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野球》的观后感大全

《野球》的观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5 23:45:15
《野球》的观后感大全
时间:2024-04-25 23:45:15   小编:

《野球》观后感:这部电影以野球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为了梦想不断努力奋斗的故事。影片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情节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同时,精彩的演技和紧凑的剧情也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了电影所传递的正能量。

野球观后感第一篇

极有生命力的一段故事,和一段记录。生命以略显荒诞但其自有的方式坚强绽放,迷茫中前进。

一个始于篮球但不止于篮球的故事,在记录过程中不断演绎发展。那些大城市以外被忽略的生存方式,却异常精彩。过程还有不同文化之间的冲击融合,观赏性和思考性兼具。

存在,就有合理性,每个人都要在struggle找到自洽和前进的理由。

好片,好作者。期待更多作品~

野球观后感第二篇

电影带着黑色幽默开始,结尾以人物对自我人生剖析沉重结束,用李本森的经历带大家窥探了野球界的一角。纪录片记录了李本森不断下落的人生,看似平淡,并没有巨大的冲突和转变,却如温水煮青蛙一般,让我们看到一位枭雄的坠落:他不是辉煌的谢幕,而是被现实和环境一步步推向平凡乃至无望的未来。

本片因素材的选择,塑造出的李本森形象过于正面,在人物性格复杂性和整体性的表达上,稍微有所欠缺。但总体的观影感受还是不错的,尤其在情感的处理上比较让人有代入感,能让观众在文化差异和碰撞中,以及李本森的自白中感受到人物的愤怒和无奈。

野球观后感第三篇

真得全程很专注的看完,配乐,拍摄,剪辑都很舒服,末尾本森的长时间的独白也很加分,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点明主旨吧。而且这是部很国际化的纪录片,中国的制作人,但主角是美国人,影片也有美国拍摄的片段。 映后交流认识到了两位相当有趣,随和的导演,片子带来一些欢笑,问答也很欢乐。 回归片子本身,片头(就像是预告)很吸引人,能看到努力,暴力,放纵。但到了后面,发现有一些片段并没有出现,女性角色在片中缺席了。也许这个女性角色是本森的女友,也许是他在中国的性伴侣。当然也许这个异性角色本身就不是很重要的存在,本森就是这么的孤独,他性格中的暴躁和冷淡让朋友,家庭逐渐疏离他,甚至和普通的路人都能发生冲突。 映后有观众问了个很好的问题,这部片子想传达的是什么?导演的回答是应该将眼光放长远,而不是在通往终点的路上就着急下车。 末尾在听本森的自述的时候,我也能get到这一点。但几分钟之后我就忘却了,我该怎样走好我的路呢?这是我要很严肃去面对的问题了。 #9.25 书本放映

野球观后感第四篇

[看片]《野球》,7.5分。直接、粗粝、真诚且稚嫩的处女作。记录了一个在自己职业生涯不得志的篮球运动员的人生横截面。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美国大高个在中国各个二、三、四线城市(很多一二线城市都是联赛正规军)辗转,在街上溜达,旁边都是中国汽车,黄种人,穿着中国人民偏深色的衣服,唯独他一个黑人,身高2米08。这种冲突不仅是肤色上、身高上,而是行为举止上、表达上,甚至是走路方式上。影片刚开始感觉这是一个“危险”人物,可以周旋于各种中国土豪乡绅,拿到自己非常可观的收入,忘了是哪一个国家的俱乐部老板,让他去打球,说是5000欧元(约人民币34000元)一个月,他坚决不去;到了影片中段,罗列出了他在一些城市的打球收入,基本都是在500-600美金(约人民币3500-4200元),因此有了退隐之意,回到了美国,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和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第二个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那段剪辑过的独白,虽然是经过了导演的剪辑,但是这位的口才也是相当不错了。人很难在没有经历过事情之前就会意识到一些错误和有非常完美的规划。我们又何尝不是。最后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结尾:玩具兔不断的在唱着主人公想要和女儿说出的那句:Happy Birthday。至于关于Lee之前、之后的事不想太聊,这样的选择也很酷。据说其中一位导演接下来还会继续拍摄,无论什么题材,这样直接的表达就是初心,很棒!

野球观后感第五篇

一个意识里带着“野”性的人,也许不太美好、或者非常糟糕,但却也最“人类”。

00年代初,大郅登入NBA,02年大姚成为状元秀,07年阿联首轮也被选中,美国发达的商业体育系统里出现了一系列中国元素。00-10年代,中国球迷对于大洋彼岸联赛的关注大概远远多过本土联赛,火箭队一度成了国内球迷的母队。

片中主人公在狱中度过了职业运动员的黄金岁月、错过了NBA,又非常巧合的在CBA相对低潮的时期来到中国,一个带着悲剧气质的人仿佛总能与美好的时机背道而驰。想象一位在俄亥俄州小城镇里长大的非裔孩子,在经历了牢狱,辗转于各国的职业篮球,最后来到中国的小城镇里打野球,这种人生里体验的文化跨度是十分美妙的。想象反转剧情,假如一位国内偏远村镇里的青年去到大洋彼岸的某些不起眼的小城里讨生活,语言不通、混迹街头,那瞬间就变成了另一部纪录片。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美国城市那些非裔贫民社区好像除了街头文化就是糟糕的治安与频繁的枪声,除了被图像化了的球星、饶舌歌手、暴力匪帮,多数非裔人口过着普通的城镇生活,他们与上世纪移民美国的大批华人新住民有着类似的特点:为生活不辞劳苦,只要能赚到钱,能养活孩子、照料父母,工作条件差一些、工时长一些、生活漂泊一些也都能接受,哪怕冒一点法律的风险、牺牲一点个人尊严也都可以忍。这些特质与传统中国人身上的实用主义精神类似。

李本森也能忍,哪怕脾气火爆到曾经杀过人他也能忍,他从监狱忍到NBA选秀、再忍到中国一个个偏远城镇的篮球场,忍到打完野球之后被中间人骗而拿不到钱。影片里,站在球场边怀抱着女儿的太太和远在美国老家的儿子是他拼命赚钱、在四十多岁的年纪继续篮球的最直接动力。濮阳的那场球,场上发生冲突,对手球队的本地球员用零碎的英文对他说“not your home”,李本森坐回板凳上一遍又一遍喊着 “I’m done with this Sxxt!” 下一秒,他回到场上,在防守中积极卡位,影片用剪辑叙述着他的忍耐。这一幕的背景,是濮阳市新建的一座座板式高层住宅,它们白花花得矗立在中原大地的雾霾里,在10年代国内房地产崛起的背景前,一位四十多岁的非裔美国人打着越来越糟糕的篮球、拿着越来越少的钱。影片也刻画了很有意思的文化冲突,国内老板们花钱办球赛的初衷是由利益驱动的,赢了球有面子、有人气、有广告效应,影片开始阶段邀请李本森的潘老板,花高价请球员,赢球了再有额外奖励,可当老板与李本森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又说赢球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赛出道德品质”,镜头里李本森一脸木讷,不知道他能否体会那一层“不仅要赢、还要赢得大气”的中国意味。

成长在传统家庭,长辈们常常说,你们年轻人血气方刚,浮躁易怒,需要更多的锻炼才能处变不惊、胸有成竹。在我们这个崇尚情商的社会,我们的文化仿佛对圆滑处事与性格的克制大为赞赏。李本森虽能忍,但同时强烈的自我意识不灭,监狱与漂泊未曾磨平他的棱角。在本片稍显零碎的剪辑里,作为观影者,我能体会到的“野”就是这份恒定的个人意识、不变的“野”性。当打野球的收入从每年数百万下落至单场只有几百美元时,赚钱已不再是目的,篮球变成一种惯性,维系着他存在的状态、维护着他的“野”。当一个人从监狱里出来,用篮球撑起了多年的生活之后,篮球停了,就像影片结尾所提到的,他最终又回到了监狱里。一个数次涉及杀人罪、几进监狱的人,从任何社会标准来看,都是一个坏蛋、恶魔。但就好比陀翁笔下的拉斯科尼科夫、加缪笔下的默尔索,世事在变,而我的道德标准不变、我的特立独行不变、我的“野”不变。

一个意识里带着“野”性的人,也许不太美好、或者非常糟糕,但却也最“人类”。

野球观后感第六篇

一个意识里带着“野”性的人,也许不算美好、或者非常糟糕,但却也最“人类”。

00年代初,大郅登入NBA,02年姚明成为状元秀,07年阿联首轮也被选中,美国发达的商业体育系统里出现了一系列中国元素。00-10年代,中国球迷对于大洋彼岸联赛的关注大概远远多过本土联赛,火箭队一度成了国内球迷的母队。

片中主人公在狱中度过了职业运动员的黄金岁月、错过了NBA,又非常巧合的在CBA相对低潮的时期来到中国,一个带着悲剧气质的人仿佛总能与美好的时机背道而驰。想象一位在俄亥俄州小城镇里长大的非裔孩子,在经历了牢狱,辗转于各国的职业篮球,最后来到中国的小城镇里打野球,这种人生里体验的文化跨度是十分美妙的。想象反转剧情,假如一位国内偏远村镇里的青年去到大洋彼岸的某些不起眼的小城里讨生活,语言不通、混迹街头,那瞬间就变成了另一部纪录片。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美国城市那些非裔贫民社区好像除了街头文化就是糟糕的治安与频繁的枪声,除了被图像化了的球星、饶舌歌手、暴力匪帮,多数非裔人口过着普通的城镇生活,他们与上世纪移民美国的大批华人新住民有着类似的特点:为生活不辞劳苦,只要能赚到钱,能养活孩子、照料父母,工作条件差一些、工时长一些、生活漂泊一些也都能接受,哪怕冒一点法律的风险、牺牲一点个人尊严也都可以忍。这些特质与传统中国人身上的实用主义精神类似。

李本森也能忍,哪怕脾气火爆到曾经杀过人他也能忍,他从监狱忍到NBA选秀、再忍到中国一个个偏远城镇的篮球场,忍到打完野球之后被中间人骗而拿不到钱。影片里,站在球场边怀抱着女儿的太太和远在美国老家的儿子是他拼命赚钱、在四十多岁的年纪继续篮球的最直接动力。河南濮阳的那场球,场上发生冲突,对手球队的本地球员用零碎的英文对他说“not your home”,李本森坐回板凳上一遍又一遍喊着 “I’m done with this Sxxt!” 下一秒,他回到场上,在防守中积极卡位,影片用剪辑叙述着他的忍耐。这一幕的背景,是濮阳市新建的一座座板式高层住宅,它们白花花得矗立在中原大地的雾霾里,在10年代中国房地产崛起的背景前,一位四十多岁的非裔美国人打着越来越糟糕的篮球、拿着越来越少的钱。影片也刻画了很有意思的文化冲突,中国老板们花钱办球赛的初衷是由利益驱动的,赢了球有面子、有人气、有广告效应,影片开始阶段邀请李本森的潘老板,花高价请球员,赢球了再有额外奖励,可当老板与李本森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又说赢球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赛出道德品质”,镜头里李本森一脸木讷,不知道他能否体会那一层“不仅要赢、还要赢得大气”的中国意味。

成长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长辈们常常说,你们年轻人血气方刚,浮躁易怒,需要更多的锻炼才能处变不惊、胸有成竹。在我们这个崇尚情商的社会,我们的文化仿佛对圆滑处事与性格的克制大为赞赏。李本森虽能忍,但同时强烈的自我意识不灭,监狱与漂泊未曾磨平他的棱角。在本片稍显零碎的剪辑里,作为观影者,我能体会到的“野”就是这份恒定的个人意识、不变的“野”性。当打野球的收入从每年数百万下落至单场只有几百美元时,赚钱已不再是目的,篮球变成一种惯性,维系着他存在的状态、维护着他的“野”。当一个人从监狱里出来,用篮球撑起了多年的生活之后,篮球停了,就像影片结尾所提到的,他最终又回到了监狱里。一个数次涉及杀人罪、几进监狱的人,从任何社会标准来看,都是一个坏蛋、恶魔。但就好比陀翁笔下的拉斯科尼科夫、加缪笔下的默尔索,世事在变,而我的道德标准不变、我的特立独行不变、我的“野”不变。

一个意识里带着“野”性的人,也许不算美好、或者非常糟糕,但却也最“人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