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侦探》是一部揭示艺术品背后故事的小说,讲述了一位优秀的艺术侦探通过调查和推理解决了一系列艺术品失窃案件的故事。小说中展现了艺术品的神秘和珍贵,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欺诈。通过阅读,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艺术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艺术侦探读后感第一篇
商业艺术行业,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拍卖场,各种大亨级收藏家。可是除此之外商业艺术行业又存在一些什么人呢?
Well, 这本书就给你做了一个全部的解密。 你可以领略到大师级名家真伪鉴别者,亦或者能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毫无痕迹地复刻名家画作,不仅不被人发现,还被请进博物馆的模仿者故事。你还可以知道,艺术经济业务的买卖双方如何做投资,啊,这可就涉及方方面面,人物像,风景画,欧陆,美国,年代,画派,甚至政治因素等等,真是好玩得不得了。 还有还有最神乎其神的就是油画的修复师,想必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都会被一个个修复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所折服。这本书中的修复师不仅带领读者一层层穿过历史氧化的迷雾,揭开当年一幅幅作品真实的颜色,也带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那就简单讲讲几个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吧。 (以下严重剧透!)
第一个故事 女王和女权
我喜欢这个充满政治意味的故事。
英国历史上有名的不仅仅只有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往前推几个世纪,在书里讲了一个都铎王朝的玛丽女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因为书已经还给朋友了,书非借而不能读嘛
艺术侦探读后感第二篇
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生产什么样的国民。
我为什么会这么讲? 那么今天就通过艺术侦探这本书中的故事来说说“飞翔的荷兰人”。
当然我借用的“飞翔的荷兰人”与伦勃朗的鉴定大师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除了都是荷兰人以外。 不过今天也想分享一下自己对荷兰生活和社会的感悟,相信这也是为什么荷兰这么一个弹丸之国却产生了伦勃朗,梵高,蒙德里安等等一个又一个艺术大师,长留史册。
艺术侦探中说到伦勃朗真迹的鉴定大师和他的修复助手对伦勃朗的画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建立起有关伦勃朗真迹的portfolio来供各方人士进行学术研究。
其中译者讲到鉴定大师在荷兰的伦勃朗故居工作,经常接见一些艺术或者商业领域的重要人士,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却只拿着政府和研究所的工资,日常的生活也非常简朴,连和笔者见面聊天也仅仅只是喝一杯啤酒而已。
Well,荷兰人的吝啬与精打细算那是全世界有名的,不然也就不会有英文Go dutch 这么一说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学者就过着清贫的生活。毕竟荷兰福利好到贫富差距之小,可以说是世界前列。 我恰恰以为正因为大家的收入水平相差不会太多,那么消费主义或者金钱至上这种在中国美国横行的价值观,在欧洲的存在度会低很多。 举个例子,在荷兰基本人均起点收入是2000欧,大概1万5人民币,个人所得税和中国一样,是按照总数的百分比来算,那么3000欧大概收30% 的个税,4500欧以上就要收到52%的个税,这样下来,大家拿到手的也都差不很多。
所以更多的人去思考我想做什么,我要什么样的生活。而荷兰社会的开放以及容忍度又是普遍高于西欧国家,更不要提比亚洲的开放程度不知道前进了几百年。
所以,伦勃朗鉴定大师,日复一日伏案研究,心无旁骛建地造起整个真伪评价体系,而不是像中国很多所谓的鉴宝大师各处走穴,开什么坚定节目圈钱,当然是出于对自己职业的尊重,也是在这样有安全感的社会中所建立起来的。
而说到伦勃朗原画的第一修复师,他的故事更代表了很多荷兰人开放以及追求自我的个性。 这个小哥哥在和笔者见面时候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帅了吧,金发碧眼,身材好,真像一个模特啊!” well,事实就是,人家年轻时候还就真是个模特。
早期时候,这个修复师就做着一般的工作(主要是我忘了sorry),偶尔一个机会和之前鉴定大师有了交流,小哥就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人生挚爱,想要去追求的事业,开始多次与伦勃朗的工作人员通邮件,表达自己对艺术,对伦勃朗,对荷兰黄金时代画作的理解,而大师也不拘一格降人才,给了他实习的机会。
小哥毅然决然地辞职,可是老婆正好怀孕了,家里收入非常少,没有办法,他就只能用各种个人的技艺去赚钱,在酒吧驻场爵士乐,去做模特走秀,以补贴家用,就这么持续了很久,直到学有所成,真正在修复领域有自己的地位与理解以后才把生活走上正轨。
我佩服小哥,也佩服支持小哥的老婆,一个人内心有多强大,多么多么多么地强大才能,才敢在这么拮据地情况下对自己要做的事业坚定不移。 也要感叹,一个与艺术好无关联,没有任何教育背景的人在社会中,转行。 宽容和开明的社会也是重要的因素。
何其有幸,我能在荷兰3年,将这开放与拥抱挑战的勇气印刻在自己的基因。
以上。
艺术侦探读后感第三篇
关于本书内容,作者在序言和致谢里都写得很清楚。唯有「父亲」这一话题,宕开一笔:「父亲在一个人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似乎经常在这本书里出现,作为潜在的领航者,他们应当被铭记。」其实,他写的几乎每个故事都对亲子关系,特别是父子之间微妙的情感有点到为止的描述。这里的「父亲」可能有两种类型,一是生理及社会意义上的父亲,一是学术界或艺术界的经典或权威。
初为人父的人似乎会有类似的感受:难以言表的喜悦,以及随时发现子女有所进步的快乐;更多时候则是无奈、紧张和愤怒,还有精力透支。然而,在「子女」长大后的岁月里,「父亲」何尝不是这样消耗着他们……或许代际间注定存在这样此消彼长、相互伤害的困扰。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父亲可能成为子女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比如,因为执着于收藏,一位父亲不能忍受子女在此领域毫无建树,对家庭成员也疏于关爱,伴随无价财富而来的,是全家人的终身遗憾,甚至儿子的过早离世;子女宁愿他没有卓越的成就,也希望有个正常的父亲。
书里还讲述了一位著名造假者的身后事,当作者问他儿子,怎么看待父亲的一系列欺骗行为时,他说他不觉得父亲有什么过错,父亲也许只是怕原作被盗,或者一时糊涂。他把父亲的造假现场奉若神殿,将他留下的遗产视如珍宝。这让我想起现代精神分析流派的观点:要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一方就得放弃权威和魔力,让对方知道,你也是普通人。这个儿子不敢正视父亲是一个贪婪罪人的事实。毕竟,一旦全能的偶像也会犯错,他将体验到痛苦、无助和恐惧,尽管这些复杂感受自东窗事发之日起就一直折磨着他,他还没做好反叛父亲、重新认识其真实面目的准备。
做到精神上的「弑父」,才能实现超越,这样的过程需要代价,不是每个生命都能承受如此重荷。无论过程愉悦与否,由此带来的变化,都是认识新世界的开端。与此类似,当你决心否定高高在上的权威,也需要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从那一刻起,你亦能实现超越,获得自由。根植于人性的艺术,就有这样的冲击力。
很多热爱旧式艺术的人完全不屑于那些对经典不断发起挑战的当代艺术,但细想二者背后的诸多共通之处,当代艺术又何尝不是经典艺术子嗣般的存在。如同每个人的生命注定会留下父亲的痕迹,即便你想反对父亲的一切,你的叛逆也是他给你的烙印。
艺术既实现着超越,也是人类一切问题的外显。本书开头就提到,看似稳定的艺术世界,因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已悄然「崩坏」。和普通人每天面临的信息爆炸相似,进入经销商视野、需要评判的作品数量也在激增。
所幸,在变得日趋残酷的同时,艺术世界也越来越开放。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是行家里手对艺术世界真诚且充满叙事魅力的披露。它无疑很适合非专业人士,使他们得以直观了解艺术和艺术品交易——这个看上去不甚优雅,却深刻影响着艺术走向的行业。
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一方面,将艺术界的「权威」放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审视,用清晰的事实证据说明他们的成就或错误;另一方面,跳脱艺术商人的身份,看到那个在表面光鲜之下充斥着狡诈和「动物性竞争关系」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观察自身所处行业的逐利本质,把寻找其价值与局限的权力还给读者。
虽然作者更擅长古典艺术的鉴定与投资,他也未将眼光局限在自己的领域。本书末章写当代艺术的部分,精彩程度比前文有过之而无不及,对理解令人费解的当代艺术现象(比如,怪异作品为何能拍出奇高的价格)颇有助益。这样让人身临其境的娓娓道来,似乎比艺术史课程更能吸引年轻人投身艺术事业,也在字里行间透露了鉴赏艺术品的真正门道。
当然,如果跳出书中每一对「父与子」的场景和结构,将其放在历史和艺术的背景下解读,牺牲家人幸福的父亲,的确为艺术倾其所有;造假者虽只做了拙劣的模仿,倒也突破自己的「创作」领域,成就曲折动人的故事和失而复得的惊喜……这些或许就是作者用写作的方式铭记他们的原因。他们或他们的子女为追逐梦想、财富跃入深渊,带着超乎想象的美妙之物浮了上来。
艺术侦探读后感第四篇
《艺术侦探——找寻失踪艺术瑰宝的故事》,书名让人预设这本书讲述的是被时光湮没的名画的故事。发掘和追踪有潜力的作品、在科学鉴定和专业修复的帮助下让一幅面目全非的画作恢复旧日光彩,并确定其震惊世人的真实归属,的确如同侦探小说一般扣人心弦。然而在跌宕起伏、紧锣密鼓的扣人心弦之外,这本书另有耐人寻味的隽永之处,那就是艺术侦探自身的故事。在名誉和利益之外,是什么样的内在驱动让他们选择这一荆棘遍布的冒险生涯?动荡不安的风云变幻之下,他们如何定义自己永不停息的汲汲追逐?
每一幅重见天日的艺术瑰宝背后,都有相关从业者的一段人生,谱写着执著与酸楚,失落与满足。在记录和搜集艺术品侦查故事的同时,作者显然有更大的野心:揭露这一行业的世相百态,描绘不同艺术侦探的共同人格,并深入挖掘到人性的最深处。“对经销商而言,最重要的是凭直觉找到别人做事的动机……解读身体语言、发现动机、特别是卖家的身体语言的动机,对我的生意来说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在我看来,购买一段故事,与购买一幅作品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关于艺术品的侦探小说具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风格,而作者本人就像赫尔克里•波洛一样时刻依赖自己灰色的脑细胞。
艺术侦探与艺术品收藏家的第一人格特征是不知疲倦的行动力。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收藏家厄尔•牛顿教授,他收藏了大量的书籍、肖像画、轿车和旧物,其中不乏名家之作,但也有不少废铁。为此他和他的家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厄尔常年在国外四处奔波,寻觅英美肖像画,投资房产。收藏上的经济投入让厄尔在生活上极度苛刻,令家人苦不堪言,女儿早早逃离家庭,深爱她的妻子不得不忍受长期离居,在他离家期间为他承受生活重担的儿子英年早逝。厄尔过世后,他的女儿怀着复杂的心情寄给作者一首诗,诗中的最后一节最接近于她对于父亲近乎偏执的人生目标的理解:“树林可爱,虽深暗而黑远,/但我已决意信守我的诺言,/在我睡前还有许多路要赶,/在我睡前还有许多路要赶。”这一诗节为书中所有专业人士的生命旋律定下了基调。
伦勃朗研究项目主席恩斯特教授,美院毕业后做了中学美术老师, 23岁时辞职,开始了穿越意大利、埃及和希腊的旅程。在希腊,他甚至骑着驴走完全国的行程。之后继续深造,在获得艺术史学士学位前隐居起来,花六个月的时间给自己的作品造了木制支架,在伦勃朗研究项目做学生助理期间,通过在专业乐团演奏乐器补贴家用——用自己的生命实践融入历史上的艺术家世界,这让他对伦勃朗这一最富冒险精神的艺术家有了深入骨髓的理解。恩斯特的修复师比吉尔一开始从事护理工作,在业余时间参观馆,对绘画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获得博物馆的实习机会后立刻辞职。为了养活自己和怀孕在家的妻子,在实习的同时,他找了走秀男模和足球俱乐部翻译两份兼职。他们都不是书斋式的研究者,在对于艺术的浪漫激情与细腻感触之下,拥有务实与刚健的内核。
第二人格特征是倚重学问知识又敢于挑战权威。鉴定一幅面目全非的画作,需要各领域的冷门专业知识:用X光设备透过补色看清画家底稿,借助树木年代学确定画板的材质与历史年代,通过颜料分析推测画作最早被创作的时间,以及笔触研究、档案研究等。涉及到肖像画,尤其是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肖像画,相关历史知识就显得举足轻重。历史学家斯塔基就曾经通过比对亨利八世的妻子凯瑟琳•霍华德的珠宝目录,确定一幅无名肖像画的主人公就是骄奢淫逸的凯瑟琳•霍华德,因为她所佩戴的奢华头饰与4颗珍珠点缀24颗红宝石的项链与珠宝目录上的记载完全吻合。第五章“历史的力量”围绕一幅疑似伊丽莎白一世的肖像画展开,画中的女王站在金色华盖前,背景中是宝座旁缤纷的花卉和水果图案,暗示生育能力,一生未婚的童贞女王为何要求在画中加入具有生殖意义的符号?女王右肩上缀有一朵红玫瑰,是否含有与“红白玫瑰战争”相关的政治隐喻?玫瑰周围点缀的叶子不是玫瑰叶,而是橡树叶,究竟有何深意?女王为何需要这样一幅画,这幅画以什么样的理由呈现在什么样的场合?一系列的谜团都需要大量翔实而细致的历史材料作为解答的佐证。
对于艺术侦探来说,任何学术知识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在具体实物中获得证明。这使得作者对于附庸风雅的夸夸其谈、公众对既定权威标签的盲目尊崇,以及为了捍卫自身学术成果与权威而对真相视而不见的古板学究都不无嘲讽,这一对偏见的嘲讽集中体现在第三章“洞察和欺骗”。作者对伦勃朗专家恩斯特教授的行事风格与研究方式推崇备至,并引用了他的说法:“艺术鉴赏力,只有最大程度地储备起来,才能有效利用,只有当所有其他论点都已用尽的时候,才要用鉴赏力作判断。”艺术鉴赏力,或者说艺术“直觉”,需要无数次的尝试与历练,也需要科学人文知识的支撑,但在实际艺术鉴赏过程中,又具有极大的魄力与能量,足以同既有的权威进行对抗。
对于作者来说,艺术侦探与艺术收藏、鉴赏专家都在灵魂深处渴望着动物性的追逐。“他们之所以从事,并且毫无疑问的还会继续从事这份事业,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被一种追逐的兴奋驱使着——那是一种我能立刻想到的东西。这样一种人类动机,无论对学术还是商业贸易来说都至关重要”“最早让我对艺术感兴趣的,是占有别人可能忽略或低估了的东西时的快感……如今,我和我的同行在试图占有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它们凝聚着全世界最极致的聪明才智,但在表面光鲜的追逐之下,也潜藏着动物性的竞争关系。不久之前,这种掠夺的冲动让我得到了这幅伊丽莎白肖像画。那天上午,在支离破碎的情绪中,我发现自己更多时候是在观察我的狗……它所有本能的快乐,都和追逐有关……我很少听说它能抓住野鸡,但是追逐定义了它的存在,占据了它作为狗的想象,我怀疑,是对追逐的想象,让它抽搐,让它嗅来嗅去,也让它被自己梦中的呓语惊醒。”
对于追逐的热情让本书的视野从历史名画拓展到了最末章“发现机会”:1997年,新一代英国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与两位社会名流合开了一家名为“药房”的概念餐厅。餐厅内部装潢由赫斯特一手操办,渗透着赫斯特鲜明的艺术理念:这是一个将医学推崇到宗教神坛的虔诚时代。然而科学与医术能让人类彻底蜕变吗?能让人类免除死亡吗?餐厅内部充斥着药丸造型与蝴蝶元素,涉及死亡与蜕变主题。这家煊赫一时的餐厅四年后就关闭了,赫斯特的内部艺术装置面临被废弃的命运。赫斯特的经纪人邓菲花了大价钱将这些内部陈设与装潢完整拆卸并搬运回工作室,一名苏富比拍卖行的年轻从业人员碰巧路过,被这一场景激发了灵感。他希望说服赫斯特的经纪人把这些内部装置品拿到苏富比拍卖,邓菲却对此充满疑虑,因为苏富比最大的那间拍卖厅从来没有为在世的画家单独举办过拍卖会。不管是对于苏富比还是赫斯特来说,这一尝试性探索都意味着极大的风险与历史性的转折。这一充满变革精神的追逐行为会有怎样的结果?
作者在故事最终写下了意味深长的结语:“所有在药房餐厅拍卖会上售出的物品……这些东西当中占很小比例的一部分,现在安放在那些自豪的收藏者的家中,它们终将失去为销售需要贴上的拍卖品标签,流传数代,最终到了那些既不知道它们的出处,也不理解作品背后野心的收藏者手上。这些物品当中的一两件也许会出现在一场小规模的拍卖会上,在那里它们或许会遭到错误的著录,某个人,或许是一个像我这样的经销商,冒险出钱将它买下,借助科学、艺术史和学术支持,然后宣布,它们是来自21世纪最著名的拍卖会上遗失的珍宝,最终将作品的作者归属确定为英国艺术大师达米安•赫斯特。”一个绝妙的类比,与前几章的内容形成完美的呼应。历史的冲刷磨蚀与人类的追逐天性循环轮转,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