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亲情》是一部描写食物与家人情感交融的作品。作者通过描述家人一起烹饪、分享美食的场景,表达了亲情的温暖和珍贵。从大鱼大肉到普通家常菜,每一道菜背后都蕴含着家人的爱和关怀。这部作品让人感受到了亲情在餐桌上的独特魅力。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篇1
“过来吃饭啰!”一声呼唤声后,我伴着清风快步来到了家门前。
透过厨房的玻璃,我看见奶奶娴熟的把饭盛入碗中,她脸上的皱纹如弯弯曲曲的河流向前涌去,黝黑的头发又多了几丝银白。经过岁月洗礼的双手皱皱的,可以看得出,她老人家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奶奶把可口的饭菜端到我面前,炒馍的颜色黄灿灿的,酥香可口,鸡蛋汤黄绿搭配,酸辣味美。
奶奶用那她平凡的双手做出了朴实而又美味的饭菜,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无论是寒风萧瑟,还是夏日炎炎,她都在任劳任怨地做着饭菜。
那已经黑得发亮的铁锅,可以想想已经过多少次的油油火火,曾经经历过多少岁月。那破了一角的瓷碗,曾经多少次为我盛过饭菜。无论我多讨厌吃多少好吃的东西,都不会讨厌那一菜一汤,也不会讨厌那浓浓亲情,可现在我功课多,作业多,所以不能经常回老家了,也不能经常吃到那伴我童年的一菜一汤了。
多么可口的饭菜啊!奶奶,我想你了……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篇2
冬至,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股热流,便流进了心间。
每年冬至,奶奶都会做汤圆。白白嫩嫩的圆球,配上红糖水,甜腻腻的,也暖洋洋的。
小时候,我是在老家上的学。那时,父母工作并不繁忙,爷爷奶奶也多清闲。每逢冬至,左邻右舍都会聚在一起,和面粉,揉面团。我可喜欢帮奶奶做汤圆了。小小的面团,在手中揉一揉,就变成了小圆球,可爱极了。
我们那的汤圆和别处不同,里边没有芝麻、花生之类的馅料,仅仅只是纯粹的面团,不参任何杂质。汤圆也不一定是白色的。每每到面料快用完的时候,奶奶便会拿出一小瓶红颜料,点一些在面料上。揉啊揉,面料就变成了粉红色,揉出来的汤圆也是粉嫩嫩的。
“来来来,刚做好的汤圆,趁还没凉,赶紧吃。”还没见到人,奶奶的声音便先到了。紧接着,就是汤圆的香气。红糖水包裹着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散发着香甜的味道,手心里的碗是热的,十分暖和。我也顾不上别的,拿着勺子开始吃。奶奶就坐在一旁,看着我,边笑还不忘提醒一句:慢点吃。
后来上了小学,不在老家念书了。跟着父母到了城市。奶奶也同样来照顾我了。依旧是每年冬至都有汤圆,味道也不曾变过。
只是,我们家多添了个弟弟,父母的工作也渐渐忙起来了。我本以为,往后的冬至都不会有汤圆了,要将就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桌上依然是散发着甜味和热气的汤圆。奶奶笑着说:“弟弟闹腾,为了不让他来捣乱,就把他哄睡了再来做汤圆。”我一时心暖又心疼,弟弟每次都要哄好久才能睡,奶奶一定又忙到了很晚。
汤圆一如既往的香甜,味道一如既往的亲切。奶奶一如既往地坐在一旁,就那样笑着看我……
冬至的汤圆,于我而言,是特别的,而我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