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超音速》讲述了一名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意外的故事。影片以惊险刺激的飞行场面和紧张的情节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同时,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奋斗,展现了坚韧、勇气和拼搏精神。整体情节紧凑,节奏明快,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超音速》观后感(篇一)
有什么比最喜欢的单曲就是影片名更高兴的呢? 之前断断续续看过一些自媒体纪录片和讲解,还有一些洋妞的自发资料整理。但这部相比它们最特别的是它只讲了`Oasis的故事’,而且大部分的解说都是成员亲口口述。没有其他乐队、婚姻纠纷或者兄弟俩的骨科八卦(虽然我很想看这个…)。所以它的观感非常靠近个人的记忆感受而不是追求第三人称的客观,我认为这一点作为一个纪念性质的影片来说很重要。 片中对乐队的矛盾呈现不是很完整但还算坦诚,表现Noel在乐队经营上的控制欲和野心也没有回避他和其他人对于同伴的苛刻和恶意。“绿洲就是他们两兄弟,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俩是流氓、恶棍、坏朋友、spoiled brats和伟大的摇滚明星,在看到他们真实的既往历史后依然会觉得他们真的做成了了不起的事情并显示了夺目的人格魅力,好像他们生命里燃烧的只有音乐和野心。
但是在对待歌迷上他们的态度真的很有风范。媒体喜欢把他们和工人阶级贴在一起,但不管他们对此举动的态度如何,他们确实亲近并且信任听众而不是权威和政府。并且他们虽然很认可自己的音乐和能力,但是他还是会写下“别把你的生命耗费在一个只会把它蹬掉的摇滚乐队”这样不自傲的个性歌词。(他们对待乐迷和官方的态度突然让我想到The Clash↕️
《超音速》观后感(篇二)
为什么会喜欢Oasis?我记得一个很有趣的评价是说“Oasis的技术和和弦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拥有震撼心灵的力量”。我知道自己彻底爱上Oasis是在看了knebworth的演唱会视频之后,我是一个被视觉和听觉共同主宰的人,我也是一个在音乐中追求情感连接的人。 Noel和Liam就像是我幻想人格的两面,我希望自己是个天才同时也是个混蛋,我希望自己能够伤害别人也能够被别人伤害。事实上我不具备任何天才,也无法努力做个混蛋,倒是很擅长伤害和受伤。 先爱上音乐再去看乐队,你就不免带着一层滤镜 Liam说:若你能亲吻天空,那么就留下一个吻痕。 而Noel在结尾说的那段话,更是直击我的内心:你不能说Oasis的每个人,包括我在内,是世上最棒的。但当我们全部聚在一起时,我们让世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明的感受,我们实际上还是当初那个在boardwalk演出的乐队,我们还穿着一样的衣服,这一切就像是着火了,人们都及时上了船。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乐队和听众之间存在一种化学反应,某种磁性将两者互相吸引,the love, the vibe, the passion, the rage and the joy coming from the crowd, if anything that is oasis, it was.
《超音速》观后感(篇三)
从乐队成立讲到巅峰gig Knebworth,1991到1996五年时间,两张专辑,让他们停留在了乐队最纯粹的时候,也是人们最纯粹的时候。“那是前数字时代,是选秀节目和真人秀之前的年代,一切比现在更有意义,更不用说那是Oasis最好的时代”
似乎实现了乐队的本意,像烟花一样绽放后再消失在烟雾中,而不是一直走到矛盾激化,使本促使灵感迸发的兄弟间的爱与冲突成了走向毁灭的因素。
Pink Floyd,Queen,Blur都是文化人,歌词后面是哲学和文化,Oasis这一彻彻底底的流氓组合却从这样一群人中杀出来。我经常开玩笑得想就凭这俩为什么能走到这步,这份天赋真的就应该给他们吗。一个毫无技巧全靠天使般的嗓子去嘶吼,从来没有人敢这样玩;另外一个用着同样的和弦写了不知道多少曲子,词往往还是嗨了情况下胡乱写的。
但就是这样一对兄弟成就了最伟大摇滚乐队,他们与听众间就是能形成奇妙的纽带,有种超越音乐的东西,赋予了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词特殊的情感,这是每个听众自己的体会。Noel将其形容为“爱,共鸣,热忱,愤怒,来自人群的欢愉”,你对他们的词曲或是情感无法言传出一个具象,却能真切得感受到生命力,少年感。
《超音速》观后感(篇四)
94年的时候确实听了一段时间oasis,还有blur,oasis的风格野一些,blue有点学院派的感觉。都是受同学的影响,同学推荐了大家一起听,好听的就会收藏起来,经常地反复地听。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收音机和电台节目起了很好的媒介作用,传播也很迅速,基本上身在中国和英国本土听到oasis的专辑没有太多时间差。
这部纪录片的角度很不一样,不是那么专注于他们在音乐上的努力、障碍、进取、成功。更多的讲述他们成名的背景,比如Liam被人锤了脑袋以后怎么潘然醒悟;讲述他们兄弟没有实际享受过父爱而对亲生父亲的那种心底发出的憎恶,也恰恰是他们心中最脆弱的领地,无论他们之间又如何磕磕碰碰,这一点上他们始终相扶相持;讲述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平时吵嘴打架,如何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碍事,然后还是能再回来一起排练,那种自然而然的相处方式;讲述Noel和Liam的相互认可,Noel觉得Liam就是上天赏饭吃,录一首歌2、3遍变成了,而Noel就是作词小能手、乐队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讲述Noel几次突然情绪上来了想离开乐队,再回来就灵感喷发,一口气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讲述Liam嗓子出了问题,他在演唱会当下突然进入一个人游离的状态,转身离开舞台,Noel被迫继续演唱;讲述Noel接受采访带着骄傲无视那些奖项,最后他离开了乐队……许多家庭录影带拼凑起来的记录片,很能展示Noel和Liam的英国流氓腔调,展示他们身上草根的特征,很花絮也很真。
《超音速》观后感(篇五)
其实作为乐迷,投射了很多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对某个东西熟悉的时候,会想转到别的地方去,想听不一样的,找一个乐趣。通过什么都不懂,东一下西一下,可能还要经过误打误撞接触了一些东西,然后去选择哪个你喜欢 哪个不喜欢,有些人也许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认为真正喜欢的。
“我会一直吐槽下去,因为这很有趣。至少我觉得很有趣。很多人叫我成熟点,但我就是不想成熟。他们告诉我,‘规矩点,你都44了’,40岁或50岁不代表你就必须守规矩。我不那么认为。你花二三十年试图成为世界上最现实的人,十年后所有人却希望你忘掉那些,做一个混蛋。我就喜欢我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很风趣。我知道自己是谁,我也知道什么时候是真的不得体,什么时候只是开玩笑,我永远也不会改变。”
“我可没说绿洲需要重组,我只是说我们最初就不该解散,我只是一直不爽乐队解散的事。”
《one of us》的mv里看到Liam走向那一大片旧照片海洋时真切感受到以前那个没心没肺又混蛋的愣头青留给哥哥的温柔。
一直喜欢英摇的原因,是他们骨子里带着一种真正的对自由的向往。杰克·凯鲁亚克说“真正的自由是内心住着国王般的骄傲”,所以自由是不受任何人侵犯的,外表会带着一种羞怯的内敛,来守护内心的美好世界。也是一种特别本能的感觉,不是像现在大多数人压制自己已经成为习惯。就像Liam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唱歌,虽然穿着西服 也掩盖不住他独特的曼彻斯特“流氓腔”,桀骜不驯,敢说敢做,敢爱敢恨。
《超音速》观后感(篇六)
“就好像陆地上着了火然后所有人都及时上了船。”
他们狂妄、混乱、臭屁、美丽、惹是生非、目空一切、随心所欲、浑身不安分因子。
他们好像生来就那么酷,最普通的衣服都穿得那么有范,举手投足都值得被拙劣地模仿。
他们分崩离析,大打出手,然后又和好如初,勾肩搭背。
他们从不是什么伟光正的公众榜样、意见领袖。
他们偏偏又还有无与伦比的天赋才华和对音乐最纯粹最原始的热爱,那些温柔的旋律和情感隔了二十五年还是可以给我带来灵魂的震颤。
他们饱满的、甚至是过剩的生命力对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我而言有致命的吸引力。“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自觉地会这么想。
就连Oasis这个他们随便挑的名字——它的发音,它的含义,它的中文译名,它带来的联想,我都觉得浪漫得要死。
难再有这样的乐队了,可以看出某些国内乐队在竭力模仿,但somehow只觉得油腻不适。
爱惨了,想给十星,五星给Oasis五星给纪录片本身,很喜欢拼贴画的形式。片尾The Masterplan出现时很难不哭。
Mad for it and LIVE FOREVER.
《超音速》观后感(篇七)
> 还剩最后一场考试,复习不下一点,遂打开了这部我想了很久的纪录片。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看起来很舒畅的纪录片,绿洲乐队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妙,她就如这个纪录片的名字超音速一样,突如其来的成功,命中注定的成功,中间也有一些起起伏伏,不过最后结果总是好的。
影片的最后高潮结束在knebworth,很奇妙,一支大约17年的乐队,在影片的9/10的时候才讲到他们的第三年,这里是巅峰,他们太快达到了巅峰,虽然liam也说过“没人说过巅峰不可以被维持下去”之类的话,不过,之后的他们就很难再现当时的辉煌。
这就是影片的狡猾之处,显得绿洲的历史是这么的顺畅,很多艰难的时刻都一笑而过。有趣的是,人们只会记得他们的辉煌,而自己或许还会记得那些痛苦。
说一说人物,在影片里面呈现出来的liam和neol大体上并不是非常混蛋,相比于媒体塑造出来的混世魔王形象,影片里大体上是正常人的思维,虽然可能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张狂。关于那次美国之行,neol第一次离开乐队去了旧金山时,我看了纪录片才感觉和我之前看新闻说的不太一样,首先就是,并不全是liam的错,他们当时都磕了药,liam在台上还算认真对待,而neol拿到了曲目不同的谱子,他和他们弹奏的不一样,后来liam要求重新唱了一次。
比较知名的几次liam惹的祸,看起来也是liam过于大脑空空或者嗑药嗑多了,他不是故意惹事虽然他确实总能惹到别人。但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neol忍受不了liam似乎是有一些不合理的,所以姑且认为影片并没有把他们俩更深刻的关系体现出来(毕竟就1小时50分钟左右纪录片),或者美化了一些事情,他们俩的矛盾应该是有很深的原因,这些矛盾大概来历已久,从绿洲下坡路开始发酵,这是影片没有具体涉及到的,不过我猜neol这么狡猾且擅长自我保护的人不会轻易透露他内心的想法,而liam似乎不能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根源。除此之外,影片中也没有展开他们俩一些令人感到疑惑的事件,譬如讲到了某一场演出,但是没有讲到发生在这场演出的“we had sex last night”,让想吃瓜的我有些遗憾,不过如果真要讲这个,或许将会变得非常意识流。
虽然neol看似比liam正常许多,但是和乐队其他人比,他们俩确实很奇特。我很能理解后来想要离开乐队的两个成员的心情,oasis有几个时刻确实就像一台失控的法拉利,他们受不住了于是跳车而去,但liam和neol却没有失控不知所措的感觉,neol甚至去弹贝斯,我确实会被他们的想法震撼到,他们确实很有摇滚精神。
影片中间讲到了liam的嗓子问题,liam的嗓子后期出了点问题,而neol却越来越会唱歌,我看到这里代入liam是揪心的,但是liam虽然也不爽,但并没有对此展现更多的不满。
我很喜欢最后liam说的,当你能够亲吻天空,就要留下一个吻痕。这或许就能解释很多他的行为,他想要 '给世界留下痕迹' ,他和neol确实是很不一样,他自己的特质是如此的耀眼,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如果主唱不是liam那oasis根本不会像当时那样成功,他们的成功不只在于音乐,而且在于一种态度。liam就是天生的摇滚明星,不管怎样都会闪耀。相比于liam,neol是没有那么幸运的,但相比于大多数,他已经足够幸运。
《超音速》观后感(篇八)
电影定格在1996年Knebworth上空,烟花绽放,25万粉丝随着音乐欢呼尖叫鼓掌起舞,情侣拥吻,The Masterplan响起,感动和唏嘘淹没了我。
Liam的声线清脆中愤怒的沙哑,刻意拖长的慵懒的尾音,为Noel的简单却迷人的旋律注入生命力,那种睥睨一切,目空无人,愤怒,随心所欲,活在当下。穿越了时间,依然能击透人心,给人以干碎生活的勇气。千万人群的合唱共鸣,癫狂,愤怒和欢愉,使人感受到何为真切地活着,他们两个的联结是Oasis的灵魂,缺一不可。多希望Oasis永远停留在巅峰的时刻。
在巅峰中的毁灭是浪漫的,就如烟花绽放便即刻湮灭,那顷刻的美永存且弥足珍贵,如果在那时解散Oasis,是不是会更好。但是现在,重回90s已经不可能了,Noel和Liam分歧不可调和,时过境迁,那时的氛围也不复存在了。
我真的很想很想活在80s—90s,这是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年代吧,MJ Queen Oasis无数伟大的音乐在这段时间内诞生,神奇的1994三部电影经典同时出现,没有社交媒体,人们真切地feel alive。听现场不是为了录像,是全身心地浸入当下,感受音乐带来的联结和灵魂震颤。
我更喜欢莉亚原因,也许是因为他真的没有变,他依然纯粹做自己,不向商业媒体低头,每天骂东骂西,却不怀有恶意,真诚地爱与恨,到老也充满孩子气。最爱他年轻时说的:Life is easy man.对他来说,生活就是简单的,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就够了。他的举手投足,那种痞气背后却是一种纯真的孩子气,这是莉最迷人的地方;看他在酒馆的即兴演奏,感叹,莉亚就是属于人群的,人们来了又走,总有人爱着他,陪伴他。
Oasis的解散太令人唏嘘了,但至少他们曾拥有过18年,绽放过便已经无悔
“Dance if you want to dance
Please brother take a chance
You know they're gonna go
Which way they wanna go
All we know is that we don't know —
How it's gonna be
Please brother let it be
Life on the other hand won't let us understand
We're all part of the masterplan“
OASIS 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