉴赏能力,让自己步入古琴的美妙世界。

传统古琴曲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精彩的典故,如《长门怨》、《胡茄十八拍》等等。

于是乎,许多学琴人便会从典故中寻找情感来演绎古琴曲。

本文作者安葆岩先生深入研究后却发现,越是拘泥于标题文义,越难弹出曲中深意。

原来,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着“同曲异名”的情况,常常会以固有的旋律对新创作的题材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变体。

比如,《秋塞吟》与《水仙操》和《搔首问天》的旋律几乎相同,但曲名和题解完全不一样,那么,若是按标题背后的故事去解读琴曲,反而钻入了牛角尖。

故而,欣赏琴曲是一种艺术行为,不可拘于故事,而要用感性的听觉去感悟它。

德国哲学家谢林在《艺术哲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后,著名音乐人霍普德曼也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何能相互对比呢?其原因,在于“情境”二字。

当作者站在泰姬陵的大平台之上时,望着宽阔的亚姆斯河静静流淌,更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耳边竟然响起了古琴曲《忆故人》。

两者都给人一种空旷、失落之感,而这,就是艺术的相通之处。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古琴曲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也能找到与《忆故人》相似的韵律之美,其“情境”与在泰姬陵感受的悲凉完全不一样。

那悠闲自在的几叶扁舟,不正是曲调开篇时疏疏落落的泛音吗?那群山起伏,不正是大幅度的上下滑音吗?

这是古琴曲与绘画艺术相通的“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是动态的,它们通过音律的起伏高低、抑扬顿挫营造出不同的情境。

此情境之感因人不同,因时不同。一切都顺其自然,入耳入心,即是最优美的琴音。

真正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正如本书一样,没有故弄玄虚的高深,都是贴近当代人的阅读感知。无论是琴师还是听琴人,都能够品出你想要的古琴之韵。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十三)

我跟古琴是有过故事的。

十年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一座木屋里,亲见琴师斫琴、操缦,恍惚间竟有穿越之感,附庸风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有了一张自己的古琴,有了几次接受名师辅导的经历,有了半年闷头苦练的尝试……但,终究是未得其门而入,含恨止步于《仙翁操》和《秋风词》。

想想这门流传了3000年的乐器,向来是文人雅士、高人隐士们的标配,我等凡俗愚钝之辈学不会也属正常。从此便彻底将琴束之高阁。

安葆岩老师的《弦外说古琴》令我大开眼界,继而“唏嘘不已”,忍不住感叹:恨不相逢学琴时。

众所周知,几乎每首古琴曲都有典故:《长门怨》有“金屋藏娇”、“千金买赋”的典故,《高山流水》有俞伯牙、钟子期知音相惜的典故,《广陵散》有聂政刺韩相、嵇康与曲同绝的典故,就连入门小曲《仙翁操》,也有陈抟老祖梦中得道的典故。

一直以来,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听琴、学琴要懂典故,弹琴时心中要想着典故、手下要弹出典故中的感情,不然就是失败的。

但典故也好,琴曲的标题也好,都不应成为一种束缚,限制住人们对古琴艺术的感知。一则“同曲异名”者比比皆是,如《秋塞吟》《水仙操》《搔首问天》一曲三名;二则标题与内容常常并无关联,如《梅花三弄》并不是写梅花。

感受情境才是核心。曲子不同,弹者不同,听者不同,自然会感受到不同的情绪、意境和动态,没必要统一“标准”、牵强附会,否则反而抹杀了它的自由灵动。

在这方面,古代文人骚客感受琴曲的方式特别值得借鉴。仅《全唐诗》中就有1070首与古琴有关,诗仙、诗圣也好,诗佛、诗鬼也好,他们都是感受到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倾情投入,用奇瑰绚烂的文字描绘琴韵的动态之美。

“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古琴曾被当作“道器”,用以匡正品行、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这使得它自带一种庄重肃穆、澹泊内敛的气质,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以至于有些人“弹琴就像祭祖”,焚香沐手、毕恭毕敬,不敢擅自理解曲中“深意”,不敢随便尝试变化,感受不到应有的情境,更体会不到弹琴的愉悦。

其实,弹古琴是一件简单又纯粹的事,安葆岩老师甚至这样说:弹古琴是一种艺术游戏,古琴是游戏里的玩具。

这种说法并无轻慢、敷衍之意,而是借鉴了英国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的“人类探索行为六原则”理论。不只是古琴,学习任何一种艺术,其步骤都符合这六个原则。这些原则与孩童游戏玩耍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毫无二致。

于是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有了无尽的妙趣。

比如:最有“古琴味儿”但极难掌握的“吟”和“猱”两种手法,安老师将“吟”比作“刘备摔孩子”,阿斗被扔在地上、胖肉乱颤,活像个20斤的大果冻,这个颤动感就是“吟”;他将“猱”与“青梅煮酒论英雄”关联,刘备被曹操识破心思,吓得筷子“当、当、当当”落地,这种抖动感就是“猱”。

安老师由此创造了《手势新图》,将24个古琴指法动态用生动有趣的简画一一表达出来,别开生面,精准易懂。

青年琴家安葆岩师从名家唐健垣先生,深耕琴艺20年,不断探索古琴与诗词、书法、绘画、雕塑、戏剧等等各类艺术形式的关联性及相通之处,致力于消解古琴艺术的壁垒疑云,为普通人打开了一扇走近古琴、玩味美妙琴韵的大门。

将思想、心理与身体从繁复紧绷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以纯真无畏的赤子之心,与古琴游戏。自信些,你我都可以。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十四)

文/初晓

古琴,似乎是极致优雅的象征。琴声淙淙,行云流水一般,总会叩动心扉,令人心驰神往。

然而,两千年来,古琴发展至今,承载了太多,古琴的艺术性被典故、道德、宗教包裹的格外紧,它的核心艺术性——感受情境,却遭到了忽视。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欣赏古琴曲呢?又如何才能弹好古琴曲?

安葆岩在《弦外说古琴》一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本书以通俗易懂,风趣生动的语言,让古琴回归乐器本身,让琴曲中的意境融入成日常触手可及的事物,为古琴“去神秘化”,从而为更多人欣赏以及学习古琴带来了可能性。

古琴的艺术价值并非叙事,而是营造情境,“感受情境”恰恰是艺术的核心。

1、如何感受情境?弹出情境?

《弦外说古琴》中,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适用的方法,那就是抹去琴曲的标题,没有唱词,任何琴曲都可以变成《无题》。

如此以来,典故就可以被彻底抛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心境、喜好、阅历,从动态、情绪、意境这三个方面去真切感受琴曲。也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挣脱典故的束缚,琴曲才会拥有艺术的无限可能!

至于抹去标题是否可以任意发挥,当然不可以。

从流传下来的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韩愈、李贺等著名诗人听琴居然有共通之处。

“诗人写听琴,常会写出当时的心情,或陶然、或闲适、或恭谨;还会提及弹琴的地点,或茅屋、或竹林、或高堂;也会提到关于琴曲的典故。然而,一旦直接描写音乐,他们用了类似的手法,总结如下:

1.忽略琴曲的标题;2.把音乐描绘为多种形象,不可以追求彼此的关联;音乐形态多是动态。”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抹去标题,意境也并非随意发挥的。

至于古琴技法,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用来营造情境的,再正确的节奏,没有意境的琴曲,并没有价值,正所谓古人所言:“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

从这个角度来说,古琴演奏的过程也是表达自我的过程,营造情境给人感受的过程,而营造情境的手段就是呈现特征,比如激扬、哀伤、宁静等。

除此之外,古琴曲还讲求协调,因为古琴是描绘动态,所以一系列动作可以千姿百态,但是变化必须组织好。

一言以蔽之,“营造意境,意境的演化过程同样要合理。”

至于为什么这两者重要,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喜欢感知这样的事物。这是人的大脑所决定的,喜欢过滤掉大部分信息,只留下重点,也就是特征。在抓住特征之后,大脑就会立刻进行比较,因此演化过程也至关重要。

2、有关古琴的三大问题

古琴的三大问题是:谁在弹古琴?为什么弹琴?如何弹好?

这三大问题颇有意思,而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居然借英国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某些内容来解释。

从《裸猿》理论来说,人是一种动物,只不过是身体没有毛的猿类——裸猿,那么,谁在弹琴这个问题迎刃而解,那就是裸猿在弹琴。

为什么要弹琴呢?这是源自人类深入骨髓的需求——探索欲。

至于如何才能弹好古琴,莫里斯归纳出了人类探索行为的六条原则,弹古琴同样适用,这也是学习艺术的步骤。

“1.研究不熟悉的东西,使之变为熟悉;2.将熟悉的东西做有规律的重复;3.在重复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些变异;4.选择最满意的变异进行发挥,对其他变异则弃之不顾;5.将令人满意的变异,进行反反复复的组合;6.以上各条均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本身就是目的。”

多么精辟入里的总结,而这总结不仅仅适用于艺术领域,同样适用于科研领域。

小孩子玩游戏如此,创作复杂的交响乐如此,王羲之、罗丹、毕加索、齐白石等人的艺术经历也如此。

这也是为何作者会这样写:“其实,弹古琴是一件简单而又纯粹的事。”跟玩游戏一样,只是将它玩好,如此而已。

至于如何玩,那就要向自然学玩法。

书中这样写道:“自然胜在极度丰富,而艺术作品更有规律、更有明确的特征,更合乎人的感知需求。在这个混沌暧昧的世界里,秩序、鲜明是多么可爱!”

这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如何衡量古琴艺术?

艺术通常被认为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琴属于艺术,自然也应该符合这一点。

那么,古琴艺术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吗?它就不能被衡量吗?

安葆岩在书中给出衡量古琴艺术的两把尺子。

第一把尺子是:丰富;

第二把尺子是:整体。

人喜欢感知丰富的事物,无论是绘画、书法、小说,还是建筑都是如此,古琴也不例外。单调乏味的事物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更不可能让兴趣一直保持下去。

艺术的整体意味着“全局构思、整体谋篇”,任何艺术都是如此,整体的和谐与协调会带给人更深的美感。

因此,古琴艺术虽然有很多不可言说的东西,但它仍然是可以被衡量的。

写在最后:

我们常听说:“艺术是相通的。”这话已经是共识。只是你可能不太知道艺术是如何相通的。

在《弦外说古琴》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艺术相通的通道,那就是——情境。

情境,就是艺术相通的那个通道。可见,情境是多么重要!这也是为何欣赏古琴要感受情境,弹好古琴要营造情境了。

读完这本书,你知道如何欣赏古琴了吗?如何弹奏古琴了吗?

《弦外说古琴》读后感(篇十五)

古琴,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有着浓厚的民族传统音乐色彩,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一种乐器。因其幽婉、清雅、恬淡的音乐特质,寄寓了历代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文人雅士所推崇。

到了现代,由于古琴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所以人们对它的了解非常有限。再加上我们身边学习古琴的人并不多,更是令古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多数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

2003年,古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古琴文化,全国各地建立了不少古琴文化研究基地。这个承载着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古琴,再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学琴的人也越来越多。

只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个人对古琴的欣赏能力有限,很难在短期内弹出古琴的韵味,无法获得弹奏的乐趣,所以,待三分钟热度消退之后,就很难再坚持学下去。

为了让初学者能更快感知和体验古琴,也为了让更多普通人能听懂古琴,理解古琴的艺术魅力。中国古琴文化艺术委员会会员安葆岩,在其新书《弦外说古琴》中,用通俗易懂的讲解,为大家揭开了古琴的神秘面纱。

一、欣赏古琴,须从感受入手

古琴承载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每一首琴曲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典故。比如《长门怨》讲的是汉武帝金屋藏娇;《高山流水》是讲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就连一首入门小曲《仙翁操》都有“陈抟老祖梦中得道”的故事。

安葆岩将这些故事比作学琴入门的拐杖,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琴曲的氛围之中。但如果过于注重故事中人物的代入感,那将会影响听琴、弹琴的感受。

同一首曲子,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阅历、喜好不同,听琴和弹琴的感受自然各不相同。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之下,听或者弹奏同一首曲子,感受也是有区别的。

正如书中所说:“古琴的艺术价值,不是叙事,而是营造情绪、意境、动态,三者可统称为‘情境’,艺术的核心正是‘感受情境’。”

当我们抛开典故的束缚,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感受琴声,去弹奏琴曲,才能真正感受到古琴带来的乐趣。

二、弹琴是游戏,古琴是玩具

我们人类天生好奇,有着非常强的探索欲。小孩子的探索欲是通过各种玩具来满足,而大人则体现在各种艺术创作上。也就是说,艺术是人类为满足探索欲才出现的。

无论是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还是各种运动项目,都是人类为了满足探索欲而创造出来的游戏。这些游戏可以无限的复杂、精微,玩一辈子都不会腻。

英国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其代表作《裸猿》中,将人类的探索行为归纳成了六条原则:

这六条原则,非常精辟地诠释了艺术家们的整个艺术创作经历。

弹古琴也是一种艺术游戏,古琴就是游戏里的玩具。

反复练琴,其实就是在不停地把玩手中的玩具。我们可以变换不同的手法,发出各种声音,玩味每一个乐句,弹出各种韵味,沉浸在快乐的“游戏”世界里。

三、琴人的四种心态

心态,原义指的是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对学琴者来说,心态代表的则是每个人的学琴风格。

安葆岩在书中总结了琴人的四种心态:

文人

中国传统的文人,大多数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优秀人士。琴棋书画,只不过是他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业余爱好。

所以“文人心态”主导的琴风有随意的、塑正直人格、表达高洁澹泊的传统。

匠人

说到匠人,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而古琴的“匠人心态”指的是对技艺近乎信仰的尊重,忠于传统的法则,刻苦磨炼,传承祖先的技艺。

其实每一个弹古琴的人,多少都有点“匠人心态”。他们尊重原谱,忠实于老师的传授,再进行刻苦琢磨,最后练就精湛的技艺。

医生

古琴是一种善于营造缓慢、柔软、轻飘等情境的乐器。自古以来,弹古琴的人都会有一种追求安定、静心的传统心态,即“医生心态”。

以“医生心态”弹琴,并不是追求高超的技艺,而是享受安定放松的弹琴过程。

在如今这个人人都焦虑的时代,尤其需要“医生心态”。

艺术家

在古琴悠久绵长的历史中,文人、匠人、医生这三种心态都早已存在,而“艺术家心态”则刚兴起不久,因为“艺术家”本身就是新兴物种。

艺术家的理想是创造前所未有的、能立得住的风格。相对于前三种心态,“艺术家心态”显得更加的纯粹。

他们不需要修身养性、传承技艺、安静养生。他们弹琴,纯粹是为了表达自己,为了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因为弹琴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其实,四种琴人心态,各有特色,无所谓好坏,只是每个人的所求不同罢了。

结语

《弦外说古琴》作者安葆岩,普参与编辑《中国古琴谱集》《历代古琴文献汇编》《太古遗音》(校注版)等图书。

他在本书中,力图用底层逻辑把高深的古琴进行浅白、生动的讲解,让古琴初学者更快地感受到学琴的乐趣,也让更多人认识古琴,理解古琴的魅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