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忏悔录》,心情沉重。作者对自身的过错和罪恶进行了深刻反省和忏悔,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的高度敏感。作品通过真实的自述,让人深感自身的渺小和无奈,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是一部充满忏悔和自省的力作,值得深思。
《忏悔录》读后感(一)
这本书真的很尴尬,因为他只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罢了
要140字才能发布?但是真的没什么好讲的了呀,确实很尴尬,如果作者不是他,换成别人,可能都没有会出版吧~
它思考的问题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只不过他提了一个根本不会有答案的问题,自然,他也没有给出答案。我相信作者真正的去思考了,只能说,为难您了。
《忏悔录》读后感(二)
人一思考人生之意义,从此就走上了不归路。我以为只有我走了那么久,觉得人生是丰盛的空虚,但原来“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传道书》)。托尔斯泰很早之前,就思考得更狠,狠到差点自杀的程度。他在文学与思想上,建立了偌大的功业,但仍然为人生的意义而困惑、彷徨,看来,在空虚之下,却是人人平等的。
《忏悔录》读后感(三)
作者以非常理性的角度思考生命的意义,最后得出信仰是生命的驱动力,对我这个社会主义无神论的唯物主义共产党员的三观造成了不少冲击。好些论据想不明白,可能是我数学不好吧。 自己不懂的或者自认为懂的可能都是因为自己愚钝。作者从追求自我完善到觉得生命毫无意义,再回到自我完善,也是一个奇妙的轮回。 不管怎么说,这种对生命的意义的类似思考还是很很难很难的。自然科学的极致是哲学,哲学的极致是神学,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忏悔录》读后感(四)
人的需求是分阶段和分层次的,是会变化的,需求又与认知有关。
托尔斯泰一生是内心需要不断进阶的体现,他到了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到了金字塔顶端,因此人生的终极意义开始成为他不得不直面的精神需要,因此他开始皈依宗教
内在需求产生了变化,认知就会不协调,从而进行认知转换,自然立场也就发生了转变。——我一直在自我实现需要,认知需要和安全需要之间撕逼摇摆,我感觉自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拉杜和法涵的结合体
《忏悔录》读后感(五)
描述了问题,探讨了解答,截止到作者发现东正教之前,都引人深思。逻辑严谨,辩论犀利,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然而作者发现了信仰的力量之后,欣喜地走上了自己的幸福小路,停止了对其他可能路径或终极之路的探讨。最后的解答不具备普适性。
作为大家,这样的收尾令人惋惜。如果他继续深入探讨,或能形成自己的哲学方向。但目前这样只能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带有哲思的局部自传。
四星送给作者对命题的精彩描述。所阅最佳。
《忏悔录》读后感(六)
年轻人不会反抗真正的权威。他们对真权威和假权威的差异非常敏感,对后者有相当大的抵触。真权威和假权威的差异,是根据权威产生的根源与此人的相关度来区别的。如果权威依赖于地位、名声、金钱,那就是假权威。去除会因环境变化而失去的内容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权威。
在启蒙仪式中,权威者的存在不可或缺。修炼者在体验死亡和再生时,权威者扮演的角色会给修炼者带来死亡,再助其重获新生。更严格地说,出席启蒙仪式的长老们,作为远古神的中介或代理人,同时也作为绝对权威者而存在。也就是说,在他们权威的背后,隐藏着远古神这个绝对的权威。
《忏悔录》读后感(七)
缺乏俄国历史知识,托老的短篇小说看过一本,安娜……看过,但彼时年纪不大,除了性方面的描写有些印象外,没留下什么,这要忏悔一下……
托老无需为生活奔波,有时间去想,为生活而累个半死的人没时间忏悔。有闲阶级的原罪思想膨胀,行文便作践自己,把自己贬低到一无是处。卢梭也是精神有点问题,故而写出忏悔录,但太厚,不大敢看。而奥皇帝的忏悔录更遥远,理解方面更是困难……
前三章印象如上,还未看到具体的作奸犯科的描写。对从小就被灌输无神论的红旗下的孩子,第一章对宗教的忏悔便难理解了,但总觉得因信仰而生畏惧未尝是坏事,但也难说,神学院的斯大元帅是反证……
《忏悔录》读后感(八)
一本小书,浙江文艺出版社崔建华译本一共122页。两天的时间看了2遍。奉上托翁的一张帅照先。
1908年5月的托尔斯泰(普罗库金-戈斯基于亚斯纳亚-博利尔
《忏悔录》读后感(九)
托尔斯泰14岁自我意识觉醒,随后开始了长达12年的折腾才到达零点五即开始发表作品,随后开始各种社会改良失败后的纵欲和旅行,可以说前半生的托尔斯泰一直是一个浪子。
40岁的托尔斯泰终于找到自我并疯狂阅读叔本华,康德等哲学家的书籍以解答一点零之后的人都有的灵魂困惑,51岁到达二点五之后开始陷入对抗自己哲学意义上的厌世弃俗的阶段。
自然神学是哲学的一支,也是形而上学的最后一部分。譬如你提出一个问题,因果关系是否永无止境?每件事是否都有起因?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可能会陷入一种永无止境的循环当中。因此,你可能要设定某个不因任何事物而发生的原始起因的别称。亚里士多德称这种没有起因的原因是“不动的原动者”(unmoved mover)。你可以另外命名——甚至可以说那不过是上帝的别称——但是重点在,你要透过不需要外力支援的——自然进行的——思考,达成这番认知。
《忏悔录》读后感(十)
或无知,或享乐,或自杀,或苟延残喘,人类就用这四种方式摆脱生命束缚。
托尔斯泰始终没有找到解脱之法,也许这压根儿就是个无解的题目,一旦“阿尔扎马斯的恐怖”来袭,第一种选项便被排除出去了,第二种选项恐怕也不那么趁意。而托尔斯泰选择了第四种,承受着最大的痛苦,熬过了漫长的岁月,等待自然的力量来终结它。还好,这种痛苦不会在一个人身上永恒,会传递到另外一批痛苦的人身上去。其实,第四种并非选择,是弃权项。当一个人做不出选择时,系统就给你安排一个这样的结局,也是最不幸的结局。
托尔斯泰可以给列文安排一个内心的宁静,但那只是安慰剂,他无法让自己也照方抓药。他被困在《安娜》这架马车上太久了,急于跳车逃跑。
这一册日记,没有勉励的功效,他告诉后来又走到这个岔道口的人们,“瞧,我走的是这边。到底会怎么样,我可也不知道。”经过众多前辈尸骨的堆积,尽管仍迷雾重重,我们在淌过这片黑森林时,倒也确实对路途明晰一些了。
《忏悔录》读后感(十一)
全书讲述了托尔斯泰思考生命意义的全过程:我是谁,从哪来,为什么活着?对生命有所思考的人都会像作者一样碰到这个问题,所以读起来有些感同身受。不过,可能是中英文的差异,翻译本读起来有些啰嗦。
其实,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个体生命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从无到有,又回到无,毫无意义。“你就是你所谓的生命,你就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粒子的聚合。这些粒子的互动与转化,在你身上产生了你称之为生命的这个东西。这种聚合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这些粒子的互动会停止,那么你称为生命的东西也会终止。”
但从社会科学来讲,我们可以赋能,人类社会的发展得益于我们的爱、团结、互助、信仰和意志力等等优质的品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纠缠于教会的种种条条框框(包括教会以爱的名义相互敌视)和人们现实行为的不一致,最后找到最佳的答案:劳动是赋予生命意义的主要方法。底层劳动人民才是创造价值的主体。
推荐阅读:三颗星。
《忏悔录》读后感(十二)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活着为了什么。
我越想越觉得悲哀,因为我想不出生活的意义,人生有它既定的轨道,所有的一切都会结束,生命不过是偶然,人生没有意义。
去读哲学,叔本华和尼采,心理学,从弗洛伊德到阿德勒,还有国内心理专家给出的解释,但是这些探究人内心世界的科学都没能彻底解决我心里的疑惑。
今天偶然找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书的前半部分就是在探究这个问题。它让我猛然间明白,某种程度上,我和他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寄生虫,我没有自己的劳动,一切都是依赖于父母,吃穿用度,没有一样是我靠自己得来的,而这样的寄生虫本来就活着没有意义。
但只要我是一个学生,就必然会是这样,这也是我为什么很想去工作,因为工作赋予我生活的意义。
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学习生涯看作是工作。是真意义的上的学习,自发的、主动的,因为想要获取某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否则的话,这就是一种酷刑
《忏悔录》读后感(十三)
生命有何意义。用理智找寻到的答案是生命没有意义,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一切皆为虚空,皆为捕风。继而发现一类非理性的认知-----信仰。它赋予生命意义,从而使生存成为可能。 为了得到生命的真谛,首先应该活得光明磊落,踏踏实实,然后理性地理解生命。 开始寻找上帝,没有上帝就没有生命。然后顿悟,开始信仰最初的意志:活着的主要和唯一目地是改善自己。 这种生命意义用语言描述就是:人活着的目地是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抛弃享乐,去劳动,去接受,去忍耐,心生悲悯。 投入宗教继而又发现教义中的谎言,发现了教会的嘴脸是排斥异己,于是开始研究神学。 最后,托尔斯泰总结到:"所获得的对生命意义唯一的认知,是以教义为基础的。无论它多荒唐,它都是得救的唯一希望。我不会去寻找万物的因果联系,我知道万物的因果关系应该像本源一样,隐藏在永恒之中。但我仍希望按照这种逻辑去理解,从而推导出有一些东西必然无法解释的结论。我希望所有无法解释的东西都是这样,并不是因为我智力的要求是错的,而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智力的局限性。"
《忏悔录》读后感(十四)
拖拖拉拉的把托尔斯泰的忏悔录看完了 感觉 没意思,不推荐 整本书都在描述他从迷茫中寻找活着的意义,也许活着的意义本身太简单,所以老托对“探寻”过程的描述无比繁复。但这个过程又实在是冗长和沉闷。归根到底,他烦恼的根源在于1闲,2懒,3生活太圆满没什么好追求了开始自寻烦恼。 他的观察倒是对的,穷苦的人民,虽然没什么思考,但比“贵族”更活出了生命的意义,因为他们在创造生活。 我发现,其实所谓的有思想,真的得建立在不快乐and很闲的基础上。有时候这两者是并存的,可以说,人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于过于忙和过于闲,比如今天的我,无病呻吟的哀伤自己孤单?其实生活一如既往,就是闲的爱胡思乱想。 老托认为,信仰赋予了生命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 我觉得吧,这也是一种自以为是。像“人类简史”里说的,所谓的传统,文化,都是人类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其实吧,本来,最后,都是啥也没有。你说有意义就有意义吧。 正能量一点的话,就是: 动起来,去帮助别人,去创造生活。这还不如了凡四训总结的,和善,积德,包荒,惜精神。 and,别抱怨生活有些不如意,因为如果太如意了,你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离跳楼可能也不远了。 所以,生活本来就是不如意的,这也是生活的魅力。 有破有立才有激情
《忏悔录》读后感(十五)
三本著名的《忏悔录》之一。一位看似名利双收的老人对于自己一生的忏悔。虽然只有区区的4万多字,比他写的那些家喻户晓的小说来说,这本书也许更适合我。虽然还没到那个年纪,但不代表不能或者不应该忏悔。活着到底是为什么,看看托爷爷是怎么想的。
当然忏悔并不是后悔,就算你后悔了也是于事无补的。忏悔更多的是种思考,一种逻辑思维,名利双收就是人生的意义吗?书的前半部分把追逐名利的自相矛盾的逻辑给分析了一通。托爷爷是因为已经到达了名利的顶峰往下看才看到了这些可笑的欲望,而对于更多在攀爬过程的人们来说这些话语也许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许你无法去说服执迷的人们甚至执迷的自己,但不妨尝试去思考下书里的逻辑,或者尝试去反驳一下,也许会有心得。
前半部对于自己的忏悔其实最终无非是得出一个结论,人活着还是应该有自己的信仰,至于什么样的信仰是值得为之而生的,那还是要自己去寻找,寻觅信仰坚守信仰就是此生的意义。当然信仰只有两个字,但内容却博大精深。后半部托爷爷对于自己从小到大的宗教,东正教颇有微词,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补己领悟之大成。
其实对于自我对于生死很多问题,几千年以来古人已经思考的很透彻了,我们大可不必从零开始,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能让我们看的更远更全。
20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