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腔调》通过描写民国时期的风貌和人物命运,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动荡。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各色人物的生活轨迹和内心世界。读罢此文,让人感受到了民国时代的风情和沧桑,也让人思考历史的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民国的腔调》读后感(一)
如果你对张恨水、张爱玲感兴趣,如果你也喜欢沈从文、台静农,如果你爱看茅盾、巴金、金庸等人的作品,那么强烈推荐你看《民国的腔调》这本书!
翻开《民国的腔调》,你会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个时代独有的风情与韵味之中。第一眼看到《民国的腔调》,就被它淡雅的封面所吸引。没有繁复的图案,只有简单的线条。
作者胡竹峰,曾获多项写作奖,他对民国文人很有研究。他的笔下,为我们缓缓讲述着鲁迅的犀利、张恨水的儒雅、胡适的包容、郁达夫的才情、张爱玲的孤傲……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些名人轶事,每一个故事里,都透露着那个时代文人独有的风骨与情致。
书中对每一位文人都深入挖掘了他们背后的文化内涵。除了对文人的直接叙述,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小考证,让我在品味文人的情怀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真实。不得不感慨一句,作者你可真是太敢写了!
他写胡兰成,“苍蝇只叮有缝的蛋,胡兰成却是个能把好蛋叮出缝的人。张爱玲是肉身凡胎逃不开心灵篱栅,只落得高处不胜寒。”
他写鲁迅,“医学枯燥,教学乏味,以他后来杂文中流露的个性看,大抵是做不了医生的。”
他写郁达夫,“一流朋友,一流作家,三流丈夫。”
他写张爱玲,“她的创作其实只有短短两年繁华,繁华过去,落花匝地。”
《民国的腔调》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的叙述,让我与那些文人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特别真实。
《民国的腔调》是一本很有意思、很大胆的书。如果你敢看,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属于民国的独特腔调吧!
《民国的腔调》读后感(二)
其一
民国风烟,人物纷然。任评说、真性情传。或刚或柔,皆具诗篇。有义肝侠,热血汉,慧心贤。 文惊天地,武定江山,数风流、佳话千年。是非成败,过眼云烟。但名长在,行长留,韵长绵。
其二
烽火硝烟,乱世纷纭。看诸公、尽显精神。或狂或狷,各有天真。有豪情客,风雅士,不羁人。 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为苍生、何惧艰辛。是非功过,留与儿孙。任后人评,后人论,后人尊。
浅谈平仄要求(以正体为例): 上阕: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下阕: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不好填,勉勉强强。
原诗为:
民国岁月起风烟, 各路豪雄现眼前。 刚者豪情冲浩宇, 柔时雅意赋佳篇。 侠肝义胆行尘世, 热血丹心立地天。 文墨能惊千里外, 武功可定万山间。 风流千古留佳话, 成败须臾化雾烟。 名望长存昭后世, 血痕永在续新缘。 韵情绵远时光绕, 忆念常存意绪牵。
《民国的腔调》读后感(三)
那年被《觉醒年代》圈粉,看着胡适、鲁迅、蔡云培等大家在荧幕上,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时代,看他们为国而言!
那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胡竹峰的这本《民国的腔调》,便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想深入看看那个年代的文人风骨。胡竹峰的文字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和韵味,他笔下的众多民国文人形象,各有各的风采,仿若是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变得鲜活而立体。
书中的每一位民国文人都有着自己独 特的“腔调”。这种腔调,不仅仅是他们的行文风格、言语特色,更是他们的人格魅力、精神气度。
鲁迅
他的文字如同一把尖锐的手 术刀,精 准地剖析社会的弊病和人性的弱点。鲁迅在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始终保持着铮铮傲骨,绝不屈服。现实的阴影投射在他的文字中,增添了冷峻的意味。他的作品常常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严肃和深沉,促使人们去反思社会和自身。
·
胡适
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具有一种学者的风范。他的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平和、理性的气质。他学贯中西,能够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梁实秋
他以平常的生活琐事为题材,如谈吃、谈住、谈交友等,却能在平凡中展现出生活的情趣和哲理。文字中流露出一种闲情逸致,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但他的闲适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和意义,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达观态度。
·
周作人
周作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他的文章中常常引用古代的诗词、典故等,使作品增添了一份文化内涵。同时,他对传统文化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在一些文章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
众多的民国大 咖不一而足,他们或在乱世中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或用文字抒发对时代的感慨与思考,或以独特的个性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些不同的腔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民国文化丰富多彩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