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尼亚舅舅》讲述了一位温和善良的舅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化解了家庭中的矛盾和危机。影片通过舅舅的形象展现了家庭中的温情和亲情,令人感动而又思考。舅舅的故事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让人回味无穷。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一)
“万尼亚舅舅,我们要活下去,我们要度过一连串漫长的夜晚;我们要耐心地承受命运给予我们的考验;无论是现在还是在老了以后,我们都要不知疲倦地为他人劳作;而当我们的日子到了尽头,我们便平静地死去,我们会在另一个世界说,我们悲伤过,我们哭泣过,我们曾经很痛苦,这样,上帝便会怜悯我们。舅舅,亲爱的舅舅,我们将会看到光明而美丽的生活,我们会很高兴,我们会怀着柔情与微笑回顾今天的不幸,我们要休息……我们要休息!我们将会听到天使的声音,我们将会看到镶嵌着宝石的天空,我们会看到,所有这些人间的罪恶,所有我们的痛苦,都会淹没在充满全世界的慈爱之中,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安宁、温柔,变得像轻吻一样的甜蜜。”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二)
我们要继续活下去,万尼亚舅舅,我们来日还有很长、很长一串单调的昼夜;我们要耐心地忍受行将到来的种种考验。我们要为别人一直工作到我们的老年,等到我们的岁月一旦终了,我们要毫无怨言地死去,我们要在另一个世界里说,我们受过一辈子的苦,我们流过一辈子的泪,我们一辈子过的都是漫长的心酸岁月,那么,上帝自然会可怜我们的,到了那个时候,我的舅舅,我的亲爱的舅舅啊,我们就会看见光辉灿烂、满是愉快和美丽的生活了,我们就会幸福了,我们就会带着一副感动的笑容,来回忆今天的这些不幸了,我们也就会终于尝到休息的滋味了。我这样相信,我的舅舅啊,我虔诚地,热情地这样相信啊……我们终于会休息下来的!——《万尼亚舅舅》 因为之前看了《驾驶我的车》,所以想了解一下这个故事到底讲什么,看完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看。 依靠 寄托 崩溃 生活意义缺失之后,还剩什么?2023.3.26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三)
万尼亚舅舅喜欢去世姐姐的教授丈夫的现任妻子叶莲娜,内心独白说当她17岁自己37岁,如果有所行动会不会不一样?
医生也喜欢叶莲娜,叶莲娜应该也对医生有好感,医生每天都会过来,教授的女儿索菲亚喜欢医生。
一天,教授宣布建议卖了庄园,庄园是万尼亚父亲买下的首付了7万,还剩25000卢布,能买下庄园的唯一办法是万尼亚放弃继承权,所以万尼亚签了自己的份额,送给了姐姐,没有欠债的原因是万尼亚舅舅一点点辛勤劳动,说自己相当于遗产用了两倍的价钱,还不断节食缩食,寄钱给教授,现在居然要卖了庄园,万尼亚舅舅差点开枪打中教授,当晚,教授和黑人妻子离开,叶莲娜和医生做了最后的吻别
舅舅没有去送教授,他们送完教授回来后,舅舅和索菲亚处理账单,继续生活
就是感觉有点冗长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四)
伦敦西区2020复排的契诃夫名作。当全球的剧院仍陷于被疫情熄灯的黑暗中时,该剧的演员重回哈罗德·品特剧院,面对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录下这部契氏哀歌。太太太优秀的一个版本,选角精准,表演精湛,改编流畅,节奏舞美音乐丝丝入扣,完全没有槽点,令人气断、肠断、魂断……
伍尔芙说契诃夫笔下出现最多的词是灵魂。他孜孜不倦地在自己的创作中描绘生命的幻灭,肉身的疲倦和痛苦,还有这些痛苦的无意义,无处安魂。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全是梦想破碎的声音——无论是舅舅万尼亚的人生梦还是外甥女索尼亚爱情梦,全都所托非人。这还没完,这意味着在梦想幻灭后,他们将不得不面对生命其实庸碌而无意义的实相(请自行对照成龙梦破后的中国家长们不得不承认子女们其实天资平平的至暗时刻)。
契诃夫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把初本结尾万尼亚舅舅自杀,改成了万选择继续夜以继日地劳作,用没有尽头的活计来磨穿无意义的日子,以终生劳碌来度过庸碌。契诃夫戏剧的先锋性正在于此,锐利,尖刻,悲悯,满面苍白地直面惨淡的人生。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五)
因为Escenario0里短小精悍的改编剧集来,想看看更经典的舞台演绎。这一版的角色很全,故事有头有尾,对于剧本的呈现有增无减,泪点低的会看哭五次以上。每个角色都表现得好有张力,好像在舞台上看到了各人不同人生哲学的碰撞,人与人产生冲突然后又和解,真正没办法达成一致的只有他们被前半生经验塑造出来的不同思维方式,这种时刻可能就需要一些compassion来维持关系的平衡。可能所谓契诃夫戏剧中“没有一个天使,也没有一个魔鬼”其内涵就在这里吧。
泪点低,角色的动作和眼神也给了我很多随意发散思维的机会,所以哭了很多次。哭的时候最大的感慨是:人为了吃饭活好难,为了尊严活更难,自己活得有尊严还不伤害别人的尊严更更难。。
看着经典剧目被搬上舞台的感觉就好像和一群真挚的朋友一起探讨一部作品,每个人都向其中注入了自己的解读。
最近对戏剧兴趣很大,果然是因为看了戏生。上一次心血来潮琢磨戏剧还是因为网易王三三的《戏精宿舍》,当时还想加个剧社,希望今年能还愿。与其说对戏剧产生兴趣,不如说是很欣赏那些用心搞戏剧,并且能把对戏剧的热爱投入生活的人。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六)
在百老汇影院看了疫情期间在空无一人的剧院录制的复排版话剧《万尼亚舅舅》,端庄清晰的英式英语实则很难讲出混沌喑哑、苦大仇深的俄语味道,但它的故事和情绪都属于最典型浓重的、最历史深处的俄国人,命里带苦、使命必达。
十九世纪精神荒芜又头脑昏庸、终身忙碌又百无聊赖的农夫们,在度过了漫长的梦游和瞌睡后,如果被锤打至最无望的时刻,也会迸发出哲人的力量。他们看上去是拖沓的、话痨的,本质却是内省的、挣扎的,最没有文化的人,也不可能放弃思考而活着。
镜头给予表演以电影化的调度,像登山者一样在他们脸上痛苦的皱纹里攀登,光影追逐着灰尘为室内油画上了浓墨重彩。教授在画内是具象的偶像,在画外更是信仰的符号、是权力的表征,他非但是庸才,而且蛀虫般地侵扰着庄园农夫们的生活,敲骨吸髓而不自知。
除了万尼亚舅舅,庄园里的其他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自我麻醉。结尾,矛盾的根源离开了庄园,但困兽的疲惫依然在继续,话剧结束在“我们会休息的”的回响中。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七)
最近看了改编村上小说拍摄的电影《驾驶我的车》,电影情节以排练和演出契诃夫话剧《万尼亚舅舅》为线索而展开,于是要找出这部著名的话剧来看。正好网上有2021年伦敦西剧场的空场录像版,终于看了这部沙俄时期的话剧。高R基曾经高度评价过这部话剧,认为是沙俄社会的一曲丧钟,是黎明前的黑暗与彷徨。我们也跟风并发挥,改编新出了《雷雨》,加入了G命的成分,后来还有一部有些相似的《于无声处》。看了契诃夫的话剧之后,感到这些都颇勉强,相当的一厢情愿。 话剧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矛盾冲突也并不尖锐,绝对不属于那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故事发生在偏远乡村的一个庄园里,主要人物是感到人生无几而追求高远的万尼亚舅舅;从体制退下来仍不想轻闲,脑子里仍充满奇思怪想,还满嘴废话的教授;追求高尚而无力于现实的医生;还有没有自信的外甥女索尼雅、悲哀自己不够幸福的教授妻子叶琳娜。除了他们各自述说自己的失落、无奈和无聊,就是多角恋爱。最后教授突发奇想,抛出一个出售庄园的建议,引发万尼亚舅舅的愤慨。纠结发展成不欢而散,大家又回到一潭死水的生活中。 有理想而无法实现,社会中上层不是醉生梦死,就是躺平、抱怨,整个社会死气沉沉,确实是需要在社会制度层面进行调整改革了。话剧人物的人生徒劳、人性纠结的基调,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和利益划分不清,还有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剧情人物在酒精和情欲产生短暂的激动之后,仍然是失望。契诃夫在最后也给出所谓振奋精神、祈求上帝等解决方案了,并不需要高R基眼里暴风骤雨式的解决。人生就意味着失落与苦闷,其价值往往在于曾经的不甘平庸和励志奋斗。这个话剧故事也就是不理智与冲动的发展结果,并非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坟墓,到了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了,并非最后的疯狂。破裂使得大家都回到没有生机、没有爱情的氛围之中,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只有理性相处,用爱和热情才能将人生激活。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八)
伟大的契科夫,经典的英国呈现,全程抓人,一开始的舞台布景就喜欢,如此迷人的舞台布景,那么充沛丰富繁复的调调太喜欢啦,都不敢相信是舞台布景。看过的几部英国话剧中竟然最喜欢这部,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境遇中,走不出来。一百多人后的人依然如此。 即便《驾驶我的车》有那么多梗,那么多线索,机巧,但是永恒的情感或许就是这样,不需要那么多花哨,就很有力量了。 疫情期间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和澎湃剧烈冲突的舞台形成强烈对比。 给我最大冲击的不是最后索妮娅对万尼亚舅舅说的那一大段台词,而是万尼亚舅舅和教授剧烈冲突的那一段。每人都理直气壮的在自己的情景中。教授也气得发抖,哈哈。自知不自知的人都没法挣脱自己的命运。
剧中每个都非常非常不幸福的人,反而是最最年轻不幸福的索妮娅充满勇气对舅舅说: 我们要继续活下去,万尼亚舅舅,我们来日还有很长、很长一串单调的昼夜;我们要耐心地忍受行将封来的种种考验。我们要为别人一直工作到我们的老年,等到我们的岁月一旦终了,我们要毫无怨言地死去,我们要在另一个世界里说,我们受过一辈子的苦,我们流过一辈子的泪,我们一辈子过的都是漫长的辛酸岁月,那么,上帝自然会可怜我们的,到了那个时候,我的舅舅,我的亲爱的舅舅啊,我们就会看见光辉灿烂的、满是愉快和美丽的生活了,我们就会幸福了,我们就会带着一副感动的笑容,来回忆今天的这些不幸了,我们也就会终于尝到休息的滋味了。我这样相信,我的舅舅啊,我虔诚地、热情地这样相信啊…我们会休息下来的!我们会听得见天使的声音,会看得见整个洒满了金刚石的天堂,所有人类的恶心肠和所有我们所遭受的苦痛,都将让位于弥漫着整个世界的一种伟大的慈爱,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是安宁的、幸福的,像抚爱那么温柔的。我这样相信,我这样相信……可怜的、可怜的万尼亚舅舅啊。你哭了……(流着泪)你一生都没有享受过幸福,但是,等待着吧,万尼亚舅舅,等待着吧……我们会享受到休息的……(拥抱他)啊,休息啊!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九)
其实对英国人的编排并不是很满意,无论是表演风格还是台词表现都太戏剧性,像莎士比亚而不像契诃夫。万尼亚过于英式痞子式油腔滑调了些,倒不像原著里那个敏感隐忍的形象,叶莲娜过于现代了,原著中的她即使陷入情感与身份的两难,也掩盖不住她身上庸俗的市侩味儿,这版里的叶莲娜倒像个宅斗剧里的高知女性,庄园中的感情纠葛占据了如此显著的重心让契诃夫的剧本变得像个狗血家庭伦理剧。好在家庭会议一幕挽回了些好感(虽然依然很不“俄国”)。
契诃夫的戏从来不太激烈,它就像是生活本身,戏里的人不断重复着无聊的日子,渴望逃离空虚,却又无能为力。列斐伏尔在批判日常生活时说,日常生活是一种剩余物。你既可以把它当作在榨取了理想与希望之后的残留,也是一种无限轮回的重复与循环的时间空间过程。当万尼亚和索尼娅努力工作奉养教授时,憧憬和希望尚存;而当教授进入他们的生活后,日常生活就成了一种彻底的榨干了剩余价值后留下来的残渣。高尚的目标崩塌了,爱情破灭了,25年来的工作都白费了,日常生活的真相现身了。
是教授变了吗?没有。是医生变了吗?也没有。叶莲娜忠实于她的身份和地位错了吗?一点儿没错。Everything runs all right,可精神的重压恰恰就在日常运行的齿轮间的缝隙处崩溃了。万尼亚的错误就在于把创造的神圣性当成了机器的神圣性,把理念的神圣性当成了生活的神圣性。生活从来就不是神圣的,生活就是受苦、操劳、被抛,是在事件发生之前悬置主体的装置。在事件发生后,生活又回复了原样,秩序被重新建立,但人们已经回不到从前了,万尼亚在失序的混沌中重新确认了生活的真相,他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修补了被撕毁的与生活的契约,并重新按下手印,就像规范必须在失范中确认自身一样,失望也是希望的必经状态,他比从前更加平静而清醒了。
索尼娅最后的坚定独白缺少了原著中的冲动,但很有力量。她在对我们每一个人说话,她道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处境——在烈日下暴晒的泥人最终都会干枯碎裂,但在那之前,只能忍耐。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十)
早就听闻俄国文学,除了丧还是丧,但在看这部剧之前我还是低估它们对现实世界一针见血的能力,甚至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也毫不过时。
老本子,新演绎,几位演员表演水平在我看来完全满足需求,唯一让人出戏的是教授的新婚妻子,莫名其妙的请了一位黑人女演员。契诃夫看到了估计气得活过来。
印象最深刻的两位当然是万尼亚舅舅和医生。
帅出天际的医生对人生清醒而绝望所以天天酗酒,秃头又矮的万尼亚被教授打破了幻想天天愤怒,这两位简直是契诃夫造出来的对照组,让你明白什么叫人生的无意义。
生命就是个圈套,要么你像清醒的医生意识到人生的无意义而颓废度日,要么你像万尼亚舅舅在庸碌生活的尾声发现人生的无意义而丧失活的动力。
最幸运的,当然是你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并且立志为此付出一生,只要这种意义是真实而有价值的。
就像万尼亚舅舅,他一直以来的人生意义就是帮教授姐夫做事,管理庄园,修改书稿,因为姐夫的高贵而让自己与有荣焉。而最终显然姐夫的高贵不成立,即使成立,他的高贵也不是万尼亚舅舅所能分享的。
全剧最高光的一段戏在我这里是教授姐夫召集的家庭会议,他想要卖出庄园,而万尼亚舅舅在这个会议上的质问爆发,绝望感情之充沛,让人感同身受。
就像一个人为公司倾情贡献了一生,在47岁高龄要被赶出公司无家可归。
公司说:不是我要求你为公司用尽全力的,你为什么不同步发展自己的事业啊?
倘若万尼亚舅舅所干的是他热爱的伙计,当然这还算值得,倘若他只是被教授迷惑而付出了一生心血,那这种被教授反问时候的愤怒就让人感同身受了。
怪不得他最后掏出枪来想要崩了教授。他拿枪射击教授的时候,他想杀掉的,可能只是为教授贡献一生却被完全否定的自己。
47岁的万尼亚舅舅,在愤怒的爆发之后,最终还是平静下来恢复到原来的生活节奏里去。毕竟,他也没别的路好走了。而这一整个事故,给教授带来的新的写作灵感,“一个人应该怎样度过他的一生?”
阶层的桎梏,让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大概穷人注定只能忙碌到底,浑浑噩噩的过完一生,也许更幸福。
契诃夫在结尾通过教授之女给出了一段独白,显然他主旨还是绝望,在最终的最终穷人也许不得不在宗教里找到救赎。
所以最后的问题是,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对自己真实,不要为世俗的目光所扰,对自己保持真实,而不是像猪一样闭上眼睛把吃猪食当作最大的幸福,忘记自己早晚得挨上一刀。
公众号: 基地看戏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十一)
这两天得到了一部中文字幕的《万尼亚舅舅》,是2020年英国版的。 正好前几天看完了1970年的苏联版,两部影片对照着又看了几遍。
这部影片仍然力图保留契科夫原著的风格和叙事,所以就不再赘述情节了。按我的理解,影片所描述的几个主要人物,即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他的二任妻子叶列娜、瓦尼亚舅舅、阿斯特罗夫医生、年轻的索尼雅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思考。代表着旧俄时代的知识分子,与大部分浑浑噩噩土里刨食的底层民众不同,影片中的人物在温饱之外,最大的困扰就是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
影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万尼亚舅舅和阿斯特罗夫医生。如叶列娜所说:“他们有天赋,有洞察力,他们的头脑可以自由想象。”阿斯特罗夫医生也说:“人的一切都该是美丽的,不仅仅是脸,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灵魂都是美丽的。”抱着这样美好的期待,他们去寻求生活的美好。万尼亚舅舅从年轻时就崇拜自己的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二十多年为他理财、抄稿,到老了才看出谢列勃里雅科夫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伪君子,自己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只剩下悲哀的感叹:“失去了青春和生命,哪还有什么道德可言?”自己的付出“就是一个肥皂泡”。阿斯特罗夫医生兢兢业业的行医,却无力治愈蔓延全国的瘟疫。他并不期待有轰轰烈烈的事业,只希望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让后来的人们记住自己。他说:“100年或200年后的今天,我们都会消失,这一切都不重要了。那时的人们还会记得我们吗?会说我们的好话吗?他们只会忘记我们。”他对万尼亚舅舅总结了自己的一生:“你我这样的老顽固,我们被困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处境毫无希望。”这所庄园就如同一个监狱,他们无处可去,只能在这个古老破旧的二十六个房间中徘徊,在弥漫着腐朽空气的一潭死水中挣扎。从最初的激动、努力到最后的失望,但凡是有过理想和追求的俄罗斯知识分子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迷茫和苦闷。
索尼雅在影片结束时那段著名的大段独白,真的是非常好!其中有一个关键词,说了好几次:“我们会得到休息。”是一种苦苦追求不得而无奈的泄气,还是看到光明的出路后喜悦的放松?非常耐琢磨。
这一版的《万尼亚舅舅》的结构很特殊,虽然没有脱离舞台,仍然在刻意的强调舞台的存在。先是描述了新冠疫情下的剧团停演,舞台上的道具都罩上了一层白布。然后是解封后演员们回到剧场,演出开始。老奶奶将那些白布一层层的揭开,医生上场开始台词。编导这样安排是有自己的考虑的。通常我们看电影,从小孩开始,就不住的问大人:“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得到回答后,不由自主的就站到好人一边,一起和坏人斗争,直到胜利。其实普通的观众们看电影也是这样,往往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到影片中的某个角色中,伴他喜悦伴他流泪。而在这里,编导有意制造一种距离感,让观众明白,我们是在看戏,是从戏中去体会契科夫所说“既没有一个天使,也没有一个魔鬼”的场景。不需要观众的代入,我们和角色是疏离的,我们是在另一个世界中去观察这一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因为故事本身就是这个世界上真实的生活。编导并不指望我们去判断人物的好与坏,只是去冷静的剥开人物的灵魂。这种置身事外的观察,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整个故事背后的精神。
再看语言。不知道是原著的语言还是翻译的语言。看1970年版的时候,那些台词总是让人觉得很别扭。而看这个2020版的,就感到顺溜多了。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是,1970年版的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话剧中,台词都是根据焦菊隐的翻译原封不动的搬过来的。而焦菊隐翻译这部名著的年代,是1930年。那时候在咱们这里,白话文普及也不过是十几年。人们尤其是知识界对于白话文的运用还是很初级很不成熟的。且不说胡适的那首“匹克尼克来江边”令人不知所云,就是鲁迅的文字和我们现在的习惯用法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曾经看过一本那时的书,名为《亚森罗平奇案》,开头的文字是这样翻译的:“话说法国巴黎地方,乃是个热闹的所在。”读起来好像是到了《水浒》时代。而在近几年的《生活大爆炸》中,翻译出来的语言就非常贴近现在的生活了,令人感到妙趣横生。所以,并非是原著的文字晦涩,也并非是翻译家的水平不够,实在是时代的原因,语言发展的原因。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当然是2020年版本的更容易接受了。
万尼亚舅舅由托比·琼斯饰演。在以前的很多影片中,他都是出演一些配角,虽然脸儿熟,印象并不深刻。在这部电影里,他的表演真是好极了。其中有一段,表现万尼亚舅舅对生活的失望,台词是:“他是一个肥皂泡。”说到这里,他把食指伸进嘴里,快速拿出,发出“波”的一声。是一种俏皮又无奈的表达。非常有创意!
本人评分:7.0。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十二)
你为什么总穿着黑色的衣服
我为我的生活带孝
你看起来很不幸
契诃夫《海鸥》
只有契诃夫可以把这种琐碎,重复,迷失的生活痛苦写的深入骨髓,很现实的寄生关系,滚滚而来的暗流,很适合一个人流着生活的眼泪,暗流的涌动,心潮难平,我最爱的剧作家,没有之一,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有什么办法呢,总得活下去!万尼亚舅舅,我们要活下去,我们要度过一连串漫长的夜晚;我们要耐心地承受命运给予我们的考验;无论是现在还是在老了以后,我们都要不知疲倦地为他人劳作;而当我们的日子到了尽头,我们便平静地死去,我们会在另一个世界说,我们悲伤过,我们哭泣过,我们曾经很痛苦,这样,上帝便会怜悯我们。舅舅,亲爱的舅舅,我们将会看到光明而美丽的生活,我们会很高兴,我们会怀着柔情与微笑回顾今天的不幸,我们要休息……我们要休息!我们将会听到天使的声音,我们将会看到镶嵌着宝石的天空,我们会看到,所有这些人间的罪恶,所有我们的痛苦,都会淹没在充满全世界的慈爱之中,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安宁、温柔,变得像轻吻一样的甜蜜。”(引自童道明的译文)「百老汇影城(顺城店)」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十三)
2020年当戏剧行业被全球疫情沉重打击,幸运的是戏剧的影视化给行业带来一线曙光, 电影《万尼亚舅舅》就是如此。。。
故事梗概: Sonya (Aimee Lou Wood) 和她的舅舅 Vanya (Toby Jones) 力图挽救家族产业, 呃。。。平时只有当地医生 Astrov (Richard Armitage) 偶尔如家拜访。 然而, Sonya 父亲 Serebryakov 教授 (Roger Allam) 与他新婚妻子Yelena (Rosalind Eleazar) -- 一个活力四足、充满魅力的女人突然回归。。。。故事就是这么开始折腾滴:
摘自:upcomingonscreen.com
本片的艺术指导 Rae Smith 成功地利用光影变化营造故事场景变化、有效地烘托气氛。与此同时,灵活的摄影镜头也让舞台上的角色对话更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可以更加感同身受。
呃。。。 我没有看过契科夫的《万尼亚舅舅》原著,就这部影片本身而言,他主要还是讲述角色的情感磨难。。。。Sonya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而且愈战愈勇。。。然而后者却是她的大灾星。。。Sonya 美好的让你不忍看她的不幸。。。
Wood (Aimee Lou ) 也是个好女人, 她爱着Astrov 。。。也给沉沦于其职业、献祭于其职业的悲剧男人。。。。 看着自己爱的人走向油枯灯灭的境地无疑也是痛苦万分的经历。。。
Yelena 嫁给了一个比她大的多的男人、亦无爱情可言, 她被困于乡村生活而无路可退
摘自:upcomingonscreen.com
Serebryakov 教授令人厌恶,他极度自私、甚至对自己子嗣也毫无情感联系。。。
万尼亚舅舅。。奉献了他的一生给了他的家族。。。人到中年早已放弃了他的爱情、自己的家庭、独立、甚至产业继承。。。 在Serebryakov 教授回归后万尼亚舅舅的世界分崩离析。。。 剩下的只有愤世嫉俗和酒精麻醉。。。若没有年轻的Sonya, 他将无所适从:毫无疑问地, Toby Jones 的表演令人瞩目。
摘自:upcomingonscreen.com
Ross MacGibbon 不仅把《万尼亚舅舅》作品中的角色从舞台迁移到了大荧幕上,同时电影语言、诸如镜头转换等也令丰富作品的表达内涵。。。。Yet, for all of the sorrow, humour is abundant in this play. While the audience is not there to utter a laugh, we somehow find ourselves doing so.
《万尼亚舅舅》给你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飨宴,如果你对英伦的话剧有兴趣的话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万尼亚舅舅》观后感(篇十四)
高清放映 20210831观看
导演:Ian Rickson
原剧本:契诃夫
改编剧本:Conor Mcpherson
演员:Toby Jones(饰 Vanya),Roger Allam(饰 Serebrayakov),Richard Armitage(饰 Astrov),Aimee Lou Wood (饰 Sonya),Anna Calder-Marshall(饰 Nana),Rosalind Eleazar(饰 Yelena),Dearbhla Molloy(饰 Mariya),Peter Wight(饰 Telegi)
这个戏还蛮神奇的,其实看第一幕的时候,我稍微有一丢丢的心不在焉,感觉不是和合胃口,看的不太得劲,甚至略有犯困,但是到了第二幕第三幕不知不觉的我就看进去了,甚至还感到了触动,就感觉这个戏面上的戏剧冲突并不是很重,表面上挺平的,但是内在是有股绵劲的,是有它独特的内在的张力的。虽然感觉这个冲击力主要是剧本本身带来的,这个复排版本倒是并没有给我特别新的感觉,尤其是不太喜欢这个版本的拍摄方式,这个部分后面再说。
这个戏主要讲的是Uncle Vanya的精神信仰幻灭的一个过程,表达了契诃夫对于生活意义的探索和思考。Uncle Vanya和外甥女Sonya住在乡下庄园,日复一日的为Sonya的父亲,他的姐夫教授劳作、翻译和誊写稿子。在他的眼里,这就是他和外甥女全部的生活意义。他崇拜教授,以教授的荣誉和学识为荣。直到教授因为无法负担在城里的生活开销,带着第二任年轻貌美的妻子回到农庄。农庄里的人循环往复的生活秩序被教授和他妻子打破,而原本根治在乡下人脑海中的崇拜和幻想也随着教授形象的坍塌而破灭。最终教授决心卖掉农庄,这个决定彻底的击碎了Vanya仅存的幻想。因为农庄是Vanya死去的姐姐留给Sonya的,甚至当初钱不够,还包含了Vanya的全部积蓄,而Vanya这几十年在农庄任劳任怨的劳作,每年仅仅只有微薄的薪水。而在教授眼中,Vanya这几十年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几十年里唯一的精神信仰彻底破碎。
在人物上,Vanya和医生Astrov是可以互相参照的,他们的生活都因为教授夫妻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Vanya,秃头矮小的他是庸碌一生在人生后半段幻想破灭怼天怼地失去人生意义。他为了姐夫这样不学无术天天写着别人看不懂的小册子的伪君子,奉献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青春,这种无意义的付出在偶像的破碎后被彻底的否定,摧毁了他对于未来的希望和人生的价值。Astrov则是大帅哥,聪明,对异性充满吸引了,对人生无比清醒,而正是这种清醒让他绝望悲观酗酒颓丧。他追求美的事物,所以他自然的被Yelena吸引,但他同样清醒的认识到Yelena美的空洞,她对于周围人的毫无益处。他不爱她的内在,但他无法抗拒的被她的外在所吸引。他渴望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希望被社会记住,兢兢业业的行医,却对疾病的蔓延束手无策。
Sonya勤劳朴素,深爱医生Astrov,但医生对她毫无感觉,她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给她的要求。明明是母亲给她留下的庄园,但她却对庄园没有处理的权利。她的生活仿佛就只是全然为自私虚伪的父亲服务。
他们其实都是被庄园困住的灵魂,失去庄园,但日子仍然要往下走。这是一段难得的休息,而这段休息后是结束还是新的开始,尚未可知。
对于这个戏,有一个让我很复杂的地方,在于剧开始前和后显露出的摄录背景。这个戏是在疫情期间,剧场空无一人的情况下摄录的。《万尼亚舅舅》的内里是在于探索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后疫情时代下,每个人的人生的意义是否也已经有了未可知的变化。在19世纪俄国创作背景下,契诃夫的这个作品,在现代是否也有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映射。大多数的普通人,包括你我,仍然在盲目的为着公司、家庭、孩子付出,这种付出又是否会在我们人生的末端被证明毫无意义。最近媒体热议的盲目追星是否也在这个范畴。清醒的庸碌和盲目的庸碌哪一种更加可悲。在全剧冲突最强的片段,教授召开家庭会议通知卖出庄园决议的那段,Uncle Vanya的那段绝望悲痛的质问,对自己人生的全然否决,即使是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至少对于我,仍然会感同身受。
当然,尽管这个戏给了我不少共鸣,但同样也存在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当然这个不满意的地方多数是集中在摄录方式。这个戏的镜头方式,有点半电影半剧场,怼脸实在是太多,很多独白和对话部分都切的太近了。如果一定要说电影式镜头的话,镜头切换又很生硬,同样的电影式镜头的《萨勒姆的女巫》的老维克剧院的高清放映版,镜头就会刘畅很多。而且全剧出现了很多次低角度的人物镜头,角度很奇怪,不太懂这个表达的意义。而且四幕剧完全剪切掉了换景换幕过程,缺乏平视的全景镜头,我看不清楚整体舞美布置,缺乏了剧场感,个人非常不喜欢。
演员上,不满意两个女性角色,Yelena和Sonya,Yelena不满主要在于角色设定和演员气质的南辕北辙。我真的是受够了英国的政治正确。Yelena剧里面这样一个空洞的花瓶美人角色,这样一个让剧里的男人,Vanya和医生都因为外表爱上的角色,为啥要找一个黑人女演员。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的排斥主要是在于,这位黑人女演员的气质太过职业女性了。其实,她还蛮漂亮的,眼睛、鼻子和脸部轮廓都蛮好看,笑起来还有两个漂亮的酒窝。但她的漂亮,在我的观感里更多的是与“利落、专业、独立、自信”相关联,是一个非常现代的职业高知女性形象,感觉和剧里的这个角色南辕北辙。
而对于Sonya,我个人的口味主要是不喜欢她的表演方式,喜欢瞪眼(尽管眼睛很漂亮,也不算空洞),然后说台词的时候,持续性的无意义点头摇头,她一点头摇头,我就跟着演员一起无意义的点头摇头。我不是很喜欢这种在舞台上搞太多对角色没有帮助的没有意义的琐碎动作的演员。
其他演员的表现,特别是Vanya和医生,非常精彩,几段高水准独白,重头戏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