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是一部描写二战期间南太平洋战场上的经典之作。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蒙达岛战役的激烈场面和壮烈英勇的战士形象。通过这个故事,读者可以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和无尽痛苦,也能从中体会到战争背后的残酷现实。
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读后感篇一
地图奇少,文采平庸,逻辑不清,不够深入;多数如流水帐读的人昏昏欲睡!如果说《战舰》系列杂志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是十分,它就是2分,2分是给的辛苦分和偶尔有几处日本军舰舰名和模糊不清的军舰图列而已,总而言之粗制滥造!尤其不分市场主流,而以政治正确去行文,多以美方角度去写述,而少有日方角度。与开皮的所谓美日双方角度不很符合,以及封面背后的噱头“万人大撤离”也未有充分展示,日军最后的全身而退应该是个高潮之一,却只是聊聊几页就概括过去相对那么厚的书,而且还不知所云。 总之不必购买
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读后感篇二
适合深度太平洋战争爱好者阅读的书,初学者看这本书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里面很多日本部队的编制,番号,不了解的人会比较迷惑,即便是对于相当了解太平洋战争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仍然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蒙达战役发生在瓜岛战役后,规模和程度都比亚于瓜岛,但由于名声不显,历来不太受到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其实这是一场很精彩的战斗,本书很好的描绘出了这一点,相对于后期很多一边倒的战斗,反而是这种打得有来有去的战斗更让人觉得有意思。
我的问题是,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地名:吴6特农园到底位于何处?
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读后感篇三
赞同另外一位读者的书评,在题材上填补了国内关于新乔治亚群岛战役的空白,聊胜于无;但是缺点很多。 1.没有一幅完整的地图,P2仅为所罗门群岛和南太平洋的示意图,新乔治亚岛的全图和邻近诸岛的示意图都没有,读者如何理解全部战场态势?直到p147页,才出现一张稍微全面一点的新乔治亚作战示意图。而且几次海战也无配图。
2.估计借鉴很多美日两军资料,但是没有说明参考文献,这下错误的也不能纠正了。另外,作者自己下的功夫不够,造成行文晦涩。估计参照最多的日军资料应该是《东南支队阵中日志》和东南支队神谷义治中佐整理的《东南支队各部队损耗及现员表》,美军资料看不出来。 3.资料核实不严谨 P30 8联特进驻和兵力部署行文部分 p31、32部署情况 舞4特 48人 43人 佐6特 37人 52人 横7特 1848人 343人 吴6特 2175人 194+581+57人 21防空队 284人 324人 21设营队 1201人 无
威克哈姆、比尔港、塞吉角 p32部署情况与p57、58、59的描述相差不小。
巴伊罗科港 P30 8联特进驻和兵力部署情况 p125 未描述,只说吴6特本部在蒙达 吴6特在巴伊罗科
p171蒙达机场失守后日军残余兵力 P30 8联特进驻和兵力部署行文部分 p31、32部署情况 p171蒙达机场失守后日军残余兵力 横7特 1848人 343人 1600人
其实吴6特、横7特兵力并不仅仅部署在蒙达,还部署在新乔治亚岛其它地方、北部的巴伊罗科港、伦多瓦等地,比如吴6特2中队守备伦多瓦岛,美军登陆时全军覆没。是作者没有区分开。
4、17设营队、19设营队包列在东南支队8月5日残余兵力中,p32显示这两只设营队在科隆班加拉岛 一般来讲,日军设营队连工程部队都算不上,因此兵力部署应该不包含设营队的人数;p171蒙达机场失守后日军残余兵力说明了17、19设营队大幅减员,是否为设营队的民夫(战俘?)大量逃亡所致?。
5.吴6特农园在文中出现好多次,吴6特农园是不是兰贝提种植园?可能是从美日两军资料上抄袭过来,但是只知道在蒙达机场北面5、6公里的位置,作者没有标注到地图上。
6.小错误太多,校对很差。 145页 兰贝提种植园 p147地图上无显示此地名 而且地图只显示了美军的兵力分布 205页 鱼雷艇配图明显是艘潜艇的配图 219页 3水战司令官伊集院松治的军衔又变成了大佐,水雷战队司令官应该是少将军衔的 220页 配图说明是伤员,明显不是,应该是什么重武器
7.历次登陆战中的海战、空战嵌入在章节中,可能是作者文笔原因,显得很杂乱。
8.最后的撤离,应该就是引用的海军“种子岛”部队资料,导致读者看到的行动整体性很差,其实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