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1000字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07 15:45:30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0-07 15:45:30   小编: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一篇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从植物到酒,上篇介绍常见的酿酒植物,中篇则是介绍酿酒调酒所需要的香料,最后下篇介绍辅料和装饰物,其中全文穿插着各种鸡尾酒配方,以及各类酿酒或是植物趣事。

全书结合趣味和科学,很多描写引人入胜,让人捧腹大笑。本身爱好调酒的人可以在书中发现各种配方,了解酿酒原理。自然科学科普爱好者更是能沉浸在各类植物介绍中——从植物到酒精,再到植物——植物和酒精的前世今生也莫过于此。老公是前者,而我是后者。

对于一个本身并不看书的人来说,能发现对其拥有吸引力的主题是最好的阅读动力。阅读同时又可以打开酒柜上各种积灰的酒瓶,看到哪调到哪。我则被科普各种酒柜上的利口酒,原本在我眼中这只是一瓶瓶急支糖浆。

看着看着便酒精摄入过量了。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二篇

书中关于酒的有趣的小故事。

豆瓣排版简陋,点击阅读排好版的文字版本

内容根据本书中文版整理,同时参考英文原版。事实性信息依从原文,本号并未深入核查。

中文版译者刘夙,由商务印书馆与2017年出版。如果喜欢本书内容,可以购买支持正版。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三篇

满满当当一大厚本,足足啃了6天,小纸条写了有全书的1/10厚。知识点超级丰富,往目录里打字时才发现是以前《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的同一女作者Amy Stuart,一直觉得这个妹纸在植物学领域的博学程度简直可怕。果不其然,再翻目录,又发现了还有一本她的著作,于是立刻拆开来作为这个月的第四本读物列入阅读计划大名单。对植物的迷恋加上对绿色的喜爱,等于不可能错过这本书嘛~

人类真的是几乎把所有能吃的植物都用来酿过酒了,即使是那些需要超高温萃取才能去除毒性的毒漆属也没能逃脱被压榨的命运。原来菠萝蜜是最大的酿酒用水果,南洋杉是最古老的酿酒植物,要是没有古人孜孜不倦地尝试、改良、配种,世人现在吃的还是内部含有N多小蜜蜂尸体的无花果。草莓树和草莓没有半毛钱关系,啤酒花只在啤酒中起到调节苦味的作用,龙舌兰并不是沙漠植物,反而和芦笋更为亲近,也远不是一百年才开一次花,但也要8-10年才能开一回,开完就死掉,多么无情!甘蔗每一节的成熟时间都不同,贴近地面的部分成熟的最晚。香蕉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并不是“树”,平时吃的只是“华蕉”一个种类,而香蕉有几百个品种,乌干达和卢旺达的啤酒蕉可以直接用来酿造啤酒。槟榔的成瘾性,接骨木全株都有毒,咖啡含有的咖啡因可以毒死贪吃的小虫子,就连每天下班路上遇到的刺柏蓝灰色的果实都可以用来榨酒,植物世界太过美妙承受不来呀!而它们还只是宇宙世界的页码脚注。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四篇

作为一个农学学生,又非常喜欢酒,这本书自然是不可不读。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就是讲述酿酒植物和酿造方法的书,没想到充斥着大量的鸡尾酒的内容。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封面设计中的酒瓶如果换成一杯鸡尾酒会更好。有些地方的排版略有些别扭凌乱,不过整体还是挺漂亮的一本书。

整本书的内容分为3个部分:1.用来酿酒的植物;2.添加到酒中的香料植物;3.装饰鸡尾酒的植物。在这其中还穿插各类鸡尾酒的历史、调制甚至园艺知识。读完这本书不禁赞叹作者庞大的知识储备。

书写得挺有趣,读起来比较轻松,特别是其中一些描述味道的写法十分有趣。比如普逵酒是“无论是死狗还是炸弹,都不具备像普逵酒气味那样的开路能力”;酿酒苹果像是“吃了一口软的青核桃,未成熟的柿子或一把铅笔屑”;梨子酒喝起来“入口如绸缎,入肠如疾雷,出肠如闪电”。还有外国人对于我们的茅台评论也让人捧腹——这种酒(茅台)尝起来就像“液态的剃刀锋”;无论是它的味道还是酒劲,毫无疑问都要比“打横旗的军队”还要可怕。

不管是完全不懂酒的门外汉,还是略懂生物或酒类知识的人,应该都能从这本书中收获许多。不过若想要深入了解,还是需要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作为读者的我也有些虎头蛇尾,对于大众所不熟知的酿酒植物和香料就不怎么看得进去了,毕竟看书只是将它的名字记入脑海,纸上谈兵。不过读完这本书,也能略和别人说说这些酒的门道了。等到有一天能把这些鸡尾酒的模样和味道都见识过,再来翻一翻这本书吧。

最后还想要问一下,有没有有趣的中国酒的科普书呢?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五篇

以為這是一場雞尾酒的盛宴,結果作者是通過雞尾酒的歷史、原料,講了雞尾酒世界裡那些飛舞的植物、花、果實、樹木。看完只想在自己人生的to do list上給自己仔仔細細的描述下一件事:如果在國外定居,要開一個釀酒作坊,作坊後有一片種植園,再後面是森林,開著車三五公里,就是海洋。釀什麼酒,種什麼植物,就按照這本書實踐。❤❤❤

書中植物學和雞尾酒調酒朮的科普中還穿插著一些妙趣橫生的關於雞尾酒故事的內容,讀者就好像飲下一杯讓人回味無窮的雞尾酒。

原來雞尾酒的世界是如此豐富啊。

讀書筆記: 龍舌蘭

普逵酒pulque 梅斯卡爾酒mezcal(墨西哥)/mescal 蘋果酒cider 酵母分泌出酒精後,酒精上升到15度後,酵母就無法存活。 波本酒:玉米為原料,純波本酒至少陳化兩年,混合波本酒至少有51%純波本酒 皮斯科酸酒pisco sour秘魯雞尾酒中的國酒 清酒:稻米發酵 冷飲 朗姆酒:原料甘蔗(莫吉托)

我的媽呀,正經科普過程中不斷挑逗你的興趣。 How to make a perfect pastis? Hahaha. 作者估計是故意吊人胃口,看到這樣的調酒方法,真是猝不及防啊。 加苦精的蘇打水:提神,無酒精 薄荷是薄荷屬植物的統稱,霤蘭香是其中最常栽培的種類。(莫吉托霤蘭香/肯塔基上校)

2019.02.17

白菜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六篇

普逵酒:龙舌兰汁液酿造的低度数酒。 梅斯卡尔酒:原产地规定品种的龙舌兰酿造的烈酒。 西打cider:苹果酒。 卡尔瓦多斯酒:完成发酵的苹果酒进行提纯得到的高度数“生命水”。法国北部专门产地出产的苹果白兰地,苹果原料≥20%本地品种,≥70%的苦型或苦甜型品种,≤15%的酸型品种,装瓶时为40度。 威士忌:高度数大麦酒。饮用时应加5-6滴水,较大的脂肪酸分子会与酒精解离产生“冷霾”。 波本酒:波本威士忌。玉米为原料,美国本土酿造的威士忌,新制的橡胶木桶中陈化,玉米原料≥51%,纯波本酒陈化需大于两年,混合波本酒至少有51%的纯波本酒。美国的波本酒必须使用内面烧焦的新橡木容器贮藏陈化,才可称为波本酒。 霍拉奇恰酒:南美洲的发酵玉米啤酒。 玉米啤酒:糊浆中含10-20%玉米酿造的啤酒,哈啤属于其中一种。 月光酒/白狗酒:未陈化的玉米威士忌。 白兰地brandy:高度数蒸馏葡萄酒。通常蒸馏到80度左右,以35-40度装瓶。 阿尔岑特酒:意大利白兰地。 阿瓜尔迪恩特酒:葡萄牙白兰地。 雅文邑/干邑:法国白兰地,以产区命名。 梅塔莎酒:希腊白兰地。 雪利酒:半满陈化的白兰地形成一层充满酵母的酒花,英国人称其为雪利酒。 波尔图酒:白兰地混入半发酵的葡萄酒中杀死酵母保留糖分,得到葡萄干风味的波尔图酒。 味美思酒:白葡萄酒中加入白兰地和生命水强化,辅以苦艾、芳草、糖。最终酒精浓度约14.5-22度。 密甜尔酒:未发酵或部分发酵的葡萄汁与酒精的兑合物,用作调香鸡尾酒的基酒。 金鸡纳酒:加有奎宁(金鸡纳碱)强化的葡萄酒。 曼哈顿鸡尾酒:黑麦威士忌为主要成分 朗姆酒:发酵的甘蔗汁、糖浆、糖蜜或其他甘蔗副产品蒸馏而成,蒸馏到体积百分含量<80%,以<40%装瓶。 甘蔗/糖蜜伏特加:甘蔗蒸馏的澄净、中性、高度数烈酒的统称。 亚力酒:含糖树液酿造的烈酒通称。

酒头:杂醇油,可做工业清洁剂。

酒心:酒精。

酒尾:毒素、风味化合物,可部分保留。

生命水uisgebeatha:泛指高纯度烈酒。

“天使的份额”:指贮藏过程中由于蒸发作用丢失的酒精。

奎宁:一种抗疟抗癫痫药,用于调味。

单宁:一种酯类化合物,使酒的风味更加醇厚。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七篇

自认为非常爱喝酒和喜欢酒的人,看了这本书只能自觉无知,书中以一个植物学家的视角去解读很多酒的构成,介绍了太多太多的花、书、水果、坚果,分别给出他们的来历、发源甚至还有如何去养它们,当然也少不了科普它们在各式各样的酒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看书的过程中,实际上我自己的思考比看书本身更多,书我只是略读。非常惊讶于一位植物学家能够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就将一个领域研究的如此之深之广之全,反复审视自己可能还未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所爱,话说到这里,真的由衷的去感叹这样的人。

我本身是爱酒的,我不喜欢咖啡、茶、奶茶、可乐等等的饮料,却唯独对酒很是喜爱,这种喜爱是说不出理由的,尤其是红酒,可能我喜欢的就是它略低的酒精浓度和葡萄的香气。虽然喜欢但我从未去研究或者哪怕是扩展自己的了解度,对于酒或者说酒文化知之甚少,只是在去年在上海生活的几个月,逛迹了不少酒吧,喝了几杯old school、马提尼、精酿啤酒就自觉是看透了酒文化。

其实酒文化或者说“酒文化”在90后这一代(本身是95后,只谈论自己看到的情况),变得变了味儿,年轻人喝酒的或者说正儿八经喝酒的少之又少了,如果说去研究或者品酒的那简直是没见过。我觉得今天的酒文化更多的和酒桌文化联系了起来,让他更成为一种糟粕而不是一种有趣的值得关注的文化,当然酒固然是一级致癌物巴拉巴拉等等,如果拿这一点来看那毫无疑问值得去抵制甚至是消灭。但我想挣扎的去对抗一下,人们这一生所经历的,并不都是围绕健康和所谓正道去行进的,在我看来酒有他存在的价值,不管是我们工作后的放纵,还是对现实的短暂逃离,我的一位朋友就说过“我需要喝一点酒才能再多说一点”。

酒的话,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喝下去,但我同样反对踩箱喝啤酒这种真的糟粕,当然我小时候是这样过来的,但越长大越不爱那种报复式、面子式、场面化、形式化的喝法,在我偶然有次喝过茅台之后,我深深的感觉到,喝酒加上真诚的聊天,当然不限什么酒,这种感觉是美妙的。

回到这本书,离开酒文化。我想说,一个植物学家,能凭着自己爱喝酒、爱研究酒,就能做到这个地步,当然从专业的角度,他可能是无人能敌的,也就是说他是很特别的,从一个植物学家的角度去进入酒,他的解读和视角一定是非常有趣和特殊的,之所以是越读越觉得无知,是因为所谓的这种,我觉得可以称它为某种“素质教育”的东西,对于我是缺失的,文中在教读者如何培育某种植物时多次提到了可以找当地的研习会或者植物组织去指导你种树和栽培植物,今天这在我看来是太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养花养鱼养到我再也不想碰这些东西,再容易养的东西到最后还是个死,如何能养好一个东西我并不能从身边的专家或者组织得到建议,当然在今天来看,就算有我也懒得去问去研究。好像身边这种超脱的、极致的、爱好自然和生活的人越发的少了,我小的时候住院子的时候,家里种着很多的东西,还有一棵抱也抱不住的香椿树,想吃什么只要种下,下一年就会得到收获,夏天有吃不完的草莓的时候,也没有很珍惜,到了今天搬上了楼房,儿时的香椿树也被砍了,多少有些黯然神伤。

有些东西固然是不赚钱的,但就像柳冠中老师谈到的一些话题,我们需要找到中国发展的方式,每个人都住别墅开豪车的那种生活,在中国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认清现实,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节奏,树立符合我们当下的正确价值观。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被推着走,是否有思考过这到底是不是你喜欢的生活呢?虽然喝的烂醉但我们差不多从未“醉酒”过吧。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八篇

作为一个几乎不饮酒的读者,我还是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不饮酒”对于我来说是不醉酒、不为愉悦而饮酒,但是如果想要增长知识,多一些知识让我可以在餐桌上侃侃而谈,我倒是不介意品酒。况且品酒并不一定要把酒喝下去,可以含上一大口,让酒液充分接触口腔后吐掉就好。刚好我在读这本书的这一年里参加了一次法国葡萄酒工坊,让我产生了阅读这本书的兴趣。不过本书主要介绍的还是需要多种植物调配的鸡尾酒,而不是原料相对单一的葡萄酒。虽然封面上的葡萄酒瓶会产生误导,让人以为这本书会有很大篇幅讨论葡萄酒,不过仔细想一想,如果只介绍一种原料相对单一的酒,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植物学家”呢?况且,引用葡萄酒,可不是那么容易“醉酒”。 既然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对葡萄酒有了一些浅显的了解,那么先谈谈我在阅读和葡萄酒工坊中学到的知识应该会让这篇报告以一个轻松有趣的方式开始。在葡萄酒工坊,我们先学习了如何看酒标来了解一瓶酒的产地、年份等信息。因为这个葡萄酒工坊是西安法语联盟主办的,自然介绍了几大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区及大区葡萄酒与酒庄葡萄酒的区别:大区葡萄酒一般品质较低,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在超市买到。而酒庄葡萄酒则可以贴出产酒庄的酒标,每年各酒庄会一同举办品酒会,邀请各大酒行的葡萄酒经纪人前来品尝当年新酿的葡萄酒,品尝过后,经理人们事先预定空桶,结算定金,等到葡萄酒陈化至对应年份后再提酒。 葡萄作为酿造经典酒瘾的植物值得仔细研究。正如书中所述,酿造葡萄酒的葡萄不同于一般的食用葡萄,它们有更厚的果皮。贵腐葡萄酒是由被真菌感染的贵腐葡萄酿成的,而这种虽然被真菌感染,但是不算腐败的葡萄可遇不可求。因为能使真菌生存而又不至于使葡萄腐败的环境很难控制,采摘贵腐葡萄又只能人工按粒采摘,所以这种葡萄酒是名副其实的“贵”。对于我来说贵腐葡萄酒倒是没有那么诱人,它独特的蜂蜜口味对于不喜欢甜食的我来说有些过于甜腻。这就是为什么贵腐葡萄酒需要加冰饮用——这样甜度才不会过高,破坏口感。葡萄酒的甜度还可以大致通过酿酒葡萄年份判断:葡萄酒的酿造分为大年、小年,大年雨水少,光照充足,葡萄植株光合作用强,生产、储存有机物多,葡萄也更甜,酿出的葡萄酒甜度也更高,小年则反之。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在阅读本书时还思考了这类科学科普类读物的翻译问题,主要涉及酒名翻译与植物名翻译。译者提到:中文洋酒名称大致有三套命名“系统”:传统外文辞书上意译为主的名称(如anisette译为“茴香烈酒”),一套香港人按粤语发音音译的名称(如cognac译为“干邑”),一套是大陆人主要按照普通话发音音译的名称(如maraschino译为“马拉斯奇诺”)。由于没有统一标准译名,翻译时不得不在这三个系统中切换。考虑到主要面向大陆读者,作者在翻译时主要以大陆音译名为主,但是有的其他系统译名如以上列举,对于普通读者更为熟悉,所以也加以采用。此外,译者选择在除伏特加、特基拉、香槟等常见音译酒名外,在音译酒名后均添加了“酒”字(如马天尼酒不省做“马天尼”),以方便不熟悉鸡尾酒的读者理解。我倒是觉得这个“酒”字的添加或许有画蛇添足之嫌。作为一位对鸡尾酒几乎不了解的读者,我并不觉得在没有“酒”字的情况下有理解当前文本内容是与酒相关的问题。很显然,联系上下文就可以得出本段在介绍一种鸡尾酒,而不是别的什么,这就是语境的作用与重要性。相反,“酒”字的添加倒是使翻译没有那么整齐了。况且不同读者对酒名的熟悉度不同,对于我来说,“马天尼”倒是比“特基拉”常见。不过鉴于译者并不是专业语言背景出身,这样的翻译有情可原。 对于植物名翻译,鉴于译者本身专门从事研究和拟定汉语植物名称的工作,翻译任务较为轻松。译者甚至新拟了一些非国产植物的名称,如象李(marula)、苦香巴豆(cascarilla)、兵木(mauby)、檀香桃(quandong)等名称。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文学翻译界译名与植物学界译名冲突,译者选择保留人们熟知的文学译名,并加以注释、简要说明。文学翻译中“玫瑰”(rose)的译法一直让我感到困惑,按照植物学的译法,今天文学界所指的“玫瑰”,恐怕要译成“蔷薇”。准确地说,Rose这一类植物,指代的是蔷薇科蔷薇属 Rosa 的所有植物。而在中国古代,“玫瑰”指代花已经是唐代之后。汉代的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道:“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琘玉旁唐,玢豳文鳞,赤瑕驳荦,杂臿其间,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这里的“玫瑰”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玉石。而且对比“玫瑰”与“蔷薇”的字形也可以看出,“玫瑰”的“王”字旁代表词源应该是一种玉石;而“蔷薇”的“艹”字头则是表示与植物相关。可是唐代诗人张泌在《芍药·香清粉澹怨》写道:“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这里“玫瑰”显然是一种植物了,至于“玉石”怎么变成“花朵”,这一点倒真的是令人困惑。如果真要找出为什么中国文学翻译界都把Rose译为“玫瑰”,大概是蔷薇属Rosa,这个统称本来就包含多种植物。既然外国文学文本里把这一属的花都成为rose,那么没有专业植物学知识的译者们把rose统一译为“玫瑰”,并不加以区分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个名称所选择的译名不是“蔷薇”,而是“玫瑰”?是“蔷薇”的音节多于“玫瑰”而读起来不够朗朗上口吗?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这是一本主要介绍鸡尾酒的书,对于不喜喝酒的我来说,把它作为一个认识植物与思考专业领域翻译的材料或许是一个更新颖、有趣的角度呢!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九篇

by喜马讲书 20190208

艾米•斯图尔特,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特别擅长动植物学写作,她的作品多次入选《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本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植物与酒密不可分的联系。纷繁复杂的植物如何变成美酒?植物怎么影响酒的口感与风味?怎样去品尝一杯酒?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一,植物如何变成酒

植物能够变成美酒,得益于植物的演化与技术的进步,同时伴有一点运气的成分。

以葡萄酒为例。酿出葡萄酒,首先需要美味的葡萄。原本的葡萄种类又小又苦。得益于一次基因突变,使得葡萄从雌雄异株变为雌雄同株。这意味着不需借助昆虫,就可以完成繁衍,因此可以结出的果实数量远超其他同类。再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选择,最终得到了颗粒多、果实大而甜美的植株。

制陶技术也为葡萄酒的诞生提供了条件。人们把采摘后的葡萄捣碎,储存在陶罐中。机缘巧合之下,在一个装满葡萄的陶罐里,飘进来自于栎树的酿酒酵母。这种微生物,可以把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酒精。此时,所发生的过程就是“发酵”。经过一段时间发酵,罐子中就流出了甜美的葡萄酒。

这种发酵得到酿造酒,酒精度一般低于20%。为了提高酒精浓度,人们开始使用“蒸馏”技术。把酿造酒进行加热,收集挥发出来的酒气再冷却,从而得到浓度高很多的蒸馏酒。把葡萄酒进行蒸馏,得到高浓度酒就是“白兰地”。相较于酿造酒,蒸馏酒因为酒精含量高,杂质少,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

蒸馏酒的诞生,也与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最初,人们使用陶制容器来进行蒸馏。后来,罗马人改善了金属制造的方法,并使用金属的蒸馏装置来提升密封性,从而提高了蒸馏效率,蒸馏酒的产量也大幅提升。

二、植物营养成分如何影响酒的酿造口感

以啤酒为例。啤酒主要的原料是大麦。在各种谷物中,大麦最适合发酵。

酵母生产酒精需要糖作为原料。然而,大麦等谷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要想用谷物来酿酒,就要先把淀粉转变成糖。恰好大麦中含有特殊的酶,仅需要水分,就可以快速把淀粉分解为糖。

与葡萄酒的诞生过程类似,人们把吃剩的大麦放在陶罐中。有时,还会特意在里面加水以软化大麦的硬壳。此时,仅需些偶然飘来的酵母,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人们就能得到啤酒了。

相较于大麦,小麦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以至于淀粉被包裹蛋白质中无法充分利用。因此,小麦发酵所产生的酒精很少。更糟的是,这些蛋白质会让发酵的小麦变得粘稠。德国著名的小麦啤酒,虽然名为小麦啤酒,但原料中的小麦含量只有55%。

然而,小麦所酿的酒有一种面包或柑橘的芳香,这就是高蛋白质含量带来的特有风味。而且,德国小麦啤酒之所以有名,也因为它有厚重的泡沫,这些泡沫大多数是溶解了的小麦蛋白。

三、植物作为调味剂怎样增添酒的风味

对于啤酒来说,最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就是啤酒花。啤酒花是一种长相类似藤蔓的植物,给啤酒添加了特有的苦味。在喝剩的啤酒会有一股臭味,就是因为啤酒花的一种成分,见光分解造成的。

啤酒花的生长条件较为严格,只有北纬35-55度的地区可以栽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德国、比利时、捷克这些国家酿造的啤酒特别美味。因为这些地区适合种植啤酒花,也因此成了啤酒经济的大国。

另一种著名的植物调味剂是杜松子。以杜松子为调味料的烈酒就是杜松子酒,或者叫金酒。

杜松子是一种名为“欧洲刺柏”的球果,含有两种特殊的物质,其中一种有松树的香味,另一种则会散发类似柑橘的气息。而金酒的主要成分,来自于大麦和黑麦。使用刺柏果进行调味的金酒,往往兼具清新的植物风味和醇香的口感。

除了直接饮用,金酒的另一大功能就是用来调制鸡尾酒。在众多基于金酒的鸡尾酒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有着“鸡尾酒之王”美誉的马提尼。马提尼的主要成分是金酒和味美思。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地方将味美思译作“苦艾酒”,这是一种流传已久的谬误。味美思是一种加香葡萄酒,真正的苦艾酒是一种有茴香味的高酒精度酒。

四、如何品味一杯酒

每一种酒都有与之相配的品鉴方法。

以威士忌为例,这种由啤酒蒸馏得到的烈酒广受西方国家欢迎。在喝之前,可以往威士忌里加少量的水,可以提升酒的口感和香气。推荐的比例是每30毫升酒中加5到6滴水。因为在威士忌中,主要风味成分是一些脂肪酸分子。加水后,这些分子可以从酒中析出,可以让这些风味成分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作为东方的名酒,日本清酒也有自己的品味方法。

首先要明确清酒的等级。清酒的主要成分是稻米。制备清酒时,要对稻米进行碾磨,去除外层的米糠部分,这个过程叫做碾白。碾白程度,是判断清酒质量的核心指标。最高品质的清酒是大吟酿,是指碾白中去除了稻米50%以上的外层部分。下一等叫做吟酿,是指碾白去除了40%以上。而普通的清酒叫做纯米,对碾白的去除比例不做要求。吟酿级别以上的清酒,酒中有许多带有水果香味的酯类分子,而这些分子需要在低温中保存。因此,吟酿酒基本都是冷藏冷喝,味道最佳。

醉酒的植物学家读后感第十篇

如果我爸是个植物学家,那他一定是个醉酒的植物学家。

自打我有记忆起,爸爸就是个能饮酒的人,他的酒量在我们小镇都是出名的,小时候常常见他的朋友们到家里喝酒,从早喝到晚,别人吐了一茬又一茬,只有爸爸一直稳坐桌上岿然不动。

他们喝的酒大多是本地所酿的白酒,度数并不高。家中餐厅靠墙的位置永远都堆着一排大小不一的酒缸、酒瓮、酒瓶,这些酒中除了亲戚给送的自酿酒,很多都是妈妈自己酿的。从小我没少跟着妈妈一起酿酒,如今闭上眼,整个酿酒的流程和弥漫在空气中温熏的酒味都历历在目。

酿酒是一件大活,无论在谁家,只要准备酿酒,每个人都要严阵以待。首先是准备原料,本地常见的酒是薯酒和米酒,原料分别是番薯(旋花科)和稻米(禾本科)。

番薯要选本地所产白薯,淀粉含量高,要将有虫眼、发芽、发霉的挑出来,剩下的切厚片,蒸熟后晾凉,将酒饼碾碎后和白薯片混合均匀。准备好消毒过的酒瓮,将白薯片装入瓮中,封好瓮口等待时间将它们发酵好。慢慢地,酒香会开始从翁口散发出来,有经验的人只消闻到就知道是否发酵充分。一般来说,薯酒需要发酵 天即可进行下一步的蒸馏。

蒸馏酒要有大锅和高甑,锅里倒入发酵好的白薯,烧上火,高甑上置一盆凉水,一热就需要更换,蒸汽上升遇到凉水盆会凝固成酒从第二层的眼里流出来,再接入小瓮中,这就是薯酒。

米酒的制法和薯酒差不多,只是原料换成大米和酒饼混合发酵的而已。

水稻

白薯

看花就知道是旋花科的植物

除了薯酒和米酒,本地还有几种极具特色的酒。比如甘蔗酒,甘蔗酒并不是直接用甘蔗发酵,而是土法制糖熬煮甘蔗汁时产生的沫,人们用勺撇出的这一桶桶泡沫就是甘蔗酒的原料,这些泡沫主要也是甘蔗汁。依旧,往沫子里加入酒曲,等待发酵,发酵好的甘蔗汁散发出微醺的甜香,非常好闻。蒸酒时要比蒸米酒和薯酒要讲究,因为它不像那两样有沉渣,稍不留神甘蔗汁就会沸腾起泡从锅里溢出来。所以灶膛里的火要大小适中,不能过旺又不能太小,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甘蔗汁之上盖一层竹编的薄篾子,防止它沸腾扑出来,再用湿布条将锅和高甑之间的缝隙堵上,尽可能让甘蔗汁不流失。蒸馏好的甘蔗酒初喝发甜,会让人误会它是一种甜酒,咕咚几大口之后你会发现它厉害之处在于后劲,我曾在午饭时喝过一大杯,此后一天体内总感觉有只怪兽在横冲直撞,直到第二天醒来这种感觉才慢慢消散。甘蔗酒越陈越烈,封了几年的甘蔗酒开坛时能少一半,剩下的一般呈现琥珀光,这样的陈酒一小杯足以让人醉醺醺一整天。因土法制糖的糖寮被取缔,甘蔗基本都卖给糖厂制糖,再想得到甘蔗汁来制作甘蔗酒就难了,家族中只有二姨一家还在山地种植甘蔗,每年也悄悄制一点土糖,也就她家能酿点甘蔗酒,我也好几年没喝到了啊。

榨糖的甘蔗是这种

刺葵是我们本地很常见的野生棕榈,我们叫它“火丁”,每年夏季它都会结出一挂挂的果实,棕黄色。和很多棕榈一样,去除果皮后剩下的坚果部分可以食用,需要蒸熟,吃起来富含油脂,很香。这种果实发酵后也可以酿酒。摘回熟透的果子后晾干,撒上酒饼,装坛发酵后蒸馏就成了。

大概是刺葵的样子

番木瓜酒的制作极为复杂,需要对木瓜九蒸九晒,木瓜切片后先蒸,后晒干,如此反复多次,酿米酒的时候放入其中,出来的酒包含木瓜香气,颜色也金黄剔透。现在大家嫌麻烦,都直接将蒸晒好的木瓜泡入酒中了。我家也只有大姑还坚持古法酿制。说起大姑,她就是我们本地最好的酒曲作坊主理人。她的酒曲作坊就在自己家里,酒曲制作并不难,就是要捕捉自然界中的酵母菌,让它们在由米、酒饼簕、高良姜等等不同的植物混合体中发酵成具有不同风味的干团。大姑每个集市都挑两袋酒饼到镇上卖,很多人都非要她的酒饼不可,所以供不应求。她偶尔会做一些比出售的酒饼更为精细的小饼,掺入她来之不易的各种草木,具有独特香味,每次我妈要酿酒,大姑就会悄悄塞给她这些小饼,让我妈酿出来的酒风味更佳,口感更好。因为我亲奶奶过世得早,长姐如母,大姑最疼我爸爸,每次来我家,她都带着一小瓶她精心酿造的酒,冬天木瓜多的时候这一瓶酒往往就是木瓜酒。如今大姑也70多岁了,酒自然是酿不动了,传统木瓜酒的酿造技艺大概会失传吧。

番木瓜

比木瓜酒的酿造还要复杂的是“han”薯酒,我只是听爸妈描述,我连这种含有毒性的藤本植物块根都没有见过,根据描述,怀疑是一种薯蓣属的植物块根。因为有毒,没有人工种植,全是野外挖采,回家后切块,将其放置在流水处,由水冲刷一天一夜,把毒性冲刷掉,再蒸熟发酵,据说酒味道非常好,因原料和制作方法更复杂,大概没几个人喝过。我小姨是这种酒为数不多的酿造者,所以家里人都有幸喝到。

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我所说的酒大概也就米酒和薯酒见过,正因为我爸好酒,又喜欢了解些偏门知识,所以我才得知上述其它可以酿酒的植物及酿酒过程。可惜的是,我很久没回家长住,未能给这些植物好好拍照,或者央着家里人再重演一遍各类酒的酿酒过程,否则一定是极好玩也极有意义的事情。爸爸前年脑梗之后也不喝酒了,想来这件事也难以实现。

这本《醉酒的植物学家》由商务出版社引进出版后一直想读,直到今年春节前才慢慢看完,一见如故。书中将世界范围内各种常见不常见的酿酒植物都做了些介绍,既有植物知识又有酒的知识,后面还写了如何为酒增香增口味的植物和装饰植物。可惜我对酒不太了解,否则读的时候各种酒的气味大概会从书中飘散出来吧。

愿每个好酒的人都有健康的身体快乐长饮,愿我有时间将家乡酿酒的植物寻访记录完全。

以上是为书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