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食菌记》读后感100字

《食菌记》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5 22:35:13
《食菌记》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25 22:35:13   小编:

《食菌记》是一部令人着迷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神秘的菌类世界中的冒险。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惊喜的世界。小说中的角色鲜明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本书不仅带给读者无尽的乐趣,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思考。

食菌记读后感第一篇

1.全篇引用各大作家的话,自己的故事几乎没有,可以说是缝合怪,毫无趣味性,可读性很差;

2.专业科普部分槽点很多很多,错误一大堆,什么俗名中文正式名混用的一大堆,不如不要写专业科普部分,贼露怯;

3.蘑菇科普都在强调不要宣传蘑菇致幻毒性,该书不仅模糊致幻毒性的伤害,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错误引导致幻毒性,更在书中暧昧的提到国内列为毒品的裸盖菇素(赛罗西滨)的食用文化;

4.书本排版很差,强迫症看着很难受。

食菌记读后感第二篇

柳开林的处女作《食菌记》是一部生活笔记,主要从拾菌、识菌和食菌三个方面介绍了云南楚雄本地人采食蘑菇的生活;是一本科普书籍,文中有些关于蘑菇文化的历史文献考证,如其中一章就介绍了“蘑菇”这个名称是从何而来;这也是以本旅游手册,作者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对云南野生菌列出一个排行榜,前往云南的旅客可以参考,并点菜打卡;这还是一本野生菌菜谱,参考下厨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云南野生菌这个大IP下,其实很少有能够拿得出手的野生菌图书,《食菌记》算是这片孤海中为数不多的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书籍了,我个人强烈推荐

食菌记读后感第三篇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带领读者深入菌类世界,揭示食用野生菌的历史与文化。书中以诗意的语言,把读者带入城市角落和山林之间,探索着人与自然的神秘联结。

这本书以简洁而又生动的文字,勾勒出了菌类世界的神奇和魅力。从云南老家山上的菌子到北京公园和郊区的惊喜发现,作者将自己的菌类探险经历娓娓道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菌类或许只是致幻的传说,但本书却向读者展示了菌类的更多精彩之处。

书中不仅涵盖了菌类的传说、逸事,还展示了菌类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食用历史与文化意味。鸡枞、松茸、见手青等菌类在书中得到详细识别和美味食谱的介绍,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食用野生菌王国的奇妙之地。

阅读本书,让我不仅领略到食用野生菌的美味与香气,更会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视角,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这本书以其独特的主题和精彩的叙述,深入浅出地让读者了解了食用野生菌的历史、文化和美味,同时对于喜欢探索自然之美、热爱美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佳作。在书中的菌类世界里,我们与自然的奇妙联结正等待着被发现和探寻。

食菌记读后感第四篇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就显示出了他是怎样的人。当然,这句话只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我们的饮食口味,与我们个人的性格,与我们身体的状况都是有关系的。

最近我读了《食菌记》这本书,了解到很多与菌类食物有关的故事和知识,包括对菌类食物的分类,营养成分研究以及许多与之有关的名人故事等。

提到菌类食物,有些人可能会不太了解,好像菌类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实际上菌类食物包括香菇、金针菇、松茸、银耳等多种食用菌,爱吃火锅的朋友对这些一定不会感到太陌生。

从生物分类上来看,菌类食物是指可以食用的真菌类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

比如,香菇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用菌,具有防癌、降血压、降胆固醇等作用,是很多人喜欢的菜品之一。

不太易得的松茸也是一种高档的食用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抗癌、降血糖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食材。

一般来说菌类食物比较容易在较为潮湿阴冷的环境生长,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菌类食物的存在,并且通过火的方式加热食用,在这本书中,作者重点谈到了云南的野生菌。

菌类食物的种类比我们想象的或许要更多。随着人们对菌类食物了解和食用的越来越多,每到采摘的季节,靠近产区的人们就会上山找菌子,这些菌子不仅能够供人们自己食用,品相好的还可以拿出去卖钱。

在很多神话传说中,一些修仙的人很喜欢服用灵芝这种菌类食物。单从这个名字上来看,就会让人觉得灵芝很神奇。灵芝有股好闻的香气,也让人们对它更有好感。

一些菌类食物还可以被当做药用的食材之一,用来治病救人。尽管我们可能很容易从网上购买到各种菌类食物,但如果我们并不靠近这些食物的产地,对它们的认识可能就会不太清晰。

如果是我们自己去采摘菌类食物,就更需要了解这些菌子食物的分类和性质,避免误食一些含有毒性成分的菌子。毕竟,在饮食方面,同样安全是第一位的。

了解这些识菌、拾菌、食菌的山林记忆,其实也是了解人类与菌子之间复杂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联结,发现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

食菌记读后感第五篇

我从小生活在大山深处,小时候山路闭塞,从未出过我们的小县城,而县城到市区的道路也曲折漫长,汽车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因此,我们当地人只能就地取材,去挖掘大自然的一切食材,菌类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品种,如如香菇、猴头菇、木耳等等。可能小时候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直到现在,我仍然非常喜欢吃菌类。但是,限于有限的认知,我所吃到的菌类非常少,直到读到柳开林的《食菌记》,才知道菌类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这本《食菌记》从“识”、“拾”、“食”、“史”四个维度对“菌”展开了阐释,作者从小生活在菌类丰富的云南,所以自小养成了识别美味菌类的本领,从识别到采摘,到烹饪,再到讲述与菌有关的历史,这本书让人大开眼界。

我原以为肥美的香菇,鲜香的口蘑就算是人间美味,没想到这些在柳开林的书中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有,他可真可谓是尝遍百菌,自有其发言权。

作者把菌类世界的第一名给了鸡枞菌(原文是土字旁加一个从字,输入法打不出来),我是闻所未闻,在阅读的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品尝一番。

而菌类的烹饪方法也并不复杂,大多仅可进行炒或煲汤即可,而炒制的时候要用猪油,这也正应了古人说的:素菜用荤油,荤菜用素油。

我记忆中有一次极其美味的口蘑食用记录,却在后来从未遇到过,想必受食材和烹饪方法影响最大,也或者像作者说的,是被人类驯化和野生的区别。

很多野生菌类都有毒,我们从小也都读到过不少关于采蘑菇食用中毒的新闻报道,但柳开林说他从小到大从未中过毒。真羡慕他有一种这样的本领,不仅在云南,在他现在生活的北京野外都能找到美味的菌类。

“美食,向来都是连接我们彼此的纽带,是我们与大自然沟通的一部分。我们对美食的追求改变了我们的感官进化”。正是因为此,饮食才成为了一种文化。

古往今来,有美食的记载必离不开文人墨客,如苏东坡,他也对菌类美食情有独钟。相信通过这本《食菌记》,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去识别和烹饪出美味的菌。

食菌记读后感第六篇

身为北方人,真的很难理解作者所描述的菌子之美味。而且从本书中可以明显看出,云南人是绝对瞧不上超市里卖的那种人工栽培的蘑菇。但是我确实挺喜欢吃蘑菇(真正的云南人不会用蘑菇称呼他们的心头爱的,菌子才是对野生蘑菇的称呼)。有一年东北朋友送给我一袋晒干的茶树菇,吃起来确实风味不一般,有很浓郁的回味。

前几天孩子看了汪曾祺的散文后还跟我说,想买点鸡枞炒炒吃。他也对野生菌子的味道感到好奇。但是确实不知道去哪里买这种野生菌子。鸡枞其实是个错误的写法,枞应该是土字旁,但是无奈我电脑上的输入法里没有。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个关于鸡枞的短篇。主人公是每天都会去采菌子的爷孙俩,有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鸡枞窝,爷爷教孙女如何保护好这个窝,因为破坏之后就不会再长菌子。本书中作者也提到了这一点。

这本《食菌记》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云南人,他从小爱菌子,拾菌子。这本书里收录了他关于菌子方方面面的多篇杂文,共分为了“识菌记”、“拾菌记”、“食菌记”及菌子历史等几个部分。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主要内容。

北方人在山上见到的野生蘑菇很少。据作者说云南市场上的食用野生菌大约一百三十多种,常见的三十多种。汪曾祺在《菌小谱》中曾经这样描述:“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青头菌、奶浆菌、牛肝菌、松茸、鸡枞……虽然作者在书中都给每种菌子配上了图片,但是我也不敢贸然去对号入座。红伞伞,白杆杆的歌谣太深入人心了。

就连作者这种菌子老手也难逃一劫。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见小人儿”事件。当时他将见手青切片后爆炒,然后又加水煮,时间足足有二十分钟。都说见手青炒熟之后就不会有毒,但是当他吃完后准备关灯睡觉时,在黑暗中他出现了幻觉:游弋的乌贼,摆动的花瓣叶子,荡漾的波纹……这样的幻觉持续了三个晚上。

为何人们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还要坚持吃菌子。我想汪曾祺的那段描述可能能够解释原因:“干巴菌是菌子,但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油浸白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清香气味”。只是因为菌子太美味了!

食菌记读后感第七篇

重点: 1、那么这本《食菌记》很适合你当做入门读物,来了解如何识菌、拾菌、食菌,除了空闲时间,雨后也是拾菌的很好选择。 2、这本《食菌记》在表达结构上十分的简单清晰,围绕菌子这个主角,根据“菌子小白”的需求,分别在认识、采摘和食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让你摘的放心,吃的明白。 3、在内容上,作者作为一个拥有二十年实践经验的识菌党,简直是走到哪里,捡到哪里,从云南到北京,一路逛逛、捡捡、吃吃,积累了丰富的识菌经验,在这本书里,你能了解到他在山上挑菌子的经验、以及他在公园和郊区和菌子“偶遇”的故事。 —————详细版————— 云南,除了米线,最著名的要数菌子,鸡枞、松茸、见手青,这都是常见款,人均捡菌子小达人,在试毒和试药之间,选择了试菌子,不认识不要紧,尝尝就知道了,大不了吃完躺板板,这种尝试的快乐,估计是是云南人获得“快乐”最简单的方式。 当然,很多人对菌子的第一印象是蘑菇,其实菌子的种类更加的宽泛,木耳、虫草也属于菌子,对于我这种北方人,一直都是叫蘑菇的,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才对菌子和蘑菇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拾菌这项爱好简单、易懂,容易上手,看看菌子的颜色、在脑子过一遍毒菌子的特点,觉得没毒,摘下来,带回家炒盘菜,所以,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有捡菌子、吃菌子的爱好,达芬奇和汪曾祺都曾在生活背景中透漏出对菌子的喜爱。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或者要培养这项爱好,那么这本《食菌记》很适合你当做入门读物,来了解如何识菌、拾菌、食菌,除了空闲时间,雨后也是拾菌的很好选择。 这本《食菌记》在表达结构上十分的简单清晰,围绕菌子这个主角,根据“菌子小白”的需求,分别在认识、采摘和食用这三个方面展开,让你摘的放心,吃的明白。 在内容上,作者作为一个拥有二十年实践经验的识菌党,简直是走到哪里,捡到哪里,从云南到北京,一路逛逛、捡捡、吃吃,积累了丰富的识菌经验,在这本书里,你能了解到他在山上挑菌子的经验、以及他在公园和郊区和菌子“偶遇”的故事。

哎,你可不要以为他的固定场所只有大自然哦,在市场里挑菌子也是他的爱好之一,毕竟,别人挑好的菌子也很香。 除了一些菌子的挑选外,菌子的食用也是这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所以这本书还包含了菌子的做法,比如油炸,这个做法保存时间比较长,而且方便携带,或者和云南火腿一起做菜, 对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食材让菜谱从二维到立体,近距离的感受一下食菌人的快乐。 另外,作为一个业余养生小达人,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到很多菌子有药用价值,很适合食疗,对于喜欢吃菌子的小伙伴,也可以研究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通过食物来改善自己的体质。

身为一个食菌人,会识、会拾、会食,懂一点菌子的野生知识,会更加的专业,这本《食菌记》也注意到了历史爱好者的需求,在本书中,也有关于食用野生菌的历史与文化,菌类的传说、及文化意味,让你成为一名有知识的食菌人。 这本《食菌记》封面也很有特点,采用了左右对称的设计结构,在加上颜色丰富、可爱的菌子插画,看起来很有画面感。作为科普类作品,全书图文结合,菌子图片高清大气,适合在空闲时间或者碎片化时间阅读。

食菌记读后感第八篇

春夏之际,每当下完雨后,都会有许多人呼朋唤友,去往附近的山林里去采摘一种神奇的食物,这便是菌子,一种形态各异的真菌生物。虽然地处中国的东北部,菌类种群相对气候温润地区数量要少的多,但是仍然不能阻碍人们对它的热爱,一道美味的小鸡炖蘑菇中,菌子占据了其中大半壁江山。

《食菌记》是自称二十年拾菌专业户的野生菌爱好者柳开林所著,作为一名在北京生活的云南人,柳开林对菌子的热爱是烙印在骨子里的。每年新闻都会报道有人因菌子食物中毒而产生了各种幻觉,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云南人。但是却并不能打消人们对菌子的热爱,云南人嗜菌如命,对菌子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这本书旨在通过菌子探索中国的历史文化,为喜爱菌子的人展现菌子的奇幻世界。

菌子形态各异,有的无比美味,却又需要精心的料理,否则便会产生“小人跳舞”的幻觉;有的色泽鲜艳,却是入口立毙的剧毒之物;还有的菌子个性倔强,至今仍然无法被人工栽培饲养。

云南气候温暖潮湿,适合菌子生长,可食用菌子有九百余种,占据全国的91.3%。菌子虽然美味无比,含有的能量却很低,它的鲜味主要来自于菌子中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

对于嗜好菌子的人们来说,菌子的使用方法可以炒也可以煮,至于菌子中的高品质种类松露,则更适合生吃或者简单料理。菌子在兼顾了美味的同时,也是一味神奇的药物,可以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有趣的是,作者斥责了将菌子称呼为蘑菇的行为,在他看来,地道的云南人是不屑于品味人工栽培的菌类,蘑菇更是对菌子极为错误的称呼。其实,从分类的角度可以看出,菌子包含了蘑菇在内的各种菌类,比如木耳、虫草等不属于蘑菇却属于菌子。

如果让云南人给菌子排一个座次,那么鸡枞毫无争议的成为菌中之王。作为珍贵的山珍,鸡枞在云南境内广泛分布,做成菌汤鲜美无比,令人难以抗拒。作者还对各种常见食用菌子进行了排名,列举出最受欢迎的菌子种类,让读者感受到菌子王国的丰富多彩。

采摘菌子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但是同样需要辨别菌子的种类,免得采摘到有毒的菌子。菌子的毒性判断比较复杂,没有固定的诀窍可以应用,为了避免选择错误,还是选择有经验的朋友一同前往。

围绕菌子诞生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比方说服用能长生不老的灵芝,其实作用并没有那么突出,古人将这种“瑞草”赋予了神性,成为了具有神奇作用的菌子。

菌子这种古老的食物,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无数的岁月,在缺乏调味品的时代里,菌子带给人们的独特口感,成为了烙印在灵魂深处的记忆。如今,再次品味菌子,不仅是对多层次口味的追求,也是对这种人与菌子关系的延续和传承。

食菌记读后感第九篇

云南人喜欢吃菌子是全国出名的,虽然食菌有风险,但是在云南人的眼里,吃菌子中毒,那一定不是菌子的问题,肯定得怪厨师没煮熟。

这本由资深拾菌专业户柳开林所著的《食菌记》是我所读的第一本有关菌子的书,作为一个从小长在城市中的人,我几乎没有见过长在地里的菌子。看完这本书,我更是对林间的菌子产生了深深的好奇。

“菌子”是云南人对于野生蘑菇的称呼,或许也只有云南人会这么执着地称呼那些林中的菌子,毕竟在云南人的眼中,人工栽培的蘑菇根本不配叫菌。

我们常说的菌子其实是大型真菌的子体,其真正的主体是地下的菌丝,菌丝和草木的根系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态系统,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真菌是一个大类,菌子只是这个大类下的一个子集。菌学家估计地球上大约有十六万种菌子,人类认识的不过其中的十分之一,其中包括可食用的大概七八千种。

关于如何识别菌子是否有毒,这并不是几百字可以说清楚的,即使是将所有毒蘑菇的特性一一列举,在野外可以凭借这些书本上学来的知识采到可食用菌的概率也不过超过十分之一。

不过即使是吃菌子是一件那么危险的事情,人们还是乐此不疲,那只能是因为菌子实在是太美味了。

曾经在店里点过鸡枞菌,不知道是否和云南的鸡枞菌相同,但是那个鲜味真的让我难以忘怀。本就已经鲜美的鱼汤,加入鸡枞菌炖煮之后,鲜味又上了一个档次,并带着菌子的香味。回想起来,依然让人口舌生津。

在这本《食菌记》中,作者也列举了24种鲜美的菌子,分为下品6种,中品9种,上品9种,其中鸡纵就是上品种的第一名,也被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誉为“菌中之王”。

还有非常著名的、让无数云南人“先菌子,后小人”的见手青,它们是属于牛肝菌科的菌子,根据颜色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红见手青和白见手青并列上品第五。而见手青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手碰过这种菌子之后,这种菌子手上的部分会变色,由青至蓝。

这本《食菌记》的内容很杂,从一开始的认识“菌”,到中间菌子的吃法,再到最后和菌子有关的历史,中间甚至还有菜谱,但是我真的从这本书里读出了作者对于菌子深入骨髓的喜爱。

看完作者的简介,发现他还是一个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曾经担任多家公司的企业战略和管理顾问,这里不禁想吐槽一句,怪不得他推荐了24种菌子,其中9种上品,9种中品,6种下品,996 是不是刻进 DNA 了啊喂

食菌记读后感第十篇

秋日喜读·第22册:《食菌记》,柳开林 著,未读 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每年盛暑月份,外地人过着苦夏,四季如春的云南人则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菌子盛宴狂欢,不少领略过的老饕客也会专程赶过去,一品这自然赠与世间的美肴佳品,这是人类最本初的味蕾满足欲。近两年因为吃菌子也闹了不少令人捧腹的社会新闻,特别是关于食菌子中毒的新闻,有数据显示,平均每年有1000多人因吃菌子而中毒,“没有熟透前筷子都不给”“先‘菌子’后‘小人儿’”,有毒也要冒险一吃,毕竟这一口让人难以割舍,这更让人们对这菌子的美味因好奇趋之若鹜,来这人间一趟怎么也得尝一尝菌子的美。

我生活的北方野生菌子少之又少,而南方则不同,特别是云南这一域的温润气候、丰富地形,天工缔造了这菌子生长的天堂,给了云南最丰富的菌子选择,历经岁月中人们的品食尝试,形成了食菌文化,而这其实是站在危险的悬崖边缘逞“口舌之快”,许多菌子是有毒甚至致命的,人们又是如何形成了今天的食菌经验,如何用人类的智慧驯服了一些菌子,如何“不择手段”地将这些菌子想尽办法端上自己的餐桌,让我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也充满了好奇,带着我对菌子的种种疑问我找到了柳开林所著的《食菌记》一书。

作者柳开林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基因里刻着对菌子的餐食情感,虽然曾在北京的互联网大厂中冲浪,但我想他终是难忘那一口菌子的美味,功成名就时也是他回到云南去拾菌而食的时分。在他的笔下我才知晓,菌子的魔力远不知我所知晓的,“识菌”“拾菌”“食菌”“史菌”四个维度带你穿梭繁茂的“菌”林之间,字里行间是自己对菌子因其丰富的喜爱,对家乡的感情,在一个个关于菌子的问题趋势下,开启了自己对菌子的探索,用一本书呈现出更多人所陌生的菌子世界,可谓是一种为菌子立传的精神所在。

人类不仅仅是因为好吃而开始了对菌子的探索,不同于被人类驯化培养的蘑菇,拥有更高的内涵所在,追溯神农尝百草至当下自我,菌子之识来自于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实地演练,这是人类传递知识最朴素的办法呈现。读下来也略掌握了识菌之法,跃跃欲试尝试一番,也知晓了菌中谁称王,与市集、森林、茶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拾菌之中更显现出一种人文特色,一篇捡了一辈子菌的故事令人对其中亲情因菌子所系及以菌记事的这种关系触动,当拾菌成猎又有了一份不一样的探索精神,真没想到菌中如此丰富。

食菌不必说,大型纸上美食纪录片,是陈晓卿老师看了也要专门拍上一集纪录片的那种程度,穿插各路饕客的食菌智慧,想方设法以人间百珍去碰撞林间野菌,与滚油相遇,跳入滚烫火锅,走上家宴餐桌,一系列菜单紧附其后,接下来就看你的厨艺了,大自然赠与人类的菌子拥有无限魅力。当然食菌在我国必能与文化魅力相连,古今吃菌历史悠悠,也留下了许多富有文化意味的历史及传说,当我们吃菌时,依旧是与历史文化共舞。《食菌记》一本有趣、有料、精彩的书籍,打开你菌子认知大门的新途径。

中秋临近,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中必然是“团圆”二字,餐桌上要想增加自然一味可选菌子,增加乡土一味可选菌子,增加文化一味可选菌子,《食菌记》中我所读出了菌子种种,更多的是作者柳开林的乡情亲情,是一本有温度更严谨的探索纪实书,是一本菌子百科全书,书中收录了大量的拾菌图片,让菌子百态任君相识。

食菌记读后感第十一篇

终于入了瞄了很久的《食菌记》,果然不愧是被种草许久的作品,其中满满都是关于菌子的科普日常分享。

相信经常网上冲浪的小伙伴们,对于菌子一定是非常熟悉的。每当菌子上市的季节,总会有关于他们的江湖传闻。总是会听说有些喜欢尝鲜的小伙伴,一不小心翻了车,看见了奇奇怪怪的幻觉。

总会觉得这是神奇的食材、神秘的生物。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外观生长在奇妙的野生环境之中,凭借自己独特的、鲜美的口感,赢得了许多饕餮之客的热爱。当然,ta们偶尔也是危险的,若是没有丰富的经验以及科学的判断,很有可能会遭遇到危险的境地,所以对于食菌的科普是非常重要的。

《食菌记》便是由一位有着20年食菌经验的专业户作者所创作的。他是野生菌的爱好者,从小熟悉生长在云南,对云南的野生菌生长有着特别的热爱与研究。通过这部作品,从识菌、拾菌、食菌和历史四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这个神奇的生物种类。

若想顺利的、安全的吃到菌子,首先便是要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习性。他们有着很多的种类,有的完全无毒、无害,可以随时体验它们的鲜美;有的则是需要在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烹饪技巧后,才能品尝的;而有的则是完全不可以吃的,仿若穿肠毒药。从山野到餐桌,我们为了将菌子培养起来,其实付出了挺多的努力和尝试的。

关于拾菌,其实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词语。虽然未曾体验过,但也是令人好奇的。云南的夏天,每逢雨后,便是ta们即将走入大众视野的时刻。总觉得他们是特别可爱的生物,悄悄的就那样从泥土之中破土而出,又或是从树木草根之间悄悄长大,一排排各种各样,将ta们捡回家便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当然,若是面对那种不确定毒性的菌子,还是最好不要随便捡哦。在阅读之后,其实还是挺向往作者所分享的拾菌之旅,感觉很像是拆盲盒的过程。若是有机会还是挺想尝试的,不过一定会寻找一个经验丰富、了解ta们各个品种的人带领着来的,毕竟这样才是最为稳妥的方式。

至于食菌和菌子史话,这里就不做分享了,好奇的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去阅读,感受一番。很喜欢这部作品的配图,感觉不经意间,认识到了不少菌子的模样,打破了脑海之中,那些幻想的样子,收获颇丰。

食菌记读后感第十二篇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蘑菇和菌子是两回事;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两回事,是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两回事。

我所知道的蘑菇,常见的无非就那几种——蘑菇(口蘑)、平菇、草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其他的什么鸡腿菇、蟹味菇啥的,我都不爱吃,因此对我来说基本等于不存在)。

我所知道的蘑菇,也都是人工种植的,从没听说谁从“自然界”里采蘑菇吃,偶尔有那么两个这么干的,最后都上了社会新闻,标题里大多有ICU三个字。

“自然界”的蘑菇是雨后家门口草坪上一个蘑菇圈、小区树林里有个地方长的灵芝。我喜欢捡园林砍倒的粗树枝拖回家,它们在院子里淋雨,淋完雨也经常长出木耳一类的东西。但是吃是绝对不会吃的,打死我也不会吃的。

作为一个农耕思想深入骨髓、看见个空的塑料盒子就想搞点土种撒点萝卜籽的人,食物对我来说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东西、有根茎叶会光合作用的东西。不包括蘑菇。虽然我也买过菌包、自己在家喷水种过蘑菇,但一方面担心吸入孢子造成的蘑菇肺,另一方面总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在我的认知里,蘑菇是你从菜市场买的东西,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更不是上山采的东西。

从这个观念出发,云南的菌子就成了一个颇具异国情调的食物和文化。

野生采摘得来、有毒没毒傻傻分不清楚、奇形怪状、神乎其神的鲜美与高价、无法人工种植或人工种植会损失大量的风味……再加上见手青让人见小人的神奇传说,云南的菌子就成了完美的现代神话之物,其魅力接近古人心中的神草灵芝(而不是火车站小巷子两边到处都是的“灵芝孢子粉”保健品传销)。无怪乎现在的露营风已经吹到了“带你去云南上山摘菌子”这个风口上。

这本书里给我介绍的这个菌子那个菌子,我其实一个没记住——也不可能记得住、虽然图片都挺好看的,但在我看来有毒没毒的真的都长得一样。书里介绍的菌子菜谱,我也不会去烧,甚至连云南大概率也不会去。对于这些信息,我只是打算看个热闹——确实也挺热闹。

我这样一个远离云南的菌子的“他者”,却在作者讲到一些同样远离云南的菌子物语时感受到了联结。

比如他说如果苏东坡当年是被发配云南,那这个吃嘛嘛香的大胖子应该会过得开心很多。这句话启动了我的想象。

不久前我刚读过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对苏轼因生活所迫而达观地多才多艺印象深刻。他在海南缺墨就自制、缺酒也自酿,看不过别人不好好做事总是要直言,带兵、治水和使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稻米价格也都玩儿得很溜,还喜欢泡澡和说烂梗。想象这么一个人到了云南,让我不由得开始微笑——我脑中出现了王小波《唐人秘传故事》里跟红拂夜奔、赤着身子在山上挨蚊子咬的李靖。

这个苏胖子如果到了云南,必然也是个摘菌子一把好手的野人,只不过可能更容易拉肚子——他自己酿酒就喝得拉肚子、最后死也是因为拉肚子、如果在云南吃两个容易闹肚子的菌子,更要拉肚子。

吃菌子拉肚子的还有别人我也认识,比如作者介绍的古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尼禄他(名义上的)爹。

甚至连佛陀也可能是吃菌子离开尘世的,这个我倒是第一次知道:

对我而言,蘑菇或者菌子,世界的奇妙之处就是在无联结处梦幻联动,这也是读书最有意思的地方。

食菌记读后感第十三篇

在中国关于饮食文化的俗语有很多,其中这句“四条腿不如三条腿,三条腿不如两条腿,两人条腿不如一条腿,一条腿不如没有腿。”可以说是将饮食营养的高低总结到了一句话中。俗语中所讲腿多的是烹饪中用的最多的牛羊猪等,没腿的是海鲜,那么一条腿的自然是被公认的真菌界的蘑菇。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蘑菇上桌的几率其实并不大,除去人们经常食用的几类蘑菇,几乎很少有人对菌子有全面的认知。在大众的印象中蘑菇大多是有毒的、能致幻的,而网络上屡见不鲜的蘑菇致幻、中毒的新闻更是让蘑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歌谣中的毒蘑菇是什么样的?蘑菇大多数都有毒吗?什么样的蘑菇能吃,什么样的不能吃呢?不如让我们一起到二十年拾菌专业户柳开林的菌类笔记《食菌记》中感受野生菌的神秘与奇妙吧!

世间万物皆有历史,菌子亦然。作为一名野生菌的爱好者,作者身处云南野生菌腹地,辨识野生菌群,从云南到北京,从林间到公园,与山林为伍,以识菌为乐,集结众多野生菌知识,创作出一部“识菌”“拾菌”“食菌”的文化类大众读物,旨在通过他的记述将菌子的历史、传说、逸事及文化意味传达给每位读者,带领更多的人认识菌子王国的奇妙魅力。

全书统分为四个部分,由识菌记、拾菌记、食菌记和菌子史记组成,内置160余张高清菌子图帮助读者认清菌子的种类,以达到更直观的认知体现。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且会吃,不仅能够将美食做到色香味俱全,亦能让美食文化流传千古。但菌子毕竟不是简单的食材,如果食用了有毒的菌子,后果真的难以想象。作者将在书中教大家认识菌子的方法,比如看颜色、闻气味、看伤口颜色的变化以及浅尝一下味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的识别方法,其实都是由神农氏代代传承下来的识菌法。

而到了现代社会,食菌的方法在神农氏基础识别法上增加了许多形式,而这些皆与菌子的知识有关,比如它们的生长环境、颜色味道、能否食用、采集要点、如何清洗、如何烹饪等等。

可以说这本关于记录野生菌的菌类笔记就是一部食用菌的小百科,看完这部书相信你会对菌子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美味的菌汤,感受奇妙的菌子世界。

食菌记读后感第十四篇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埋山山哭喊喊,全村一起躺板板。躺板板,埋山山,大家一起风干干。风干干,白杆杆,身上一起长伞伞。”这是一首儿歌,讲述的是村民食用有毒的野生蘑菇,中毒,甚至去世的故事。

关于野生菌这一主题,野生菌爱好者柳开林撰写了《食菌记》一书,讲述了食用野生菌的历史、文化、特点、传说,介绍了各国的野生菌食用情况和常见菌类食谱,从“识菌”、“拾菌”、“食菌”三方面带我们领略食用野生菌的奇特魅力。

人类善于研究和驯化,对于菌类也是如此。经过上千年的努力,部分菌类已经被我们所用,可以人工培育,比如香菇、杏鲍菇、黑木耳、金针菇等,炒香菇、椒盐杏鲍菇、黑木耳炒肉、蒜蓉金针菇都是常见的做法。有些菌类至今无法被驯化,被称为野生菌,而云南人称之为菌子。

云南是野生菌的天堂,很多品种在此处可见。菌子常见颜色有青色、红色、白色、黑色、红色、黄色。

比如青色家族的青头菌和谷熟菌,黄色家族的黄牛肝菌和鸡油菌,赤色家族的红牛肝菌和大红菌,白色家族的白色奶浆菌和云彩菌,黑色家族中的黑松露和松茸。

我们经常听到,“颜色越鲜艳的菌类越有毒”。其实,这个硕大并非绝对。“显眼的颜色,不是毒菌子的警戒色”,菌子的颜色其实和温度、辐射等因素有关。有毒的菌子不一定不能吃,比如牛肝菌中有的见手青就可以炒熟食用,没做熟却能致幻。

菌子主要分为食用菌和药用菌,有的菌子可以入药,比如茯苓、灵芝;有的菌子可以做汤或炒菜,比如老人头菌、云彩菌、鸡油菌等;有的可以致幻,比如裸盖茹素;有的却用途未明。

当然,目前发现的可食用菌子在食用时,注意事项和食用方法并不一样。比如老人头菌、云彩菌宜炒不宜煮,奶浆菌、谷熟菌、珊瑚菌、青头菌可以炒也可以煮,鸡枞和松茸爆炒或做汤口感更佳。

菌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钾钙铁等矿物质,而且还有多糖、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

长期食用菌子,不仅可以有助于免疫调节和增强体力,而且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血脂、降血糖的作用。有的菌子,比如灵芝和冬菇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效,鸡枞可以治痔疮。

对于菌子的研究,古来有之。

南宋陈仁玉的《菌谱》,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大型真菌专题著作,书中描述了十一种菌子的相关知识。潘之恒所写的《广菌谱》,介绍了十九种菌类,着重描述了菌子的价值和意义。

清代吴林写下《吴蕈谱》,收录了二十六种野生菌,划分上9种、中9种、下8种三品,对这些野生菌的生长环境、形态、颜色、气味、受伤反应、生长过程、食毒情况、口感、质地、药效、烹饪方法、毒性和中毒症状、解毒方法、名称由来。

在国外,菌子知己所写的著作也不少,比如《厨房里的哲学家》、《蘑菇、俄国及历史》、《寻找神圣蘑菇:一次公开发表的致幻体验》、《末日松茸》等。

跟随柳开林的这部菌类笔记文字,走到城市角落和山林,翻阅识菌、拾菌、食菌的山林记忆,一起了解人与菌类的神奇联结。

食菌记读后感第十五篇

毛毛虫告诉爱丽丝有关蘑菇的秘密:如果吃了蘑菇的一半,她会变高;吃另一半,她则会变矮。爱丽丝把蘑菇一分为二,于是拥有了变形的能力。

不管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魔法蘑菇、《超级马里奥》中吃了会变大的神奇蘑菇,还是社交网络上段子频出、热度高涨的迷幻见手青,我们对菌子的认知,似乎总逃不过毒性和致幻属性。

毒蝇鹅膏菌,西方文化中最有名的毒菌

但这并不是菌子世界的全部。每年夏秋季节,雷雨过后,山林间的菌子破土而出。

很多人都是菌子的狂热爱好者,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先锋音乐家约翰·凯奇。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沉迷徒步采菌子,在山林间放飞自己,但说到热爱,还得是云南人。

在《食菌记》一书中,云南作者柳开林从自身经历讲起,延展出关于食用野生菌的历史与文化,带领我们开启菌子的奇幻之旅。

《食菌记》作者柳开林是地道的云南人。他生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那里纬度低而无严寒,海拔高而无酷暑,正适合菌子生长。楚雄也因此成为中国菌子主产区之一。从小时候起,他的记忆就与拾菌子、吃菌子密不可分。

云南本地人都是拾菌子的好手,耳濡目染,作者也知晓了关于菌子的秘密。什么地方有菌子窝,哪种菌子能吃、哪种不能吃,能吃的菌子如何激发它的美味。从云南到北京上大学后,拾菌子变成了每年暑假才能有的奢侈。

拟橙盖鹅膏菌

但作为云南人对菌子的“执念”没有消失。虽然柳开林曾先后供职于多家互联网大厂,但在他的世界中,菌子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

从大厂辞职后,他有了更多时间上山采菌子、观察菌子。原本忙碌的世界慢下来后,山林间的自然变得越发有魅力。

2022年在北京门头沟地区惊喜发现的菌子,让他萌生了写一本书的念头。

菌子的世界对他而言再熟悉不过,从识菌、拾菌到食菌,雨后山林间冒出来的小精灵,能带领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奇妙联结。

如果你初入野生菌王国,或者刚刚加入户外徒步大军,你最先关注的可能还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都是有毒的,无毒的菌子颜色朴素。”这看似是一条“真理”。

但其实,外形挺拔,看似人畜无害的白毒伞,恰恰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而很多看起来能把人“送走”的鲜艳菌子,都拥有至上的美味,比如大红菌、鸡油菌、蓝紫蜡蘑等。

蓝紫蜡蘑

大红菌

从菌子的颜色、气味、识别特征,到关于菌子的历史与文化,《食菌记》中涉及菌子的方方面面。这些文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比如古代人为了吃到新鲜菌子有多拼——

新鲜采挖的鸡枞尚未开伞,用大竹筒密封起来。竹筒隔绝了水分,但又可以散热和呼吸……如果用快马驿站传递,七八天时间是可以送到北京而不腐坏的。

云南集市上的鸡枞菌

比如蘑菇和菌子究竟是不是一种东西——

真正的云南人是不会用蘑菇来称呼他们的心头爱的,“菌”“菌子”才是云南人对所有野生蘑菇的称呼。所有人工栽培的菌在云南人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那也能叫菌?”(《中国国家地理》)

走山林采菌子、逛市场挑菌子、餐桌上吃菌子,云南人的菌子情结,透着浓浓的市井生活气。菌子,也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

好不容易得来的菌子,自然不能辜负它的美味。书中列举了鸡油菌、松茸、松露、鸡腿菇等常见野生菌的不同做法及美味食谱。资深食菌人可以告诉你,怎样处理手中的新鲜食材才能保留最纯正的香味。

不管是菌子火锅、油炸菌子还是简单的爆炒、煮汤,在“吃”这件事情上费尽心思,才是对待食物最好的方式。

菌子的生命历程比人更古老。菌丝在地下结成一张网,等待一声惊雷,然后出现在城市角落与山林间。作者柳开林在书中引用了《蘑菇、俄国及历史》前言中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声:

“本书为喜爱蘑菇的人而生,亦如那些热爱野地里的花朵和天上飞鸟的人,他们爱着这个野蘑菇构成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你也向往坐班、通勤之外的山林意趣,乐于探索新鲜美食,对五彩斑斓的菌子充满好奇,那么这本《食菌记》将满足你对菌子世界的一切遐想。书中含有160余幅高清菌子图和数十页详细食谱,既饱眼福又能饱口福!

下个周末,我们一起去山里采菌子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