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空》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故事。主人公在追寻自己的梦想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挑战和困难。小说通过深刻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部作品让人感受到了希望和勇气的力量。
眠空读后感(一)
我们的确有可能时时刻刻成为一个新的自己,具备无限的生机和活泼。 人们只是走在路上。 记录让人保持清醒。 感情的结果最终是一种理性,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为无情和客观。 万人如海一身藏,当下的心安。 对待一些事物,有时除了但笑不语,的确已没有更为妥当的方式。 理想的境界乃是同时完善地既宁静又警觉。 脆弱和邪恶有时正是一种美感。 人彼此最终是独立的,各奔东西。 如果要做到不伤害他人,前提是不要对他人抱有期待。 相爱需要理解,也许并没有人真正理解过我们,他们可以欣赏,幻想,期待,幻灭,唯独理解总是缺席。 肝胆相照有时不过是徒然增加对方负担。 夏天是面目性感而内在天真的季节。 每个人都期待按自己的方式被爱,每个人都希望另一半能够对自己的期待作出反应,因此,许多爱情关系不过是一些自身出发并且回到自身的行动。 人所选择的爱人,其实是另一个自己。 若能置身事外,才不会画地为牢。 人们其实很少爱自己,也不认可自己的真实。 当人做出表达,不应对此产生怀疑,这是坚定。 我们有时候抛弃一切做出改变,可能是并非为了任何事情而做出的一个决定。 各自的悲哀都应只付诸自己,对别人来说,这些不重要也很卑微。 做个懂得适时缄默而保持笃实骨架的人,有其必要。 你只管走自己的路,同时要允许别人走他们自己的路。 要始终迈开脚步移动,即便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信任和行动胜于一切言论和妄想。 人所不知道的,不代表它不存在,人所知道的,有时不可被言说。
眠空读后感(二)
当我知道“庆山”和“安妮宝贝”其实是同一个人的时候,我的内心曾生出很强烈的错位感。正如网络上的很多评论一样,我猜测不出来一个曾写出很多青春文学畅销书的作家,会在“庆山”这样的笔名下,打磨出什么样的作品。
而这个摸索的过程,经历了《莲花》,《春宴》,《夏摩山谷》,最终停在了《眠空》。
.
眠空本身是以随笔的形式组成。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特定基调。它是很多日常想法的合集。它很平缓,却又在平缓中传递着深刻和力量。
你可以一口气读完几十页,也可以读完短短的一段就联想很多。
.
以片段集结的文字,为读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它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以思维尽可以随心发散。你不会再以效率为目标强制自己在某个时间一定阅读至某个章节,你会随着她的文字,把自己渐渐融入,然后渐渐释放。
.
在《眠空》里,她的文字充满力量,而这力量来自于她对自我的反复探索,剖析,以及追问。毫不避忌的自我表达,带来真实,同时也令人念念不忘。
读她的文字,是在陪伴她走过她的某段生命历程,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观照 --- 如不能真实而勇敢地面对自己,那么生命便无法焕发出真正的能量。
.
如果感到孤单,如果承受伤痛,如果自觉内心贫瘠缺乏养分,何不发上一会儿呆,泡上一杯茶,坐下来读上这么几页。
或许,有些东西就找到了,有些问题就清楚了。
眠空读后感(三)
关于作者
◇ 绘画、音乐、书籍、舞蹈、话剧、传统戏曲,你怎么认知?它们与你的日常生活分别构成什么关系?
庆山:我觉得艺术虽然分为各种不同的门类,但它们本质上都是一个源头,都是我们的心,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所发生的作用。它是一种创造、表达、存在。我欣赏和接纳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用它们来滋养自己的日常生活。
◇ 你经常旅行吗?对目的地的挑选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能说说你最近的一次旅行吗?
庆山:我经常旅行。但一般不会漫无目的,总是会有一个方向。现在的旅行大多数与修行有关,或者与孩子有关。最近带女儿去了大足石窟,看到精妙绝伦的圆觉洞。
◇ 生活中你是一个朴素的人吗?你享用名牌吗?
庆山:是朴素的。不需要名牌。
◇ 你几岁开始写作?是什么让你在那样的年纪开始文学创作?
庆山:我23岁左右开始写作。那时有了第一台电脑。一直都是用电脑写作,没有在稿纸上写过书。
◇ 你一写即出手不凡,能为我们描述你最开始写作的情景吗?你当时写作的环境和状态?
庆山:只能说是我一开始在电脑上写些即兴的随意的小文章,贴出去之后很多人喜欢。那时我是在银行工作的业余时间写作。通常一个晚上写完好几千字,也不修改。这个阶段如同是写作初始的练笔和游戏阶段。但里面也有很多的热情与直觉的喷涌。
◇ 你最初的写作跟你当时的阅读有关?
庆山:我从小学三年级有了图书馆的借阅卡之后,开始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小时候我喜欢过唐诗宋词,也阅读了很多古典名著,有中国传统的,也有西方文化的。那时候我们只有这些书可以读,没有别的。社会提供的是比较有根基的阅读氛围,跟现在还有些不一样。
……
关于《眠空》
◇《眠空》用一本书记录了你一年里四个季节中的观察和冥想,小到一花一叶,大到宇宙星空,短句式的、段落式的体例,像日本俳句,也有明清笔记流韵,你是怎么考虑《眠空》这种体裁的? 你心中的文学的美是什么?你想创作的作品要达到怎样的美学指标?
庆山:《眠空》集中的是2011、2012期间的日记、笔记、专栏,离现在已经有段时间。我的心更新得比较快,每个阶段的表达和想法都会有所差别。特定时期的文字,会体现我在那个阶段的一些阅读和思考的重心。对日本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有由衷的喜爱,在那几年阅读比较多一些,比如日本俳句、明清笔记之类。喜欢它们传递出来的一种直接、跳跃、简洁、超越性的文字表现力。它们呈现出来的观念是,当我们试图表达的时候,要抓住其凝聚而重要的核心,无须束缚于形式或常规。思路有跳脱性,而文字宜简洁。这种表达方式虽然不拘一格,但同时也是优雅、端正、有气场的。在我看来,这样的文字很美。
◇《眠空》记录了你一年当中的行走、写作、生活和思考。我们看到,写作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甚至可以说你其他的活动:读书、旅行等等,其实都在为写作做准备,或者仅仅为等待下一次写作的来临。如果我们解读为你首先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庆山而存在,你认同吗?
庆山:我首先是一个写作者。每年有一些时间会固定写作,其余的时间,或许在旅行、种花、喝茶、读书、听音乐、健行、看电影、烹煮、清洁……做各种琐碎而细微的家常事情。也照顾养育孩子。但这一切行动最终又会返照于写作之中。如果说写作是一种心的训练,心的表达,那么,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场景,生命的点滴感受,都可以成为这种表达的对境。我们总是可以从中得到感受、思考与沉淀。写作与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密不可分,也与行为和心境态密不可分。最终,这一切都会在写作中得到过滤及萃取。写作保留这些萃取中最精华的部分。如此才可以与众人分享。
◇ 《眠空》里你写到:“我是个母亲吗?”这种自我怀疑与大多数有了孩子便理所当然地做了母亲或父亲的人不同,你在质疑自己作为母亲的资格。其实,我们真的需要这种理性。作为母亲,对女儿的爱来得强烈而自然,但你似乎怀有审视和克制,不让它成为泛滥的爱。你审视作为母亲的情感,也审视作为母亲的自己,你说:“我的内心一直也有个孩子,渴望与她一起成长。”你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以后,“能够‘看见’母亲心中的这个孩子。”这句话感人至深。在“做母亲”这个问题上,你有格外郑重的态度。
庆山: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许因为以前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相处的感受比较强烈,所以心里比较敏感。时常会反省自己,大人的状态和表达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感受。务必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而需要尊重和理解的个体,不管她的年龄在哪个阶段。随着她渐渐长大,父母成为有趣而丰富的有魅力大人,成为可以与她聊天、玩耍、欣赏万事万物的朋友,比单纯地照顾衣食住行更重要。给予她美好的体验,智慧的经验,比无微不至重要。两个人相处,首先是以彼此的质地在相处,所以,要关照自己的质地,也注意培育她的质地。孩子慢慢成长,逐渐更加需要独处的空间,需要安静,需要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些也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大人们在陪伴和帮助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