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讲稿》是一篇启发人思考的文章,通过对美学的介绍和探讨,引导读者思考美的本质和意义。文章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美学的概念和作用,让人们重新审视周围的美丽和艺术。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让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
《美学讲稿》读后感(篇一)
因此西方美学的第一阶段必是美的研究,必是美的客观性研究,必是客观美学,必是美的哲学,这是它含于哲学又源自科学所使然。但美学毕竟不是科学(自然科学),也不等于哲学(形而上学),它终究要回到较为具体的问题上来。这就是艺术,而把美和艺术联系起来的则是审美。因此几乎所有的美学都会包括美、审美和艺术这三个内容,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说便是美的研究,迷狂说便是审美的研究,模仿说则是艺术的研究。事实上整个西方古典美学便正是从美的研究到审美的研究再到艺术的研究的历程,它的三座高峰正好体现了这三个主题:希腊美学是美的研究,康德美学是审美的研究,黑格尔美学则是艺术的研究。
《美学讲稿》读后感(篇二)
之所以叫“讲稿”,是因为本书是易中天从八十年代在武大讲授美学以来的讲稿集合。“美学”或者“审美”“asthetics”本来就是一个西方的哲学词汇,如果单纯从哲学来讲美学,难免乏味枯燥。好的老师就要伶牙俐齿、字字珠玑,读书仿佛是在听课,听的是一座难求最受欢迎的课,这种感觉何其妙也。易老师没有只是摆概念、摆历史、摆人名,而是以中西贯通的方式讲述了美学中的各种重要概念。我最喜欢他用中国的诗词书画来举例解释艺术的起源和美学的发展。例如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著作来阐述西方艺术发展的“模仿”学说和“表现”学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此为诗;‘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此为歌;‘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为舞。”妙哉。
《美学讲稿》读后感(篇三)
【本书摘要】
美学这玩意儿不是一般的难!回到易先生的老本行,可以看出先生的功底,此外还有个意外之喜——跟着美学史可以学习哲学。
最开始美学家认为美是客观的,这条路走远了有了美的主观理论,美学的重点从“美的研究”转化到“审美心理学”上来。
审美具有“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因此审美表面上是审物,实际上是审人。康德以后的审美心理学主要包括直觉、移情、心里距离、格式塔心理学和神经分析学五种:
审美即直觉、表现和创造。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移情是审美活动中主体将情感移入对象从而体验到“主客默契,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一个对象美不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情感态度。
“雾里看花,隔岸观火”,审美既要切身又要有距离。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关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的“内部张力结构”是艺术家的“天性”和“天职”。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艺术是无意识的升华,而且升华和表现本身也是无意识的,欣赏者通过欣赏艺术品宣泄自己的无意识,艺术批评就是对艺术作品中的无意识进行精神分析。
黑格尔把审美哲学推向了艺术哲学,他的哲学核心是绝对理念,方法论是辩证法,因此他认为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分类型和门类。
但是黑格尔的世界观头足倒置,以实践为核心的马克思世界观似乎更可信,“思辨终止的地方,就是真正的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所以衍生出“新实践美学”。
一般艺术学涉及模仿说——艺术是模仿、表现说、游戏说——艺术是有意识的自欺、形式说——艺术是有意味的自欺。
一般艺术学是对艺术的思考,最后由艺术倒退追根溯源审美、美,得出结论。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情感的传达、人的确证。审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过程 美感是对象化了的情感。美和艺术只有方式和形态的区别,没有本质的区别——美是凝固了的艺术,艺术是展开着的美。
《美学讲稿》读后感(篇四)
以前对易中天的认识始终停留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上,看了本书才发现他是研究美学出身。这本书语言平实,居然把晦涩的康德和黑格尔讲得头头是道、浅显明白,各种生活中的例子信手拈来,生动形象。康德美学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这里着重写一下学习康德美学的体会。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源于《判断力批判》一书。传统美学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而康德认为美是否客观存在,我们不能知道,我们只需要关注美感是如何产生的,追问审美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这个观点深刻改变了西方美学研究的历史。康德认为,美感具有四个“契机”,也可以认为是四个关键特征——
一是非功利而生快感。审美是一种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却又使人愉快的活动,美感是唯一无利害的自由的快感,而能够产生这样一种超功利愉快的对象就是美。相比感官判断和道德判断,前两者都是“由愉快而生判断”,而审美是“由判断而生愉快”。
二是非概念而具有普遍性。功利性的快感不具有普遍性。审美的愉快不是普遍事实,既不是概念,也不凭借概念,却又被假设为像概念一样具有普遍性。 在你审美之前,必须假设别人都会赞同你的感受。
三是无目的而合目的。美是以自身为目的的,以自身为目的,也就等于没有目的。但审美又让人愉快,体现了它的合目的。审美欣赏也应该“无心于万物”,自由、自然、自如。
四是主观的必然性。“在鉴赏判断里假设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它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作为客观的东西被表象着”,所谓“共通感”就是情感的可以传达性和必须传达性,而作为情感的美感就是可以分享和必须分享的。
易中天从康德美学得到的几点启迪:
一、审美与非审美,只与主体的态度有关,不与对象的性质相干。艺术品在批评家眼里会变成认识对象,而一个普通的事物在敏感的人眼里会变成审美对象。二、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因此,它表面上是审物,实际上是审人。三、美必须由主体的审美感受来确证,不美并不是丑,而是“非审美”。四、如果审美和对象有什么关系的话,也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和对象的实存无关。五、审美判断不是认识,不是发现,而是期待。由上述推论又可以强化一个观点——审美必然具有普遍性。
可以说康德以后,西方美学研究已经从美本质的研究转向了审美心理、艺术哲学的研究。从字里行间可以清晰感受到易中天对康德的推崇,他认为康德才是真正的西方美学之父。而中国美学界到了当代还在讨论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也是为作者所不齿的。
《美学讲稿》读后感(篇五)
早上去图书馆还书,顺带借书。本来是想借先秦时期的《中国美学通史》和沈从文的《古物之美》,偶然发现易中天的《美学讲稿》。
我最早了解易中天时,应该还在读初中,他当时在百家讲坛里讲三国,也是通过他,我深深喜欢了汉末魏晋六朝,目前的研究方向也是魏晋美学。
一天读完了他的《美学讲稿》,也就写一份读后感吧。
当我说自己专业是美学的时候,大部分人以为我是学美术的,实际上我完全不会画画,美学和美术学的关系也并不是很密切。举一个例子就可以分开这两门学科:如何动墨、如何行笔、线条色彩如何处理,这是美术学要研究的东西,美学不研究这个,它要寻问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艺术标准是否可能和怎样可能?
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和美术学也不同,美术学属于艺术学,美学却是哲学,美学当然要研究审美,但它不研究一般的审美意识,而是上升到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这本《美学讲稿》虽然只有七章,但它把美学的诸多问题做了辨析,美是什么?审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恰好是美学史的三大分期。从古希腊到康德,这一期间,哲学家力图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从康德到黑格尔,这一阶段康德把美学的视角转向审美的研究。黑格尔之后,美学转向艺术的研究。
美是什么?可能你会说,漂亮的女人是美,钻石是美,精美的花砖是美,那你脱离了问题,你所答的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不是“美是什么”。也就是你回答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审美是什么?通过易中天先生通俗的语言,我居然读懂了康德关于“美感”的论述。以往哲学家都是从美是什么出发,从而回答美感是什么,审美是什么,康德却另辟蹊径,他的出发点放在了审美和美感上,从而追寻美是什么的问题。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提出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第一条指明了美感的无功利性、愉悦性;第二条指明了美感的普遍性;第三条指出了审美本无目的,但暗含某种目的;第四条指出审美的普遍性依据“先验假设前提”,在理论上(而不是实际上)具有普遍性。最后他给美的定义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也就是说美是主观表象为客观(个体审美表象为一种普遍性),这使我深深信服!
艺术是什么?黑格尔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美学应该是艺术哲学,也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太深奥,有几个地方没懂。
最后,结合易中天的讲稿,我也想说一下学习美学的意义。高晓松有一句诗,“眼前不止生活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苟且是什么——现实世界、物质世界,诗和远方是什么——精神世界、艺术世界,高晓松无非就是在说,我们应当追求艺术人生,美学就是引导我们去追寻一个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人生。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获得幸福和快乐,这么急的社会,问问自己真的快乐吗?阿尔卑斯山谷的大汽车路上有一块站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如果飞驰而过,无暇顾及两岸的风景,丰富的世界与囚笼何异?
《美学讲稿》读后感(篇六)
《美学讲稿》是根据易中天多年教学经验以及课堂实况加工撰写的讲稿集结,结构清晰,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从美学发展开始,介绍主流派系演进,观点深入浅出。书后还附有美学史纲的概述以及推荐参考书目,可以说是一本美学学习指南。
“如果人类之所以要哲学,是为了心安理得的活着。那么人类之所以要美学,便是为了既心安理得又心情舒畅地活着。”更进一步来说,美学就是用哲学之剑解艺术之谜。这就既要有智慧,又要有体验。智慧来自哲学,体验来自艺术,它们集中在美学。
那"美学是个什么“东东”呢?它是研究“问题的问题”“标准的标准”的。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艺术和审美中那些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正是因为美学是这样一个东西,因此“’美学虽然“通”,却没有“用”,是“通而不用”。因为它不直接。你拿着它,一个门也进不去,根本就“没门”。实际上,说得彻底一些,美学根本就不卖门票。’”很久以前,艺术界以绘画和雕塑为主,还是为有权利的人服务。马塞尔•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男用小便池起名《泉》,此举动颠覆了艺术界。人们才反思艺术的边界是什么。那美学,甚至是艺术有边界吗?我觉得是没有的,你喜欢的就是艺术。它没有门路,是“通而不用”。
当我们看到一朵玫瑰花,有的人会说“这朵玫瑰花是美的”而有人却说:“这哪里美了,明明一般。”对于逻辑实证主义来说,“这朵玫瑰花是红的”,可以证明;但美与丑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情感判断而已。但是这恰恰美学中难以绕开的话题,到底什么是“美”呢?
为此,柏拉图为美学定了个调子。
第一,他确立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
第二,柏拉图告诉我们,美学当中“美是什么”所指的那个“美”,不是感性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一切“美的事物”共同具有的、因而带有客观普遍性的抽象形式或者抽象属性。它不属于某个人、某个东西,却又和每个人、每个东西有关。
第三,柏拉图认为既然美是一种抽象形式或者抽象属性,那么,对美的研究,就只能是哲学的。同样,既然美带有普遍性,搁谁身上谁就美,不搁在谁身上谁就不美,那么,美就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总的来说,柏拉图为西方美学定了一个调子:美的研究,就是关于“美是什么”的研究,就是美的客观性研究,也就是美的哲学。
因此柏拉图在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他第一次提出了美学的基本问题(美是什么),确定了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哲学的抽象的方法),从而为整个西方美学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客观规律,他提出了古希腊第一个美学命题——美是数与数的和谐。苏格拉底认为美是客观目的,美就是有用,美就是合适,甚至人的目的与神的目的相符合。柏拉图认为美是客观理念,或者说一切事物的普遍形式。
可以说,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共同的基调是——美是客观的。
然而休谟在一个更为彻底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上颠覆了客观美学。他宣布;“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他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比如说一个圆形的美,就只是圆形“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你要在这圆上去找美,无论用感官还是用数学推理,都是白费力气”。所以,“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美,其实是主观的。
对此关于美的看法众说纷纭,然而最终坚持美的客观论的人发现,沿着“美是什么”这条路往前走,根本就此路不通。于是,相当一部分美学家将美的客观理论转变为美的主观理论,而美学本身也由“美的研究”一变而为“审美的研究”。
康德真正解开了美的秘密,他在美学领域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将美学引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和光明坦途。
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这就是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
康德的这四个契机,前两个提出了鉴赏愉快的特点,后两个则追溯到其先天根据,从而说明了鉴赏判断是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协调的活动或游戏。它所判断的是普遍可传达的愉快感,这就是美。
因此通过对鉴赏判断(审美)四个契机的分析,康德成功地揭示了美和审美的秘密:“在鉴赏判断里假设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它在共通感的前提下作为客观的东西被表象着”。也就是说,美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客观的统一,而是“主观表象为客观”,是“以客观表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它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的主观普遍性”。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天才地、创造性地把世界描述成一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绝对理念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确定实现自我认识的过程。
这个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念(或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而“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也叫正、反、合。因此,理念或绝对理念一定要运动,运动的结果就是我们这个世界。
不过,绝对理念在人的精神中的复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人的精神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最后,艺术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象征型艺术(建筑)、古典型艺术(雕塑)和浪漫型艺术;而浪漫型艺术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绘画、音乐和诗。
于是,黑格尔的美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归结为这样三句话:世界是一个过程。世界是一个肯定(正)、否定(反)和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艺术是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它自身也是一个这样的过程。
总的来说,整个西方古典美学便正是从美的研究到审美的研究再到艺术的研究的历程,它的三座高峰正好体现了这三个主题:希腊美学是美的研究,康德美学是审美的研究,黑格尔美学则是艺术的研究。
《美学讲稿》读后感(篇七)
《美学讲稿》
易中天
去年年初看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节目觉得讲解生动,也算有趣,于是对易中天产生了兴趣,随后在微信读书的小程序上,看了一部分他著的《易中天中华史》。当然这是一系列讲历史的书。但不经意间还是能够感受到易对于美术史的深入把握和内在艺术关念的独特见解。
这种对于艺术的把控在我看来是难得的。一方面很难有文史功底深厚的善文者对于美术,艺术有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艺术工作者中往往难以用流畅通俗更难说的上是优美的文字去著述自身观点。所以在很多算得上名家的小说散文中看到一些狭隘的艺术认知。多数文艺工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又生涩拗口阅读体验极差。所以这本《美学讲稿》虽称不上是什么美学巨作,但能做到二者的中和,故以此为难得。
这本书算是易中天的教案。前二百页为正文讲述美学核心理论,多口语,还设置有与学生的问答。章末有总结(但如他说重要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如何推倒出结论的过程,虽然书中谅解详尽旁征博引,但要说理解还是十分困难,以至于读完之后脑袋空空,只能是对结论有点印象。这是我的问题,却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问题。)。后一百余页为附录部分,以论文综述然后陈列具体内容。算得上是对于前七讲的补充和归纳。
1)
首先看封面。封面的插图是平面化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种风格有点类似于希腊瓶画中的黑绘风格。中心的两位人物是柏拉图(最早提出美学之问)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西方伟大的哲人,也是西方美学的先驱。从第二章开始作者依次介绍了柏拉图之前和之后古希腊罗马的美学观点。这些观点往往是简单的,没有复杂的逻辑关系和需要深入阐释的哲学名词,比如毕达哥拉斯就把美认为是数与数的和谐;苏格拉底就把美看作关系。万事万物都有目的,他们相互适合的关系体现了神的目的。符合神的目的就是美的,有用的。
这显然不够全面,有很多问题,但有总比没有好。因为美的研究作为究极问题总是在某一个时刻走向末路,为了走出死胡同,美学家能不得不想出一个万能的神。这几乎是一个必然阶段。柏拉图在他老师的基础上研究美的合规律和合目的性,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就此走向了艺术的研究。接下来是漫长的中世纪,但紧接希腊罗马的不是中世纪而直接跳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毕竟在人文学科中这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往往不是学科重点,在美学理论中也是。
2)
康德的理论我基本上没有看懂,但是他的篇幅十分的冗长。他的重要意义是他代表的人本主义美学从对于美的研究转向了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尽管书中已经总结出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结论:超功利,非概念,无目的和主观普遍性。但这依然不能使我有一丝的参悟。所以尽管他十分重要,我在这里还是把他跳过。
3)
那么接下来的第四章黑格尔美学。黑格尔美学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部分。这个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念(或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而“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这个定义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也叫正、反、合。因此,理念或绝对理念一定要运动,运动的结果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于是,黑格尔就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天才地、创造性地把世界描述成一一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绝对理念通过自我否定和自我确定实现自我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人的精神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最后,艺术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雕塑)和浪漫型艺术;而浪漫型艺术也由三个环节构成,这就是绘画、音乐和诗。
显然,在黑格尔那里,世界是一个过
程,一个肯定(正)、否定(反)和否定之否定(合)的过程。艺术是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这三个环节中人的精神这一环节。在人的精神这个环节中,艺术又是精神表现为感性(物质形态)这一环节。因此,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由于在黑格尔那里,美就是艺术,就是艺术美,所以,美也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因此,艺术和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也是一个过程。其发展逻辑,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其发展方向,则是从物质到精神;它们对于“真正的美的概念”,则是“始而追求,继而实现,终于超越”。到了浪漫型艺术阶段,艺术已无路可走。不但浪漫型艺术要解体,艺术本身也要解体,而让位于宗教。宗教和艺术一样,也有三个阶段和类型,即自 然宗教(古埃及宗教)、艺术宗教 (古希腊宗教)和天启宗教(基督教)。但宗教也不过是绝对理念在人的精神中复,归自身的一个阶段,所以宗教和艺术一样,也要解体,而让位于哲学。只有哲学,才是绝对理念真正自由的思考,也才是它真正的归宿。
这种说法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没错,这像极了马克思主义中对物质发展规律的学说。如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社会形态必然由封建过渡资本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黑格尔的哲学。只是黑格尔活着的时候艺术之发展到了浪漫主义,至于后来的现代主义则很难再套用这个环节。很难不代表不能,为此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给了解释。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世界的过程不是绝对理念自我实现的过程。而是人类通过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实践的过程。
4)
此章几章中着墨最多的一章。作者也着墨最多。在接下来的几章中将简单带过。
第六讲中关于克罗齐的理论对于艺术学科有重要意义,他的“审美即直觉”“人人都是艺术家”都对艺术创作者影响极大,也是学习具体艺术学科最容易理解运用的观点。并且在这一讲中关于艺术形成的几个学说,也与在校学习中的《艺术概论》想重合,所以是比较亲切和熟悉的一讲了。
5)
第七讲,附录一以及附录三是对于前面西方美学史的归纳和补充,在此跳过。附录二是讲中国古典美学的,单独的一篇文章极为精彩。视角独特,通过儒家美学的线索梳理出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历程。儒家是核心,几经分合依然影响“在这里我们不难清楚地看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轨泳 目一种循环式的进样。 自先是从儒家推崇和维护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出发,经过墨、法、道诸家的批判,在两汉回到儒家,其标志性成果是体现荀子学派思想的《礼记.乐记》然后是经过魏晋玄学的冲击,在南北朝回到儒家,其长志性成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最后是经过唐宋禅学的改造,在明清之际回到儒家,其标志性成果是王夫之美学。百家争鸣归于儒。”期间具体的理论起先是一些如曹丕,嵇康,刘勰这样的理论家提出的,其后也涌现出荆浩这样的画家。
——终不悟——
那么我已经又简单的复述了一下我读这本书具体章节所有的映像。那么回到没有讲的第一章:什么是美学?讲了这么多,美学其实就是美学史,美学史就是美学。不像具体的艺术学科,它是形而上的,所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它可以启迪智慧。那么读完后我启迪了智慧吗?好像没有,我看的似懂非懂也就是不懂,我既不甚理解如何得出结论也不了解我知道了如何去运用。显然我是易中天老师笔下呆气的学生。难道这就是我考完这本书后最终得到的结论吗?如果早知如此几周前的我可能不会买来这本书。所以为了让我心里觉得这书买的值,我需要自己为自己编写一个收获。只是我现在还怎么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