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100字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30 11:46:00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30 11:46:00   小编: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一)

1.阅读史(The history of reading)是书籍史(The history of the book)的分支之一,是社会文化史、目录学、文学批评等学科交叉的产物。

2.阅读史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谁读?读什么?什么时候、在哪儿读?怎么读?为什么读?【“为什么读”、“怎么读”最为棘手,它们涉及思想演化、社会变革和权力关系】

3.阅读史(书籍)研究的三大要素:文本、物质形态、阅读。

【文本和物质形态可以告诉我们,书籍可能产生什么意义、这些意义是怎么产生的;阅读是读者针对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符号、以精神和身体做出反应的过程,其先决条件是语言能力、制度体系教给他们的阐释文本的内在规则,结果是阐释和认识。

阅读本质是读者抽绎意义的过程。对于读者,阅读史考察其身份、阅读过程、对文本的阐释;对于阅读行为,则检查他的阐释策略、与作者的互动、读者所在的社群以及社会机构(集体)教授的阅读规则和阐释策略。

历史上的读者都已作古,我们不可能知道他们内心的阅读感受,但是我们可以把真是的个体读者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并比较个体之间的差异。解决主观性的方法:关注读者的预设观念而不是文本的,即阅读群体的文化传统。

另外对于物质形态,要密切关注与阅读和写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技术、视觉和物质条件。

-----------------------------------------------------------------

书籍:文字篇章附着物质载体连缀起来,经过被阅读实现书的存在意义和文本的意义。

历史学角度的书籍:历史上具有物质形态的人工制品,承载符号或文本,为了流通而制作,供读者从中寻求符号或文本的意义。

书籍史:历史地考察书籍的文本特征、物质形态和阅读,考察3要素在书籍的生命历程和社会环境中如何相互作用生成意义。】

4.阅读史研究的两个中心任务:复原文本的物质形态,弄清物质形态如何影响意义的生成;重建阐释社群特有的阅读规则,以厘清具体阅读行为和阐释过程的社会差异。

5.阅读史研究的两种角度:阅读态度、行为的演变;特定文本对历史上的真实读者有何影响(要求关注个体阅读又不能概括化)。

6.阅读史借用的理论:

分析目录学:研究作为实体存在的图书、图书生产的细节以及制作方法对文本的影响等问题的学问,还研究印刷者和书商的历史,研究纸和装订的描述,研究从作者手稿到图书出版的过程中文本的变化。

文学批评理论:(关注读者)读者反应批评:读者出于什么动机、什么样的方式与文本互动【误区:分析对象容易变为隐含读者,而非历史上的真实读者。】

(关注文本)新历史主义:从史学掌故和人类学故事复原文学文本的历史生产过程,社会如何共同连续创造、意义不断更新的文本。【福柯(知识考古学)强调文本生产和流传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生态,其核心问题是权力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分配。】

7.阅读史自身的理论:麦肯锡:“物质形态产生意义。”

夏蒂埃(拈借理论):读者如何使用印刷文本,描述书籍、读者、作者、出版商之间织成的社会网络;基于作者意图与读者反应之间的张力,既要考虑文本,也要思考阅读行为背后的传统和规范;同时不忘追寻已经被遗忘的阅读习惯。【阅读史的研究即符号控制机制,由此产生的传统和规范;阐释策略中的逻辑之间的关系,由此从文本中抽绎意义的过程。】

8.其他参考理论:期待视域理论: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9.阅读史运用的史料类型

教育:教科书、读书指南

财产清单、藏书目录、图书馆借阅目录

回忆录、日记、口述史(以上注意不一定是真实反应)、书迷来信

图像、小说描写(慎重考察作者动机)

摘抄与批注(小心断章取义,边批的年代、与阅读环境的关系)

文化与社会:社会学调查、读书会与文学社

政治与法律:法律案卷、文字狱档、查禁书目

可供讨论受容(reception)过程的史料:一手文献、书籍流行程度(印刷发行的次数、册数等)、书籍的影响、书籍的使用。

10.研究阅读史对考察人类历史的贡献:具体读者如何赋予文本以意义;共同的文化实践,比如机构、各种人类组织如何赋予文本以意义,提供诸多人类经验以及文化交流的认识;重新评估阅读对于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性,解释书籍在人类社会、文化生产和认知演进中的真实作用。

11.附:《西方阅读史》中提到的阅读类型:公众阅读VS私密阅读、朗读VS默读、群体阅读VS个体阅读……

阅读革命(本质上是书写与阅读、文本与读者的关系在变化):近代早期:朗读→默读;18C下半叶:精读→泛读(经典阅读→有俗世化特征的阅读)——尚有争议;当代:文本→电子书

PS. 阅读史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研究技巧和理论水平还是相对较低,还需要有兴趣的人作大量的研究。

阅读史是书籍史分支中难度最大的一支。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二)

文本、物质形态、阅读是书籍的三要素。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大抵以这三要素为基础,各有侧重。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是作者经过写作过程成就的;物质形态承载文本,是出版者、印刷者通过出版、印刷手段实现的(有时会与作者协商);阅读则是读者针对书籍实施的行为,最终赋子物质形态和文本以意义。因此,文本可以涵括作者和写作过程,物质形态背后是出版者、印刷者以及出版印刷过程,而阅读则意味读者存在。

阅读类型

根据阅读场合、交流模式,或者参与的读者数量来界定的。就阅读场合而言,有公共阅读(publicreading )和私密阅读(private reading)之分;就交流模式而言,有默读和朗读之别。以参与的读者数量为标准,有个体阅读和集体阅读( collective reading )之差。还有其他的阅读类型,譬如宫廷阅读、时俗阅读(popular reading)、学院式阅读(scholastic reading)、人文主义阅读(humanist reading)、宗教阅读(religious reading)、实用主义阅读(utilitarian reading)、消费主义阅读(consumerist read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等。

公共阅读与私密阅读:公共阅读转变为私密阅读,被称为阅读的私密化过程。

朗读与默读:阅读不出声不等于默读,不出声的阅读有两种:冥想式阅读和分析式阅读。分析式阅读,会从文本提取信息,需要观察和理解,往往把阅读本身当作一个目的。而在冥想式阅读中,读者认为从文本中获取知识只是一种手段,阅读是为了达成更高的目的或生成更深刻的意义,这种目的和意义不是文本所能表达的,而是超越了文本。冥想式阅读,是一种身心俱到的行为,追求一种个人体验,探寻意义时采取的是关联式方法,讲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非线性的,不是有序的逻辑方法。分析式读者往往认为冥想式阅读阻碍了从文本中顺利撷取信息,但是没有冥想式阅读会完全排斥按部就班的理性思维,也没有分析式阅读会排斥天马行空的遐想,两者彼此兼容,在大多数文化传统中会融合起来。冥想的对象既有图像,也有文本。冥想式阅读是随着冥想静坐出现的,讲究调节身心的技巧,在东西方都有很长的历史。

(1)默读出现,象征近代化启动。通过私密阅读,个人感受到了自己的个体存在,群体借助阅读培育身份认同,社会认识到普及识宇教育的重要性,并以之为至高的理想。(2)在阅读史家看来,默读能保证文本世界和读者世界充分深人地接触。借助默读,读者更容易产生想象,更容易沉醉在小说等虚构作品的文本中。(3)默读的出现,还更新了书写与阅读的关系,两者都变得更私密、更自由自在,并内化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基于文本

研究叙事技巧、叙事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真实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研究者把自己的阅读与真实读者的个人体验区分开来

基于(物质)形态

麦肯锡“物质形态产生意义”。

书籍的物质形态也具有表达功能,也能产生意义。

文本与作为物体的书籍还是有差别的:所谓“写书”,作者写的只是文本,不是书;只有具备了物质形态,醫如手稿、刻石、印本之类,文本才能变成书。正是这种差别,具体地说,就是书籍的物质形态,才是文本意义得以生成的基础。

基于阅读

“读者式方法”:以读者和阅读行为为基础的方法。

“拈借理论”:(1)有助于揭示表达形式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复杂性,否定了社会分层和文化差异之间简单的对应关系。(2)大众读者对文本和书籍的使用,与作者和制作者的意图有差异,而拈借理论则有助于重构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行为和文化行为,以及意义的生成过程。即把文本、文本作者的企望与读者抽绎的意义区别开来。(3)拈借理论还可以用来描述读者如何使用印刷文本,描述书籍在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织成的社会网络,也可以揭示文本及其物质形态背后各个社会群体之问复杂的文化联系。

三重方法

詹姆斯·瑟阔德“文学复制”:(1)文学文本能像细胞一样自我复制和变异。(2)物质形态的差异,主要是出版和流传过程的产物,而文本差异则被看作物质形态变化的结果。(3)阅读行为的本质,就是从文本中抽绎出意义的过程。读者从文本中生产意义,是一个复杂的精神过程。

阅读即政治(简单化了)

一个文本所以成为文本,就是要有人用它、改写它、阐释它。

对各种读物作历史学分析,以重构政治文化。

考察某部作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读者如何受容,才能清晰显示文化和政治随着诠释模式演变的过程。

阅读政治经济学

威廉·圣克莱“阅读政治经济学”:把图书贸易和阅读放在经济史的框架中考察。系统分析书籍的制作和销售,以及统辖这些环节的物质条件、技术手段和法律规定。

综上,除了经济史研究方法外,其他四种都多多少少有助于揭示文本的多重意义——当然是真实读者读过的文本。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和新历史主义,研究阅读史的人在应用其中任何一种解答怎么读和为什么读的问题时,需要谨记一条原则,这就是:阅读行为的本质就是抽绎意义的过程。历史上的读者都已经作古,我们不可能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我们可以把真实的个体读者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并比较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首先,我们得发现真实的读者,考察他们的阅读行为,厘清历史背景,并和相关的理论结合起来。经济史研究方法,其实回答不了怎么读和为什么读的问题,但是一直强调,研究历史上阅读行为的效果,应该考察当时读者实际接触的读物,而不是后来的什么本子,不管这本子是后人校订过的,还是依据了什么新的标准,也不用管它是否比旧本更接近理想文本。

即便仔细周全地考察了当时读者读过的书,也还需要把文本分析和实证方法结合起来,重建历史上的阅读模式。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三)

谁读、读什么(两个最基本的研究问题,研究阅读史的学者必须首先回答这两个问题)、在哪儿、什么时候(这两个问题有助于把读者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从中找到线索确定其阅读经验的特性)、为什么读、怎么读(涉及阅读习惯、规范和套路的变化)。

阅读史不能简化成各色阅读行为的罗列,而应该探讨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即:不断变化的读者如何独特地解读不断变化的文本(问题的核心)。

研究维度:思想演化、社会变革、权力关系

一、阅读史与思想演化

乔纳森·罗斯“受众史”:文本如何改变普通读者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不仅要考虑读者从文本中挑拣的具体信息,还要衡量他们对这些信息的信任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对文本的批评态度。

二、阅读史与社会变革

詹姆斯·拉文复原阐释社群,从更广阔的文化史着眼:只有经读者使用了,文本才能有生命。→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阅读环境不一,阅读期待不同,阅读效果也有差别。

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阅读经验是阅读史的研究的起点和目的,则很难发现共通的规则。

三、阅读史与权力结构

凯文·夏丕、斯蒂文·茨威克尔“新阅读史”:揭示读者在所有图书事业中的支配地位和中心作用。文本的意义有赖独立的读者而存在,读者在不间断的阅读和阐释过程中,就如何获得权威地位与各方讨价还价。

“阅读政治学”对读者和阅读行为作历史考察,研究阅读行为中的政治动机。(尚不成熟)

文本与读者

德·赛托:(一)在阅读实践中,文本被指定的意义与读者对文本的阐释是有差异的。读者将文本与文本的来源割裂开来,将文本的各个部分重新组合,创造出一个出乎作者和出版者意料的东西,演绎出无穷的意义。(二)一个文本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读者赋予它意义。文本只有借助读者才能获得意义;读者变了,文本及其意义也就变了。读者自有一套作者和文本无法控制的认知密码,用来解析、重组、阐释文本。在解析和重组中,有两种期待互动,衍生出纷纭复杂的蕴涵和机关:一种是文本意义上的期待,文本赖以谋篇布局;另一种是阅读意义上的,作品借助阅读过程得以实现它的价值。

形制与阅读

文学批评家:把文本看得很抽象

书籍史+阅读史:把文本看成有特定物质形态的系列符号

麦肯锡“文本社会学”:(1)文本传播中的技术和社会过程。(2)重新定义的文本,指所有形态的文本,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嘴里说的,等等。(3)书籍的物质形态、字体、版式,都具有表达功能。(4)阅读是在特定场合进行的,可以基于文本的物质形态部分地复原。任何文本的物质形态,以及制作意图,都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相对应。读者接触文本时,总是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而这方式又是由文化决定的。在传播过程中,读者也会改变文本的物质形态,这样就成了读者当时构建意义的背景,不再体现初始的制作意图和意义。(5)阅读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根源就是文本每个版本的历史特性(或者文本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个版本的文本,都是作者为特定的读者市场准备的;其制作和传播过程,总是不断地有创造的活动参与其中。不管其物质形态是什么样子,文本在历史上总会被反复解读、反复编辑、反复设计、反复印刷、反复出版、,众多的读者就赋予它众多的意义。→→→书籍史,包括阅读史,必定是文本不断被“误读”的历史。

文本被指定的意义与读者的阐释之间的差距,麦肯锡把文本观念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文本”(暂时的):得到作者首肯,是自足的,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对于首创者的意义,可以借助作者的本意、文本传播模式的表述功能,以及它的受众或读者的受容来复原;“开放式文本”(永恒的):意义元素不完全,因而是开放的,不稳定的,永远有读者、表演者或者其他受众重新创造。From福柯“文本不确定性”+艾瑟尔“文本留白论”。

创作与阅读

维姆萨特、毕尔兹利“作者谬误(意图谬误)”:不应该把诗歌和诗人的意图混淆,如果从诗人的心理本源中寻找诗歌批评的标准,最后把诗歌评论写成诗人的传记,就陷入了“作者谬误”。为了帮助读者揭示诗歌的意义,以文本为中心划分三种证据:内证、外证、中证。

内证:了解一点诗歌的语义学、语法学,语言常识,词典征引。这个角度揭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最可靠的,也是最容易找到的,因为藏在文本里面。一个读者对这种证据的分析和评价,其他读者可以确认或驳难,但一部作品的内在诸元,则是读者理解它需要掌握的关键。

外证:因人而异,不是诗歌作为语言的产物能包含的,像是猛然觉悟诗人怎样写诗、为什么写诗。包括作者的经历、手稿、书信、谈话,以及其他历史材料和历史背景,只要和他的文本生产环境有关。本质上是私意忖度。

中证:来自作者,以及作者附丽于词句和主题的私意。可以廓清文学文本内词句的含义,想象的内涵。一个作者遺词造句,使用典故往往出自习惯。了解他的套路,或许有益于在一篇作品中发现具有一致性的结构和主题,有益于进一步认识遣词造句在文本中如何发挥作用。作者常用的字、词、句和典故,和写作中的其他元素一样重要,对于分析判断具有同样的价值。内证、外证和中证都不是引导读者认同作者意图,而是敦促他们专注于文本本身。读者要做的事情,不是乞求外力揭开作品的真相,而是要汲汲于文本形式中的内证。

“情感谬误”:基于文本在读者中唤起的情感效应来评判作品的善恶美丑。

批评与阅读

乔纳森·罗斯“受容谬误”:把文本批评、思想批评简单等同于读者阐释。

这一方法论又衍生出五种错误观念,罗斯作了概括:(1)所有的文学都有政治涵义,因为这些文本总是影响读者的政治意识;(2)一个文本的影响,总是直接与它的流通量成正比;(3)下里巴人总比阳春白雪拥有更多的拥趸,因此时俗文化能更准确地反映公众的态度;(4)高端文化往往强化和接受现存社会和政治秩序,左右两派都认可这一假说;(5)经典巨作都是由社会精英独自界定的,普通读者要么拒绝这个经典,要么接受它并臣服于精英的观点。

罗斯关注十九世纪英国从事体力劳动的读者如何通过阅读文本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他对上述五种咨误一一辩驳,警醒研究阅读史的人重新思考阅读行为时,不要有意识形态预设,要重新思考文本的社会效应,俗与雅的对立,经典化,以及文本、读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个文本可能富含意识形态的内容,阅读过程可能也有,但并不意味着它会主导阅读行为,更不意味着读者认同它。即便意识形态主导阅读行为,读者本质上仍然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他的意识形态可能与文本中蕴含的并不相同,也不一定会强化他自己预持的意识形态。读者的文化差别与社会经济地位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也值得重新研究。

阅读与启蒙

阅读会开启民智,但也会钳制甚至奴化人的思想。因此阅读的历史,并不是线形的思想启蒙史和民主进步史,而是呈现了社会和文化的历史多样性。

藏书与阅读

法国的阅读史家会仔细检核各种各样的图书书目,包括公证人员开具的财物清单,印刷商和出版商编定的目录,估量图书的流传和阅读习惯的变化,目的就是描述旧制度下的法国社会在经历印刷文化(print culture)的迅速发展后,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这样的原始材料很多,量化处理当然很重要,但是会导致将阅读习惯、文化差异简单地与书籍持有关联起来(潜在逻辑):一本书写成了,出版了,保存了,那就说明被人读过了,认同了;逆推而论之,读者想什么,感受什么,我们检查一下他收藏的书,读过的文本,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样的假设,很显然是有问题的。历史环境变动不居,各色读者都有不同的规范和套路引导他们阅读,任何一个文本,没有任何意义是固定不变的。读者再造文本,从中抽绎他们自己的意义,与作者、出版者的意图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书籍史也是阐释史。因此,接触印刷品,不能简化为单纯地持有书籍;读者读过一本书,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持有;他家里保存的印刷品,也不一定就是书;他家里有一本书,并不代表他读过,不代表他认同这本书,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他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四)

书籍的生命包含三要素:文本、物质形态、阅读。

文本、物质形态:为了传达意义;阅读:为了生成和获取意义。

书籍史:书籍是历史环境下的人工制品,书籍史要历史地考察书籍的文本特征、物质形态和阅读,考察这三个要素在书籍的生命历程和社会环境中如何相互作用生成意义。交叉学科(目录学、文学批评、社会文化史)。【另:历史学+文学=文化史、文学史、受容理论(英国语言学家 Sperber 和 Wilso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认知理论,主张认知过程是建立在信息的需求和效率上的。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即人们通过获取、组织和处理信息水理解事物;不同的语言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筛选,筛选出的信息需要是最有意义的内容,最满足人们认知需求的内容。因此,语言传递信息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认知背景,从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翻译策略,以提高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效果。)、妇女研究;文学研究+目录学=特定作品的著述史研究、基于书籍物质形态的读者研究、单个作者的著述目录;历史学+目录学=单种图书的历史研究、书籍文化史、出版史、图书贸易史、印本目录学】。

一、书籍史+目录学:

丹顿《何谓书籍史?》:书籍史是印刷传播的社会史和文化史,目的是了解印刷如何传播观念,印刷文字如何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书籍循环过程=作者→出版者→印刷商→运输商→销售商→读者→思想观念(书籍是思想观念的物质化表现形态)(每个环节都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的影响)。

不足:

托马斯·亚当斯+尼克拉斯·巴克尔“目录学模式”:基于书籍的生命历程,强调五种人类活动,即出版、印刷、发行、受容(直接的阅读记录、流行程度、书籍的影响和使用from目录学信息)和保存。这五种活动又都受大环境(思想环境,政治、法律、宗教环境,商业环境,社会行为,读者口味)的限制和规范。

【丹顿看重被传播的思想观念;亚当斯和巴克尔强调文本,认为文本才是书籍循环流通的唯一缘由,文本能向读者传播,就在于它能够开启新的书籍循环。】

麦肯锡“文本社会学理论”(注入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血液):目录学是唯一持续关注文本的形成、形式、流变、传播及其对读者的意义的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结合,转换成文本社会学:将文本视为社会产品,通过检查文本流传的过程和文本受众遗留的物质证据,可以复原文本的产生过程,以及不同时期读者的受容情形。

【去考察历史上受众接触、消费手写文本和印刷文本时所处具体环境和所持具体方式;去关注一些具体的历史因素,比如说,读者如何接触不同的印刷品,他们买书时受什么经济因素影响,读写能力(literacy),读者如何对待以物质形态存在的书籍,以及印刷品审查、禁毁、升级为经典等现象产生的机制和制度。】

二、阅读史+文学批评(读者和阅读行为成为书籍史关注的中心,揭示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反应过程,再现历史上受众行为因文本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多样性):

阅读:读者针对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符号以精神和身体做出反应的过程。先决条件是语言能力,结果是阐释和认识→将个体读者与社会规范联系起来(阅读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

阅读史应该研究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读者,而非文学批评家基于文本设想的隐含读者。

“文本受容史”起初围绕着职业知识阶层(文学批评家、社会批评家、学者、神职人员等等,身份容易确认)进行研究、研究的文本基本上是经典化了的→→→乔纳森·罗斯“普通读者”(不依赖阅读谋生的读者),后更换为“历史读者”,体现出历史特征,不仅把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读者与基于文本设想的隐含读者区分开来,而且强调作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的读者具有历史性。将历史读者置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检视现存的材料,确认一部作品的实际读者,然后按照阶层、性别、民族、种族、职业、地域、社区、宗教信仰分类,推断出一部作品读者群的社会学特征。

文本≠书籍:(1)没有物质载体,文本不能独存;有了物质载体,文本才可以被读、被听。(2)作者写的不是书,而是文本;文本又转换成“书写物体”(即抄本、碑刻、印本等等)。(3)读者有各种各样的阅读习惯,把持这些书写物体的方式也千姿百态。→→→文本与书写物体之间的间隔,也是制作、生产、流通和阅读过程(物质形态:文本的物理表现形式。与其他因素一起决定读者的期待,招徕新的阅读公众,催生新的文本使用方式),这正是生产意义的地方。

麦甘“文本社会化”:专门讨论文本的社会角色,在物质形态的书籍从一己之私转为天下公器的社会化过程中,读者阐释的不是文本,是物质形态的书写物体(书籍)。文本中的字句以特定的物质形态呈现,而物质形态的书籍也具有特定的属性,这些都影响意义的构建,形成可能产生诸多意义的元素。但是目的只是揭示文学文本的美学意义,与其他批评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文本生产以及它的物质形态,和他的文本社会化理论一样,都是文学探索的工具,不是历史研究的对象。

三、阅读史+书籍史

夏蒂埃“墨守-出新”的对立范畴:阅读史的一个基本问题:一方面阅读个体和社会有能力推陈出新;另一方面种种限制、规范和传统束缚读者思考、表达和实践。

书籍的至高目标是建立一个秩序(不管这秩序是作者、出版者或印刷者设想的,还是权威人物和机构强加的,也不管它的初衷是不是为了解读和认识文本),有一套限制和义务、一套要人恪守的规矩和名分。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读者总是要突破和颠覆其中的秩序(取决于读者的能力和所属阐释社群共有的文化习惯)。阅读的时、地、人不同,具体的阅读行为就有差异。

阅读史的中心任务:(一)复原文本的物质形态,弄清楚物质形态如何影响意义的生成;(二)重建阐释社群特有的阅读规则,以厘清具体阅读行为和阐释过程的社会差异。

阅读史的研究模式:

谁读、读什么(两个最基本的研究问题,研究阅读史的学者必须首先回答这两个问题)、在哪儿、什么时候(这两个问题有助于把读者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从中找到线索确定其阅读经验的特性)、为什么读、怎么读(涉及阅读习惯、规范和套路的变化)。

阅读史不能简化成各色阅读行为的罗列,而应该探讨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即:不断变化的读者如何独特地解读不断变化的文本(问题的核心)。

研究维度:思想演化、社会变革、权力关系

一、阅读史与思想演化

乔纳森·罗斯“受众史”:文本如何改变普通读者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不仅要考虑读者从文本中挑拣的具体信息,还要衡量他们对这些信息的信任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对文本的批评态度。

二、阅读史与社会变革

詹姆斯·拉文复原阐释社群,从更广阔的文化史着眼:只有经读者使用了,文本才能有生命。→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阅读环境不一,阅读期待不同,阅读效果也有差别。

但是,过分强调个人的阅读经验是阅读史的研究的起点和目的,则很难发现共通的规则。

三、阅读史与权力结构

凯文·夏丕、斯蒂文·茨威克尔“新阅读史”:揭示读者在所有图书事业中的支配地位和中心作用。文本的意义有赖独立的读者而存在,读者在不间断的阅读和阐释过程中,就如何获得权威地位与各方讨价还价。

“阅读政治学”对读者和阅读行为作历史考察,研究阅读行为中的政治动机。(尚不成熟)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五)

西方研究阅读有文学批评和历史审视两种取径。

一、阅读行为的主体(读者)。读过其中的文本,并且生成了自己对文本的阐释。与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里的读者不一样(读者反应批评家研究读者、阅读过程和读者对文本的反应,其实都是基于批评家自己对文本和作者的理解。读者反应批评:泛指关注读者、阅读过程及读者反应的文学批评家所作的研究。),而不是历史上真实读者对具有历史特征的文本作出的具有历史特征的反应。当下的文学批评家和阅读史家都会根据文本、副文本和书籍的物质形态推断读者身份、阅读过程和读者对文本的阐释;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苏雷曼曾对这些研究作过一个概述,提炼出六个变种(方法):修辞类;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类;现象学类;主观主义和心理分析类;社会学和历史学类;阐释学类。修辞类方法:将文学文本视为一种传播形式,一种信息,作者编码,读者解码。这种研究方法的目的是考察作者如何传达他的意思或制造特定的效应。理论假定是,能否成功解读一个文本,取决于读者是否认同作者的价值观和信仰。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类方法:考察文本与文化或文学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一部作品的作者和读者共有的规则和习惯,判定作品的可读性;规则和习惯不同,对既定文本的阐释也就不同。【修辞类、结构主义的方法,都关注文本、作者,及其产生的环境】现象学类方法:以与阅读有关的诸问题为中心,尤其关注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结合(这里的读者是抽象的、被普遍化了的个体)。主观主义和心理分析类方法:阅读是一个生成意义的过程,而文本中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解读千变万化。主观主义的批评其实是心理分析批评,考察特定个体读者真实的阅读经验和他对特定作品的实际反应。在主观主义批评家看来,阅读就是个体读者接触一个文本并予以阐释的一种私人经验,与读者自己的性格、生活经历及文本意义紧密相关。社会学和历史学类方法:把阅读当作一种集体现象。借助这种方法,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考察特定的阅读群体与特定作品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以不同方式关注作品与阅读群体关系中特定方面的学者,包括接受美学的德国批评家。阐释学类方法:关注阅读、阐释的性质和多种可能性。传统与现代阐释学的分野,在于用不同方式检查文本的形而上学地位、写作和阅读主体(传统阐释学的目标:基于写定的文本找到一个普遍有效的阐释;现代阐释学则消解文本的权威、写作主体的独特性及认识过程中的形而上学特质,质疑找到普遍有效阐释的可能性)。

考察阅读行为,首先应该考察读者自身,然后检查他的阐释策略。研究阅读史,不能忽视历史上阅读规范的产生过程,即读者在读一本书之前,各种社会机构和制度已经教给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有很多是通过阅读习得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经过消化和吸纳,改变并丰富学会的东西。

阅读经验不同,个人的知识构成也就不一样。因此,从历史上真实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着手,了解他们遵循的规则,就有可能突破传统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的局限,更接近知识生产的微观真实过程。既然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规则和阅读策略当然会影响读者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阅读规则和阅读策略正是阅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知识传播的效果,最终取决于读者如何受容知识、如何使用知识。读者接受训练,采用特定的阅读策略,会否定、认可或改变他读到的东西,要么把这些东西吸纳进自己的知识储备,要么排斥弃之,外在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并不能完全左右读者的取舍。

在阅读成为获取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后,阅读规则会融入读者的血肉和气质,成为丰富读者的阐释策略和阅读期待的主要因素→→→个体读者的阅读特征、阅读的集体特征(读者社群共有的阐释策略)。

读者的社会分层对阅读行为的影响,与具体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紧密关联,纷繁芜杂,很难综合辨析。

文本生产、流通、受容的方式,不仅仅是传统书籍史和目录学所研究的文本物理表征。

法国年鉴史学派的书籍史(探讨历史上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强调书籍史研究的重要性)吸收德国接受美学+英国印刷史、分析目录学

罗伯特·伊斯卡丕“文学社会学”:基于宏观的数理统计分析,社会学(或社会学视角)有益于解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如何运转的→→→社会环境塑造了文学,文学在各种环境下又都是可读的,因此文学社会学家需要探讨作者,文学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诸环节,以及文学的商品属性。

新的批评理论:阐释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探讨读者与文本的关系,而非作者与文本的关系。

历史上对于阅读的态度变迁、寻常阅读行为的演进、特定文本对于历史上真实读者有何影响+读者阐释和使用这个文本的特定方式

沃克尔·吉布森“模拟读者”:突破了传统理论维持的文本与读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边界。为了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现实中的个体读者应该装扮成模拟读者(虚拟的),主动采纳文本语言要求他采纳的那一套态度,具备文本语言要求他具备的品质。→凸显了阅读体验的价值,关注的焦点从文本转移到读者。

杰拉尔德·普林斯把文本可以对话的读者分为三种:真实读者(手里把着书)、虚拟读者(作者就是为他们创作了文本)、理想读者(能完全理解文本,并印证文本意义的任何变化)。→偏离了他的受述者的概念(叙事作品或明或晦地预设的对象,附属于文本),这是新批评时代就出现的问题。

韦恩·布斯“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是作品的衍生物,是文本预设的读者,是阐释作品的理想人物。隐含作者其实就是真实作者的第二个自我,是以特定立场、方式或面貌来创作作品的真实作者。为了完美地理解作品,真实读者应该扮成隐含读者,认同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和信仰(这同时也是隐含读者的),其结果最终决定整个作品的意义。这样的认同,是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之间协商达成的。

沃尔夫冈·艾瑟尔:把阅读描述为一种将文本与隐含读者结合以寻求意义的过程(不同于布斯)。隐含读者不是具体可感的,也不是历史的,而是超越了历史,他的阅读行为是亘古不变的、没有时空的差别→→后来,意识到阅读过程和读者反应的历史特征,区分出两类读者:参与者(与文本同时的读者)、后世读者(为观察者)。参与者揭露了当代主导思想体系或规范体系的缺陷。这种读者会在文本中看到他日常生活中不曾看到的东西;对于后世读者,文本能再造彼时彼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而正是这环境产生文本本身关注的问题。这种读者会抓住他从未曾耳闻目睹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发现了考察真实读者的新方法(划分过于简单,对每一类读者反应的描述也只是逻辑推理,很抽象)。

苏雷曼“嵌入式读者”:这个对象是臆想出来的,是一个观念中的人物,只在文本中才会存在。事实上,有些叙事作品时戏中有戏,故事之中套故事,这样就出现了叙事层次,主叙事作品当然是第一层次,苏雷曼认为第一层次的受述者(热拉尔·热奈特:受述者是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直接倾诉的对象)就是嵌入式读者。在此意义上,嵌入式读者也是臆想的产物,观念的产物。

隐含读者如何利用历史和实证材料,而不仅仅借助理论假设,去证实与考察呢?

二、阅读过程。阅读行为:读者自身的行为+阐释策略的体现和应用,本质上是寻求文本意义的一个活动。在此过程中,读者选择、组合、期待、回顾、规范、修正他在文本中读取的东西。阅读行为随着读者的个体差异,随着阅读环境的变化而千差万别,这又导致对文本的解读五花八门。

阅读环境(文化环境、文学环境)。

阅读过程终究是文本意义得以产生的过程,那么关于阅读过程的理论假设:

沃尔夫冈·艾瑟尔“文本不确定理论(留白)”:所有文本都包含不确定的因子。读者的行为是创造性的,因为总是想方设法填补这些不确定的空白,以找到一个规范性的意义,并把文本转变成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实现该文本的文学价值)。→文学文本是开放的,每个人都能以自己方式来阐释,但读者填补的空白,是作者在文本中没有设置规范的部分,即读者的行为最终还是受文本的约束,都是作者预先设定好的,而读者的行为之所以千人千面,是因为文本具有不可穷尽性。在此意义上,艾瑟尔理论中的读者是主动的,但不独立自主。

斯坦利·费什“事件”:读者逐字逐句和文本对话时,如何从语句中对文本作出反应。将阅读体验延时放大,其中的事件就可以分析审视了。作为一个事件,文本意义是在字句和读者意识之间产生的,不是字句的简单组合演绎,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阐释社群”:阐释社群只是暂时稳定,随着个体读者的进进出出,社群也相应地扩大和缩小。所有符号体系都是社会的产物,个体只是或多或少把它们融进自己的意识,因此个体的感知和判断,只是他所在社群共有观念作用的结果。这种阐释社群是由拥有相同阐释策略的读者组成的,而阐释策略又生成意义。费什强调,这些共有的阐释策略,最初不是为了(在传统意义上)阅读文本,而是为了写作文本,是为了构建文本的特性,表现文本的意图,即:这些阐释策略先于阅读行为存在,因此它们决定要阅读的东西如何形成,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那样首先决定读什么、怎么读。

【艾瑟尔的隐含读者填补文本中的空白;费什理论中的读者(意识)是所有文本意义的源头→标志着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即读者反应批评的焦点从文学文本转移到读者的认识活动。但也不是自由自在地创造文本意义,因为语言背景形成的一套规则最终还是约束读者。】

乔纳森·卡勒“文学能力”:文学能力是阅读文学文本需要遵循的一套规范。读者的语言能力是理解字句的能力,而文学能力是内化的文学规则,是读者将语言次序转化为文学结构和意义的能力。→→→文学的意义,不是源于读者与文本、作者的融合,而是制度化和内化规则的产物。→→→目的:不是检查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如何应用这些规则,而是要弄清楚文学效应赖以产生的潜在体系。故卡勒所讨论的问题,不是真实读者的行为,而是理想读者为了阅读和阐释作品必须默认的规则。

【费什认为,阐释策略孕育阅读的模式,从而赋予文本以特性,它创造了文本,而非源自文本。读者体会到文本不同,不是因为文本的形式结构,是因为不同的阐释策略在起作用,生成了不同的形式结构。文本的形式特征、作者的意图、读者的阐释策略,彼此关联依赖,共同生成文学的意义。卡勒:制度教会了读者去阅读。】

汉斯·罗伯特·姚斯“期待视域”理论:一部作品的读者怀持的一套文化、伦理和文学期待。为了阐释一个文本,读者会牢固地持守一些主观的模式、范式、信仰和价值观,这些东西来自他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必然有局限性。但是姚斯认为,读者有偏见,并不意味着会歪曲或误解文本意义和作者意图,甚至偏见还有正面的建设性的影响,会确立读者的主观视域。每部作品都有其活生生的、受历史和社会拘囿的受众,每个作品都倚赖读者的背景、观念和意识形态而存在,而文学作品要成功,就要符合读者的期待。只有读者的文学期待成为他生活期待的一部分,形成他对世界的解读,进而影响他的社会行为,文学的社会功能才得以实现。

采纳“期待视域”理论,同时借助史学寻觅作者的生活踪迹,考察对其作品的理解经历的变化及赖以发生的历史条件。理由有变化,便是因为读者的期待视域发生了变化。在某个时期内,一部作品如何迎合、悖离或逆料阅读大众的期待视域,决定了它在读者眼中的命运。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读后感(六)

引言

·探讨西方阅读史研究的学科基础和发展状况、理论和方法,中心问题是为什么阅读史能在欧美成为一个学术领域

·现有理论基础薄弱,现有理论框架、概念和范畴大多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借用

·调和文学批评理论和史学研究规范

不同学科对书籍的定义

·文学批评-书籍是有特定文体特征的文本,与其他文本相互影响、联系;批评家借用理论对要评论的文本逐字逐句加以阐释

·目录学-书籍是某种实物;目录学家寻找文本内外的证据以解释各种版本的特征,试图解决文本的真伪和权威性问题,偶尔考察针对该文本的阅读过程

·历史学-书籍是文化的产物,制作、流传和使用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变迁

书籍的三要素(前两者是为了传达意义,后者是为了生成和获取意义)

·文本、物质形态、阅读

目录学

·分析目录学-将书籍看作物质实体,把书籍生产过程遗留的物质证据用于解释文本传播过程的特质

·分析目录学理论是书籍史的基础理论之一

··分析目录学模式:强调社会对书籍生产和流通的影响,书籍史是研究书籍制作、出版、发行诸方面的历史,涉及从著述到阅读到最终影响社会所有的阶段

··强调书籍的物质形态在文本传播中,与文本本身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年鉴学派将书籍史研究从目录学引向社会史和文化史

·达恩顿的“传播循环”(communiation circuit)成为书籍史研究主流

··关心书籍生产和消费的模式

··不强调书籍本身

··强调书籍对社会的影响,忽视了社会也会规范书籍生产和流通

德国的读者反应批评为阅读史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概念和范畴

·读者身份的认定是区分阅读史和读者反应批评的标志(但研究者共同承认一些理论假设)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缺陷预先假定了读者的身份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阅读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现象,个体读者只是阅读公众的一份子→考察一个历史时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

·文本的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考察阅读行为,首先应该考察读者自身,然后检查他的阐释策略;关注的焦点也随之转移,先是读者与作者的互动,然后是读者所在社群

阅读史应该研究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阅读行为。可以从个体读者着手,但应该着眼于阅读的集体特征,着眼于读者社群共有的阐释策略。在阅读成为获取和更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后,阅读规则会融入读者的气质,成为丰富读者的阐释策略和阅读期待的主要因素

讨论阅读史的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关注如何将文学批评和阅读史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1.阅读史家面临的理论困境,如何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运用于历史研究

2.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贡献和缺憾

3.阅读史家如何改造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4~8.阅读史的学科界限、研究的问题、基本操作规范、可用史料和研究方法

9.评述阅读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赘语.总结+评述近年欧美学者对中国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重申阅读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学科界限

·原始材料的缺乏;历史学和文学批评的学科差异→阅读史研究的方法论困境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出现是为了反对以文本为中心的新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读者反应批评初现(“读者归来”);八十年代(“回归历史”)

苏雷曼(Susan Suleiman)提炼出的六个变种(方法)

·修辞类

··将文学文本视为一种传播形式,一种信息,作者编码,读者解码,目的是考察作者如何传达他的意思或制造特定的效应

··理论假定:能否成功解读一个文本,取决于读者是否认同作者的价值观和信仰

·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类

··考察文本与文化或文学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一部作品的作者和读者共有的规则和习惯,判定作品的可读性

··规则和习惯不同,对既定文本的阐释也就不同

·现象学类

··以与阅读有关的诸问题为中心,尤其关注文本与读者(抽象的、被普遍化的个体)之间的结合,两者的结合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存在

··阅读是一个生成意义的过程,文本中的不确定因子导致解读千变万化

·主观主义和心理分析类

··考察特定个体读者真实的阅读经验和他对特定作品的实际反应

··阅读是个体读者接触一个文本并予以阐释的一种私人经验,与读者自己的性格、生活经历以及文本意义紧密相关

·社会学和历史学类

··把阅读当作一种集体现象,考察特定的阅读群体与特定作品或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

·阐释学类

··关注阅读、阐释的性质和多种可能性

··传统与现代阐释学的分野,在于用不同方式检查文本的形而上学地位、写作和阅读主体

沃克尔·吉布森(Walker Gibson)-提出“模拟读者”(mock reader)的概念,为了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现实中的个体读者应该装扮成模拟读者,主动采纳文本语言要求他采纳的那一套态度,具备文本语言要求他具备的品质。给这些虚拟读者说故事的人,是虚拟的叙述者,在作品中是单纯由语言构成的,并非作者本人。概括总结叙述者与模拟的读者之间的对话,可以发现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他期望读者受容或拒绝什么观念

杰拉尔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叙述者与受述者,将读者分为三类:真实读者(real reader)、虚拟读者(virtual reader)、理想读者(ideal reader)

韦恩·布斯(Wayne Booth)-把理想读者称为隐含读者(作品的衍生物,是文本预设的读者,是阐释作品的理想人物),与隐含作者相对应。为了完美理解作品,真实读者应该扮成隐含读者,认同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和信仰(这同时也是隐含读者的),其结果最终决定整个作品的意义

苏雷曼-嵌入式读者(inscribed reader),这种读者连同其他因素决定了文本的可读性

艾瑟尔-修正隐含读者理论,区分出两类读者:与文本同时的读者(参与者participant),后世的读者(观察者observer)。对于前者,文本揭露了当代主导思想体系或规范体系的缺陷,因此读者会在文本中看到他在日常生活中不曾看到的东西;对于后者,文本能再造彼时彼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正是这环境产生文本本身关注的问题,读者会抓住他从未耳闻目睹的东西

修辞派批评家-读者是被动的,读者能成功解读某一文本,得益于他认同隐含读者的角色,读者需要顺从作者的意图

艾瑟尔-阅读过程中读者是主动的,读者和作者一齐创造了作品,构建作者没有形诸文字但确实寄寓其中的真意。阅读行为本质上就是寻求文本意义的活动,在此过程中,读者选择、组合、期待、回顾、规范、修正他在文本中读取的东西

·文本不确定性(textual indeterminacy)理论,所有文本都包含不确定因子,读者总是在想方设法填补这些空白,因而读者的行为是创造性的,

斯坦利·费什(Stanley Fish)

·更关注阅读行为本身,讨论读者逐字逐句和文本对话时,如何从语句中对文本作出反应。读者主动参与创造文本意义,文本意义和文学本身也随之重新界定。作为一个事件,意义是在字句和读者意识之间产生的,不是字句的简单组合演绎,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

·“阐释社群”(interpretive community)理论-阐释社群只是暂时稳定,随着个体读者进进出出,社群也相应扩大缩小。所有符号体系都是社会的产物,个体只是或多或少把它们融进自己的意识,因此个体的感知和判断,只是他所在社群共有观念作用的结果

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文学能力(literary competence)假设。读者的语言能力是理解字句的能力,文学能力就是内化的文学规则,是读者将语言次序转化为文学结构和意义的能力。文学的意义是制度化和内化规则的产物。

·考察的读者范围由个体扩展到了一群具有相同文学语境的人,因为任何规则都不会是个体的决定,而一定是一种群体现象(费什“阐释社群”)

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期待视域(horizon of expectations)理论

·期待视域是一部作品的读者怀持的一套文化、伦理和文学期待,在此基础上,读者创造、受容作品

·为了阐释一个文本,读者会牢固地持守着一些主观的模式、范式、信仰和价值观,这些东西都来自他们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沃尔特·本·麦克斯(Walter Benn Michaels)

·形式主义批评家保留文本客观性的哲学根本在于美国历史中的实用主义害怕个体阐释中的自我

·阐释者的自我是由共同的认知和判断标准构成的,并受它们制约

现代受容研究-用来检查不同读者的视域差异

读者反映批评理论的缺陷

·强调读者反应中的美学层面,甚过意识形态、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因素对受容的影响

·未成功描述隐含读者、阐释策略、期待视域的历史变化,理论假设未回答现实生活中谁读以及怎么读之类的问题

·未考察历史环境如何影响读者和阅读行为

书籍史和新历史主义

·强调社会和物质因素在文本生产和消费中发挥的作用

·读者研究和阅读研究转向历史研究的标志

·对人们如何阅读,文本如何根据语义学的原则把自己的意义传达给具有历史特征的特定受众,目前学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新历史主义-在书籍史和阅读史领域是一种后现代的受容研究

·假定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在传播中密不可分

·强调文学文本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意图矫正新批评和解构主义采用的纯形式和纯语言的批评方法

·参考文学文本,试图从史学掌故和人类学故事复原文学文本的历史生产过程

·受福柯哲学的影响,新历史主义关注文本生产和流传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生态,核心问题是权力及其在文本生产、传播和受容中的分配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发明“新历史主义”一词,主张历史上文学文本、文学形式以及文学意义的多样性

·核心是文化诗学(poetics of culture)理论,旨在揭示文本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认为文本不仅记录了孕育和构建历史和社会的力量,而且在社会进程中被烙上了鲜明的印记,既标识了个体身份,也代表了社会历史环境。文化诗学从柯利福德·季尔兹(Clifford Geertz)的理论演化而来,即人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

··探讨社会如何将文学文本呈现给人,以及社会如何在文学文本中呈现人,即文本的历史性。

··文学批评是带有某种意图的阐释,文学是建构特定文化的符号体系的一部分,即历史的文本性。

·经典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一种超越文化背景和历史偶然性的强制力量,这种力量涵盖了偶然性。一部作品在文化协商和交流的过程中聚集了社会能量,主要表现为作品中的某些语词可以开创、塑造、组织对于书籍的集体体验。社会能量在所有领域(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流动,每当一个领域中的社会能量和其他领域中的建立联系,它们之间就会有一些临时的排列组合,或协商。协商有三种机制:拈借(或挪用,appropriation)、购买(purchase)、象征性获取(symbolic acquisition)

·新历史主义以文本为中心;读者反应批评以读者为中心

·新历史主义关注社会史和政治文化内涵,以及阐释社群;读者反应批评预设经典文本能促成人的解放,强调文学的道德启蒙效应

·新历史主义鼓励把研究投向更广阔的视野,藉以在社会、文化、经济和历史的脉络中考察文本的流变和受容,而不是把文本与读者的互动看作简单、静态的关系

·读者反应批评忽略了历史因素

·阅读史的交叉学科特征:文本批评、目录学和文化史

达恩顿-传播循环

·书籍史是印刷传播的社会史和文化史,目的是了解印刷如何传播观念,印刷文字如何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

·“传播循环”→作者、出版者、印刷商、运输商、销售商、读者;强调图书贸易流动甚于书籍本身

·英美分析目录学家认为传播循环存在缺陷

··只关注印本书籍,排除了手稿和其他形态的书籍

··只关心1450年之后的印本书籍史,忽视了谷腾堡之前的书籍史

··最终讨论的是书籍背后的社会和人,而不是书籍本身

··强调书籍对社会的影响甚于社会对书籍的影响

··忽视书籍承载的文本,也忽视了书籍的物质形态

··模式中涵盖的参与者缺乏历史特征,有些行业在书籍史中出现得很晚

··是传播史研究模型,不一定适合书籍史研究

··模式以欧洲经验为标准,有明显的欧洲中心论色彩

托马斯·亚当斯(Thomas Adams)和尼科拉斯·巴克尔(Nicolas Barker)-目录学模式

·强调五种人类活动,即出版、印刷、发行、受容和保存,共同决定书籍的生命历程

·人类活动受四种大环境的限制和规范,思想环境,政治、法律和宗教环境,商业环境,社会行为和读者口味

·用“目录学文件”取代达恩顿模式中的传统术语“印本”

·强调文本,认为在书籍的生命历程中发挥作用的是参与制作的人的意图,而不是受众的主动阐释

麦肯锡(Donald McKenzie)-文本社会学(sociology of text)理论

·通过检查文本流传的过程和文本受众遗留的物质证据,可以复原文本的生产过程以及不同时期读者的受容情形

·研究文本的物质形态、流传,以及生产与受容的一种方法

·乔纳森·罗斯(Jonathan Rose)建议将关注点转移到“普通读者”(common reader)上,将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读者与基于文本设想的隐含读者区分开来,强调作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的读者具有历史性

·夏蒂埃倾向于按照费什的阐释社群或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读者世界”(world of the reader)来复原和划分读者,历史读者是一群有共同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规则和兴趣的人;研究阅读史应该着眼于重建书籍在特定空间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意义

·文本与书籍之间存在距离,文本与书写物体之间的间隔,即制作、生产、流通和阅读的过程,正是生产意义的地方。物质形态是文本的物理表现形式,与其他因素一起决定读者的期待,招徕新的阅读公众,催生新的文本使用方式,应把物质形态看作影响阅读的第一因素。

·达恩顿-阅读史的任务之一是要揭示文本的读者与生产者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读者从文本中获取意义的方式,不断变化的方式

·霍尔(David Hall)-阅读是人对文本作出反应的过程,因此阅读史必须考虑阅读能力的多样性,阅读模式的多变性,以及阅读行为赖以发生的具体环境

·夏蒂埃-“墨守与出新”(constraint and invention)之间的张力:一方面阅读个体和社会有能力推陈出新,另一方面种种限制、规范和传统则束缚读者思考、表达和实践

·达恩顿-阅读史应着力探讨的六个问题:谁读,读什么,在哪儿,什么时候,为什么读,怎么读

·阅读史研究的发展大体涉及思想演化、社会变革和权力关系三个维度

·阅读史渊源于英美分析目录学、法国当代哲学和年鉴学派,以及德国和美国的文学研究

·基本原理

··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的读者与文本互存理论

··麦肯锡关于文本物质形态的理论

德·塞托的双重假设

·在阅读实践中,文本被指定的意义与读者对文本的阐释是有差异的

·一个文本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读者赋予它意义

麦肯锡-文本社会学理论

·文本研究要考虑文本意义以外的因素,文本意义由连续的阐释行为构建,书写、设计、印刷、购买、阅读的人都会参与意义建构的过程

·重新定义文本-文本是指所有形态的文本(耳听、目视、口说)

·阅读是在特定场合进行的,都可以基于文本的物质形态部分复原。读者接触文本时总是采用由文化决定的不同阅读方式,在传播过程中读者也会改变文本的物质形态,文本成为读者当时构建意义的背景。文本每个版本的历史特性(或文本的不确定性)使得阅读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作者谬误(authorial fallacy)or 意图谬误(intentional fallacy)-把诗歌和诗人的意图混淆

·情感谬误(affective fallacy)-基于文本在读者中唤起的情感效应来评判作品的善恶美丑

·受容谬误(receptive falacy)-将文本批评、思想批评简单等同于读者阐释,把批评家当作读者的代表

·文化素养谬误(literate fallacy)

·目录学谬误(bibliographical fallacy)-采用孤立、静态的目录学信息以描述社会变动

教育机构档案

·有很多显示学生学识字的过程和阅读习惯的材料

·揭示阅读经验的特性,展现它在整个教育阶段如何得到发展,以及如何要求学生阅读什么样的文本

·不能准确描述学生实际上如何阅读文本,也无法廓清他们到底学会了什么

读书指南

·讲读书法,教人如何读书、写批注

·部分厘清读者在接触一本书时有什么期待,有助于在外在历史环境和个人特性之间建立联系

·不能揭示特定时期的所有阅读规范,只能用来复原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遵循的规范;对规范有人提倡有人反对

财产清单

·用来统计书籍持有和流通

·无法说明书是如何阅读的,也无法确认一本书有没有人读过;将文化区分与社会分层简单对应

图书馆借阅记录

·显示书籍的借阅人次,谁借了什么书

·描述特定时期某一地区的阅读行为,以及书籍的流传情形;将图书馆史与文化素养史、阅读史联系,考究历史上的图书馆在真实读者中产生的效应

·对个人阅读经验的描述充满矛盾

各种目录

·年鉴学派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书籍的生产和消费,揭示欧洲印本书籍自十五世纪以来总的趋势

·经济史和社会史关注的不是书,是书后面的人和社会;可以描述宏观的历史变化,但无法解释历史上真实的读者如何读书

回忆录和日记

·有关于阅读经验的记录

·撰写动机会扭曲事实,不一定代表作者对书籍的真实反应

口述史

·只对研究晚近的历史有用

编读往来

·报刊发印前的读者来信往往经过编辑挑选、修改,材料并不可靠

书迷来信

·现实中的读者对作者文本作出的反应

·往往是个案研究,专门讨论一个特定的文本对真实读者的影响

图像资料/小说描写

·可以透露文本无法表述的内容

·画中的阅读行为只表明某种对过去的怀旧

·引用前应考察作者的动机,检查叙述人对其中人物阅读行为的描述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现实

书钞

·汇集了摘抄的段落文字,代替传统的记诵,以供日后写作的参考

·准确复原个人的读书品味,更进一步接近阅读本身

·读者制作书钞时重新加工编排,甚至自创人物、生活细节和情节,忽视作者的情节设置和人物描述。再创造过程模糊了读者与作者、读书与写作的界限

边批

·读者在书页或手稿周边写下的笔记和批注

·重建阅读环境以及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模式

·困难在于如何阐释,文字和符号个人化风格强;书页边角空间有限,简短的批注留给后人大量想象空间;如何确定边批的年代,揭示其与正文、与阅读环境的关系;边批的字面意思和读者的真实想法存在差距

社会学调查

家访报告-特指基督教福音派出版机构派出的书贩提交的有关阅读习惯的报告,描述读者喜欢或不喜欢某个文本,并解释原因

读书会和文学社

·揭示书籍和阅读行为的社会特征

法律案卷

·讨论阅读的政治和法律意义的重要史料,与意识形态和思想钳制密切相关

·认定的阅读材料和行为体现了精英人士的阅读材料和行为

当今阅读史研究采用的方法

·基于文本的方法、基于物质形态的方法、基于读者的方案、政治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

·发现真实读者,考察阅读行为,厘清历史背景,与相关结论结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