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1000字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4 17:25:49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14 17:25:49   小编:

读完《活过,爱过,写过》,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感受和记录。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呈现出生活中的磨难与欢乐,爱情的甜蜜与伤痛,以及写作的力量与温暖。这本书让我明白,活着就是一种幸福,爱是最美好的感情,写作是永恒的力量。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一篇

高产作家李银河新作,书的内容是永远不变的王小波。这本书的感受特别撕裂,前半本王小波活着的时候,让你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文字鲜活,感觉这个女人内心充盈,精神富足。后半本王小波死了,你觉得李银河也死了(至少心随他去了),后面都是学术报告,枯燥无聊,就是李银河的日常。第一次发现,原来王小波是李银河的形容词,点缀和突出强调。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二篇

6.11 李银河 爱过。活过。写过。 突然觉得标题很有意思。如果是我。怕是得写成活过。爱过。 因为可能在老师看来,是因为爱过才活过,作为真真正正的人活过,而并非只是单纯地作为一个人存在着。活过更像一个形容词,描述了其精彩的一生。至于这三个词,是时间顺序的问题。先爱过,体验到了活着的一部分,经历各种事情活着,最后又到了写作的经历。 有一些很感动的东西。 比如九十年代大家轻物质重精神的生活。当年的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且热情高涨 她和小波先生之间的爱情。 她的工作,社会学家,对我于社会学的话启蒙意义。 在最后说到为何自己要写作,自己因为写作成为了自由人,自由自在地表达,有冲动做一件事是好的,写作的意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生活的意义不过是一种生活状态,大多数人不能改变什么就这么离去了。 虽然有些散乱无章。无意诋毁作者。不妨当做口水话去看,你会发现真的很鲜活,很轻松。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三篇

喜马拉雅的口述版就像一位很和善的老人在你身边念叨往事一样亲切,李银河老师的童年,去内蒙古下乡,和王小波的爱情,三十岁去美国留学,和小波周游美国和欧洲……再听老师聊她研究的社会学和同性恋的问题,觉得好有意思。

老师关于性学的研究,一些平时难以启齿的词语变成老师口中的专业术语,突然觉得性这件事一点也不难以启齿了。还有老师对于同性恋人群的研究,列举了很多详细的数据(不过我感觉自己身边同性恋的比例远不止4%啊……)。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态度从判定有罪到大部分接纳,确实,如果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一个人的性取向应当是自由的。老师还提到同妻问题等等,其实都是很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有一段提到人口问题,老师说“我们少生点儿人,让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活得好一点,又有什么不好?”,但我想问的是:少生一点儿人真的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等我们这代独生子女变老了,中国变成老龄化社会,消费欲望降低,消费水平低下,社会怎么发展?退休年龄整体延后,晚年还要做打工人……真的会幸福吗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四篇

几年的世俗生活让我失去了自己,在繁忙中成为简单落后的苦力机器。李银河的纯粹让我欣喜不已,像饿了好久吃上一顿饭,像迷失了好久找到了同伴,也许前路依旧坎坷,但拥有同伴的感觉好棒。

我不知怎样成长为现在如此,是从小老师的引导,是影视剧的影响,是基因决定了价值体系?无从探究,可是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每个人也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样子,因为那是自己,我们要支持自己。

“满足了基本需要之外的供给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更有意义的倒是精神的享受:感人至深的情感,清澈有力的思想,所有的虚构之美——音乐、美术、戏剧以至优雅的生活”

“对于一个活得清醒自觉的人来说,生活中是不可以没有哲学的。哲学能够为我们提供关于宇宙(物质世界)和人生(精神世界)的思考,帮我们走出心灵困境和眼前的不快,重新获得开朗的心境和快乐平静的人生。”

虽说如此,书中有一些想法我不能赞同。衡量一个集体,不应该以广大的落后群体为指标,这非常不公平。代表着希望与前进的,是领头羊的位置,无论尾巴甩了有多远。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五篇

我的身体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感觉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的身体是否舒适,我的精神是否愉悦,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据此,我发明了一种生命哲学,即采蜜哲学:我像一只蜜蜂,我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只是采蜜。我在花丛中飞舞,只是为了偶尔采撷花中精华。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点儿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舒适的,最诗意的,最适合我的。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

对李银河的了解基本通过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看了她的自传之后对她和他们关系的认识便更加立体起来。「王小波凌厉的攻势是任何人都难以抵御的」,再次展现了打直球的强大力量,那种咄咄逼人的自信和无比的纯真确实让人难以招架。他们之间的爱情实在是羡煞旁人,互为彼此的「良心」,无限欣赏和支持对方,这样的关系太难得了,他们多么幸运能遇见彼此。

虽然后半部分有很大篇幅给了她的研究,但是作为自传还是感受到了很大的真诚。

好喜欢她那种自由自在、清澈、忠于自我的生活姿态。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六篇

最近读王小波和李银河、梁永安等。

王小波和梁永安在云南插队的时候,以及李银河从内蒙古当农兵团回来的时候,他们在那时候的青春时期的大量阅读时光,奠定了一生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道路。

想来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并没有好好地吸收前人们伟大的思想,一直在某个漩涡里: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反而在两三年前感受到自己内在的匮乏,而开始读轴心时代东西方的思想。

我觉得还远远不够。现在我在云南就是我的“插队”时期,但是生活条件好多了。我如饥似渴,想读的太多。但我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我不是被这些书塑造了基础价值观,而是,我有很强的被“验证”和“确认”的感觉:哦,原来他们也这么想啊。

所以,我的主业是读书和写作。有些朋友问我Life Coach的价格,我统一的回复:随喜。请不要顾虑价格,尤其是年轻的伙伴们。我会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对话,目前来看大家都得到了欢喜。但我不想当作主业。

这或许又是一次随心❤️吧。

我最被李银河打动的,还有她被王小波和大侠融合从而得到完美爱情的一生。一个人是可以被融化而产生爱情的,主要跟随心走,而不是用头脑限制自己。比如,王小波太丑了,大侠是一个跨性别者。主要跟随心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还有她跟壮壮的链接。她说,一个那么小的人儿,对她有那么深的感情,真的令人动容。壮壮让她体验到了母性。

李银河真的如王小波和大侠所说,是一个可爱的人。归根结底,是一个愿意感知生命的人。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七篇

这本书是在某个读书公众号上看到的推荐,正巧我在读李银河老师的《女性主义》(话说《女性主义》这本书已经被好几本书加塞了),特别喜欢李老师的文字风格,读起来很轻松亲切,表述又很专业。可能是她因为她的工作原因,写出的文字都是实打实的,有调查有数据支撑的,而不是一拍脑袋灵光一闪冒出来的主意。从这一点来说,也能了解到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真实的事物和态度。

公号的推荐语中写道:

读完确有此感,这应该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书了,正好赶上春节假期,时间相对自由,这本书摆在桌子上,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我放下手机坐下听她“讲故事”。

我也非常喜欢这样的自传写法,把自己重要的经历都原原本本的呈现,这些重要的经历都是能够直接反应出她的人生价值观的,我甚至可以通过中插的老照片,来想象她在经历那一切时的表情态度。我很羡慕这样的人生,是我不能选择的一种活法。但也不会因此而看轻自己的生活方式,作者在自信的口气中,又留给了读者喜爱自己的空间,看完它,我会更热爱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不可复制,但她的热情却感染到我。

阅读过程也是我领略社会学魅力的过程,原来社会学是那么有趣的一门学科。也会想再读一读李银河老师的其他的作品,其中最想要读的是同性恋亚文化。也想找王小波的小说来看看,我错过的美好事物可真多,好在,现在我看到了。也被鼓励到想要继续记录自己的生活琐事,不思考任何目的的去记录。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八篇

虽然饱经沧桑,将满腔热情磨灭在重体力劳动中,但这也是遇见知识,遇见更广渺的世界时,会义无反顾头也不回地猛扎进去的原因。这和我们这一代受教育的方式太不一样了。虽然我们有更好的环境和资源,但是能动性却很少被调动和激发,总是被动地获取知识。假如没有考试,我们还会努力吗?据我所知,很多孩子即使面临考试压力,也抗拒学习。因为这是一件被迫去做的事情,是一件兴趣索然的事情。

而作者的童年和青春时期的自述,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如果开了窍,却不给她养分,不给她知识,这简直就会让人沦为行尸走肉。

而爱情的部分,展示了什么是神仙眷侣。即使在穷游途中车坏了,还被偷了钱,却丝毫不影响兴致。和爱的人,做想做的事情,其他交给缘分。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松弛感吧。看完之后,也会觉得自己充满能量,想要把这份轻松愉快、泰然处事的态度传染给爱的人。

自传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简介,我理解为作者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投身做研究。而互联网时代,作者也不吝发声,并且开始创作写小说。每次看到反问式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认可,我都会感到很可爱,因为实在太正经八百了,甚至有些看起来是自视甚高,但其实也完全匹配她的能力高度。我想引用下来,因为它也可以激励我。

“她说到,人写作时,摆脱了个人的狭小的生存空间,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与他人、社会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她的这个想法我还从来没有体验过,难道我不想体验?它好像给人一种在空中飞翔的感觉。这个我也还没有体验过,难道我不该体验?到目前为止,我写的东西只是一种劳作,是将知识介绍给大家,并不涉及我的心。难道我不能写涉及心的东西?难道我的心不值得让他人知道?不值得写下来?写不下来?我为什么总是在躲避自己的内心?总是在躲避我的渴望?总是在做一些周边的事情,不敢进入核心?那核心是空空如也的吗?为什么不像小波所说”我要试着创造一点儿美出来“?我一直让枯燥的劳作充满自己的每一天的生命,以便逃离涉及核心的那个东西。我是不是可以开始尝试一下了?我为什么还要躲避我的宿命呢?我的生活难道不值一写吗?我的一生从来没有碰到我的上限,从来没有去绞尽脑汁做点儿什么。现在可以试试去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了吧,看看如果我做,我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来。”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九篇

最近5年,读过的最最酣畅淋漓的自传。

最近几年因为我一直在做关注性少数群体的研究。所以除了专业文献,我在业余时间也看了大量的LGBT主题的文艺作品和社会学报道。作为中国同性恋研究的开山鼻祖,王小波和李银河自然是核心中的核心。作为王小波的粉丝,关于李银河的生平也知道不少,春节闲来正好读读这位社会学宗师的自传。

结果发现读的真是快意无比。一方面,是因为李银河那一代大学生的经历,跟我母亲经历非常相似,其中的历史背景和事件,我都听说和阅读过多次,可谓如数家珍。另一方面,则是性情相投,李银河的很多观点和看法简直跟我简直如出一辙。——这本传记真读起来可谓酣畅淋漓,就好像两个投缘的好友好久不见,互诉衷肠、痛快痛快。

对工作通透——李说:“我们回国是因为可以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搞社会学研究,对于小波来说就是写小说。除了这两件事,任何其他的工作都难免会为我们带来异化的感觉”。所以,即便李在美国拿到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历后,本也可在海外安逸的多的工作生活,她毅然回国的决定现在看来英明无比。美国只是少了一个中产阶级,中国却多了一个开风气之先的重量级学者!

对学术智慧——李提倡:“社会学要就是要讲故事,定性研究才能发觉真问题”。近年来我自己的也越来越偏向于定性研究,所以听的特别受用,看到这一段真是心意相通,心领神会!

对婚姻完满——李很早就选择丁克,所以小波虽走的早,但是两个人无比轻松快乐的在一起20年。不但一起相爱生活,还一起做研究,可谓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的神仙眷侣。

对爱情知足——李由衷的珍惜和满足这段爱情——“在王小波一生最重要的时间,他的爱都只给了我一个人。我这一生仅仅因为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我又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的这份至死不渝的爱,就是我最好的报酬。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了”

唯一的遗憾是小波的早逝,但是李也有超脱的心态。她说 “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活着是多么好啊。而小波竟然能够忍心离去,唯一可以告慰他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过这一切”。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十篇

再度踩雷的传记。 一直不喜欢传记。 一是因为很多传记文学性总要超过纪实性,总爱加上“半点不由人”的味儿,比如少时读唐浩明的《曾国藩》,他说什么曾国藩母亲夜里梦见一条怎样的白蛇,然后有了曾国藩,真是直到现在想起都很无语; 二是因为全部一个套路,可以传记的人总得不凡吧,那他就得各种不凡。比如很生气的一次,梅寒写张爱玲传记,用各种大自然的不凡来修饰张爱玲的不凡,最后再来一句“这是她的宿命”,我呸!张爱玲在世时就很讨厌传奇色彩,她本是个惊世骇俗的女子。在她离世后,各位标榜爱她文字爱她本人的一些三流作家为她写什么破传记,就爱要用“传奇”二字一次次来渲染、旁观张爱玲的一生。心疼张爱玲生前为躲避人的旁观多次搬家、拒绝走访,身后却一次次被人强行撕开、甚至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揣测关于张爱玲的一切。真的很讽刺,一生最厌传奇的女作家,最终仍不能免俗地要在他人的书写里成为传奇。 所以甚少读传记。但插一句,要说目前读过的最棒的传记,还得是张宏杰的《曾国藩传》,次之应是溥仪的《我的前半生》。 哎,我为什么又买了李银河的这本自传呢?好像因为在哪里读到她此书里的一句话,很是喜欢。也因为她的自传,肯定少不了王小波,我喜欢的王小波。 李银河说,王小波之所以能成为她的选择,部分原因就藏在她的文学之梦中。 天呐,这就是:王小波带着李银河的理想而来,最终成为了她的理想。我觉得真的是太棒了。 李银河一直有个文学梦。而两人未曾谋面时,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就已经打动了李银河,她被此书背后的灵魂深深吸引。这是真的灵魂相吸啊。 我以前只读过王小波的文字,看过他的照片,从未看过他的采访。得好友分享,在B站刷了几段王小波的采访,天哪,原来反讽、戏谩背后的声音竟然这样温柔~ 有个访谈记者总想旁敲侧击王小波最爱的文学作品,故意问如果去荒岛带什么书。王小波一本正经的回应真的是太王小波:带习题集。 哈哈哈哈,要说反套路,还得是王小波。 买到手翻看时,才发现李银河也把大侠写进了书里。然后就像是把我拉回了几年前,坐在图书馆里看他俩首次接受访谈,拿出把键盘敲出火花的气势与周亚畅聊。也很美好,几年后我们仍可以隔着屏幕聊他俩。不过,李银河在本书里,没有写她和大侠的新故事。 李银河还写了她主要的学术理论,完全能看出这些章节她文字的把控能力。在论及学术时她更如鱼得水,而写文字和小说的她,确实欠些火候,就像是王小波预言的:她的文字还跳不起来。究其原因,好友冯唐一语中的:因为她的文字“清通简要”,没有废话,没有多余的文字,平铺直叙,简明扼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太少,自然少了趣味。 我想,有趣的传记,要么是主人公本身人生经历大开大合、跌宕起伏,本身就耐人寻味;要么文字可以写的有趣。像李银河,虽然也是历经许多,但还不是跌宕起伏,要想可读性高,文字可以风趣幽默些,偏偏李银河的文字论文味儿太重,学术、严肃,所以像在读报告。 但我仍很羡慕她,她说:读书和写作,这就是我今后几十年的生活,当然还有休闲。 你看,太畅意了,而且她现在满满的小说写作欲望,期待她那篇文字可以“跳起来”的小说。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十一篇

李银河活成了多少女人梦想的样子。

如果人死后,墓志铭写成了“活过 爱过 写过”,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一定是无憾的,因为活过,这个人存在过,爱过,这个人是幸福的,写过,一生是充实的。

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出生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样空白的,离开的时候填满了在世上经历的所有,这些所有又随着这个人的离开失去了意义,而留下的墓志铭可以如此简单,如此准确,这么酷,是不是也可以无憾了。

看完这本书,李银河的一生,就是追求爱与美的一生,就是在自由和快乐的伴随下,活着,爱着,写着。在中国的大环境下,一个女人,不是被家庭,就是被生育,重担下无法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李银河就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的爱人,选择自己是否生育,这是多少女人的梦想。而且作为独立女人,她有自己的事业,获得了不小的成就,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在研究领域走在了整个国家的前面,她有自己的爱情,而且是两份至死不渝,灵魂伴侣之间的爱情,她太幸运了,太幸福了。

最初对李银河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太喜欢王小波了,王小波的作品看了又看,他在书信中深爱的那个女人应该完美的无法触碰,可是看了李银河的照片,她并不美,看了一些李银河的新闻,她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了,就在王小波去世不久,她竟然喜欢sm,她靠王小波的名气获得了声誉.......

偶然的一次,在性教育的视频中了解,好像叫《李银河性学十讲》之类的名字,她很平静,很儒雅,而且很博学,在性学的讲述中,既有性知识,又有相关例证,还有类似影视作品推荐,可以把大众谈之变色的性知识讲的很有说服力,没有卖弄,没有挑逗,像百家讲坛中讲述历史一样自然,而且更加平静,一下子让我觉得,这个人,这个学者不简单,然后就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放在豆瓣想看里面一直留存到现在。

李银河非常的实在,单纯,快乐,这体现在书中的文字里,她说出了自传的无趣,又很坦诚的将自己并没有太多波澜的人生写的略有些趣味,只有一章主要讲王小波,竟然有比较系统又粗略的著作介绍,更可贵的是坦然将大侠介绍给读者,无论是文字,还是和王小波的趣事,还是性学等专业理论研究,抑或是与大侠的故事,都非常的朴实,却特别的自然真诚,读起来很轻松愉快,又有很多收获,具体内容就不赘述了,看看这本书吧,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很多。

读过这本书已经很喜欢李银河了,这应该是自传书籍的成功吧。在书的末尾,李银河将自己的人生所获分享给读者,个人非常的喜欢,想到了她的另一个书名《人间采蜜记》,分享一下吧。

“我像一只蜜蜂,我人生的全部内容只是采蜜。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点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舒适的,最诗意的,最适合我的。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失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意义。”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更加宽容,去了解,去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人,以及这些人的不同选择。

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活出自我。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十二篇

李银河的一生是富足与幸福。童年时家境、学养及物质皆丰富,造就了孩子未耽于生活之苦。青春期内蒙兵团的经历,使她对当时运动的狂热及丧失理性有了切身的感受,使这个腼腆敏感的女孩子多了份思考。幸而她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分配了理想的工作、遇到了真爱——王小波、有了海外留学并致力于自己喜欢的社会学研究,在小波猝然离世后,“大侠”又走进了她的生活,依然帮助她、疼爱她。

李银河先生的精神世界始终丰盈,骨子里的浪漫使她和王小波先生爱得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共同留学、读书、鸿雁传情、游历世界。因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未受过贫困之苦,所以她一生将金钱视为常物,回国致力于当时超越现实的同性恋、性学的研究。正因为她骨子里的超脱,才可以心无旁骛地致力于性学及非异性恋的研究,为少数族群发声。

李银河在职期间的中国,对性取向及同性恋问题,社会及国人的认可度还是偏低的。但随着先生等一群专家、学者的助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国人文明素质及知识眼界的提高与拓宽,现在大家对不同的性取向采取了接受或者不非议的态度,社会的包容性更强了。

《活过、爱过、写过》真实再现了李银河的人生观、价值观,书中涉及专业领域知识确有浓浓的论文味道,但这就是李银河的风格。她通过长达数十年的学习、访谈、研究与思考,对同性恋、虐恋及性学有独到的见解,对同性恋合法化振臂疾呼,无论同性恋是否可以合法化,无论非大众的性取向及性癖如何发展,字字句句渗透了李银河先生作为社会学家的专业,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与敢于发声的风骨。

李银河先生的学识与研究我恐怕学不来,但其对人生的态度确实助你我思考与成长。

李银河先生认为——人要热爱生命,不必将自己的心情系在别人的评价上。因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是绝对孤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兴奋点。如果太介意别人的评价,必定不会有轻松快乐的生活。人生短暂,稍纵即逝。只有过自由和快乐的生活,才对得起自己。

我非常欣赏银河先生书中的一句话“所有的大作家都是怎样生活的?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无法沟通,南辕北撤。缺少会心的一笑,缺少心有灵犀的交流。”李先生在退休后选择了写作,她在享受自己的写作过程,而不是战战兢等待别人的评价。别人喜欢和不喜欢能怎么样?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了。如果别人能够喜欢,当然更好;如果没有一个人喜欢,自我欣赏,也很好。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的纯净和快乐。我们虽不可能人人沉浸于写作或艺术等领域中,但我们做事情、过自己的生活,同样要尊重自己的内心,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正如先生说,别人喜欢与不喜欢又能怎样?只要不违法乱纪、损人利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收获快乐。

最后还是引用银河先生的人生观为结语吧: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芝麻人生呢?我唯一想明白的就是,要以比较舒适快乐的状态度过自己的人生。虽然在造物主眼里我只不过是一粒芝麻,但是这个渺小的生命对于我来说却是我的全部,是我整个的世界。我的身体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感觉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的身体是否舒适,我的精神是否愉悦,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据此,我发明了一种生命哲学,即采蜜哲学:我像一只蜜蜂,我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只是采蜜。我在花中飞舞,只是为了偶尔采撷花中精华。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点儿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舒适的,最诗意的,最适合我的。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

活过,爱过,写过读后感第十三篇

非常推荐看这本书,虽然只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传记,但作者无疑有着一个有趣的灵魂。

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面对时代、社会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与磨难如何以一种大智若愚的态度去对待,哪怕苦中作乐的生活也可以很精彩,因为灵魂有依,精神富足。

我也想走过这么多的地方,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智慧,抵御不甚美好的现实。

我最脍炙人口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对着镜子哭,妈妈要给我擦眼泪,我对妈妈说:别擦了,我还要接着哭呢。(红色童年)

——作者是个有趣的人,从童年趣事就可见一斑。

上帝惩罚西西弗斯,让他把大石推上山冈,然后滚下山脚,重新再推。我们在那些拼死的劳作中找到了西西弗斯的感觉。在一个被用作流放地的小岛上,犯人们每天被迫从岛的这边挑起一担水经过汗流浃背的跋涉,把水倒在岛的另一边,或者是把一堆木头从岛的这边搬到那边,再费尽千辛万苦搬回来,如此反复,以至无穷。心理学家认为,毫无意义的劳作对人心里的折磨远胜过有意义、有结果的劳作,它能把人彻底逼疯。而我们最美好的年华就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劳作上。回想起来,这种日常的平庸而无意义的劳作,对于我们正值青春的花样年华的虚耗,对于人的心灵的戕害,比起酷刑和赤裸裸的残暴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青春岁月)

——读到这里颇有些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意味,年轻人在精力最充沛的年岁真应该找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干,比如读书,比如公益。作者插队回来把自己关在家里猛读了两年书,或许正是对过去被耗费光阴的扼腕和不忍。忽然觉得,倘若人生中吃苦的程度是固定不变的,那其实最好都在年轻时咬牙受了咽下去,毕竟身体和精神都在最容易恢复的全盛,而且在过往的岁月里能因后怕、不愿重蹈覆辙而一直保持谦虚、谨慎。

一看之下,觉得他长得真是够难看的,心中暗暗有点儿失望。后来,刚谈恋爱时,有一次我提出来分手,就是因为觉得他难看,尤其跟我的初恋相比,那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那次把小波气了个半死,写来一封非常刻薄的刻毒的信,气急败坏。记得信的开头列了一大堆酒名,说:“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后来,他说了一句话,把我气乐了,他说:“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心结打开了,我们又接着好下去了。小波在一封信中还找了后账,他说:建议男女谈恋爱都戴墨镜前往(取其防止长相成为障碍之意)。(我和小波)

——有趣的人儿之间的神仙爱情啊,过往生活的点滴通过作者的回忆、文字流露出来,仿佛淌在了纸张上的蜜,隽永而浓郁。看着看着忽然就叹息王小波走得太早了。

记得小波常引用的一句不知出处的话:人生在世只有两个选择,不是做傻瓜就是做恶棍。在那个时代(),清醒和善良是多么稀少呵。

——人善被人欺,前者傻瓜,后者恶棍,

我觉得中文把上学说成读书很有道理,学校不一定能教人什么东西,重要的是读书,自己多看书就行了……全世界有几个学者的初等教育是靠在监狱自学的?可这就是中国这一代人的共同遭遇……老师就像猫,设立了一些程序,比如学期论文啊,硕士博士学位啊,作为老鼠,只要不被猫捉到就行了,主要的时间还是自己读书……我马上明白了她(作者初中的学姐)的意思,自始至终就对她说了一句话:咱们一定把成本降到最低。(留学生活)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竟有种荒谬之感:当代成千成万的教师都不懂的东西,反而被一个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老教授勘破。另外也让我从把老师当绝对权威,头上神明的藩篱中脱出来,学东西还是为了自己,“尽信书不如无书”。

一想到印度可能会超过我们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马上痛心疾首,像没有拿到奥运金牌只拿到银牌一样,从来不会想我们为什么非要拿这个金牌不可?我们少生点儿人,让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活得好一点儿,又有什么不好?(他们的世界)

——曾经跟父母透露过少生或者不生的念头,两方都曾瞪着眼看我:“假如人人跟你一样想法,人类岂不灭绝了?”抑或是“人类的都生育了几千年了,岂能说不生就不生?”每次回想就觉得啼笑皆非,一是人人想法故不可能相同,假使真有全人类同心不生那天,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过好自己一生最重要,人都到尽头了,还管他若干年后人类会不会灭亡。何况人类面对宇宙又是多么小的存在。二是,两千年封建帝制都倒塌,转而建立起社会主义了。谁又知道这种非制度性的习俗会不会也有无法持续的一天,唯有真善美永恒。

在西方,与性有关的论争常常围绕着正确与错误、正常与反常、善行与罪恶而展开;在中国,与性的地位有关的却是重大与渺小,崇高与羞耻、上流与下流的问题。在西方社会中,性处于对抗中——压制与反抗、正常与病态、罪与非罪的对抗;在中国社会中,性被忽视,性在重要不重要、崇高与地下、浩然正气与鬼魅邪气之间属于后者。早有不少学者论述过西方是罪感社会、中国是耻感社会的观点,很有道理、在性的问题上,西方的宗教或意识形态会告诫人们,什么样的性行为方式是罪恶的,不要去做、而中国的传统伦理或意识形态会宣称,性是可耻的,要把它节制到最低限度;要背着人悄悄去做,不要把它挂在嘴上;这种兽性欲望虽然人人都有,但是比较高尚的人比较能够克制它,最高尚的人最能克制它。(性学在中国)

——依旧是醍醐灌顶。之前对性学没有研究,以为西方历史上就比中国开放,现在看来不然。因为西方的宗教文化,做离经叛道的事是对上帝的背叛和亵渎,是有罪之行。在中国,离经叛道之事通常脱不开三纲五常,习惯态度的“为人所不耻”。极端与中庸,罪与耻,倒是非常形色地道出许多文化差异背后的根源。

在我心目中,这一法律改革的最高境界就是福柯所反复论述的:任何形式的性行为都不应当受到任何法律的惩罚。强奸和儿童的性侵犯可以视同于伤害罪加以处置。性不关法律的事。它或者属于道德的范畴,或者属于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范畴。而法律不应该干涉道德范畴之内的事,更无权干涉人们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

——之前作者在提交“申请允许同性恋合法”提案时得到的回复是“太过超前”,看到这部分的时候脑中也倏忽蹦出了“超前”二字,其实我对作者的看法是大致认同的,但是感觉在当今尚且谈性色变,尚未拥有一个良好性教育的社会,把性从法律中抽离出来难度太大。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母性(难道说,我身上的母性被他唤醒了?),我也不在乎因为有了母性就成了一个更完整的女人(完不完整有那么重要吗?),我只是陶醉在这种甘醇的爱与被爱的情感之中。(遇见大侠)

——dy软件中对于一些未婚未育人士的视频总有“你的人生不完整”的指手画脚的评论。“完不完整有那么重要吗?”对别人合法且自由的生活方式横加指责的人,显然不懂得尊重独立个体、独立意志是高级灵长类应该具备的素养。

现实生活中,这种浪漫的激情之爱还是能够见到的,它往往发生在社会地位及各种所谓条件相差悬殊的个体之间,因为在世俗眼中他们是不相匹配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最容易激发浪漫的激情之爱。(从博客到小说)

——爱看玛丽苏的孩子,也大都生活在平凡之家,比如我。

我深深感到,不可以将自己的心情系在别人的评价上。因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是绝对孤独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兴奋点。如果太介意别人的评价,必定不会有轻松快乐的生活。(从博客到小说)

——作者童年章节中说过“从小就是耻感很重的人”,但她同样有着不羁、自由的内心。作为同样耻感深重的人,我非常希望自己也能像作者一样,抛去现实芜杂,忠于内心热爱。

2021.5.12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