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青春读后感摘抄

青春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03 02:15:49
青春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03 02:15:49   小编:

青春读后感(一)

读此书得此时此刻的我,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感触吧~虽不在伦敦,但库切所描述的一切,是那么亲切且有共鸣。越来愈觉得的英国的气候,真的改变了住在这里的人,排出土生土长的人不说,即使外来者,哪怕待上短短的一年,在很多方面,感觉都会被改变!

青春是美好的,但又带着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让每个人的青春时代,都是如此刻骨铭心。尤其是大龄留学身处异乡的这一年,可能更能体会和感受青春的价值。其实不管是在伦敦、上海、北京,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让所有人艳羡的相似的地方,但又是那么的不同。

青春读后感(二)

《青春》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融合了大量库切自身的经验和真实的感受。而库切对于自传体写作有自己的理解:所有的自传都是在讲故事,而所有的创作都是一种自传。但《青春》不是在再现青春,它经过了艺术家的选择和遗漏,《青春》是库切在有选择有目的的呈现人生的真相。

整部作品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拧巴。身为白种人却生活在南非,就意味着库切的文字其实脱离不了政治和历史,脱离不了内在的纠结与挣扎。他作为英联邦国家的公民向往伦敦但又无法在情感上与庞大的伦敦产生共鸣。他倾尽全力要逃脱的南非却是午夜梦回思念的故乡。他以一种严格的“庞德标准”要求自己,期冀成一个艺术家,所以选择容忍艺术家式的两性关系和审美趣味。然而这种严苛本就是一种纯粹的数学思维。他很像是我,一个普通人。但他很坦荡的揭露自己的挣扎彷徨懦弱顺从痛苦,以及他对伟大灵魂的向往。

一切是错位的,一切是幻想出的,一切事怅然若失,一切事永不回头。

他将之命名为

《青春》

青春读后感(三)

分裂感很重,是一本完全划分书中主角、作者和读者视角的书,所以无法沉溺。“青春”这个议题落在最后其实还蛮中二的——挣扎又不甘的平庸、“权威”带入自我的引导、期待与他人不同却因为无法融入和共鸣的极大痛苦,以“痛苦”为珍宝养育自我“诗性”的桀骜,然后统统推翻总结为“青春”的庸常。

库切的诘问感依旧贯彻始终,所以作者的视角也较为清晰,每次想骂人的时候想到这里,就会暂时忍耐一下。毕竟“自传体”小说总会带有一些叙述和反思,在回忆里沉溺并诘问自身是被允许的。但还是对男主无语,被捆缚在“逃离”的概念上,被捆缚在“艺术家”的概念上,疯狂头脑风暴,但是任由生活垂坠下去,被推动着做每一个选择。没有生气,只吊着“逃离”这个概念给予自己的一口气。悲伤、浪荡、陈郁、郁郁不得志的艺术家。用所有“艺术家”的外在表现捆缚自己。期待在女人心里找到“艺术家”直觉的艺术家到底是什么艺术家吗,退堂鼓表演艺术家吗?更不要说无数的“厌女”表达,女人是“艺术家”的探测雷达我真的是笑了。就真的是很无语,但对标一下也很难说不是真实的。

最后,人本身就是自己记忆的遗迹。用时间雕琢、用空间固化,在交谈里拓展,在情绪里坍塌。基本就是这样了。

以上。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