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经典语录》汇集了古代智慧大师鬼谷子的精辟言论,包含了对人生、处世、修身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指导。他强调了修身养性、知人善用、明辨是非等重要原则,为人们指明了通往成功与幸福的道路。这些语录传世至今,仍具有启迪人心的力量。
经典语录第1部分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又曰:“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鬼谷子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事;
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鬼谷子《鬼谷子智慧》
●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 ----鬼谷子《鬼谷子》
●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鬼谷子《鬼谷子》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鬼谷子《鬼谷子》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鬼谷子《鬼谷子》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以之为主。 ----鬼谷子《鬼谷子》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鬼谷子《鬼谷子》
●捭阖,
捭,让对方开口;阖,让对方沉默。 ----鬼谷子
●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鬼谷子《鬼谷子》
●散势法鸷鸟;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有相无心相自灭,无相有心相自生
引自纵横家鬼谷子: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 ----鬼谷子
●纵横捭阖,冷心为上。 ----鬼谷子
●可钳而纵,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鬼谷子《鬼谷子·飞箝》
●实意法腾蛇。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思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思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1/6页经典语录第2部分
●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鬼谷子《鬼谷子》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鬼谷子《鬼谷子》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 ----鬼谷子《鬼谷子》
●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鬼谷子《鬼谷子》
●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王诩《鬼谷子》
●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鬼谷子《鬼谷子》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鬼谷子《鬼谷子》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鬼谷子《鬼谷子》
●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鬼谷子
●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难以成。 ----鬼谷子
●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装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鬼谷子《鬼谷子》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鬼谷子《鬼谷子》
●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以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鬼谷子《鬼谷子》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鬼谷子《鬼谷子》
2/6页经典语录第3部分
●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鬼谷子《鬼谷子》
●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鬼谷子《鬼谷子》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鬼谷子《鬼谷子》
●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鬼谷子《中经》
●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鬼谷子《鬼谷子》
●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鬼谷子《鬼谷子》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然后能之。 ----鬼谷子《鬼谷子》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 ----鬼谷子《鬼谷子》
●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鬼谷子《鬼谷子》
●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蘖之谋,皆由抵巇。 ----鬼谷子《鬼谷子》
●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不所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 ----鬼谷子《鬼谷子》
●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鬼谷子《鬼谷子》
●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德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 ----鬼谷子《中经》
3/6页经典语录第4部分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 ----鬼谷子《鬼谷子》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观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鬼谷子《鬼谷子》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鬼谷子《鬼谷子》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鬼谷子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鬼谷子《鬼谷子》
●养志法灵龟。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惶,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灵龟养志法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 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 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 达。故心气一则故不徨,欲不徨则志 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 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 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 矣,知人则识分明矣。将欲用之于 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 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 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 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 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 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 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 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 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 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以阳而动,德相生也;以阴而静,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翻译:用阳法去激励、启动对方,需要说者有高尚的道德去支持相伴相助.用阴法去使对方冷静接受劝阻,则需要用形势分析来加以说服.所以用积极的态势去鼓动消极者,需要用德去感化,使其昂扬向上;对方过于自鸣得意,则要以力进行逼、威吓,从而抑制他. ----鬼谷子《鬼谷子》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闭,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鬼谷子《鬼谷子》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鬼谷子《鬼谷子》
●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鬼谷子《鬼谷子》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知,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故胜盅,闻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为是也。 ----鬼谷子《中经》
4/6页经典语录第5部分
●故口者,几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 ----鬼谷子《鬼谷子》
●损兑法灵蓍。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鬼谷子《鬼谷子》
●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鬼谷子《鬼谷子》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鬼谷子《鬼谷子》
●物极必反,困则思变 ----鬼谷子《鬼谷子卷一》
●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鬼谷子《鬼谷子大全集》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鬼谷子《鬼谷子》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鬼谷子《鬼谷子》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 ----鬼谷子《鬼谷子》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鬼谷子《鬼谷子》
●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鬼谷子《鬼谷子》
●转圆法猛兽。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鬼谷子
5/6页经典语录第6部分
●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以阳而动,德相生也:以阴而静,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鬼谷子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鬼谷子《鬼谷子》
●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 ----鬼谷子《中经》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王诩《鬼谷子》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 ----鬼谷子《鬼谷子》
●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鬼谷子《鬼谷子》
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