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寻味中国的读后感大全

寻味中国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2 19:00:15
寻味中国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12-22 19:00:15   小编:

《寻味中国》通过对各地美食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书中不仅描绘了美味佳肴的背后故事,还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与创新的追求,令人感受到食物与情感、文化的紧密联系。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一

习惯性力荐,还没看到这本书。饮食文化的作品,是我最爱。有电子版的试阅读,最有趣的是作者不光是品尝美食,还在中国学餐饮学校学习做菜,还去考了中国认可的厨师证。不过电子书好贵滴~~~~~~~~~~~~~~~~~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二

《寻味中国》一个华裔女孩的美食寻根之旅。

乍看之下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籍,实际上更多的是作者本身有着地地道道美国式思想的华人对当代普通中国老百姓生活充满着好奇,以美食之名写下了自己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三

是朱赢春设计的吗?图片看着有点花,不知道实体书是什么感觉。蔬菜组成的字体,小清新的赶脚。电子版有试阅读,内容读起来很有趣。作者不光是吃,还学着做。朱赢春设计的吗?图片看着有点花,不知道实体书是什么感觉。蔬菜组成的字体,小清新的赶脚。电子版有试阅读,内容读起来很有趣。作者不光是吃,还学着做。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四

圣诞节看到的书,更显得有意义!期待赶紧拿到手!假期有闲暇读读。当年看《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第一集里面的美食没把握给馋死,虽然不一定喜欢吃。

美食背后的文化内蕴,也会让人流连忘返的,多少年积淀下来的传统因子,通过美食这扇窗,让人仔细咂摸那随着时光一起流淌却依然熠熠生辉的中国烙印!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五

书的名字很大,不过切入点很好,就是一个华裔女孩的美食寻根之旅。旅行的本质是思念,是寻找,前人已上路,我也该上路。虽然是个ABC,但因为是中国人的面孔,让作者花更多的心思在中国菜上面,讲了北京的厨师学校,讲了山西面食,讲了江浙菜。哈哈,豆瓣的电子阅读里面有部分诗阅读,读起来非常小清新,同时也有很多笑点。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六

坦白地说,是《舌尖2》的这段话““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让我对这本书有期待。对于一个在美国生长的华裔美国人来说,能促使她来到一个遥远陌生又熟悉的国度开始一段美食冒险的原因,应该也就是深植基因的记忆中萌生的好奇吧。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七

我读过这本书的繁体版,洞察犀利,妙趣横生。以饮食文化为支撑,折射出中国这些年的社会变迁。推荐大家读一下,这段内容简介写得很好:以跨文化观察的方式,作者幽默生动地写下她的经历。她的文字读来令人垂涎,文字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酸甜苦辣咸,所有的滋味都在书中一一呈现,从中国人的餐桌看尽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和时代变迁,以及美食如何慰藉人们的心灵。这个“味”,不仅仅是美食佳肴的美味,更是人生的滋味,引人思考,令人回味。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八

不知道书名是谁翻译的,当初一见之下差点就要放弃这本书。

书名实在烂俗,《寻味中国》——让人联想到何伟的《寻路中国》,而副标题更是灾难,“一个华裔美国女孩的中国美食大冒险”,一看就是无病呻吟或大惊小怪甚至误会重生的文章。

然而,拿起又放下,放下又重新拾起本书后,我还是鬼使神差般买了此书。

后来,看了几页,发觉这不是纯粹讲饮讲食的小散文,于是又瞄了一眼封面,才赫然发现,原来英文原书叫作《Serve The People》,main ingredient是people,人民,这是一本讲述与饮食行业有关的人的故事。

这样的书虽不说汗牛充栋,但书店中上俯拾皆是这类型的书却是事实。看似易写的书实则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落入滥情、俗套或尖酸刻薄的境地。写这类型的书,作者的素养非常重要。

而这本书给我的惊喜在于,身为一个美国大学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作者没有辜负那一套学术训练。投入感情写文章不难,难就难在退后一步冷静观察。作者的文字没有汹涌澎湃的感情,娓娓道来,读者却各有感触;作者没有对所接触的人的工作与生活作评价,但字里行间作者自可以发现作者隐藏的态度——或者说,读者能从作者的文字中寻得自己的态度。

老实说,我觉得这本书中人和事给我的感觉有些悲凉。饮食业底层的服务员、千里迢迢来北京打拼的厨师、在迅速都市化中生活的土生土长老北京、海外成长踌躇满志的新派高档餐厅主厨……身份各异的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汲汲营营或挣扎求存,戏外的我们看着却有一股不知从哪里生出的悲凉之感。在一本美食书里居然有此触感,是自己过于敏感?

2005年,正是中国大踏步往前的时候,各人各行业都只顾拼命向前冲;现在十年后经济放缓,百业艰难中往回看,心境大不同,由是才生出那般感受?正因为百业艰难重头看,才不知道当时的乐观从何而来,他们的取舍又是否值得。

最近读的书质量参差,总体来说坏的多好的少。而在最没期待当中读到这一本书,不辄久旱逢甘霖,暂得解渴之妙。

更感欣喜。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九

可能几年前的中国,惊人的购买力还没在世界井喷,最广为西方世界知道的,除了中国功夫以外,约莫就是那几场政治运动,以及中国菜了吧。

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中国家庭对于吃的执念还是挺深的:下顿吃什么基本从上一顿结束就在父母辈的脑海里打转了,而家常手制和外出就餐常常在进行暗自较量,要吃工作餐在他们眼里更是将就生活的代表。无论你身居何位月入多少。随着事业发展应酬增多,外出就餐基本等于不健康生活,饭店的制作在他们眼里也常常代表各种不讲究,家常手制才是健康认真生活的王道。但如果你追求什么有机茹素健康饮食,或者昂贵的地道菜肴,他们的态度又会倾斜回来,很扎实地从经济学角度算账给你,并且讲诉自家方法的得体性价比。

虽然摊开来讲别别扭扭,但这是寻常中国家庭一个理所当然的循环,喂哺的原始情感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往前追溯常常会发现他们年少时期的匮乏感。所以制作出来的菜肴绝对是超越食材本身的一种复杂交流。但于他人看来,这天经地义的日常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

因此看《寻味中国》,好似从一面不甚平整的镜面照应这种日常。作者林留清怡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楚的认识——一个要寻根的美国人,无论身处中国她多么不易被辨别,归根结底她是一个美国人,所以看似所见完整映现,但总会让人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点被放大:味精在中国菜肴里和味精厂在当地经济里一样复杂的存在;认真的面摊师傅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创业史;自负的高档酒店创始人对于原创和抄袭的微妙态度;辛苦的乡村耕作与繁茂的农家乐旅游文化……

巨变的时代,如果想要携纲提领来概括,常常要面临翘压不平的理论边角,况且当下的时代远没有历史那么好概括。但《寻味》这样的镜面存在却以食物这个百味杂陈的切入点,让所有的时代故事氤氲着一股饭菜香气,而显得不是那么难以下咽。看似没有主题但很有意义的记录,在她克制又亲切的文字里,呈现了一个我并没有完全见过的中国,有一些陈词滥调,但她并没用自己的情感把它填满,反而多了一种轻巧的身临其境感。

作者还用自己的爱情点缀了整个故事的结尾,王主任张师傅小秦梁子庚切面一样的人生就顿点在这里,不管多么失意得意跌宕起伏,缀上这样的尾巴都显得温情脉脉起来,像往嘴里填了一口冰沙,当你想咬扎实这口味道的时候,它早已经从舌尖齿缝溜走,留下余味淡然。

所以我很容易就喜欢上这本书,出于这种刚刚好的轻巧感,况且比起中文端庄大气的书名,我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Serve the people。在中国这个以食为天的泱泱大国里,把民生根本埋进“你懂得”的政治正确的口号里,总觉得很有点狡黠地幽默感。

各种感情,在饭菜香里总可以找到下落。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十

19年看完的第一本书,记点东西算打卡了。

看完的第一感受是,比起《寻味中国》这个中文译名,英文原名SERVE THE PEOPLE, 和另一个译名《味人民服务》更贴切点。暗示了书的内容,也符合作者的幽默风格。

说了点历史,说了点政治,说了点生活,顺便说了点美食。食物之“味”只是串联故事的线。

如果朋友问我:这书说了啥?美食吗?

我大概会回答:“由中餐所引起的一次跨文化观察。”

看第一部分的感觉是:吃着火锅不时被一颗花椒炸了嘴。颇有点捏着鼻子继续看的意思。作者很活泼也有自己的幽默,但我看游记类的文章比较喜欢“多样性”的视角,观察和接受不同就好,不要去分出高下。作者在这点上总有点不对我的胃口,吐槽和调侃中自上而下评判的意味过于明显。(但也因为坚持“多样性”的视角,我选择继续看完不太对胃口的书,也是有点好笑。)

到了平安村的部分,阅读的体验舒适了很多。「平安割稻子」这一节是全书最喜欢的部分,关于村民们的生活、性格、改变,作者的描写和记录都很有趣。

这个对比十分有趣,细想来还真有那么点中西默契对照意思。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小节是「最好吃的麻婆豆腐」,作者对于烹饪这件事的理解给了我一些启发。

作者为男友克雷格做饭的几次经历,和男友对于食物的不同理解都很有趣。二人一起吃黄浦会那段,比起作为美食记者的作者本人,对美食不感冒的男友的视角和评论我更加好奇,可惜没有更多的描述。

作者记录下的是2005年至2007年间,她所看到的中国,距今已有12年。正如作者所预料,她所观察的这一切也几乎要成为“历史”之类的东西了。

合上书,回过头看。通过作者,通过她笔下的王主任、张师傅、小韩、小秦们,看到了中国的一些浮光掠影,看到了历史留在记忆沙滩上的一些贝壳。但终究是像梦留下的痕迹:路过了一些人,留下了一些故事的片段。你也不能说了解了他/她的生活,你也不敢说寻到了此地的滋味。来了一趟,看了一阵,说了几句罢了。

END.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十一

文/陈天舒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看完《舌尖2之家常》,里面一段话说到了我心里:“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对于一个在美国生长的华裔美国人来说,能促使她来到一个遥远陌生又熟悉的国度开始一段美食冒险的原因,应该也就是深植基因的记忆中萌生的好奇吧。

《寻味中国》是一本难得一见简单易读又内容丰满的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看到作者从美国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再从北京去上海,最后回到北京寻找到自己的爱情,为自己爱的人做饭,我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然而拿到书稿前,我并没有投入太多期待,这是一个人人以吃货自居的时代,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美食文化突然便流行起来,甚至大批不同背景的名人加入了这个潮流,一夜之间我这种“赏潮”的普通人就被大浪淹没。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关于“吃”的文化产品太多了,多得如果能当饭吃我这辈子也吃不完,要找一本有意思的书像餐馆点菜一样,很多时候看上去很美吃完了后悔。

相比之下,这本书的确另类,首先它没有一张诱人的照片,就是一份西餐厅的菜单完全勾不起你的食欲。如果你个“受虐狂”,你一定会失望,因为里面也没有让人垂涎三尺的露骨描写。最先吸引我的是作者的认真,开始很难想象她在北京胡同里找烹饪学校的样子,去学校学习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生活所迫,学完之后都是要靠技艺吃饭的。只有她是出于自己兴趣的选择,然而却比那些谋求生计的学生学得认真,听课记笔记、选菜刀磨菜刀、买菜烧菜到最后复习考试,都出奇地认真,那些毕业后当厨师的倒像是来玩票的。或许因为她是个“外国人”,没有我们对食物如痴如醉的矫情,却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在中国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事情用她的视角一板一眼地刻画出来,又真切又滑稽,让人品出些不一样的味道。再到后来,看她去面馆学拉面、去饺子馆包饺子、平安割稻子、黄埔会实习,慢慢就没有那么大惊小怪,觉得这就是她会做的事情,而且不管在哪里做什么,那股子认真是不变的。

吃多了重口油腻的饭馆菜,总会让人想念朴实寡淡的家里饭,一道菜没有使用过多烹饪手法反而保留并突出了食材的本味,让人回味留长。读书看故事也是如此,看一本满是珍馔佳馐的书,看多了作者对舌尖味蕾的非凡感受挖空心思的描写,还不如自己去吃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来得痛快满足。《寻味中国》可能就是这样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就是一股寻常味道。书里作者随着关于“吃”不同的经历在体会、了解这个国家,原来萌生的好奇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开花……在她自己的故事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王主任、张师傅、小秦、孙老板、胡桂荣、廖叔廖婶一家、梁子庚、小韩、江礼等等,这些故事就发生在同一国度却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就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路人,由作者真实的记录串联起来,成了我们熟悉的人,好像就是身边的某个人。

作者在时代蜕变中“逆行”寻找到内心的平静,看着她淡然的笔触也让我在这浓油赤酱的时代中尝到一丝鲜美。

这是一本真实的书,写的是真实的故事,品尝出真实的味道,看这本书不用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书里没有人试图当你的老师教你人生的哲理,但是却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个柴米油盐的世界。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十二

文/李小丢

余光中曾经在《乡愁》一诗里告诉过我们,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这些意象让人感到绵长又凄凉,是无法触碰的伤痛,是属于第一代移民的共同记忆。而对于像林留清怡这样的第三代移民来说,乡愁已然越过了故土难离的藩篱,只有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在维系着他们与故国脆弱的联系。那么乡愁对她又意味着什么呢?

林留清怡在美国出生和长大,2000年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除了外表,她和其他来中国的美国人没什么区别,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没有太多的兴趣。虽然她儿时没少吃母亲做的蒸肉饼和外婆包的猪肉香菇馅儿的饺子,但是她更想吃麦当劳这样其他同学都在吃的东西,家里飘出的那股菜味儿让她感到颜面无光。

她迫切地想和其他美国人一样,她也认为自己做到了。可是到了中国,现实给了她当头棒喝,她一脚踏在外侨与世隔绝的小圈子里,一脚踏在圈外的中国世界中,两头不着边,无法找到融入的感觉。她生平首次意识到自己急需解决种族、身份认同与归属地的问题。她想知道,她的文化之根在哪里。最终她选择从食物的角度来找到这种联系,并把她的寻根之旅写成了《寻味中国》一书。

和纯正中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给林留清怡带来的惊吓远大于惊喜,她发现,跟唐人街那些改良中国菜酸酸甜甜的口感相比,在中国餐馆点菜意味着每一次都是险象丛生的探险。未知的食材一次次考验着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底限,她小心翼翼地穿行在活物、内脏、爪子和舌头频繁出现的雷区;还要随时准备接受从未体验过的味道带来的挑战,当她在宫保鸡丁中吃到一粒花椒的时候,她才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酸甜苦辣咸这五味之外,还有这样类似于到牙医诊所被打了麻药的口感。

虽然这不是个一见钟情的故事,但并不妨碍她渐渐的爱上中餐怪异的口感和味道,甚至这种热爱更进一步,她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吃,而是要挽起袖子走进厨房,去研究这些味道是如何发生的。她进入了烹饪学校,破天荒第一次感到自己融入了中式生活,成为了这个充斥着矛盾、变幻莫测、日益强大的国家的一份子。

《寻味中国》常常让我联想起何伟的《江城》和《寻路中国》,两人选择了解中国的方式异曲同工,都切入了当下普通中国人中最有代表性的几个群体,进而把握了变化中的中国的脉搏。何伟以外教老师的身份走入了中国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见证了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以及因此带来的矛盾和变革。林留清怡以厨师和美食家的双重身份接触到的更多,烹饪学校的王主任让她了解到过去中国的历史和当下城市新兴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她帮厨的山西面摊的张师傅则让她一窥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的梦想和汗水……厨房成为了开启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把钥匙,让她品尝到了人生的五味。

她最终认识到,正是美国童年的蒸肉饼和饺子塑造了她的味觉,就像《舌尖上的中国2》中说的:“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得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五味,不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乡愁的滋味。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作为商业用途的请豆邮征询,谢谢)

====================================================

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个读书类的微信公众平台:

读书有疑(微信号doubtsinreading)

每日推送一些有看头的书评(当然不只是我写的)、作品作家、精彩短篇等。编选的宗旨就是有趣、有品、有疑。欢迎喜爱读书的朋友们推荐、订阅。

快!关注起来!关注一下不会怀孕的啦!(●'ω'●)丿♡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十三

在开始介绍之前,先说一点题外话。

题外话:当美食文成为潮流,看到这本《寻味中国》的标题以及副标题,真心让人反胃。副标题是——一个华裔美国女孩的中国美食大冒险。如果一定要说这句话里有一个正确的词,应该是“华裔美国女孩”。而这本书的英文名《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才透出了十足的中国趣味。

没错,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ABC。如果这个身份也顺便成为了这本书的卖点,我忍不住要为作者感到惋惜了(这就是中国一部分出版业的不自信,为了吸引眼球保证利润,才不管下作与否)。

题内话: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

如果只是一本普通的美食散文,比如老牌的蔡澜、新近的……数不胜数,其实没有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各位不觉得这样的美食文有点商业化么)。

如果只是一本老外看中国,比如何伟以及他老婆写的一些书,也不太值得推荐。

正如大家都会联想到的那样,作者利用不同的视角写作——这源自于作者的美籍华裔的身份——但如果仅仅是视角不同,这本书就没有意思了。

作者一边写自己为了学习做中国菜而去读烹饪学校、写自己从烹饪学校毕业后怎么向不同的厨师学习(大酒店的、路边摊的)、写自己怎么和农民工交朋友,一边告诉了中国的读者如下几件事:

1.以美国人为代表的外国人对哪些中国菜感兴趣,书里面把这些菜的做法都列了出来。毕竟这是一本在美国出版的书。

2.外国人觉得中国哪些地方是特别的。不论是好的特别还是坏的特别。如果你读完了整本书,还看不出来哪些比较特别,都觉得特别理所应当司空见惯,只能说你真的太中国了。

3.中国的经济真的很发达吗?这个信息是非常隐秘的,但可以从上面的第二点推导得出。

接下来,主要说说第二点。

作者在本书的一开始就这样写道,“烹饪学校让我见识了北京生活的旮旮旯旯,这是之前在外侨圈子里无法领略的细微层面。(P24)”

那么哪些是接触不到的呢?作者完全通过学做菜来观察生活:到农贸市场买菜的时候,怎么买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在美国都是到超市去买包装好的菜和肉);折腾了许久才能磨菜刀(美国的菜刀和中国的菜刀很不一样);和烹饪学校王主任成为朋友后,去王主任的家里,看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关于从烹饪学校毕业,作者的描写也栩栩如生,她写,“我没有请枪手,没有夹带教科书,也不指望同学们和张校长的帮助(P73)。”

当然,她也写了同学们如何作弊、校长和王主任如何千方百计地想帮助作者作弊、以及一位有钱的赵太太连最后的实际炒菜都是请别人来做的——真实的中国特色,就这么赤裸裸又百分百客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还写了她是如何与农民工交朋友的。比如她写一位绰号是“老大”的女服务员,在买了手机以后,把所有能够得到的号码都存了起来,“我有天下午浏览老大手机里的通讯录,发现她已经存了500多个号码了。即使是偶然接触到的号码,她也统统存下来,包括她在小广告和报纸上看到的号码。‘以防万一嘛,’她认真地说,‘万一需要打电话呢,这样比较方便。’(P113)”我喜欢这样的情节,比某2上面的“这样的食材有了更多的鲜味”听起来更有中国的鲜活与麻辣。

最后,还是想说几句关于这本书的写法。

每一本让你动心的书,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老师。这本书以做菜为主线,串起来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与事。如果同样是写食物,精雕细琢地写食材,是一种写法。写食物与自己的记忆,是一种写法。写食物和人民的生活,是一种写法。如果想写得更有深度与宽度,一定要选最后一种。

据说作者在北京开了餐馆。不知道有一天去她的馆子里吃饭时,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赶脚。

-------------------------------------------

原创公共微信book-life

关注与介绍:艺术、建筑和清新感书籍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十四

华裔美国女作家林留清怡在经历数年的中国美食大冒险后,集成了这样一本书——《Serving the people》,繁体版直译成《味人民服務:從小麵攤到五星級餐館的奇妙歷程》,而简体版却似乎别有意味地译成《寻味中国》。不论是笔调还是跨文化观察方式,这本书无疑可作为何伟《寻路中国》的姊妹篇,无非前者从食物入手,后者开车游历体验,何伟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而林留清怡却是黄皮肤黑眼睛的ABC。

在这一点上,倒是跟何伟老婆张彤禾的立场更接近,她也来到中国,去结识东莞工厂的女孩,然后写了一本《打工女孩》。大家的都有个“中国根”,林的高明之处是并没有一味地去寻找那个虚幻的“根”。除了长相和偶尔和家人一起吃的山寨中国菜,别无任何联系,你不能要求一个土生土长在加州的女孩去怀着莫须有的乡愁。

比起张彤禾的拼命代入,林留清怡倒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一点,我并不是中国人,我的舌头、我待人处事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都是美国的。这也许是为何比起《打工女孩》,《寻味中国》读起来更真诚有趣的原因。

因为对这片陌生故土上美食的好奇,她来到中国,从诡异的烹饪学校开始,又到山西面摊和“馅老满”饺子馆,甚至味精工厂的探访,接着到上海外滩的高档餐厅黄浦会实习,最后到寻找完美的小笼包的一趟扬州之旅结束。这几段经历涵盖了各个层次,里面出现了不少和她有过深交的人物:烹饪学校的王主任、面摊老板张师傅、上海美食评论家江礼旸、黄浦会的厨师小韩和老板梁子庚先生,每个人都有他们的传奇经历,有想要去的地方,他们的表达就是浓缩了他们人生的一部分。

比如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王主任对所有的事都是一股经验论,“做菜好比开车,学个套路而已,就那么简单”。

从农村出来北京打拼的张师傅阴差阳错成了厨师,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自己老板,能够赚点钱寄回家。

报社记者出身的江老师是典型的上海式恃娇恃宠,被各路餐厅请吃饭写软文,这起初让作者感到反感,当她在中国待了那么多年后,好像扭转过来,“终于意识到我不能拿美国那一套道德标准来衡量这里的人和事”。一个收红包的美食评论家也许不是最专业的,但“我很欣赏他对食物和写作那股真挚的热情”。满腔正义感开始打折扣,这才是了解中国的开始。但至少她对自己是诚实的,直言不讳,“吃过的小笼包中,黄浦会的并不是最好的,虽然费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少了点什么。”忠于舌尖的直觉,这应该是美食热爱者最基本的素养,我们没法儿对食物说谎。

最喜欢的一节是写上海的“音餐厅”的,一间由日本老板开的创新上海菜馆,每晚由同一位厨师邓师傅烹制食物,老板像在日本一样于玄关迎接客人,属于比较亲民的街坊餐馆。邓师傅也是位传奇人物,少见地有着喝现磨咖啡的习惯,在德国波恩混过几年,回来后四处旅行,又在贵州的馆子里打过工,他做的菜不花哨,但是很踏实,让人安心。

林留清怡在这里引用了她认识的一位旅游杂志编辑说过的话,“最好的餐馆和最喜欢的餐馆压根就是两码事”,在这里,就是黄浦会和音餐厅,最好的餐馆可以作为体验,而最喜欢的餐馆才是最常想去的,高高在上的女神终究没有青梅竹马的那份放松自在。菜式简单、摆盘不那么精美,环境不那么精致优雅,这又有什么关系,好吃不就行了。

对于“地道”,作者这样写道:我在音餐厅领悟到,对于是否“地道”的看法是相对的,我人在上海,吃着上海厨师做的上海菜,但有些人却认为这不是地道的上海菜。……大家口口声声说“地道”二字时,并没有考虑到食物也是与时俱进,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食物反映了起源地,而起源地本身也在变化。

这也是自己在很多地方吃东西时感到的疑惑,究竟什么是正宗,究竟为什么非要追求正宗?好吃不就行了么。何况上海菜本身就是个暧昧的概念,是本帮菜呢,还是殖民时期融合各大风味的菜系,还是新派创意菜?谁也没法儿给个定论。当年的名厨梁子庚渐渐变成了个生意人,林留清怡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他难得下一次厨,而且有回把鸡丁炒糊了。很多产业化的餐馆最后都会变成这样,失掉了些许风味,只有严格把控质量的食物。

《寻味中国》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忠于自己并且勇敢地说出喜欢或不喜欢,即使对方是从未获得过差评的顶级餐厅,还是油迹斑斑的路边小吃店,我们都可以有自己喜欢的理由。

寻味中国读后感篇十五

当下的中国对美食的关注日盛,甚至有人说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无非两样,一是语言,一是美食。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一批的美食书、美食作家、美食节目,但《寻味中国》一书的作者华裔美国人林留清怡显然另辟蹊径,以本人在2005年至2007年旅居中国亲身寻觅、体验并学习制作中国美食的过程为载体,通过跨文化的观察生动描写了不同阶层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处事哲学,也展示出在时代蜕变中的中国,普通人经历社会阵痛后的无奈迷惘,但同时保持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种种风貌。

文章是人咏物言志的载体,一本书只是一家之言。要体会文章中所描写事件的语气和对人物的看法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份,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寻根的过程中同时也是给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供稿的专栏作家。这个身份也在行文中喋喋不休地强调着,比如在烹饪学校考试前作者说“参加这个考试的意义何在?我不同于班上其他人,我不需要那一纸证书,我不靠那个找饭碗。”;在面摊学习的时候“白天,我在脏兮兮的面摊打工,晚上,却在北京最高档的餐厅用餐”;在上海高档餐厅实习时她和老板沟通时她揣测“有位记者能详实地记录他的能力,这种机会他可能也不想错过,尤其是他一心想要成为明星处事,正需要多多见诸媒体。”总之,作者时刻不忘记自己身份,提醒自己如同入世一般在各种地方修行,这种“身在其中、心有隔离”的状态中作者完成了自己篇篇文章。

带着这种与众不同的心态,文字中会时常按照美国的生活标准和道德准则来衡量人和事,虽然行文中并没有明显的褒贬词,但作者的态度还是清晰可见。正如作者在文中写到的“就算已经熟练了,也不表示我会永远喜欢中国吃饭和说话的方式。”“或许我只不过就是对自己‘根’感兴趣的美国人。”所以,有些语气会比较刻薄,会将话题带到与食物本身无关的领域,对人对物的描述中均有着一种既定的“美国人”模式似的认知,似乎这就是她所体会到的中国社会环境,让中国读者感到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比如作者谈到 “中国各式各样的组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谜。通常,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往满是头衔的名片上,再塞一个上去。”;“中国人习惯了教条式的宣传口号”“在中国,有些因素是优先于新闻客观性的,比如商业利益。”“我身处的这个国家,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已日益被人人为已所取代”总之通过三年的生活作者似乎充满了感叹和认知,誓要求得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即使如此,这本书的行文仍是新奇有趣,以其独特的视角演绎了中国社会中的人生百味,作者即使在描写中国读者已经司空见惯的场景也带着几分趣味。古龙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杀,就带他去逛一逛菜市场。显然菜场代表了世俗中最热闹的场景,最轻易的勾起了人生存下去的欲望,最容易反映小市民的狡黠和智慧。在作者笔下的菜场也是生气盎然,比如买肉的小贩总说没法儿切那么准,可切下来的分量总是比你要的多;个头娇小的鱼摊老板娘却如职业摔跤选手一样的大手劲的摔鱼并微笑的说慢走。

除了这些妙趣恒生的生活场景,文中所描述的譬如中国人对待钱的态度(爱打听钱指收入、价格,但羞于去谈论金钱待遇)、常常用于礼尚往来但鲜少拿去吃的的月饼券、美食记者习以为常拿的回扣等事件等等也是作者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的结果,均是真实并值得回味的。更重要的是作者去烹饪学校考证、去面馆学拉面、去饺子馆包饺子、去平安割稻子、去黄埔会实习等亲身经历,看出作者认真甚至有几分执拗的精神状况,使得读者对其的寻根之旅产生了几分敬意。

其中给读者带来最多冲击的还是作者描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王主任、张师傅、小秦、胡桂荣、孙老板、廖叔廖婶、龙运土、梁子庚、小韩、邓师傅、江礼等,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同一国度却有天壤之别。

比如我最喜欢一个人物——山西面馆的老板和师傅张淼,他常常因为单调重复的工作而忘记星期几,也常常因为收入不赚不赔又需要养活全家而陷入生活困境,但同时他也是个坚守传统方式炮制美食、坚持诚信原则取悦顾客的人。比如他第一家店的倒闭也正是因为合伙人给客人吃烂掉的菜而产生争执决定终止合作;作者学面时因为厨房忙不过来而好意劝到“能不能买一台面条机呢?”,张师傅气呼呼地说“用机器做不出这么好吃的面条!吃起来不一样! ”;在关闭第二家店的最后一天,他对每一个熟客重复着“这是您最后一次吃我的面了。”有一熟客按老规矩点了猪肉卤刀削面,作者提议她来削,张师傅却摇头“他吃的面条要很薄才行,他身体有毛病”他指了指自己的胃。 张师傅的性格就如何他手中面条一样坚持原滋原味但又韧性十足。

作者笔下的美食固然是让人垂涎欲滴,但个性化的人物比食材有了更多的鲜味,读起来更有中国特色的鲜活与麻辣。从不同人物的身上读者能感知到各种社会风气与社会追求,也更加真实地触摸到栩栩如生的个体生活。

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谈到王主任的生活评价“她说自己的一生中,苦多于甜,酸多于辣,可是一切都‘还行’”。这段关于生活中味道的阐述方式让我想起了舌尖上中国第一季中提到的“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

我想,不管是酸、甜、苦、辣哪一种味道,也许所有的味道都充斥在人生每一个角落,配比不同的陪伴人们走过或艰难或安适的岁月。每个人用自己的故事写出的柴米油盐,已经和勤俭、坚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构成了浓浓的人情味,这才是人生最世故但最美好的滋味。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