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星期天》是一部描写生活琐事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她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八月星期天里,经历了一系列生活中的小插曲,包括去市场购物、散步和和邻居交流。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平凡生活中的快乐和温暖。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一)
读完莫迪亚诺的第三本书《八月的星期天》 这本书有完整的故事线,读起来要轻松许多。 故事依然是由记忆拼凑起来的。 神秘忧伤的气氛,简单的故事,温柔绝望的节奏。 主人公是一名摄影师,在海滩上,他和希尔薇娅一见钟情。 希尔薇娅的未婚夫是维库尔,两人并不搭配,终于在一次维库尔对她施暴后,她忍受不住,跟主人公逃离了维库尔,并且带走了维库尔刚刚到手的南方十字钻石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二)
二月的星期天读完了这本《八月的星期天》,在图书馆书架上找书的时候这个书名吸引了我。于是,我借了这本书。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薄薄的一本,感觉一天的时间就能看完。但是我断断续续的读了好几天。
这个故事从一次会面开始,然后追溯到之前的故事。很悬疑也很吸引人。我很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也喜欢其中场景的白描,很有画面感。
八月的星期天,有一个故事发生了。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三)
太牛了,读完让我想起了《白夜行》,但是这本书比它强多了。初读的时候感觉作者的语言描写也一般,故事也一般,语言风格灰暗阴郁,让人读来并不是很舒服。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我的兴趣开始一点点被调动,各种各样的疑惑在我心里加深。知道最后一刻,故事没有想我想象的那样,但是却是最后的真相。让人沮丧。
本书的写作手法,有点像电影的交叉蒙太奇,给人增加了些许疑惑,也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读完令人惊叹啊!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四)
从机场回来的一路地铁,刚巧够看完这样一本薄薄的小说。文笔清雅流畅,带着些许回忆的怅惘,这样的文笔带上一个个疑团和稍许神秘色彩,无疑是耐读的。
作为一个直脑动物,看这样不断穿插倒叙又正叙又不知道从哪儿开个头就开始叙的小说,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但讲真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要是平铺直叙,直接上法制栏目就好。
我总是废话过多,故事是这样的:
我作为一个水平不高的小摄影师,忽悠到一笔赞助,拍摄河边浴场。在个沙滩上,我遇到了美丽风韵的少妇V,攀谈中彼此产生火花,V还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听她婆婆讲这个镇子的过往。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五)
这个故事发生在两个时刻:仿若幻觉的现在,以及无法逃离的曾经。同时,主人公也有两种身份:试图逃离的身份,和希望隐藏的身份。
“八月的星期天”唯一一次出现在本书的结尾,是主人公回忆与爱人一起享受的,唯一自在时光:没有那颗石头(“钻石”),无需害怕爱人的丈夫而东躲西藏,把两人在尼斯的颠沛流离抛之脑后。让人想起这两人的相遇就是在这样的盛夏,这样的波光粼粼的浴场。但是,正如这样的回忆片段,作者笔下的故事,也是由一串串的记忆片段连接在一起的,唯一的真实出现在那个摄影师的相片里,“对那些斜挎相机、随时准备为您摄下一瞬间的游动卫士绝不能小看,他们是巡回在大街小巷的守护记忆的卫士。”所以这本书不在于追求细节的真实、人物的真实,而是拼凑游离的记忆,让我们认识到一种无力,对待感情的不确定的无力,以及无法对抗时间模糊记忆的无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本就支离破碎,甚至显得断断续续,但我们依然希望记录定格这一刻,来忘记生活本身带来的忧虑。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六)
第一次看莫迪亚诺的东西。好像是买什么书,刚好有活动,就捎了几本别的。这捎带的几本中倒有三本是他的。昨天晚上,刚刚看完了八月星期天。
故事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但是这种絮絮叨叨的回忆录一般的写法倒是不多见的。
而且真的是以假乱真了。我看完真的觉得是他亲身经历了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关于那女的的有一些描写,自然精辟简洁传神到让人吃惊。
这个故事整体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时间的交叠。就是写写现在写写过去。同样的场景,我此时经历的和过去经历的。一般是以特定的建筑或者一张照片,将过去和现在串联起来。本来他写回忆的手法就够厉害,再加上这种亦真亦幻的结构处理,我真的给他织就的这张网给套住了。
柳鸣九先生把莫迪亚诺称为法国“新寓言派”的二号人物,这种流派的命名,还是我国老一辈评论家的贡献。
但是我觉得这种命名方法是不是准确,还需要考察下吧,毕竟我才看了一本而已。
不过新寓言,可能是以后文学的一种主流方向吧。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可能更像。村上的写法大约也很想寓言,只是他加了很多的神话色彩的元素。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七)
我紧紧抓住希尔薇娅的手腕: “你不觉得我们是在梦中吗?” 她对我微笑,但目光却透出不安。 “你认为我们终究还会醒来吗?”她反问我。 我一直在思考莫迪亚诺与日式物哀有什么样的不同,二战之后的凄迷冷幻,一切都像大梦一场。但同时我渐渐明白,莫迪亚诺与物哀源于两个截然相反的本质,正如象征着厄运的“南方十字”,“ 我们的忧虑不是因为接触了这块冰冷的、泛着蓝光的石头,而是,毫无疑问,来自生活本身。”小说的叙事与《暗店街》相比极其简单,除了熟悉的半个谜团,作者什么都不想掩盖,他所展示的消失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 当“我已经老了”这样的陈述都太过张扬,老约翰不动声色地想起那个八月的星期天,如同苏轼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那是最平常的、没有任何标记、不值得被记住的日子,可几十年后回想起来,那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反复的时空跳跃、价值连城的犯罪、人性的明暗都是故布疑云,荒诞色彩被织入梦游一样的现实,约翰就在梦中失去了一切,然后连梦一样的记忆也失去了。 我认为这本小说比《暗店街》的悲观情绪还要浓重,且令我想起在几年后同获龚古尔奖的《情人》。《情人》还有炽烈的欲望、漂浮的金色的大河,回忆在虚无中获取浪漫,但《八月的星期天》是纯粹的悲哀,没有生离死别、大沉大浮,仅仅是活着,仅仅是在时间维度上经过这一生,就足以彰显那纯粹的悲哀了。更沮丧的是约翰挣扎过、抗议过、找寻过、尝试过,他甚至出格地逃离过,可西尔维娅与南方十字——他一生全部快乐的象征——还是没来由地消失了,而他所回忆起的最美好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那正是他努力逃离的木乃伊一般的人群。他或许从未逃离过。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八)
我紧紧抓住希尔薇娅的手腕: “你不觉得我们是在梦中吗?” 她对我微笑,但目光却透出不安。 “你认为我们终究还会醒来吗?”她反问我。 我一直在思考莫迪亚诺与日式物哀有什么样的不同,二战之后的凄迷冷幻,一切都像大梦一场。但同时我渐渐明白,莫迪亚诺与物哀源于两个截然相反的本质,正如象征着厄运的“南方十字”,“ 我们的忧虑不是因为接触了这块冰冷的、泛着蓝光的石头,而是,毫无疑问,来自生活本身。”小说的叙事与《暗店街》相比极其简单,除了熟悉的半个谜团,作者什么都不想掩盖,他所展示的消失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 当“我已经老了”这样的陈述都太过张扬,老约翰不动声色地想起那个八月的星期天,如同苏轼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那是最平常的、没有任何标记、不值得被记住的日子,可几十年后回想起来,那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反复的时空跳跃、价值连城的犯罪、人性的明暗都是故布疑云,荒诞色彩被织入梦游一样的现实,约翰就在梦中失去了一切,然后连梦一样的记忆也失去了。 我认为这本小说比《暗店街》的悲观情绪还要浓重,且令我想起在几年后同获龚古尔奖的《情人》。《情人》还有炽烈的欲望、漂浮的金色的大河,回忆在虚无中获取浪漫,但《八月的星期天》是纯粹的悲哀,没有生离死别、大沉大浮,仅仅是活着,仅仅是在时间维度上经过这一生,就足以彰显那纯粹的悲哀了。更沮丧的是约翰挣扎过、抗议过、找寻过、尝试过,他甚至出格地逃离过,可西尔维娅与南方十字——他一生全部快乐的象征——还是没来由地消失了,而他所回忆起的最美好的星期天,“我们和周围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那正是他努力逃离的木乃伊一般的人群。他或许从未逃离过。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九)
1.希尔薇娅被掳走了,汽车跌落山崖,死了两个人,也就是保尔、保尔的“妻子”、希尔薇娅其中的两人。
2.七年后,再遇到维尔库,情节描写可见维尔库生活潦倒,以打零工为生,不具当年在家里放马时候的盛景。如果“南方十字”回到了维尔库手上,维尔库能够向勒内·茹尔丹交待的话,现在可能也不会过得这么困难,可见“南方十字”极有可能并没有回到维尔库的手上。
3.“男主人公”到头来得失平衡,毕竟当年和人家妻子私奔,后来妻子被维尔库和保尔使用圈套夺回,除了浪费了一些时间之外(不知道《河滩浴场》最终是否顺利出版),似乎没有更多的损失。
4.从七年后再遇维尔库,维尔库的自身表现“后悔”中可以看到,希尔薇娅并没有回到他的身边,更没有带着“南方十字”回到他的身边。“南方十字”极有可能被保尔据为己有,而出车祸跌落山崖的就是保尔的“妻子”和希尔薇娅。男主人公阅读到的新闻报道也是“两具烧焦的尸体,身份无法辨认”,性别就更没提。但是,后文中有写到了“保尔”的经历,很可能此人心狠手辣,最终将“南方十字”据为己有,烧焦的尸体就是希尔薇娅和保尔的“妻子”。
5.“保尔”(即“尼尔”)如果是和维尔库同谋的话,为什么要杀掉维尔库的妻子希尔薇娅呢?恐怕在维尔库最初找他做计划的时候就早有预谋了。因为相比价值连城的“南方十字”,一个同谋人的“妻子”显得有点儿多余,不如自己想办法夺了钻石一走了之。至于“芭芭拉”是否是保尔正牌妻子似乎显得无关紧要,一个有着“保尔”这样经历的人,基本上作出惨绝人寰的事情来也都不会自以为耻了。
最终猜测的结论:保尔驾车伪造事故,将希尔薇娅和芭芭拉灭迹,自己带着“南方十字”跑路。维尔库千虑一失,没法向勒内交待,过着打零工度日的艰难生活。男主人公在希尔薇娅消失后没有再做摄影师,而是找了一个加油站兼修车铺管理员的工作,最近要下岗了。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
J
下一本准备看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暗店街》。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一)
朋友推荐看的。昨天睡前一气读完,又把开头读了一遍。人逝人非。 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迪亚诺的书,说实话,翻译的确不怎么样。读着这本书,我总会想起阿尔贝加缪,尽管没什么联系。比起这个,我还是喜欢加缪,够简洁,够尖锐。莫迪亚诺留下了足够的暗示,读者想象的空间比较大。读完之后有一种失落感,感觉很无力,很压抑。这种“含蓄”的写法,让人比较能接受他传递的东西,余味无穷。不像加缪,太扎心了。 我觉得他在写人“人非”,想法和现实的差异,同时又强调大多数人的自命不凡。
“我”觉得是尼尔夫妇钻进了“我”的“网”,但其实“我”也钻进了他的“网”,然而“我”却没有意识到。觉得自己在操控,其实是被操控。这是在讲自命不凡。
对未来的期盼,想要埋葬过去重新开始。这些里笔调很足。找一些人多的地方,混迹在人群中,“我”觉得这样就没有人注意“我们”。但是“我”就算不在这种地方,又会有人会注意吗? 我们是自己的主角,却也是其他人的背景板中的可有可无的一部分。 在“我”和维尔库谈希尔薇娅时表示并不想谈,因为谈的不是同一个人。 还有“我”觉得七年后再见到维尔库,觉得他表现的像过去是在角色扮演。这就很有意思了。“我”把维尔库的一部分看成了维尔库。过去影响现在,经年之后从一个人完完全全变成另外一个人是不可思议的。而久别重逢,对于对方的变化和习惯十分敏感。七年后的维尔库身上肯定有七年前的维尔库的影子。只是更多的是和之前相反的东西。有人喜欢沉浸过去,有人渴望摆脱过去。未来比过去重要,未来不一定比现在好。痛苦的生活。这里是败给生活。
“我”看着鱼贯的人群,觉得他们像木乃伊,因为“我”把他们看做背景板;“我”在尼斯越久越觉得尼斯是沼泽,让我越陷越深,因为意识到自己和木乃伊越来越像,正在失去自命不凡;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里到处是“幽灵”,因为自命不凡。
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是的。大部分人是醉的,“我”也是那大部分,直到痛苦的生活叫醒了“我”,停止了幻想。
共性与个性,这就是个共性的大问题。自己意识到的,总有人也意识得到。我们是自己的主角,也是世界的背景板,可有可无。
其实我们大多都一样。只是自命不凡。没事儿,生活会告诉你,可以有多丧。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二)
小说的最后一节写道:“正是从我们生命的这个时刻起,我们感到惶恐、一种模糊的犯罪感和我们应当回避一些事情——但不很清楚是什么事情——的信念。这种回避会把我们带到各种不同的地方……”。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经历过这种感觉,我们越过记忆层层笼罩的迷雾企图探寻过去的真相,其间的惶恐、犯罪感、怅惘,在现实巨大的复杂性面前变得无力,最终我们归于淡漠,只剩下那一丝可供沉湎的情绪。
甚至于,当我们还流连于“八月的星期天”的美好时,就对这种终将到来的破碎了的生活表现出更盛的沉湎的欲望,我们对孤独似乎与对幸福的渴望一样强烈。这是我认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里隐约显现出的一种情绪。
帕特里克·莫蒂亚诺是擅长用极为冷静的笔调描写内在情绪的大师。他写主人公与维尔库尔克制的对抗,去警局报案后的挫败,以及沿着街道无止境地踱步以寻找希尔维亚的身影的场景,无不透露着一种压抑的怯弱,但这又是一种普遍的怯弱——当事情已然变得不可掺和时往往如此。我觉得作者太知道这其间所无法言说的情绪了,以至于用如此冷静的口吻去言尽那些不言之物。
同样,在细部上,他写希尔维亚与主人公交汇的面孔与神色,他们在潮湿的散发着霉味的公寓里相守的孤独,还有在人群中微妙的处境,这些都把每一瞬稍纵即逝的感觉定格得如此真切,每一帧没有一点夸张的渲染或是造作的修饰,质朴到令人感动的地步。
小说的另一特点是作者以各种地点人名作为线索(当然主要的线索还是钻石),用闪回—插叙—倒叙的非线性手法叙事,使小说氤氲在一种淡薄的黑色悬疑与悲婉苦涩的氛围当中,这种氛围贯穿始终,似乎逐渐变成了吸附于你灵魂上的情绪,让你在逆流而上的追溯中既看到了人心的贫瘠,又洞见了生活本身的冷峻。
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即使阅读着这样字里行间都对感觉极尽描写的文字,我们所感受到的东西仍像包裹着一片雾色,是无处琢磨的。我们曾经为追寻幸福爱情而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而当这一切破碎以后,我们就像一个幽灵一般,成为没有真实意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作家也在这个主题上表现出了一个悲观者的态度。在我,虽然理解了这样的悲观,但还是觉得,生命太多的细节有时候相对于人生的总体格局来讲是微不足道的。
沉重的记忆,有时需要的却是遗忘,而非缅怀。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三)
#读后感#
一个为摄影集搜索素材的男人,遇到了一个有男友但感情欠缺的女人,偷情,私奔。女的带着一颗从男友家偷出来的钻石,两人想着到另一个城市卖掉它就能衣食无忧。真的被他们遇到一对夫妇,成为潜在买主,在最后一次来往中,借着一次买烟的空,夫妇甩掉男的带着女的消失在夜里。从此,女人失踪。
七年后,男人再次回到当初那座城市,遇到女人的前男友,他极力摆脱前男友的纠缠,当前男友真的决定不再纠缠,他又想要去寻找,而一个两天前还在的人也再次无影无踪。
故事很简单,叙事结构却被安排成一个迷宫,让故事中的人物和读者,在各自的时空中迷失。
我想,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中有短暂交集的人们之间的故事。原本没有关系的人,生命轨迹相交汇的时候,无论多么深刻,在分开之后,都成为一片虚空,甚至一个谜。
人们为什么在一起,好像也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大家急着想要开始新的生活。
人们为什么消失,好像因为厌倦了,好像也是因为急着斩断和过去的联系,还不是急着要开始新的生活。
如果不是为了在一起,实际上短暂的相遇和消失,也显得并不那么严肃,于是不太需要用心。
工作的原因,我也经常会在极短的时间段内遇到一些人,从中我挑选出值得信赖的人,聊一些可以聊的故事,交换微信,以期在回到我们所在的城市之后,能够将相遇延续。
然而,那些共同工作的时间段也好像一个个小的交汇点,当我们走出特定的时空之后,也就代表着我们继续走在了各自的生活轨迹上,我们都在彼此的时空中消失了。
前几天一架小型水上飞机在上海展示飞行时撞上一座大桥,当时有消息说机上坐的全部都是记者,5人死亡。而就在去年,我也曾在南方乘坐这架水上飞机进行体验,同机所坐的也都是记者。当时我和同去的另一个媒体的女孩很投缘,一路上互相照应。
回北京后,再无联系。
看到小飞机失事的报道突然有一种“也许大难不死”的感慨,我第一时间转发给她,然而,剩下的几天里,那个对话框就只有我的那条消息孤零零的躺着。
直到看完这本小说,我觉得,人生中莫名其妙的来去太多,我们记得的,或许不是别人记得的。故事里的男人7年后还在追忆,可他也许早被别人忘记了。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四)
这是在去年上海书展带回来的特价书,只5块钱。当时莫利亚诺已经得了诺奖,刚在KINDLE上读了《暗店街》,看到特价,就随便选了几种带回来了。还有《夜的草》《凄凉别墅》。
今年从4月开始在无锡出长差,晚上也要上班,活儿很零碎,时间也跟着零碎,读这种薄薄的书还是合适的,一天抽空读一章,没什么负担。(其实读厚书也没什么负担,每天坚持读几页,总有读完的一天。)
人封闭在教室里,周围是逐渐熟悉起来的陌生同事,做的事也不是平常遇到的事儿,和人打交道的比较多,推诿解释,难免情绪起伏,每天读几页,看看别人的生活别人的遭遇,倒是更容易一点。
这回的故事发生在尼斯,法国的蓝色海岸。没有背景的人物在街头相遇,他们过去有什么交集?故事很简洁,基本全是白描,穿行于过去和现在,一个故事的轮廓渐渐显现,又渐渐加深,深入到读者眼前。读完才是一声叹息,无可奈何,每个人是命运的棋子,正好出现在每个人面前,走向的是宿命?几个人的命运都改变了,在最初街头相遇他们都知道了结局,但还是继续各走各路。
读完第一遍再读,知晓了整个故事后再读,是另一种滋味,在纸外仿佛都能感到“我”的情绪,这些年来的迷惘痛苦,欲探知真相的心境,又仿佛置身事外的麻木,他现在不过是游荡在大街上的游魂。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现在才晓得作者写作技巧的高超,每读一遍滋味不同,某些细小的小细节又显露出来。
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我”是一个摄影师,在巴黎拍摄浴场,偶遇美丽的西尔维娅,西尔维娅与丈夫婆婆住在别墅中,某一天,她偷了丈夫在倒卖的钻石,南方十字,和“我”私奔到尼斯,在这里他们偶遇一对美国富豪夫妇,欲出售钻石,只是在交易前夕,西尔维娅和钻石都被美国夫妇带走,再也不知所踪。只剩下“我”在苦苦追寻,他们都好像没有存在的痕迹。七年后,“我”在尼斯的街头偶遇西尔维娅的丈夫,记忆再次浮出,一点点碎片拼贴,真相在哪里。
下周今年的上海书展又要开始,争取再去,不知道另几种莫利亚诺还在否?
《八月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五)
《八月的星期天》 【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又是薄薄的一小本,又是很有深度的的莫迪亚诺。这本还算读懂了些许,最精彩的大概就是蒙太奇的穿插写法,各种插叙、倒叙。开头的现在时,突然进入过去时,然后又不断地闪回,最后才真相大白。仿佛看了一部淡淡忧伤的胶片电影:
我的爱人在哪里,
我在哪里?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小心翼翼?
我们为什么躲躲藏藏?
我们为什么不停狂奔?
我的爱人真的存在吗?
或许,
我的爱人,
可能只是个幽灵而已吧。
-年轻时的莫迪亚诺-
“青春和迷茫”或许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不要陷入爱情的骗局。
她只是为了逃避现有的生活才跟我私奔。我也只不过是顺水推舟,想要尝试一种刺激。他们目的很明确,利益。我们的状态也很如一,游离。最后,所有的人都消失了,只剩下我和那个被她抛弃的男人。我寻找了,至少假装很努力的寻找了。我悲伤了,至少当我遇见那个所谓的故人,我假装悲伤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忧虑,所谓的忧虑大概就是来自生活本身。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接着又一场的忧虑。
"下午时分,我们常常沿着路堤散步,挑着海滩上人群最密的地方。然后,我们就走进沙滩,寻一小块空地铺上浴巾。在散发着润肤琥珀油香气的人群中间,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