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遇见·猫的国》,我被作者对猫的描绘深深吸引。书中猫国的细节描写生动、细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通过猫国的世界,作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让我不禁感叹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遇见·猫的国》读后感(一)
今年为止看到的最满意的猫书。在丁三郎的世界里,每只猫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它以猫的形体诠释着如同人类般的灵魂。如果多一些人看到这本书,这个社会就会多一些善待猫咪,特别是流浪猫的人们。我期待着那一天。。
1/7页《遇见·猫的国》读后感(二)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猫,朋友说猫是佞臣,但是他们的确是可爱,即使没有狗忠诚,但是那是按照人类的道德观来看的,他只是一只猫,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孩子有什么错。这样的书越多越好,把猫咪的真性情都展示出来
2/7页《遇见·猫的国》读后感(三)
流浪猫们虽然没有家猫们那么乖巧但是有一种独特的灵气啊啊啊。
赞同作者的一个观点:食物得到保证的流浪猫才是自由的猫。
果然喵星人是不能用人类的道德观来衡量的,不服从的猫才是好猫。
对了,书中的猫基本都不是品牌猫。
3/7页《遇见·猫的国》读后感(四)
同样是喜欢猫,喜欢拍猫,接触过喂猫的阿姨,自己也喂过自由猫,甚至救过身陷困境的小猫,的我,看着丁三郎的猫照,读着丁三郎的文字,有一种莫明的感动与共鸣,直接道出了我的心声。这个地球是各种生物的家园,我们本应平等对待,但猫的生存空间渐渐被人类压迫蚕食,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尽小小绵力去帮助它们,度过比家猫短很多的生命时光。三郎,握手!
4/7页《遇见·猫的国》读后感(五)
丁三郎同学的摄影技术毋庸置疑,每只猫猫都好俊、好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养猫的条件,那这本书就是很好的收藏品了。心情好时、不好时都翻翻,萌萌的猫让你的心情一下子好起来,好上加好了~~~
里面有只黑猫,住在苏州河畔,据说他爷爷是黑猫警长的原型哦~~真的很黑很黑,血统保持的不错~~哦吼吼~~
先写到这里,书被抢了,等我夺回来好好看过再来写,初步印象,每只猫猫都哪啥~~~哇咔咔~~~
5/7页《遇见·猫的国》读后感(六)
《遇见猫的国》
女儿喜欢小动物,也喜欢看关于小猫小狗的书,于是我经常在网上给她下单,忽然发现竟然有那么多那么多关于猫的书,没想到这么一个专题竟然有那么大的市场。先后买过几十种和小动物有关的书了,看到的就跟多,有几百种吧。有散文、有漫画、有故事、有知识的介绍、有介绍如何饲养、有介绍种类、有介绍生活习性……
在众多的关于宠物的书里,有很多都非常有个性,很特别,比如《猫国物语》比如《甜甜私房猫》比如《卷卷的世界》等等,都画得非常漂亮,制作得非常精美。
这本书却是以照片取胜,这样以照片为主的书我还是此一次遇到。作者是一个摄影师,特别喜欢拍摄小猫,作者给这些猫都起非常有趣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故事。在欣赏故事的同时,看看那么漂亮的照片,真的感觉很舒服,爱猫的人有福啦!
6/7页《遇见·猫的国》读后感(七)
我和猫咪的缘分
遇见一本有趣的书和遇见一个有趣的人同样令我心生欢喜,只不过,在现实中,这终究不是大概率事件,需要一丢丢天注定的缘分和夏洛克·福尔摩斯般的侦查力。——题记
说起和猫咪的缘分,也就仅有的那一次,要追溯到十三岁那年。忘了是如何捡到一只狸花奶猫,无论我如何和爸软磨硬泡,他都不同意我收养这只小猫咪。然后,妈就把它送给了隔壁的花奶奶。后来,妈从厂里回来带给我一只小黄鹂鸟,说是从树上的窝里掉下来的。是一只正在学习飞翔的小黄鹂,性格温顺,与人亲近。我用钢丝两头帮着绳子,挂在老式自行车的横档,算是给它做了一个窝。不同于性格倔的像一头牛、一旦被抓不吃不喝死给你看的麻雀,小黄鹂不用笼子、绳子非但不会逃走,反而像在这安了家似得,给什么就吃什么,特别乖巧。就在这个暑假,我如获至宝,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它喂食。不料,就这样只过了一个星期,有一天醒来,发现小黄鹂不见了!那个十三岁的孩子里里外外找了一圈儿一无所获,只发现地上有几根羽毛。奶奶早就跟我说过,猫是要吃鸟了,它也不是真吃,就是为了好玩儿。最终这成了一桩悬案,但我笃定就是那只狸猫干的!
往后的日子里,因为这桩事儿,我对猫一直耿耿于怀。隐隐的恨意直到现在才彻底烟消云散,毕竟不能因为一只老鼠就坏了一锅粥。人犯错的多了去,还不能原谅一只贪玩犯错的小猫?
越是长大,越是惊觉天性这事儿实在太奇妙,比如倔强的性格,天生的亲近动物、亲近自然,这事儿没来由,往后的日子里也毫无改变的可能。甚至拿基因说事儿都不科学,和我一胞所生的亲姐,我俩性格全然不同,她对待动物的态度完全站在我们共同的医生亲爹的阵营里,认为这些猫猫狗狗太脏,携带了太多细菌,碰不得。
我有一个室友,平日里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女生,唯一令我受不了的是她几乎讨厌一切动物。每次走在街上,有小猫小狗凑巧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两人的反应截然相反,我会情不自禁地蹲下来摸摸脑袋揉揉肚子,和它打声招呼。而她,则会远远地屏息绕道,或尽可能远远地迅速离开。若是碰见一只外表有些邋遢的喵星人、汪星人,她就会立马嘟起嘴吧、眉头一皱,像是碰到灾星似的恨恨嘟囔一句:“咦~真恶心!”每次听到她用“恶心”这个词来形容时,我就立马怒发冲冠变得神经质起来,恨不得立马冲她发火:“它怎么就碍到你了?你就可以以这样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贬低其他造物?”平素里她绝对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但我还是持保留态度。爱心之爱应该是一种博爱,众生平等之爱,超越一切界限之爱。我很肯定作者正是希望他所出的每一本书尽可能多地传递这一份爱心。
书中写到,不同于日本、希腊这样的猫国,在我们国家,猫咪尤其是流浪猫,正在以7倍的速度离开我们。“生活把许多人逼到角落中,变得沉默又古怪”,而人把猫逼到角落中,变得沉默又古怪。这是人类的地球,又何尝不是猫咪的地球?何尝不是万物生灵的地球?!
若你认真地品读欣赏一张张丁三郎镜头下的猫咪照片,左肩披一块白披风的猫少年小丸子、宝座上婀娜多姿泄露体重的一毛六、发现幸运草之后遇见的顶花小猫、飞翔的阿童木、不飞的王大峰、顶花的狸小蟹……你便可以发现并理解三郎对猫咪的偏爱以及何以如此偏爱。同样,我偏爱猫,就像心脏偏长在胸腔左侧那么没道理。相较狗,身边的人以及我喜欢的作者(丰子恺、梁实秋、刘梓洁等),都不约而同地偏爱猫多一些。若干年后的今天,我大概能为这不约而同作出些许解释。
如果用关键词来形容我眼中的猫——骄傲、慵懒、疏离、自由、好奇、孤独、神秘。猫不食嗟来之食,猫不会因为你给它点猫粮就对你摇尾乞怜,总之是一副爱给不给宁可饿死绝不谄媚的架势;猫有猫的骄傲,它从不来主动亲近人,除非它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友好;好奇心杀死猫,你会发现年幼的猫咪和年幼的婴孩是如此相似,他们拥有大多数成年人所泯灭的好奇;猫咪爱自由,你常常发现一群狐朋狗友结伴而行(这样说好像对狐狸和狗也不公平),而向来只看到一只猫咪孤独而自在的身影……
明知道万物有灵且美,请原谅我对猫咪的偏爱,毕竟人生这么短,爱也很有限。
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