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世界:近代日本的欧洲航路纪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日本在近代欧洲航路上的冒险故事,展现了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旅行纪实,更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读后让人受益匪浅,对日本和世界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海上新世界:近代日本的欧洲航路纪行》读后感(一)
本作基于时序,依尾部所附的年表,展现日欧航路的海上新世界——从幕末开国起始,到一战逆境以存,二战后客运主流转至货运,最终于1964年日本人海外旅行自由化后落下帷幕。从中可见民间(Ethical Ties)、商业网络、思想界、艺术界之大奔流,尤以摩登大正时代亮眼,乘海外游轮畅游世界,了解航路沿线风土人情,品味现代化的光明与暗影,不失为一种异文化的深度体验,当前快速空运于此所不逮也。百多年前日本游轮客运历史,比照今日中国大陆方兴未艾之同业,不特相类乎?本书足够借镜,望同业有心人珍视之。
作者走笔客观、沉静、不疾不徐,但又极个体化,行文中不乏妙境趣语,仿佛跟随作者在故纸堆中乘兴一番,兴尽而返,不亦说乎?虽然这是本历史性旅行案内,但余推测作者不是那种网红景点打卡的跑男,很可能是不怎么出门的宅男。
Bug 一处:P318,倒数第三行,1928年有误,比对上下文,应为1948年。
感谢南京先锋书店赠书,感谢为我助攻的亲友。先锋润泽书局有售。
《海上新世界:近代日本的欧洲航路纪行》读后感(二)
在对日本人在巴黎、伦敦、柏林的体验进行共同研究期间,看着那些片段性的关于欧洲航路的记录,我就在想着什么时候能试着描绘出欧洲航路的全貌。现在,乘坐直航飞机,只需要十几个小时便可抵达欧洲的主要城市。像从东京到关西出差一般轻松,我们抵达机场后,乘坐地铁、公交或是搭乘出租车便可进入市内。就像游览日本的都市一样,在国外的城市也可信步漫游。
但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近一个世纪中,情况却并非如此。日本和欧洲的文化差距,相比今天要大得多。在巴黎和柏林的日本人,只有不到1000人。即便是日本人最多的伦敦,也没有超过1500人。自然而然,因为日本人社群之小,在面临一些困难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在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时,语言则成为巨大的阻碍。
旅行所具有的意义,到了20世纪后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前期的旅行,并不像现在这样在飞机里看完几部电影就抵达目的地那么简单。旅途中不仅要体验不同文化圈的文化差异,还要花时间去反复琢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当时前往欧洲的日本人,大多数利用的是以日本邮船为主的欧洲航路。他们在起程当天就开始了异文化的体验,而不是抵达目的地后才着手进行。一个半月的旅程中,因时代不同,也有花四个月的情形,游客们在反复体会旅行的意义。
本书中包含有多幅不同性质的地图。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东海、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的海港城市、海峡、运河、要塞岛、灯塔、制海权、船舶所构建的列强的势力图是其中的地图之一。在这个地图中,体现出了殖民地化(世界分割)的结果。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之时,这个地图已经被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分割殆尽。但是,这种瓜分结果并不是永久的。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再次分割世界的尝试,世界地图在不断地被修正。
在欧洲航路上旅行的日本人,通过接触亚洲、中东、地中海的异域风土和文化,在内心形成的心像地图也是“海上世界地图”的一种。从日本国内出发的船舶,虽然因时代和国籍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都是经由上海、香港、新加坡、槟城、科伦坡、亚丁、苏伊士、塞得港到达马赛和伦敦的。利用在停靠港口的停泊时间,旅行者们会下船去体验异国的风土、气候、居住情况和饮食。趁机可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换位认识,也可以重新确认自己的身份。
通过他者这面镜子认识到的自己,是多元的。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故事和国家、民族、人种等相共通的故事常常重叠在一起。本书中也涉及了意图在远东地区确立帝国地位的日本的海外扩张情况,以及像“大东亚共荣圈”这样的未来构想蓝图。在追溯欧洲航路历史的过程中,浮现在眼前的是为了获取殖民地而不断扩张的日本的发展历程。
站在当下回望过去,发现自己在这十年间,已经写了包括《飞行之梦——从热气球到投放原子弹 1783-1945》(藤原书店,2005)、《西伯利亚铁道纪行史——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旅程》(筑摩选书,2012),以及本书在内的,关于热气球、汽艇、飞机、铁路、船舶的三本书了。虽然我并没有打算以交通为题写一套海陆空三部曲。只是若想要把贯穿日本近代的现代化描述清楚,就需要我关注体现了日本现代化的光明与暗影的交通问题吧。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田博文
《海上新世界:近代日本的欧洲航路纪行》读后感(三)
本书通过日本遣欧使节、船员、文学家、艺术家们的航海纪行,讲述了近代日本欧洲航路的发展演变与消亡的历史。一次次驶向新世界的航行,一场场异文化体验的震惊之旅,日本通过欧洲航路,开始追逐帝国之梦,在世界版图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与此同时,殖民扩张、风云激荡的世界历史也愈演愈烈……
《海上新世界》
责任编辑杨轩评语:
护封清新,内封有年代感
整体设计与主题完美契合
设计者:蔡长海
《海上新世界:近代日本的欧洲航路纪行》读后感(四)
在对日本人在巴黎、伦敦、柏林的体验进行共同研究期间,看着那些片段性的关于欧洲航路的记录,我就在想着什么时候能试着描绘出欧洲航路的全貌。现在,乘坐直航飞机,只需要十几个小时便可抵达欧洲的主要城市。像从东京到关西出差一般轻松,我们抵达机场后,乘坐地铁、公交或是搭乘出租车便可进入市内。就像游览日本的都市一样,在国外的城市也可信步漫游。
但是,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近一个世纪中,情况却并非如此。日本和欧洲的文化差距,相比今天要大得多。在巴黎和柏林的日本人,只有不到1000人。即便是日本人最多的伦敦,也没有超过1500人。自然而然,因为日本人社群之小,在面临一些困难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在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时,语言则成为巨大的阻碍。
旅行所具有的意义,到了20世纪后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前期的旅行,并不像现在这样在飞机里看完几部电影就抵达目的地那么简单。旅途中不仅要体验不同文化圈的文化差异,还要花时间去反复琢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当时前往欧洲的日本人,大多数利用的是以日本邮船为主的欧洲航路。他们在起程当天就开始了异文化的体验,而不是抵达目的地后才着手进行。一个半月的旅程中,因时代不同,也有花四个月的情形,游客们在反复体会旅行的意义。
本书中包含有多幅不同性质的地图。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的东海、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的海港城市、海峡、运河、要塞岛、灯塔、制海权、船舶所构建的列强的势力图是其中的地图之一。在这个地图中,体现出了殖民地化(世界分割)的结果。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之时,这个地图已经被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分割殆尽。但是,这种瓜分结果并不是永久的。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再次分割世界的尝试,世界地图在不断地被修正。
在欧洲航路上旅行的日本人,通过接触亚洲、中东、地中海的异域风土和文化,在内心形成的心像地图也是“海上世界地图”的一种。从日本国内出发的船舶,虽然因时代和国籍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都是经由上海、香港、新加坡、槟城、科伦坡、亚丁、苏伊士、塞得港到达马赛和伦敦的。利用在停靠港口的停泊时间,旅行者们会下船去体验异国的风土、气候、居住情况和饮食。趁机可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换位认识,也可以重新确认自己的身份。
通过他者这面镜子认识到的自己,是多元的。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故事和国家、民族、人种等相共通的故事常常重叠在一起。本书中也涉及了意图在远东地区确立帝国地位的日本的海外扩张情况,以及像“大东亚共荣圈”这样的未来构想蓝图。在追溯欧洲航路历史的过程中,浮现在眼前的是为了获取殖民地而不断扩张的日本的发展历程。
站在当下回望过去,发现自己在这十年间,已经写了包括《飞行之梦——从热气球到投放原子弹 1783-1945》(藤原书店,2005)、《西伯利亚铁道纪行史——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旅程》(筑摩选书,2012),以及本书在内的,关于热气球、汽艇、飞机、铁路、船舶的三本书了。虽然我并没有打算以交通为题写一套海陆空三部曲。只是若想要把贯穿日本近代的现代化描述清楚,就需要我关注体现了日本现代化的光明与暗影的交通问题吧。
在收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期待中的书的模样已经一点一点初见端倪。但不管是哪本书,不到实际出版,作者都无法真正感受到这本书的存在。写完原稿,收齐插图,将这些发给编辑之后,这本书的面世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本书已经是我和岩波书店的编辑桑原凉先生及版面设计松村美由起女士一起合作完成的第三本书,我们一直以来的合作都非常愉快。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和田博文
《海上新世界:近代日本的欧洲航路纪行》读后感(五)
海上新世界
甲骨文系列的装帧都好舒适:封面美、内封也美、裸脊锁线可以平摊着看、纸质很棒、图片多阅读体验舒适。
翻译腔好重,有些句子明显可以感觉到主谓宾很奇怪,不符合中文阅读习惯。譬如有一句“虽然与欧洲列强相比文明程度还有很大差距,但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想要成为远东帝国,野心开始膨胀是事实。”按照正常习惯,应该是类似“虽然日本与欧洲列强相比,文明程度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想要成为远东帝国的野心开始膨胀确实是事实。”感觉主语前后不一致怪怪的。
深感日本人语言之啰嗦,连小标题都取得那么长,别的书小标题是几个字,而这本书的小标题是长长的一句话。看过的日本作家,从名气大的村上春树,到我手头这本只有十几个评论的小众作者,说话都是啰里八嗦的。其中啰嗦大王首推川端康成的散文随笔。连要求语言精炼的推理类,也都是日式推理语言最绕弯子,欧美推理重情节,日式推理刻画人物。下次应该看美国人写的日本历史。
标题取得那么长,总结的也不好,属于“虽然我标题长但是我讲不明白事啊”,废物。一般情况下,你至少标题和内容得联系的紧密一点吧,结果两方牛头不对马嘴的,或者太隐喻了,和闹着玩似的。实在不行。
大体上确实是按照时间脉络来讲的,分七章,七个时期。但是每一个时期里面的内容,又开始胡搞了。这本书的思路是,借用不同角色人物视角,来讲述这一时期的欧洲航路的故事。可惜每一小节太短,出场人物又太多,讲的太浅,重点没抓明白,什么都往篓子里捞,搞得一点头绪都没有。不停的有新名字出现,很多名字只出现在一句话里面,这种情况真的有必要记叙下来吗?既然是按照一个角色的视角来写每一个小节,那就老老实实主次分明呀!
这本书里面一些手法真是影响阅读体验。比如它里面引用了大量的日本报纸内容。但是相关注释,譬如哪家报纸哪个时期这种,并不放在页脚,而是用括号加在句子中间。一次两次还好,大量运用的时候非常影响阅读体验。再比如,可能是由于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单一的人物名字频繁重复,让人读起来如鲠在喉。一般情况下,第二次出现的同一主语会有他/她来代替,而我在这本书里面之间满页纸都是主角的全名。
另外就是我再度不喜欢的点,日本人自己编纂的历史是不是都有点毛病啊,在书写二战历史的时候,装死和选择性忽略史实也是习惯吧。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但是你在二战航海史里面胡说八道我就很难理解了。虽然我也不介意你出于你的爱国情怀进行一些适当美化,但是你这个美化连我这种日本历史不好的人都看出来不对劲了诶!
这本书的优点就是图片很多,装帧舒适。看一个乐子可以,不管内容怎么样,封面和装帧是美的。捧在手里的感觉也很好。甲骨文系列的设计你值得拥有。
感谢友友【未蓝】给我安利的Andrew Gordon的《现代日本史》,我准备之后看这本洗洗眼睛。救大命,看过两三本日本近代史,还是得看欧美写的,他们自己写的质量怎么样不敢说,情绪偏见挺大的,语言风格也不喜欢,翻译还稀巴烂(因为太小众了,所以也没有靠谱的翻译,更不用说不同译版洗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