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浅说》是一本既有趣味性又充满启示性的科普读物,它深入探讨了海洋世界的奥秘,让读者对海洋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还探讨了人类对海洋的影响,引起了读者的反思和思考。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拓展知识面,更能够增强环保意识。
《深海浅说》读后感(一)
许巍说,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樊登说,如果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去海边。总有不同的声音萦绕在耳边,但这并不妨碍你去探索大海,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书里,也许这辈子都无法抵达那么深的海底,但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海洋的神奇,总有惊喜在不确定中,总有惊喜在路上,也总有惊喜在永不停歇…
《深海浅说》读后感(二)
相对地表和太空,海底是人类探索最少的一个领域。生物多样性、地质特殊性、矿藏丰富性,在人类仅仅不到100年的探索中,不断刷新了对世界的认识,打开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新“视界”!认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好奇心,更是为了有效的利用和更好的保护。认识海洋(海底)的奇特,保护海洋(海底)的资源,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
《深海浅说》读后感(三)
整体来说这本书确实有点难读,总是对我的吸引力不强,但最终还是坚持读完了,确实拓宽了对海洋的认知!由于看了央视对汪老的专访,才看的这本书!其中最大的一个记忆点是我们所说的阳光,氧气是所有生命之源,但是这个真理在深海中完全黑暗且没有氧气依然有生命存在,反而海洋的生态系统比陆地更加庞大复杂,而人类对海洋的认知确实最浅薄的,当然这也给我们以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得海洋者得天下!尤其是页岩气的开采技术已经让漂亮国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这个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深海浅说》读后感(四)
如标题所说,确实说的不深,相对来说更适合小孩看。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纠正了几个之前错误的看法以及科普了一些术语。
纠正的包括海平面并不是平的,会因为海底起伏而起伏,以及海洋居然是漏的。
科普了热液,冷泉(Cold Spring Lab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此命名的),深海生物的生态系统,卫星遥感测水深等有意思的东西。
另外,不是很认可作者说的人类进入深海起初并不是想发财这个观点。无论是最开始的哥伦布远航还是后来的各种海洋勘探,我都觉得带有强烈的商业目的。探索海运,进行殖民,取得矿产,无一不是想发财。只不过到现在为止,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过去,而能盈利的方法门槛又过于高,所以只能是靠政府和科学家在推动着发展。
《深海浅说》读后感(五)
如果说浅海对于人类来说还是触手可及的,深海就几乎是一片未知了。那里会有什么呢?当然,没有人认为那里会有龙宫,也不见得有大水怪。想想看,上万米的海底,不仅暗无天日、冰冷彻骨,压力还多达一千个大气压,那里该是静悄悄的死寂一片吧?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化身孙悟空,潜它个海底两万里,可能会看到一幅很热闹的景象。
书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海底动图,深海有很多股向外喷射的热液和冷泉,附近有丰富的生物群。海底的洋壳不停地运动着,不停和地下进行物质交换。海底也是自然灾害的发源地之一,海底火山爆发及其伴生的海底滑坡、海啸都让人不得安宁。
除了对海底图景有初步的了解,这本书还向我们科普了备受关注的一些海洋问题,包括深海的资源宝藏、海权的归属,有利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一些热点海洋问题。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有益的深海和海洋科普读物,读起来对普通读者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完全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对深海的宏观和基本了解。
《深海浅说》读后感(六)
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终于品读完汪品先院士的《深海浅说》,一部极具趣味性和可读性的深海自然科学科普读物,越发深刻理解地球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相比以农耕为主体发展而来的华夏文明,我们的海洋文化一直处于比较边缘地带,也曾经远落后于地中海海洋文明。从19世纪人类好奇心驱动的深海考察,到20世纪以军事为目的的深海技术探索,到如今21世纪如何对深海的开发利用,是人类需要不断探索的。
深海是流动的。我们动辄就说要保护地球,殊不知地球一直在那儿,只是不同地球霸主你方唱霸我登场,深海的广度,深度,流动性深刻影响着地球最大尺度的碳水循环,海底底层中记录了千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霸主更替。
深海是活力的。区别于依靠太阳的核聚变的光合作用食物链,深海独立演化出依靠地球核裂变的化能作用的黑暗食物链,热液生物群、冷泉生物群、珊瑚礁生物群过着真正的海底慢生活,寿命动辄千年万岁,而这都是非常珍贵的生物基因资源,见证了生命的多样性。
深海是无情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海底滑坡,一个不高兴就会引发星球灾变,不能迅速预警处理不当的话,人类就会付出巨大的生命财产的代价。
深海是丰饶的。深海的油气资源,金属矿资源,生物资源固然很诱惑,但也需要人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开采能力,不然漏气漏油、核废料和海洋微塑料不仅会摧毁海洋生态,最终也会反噬人类。
深海不是聚宝盆,也不是扫把星,更不是垃圾堆,她就在那里。深海的保护与合作,既需要国家之间合理合法的海洋权益划分,也需要深海科技相匹配,更需要巧妙有效的使用,这是人类自己的挑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才能更长久生存。期待汪爷爷下一步海洋人文科学和海洋文化的科普著作。
《深海浅说》读后感(七)
从得到听书里知道了《深海浅说》这本书,读过之后,受益匪浅,给我的地理认知有提升了一个层次,一些碎片化的常识进行了一个贯穿,变得更加系统。有一些知识点是前所谓未知的,也是未有领悟到的。感谢作者汪品先院士。 1. 陆地生物的源头是光合作用,海洋中,前海藻类也可以光合作用,300米以下没有阳光的地方,靠的是化学合成,这种化学合成恰恰是地球所有生命的起始源头。 2. 地球内部能量的变化决定了地壳板块的变化,总的来说,岩石圈贯穿了地壳和上层地幔,是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的固态基座,也是固体和流体的分隔线。 3. 对于人类来说,海洋采油、捕鱼等从海洋获取资源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大陆架部分,而不是深海即2000米以下部分。 4. 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二十倍,所以,让人猛醒的是,当今的温室效应还有一个连锁反应,就是随着二氧化碳的排量提高,温室效应的加剧,地球气温会升高,从而使海洋温度升高,会使海底的可燃冰慢慢的融化,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飘到空气中,会成倍加剧温室效应,造成气候灾难,人类将无法生存。要知道,地球是在冰河期以后,冷热交替共生,变得温暖以后产生了生命,进化出了人类,气温升高,环境变化,人类消失将是大概率事情,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而决定权就在人类手里。而人类的自私性、短视性有无法克服对地球的伤害,也许这就是科幻常说的测试吧。长时间跨度内的测试。 5. 陆地的地质年龄22亿年,海洋只有2亿年,海洋壳体不停地俯冲、漂移、更新。 6.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世界有五大洋,他们是连着的,海底中脊也是连着的,最古老的是太平洋,原来大陆还连在一起时,他就是古老的海洋了;北冰洋以前是淡水湖,因为几块陆地靠的很近,连接大洋的水道又被冰冻,所以,他是淡水的,后来陆地分开,海水涌入,他才变成了咸水。 7. 洋流影响着世界的气候,调动洋流的主动力一直认为是大西洋,从赤道温暖处到北冰洋寒冷处形成循环,后来看,其实主动力是南大洋,也就是环绕南极洲,环绕地球南部的那一圈海洋,形成了环形洋流,影响空气、海水、陆地的温度,让人类有了早期的风帆远航、有了热带雨林、有了北海道渔场、有了台风、有了厄尔尼诺气候、有了陆地的干旱、雨水,从而使人类风调雨顺大丰收或者受到自然灾害。 8. 记住海底热液、冷泉,那是生命的源头;海底生物因为低温等原因,新陈代谢缓慢,有一些寿命非常长;海底生物我们现在还没有摸清、弄懂他们,请人类千万保持谦卑,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只是寄生在这个星球,历史不过2万年,地球已经四十几亿年了,人家早就在这,不仅天外有天、海外还有海呀。
《深海浅说》读后感(八)
对于蔚蓝色的大海,我们知道多少?
多年前的地理课上,我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与其说是地球,不如说是“水球”,从月球遥望地球,看到的是一个闪耀着蓝宝石光辉的星球。时至今日,人类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上天,但是对于海洋知道的还是很有限。下海比登天还难,特别深海,漆黑,高强度的水压。人们以前认为深海是一个寂静漆黑无生命的世界,打开这本书,才知道直到1860年代末期人类才真正证实深海也有动物。之前多次航海反反复复的实验,推翻看起来貌似“合理”的猜想,修正此前的认知上的错误。
除了动物是否存在,对于海底水循环做了介绍。就像作者所说,海洋科学面太宽,内容太广,讲得很宽泛。本来就是“浅说”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要理解里面说得很多内容,还是需要消化一会儿的。好在本书做了很多配图辅助理解。像第二章,海底是漏的,这里说的“漏”不是说海底像个漏斗海水流进地幔,而是说海底有无数“泉眼”从地底向海洋渗水。其中有热液和冷泉之分。何谓“热液”其实就是海底漏口喷发出的高温液体。都是喷出热液,还有黑烟囱和白烟囱之分。黑烟囱喷口有金属硫化物沉淀,白烟囱则是方解石碳酸盐矿物构成。
那么冷泉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温度不高的液体从海地流出来。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在海底以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点火就能燃烧,因此又叫可燃冰。进入新世纪,可燃冰变成潜在的新能源。
下面几章,从第二生物圈,板块移动,到北冰洋的形成,地中海干枯之争,到重大的海底地质灾害,如地震、海啸从海洋学的角度给出相应的解释。为什么日本地震那么多?核泄漏对海洋具体有些什么影响?美国当年核试验是在哪里做的? 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话不妨好好的读一读这本书。中国是个以陆地为主的国家,很多人对海洋并不熟悉。实际上,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智利的一场海啸,可以影响万里之外的日本。海洋有远比陆地复杂的地质环境,人类对海底地形的了解隔着上千米深的海水甚至不如地外行星来得准确。了解海洋,对于认识我们自己的星球有重要的意义。保护生态环境,首先就要从认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