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老去》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作者陪伴父母渡过晚年的故事。文章中描绘了作者与父母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陪伴和照料父母所带来的感悟与成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文章呼唤了社会对于老人关怀的重视,同时也提醒着读者要珍惜身边的亲人。
陪父母老去读后感第一篇
掩卷时想,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来照亮前路。
书中的一些文字,早先在豆友“此情”的日记中读过。即时记录被按照时间顺序整理成书,便让人分明感觉到岁月的残忍:随着岁月流逝,父母的老和病都会加剧,而子女所能做的,只能是当时当地的最大努力。
此情和她的父母以及妹妹,都有种明亮的底色。母亲的心脏病和帕金森如同暴风,一次次吹向整个家庭,他们努力支撑。那过程,作为旁观者,读来也倍感煎熬。“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人与病的战斗,有许多非亲历者不能知的惨烈。到最后,此情的母亲走了,父亲大恸,但仍然保持了能够为生活中的小事快乐的能力。他们败了吗?我认为没有。
人都会老。比自己先老的,必然是父母。这个简单的道理,我直到最近才懂。读此情的书,常常心痛,忍着痛往下看。我想,每个读者都需要他们的坚韧,以及战斗的决心,来为自己打气。
最喜欢这本书里诸多琐碎的小事,给父母带吃的,他们的反馈,关于更年轻的父母的回忆…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生活的滋味。我也因此想起若干往事,时光若能停滞,该多好。
陪父母老去读后感第二篇
大江东去,逝者如斯。
此情姐细腻的文笔,还原了夕阳西下时,枯藤老树一般的细节。残酷,但时不时心生暖意。
那就是爱。
读罢,我提前感受到了老、病、死对人生,对承受者及其亲人,在身心自由上的束缚。
于是,我不得不反观和思考,试图寻找出路:痛苦,是为何物?从何而来?如何解救?
当我们向身边一张张熟悉亲切但老去的面孔挥手道别后,我们自己也将沉入这条生命的洪流,滚滚而去。
是挣扎,是沉没,还是随它而去?我们能否摆脱这怒吼的江水,摆脱我们飘来荡去的无力感。有没有一叶轻舟,可以带我们逍遥于生命洪流。
此情的方法是爱,亲人之爱。这是传统中国人的方法,因为我们都爱这个家,这个生长并获得快乐的地方。问题是,爱很伟大,但爱有时间性,亲人来看我,就有爱,如果亲人不在身边呢?也许,就剩下了思念。对,思念也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思念意味着希望,也可以支撑起生命的重量。
但我总想找另一些出路,除了爱和思念之外,是否有其他途径来抵抗走向死亡的寒冷?
我看到了儒释道,想起了苏格拉底。我突然觉得,如果我们有他们的智慧,能真正理解他们救苦救难的心愿,也许也可以减轻很多痛苦。
书中提到,阿姨想回家但又回不去,颇无奈。我想,如果是道家,天为被,地为床;如果是释家,根本没有家,家在心中;如果是苏格拉底,他可能会反问,你认为什么才叫家,是那有着自己的东西且生活过的房子吗?
我甚至觉得有必要去探索古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选择。罗素说我们民族没有宗教但很幸福,也许,古人有足够智慧应对死亡。但我没有研究过,也不清楚。
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不仅对子女,对老人亦是,因为文字太真实了,感情也太真实了,真的东西,本身就充满力量。
我刚买了一本,准备送给父母,我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在精神上的交流太少了,这是懒惰,也是逃避,不应该。借机聊聊人生吧。就是不清楚老人是否愿意聊这个话题,我真的好像不太了解他们对生死的理解呢。先试试看吧。
陪父母老去读后感第三篇
对一个人最深切的思念往往是从失去开始的。
对一个人过往的追忆,往往也是从失去的那一刻开始发愿的。
无数的书从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开始倒叙,从最初的惊惶中回过味来,痛惜未曾珍惜的相处时光,感受到离开造成的巨大空洞,以及以为来日方长而忽视的深入了解——仍然不会为在世之人做的事,却发愿为离世的人做一做。于是开始寻旧物、访旧人,想从中找到被此人关怀和温暖的感觉。如果是小说,一个人的离去是一个最好的开头,它用结束把所有的线索系到一起,再出发去厘清每一条线索,找其由来,追其发展,像用归帆来寻大海,用落叶来找春天,由果及因,由死及生,由点到面,到波澜壮阔的世界、时间和人生。
这本书不是这样,它不是追忆。
它是即时的记录,是我跟父母相处的每一次触动的即时记录。它是正叙,按时间顺序,记录所有的悲欢。没有隔着回忆的薄纱,也不劳回忆粉饰,一切都清晰鲜活,是当日报纸新闻,非月刊,更非小说。
如果应该做的事做了,应该说的话说了,应该记的感受记了,那就没有遗憾了吧。
把跟父母相处的记录归到一起,就成了书。我原本的打算,是他们活着,我就一路记录,这是我的生活,是他们的生活,是我和他们一起的生活。然而我们失去了妈妈,这些记录她活着的时光的文字,就结束了,这就是这本书在这个时间出版的原因。
她离世前十三个日夜,我奔波抢命,一字未记。离世后十一个日夜,我惊愕失神,一字未记。此后,长歌当哭,我于夜晚写文宣泄,每每写到崩溃,大哭不止,无法终篇。这些文字,是写给妈妈自己的,从未公之于网络。但这本书是给妈妈的,我对她的思念也是给她的,所以这些记录她死因和身后事过程的文章,也要收在书里。我自己没有回看过,不能回看。因为哭声太大,应编辑的要求拿下两篇,是四七和七七当天所写。四七的感觉,是被猛击的眩晕里苏醒过来,感受到的剧痛,七七则是从不信她离世到相信她真的离去,从心存侥幸到绝望的时刻,“哀莫大于心死”,信夫。
当时,我不相信会有这样冷静的时刻,可以平静叙述,不加眼泪。可见时间的慈悲,它把悲痛变远变淡;也是进化之功,大脑用遗忘来保护,防止人的崩溃。此时,更可见即时记录的可贵,因为追忆,永远不敌即时。当时的触动,记录下来,是不可被推翻的真实。而真实无敌。
纪念有很多种方式,文字只是其中之一。我选择文字,是因为妈妈喜欢我出书,也因为文字较为长久——即使是现在的书浩如烟海,但沧海不弃细流,正是每个人的表达成就了这片烟海。这本书将来自有其命运,或沉或浮,但于我,在出版的那一瞬间,使命已然结束。
妈妈,这本书献给你,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