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是一本充满温馨和美食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烹饪技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关于家庭和传统的故事。书中的食谱简单易学,却又别具特色,让人对烹饪充满了热情和期待。整本书透露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一)
看介绍说这本书是根据维多利亚时代(1837年至1901年)的真实故事改编,可能男性读这本书的不多吧,在过去历史中男性在职业和家庭中受到的约束和限制远远少于女性。这本书女性读起来,特别能体会其中的心酸、破碎、压抑、反抗。
书中的伊莱莎小姐,36岁的没结婚的老处女,父亲破产,与母亲经营一家租来的旅馆。安,17岁,贫穷,饥饿,胆小,母亲疯癫,父亲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终日酗酒,有个哥哥在伦敦当帮厨,其余4个兄弟因疾病同一天死去(可能是吃了病死的牛肉,可能是染了疾病无法医治)。他们俩都是社会不喜欢的,不能容忍的,社会所认为最可怜和讨厌的人。安就更可怜了,几乎遇到的所有人都认为可以随便欺负她,这不光是她性格胆小的原因,更多是社会所谓的阶层和男权的滥用。
伊莱莎和安,她们俩在厨房共事,彼此在精神上治愈和滋养着对方,她们俩都热爱厨房,渴望光明正大的去做一名厨师,无论是家庭的还是外面的,光明正大的,而不是当时社会认为的淑女不应该进厨房,一个女人不应该写诗,一个女人不应该梦想着做一名厨师。伊莱莎和安共同成长着,伊莱莎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诗集,食谱,她们一起用10年编了一本食谱,在那个年代,多么勇敢和坚强的事情啊。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二)
本书是通过改编自英国第一位现代烹饪作家的故事,讲述了一段跨阶级的女性励志友谊,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美食带给人们的超然乐趣与慰藉,是一部历史文学小说。“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之前也读过有关维多利亚时代的书,如《君临天下》和《病人、医生、江湖郎中》,对维多利亚时代有一定的了解。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本书叙述的起始时间就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刚刚登基,以此来揭开序幕。当时英国正处于繁盛时期,伦敦这个大都市有着很多的新食材,让人心驰神往。正在此时,一位36岁女诗人伊莱莎·阿克顿,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她因为家庭突遭巨变,不得不出来工作。她接受了出版方的委托,通过多种渠道开始收集食谱,自己跟着食谱研究并自学烹饪。当然,她也雇用了一个小女孩来帮助她打下手,她就是年仅17岁的安·柯比,虽然很年轻,生活贫困,但她始终心怀梦想。随着她们两个人对烹饪的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出版了一本有关烹饪的书籍,在当时的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然后随着两个人交流的深入,安在无意间发现了伊莱莎过去的秘密,两个人的友谊从此开始出现了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看似讲烹饪,实则讲爱的书。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各种美食,又优质柠檬奶油、藤条叶烤鸽子、清炒脆欧芹鲈鱼片、鱼蛋燴饭等,各式各样,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美食复古画卷。当然,从中不进感受到食物的盛宴,更是她们之间友谊的滋润。泰晤士报是这样对此书进行评价的“书中的两位女性对食物和友谊的探索是动人的,我们支持伊莱莎追求人生的独立和写作的梦想。这部小说中附有伊莱莎的一些食谱,我认为巧克力蛋糕就和这部小说一样美味!” 当然,我们更应该从书中看到女性的独立,她们不是逃跑着躲进厨房里的,而是凭借着对食物的珍视,她们愉快地站在了厨房里,在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她们写诗和烹饪,都是自己的热爱与追求,是她们热爱的收获。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三)
啊啊啊一口气读完了!迫不及待来分享我的3个收获:
1⃣️沉浸式体验英式美食的烹饪过程
这本书像一本古董书,正红烫金的封面,米白色淡雅的内页,跟随伊莱莎来到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她正和安正在厨房为寄宿客人的午餐忙碌……芜菁浓汤、牛津潘趣酒、橙花马卡龙、大黄梨酥皮等古典菜式轮番登场,面对这么美食怎能不爱~~~
2⃣️双线叙事,一次赏心悦目的阅读
作者的笔下仿佛藏有一个百宝箱,情节一环接一环地抛出来,很有节奏感,虽然是双线叙事但丝毫不乱,读者还能收获双视角解读,就连最后的反转都令人咂舌,不得不佩服安娜贝尔太会讲故事了。
另外,对于那个年代的餐具、穿着、谈吐、房屋建筑、装潢、交通书中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3⃣️温馨的友谊与成长故事
伊莱莎✖️安,这个人物设定就很吸引人啊,一个是36岁的大龄未婚女诗人,一个是17岁的贫家女,大年龄差的闺蜜一定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果不其然,看到她们互帮互助最终共同实现梦想,心甚慰啊!我这对cp太着迷,以至于看到结局,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大大的❓只想告诉安娜贝尓:这个可以但没必要······
安娜贝尓目前的写作领域以女性主题为主,这本书基于真实故事加上一些奇思妙想写作而成,女主角伊莱莎·阿克顿和安·柯比以及她们所著的烹饪书都真实存在,遗憾的是对于这部写作了10年的烹饪书,只能在小说中读到片段,而原书估计已很难搜罗到了。
想到这里,“我脑子里突然闪现出自己当下的情绪食谱”:1磅新鲜的满足,3配克坚实的收获,5盎司纯粹的欣赏,一抹新鲜的快乐,还有几粒遗憾。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两位阶级完全不同的女性之间的友谊,一个是没落的贵族女子,过气的诗人伊莱莎,一个是家境非常差的底层17岁女孩安,她们俩结缘则是因为安经过别人介绍去伊莱莎家做帮厨,而她们俩友谊的基础就是做菜。
伊莱莎家之前有许多个女仆,然而因为父亲的破产再加上自己本想出版的诗集没有能够出版所以家境变差了,之后伊莱莎家就只有两个女仆了,其中一个就是安。本书是由双线进行故事展开,一章讲述伊莱莎,下一章则讲述安,然后如此重复。通过作者这种双线的描写我们能够了解到两个人详细的家庭背景和相处时的心理描写。
安在与伊莱莎相处时是极其小心翼翼的,因为她属于是被雇佣者,而且这份工作是她好不容易通过别人得来的。最主要的一点是安的家境,父亲残疾嗜酒,母亲有精神病记,因为父母的关系安很怕自己丢掉这份工作,所以在与伊莱莎相处时安从没有主动提起过有关自己母亲的事情,伊莱莎以为安的母亲去世了。安在后面说出自己母亲境遇时伊莱莎怪安没有早说,实际上可以说是这个时候的社会环境逼得安不能说自己真实的情况,所以她才和伊莱莎撒谎。安身边的人可以说是反复强调她母亲怎么样怎么样,任何雇主都会因为她母亲的这个关系而担心安自己也会有精神病。
伊莱莎有想要和安好好做朋友的心,然而因为阶级的关系其实在两个人之间是有看不见的代沟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伊莱莎主动去安的家找她时候的样子,伊莱莎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说破的不能再破,脏的不能再脏了,这直接震惊到了伊莱莎,安居然一直生活在这种地方。
她们俩可以说互相帮助完成了烹饪书,这本烹饪书改变了英国烹饪书的写法,然而烹饪书上面的作者只有伊莱莎,伊莱莎想把安的名字也写上去,但是安没有同意,两个人因此还闹掰了。可能是因为安觉得自己受恩于伊莱莎,是伊莱莎把自己拯救了,如果没有伊莱恩就没有现在的安,所以安就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另外整本书是基于一定的历史事件写的,所以是一本历史小说,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在那本烹饪书的作者伊莱恩的背后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安,安还展现了当时英国底层人民的真实情况。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五)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采取了复调的叙事方法,每一个章节都是以美食命名的(很后悔每天晚上都看这本,实在是太馋了),安和伊莱莎这两个女主人公轮流讲述关于美食制作的事情,但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诱人的美食,还有两位女性之间的情谊,治愈人心的不仅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打动我们心灵的感情。深入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是关于英国美食的介绍和烹饪方法去,但在英国作家安娜贝尔·阿布兹的笔下,不仅有关于经典美食的想象,更多的是女性处于不同阶级困境下的反应和冲破困境与桎梏的方法。 这可以看作是跨越阶级的一本书,伊莱莎的家庭遭遇了翻天覆地的变故,伊莱莎也有家里的千金变成在厨房工作的女子,但她受到了出版社的委托,依然要编纂一部关于烹饪美食的书籍,这个契机也让伊莱莎结识了17岁的少女安·柯比,安·柯比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她对美食充满了向往,伊莱莎的烹饪食谱里充满了温情,通过伊莱莎和安的相处,两个女性成为了彼此的光,一路搀扶,相互鼓励,她们谈论的不仅关于美食的知识,还有喜欢的诗人和诗歌,以及自己向往和憧憬的远方,这本书是每个女性都能汲取到力量的书籍。 小说后半部分的内容稍微有点让我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关于伊莱莎突如其来的孩子,本来我还在看伊莱莎关于写诗的梦想和面对的现实的实践与选择,伊莱莎突然多了个私生女?一直以为伊莱莎是为了在厨房烹饪的专心致志,但她不愿意屈服于感情的专制,踏入婚姻的围城,让自己没有信心的婚姻只会觉得迷茫犹豫,汲取不到内在力量,所以感觉这里的情节有点迷惑。 《伊莱莎的厨房手札》中无论是伊莱莎还是安·柯比,她们两个对于美食的探索是十分动人的,之间的感情也十分纯真,虽然出现了一点点裂痕和隔阂,但依旧纯粹。在当时的时代下,有很多女性囿于时代和社会的束缚,女性的位置实在不易,但伊莱莎和安·柯比成为彼此生命里的光,让友谊照亮了自己热爱的美食烹饪,用自己热爱的美食烹饪坚固了她们之间的友谊,而手札也成为了见证。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六)
伊莱莎·阿克顿,一位潜隐在历史迷雾中的女诗人。在她36时,家庭遭遇了难以预测的变故,为了维持生计,她接受了出版社的委托,为其撰写一部烹饪书。对烹饪并不擅长的伊莱莎从零做起,广泛搜集食谱并亲自动手实践,为写作积累素材。她还雇佣了一个17岁的女孩安·柯比。
在逼仄的厨房里,两人却扩辟出了一个广阔的精神宇宙,她们谈论诗歌与爱情,她们畅想远方与梦想。最终伊莱莎写出了一部风靡世界的畅销烹饪书《当代烹饪术》,30年间销售了超过125000册,并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烹饪作家。英国著名现代女厨师迪莉娅·史密斯盛赞伊莱莎为“英语世界最好的烹饪作家”,而《当代烹饪术》也被誉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卓越的烹饪书”“英语世界最优秀的烹饪书”。
安娜贝尔·阿布兹将这这段真实的故事定格成了文字,形成了《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还原了伊莱莎和安如何探索烹饪的制作,最重要的是,如何探索友谊的美好。这是一本关于食物的书,“色香味俱全”,更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讲述了跨越年龄和阶级的友情,充满温暖的细节和动人的故事。
安娜贝尔·阿布兹之所以能够写成此书,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她爱好烹饪,经常和家人一起制作美食,并撰写心得体会。因考究的做法和无私的分享,她的美食博客还入围了“英国年度博客奖”。这本书的写作灵感就来源于其家族流转的一本古董烹饪书籍,安娜贝尔·阿布兹在其中发现了伊莱莎的烹饪著作的早期版本,因而经过艺术化加工,将这一感人的故事付诸文字。
诗人里所评价这部小说道,《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描绘了一幅十九世纪女性的复杂肖像:她们一半身姿在黑暗里,一半身姿往光亮里探求和生长。伊莱莎和安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们不是逃跑着躲进厨房里的,凭借对生命的敬畏,对食物的珍视,她们愉快地站在了厨房里,在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写诗或者烹煮,对伊莱莎而言,都是发自本能的举动,带着热情和爱意。而热爱,让她的每个行动都充满了艺术性。
是啊,唯美食与友谊不可辜负。《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采用了伊莱莎和安平行视角交替叙事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两个女人互相扶持、彼此温暖的美好场景,读来令人如沐春风,心生向阳。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七)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特意去搜索了一下“伊莱莎·阿克顿”及其诗歌作品,没有找到太多内容。书中引用了伊莱莎小姐诗集中的诗句,但是中译本为了阅读效果,并没有保留英文原书的文献信息,有点可惜。作者在写作缘起中提到,书的灵感源于家中收藏的一本19世纪的“古董级”烹饪书。这本烹饪书出版30年内销量逾12万,伊莱莎小姐也备受后来烹饪作家和厨师的推崇,但时隔多年,如今知道她的人已经寥寥。以普通读者的印象,烹饪书充其量是操作指南,最多摆放在厨房的边边角角,跟“阅读”和文学实在沾不上边。至于烹饪书作者,大概更近似今日的网红博主。这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半虚构类型的传记,不仅赋予烹饪和烹饪书以更高的地位,也以对食材和美食诱人耳目的文字书写,描述了19世纪英国女性对家庭、婚姻和自我的思索与为之做出的努力。 食物即一切 全书总体构架十分清晰,采用一人称视角,在两位主人公之间来回切换。每一个章节都以一种食物来命名。有时是精心炮制的美食,奢华而美观,象征着上流社会的享受,或是烹饪家的匠心;有时是简单的家常果腹之物,譬如“调味稀粥”和“一片面包”,前者写出了安在困顿的家境中为家人费心劳力的操持,后者暗示着她站在牧师太太门外的屈辱,让她觉得自己“比甲虫还小,被耻辱所吞没”。开篇的“鱼刺”,是与出版商的商讨,诗稿被拒,令伊莱莎如鲠在喉。食物体现人物的生活处境、心情状态、遭遇和感受。 食物是贯穿全篇的主线,也是每个人物出场的引子。披着上层社会面纱的上校夫妇、热爱犹太传统美食的蒙特菲奥里女士,以及深谙香料和美食之道却对庖厨敬而远之、迷信法国大厨的阿诺特先生,他们每个人的食物都折射出其个人的特色。在伊莱莎那里,每个人都有特定的食谱构成,婚姻和家庭也是一种食谱。 食物既是意向,是隐喻,也是逃避现实的天堂。抛开神志不清的精神病人、酒馆里的醉汉、将自身意志强加给子女的父母和恶意骚扰的客户,一头扎进厨房里,各种食材以其丰富多样和芬芳的气息给人无上的安慰:安·柯比在这里找到避风港,伊莱莎在这里避开外界纷扰,醉心于简洁、整齐的诗歌秩序之中。她甚至会在不愉快的会话中将思绪抽离出来,全心去品鉴食物、思考食材搭配。在她看来,用餐时本该怀有“沉思或敬意”。而作者也借书中人之口,公然宣称“做饭和吃饭”是“生命的两大乐趣”。 诗歌与食物 伊莱莎热爱诗歌,她将女诗人兰登视为知己,并在一切她所热爱的东西中寻找诗意。她以诗歌来抒发内心的伤痛——骨肉分离之痛。母亲不赞成她写诗,忌讳承认她的诗人身份,一方面因为这不符合当时对淑女的身份界定,但更主要是因为她的诗歌过于直白地泄露了个人隐私。安在第一次读到伊莱莎的诗集时,感受到其中流溢出的悲伤而惊慌失措,恍然觉得窥见了女主人的秘密。在她的回忆中,母亲最初出现疯癫状态,正是始于父亲撕毁母亲珍惜无比的那本书。贫穷的家境一点点蚕食了安的母亲生活的信念——书中没有太多明显的描写,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在贫苦环境中也要坚持教女儿读书认字的母亲来说,诗歌意味着什么。那大概是女性在追求精神自由的仅存空间吧。 伊莱莎以诗人的眼光发现,食谱的条理、精确,本身也带有诗歌的意味。以语言无法表达的,就用食物来寻求安慰。安对食物的理解,与伊莱莎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投。对她来说,食物象征着母亲的爱,是母亲留给她的生活中最后的诗意。 伊莱莎的抗争,既体现在她不愿意顺应大流去承担家庭的重负,成为一个母亲,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女人”,也体现在她对饮食潮流的反思:当上流社会对所谓的大餐和法餐趋之若鹜、新发明的便利食物让人们自以为从厨房中解放出来时,她敏锐地意识到,家常的才是最好的。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八)
当食谱遇到诗,会发出怎样的碰撞呢?
“水果、草药、香料、鸡蛋、奶油,这些都是我的文字,必须以独特的方式融合它们来愉悦味觉。恰如一首诗之于读者,吟诵时悦耳动听,引人入胜。从原料中耐心摆弄出各种味道,就像诗人用文字营造出各种情绪和意义。再看烹饪写作,一道食谱就像一首诗,应该清晰、精确、有序,没有任何游离、松散或不准确的表达。”
这是一位诗人写出的烹饪书中的一段话,在她的笔下,一份食谱也可以像一首诗一样简洁典雅。
书中伊莱莎小姐原本是一位诗人,生于富贵优渥的商人之家,因遭家庭变故,与母亲搬进乡村的出租旅店,生活捉襟见肘,在母亲的要求下,她成为厨房女厨,为了给家里带来更多经济收入,不得不接受出版方的委托,开始收集食谱并自学烹饪。
她雇用了贫困但心怀梦想的17岁女孩安·柯比来帮助她,安生于贫穷破落的农户之家,为赚钱养家,她成为一名厨房女仆。她们一起撰写出了一本后来轰动一时的烹饪书《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
伊莱莎不仅向我们证明了一份食谱可以像一首诗一样简洁典雅,她和安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婚姻的意义、女性的自由和生命的价值。
在伊莱莎小姐的厨房里,安一直怀揣着制作美食的梦想,但是在那个时代,她的梦想和伊莱莎的文学梦一样只能算是异想天开。而幸运的是,安遇到了伊莱莎,伊莱莎遇见了安。安了解了诗歌、爱和抱负。伊莱莎和安的友谊也是“食物的语言是一场感官的盛宴,真正滋养灵魂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友谊”的最佳佐证。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改编自英国第一位现代烹饪作家的故事,讲述了一段跨阶级的女性励志友谊,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美食带给人们的超然乐趣与慰藉。
作者采取了以两位女主人公的平行视角交替叙事的巧妙策略,因为她们的声音和所处的阶层是如此不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维多利亚式的家庭生活画像,既包罗万象,又细致入微。
就像伊莱莎小姐说到的:“当我匆忙写下柠檬腌渍烤牛肝的简短食谱时,我看见了字里行间的诗意,感到一丝兴奋。我想,食谱是可以像诗一样美的,即实用也美好。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九)
你会为你的梦想坚持多久?很多时候我们说梦想,更像是一个目标,它可能会在我们的梦想清单上躺几年然后便默默消失……我们似乎很会对这个世道审时度势,我们会因为梦想能否实现的概率大小来决定我们是否要坚持它,是否要继续坚持这个梦想。
在这本《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中,伊莱莎孜孜不倦地写诗写了整整10年,却被朗文先生却对她吼道:“写诗不是女人该干的事儿!”伊莱莎为她的梦想坚持了十年,却得到了这样一句话。朗文先生甚至要求她写“中篇浪漫小说”,因为对于朗文先生而言,伊莱莎小姐的梦想一文不值,毕竟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里,金钱远比梦想重要。
不仅如此,伊莱莎的梦想还遭受了如此大的羞辱,让她写中篇浪漫小说就算了,可是朗文先生却给她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烹饪书。
对于一个满脑子都是浪漫诗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曾经的有钱人家的姑娘而言,烹饪似乎就是天方夜谭。但这个时候,梦想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填饱肚子才是根本。所以人们才说,梦想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你终将会因为现实而低下你那高昂的头颅。那个时候,诗歌不过是废纸,食谱反而成为了生存之根本,哪怕心有不甘,仍要低头,这就是现实!
在命运的梦想,低头是常态,填饱肚子才是硬道理。
所以36岁的伊莱莎不得不接受出版方的委托,通过多种渠道开始收集食谱,自己跟着食谱研究并自学烹饪。她雇用了年仅17岁的安来为她打下手。在两人一起研究烹饪的同时,伊莱莎同样没有放弃她的梦想,她还是会投稿,她依旧希望别人能够读到她的诗歌,那些饱有感情又怀揣着她的梦想的诗歌。
当然,当《纪念文集》愿意刊登她的诗歌时,却要求她匿名或者冠以夫姓!
你看,在那样的时代里,女性追求梦想是如此之艰难,她们甚至无法为自己的作品署名!在那个时代,她们是兄长的附属品、是父亲的附属品、是丈夫的附属品,但唯独她们不能成为她们自己!她们必须为了糊口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将梦想埋藏在心底。当然,在这本书的后期随着伊莱莎和安两个人对烹饪的研究以及不懈的努力,终于出版了一本有关烹饪的书籍。当然这本烹饪书成功了,但可惜的是它的书名却是《某女士的新式家庭烹饪法》,一个重印60次的书的作者却无法拥有姓名……
是的,终究,伊莱莎并没有办法为她的作品署名!
当然,伊莱莎依旧会写诗,依旧会与安一同忙碌在厨房,依旧在用食物和爱治愈着那些黯淡的时光。
但同时,也谢谢作者安娜贝尔·阿布兹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为她们的梦想、为她们的友谊和爱闪闪发光的模样!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十)
在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汤锅不断冒着泡,稻草篮子里一直有鸡蛋,炉子上方的托盘里晒亮着桑葚,还有整齐铺开的榅桲和枸杞。
美食可以填饱肚子,更可以抚慰人心。
但是做饭并不一直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的事情。
安梦想成为一名厨师,但是却被人嘲讽是个“雄心勃勃”的梦想。
伊莱莎小姐做出一桌好菜,但是她的母亲却不愿承认这位淑女是一名优秀的厨师。更不愿她踏足未婚夫的厨房。就连未婚夫家的法国厨师都可以肆意嘲笑英国女士只会傻傻地画画,或弹奏糟糕的钢琴曲子。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看这标题,我本以为是本食谱,或者是本满书飘香的关于美食的故事书。
它的确是本关于美食的故事,因为每一章节都是用食物来命名的。作者安娜贝尔以真实人物为蓝本,虚构了一本讲述女子友谊与自由的小说。
伊莱莎是这本小说的女主之一,她是名英国诗人,也是先锋烹饪作家,她的《当代烹调术》一书曾被认为是“英国有史以来蕞卓越的烹饪书”,而且在30年内销售约125000册。伊莱莎更是被认为是“英国世界中蕞好的烹饪作家”。
在故事中,她是一名勇敢的女诗人,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敢于冲破思想的牢笼,追寻自己的梦想。她作诗、写书、进入厨房,撰写剧本,做着不被当时社会接受的事情,她是一名淑女的同时,更是一名非比寻常的淑女。
安,是书中另一位至关重要的女主,她是伊莱莎的女佣,亦是挚友。她出身贫寒,母亲疯癫,父亲残疾,为了逃脱苦命的生活来到了伊莱莎家里,成为了一名厨娘,在博尔戴克之家找到了勇气,与伊莱莎小姐交换了秘密,还一同用10年之久的时间创做了一本属于她们两人的烹饪书。
伊莱莎和安,在 那个女子只能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安分过日子的时代,这两位勇敢的女士做出了常人不敢做的事情。
伊莱莎对于爱情的狂热与冷静,让我读懂了她对自己梦想的坚持与肯定。
爱,就狠狠的爱;放弃,就不留一片云彩地转身离开。
看清自己,比看清枕边人更为重要,正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伊莱莎才能够违背常理拒绝渣男和富豪的求婚。
她的决定是大胆的,冒险的,但面对未知的未来的时候,她对自己是充满自信和热情的。或许正式如此,才能造就一本众人称赞的美食之术。
而在安的身上,我看到了成长,她从胆小、谨慎、自卑、抑郁的深坑中自救,最终寻得了幸福。
伊莱莎可以说是她的伯乐,导师,但真正成就她的还是她自己。
坚定的信念,可以让我们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十一)
人们对于食物的渴望,最初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食物被赋予了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精神意义。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追求色香味美,本质上是对食材的深层次发掘和理解,也可以认为是人类不断地与自然进行沟通,感知自己的存在和内在含义。每个爱好烹饪的人,都有一颗善于发现和接纳的心,在征服味蕾的同时,也被食物所救赎。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而创作的虚构小说,是对先锋烹饪作家伊莱莎·阿克顿的一次艺术创造。伊莱莎曾经花费十年时间创作了著名的烹饪书《当代烹调术》,不仅对后世烹饪作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当时对女性思想解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36岁的未婚女子伊莱莎面临着人生中的一场重要抉择,作为出版了多部作品的诗人,却被出版社要求写一本烹饪食谱。此时伊莱莎的父亲刚刚破产,伊莱莎需要在梦想和生存中进行抉择。于是,从未进过厨房的伊莱莎开始钻研厨艺,并对自己的烹饪菜谱进行创作。
17岁的安·柯比作为洗碗工走入了伊莱莎的厨房,成为了伊莱莎最为信赖的助手,于是这两位女性开始了一项不为世人看好的创作之路。她们像是蝙蝠侠和罗宾的完美组合,又像福尔摩斯和华生的亲密搭档,她们研究着美味的食物,也在品味着百变的人生。
在伊莱莎和安的厨房外,还有着各种烦心事。安的父亲残疾,母亲精神失常,她需要在心爱的厨房外,分出一部分精力照顾家人。伊莱莎则在家庭中有着种种的困扰,神经质的母亲,紧张的家庭关系,被世俗不容的梦想。最重要的是,伊莱莎还藏有一个不能轻易告诉别人的秘密。
在厨房外,她们有着种种的困扰,但是进入厨房,她们便将烦恼忘在脑后。制作美食,创作食谱,更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伊莱莎通过厨房找到了对抗世俗偏见的武器,安则通过厨房找到了归属,寻得了勇气。
伊莱莎在出版诗集、创作菜谱时遭遇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歧视,有人认为淑女不应该进厨房,有人认为未婚女性不应该在诗集上冠以真实姓名。其实这些都是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剥削,也是歧视女性的表现。伊莱莎曾经也想过妥协,甚至想要嫁给富商结束困顿的生活。但是在富商家的厨房,伊莱莎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她决定以一个女人的身份做点什么。她宁愿十年不结婚,也要完成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
伊莱莎的梦想滋养了安,让这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女孩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赋予了她抗争的勇气。多年过去以后,安回首望去,仍然以伊莱莎那本“我们的书”而感到骄傲。她们来过,创造过,更深爱过。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十二)
在人类发展的很长时间里,女性被当成了男性的附庸,女性在自由与平等方面被剥夺了很多权利。直到今天,保障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中的自由和平等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今天,我们仍时不时地感受到时代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而这已经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所争取回来的。可想而知,生活在我们之前的女性,她们又会遭受怎样的时代不公,她们又如何努力为自己发声、为女性发声。
这两天在看英国作家安娜贝尔•阿布兹所写的《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一书,这本书围绕伊莱莎小姐和她的厨房女佣安之间的故事展开,写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不易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想告诉所有女性,女性同样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按照世俗的价值观以结婚生子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
伊莱莎小姐是一个诗人,她对诗歌抱有热情,诗歌让她能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让她能实现自我价值、让她能在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她同时又是一个大龄未婚的“老chu女”,这让她在生活中收到很多冷遇,甚至自己的母亲都会以此来数落她。
这样的生活让伊莱莎忍不住追问自己的人生就该是这样了吗?伊莱莎的自我追问是女性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什么。
无意中,伊莱莎看到了传统烹饪书的粗制滥造,并不能带给人们烹饪的建议,也并不能引起人们对食物的兴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她在厨房找到了她的新天地,她决意用自己诗意般的文字来完成一本让人心动的食谱,让更多的人能烹饪出美味的食物。
安,一个底层的少女,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阅读和写字,但随后生活的变故让她的生活痛苦不堪。她有着美好的梦想,渴望成为一名厨师,她对烹饪和食物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喜爱。
刚开始的她胆怯惶恐,在生活中谨小慎微,但内心对成为厨师的渴望让她迅速成长了起来,她的天赋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她也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
伊莱莎小姐与安的相遇,让她们逐渐有了共同的目标,写出一本她们共同的食谱。她们的相互扶持、她们的相互鼓励,让她们两都变得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让她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时代对女性写作的歧视,也看到了那些用自己名字署名的女作家的不易,她们像是千千万万个伊莱莎小姐,借由伊莱莎小姐的故事说出了她们一路成长的艰辛与痛苦。
今天,女性不再因为写作而被歧视,但女性又或多或少面对新的时代歧视。但女性会因此而妥协退让吗?我想并不会。在这个还是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里,女性一直在努力为自己发声,一直在努力实现她们的价值,一直在让这个世界尊重女性的地位。
看到这本书,我们或许不会有太多的感触,但当我们认真地去看身边的女性、认真地去听她们的故事,相信我们会有自己的感受,对这个时代、对这个世界,会有更深的见解。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十三)
一位是家道中落的富家小姐,一位是艰苦度日的贫苦女孩;一位是热爱写诗但是无力出版的落魄女诗人,一位是梦想成为厨师却被嘲讽打击的女佣……命运弄人,两个女孩在彼此落魄时相遇,互相扶持,共同成长,以食谱为线索构筑了一段跨阶级、跨年龄的友谊,在食谱背后诉说独立、热爱和希望。
比起《唐顿庄园》,伊莱莎小姐更让我直接联想到的是《小妇人》里热爱写作、独立倔强的乔、《傲慢与偏见》里清醒骄傲、怼完柯林斯怼妈妈的伊丽莎白,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终身未婚的简·奥斯汀。
文中的伊莱莎小姐是一位36岁未婚的女诗人,这简单的一句描述已经触及到了两个所谓的“雷区”——大龄未婚、妄图出版诗集的女性。在伊莱莎的叙述部分,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有关这两点她受到的很多非议,也表达了很多无力的控诉。外界不断地重复:“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娶一个胸怀雄心的女人”“ 写诗不是女人该干的事儿……”伊莱莎也不断在心中呐喊,出版带有自己真名的作品是为了找到自己的“存在”。
而文中的安像一朵羞怯又坚强的小雏菊。她的父亲缺了一条腿又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不事生产,母亲痴疯不认人,哥哥在异地当着学徒,工资微薄。欺骗和轻佻好像总能识别贫穷和低微的气息,顺势找上安,但是她依旧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度日。安后来被教父安排去做伊莱莎小姐家的女佣,从一开始不敢说话到后面能够提供自己对菜肴的看法。安对这个世界有着充沛的感知力和同理心。她能在看完伊莱莎小姐的诗之后,感受到“她的诗句与其说是用冰冷的黑墨水写成,不如说是用鲜血写成的”;因为自己遭遇了诸多不公,所以更能共情小姐的痛苦。
在这里,没有盛气凌人的小姐,没有愤恨嫉妒的女佣,也没有王子公主的完美结局。但是这里有长途跋涉找回安,看到安以前的生活环境更加心疼安的伊莱莎;有从伊莱莎诗句中感受到“她似乎经历了比我更深的痛苦”的安;有为了追逐梦想,不愿做金丝雀而拒绝被求婚的伊莱莎,有为了报答伊莱莎知遇之恩,而特意为其制作“女王布丁”的安。这里有的是并肩作战、互相救赎。
“……我第一次感到生命有一种目的感,一种成为自己的感觉。仿佛自己得到了某种默许而‘存在’。或许我并不是注定要过晦暗破碎的人生……”《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描述的不仅有美食和友谊,还有梦想和热爱。
对诗歌的热爱让伊莱莎“开始在原本奇奇怪怪的事物中瞥见诗意”,同意出版商写食谱的要求;因为对食谱事业的热忱,让伊莱莎拒绝了阿诺特先生的求婚,即使这会让自己的母亲侧目,即使这意味着她需要忍受母亲在介绍她时称她为“单身未婚的伊莱莎”而非“亲爱的女儿伊莱莎”。同样地,对厨师梦的执着让安“扁薄如杏仁”的身躯点亮了他人的生命,因为热爱而富有的生气就像“黑暗里的烛火”。
热爱让人自由,让人能够自立于天地。
最后和大家分享书中两份独特的食谱:
“……我的脑子里突然闪现出自己当下的情绪食谱:1磅新鲜的绝望,3配克坚实的挫折感,5盎司纯粹的内疚,一抹新切的遗憾,还有几粒自怜。”
“……我把他想象成了一道食谱:一个有钱的鳏夫,配有两栋漂亮的房子和3家生意兴隆的公司,娶一位36岁的失败女诗人,她父亲已经破产,名誉扫地,还有一个善于理家却在欺骗人的母亲;撒上3个秘密散播开来,紧压他,搅拌……”
祝大家阅读愉快~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十四)
开始以为会是一本很简单的书,看了开头大概就知道讲什么内容的,差点看不下去,但还好坚持了,没想都后面竟然有如此多让我想不到的故事,没一件是我猜到的,感觉看书像是在拆盲盒。看到一半的时候只想打两分,盲盒拆到最后就想一直加分。特别是对女性独立的精神刻画,简直不能再赞同!
书的装帧非常精美,浆果红色的封皮,让我联想到各种莓果,酸酸爽爽的滋味和诱人的外表,这像极了一些充满诱惑和魅力的女性,往往会有更多让人心酸的过往。刚好我有同色系的便签纸,方便记录精彩片段和故事发展流程,贴完看起来还是蛮搭的。
我就是比较完美主义,审美苛刻
本书仅三百多页却分成了五十六章,每一章不超过十页,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就适合我这种工作超忙,无固定工作时间的人,上下班的路上,睡前读本,午休时间等等,只要有三五分钟的空闲时间都可以拿出来看一章,阅读起来非常的方便。
被我到处带着走封皮都被磨损
这本书分两个角度叙述,一个是女主人伊莱莎,一个是女佣安,两人原本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有着非常悬殊的生命轨迹,却因为“厨房”相遇在一起,最后有着共同写食谱的人生目标,一起走过了十个年头。形式上比较简单对称,但是内容上却分为很多条主线来塑造两位主角的独立人格。女主的感情线,女主和女仆的友情线,还有女仆的亲情线。因为伊莱莎的独立人格,滋润并感染着安,安也觉得“自己长高了一点儿,背挺直了一点儿,仿佛体内已经长出了某种东西”(原文),变得独立果断勇敢,以至于最后彼此分开,女仆安在下一个雇佣她的家庭里敢直接勇敢的向她的男雇主求婚。
书里对伊莱莎的描写是“坚强而真实,勇敢且诚实”,说话的腔调“干净利落且充满力量,语气坚定且文雅礼貌”,声音“坚定而清晰”。从小生活优渥,却因一次痛彻心扉的感情经历迷恋上了写诗,但又在出完一本诗集之后被拒绝出版第二本,在出版商的要求下不得已开始研究食谱,也恰巧赶上了家庭变故,不得不白手起家,亲自下厨经营生计,伊莱莎经常被妈妈嫌弃是嫁不出去的老处女,还干着写食谱的羞耻事业,在遇到香料商阿诺特之后,母亲一直希望伊莱莎可以靠和富人的婚姻挽救整个家族的不幸,从此让他们摆脱贫穷和债务,但在最后伊莱莎始终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贪图荣华富贵,也不能委屈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屈从可以帮她摆脱牢笼但影响事业的婚姻,婚姻不是买卖,婚姻不能称为她挣脱现实的阴谋,她依然选择独立,选择她的事业------出一本不一样的食谱。像诗一样的食谱。而女仆安,生活似乎比伊莱莎看起来更糟糕,她面临的是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父亲瘸腿,母亲精神失常,哥哥远走伦敦,只剩一个瘦弱的她,每天过着顾此失彼的生活,在她看来伊莱莎小姐的生活已经是她的天花板,但是在伊莱莎看来,自己的生活已经一落千丈,满地鸡毛,人生就是这样,你看着我好,我看着她好,却永远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谁也不能代替谁去承受命运带给我们的一切;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困境,但是坚强独立且自知,才能保证我们勇敢果断不被束缚,逆风前行,获得人生自由。我忽然想到了前两天听歌看到的评论,有人写平庸,大概讲的是生活看似马上开始,但是总有一些障碍阻拦,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待完成,有笔债务要付清,然后生活才会开始,最后终于明白,原来这些障碍才是生活。有一次我工作特别特别累了,我发给我同岁的亲戚一句牢骚“我太累了!”她只回我“死了就不累了。”好干脆简洁,但是一语中的,死了是轻松了,但是什么都没有了,人生就是喜忧参半,唯有独立坚强勇敢,是筑牢的城墙,是抵御生活磨难的铠甲。
“生命何其短暂,而且仅有一次,必须紧紧的抓住,并大口大口地享用,而不是浪费生命任由其变质腐烂。”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篇十五)
日子不过一日三餐,生活也是如此,充满酸甜苦辣,而珍贵的情谊,就是最美味的调味品。
对饮食最讲究的法国人,总是在食谱上精挑细选,而家庭遭遇巨变的女诗人伊莱莎·阿克顿,在那个歧视女性的时代,面临不能以女性名字出版作品的时代,生活的拮据,不得不接受出版方的委托:请写一本恰似你诗作一样简洁典雅的烹饪书吧。
这才有了后来的《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但这本书之所以深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它屈服了当时的主流思想:“认为淑女是不应该写诗,更不该出版”,而恰恰是它代表了:“女性可以也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在看让女诗人做饭,会觉得这本身就让人觉和充满诗意,但那个歧视女性年代的伊莱莎面对的现实却是,伊莱莎爸爸经济破产,妈妈传统守旧,伊莱莎一夜间从富家小姐沦为他人女厨。
显然,这本书有太多的角度吸引人了,诗人、女仆、友谊、亲情、宁静的乡村、令人抗奋的维多利亚时代……
这么多的角度里,选择了以美食为目录只是为了方便记录生活的日常,毕竟,日子怎么都是过,三餐怎么都要吃,只是怎么过,怎么吃,取决于你的内心——自我的觉醒:
当日子不如意时,拥有梦想反而成了罪过;然而,只要你为梦想赋予行动时,生活终会逐渐美好。
食谱的灵魂就是写作人的人生,经济困难的厨小白伊莱莎小姐一不得不挤出费用雇佣一个厨房女仆,因此伊莱莎的人生出现了安。
安家境惨淡,父亲酗酒母亲失常哥哥打杂,下厨几乎是安不曾想过的梦想。就这样两个不同出生的人,因为相似的境遇,走在了一起,相互理解、碰撞、扶持,意外开挂了人生。
本着不剧透的精神,建议大家在阅读时,多放一点心情去共鸣一下女性的时代背景,再对比一下现代女性问题,性别歧视一直都在。
36岁还在追求精神境界的伊莱莎相亲时,连自己都认为阿诺特先生那不算苍生的白发,可以用“不算太老”来安慰自己,我们还有什么可期待女性当时的地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所有的爱好、擅长都被列为下等,包括烹饪。现在来看,是多么的难以理解,而这是整本书的基调,也是作者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女性自己喜欢的事,认真做自己,其实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回归本位。
阅读过程,你会发现上层社会中,男性对女仆的践踏,连上层社会女性自己的默许,就为了区别社会地位的不同,但这不正是性别歧视最大的悲哀吗?
你还会发现一位疯疯癫癫,却总能对女厨指点江山的安妈,这不正是那些拥有学识却被现实社会逼迫最终失常的女性代表吗?
不要以为我们离这个时代很久远,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什么改善,对于日常种种细节,你能品出多少女性的不易。
看看这本厨房手札,一份普通的菜谱,若非对烹饪的热情,她如何能抗过那么多个被否定,被调戏,被烧毁的可能,我们也才有机会得以看到。
很多人会说,我们现代社会有多么公平,其实一点都不,女性从出生那一刻起,要逃过性别筛选,争取到读书的机会,披荆斩棘985,211,挤入公司,才有机会去和屏幕对面的你一样,能安静的看会儿书。
但不论日子有多难,找到你的爱好并赋予热情,生活终会逐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