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三大师传的读后感大全

三大师传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9 16:25:15
三大师传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19 16:25:15   小编:

《三大师传》是一部以三位大师的传奇故事为主线的小说,通过对师生情、道义情、友情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不禁思考师徒关系的真谛。读后感慨万千,引人深思。

《三大师传》读后感(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段对欧洲的吐槽真是笑死人了哈哈哈,没有一句好话。也真是难为茨威格这么个世界主义者了,按照陀的标准他就是个令人厌恶的傲慢的卑微的香肠制造者,就这样他居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毫无怨言

《三大师传》读后感(二)

买了上译的这套茨威格全集,八本之中选择了这本《三大师传》作为第一本阅读。无意选择,翻看即被牢牢吸引和彻底惊艳!上译的颜值吸引、手触达书页纸张的愉悦感、最重要的茨威格华丽美妙的文笔,那种立马爱得不行的心潮澎湃……

本书是茨威格就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文学大师的评传。说是人物传记,更像是文学评论,是来自茨威格这位同样出色的大作家之视角。

可他笔下的磅礴之气、对三位大师及他们作品的领悟,毫不夸张的说,真是跪服到处处惊叹。看过很多优秀大作家写文学评论,之前觉得最牛逼的是我喜欢的作家纳博科夫,看过本书后,觉得茨威格可以直上顶端!

·

《三大师传》读后感(三)

80分。 只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茨威格这样一个天生感性而又不善于自持的人,是不应该给别人写传记的,就是写也注定不合格。如果说我们将其视为一名优秀的传记作家,那么他在呈现一个人物生平事迹方面是不够严谨的,他在评断一个人物功过伟劣方面是不够冷静的,而这些是作为对一个记录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保留和确立下来的。如果说他优秀,那么他的优秀在于再创造。因此他给别人的传记不如说是一件新的艺术品,一件以人物为原型的新的小说。只是,小说人物过多得添加了茨威格本人的意愿和价值观,离原来的“那个人”有些遥远了。诚然他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仅仅适用于少量阅读,读久了便令人生厌,给人以浮夸的感受),而于那些对他笔下的人物充满好奇心的读者而言,他们在面前的这本茨威格写就的小书中找到他们想要的“理智而真切”的东西的希望将少之又少。茨威格的传记,词汇大于内容,形式大于意义,不具备可靠的参照性。

《三大师传》读后感(四)

巴尔扎克

作者把巴尔扎克放在拿破仑时代的背景下,认为他在创作上是偏执的,绝对投入进他创作的世界中,而且他像天才一样,描绘各种人、各种事,他的长篇小说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代人。

狄更斯

在作者看来,狄更斯是一位世俗的作家,并没有超出其国家文化范畴,也正因此,他得到了全民以及国家的认可,很少有在世的作家得到这样的荣誉。他并没有像其他两位作家,试图突破时代的束缚,让读者惊呼,但是其作品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他的雾都孤儿问世后,街头孤儿的状况的到了一定的改善,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很多将故事带入了现实中,关心周围的情况,这是其他作品少见的。觉着作者对狄更斯的解读更通俗易懂。

陀斯妥耶夫斯

三大师传的三分之二篇幅都留给了他。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超出其他人的作家,无论是他的外貌、性格、经历等,都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作品世界。作者对他极为推崇,各种深入分析,从作家到作品到人物等,有些地方很抽象,可能还没有拜读过陀爷的作品,只能囫囵吞枣的看完。

《三大师传》读后感(五)

我喜欢茨威格写人的时候的手法,好像他就在旁边目睹了这个人的一生,然后像在描述一个亲近的朋友那样向读者转述。

我认为一个很有趣的点就是,如何从作品中看出作者本人的想法。以巴尔扎克为例,从他的主角中暴露出他是个拿破仑时期的人,看得出来巴尔扎克将拿破仑的野心和欲望融入了他的主角身上。他的主角们都是野心家,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自己掌控着的世界,希望能在巴黎这个大城市一展身手(很难想象巴尔扎克竟然是能够写出这么多部作品的人,他看起来像个屠夫)。还有关于金钱的欲望,他创造了葛朗台这样一个经典的吝啬鬼形象,他也写主角对金钱的渴望,我不怀疑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真实的渴望。真是非常有趣的解剖,我怀疑作者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文章中流露出什么自己的真实想法,被后人看到之后狠狠剖析一番,那可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对于茨威格,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很会寻找文章中这样的蛛丝马迹,或者就是,他很会场景再现。茨威格是如此精细地还原出这些作家的生活,他们的创作历程完全地被展现在读者眼中,实在是大师。读完这本书,就让人对这三大师的作品心生向往,想去读读看。

《三大师传》读后感(六)

茨威格给巴尔扎克,狄更斯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茨威格在书中对三人都是赞叹有加。 茨威格形容巴尔扎克是“冷峻的观察者”,冷静观察社会用以构思人物形象,(当然,在书中后面的篇幅茨威格也给了狄更斯和陀氏类似的评价,认真观察生活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基础)。巴尔扎克作为“杰出的速记员”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 狄更斯是他那个时代唯一完美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审美的作家,也因此取得了非凡的荣誉。作为被时代肯定的天才“畅销”作家,这既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过早的取得成功让狄更斯的创作开始迎合英国传统和社会趣味,变得保守起来,成了一个心满意足的观察者,一个小市民。 茨威格给了陀氏巨大的肯定和赞美,整本书写陀氏的篇幅差不多是巴尔扎克和狄更斯俩人加起来的两倍,粉丝形象跃然纸上。陀氏一生经济拮据,命运坎坷,虽然作品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是接二连三的打击从没有让他喘过气来。茨威格觉得命运对陀氏的折磨被他转变为了心灵之火和文学上的创造力来从事写作。陀氏对赌博和肉欲的爱好也被茨威格洗白为是因为陀氏是有着自己的道德准则——一切为了激情的感受生活,这同样也是陀氏无限创造力的来源。另外对陀氏笔下人物的分析也很深度,大概同行看同行就容易看出门道,如果读过陀氏的一两本作品,这个部分会非常有意思。

《三大师传》读后感(七)

茨威格不愧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迷弟,综合所有对于陀翁的作品分析,茨威格这几段分析简直封神:

- [ ]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最高的幸福则是在无法忍受的状态中、在死亡的状态中的感觉的沸腾点。他的幸福是抽搐,是口吐泡沫的痉挛。他的痛苦是破碎,是衰竭,是崩溃,但总是闪电般压缩成的本质状态,这种状态在人世间是不能延续的。谁在生活中经常经历死亡,那么,他就会比正常人认识到更加有威力的恐惧。谁感觉到过没有形体的飘浮,那么,他就会有比永不离开大地坚硬的身躯更高级的乐趣。

- [ ] 他们都爱苦难,因为在苦难中他们很强烈地感受到了生活,感受到了他们所爱的生活,还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通过苦难才可能真正地去爱”。他们要的就是这个,主要就是这个!苦难是他们存在最有力的证明。他们提出:“我受苦难,所以我存在。”而不是“我思,故我在。”

- [ ] 梅列日科夫斯基在对两位俄国叙事文学家所作的天才分析中表述得十分透彻:在托尔斯泰笔下,我们有所闻是因我们有所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我们有所见是因为我们有所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只要还没有讲话,就是阴影和幽灵。

《三大师传》读后感(八)

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本书是茨威格为他心目中十九世纪最优秀的三位作家写的传记。

自古文人相轻,作为一位知名作家,茨威格能为其他文人作传,他定是由衷的佩服这几位大师。但同时,他写的传记跟常见的传记不同,并不基于对方的生平和经历去记述,而是直接从作品特点入手,结合作家身世特点,分析作家性格和作品风格,做出茨威格特有的文学解读。所以这份传记,实际上是茨威格基于三位大师作品的再创作。

在茨威格笔下,巴尔扎克用法国人的热情和野心试图征服世界,狄更斯用英国人的幽默和谨慎享受田园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则通过俄国人的虔诚和敏感探索人类内心的善恶。

这里面着墨最多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样以心理描写著称的茨威格对陀翁的敬佩溢于言表,他眼中的陀翁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看过茨威格中篇小说的人应该懂,他的创作热情一旦燃烧起来是什么样子。没错,茨威格将他歇斯底里,穷追不舍,欲罢不能的激情都用来夸奖陀翁了,可以说在夸人这件事情上,茨威格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正是这种激情,让茨威格成为一位特点鲜明、粉丝众多的大师,而这位大师自己也是一名粉丝,甘愿为自己心中的大师作传,让人们看到大师眼中的大师。

《三大师传》读后感(九)

可以说是这几年来读过的最热情的、主观性较突出的一本传记吧。能怀着清晰的敬畏从作品中剖出三位大家的晶灵并热情叙述,不愧是茨威格。我感受到了大海,将世间的晶灵与思流汇入其中,蓄存温育,并表达以激涌海浪、钝浩漩涡。很神奇的阅读体验,被前辈领着感悟读过的作品、窥探书写者的人生,激情四射讲解着他的所感所思,几句一共鸣,是铅笔把纸页戳破的激动。 共同感受到的是,巴尔扎克的偏执与高能量,书写庞大的浮纸巴黎,极尽尖啸,笔下的人物消耗他的内能量,创造了极限,我一直有种恍惚,巴尔扎克真的耗尽自己的能量,用纸页创造了一个与彼时巴黎平行的时空;狄更斯的细腻敏感与温柔,真的是非常温柔理想主义的绅士,是“充满诗意地将一个宁静的时刻嵌入这个世界”的人,世间的爱用幽默表达,平凡中有伟大的影子。或许是因为读狄更斯作品时还不够有感受力,又或是真的无法与之共鸣,他的形象在我这里依旧是薄薄的,还是说光明就是一片亮眼的模糊;但比较遗憾的是,陀氏的作品只粗略浏览过《卡拉马佐夫兄弟》且忘得七七八,并不能有前两部分那种强烈的阅读体验,并且,真的很长啊!对于受尽苦难的巨人,无法目视全貌是会恐惧的,尤其是将人心剖出,指着一团血污,严肃告诉我这是圣洁、这是活着的根本,太直接认真,也太过超越现实。超越幸福、燃烧生命的人物,开辟了全新的精神疆域,敲响新式的宏钟。但在我这里,他们成了表面积灰的景观球,浩荡涤魂的钟声被屈缩在玻璃罩子里,太遗憾了。一定要再认认真真读作品,然后再来读一次陀氏的部分!

《三大师传》读后感(十)

三位大师,三个创造世界里的上帝,他们用自己的大脑认知了这个世界,从而用比分别书写了自己的世界,巴尔扎克是情感的世界,也是欲望的世界,是披着人间喜剧外衣的人间悲剧,他塑造了人物,他的人物有典型性,也是居于自身而创造人物的上帝,那些人物的命运都由自身性格所决定,一个个典型的巴尔扎克人物。迪更斯是城邦的代表,他创造的世界不止有人物的典型性,还有人物的情感在里面,结局的没好并不能掩盖过程的凄惨,他这个自己世界的上帝给了人物以性格,给了事件以前后关系,人物有了具体情感,从而脱离人物的典型达到人群的典型,有了形象,坐了拥有情感的上帝,一个个迪更斯形象。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自己想要的世界,给了这个世界以性格,以内心的解剖和情节的矛盾,在那模糊的背景下做出了想做的事情,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自己世界的上帝,他用手创造了世界,后用性格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局面,用鞭子来鞭打那些人的灵魂与肉体,以达到自己想要最后的结果,他还会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最终命运,以达到自己那赌徒的欲望,他是个赌徒,一个流放犯,一个被社会抛弃而又被接纳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被病痛所折磨,这也使得自己在某个时间最接近自己的上帝,他最后也成为了自己那所创世界的上帝,他的性格进入了这世界,他所爱的,他所恨的,他所期盼的,都以性格支配灵魂和肉体展现了出来,他的性格具有典型性,只有性格才能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世界成就了他,他没有给这个世界以色彩,只是给了性格,只是这性格才是真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那死屋的阴影下,梅诗金公爵的微笑和卡拉马佐夫的面容。

《三大师传》读后感(十一)

最近在写学术综述,深知要把事物抽丝剥茧,概括最主要特征,并从更高的高度去审视、归纳、对比,是件多困难的事情。描述事物都尚如此,更别说去描述处在变动中、行为带着随机性的、活生生的人。好在这些艺术家都“用自己的典型、自己的重力法则和一片自己的星空建立了一个与尘世并立的自己的世界”,并“统一地展示出一个生活法则,一个人生观”。至少比我这种平凡的懒虫和饭袋要好概括许多。

这些年由于读了研究生,把脑子彻底烧成了理工科思维,对文学的阅读不多,这三大师的原著我似乎都没有阅读过,所以对三大师的印象全来自于茨威格的叙述中。巴尔扎克的世俗,对一切价值只做相对性的理解,带着强烈的自我迷失,一腔热血贪婪地追求世界上的一切;狄更斯的温润与爱,富有市民气的感情,因为他自己便是出身底层。但狄更斯的温柔又让他“缺乏走向真正悲剧的勇气”。而茨威格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偏好从字数上就能看得出:一个带有希腊悲剧色彩,始终在苦难中屹立不倒的巨人。

要是让人们说出自己对三大师的偏好,我猜绝大多数人会偏好狄更斯,因为他最有生活气息,对于儿童的怜惜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心情一般。而由于茨威格偏向性地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悲剧英雄人设也会得到大家的敬佩。可以预见一心世俗的巴尔扎克可能很难得到读者的喜欢,至少很难有人会承认自己精神层面上和一个极具攻击性和迷失感的巴尔扎克有共鸣。但我觉得,三人都到了大师级别,必在不同的点上体现出了自己的英雄,打破了某种必然,做了凡人无法实现的事。这种英雄感不该只由陀思妥耶夫斯基拥有,在“突破命运”这一点上,三位应该受到同样的喜好和敬佩。

而对于我而言,我比较贪心,我希望自己可以面对苦难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般坚韧,在世俗层面上像巴尔扎克般贪婪,而又时刻怀揣着狄更斯式的温柔。

当然,对于传记而言,茨威格如此富有感性和心理描写的叙述是否合适,是否会失真,我存一定的怀疑。但由于本人大老粗,阅书不多,对此还是持中立态度。

《三大师传》读后感(十二)

如果你刚接触书籍,我建议你读一读茨威格的书。因为他的方式就是让你的心碎裂,然后在拼接起来,你会发现你已经身在其中了。我读他的书确实很多,纸质书也摆满了书架,可惜的是他的书重读率不高,这本《三大师传》依然属于茨威格绵绵的温柔,再现大师们的风采。

本书中茨威格的篇幅着重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足见茨威格对陀翁的偏爱,他认为陀翁在揭露人性最神秘的幽暗,“他的人物都好像是从苦难的、黑暗的、模糊不清的墙上走下来的,都不是自由的,也不是清醒地处在真实的世界中,而是完全还处于感情的无限境界中。他的领域是灵魂世界,而不是大自然,他的世界就是人性。”从陀翁的经历来说,他一直被深渊凝望,一直在苦痛挣扎,压抑到窒息的环境和严重的癫痫病,“每次癫痫病发作,他就在摇摇晃晃地踉跄而行和在椅子上结结实实摔倒在地板上之间的时刻里幻游人世各个领域”。陀翁一直是一个另类,为了躲避债务在世界各地流浪,居无定所而且没有明天,写作对于他来说只是满足了对生活的宣泄。他的作品存在着未完成的问题性,也有对人性的探究,正像茨威格说的“他的书是人和人性通向完善的道路”。

我还读了纪德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很愧疚地是很多朋友认为我读过陀翁的书,可是我确实没有力量去读,内心力量稍弱,或者敏感的人或许真的不敢轻易去尝试。那就像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静的让人发慌,血迹斑斑的旧门里,深藏着你未知的恐惧。

关于巴尔扎克和狄更斯,我更加喜欢狄更斯,他的书我几乎全都读过,这并不夸张,其中最喜欢的应该是《大卫·科波菲尔》,茨威格说,他是“内心意图与时代精神需要完全相符的唯一伟大作家”这维多利亚时代,没有比狄更斯更受欢迎,他的故事是一曲多情的夜曲,陪伴着挑灯难眠的人。

茨威格的笔触太过于柔软,因为故事和人物本身就很锋利,他需要处理得很有感情,但是融合起来是一件非常费劲的事情,我们这些读者还是很欣喜能够读到这本书,因为对于文学上的自传式的解读,我们都是宽容的。阅读也是在提醒我,你每遇到的一本书,会不会也在注视着你,等着的是人,合适的是你。

《三大师传》读后感(十三)

看我书架就可以发现,在我心目中排名第一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二位并列着茨威格、卡尔维诺、马洛伊·山多尔、马尔克斯、加缪,第三位伊恩·麦克尤恩、三岛由纪夫、谷崎润一郎、毛姆、弗兰岑,哦更多的是没有拆过封的。

有意思的是,茨威格在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提到了西西弗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冲动,自我毁灭的冲动,这股力量无端地让我亲手把自己推向深渊。

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用手机的一个APP,智能手机还不算普及的年代一个粗制滥造的读书APP里错别字横飞的一部《罪与罚》,啰里八嗦的对白和堪称作死的人物,让人不心生厌恶都难,但是放不下。

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不去寻求,更不要说找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是他的主人公的特点。他们根本不想进入现实中来。他们从一开始就想超越自身,进入无限。他们的王国不属于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价值、头衔、权力和金钱的外表形式所具有的价值,既不像在巴尔扎克笔下那样作为目的,也不像在德国人笔下那样作为手段。他们根本不想在这个世界里获得成功,不想提出主张,也不想整理秩序。他们对待自己不加珍惜,而是进行自我耗费。他们不进行计算,而且永远也无法计算。他们想要感觉到自己,感觉到生活,但不是要感觉到生活的阴影和镜子里的虚像,不是要感觉到外表的真实,而是要感觉到伟大而神秘的元素,感觉到宇宙的权力,感觉到存在的感情。

正如从第一次读《死屋手记》里读到的那一句“寄情于一切美与崇高的懒虫和酒囊饭袋”,意识到一直让我心生厌恶但是无法割舍的那一部分正是自己,这句话挂在我豆瓣的自我介绍里也很多年了。

坦白来讲,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加缪是两位可以让我向死而生的作者,将近十年间的一个习惯是每次堕入绝望的深渊里之后就摸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来读,读完就算重生一次。

最近的一次,因为陷入了无意义的虚空之中,再加上疑似躁郁症的发作,整个大脑都像是被上错了弦,随机被抛入狂喜和绝望的两个极端,没有中间地段。

几个月之后真的真的撑不下去了,捞了《西西弗神话》出来,读完抱着大树痛哭一场。

之后才慢慢把失控的钟摆降下来。

为了我能对自己说:“我活着。”我要克服一切困难。即使我要在刑讯台上蜷缩成一团,我也十分清楚:“我活着。”

除了没用的肉体自杀和精神逃避,第三种自杀的态度是坚持奋斗,对抗人生的荒谬。

《三大师传》读后感(十四)

《三大师传》一书是大师对大师的凝望。茨威格在此书中细细品评了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是本诸神在临之作。 择狄更斯篇细聊一下。 茨威格对狄更斯的评价极高。他写道,在当时的时代,从乡村到全国,甚至世界上有英国人所至之处,都在同样的热爱着狄更斯,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狄更斯从《匹克威克外传》起,就如雪崩之势,席卷了英国。 “十九世纪,在其他地方的作家与他的民族之间都没有类似恒久不变的深情关系。他的名声像火箭一样腾空升起,而且从来不熄火,像太阳一样稳定地照在世界的上空。” 茨威格认为,狄更斯之所以走到这样的位置,是因为他是那个时代唯一内心意图与时代精神完美锲合的作家。在天才狄更斯之前,有另一个天才莎士比亚。如果莎翁书写的是生机勃勃、大展拳脚的那个“英雄的英国”,那狄更斯笔下的便是“资产阶级的英国”。 走到狄更斯时代的英国已经是仓禀实知礼节之后的英国。滑铁卢已经成为失败代名词,英国是安全无虞的英国,“这种事狄更斯再没有经历过。他再没有看到过那以红彤彤的光亮从欧洲的这一端逐渐照到另一端的世界性火焰。” 但也正因为狄更斯没有经历过历史的雷电暴雨倾盆盖下,所以茨威格认为他的作品中缺少一种真正敢以直面国家与现实的内勇。 “当时——一八四八年前后——英国是欧洲唯一没在进行革命的国家。因此,狄更斯也不想进行彻底变革、重新创建,而只想修正和改良,只想在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荆棘过分尖利并刺得人疼痛难忍的地方把荆棘磨掉,减轻一点痛苦,但是绝不去挖掉和捣毁它的根——最内在的原因。” 提及革命这个话题,就绕不过去1859年出版的那部伟大作品《双城记》。狄更斯此作是为警醒英国人不要让法国大革命这种事情在英国重演。彼时英国国内弥漫着一种冲突隐而待发、愈绷愈紧之势。狄更斯回顾领欧洲之先的法国大革命,虽代表进步之意,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失控之态对法国社会破坏亦极深。他担心这种破坏性会发生在英国,因此写下这部著作。 今天我们读这部作品的开头“酒店”章节,“一个大酒桶掉落在街心,摔破了,这事故发生在人们把它从大车上卸下来的时候。”附近的人们纷纷凑过来喝酒,男女老少的欢乐,声声热闹于街市上。有喝着酒就开始跳舞的、嬉闹的、拥抱的、玩笑的、醉了的。这是那个最好的时代、也是那个最坏的时代。贫穷且热闹。这是活生生的人世间。 狄更斯以这样鲜活且卑微的记录,打开那个充满了人的盛世,虽然它有阴影有鄙陋有苦难,但它是狄更斯的、英国人自己的盛世。 茨威格说,“市民气就是狄更斯所有长篇小说的氛围。”“他就是这样从普通人的胸中取出很多细小的、被人轻蔑的感情,仔细聆听,装配上齿轮,直到它们都又生机盎然地滴滴答答出声为止。骤然间,这些东西都像音乐闹钟一样开始嗡嗡作响,隆隆出声,继而唱起温柔古老的曲调来。” 这是狄更斯的炊烟照大地。 所以英国人从遇见他的第一刻起,会爱他爱到生命的最后一瞬。茨威格说狄更斯促进了他那个时代的血液循环。 是的,《双城记》影响之大、之成功,正意味着狄更斯守护了他的英国。1870年,伟大的作家告别这个他爱过的世界。回头看他那稚嫩之初: “从那个年轻的国会速记员决心为写人和人的命运而拿起笔的那一天起,这个世界就变得光明些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