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知识社会》读后感100字

《知识社会》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8 06:15:28
《知识社会》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6-18 06:15:28   小编:

《知识社会》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引领我们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作者认为,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生产力,而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和应对社会的变革。这本书通过深入剖析知识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一篇

本书原版于1994年出版,英文名为后资本主义社会。从阶级的对立变化(知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将取代资本家与无产阶级),到资本控制权(养老基金做为最大的资本,以后所有人都将是资本家)方面虽然尽力描写知识社会是一个不同于我们已知的资本社会,但从英文名看出作者应该还是承认知识社会未能完全脱离资本社会。

虽然知识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过去任何时候那样深刻,但仅靠知识跟管理是无法摆脱人类普遍的困境的,如贫富的差距过大,资源的过度利用,精神上的健康问题等。

对未来社会的构建中,他与《美国真相》作者的观念正好相反,提倡自由经济,国家减少介入市场,因为国家的效率是低能的,尽量以组织为单位专业处理社会中各种问题。其中公益性的组织将对社会的稳定与公民的凝聚力产生巨大的作用,既爱国不在于为国而死,更在于为国而生。

最后关于终身学习,我虽然是赞同的,但高学历对应的不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只是作为一个敲门砖时知识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学以致用,如果学到的东西只是作为一个储备而一辈子都用不上的话,学习的意义可能也只在于自知自乐了。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二篇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相信大多数人从小就耳熟能详,身处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又一本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著作:《知识社会》,将人类社会近百年来的发展演变娓娓道来,让人不由感叹,知识的力量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对知识的认知,不应局限于学校教授的内容。知识是人类智力劳动的结晶,是凝聚了思想、经验、科技等智慧的成功,同时也蕴含了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与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也给予了我们努力的信心,获取知识是有途径、有方法的。知识应用的领域,也不只单指应用于考试上,其实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管理、公益等方方面面中,以知识为指导,而不是不管不顾推到一切从头开始探索,更不是盲目遵循以往规章按部就班。成为一个具备知识的人,学会用知识服务于工作、社会,发挥知识的力量,也是用知识在影响、甚至改变世界。

生产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交通工具让天涯成为咫尺,通讯工具让交流空前顺畅,网络工具更是让世界触手可及,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便利程度,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讲,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离不开劳力、技术、资本等多种综合因素的积累与贡献,而德鲁克在这些繁复的现象背后,深刻认识到人类社会已经从近代步入现代,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从依赖硬件条件转向软件驱动效率。对知识给予充分尊重和重视,就个体而言,能激励自身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成才,更容易获得成功;就公司而言,能吸引优质人才,快速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提升公司核心实力;就国家而言,有益于强化教育,培养、吸引人才,进而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与国家综合实力;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是不断进步、提高生活水平的保障。

发展是一个大趋势,未来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智能、高效,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纠结于现代是否是知识主导的世界,不如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拥有知识、驾驭知识、创造知识的人,用自己一份力量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份贡献,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荣幸。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三篇

《知识社会》是享誉世界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著作,现在就读后认识谈一下见解。众所周知,社会变革是科技生产力的变化,是人类认知的改变,是知识社会的作用。知识创造价值,未来一定是知识社会的阶段。对于知识社会真正支配性的资源、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土地,也不是劳动力,更不是社会的吸血虫,而是知识。知识工作者将取代资本家和无产阶级,成为知识社会的主导阶级。这里面不包括披上公众认可的外衣的伪知识。

书中提到的美国人泰勒,在金属加工工艺上的发明使他早早就步入了富人的行列,现实中我们熟知的名人也有好些这样的实例。当前知识社会存在于政体之内,而不能超越政体。能够深入资本,而不能超越资本。知识的运用,掌握知识你还要有运用知识的机会,如果做了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你的知识还有多少意义。提倡要在你所掌握的知识领域追求突破、发展,或者交叉利用、促进发展。

知识阶层也要形成组织,有利于更好更快的发展。这一群体逐渐会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实体,他们善于对社会进行改善、利用、创新。

对于管理或专业性的工作,知识的应用可以减少制造业体力劳动工作的岗位。而增加诸如制造和运输业的蓝领工作等基础性机会恰恰会削弱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发达地区的经济体系中,即便哪些只接受初等教育的人也会消耗大量的教育投资。这些未来从事制造业体力劳动的人对社会和经济的回报相对是很少的。而发展中地区哪些从未受过教育的人,只要稍加培训,他们的生产力便会不亚于发达国家的任何一个基本体力劳动者。发达地区,如果将创造蓝领工作机会的投资用于推动和发展本国教育,保证年轻人接受充足的教育以胜任知识工作,或更高层次的服务性工作,从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来看,这种做法都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知识社会》是面对较高社会层次的那部分知识型人员的,也会对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员予以促进。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一种社会类型,人必须身在其中,在其中就会有各自的考虑,相对比的结果,从大到小社会单元的分析等。

这本书写的内容相对比较深,看一遍会有一遍的不同,这也是其广受欢迎、长盛不衰的所在。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四篇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先生,虽然因创建了现代管理学而广为人知,但其更关心的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况,从其生平著述可见一斑,他一生写了39本书,有24本是关于社会主题的,而企业管理主题的书只有2本。

《知识社会》是彼得•德鲁克先生对于“社会基于由资本、土地和劳动转向知识为主要资源、组织为核心结构”的探索和分析,全书共分为“社会、国家、知识”三个部分,是对其《不连续的时代》、《生态愿景》、《养老金革命》、《新社会》、《工业人的未来》等著作的延展。

德鲁克纪念馆,用以下这段话概括了德鲁克先生毕生工作的意义,“在一个由多元的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中,使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负责任地、独立自治地、高绩效地运作,是自由和尊严的唯一保障。有绩效的、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和替代极权专制的唯一选择。”如果你认同或者关注知识社会的发展,请一起来阅读本书,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3张读书卡片。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

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共计3张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五篇

知识社会是德鲁克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资本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种新型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就是知识,在自由市场的机制下,实现调配与流动。个人、企业、国家借由知识的不断积累、应用、创新,进而实现财富的积累与自身的壮大。

这本书读起来比较好理解,但是要读懂,确实有难度。我本想就全书的内容做个梳理,厘清每个章节的作用,但是,失败了。国家那部分读得很快,因为我对什么民族国家、保姆国家、跨国主义等内容一点也不关心,不清楚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时隔5天,我再次提起笔,续写未完的读书笔记,我再次审视这本书的英文名称《Post-Capitalist Society》,直译的话,应该是叫《后资本家社会》。如果从这个名字出发,我就容易得出行文的思路了。有“后”字的书籍,大多是讲时代变革,这也是本书的主题,也是德鲁克后来几本书研究的主要议题,同时还是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第二个单词用的是capitalist,一般译作资本家,而我们常说的“ 资本主义”的单词是capitalism。两个词的词根都是capital,说明还是与资本相关联,但是词缀变了,由社会制度、社会形态转换成了个人。至于最后一个词society,表明研究的落脚点是社会,不是企业,也不是个人。

至此,我的思路清晰了。

本书就是讲变革,这种变革从最基本的生产性组织——企业开始,由劳动力型转变为技术型,再转变为知识型。企业在变,生产力也在变,构建于此之上的国家也在变,从民族国家到巨型国家,再到跨国主义和区域主义。组织的形态从小到大,都在发生着变化,那么,推动变革的关键点——个人,也就处于主动或被动的变革之中。作为个人,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拥抱变革,做好相关的准备。

在知识社会中,“生产资料”就是知识,而拥有它的人就是“知识人”。一个组织的知识生产力是由“知识人”所决定的。知识人不再被动地接受指挥,而是基于对组织的贡献,个人不断地做出决策——我承担哪方面的责任,我需要哪些信息,需要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知识人自身的培养也是本书的落脚点,也就是最后的两个章节。我对这部分很感兴趣,一是自己也算是“知识人”,二是本人最近一直在研究教育,研究怎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知识人是精通某一领域的专才,同时又对其他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他们视组织为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他们才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他们还必须承担宣传自己和普及专业知识的责任。总之,用我的理解就是,知识人是可以活用自己专业知识,让其产生更大价值,并让更多组织或个人受益的人。

知识人的培养,需要学校转变观念,不要再培养补缺的“通才”,而是可以发挥学生潜力的“专才”;不再只讲解知识,而是注重传授学习方法;不再关注那些学术指标,而是明确自己在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确定自己的绩效。

写完以上内容,不禁感慨,20年前的作品,至今仍有很多前瞻性。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六篇

我不知道德鲁克在多少本书中提到过“知识社会”的概念,我只知道,当我在阅读和研究德鲁克的时候,知识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标签,可以说,德鲁克所有的书都是为未来而想,这个未来,就是他心目中的知识社会,是下一个社会,是工业社会之后,经济人的必然转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知识会成为社会的关键资源,因此知识工作者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因为知识工作者必然是某方面的专家。

知识社会具有下列三种主要特质:

第一、没有疆界,因为知识的传播甚至比资金流通还容易,不信的话,各位可以在度娘或微信中输入你的关键词,无数的知识信息瞬间即会到达你的眼前。所以关键的已经不再是知识的获得。

第二、向上流动,每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都有力争上游的机会。这是农耕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所不能比拟的。西方的文人在历史上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对科举制度的羡慕,从隋朝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开始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和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出路,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向上流动”的知识工作者。然而,这一切和今天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了,教育早已成为每个人的权利,仅就2015年,中国的毕业生就达到750万,教育正在越来越多的改变社会的人口结构,这些人口结构的变化又反过来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成功和失败的几率均等,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生产工具”,也就是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知识社会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时代的契机,这个契机就像科举制度一样,从人口比例上来说,这个契机只是让知识工作者取得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但要取得成功,还需要知识工作者掌握全新的能力,这个能力与体力工作者完全不同,我们需要问:“我是谁?我的优势是什么?我如何工作?我属于哪里?我能做出什么贡献?”这样一系列有点哲学味道的问题,不仅要自问还要自答。当然,要给出正确的答案并不容易,但却需要每名知识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上全部的责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除此之外,我们需要承担维系人际关系的责任,才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这三种特性加起来来,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无论对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如此。信息技术虽然只是下一个社会诸多新特性中的一种,却已造成极为重大的影响:它让知识可以在瞬间传播,使知识对每个人敞开大门。由于信息流通又快又容易,这要求知识社会的每一个机构,不仅仅是企业,还包括学校、大学、医院、甚至是政府都必须具有全球竞争力,虽然大部分组织的活动仍将继续在当地市场中进行。这是因为互联网会将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的客户手中,让他们了解世界任何地方会有什么东西,价格是多少。

在这种新知识经经济中会特别依赖知识工作者,换言之,知识工作者的作用在这个独特的社会中被充分的放大了。我们在《21世纪管理挑战》中无数次提及知识工作者以及其特点。而在这里,德鲁克对知识工作者,这个他创造出来的名词进行了定义:知识工作者,目前普遍用来指拥有理论知识和学问的人,例如律师、教师、会计、化学工程师等等,他们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

当然,这些关于知识社会以及知识工作者的片段,都是我们需要在德鲁克的每本书中找到的,但是这本书不同,他的名字就叫做《知识社会》,对社会,国家和知识做了系统的研究,并在一本书中完整的呈现,这样的阅读体验另人兴奋。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七篇

打开这本书,看到序言: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社会。我就知道,这本书应该早一些进入我的“在看”书单中。

这本书从大环境深刻回答:“知识在未来社会中的价值”。现在已经看到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加上出生率下降的趋势,社会的核心资源一定是:知识。

这里的知识不仅是指九年义务的“通识教育”,还有“专业知识”,书中从宏观层面剖析知识对于个人、组织管理和国家的长久影响和作用。

从时寒冰的推荐来看,正如他所说:每个人都要有一种“公民意识”,为他人,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才是进入知识社会的个人特征。

不得不说,德鲁克老先生真的是眼光超前,出卖劳动力换取丰厚生存资源是行不通了。

经济学家常说:“生产资料”,将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当今社会,价值是由“生产力”与“创新”来创造,二者都是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中。所以,对未来管理者、专业人士和雇员等知识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懂得如何将专业知识用于生产。

这是一场变革,必将是超越民族国家,跨越全球的。

在从前,知识一直被认为是个人资源,现在已经成为了公共资源。几乎每个人,通过一台电脑和一部手机就能获取到全世界的知识。拥有知识的成本接近于0,但是如何将知识运用在工作中的人并不是很多。

不难发现,近几年的职业教育异常火爆,为什么?因为这批人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知识转换成了普通人都能操作的方法论。专业知识变得可教可学可用,这些制作“知识”的人向社会提供了价值。社会也向他们提供了丰厚的回报。

当然也有做通识教育的机构,例如“得到”,把那些专业词汇和术语,转换成了大白话,让普通人和跨专业的人,也能明白其中的专业流程和原理。这也向市场输出了一个信号,普通人也能懂专业知识。凭借这一点吸引了大量的好奇心,市场也反馈给他丰厚的回报。

可见,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专业知识,天然有一种排他性,不懂得如何运用,或者不知道知识的全貌,将不能参与到更高级别的社会分工当中,也就失去了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隔几年,针对没个流程、产品、程序、政策,都必须学会问自己:“假如过去我们没有这么做,根据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会去做吗?”

例如社会上新出现了传播工具,以前方式是电视台打广告,明星代言。而如今短视频将媒体去中心化,同时你也了解了传播原理。是不是该换一种思维方式去宣传自己的企业,重新定制,甚至定义所销售的产品?

如果还是依照原来的“老路子”,那可能距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无独有偶,市场营销教父“科特勒”,也在2020年的营销峰会上,说了一样的话“不做智能营销,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对于个人和组织尚且如此,对于国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扶贫攻坚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扶贫,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社会不再需要一个通识教育的“文化人”,而是能具体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士”。

运用知识来做事的实干家,更受后资本市场的追捧。

反观现在的企业和组织招聘人才的要求,以前需要的是文凭证明你的教育,现在需要案例来证明你的实践能力。

德鲁克给我们重大的启示:生产,不再依赖资本;对生产工具的依赖也在逐年降低。

书中太多章节,值得反复阅读。起初无法理解的,都将会一一实现,早一点看到它,真是幸运。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八篇

读完彼得德鲁克老爷子的《知识社会》,最大的感慨是:

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知识社会的年代。

恶魔奶爸讲过一个道格拉斯亚当斯三大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和社会秩序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和社会秩序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和社会风气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我很幸运。能比我的父辈、祖辈能更加轻松地感受知识社会的到来并接受它,并顺应它的趋势。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挺难读的书。里面有太多旁征博引的例子让我看着头疼。

在前言中,老爷子说了这样几句话:

“本书论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知识社会、知识社会国家以及知识本身所面临的新挑战。然而,本书论及之处远远超过所涉及的话题。

它不是描述“未来”的历史进程,而是着眼于“当下”。……

关于知识社会,我们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及其原因;我们也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及其理由——至少大致知道。”

如果你对上述内容感兴趣,不妨带着你的疑问去书中一一寻找答案。

与此同时我想分享我所看到的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什么是知识社会呢?

在那个社会里,知识被认为是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它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它也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经济动力,以及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与资本,至今仍未消失,但已经处于次要地位了。

现在,只要有了知识,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就会纷至沓来。

作者在书中举了3个例子论证。

第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普遍认为是因为生产力革命。但德鲁克在书中强调生产力革命其实得益于知识的飞速传播。

直到1700年,英国人都不谈手艺,而只谈“秘技”,也就是说手艺不外传,不通过拜师学艺想要学会某项技术是很难的。

1747年,世界第一所土木工程学校——路桥学院在法国成立。

1770年,第一所农业学校在德国成立。

1776年,第一所矿业学校也在德国创设。

知识才开始了大范围、系统性地传播。

1750-1800年,英国将专利特许制度改为注册登记制度。

在注册登记制度下,只要发明者能够公开其发明,就可能到相应的奖励。

这种转变不仅引发了英国长达一世纪的机器发明热,而且结束了技术的秘传性。

与此同时,1751-1772年编纂的《百科全书》。

它试图以组织化、系统化的形式,把所有的技术知识汇合在一起,让那些没有拜师的人也能通过学习成为技术人才。

第二: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国家从事体力工作的劳动人口占总体劳动人口的绝大多数。

到了1990年,他们所占的比例已经削减至1/5.预计到2010年会缩减至不超过1/10.

(在此德鲁克举的是发达国家的数据)

仅靠提高制造业、农业、矿业、运输业中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再也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现在起,对于创造财富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提高非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

与之对应的,以前16岁去一家有工会组织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工作,在这些企业工作上几个月,就能拿到中等收入水平的钱。

这便是生产力水平爆炸性提高的结果。

但到了现在,这类机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实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实体厂家越来越难做。

以前是厂家生产什么,一拿到市场上就很紧俏很好卖。

而现在,你一个新产品出来不到几个月,市面上立即有人比你做得更好,价格还更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已经从卖家转向了买家。从中帮忙链接的主播、mcn机构大行其道,因为有利可图。

相应地,对于普通的员工来说,想要再获得中等收入水平的钱,就必须有一张正式的文凭,用以证明你经过系统的学校学习,已获得了必备的知识。

第三:日本腾飞的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虽然没有完全沦为“欠发达国家”,但其工业基础与经济基础基本上已被完全摧毁,况且它还没有自己的技术。

这个国家的主要资源就是他情缘采纳并改进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出来的管理模式——(在此德鲁克称之为对知识的知识),尤其是培训模式。

20世纪50-70年代,在美军实际占领的20年中,日本一跃成为仅此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和世界技术大国。

知识正在运用于知识本身。这是知识自1700年以来转变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作者说,或许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而运用知识去找出现有知识创造效益的最佳途径,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

我们正在经历一次管理革命。

那什么是管理呢?那可能得读过更多老爷子的书才能得到答案了。

仅以此抛砖引玉。

以上。

知识社会读后感第九篇

““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都没有将专业知识融入教育体系,所以也就配不上“人文”“通识”与“教育”这些高尚的字眼。它们连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建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都完不成,而缺乏这种相互理解,建立未来的新型文明将只会是一种奢望。在这种所谓的“人文教育”中,知识都是支离破碎的,统一性严重不足。”

英文书名为“Post-Capitalist Society”,出版于1994年。中文以前有过两个译本,都直译书名叫《后资本主义社会》。

总体可以看作德鲁克对世界近代史尤其是欧美近代史中的大趋势的概括,和对世界未来大趋势的预测。书中内容现在看也不过时,还有不少新意。观点多,证据和推理相对较少。

书中重要观点:

1:重大历史事件极少只有一个原因或一种解释,它们往往是众多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发展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运用泰勒的方法,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训练出“一流的工人”。这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解释为何美国能够迅速生产出战争物资,从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击败日本与德国;

3:对于知识而言,在过去的40年中,其最大的改变极有可能是“有目的的创新”;

4:每个组织都必须将“有条理地放弃一切”纳入其结构之中;

5:从事制造、搬运工作的体力劳动者,对发达国家来说,正在日益成为负债而不是资产;

6: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政治家)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朝着跨国主义方向迈出的步伐比他们所理解的更大;

7:军事援助的想法本身就十分糟糕,通过军事援助也不可能与“盟友”建立可靠的关系;

8:经济援助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很明显,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实施办法;

9:为了对付经济萧条,也就是长期性的经济结构变化,我们唯一能够开出的良方就是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10:降低税率与创造良好的经济“气候”并不存在着必然联系;

11:与其他因素相比,知识生产力的严重不足,才是英国经济举足不前、日益衰退的主要原因;

12:将来的“知识人”一定不能有人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书生气”,而必须接受对事物进行分析的训练从而获得深刻的“洞察力”;

13:“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都没有将专业知识融入教育体系,所以也就配不上“人文”“通识”与“教育”这些高尚的字眼。

总体评价4星,不错。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引言 变革

又过了约200年,今天,我们同样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然而,这场变革将不再局限于西方社会和西方历史。实际上,这也是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之一。从此以后,不再有“西方”历史和“西方”文明,只有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但后两者的实质是“西方化”的。

“生产力革命”始于1883年,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发达国家到达巅峰。正是因为这场革命,无产阶级第一次跻身于“收入丰厚”的中产阶级队伍。1950年左右,虽不再被称为“无产阶级”但仍属“劳动力”的产业工人似乎主导了发达国家的政治与社会。

不过,我认为,在今后的一二十年中,极有可能出现新的、惊人的“经济奇迹”——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几乎一夜之间就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这种转变甚至比过去40年中(也就是从我们刚刚开始讨论“经济发展”的时候至今)发生的还要剧烈。

第一部分 社会

第1章 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

与那些19世纪的思想家,如黑格尔等“极度简化者”(terrible simplifier)不同,我们现在知道,重大历史事件极少只有一个原因或一种解释,它们往往是众多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发展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运用泰勒的方法,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训练出“一流的工人”。这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解释为何美国能够迅速生产出战争物资,从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击败日本与德国。

现代史上所有早期的经济大国,如英国、美国、德国等,都是在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而迅速崛起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经济体,最早是日本,然后是韩国、新加坡等,都将自己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归功于泰勒的培训方法。

第2章 组织社会

这就意味着组织的成果与每位成员所做的贡献相差甚远。即使医院也不例外:虽然病人的痊愈(成果)与每位成员(护士或理疗师)的贡献密切相关,但医院的许多专家很难断定他们的贡献是否与医院的成果(病人的痊愈)有关。对于一个病人的康复和痊愈,我们很难说X光技术员的贡献有多少,临床实验室研究员的贡献有多少,或营养师的贡献有多少。

对于知识而言,在过去的40年中,其最大的改变极有可能是“有目的的创新”,这种创新无论出现在技术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已成为组织完善的学科,它既可以教,又可以学。

每个组织都必须将“有条理地放弃一切”纳入其结构之中。每隔几年,针对每个流程、产品、程序、政策,它都必须学会问自己:“假如过去我们没有做这件事,那么根据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知识,现在我们会去做吗?”

第3章 劳动力、资本及其未来

美国人认为,大多数欧洲人也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制造业基础,它可以提供工作机会。但是,日本人坚持认为,既然发展中国家有的是可以从事制造业体力劳动的年轻人(这种情况至少还可以持续30年),那么对制造业转移至国外工业基地的担忧就是毫无道理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就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它们再也不能期望像以前那样,仅仅通过对低收入群体进行培训就可以获得大量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体力劳动者无论再怎么廉价,也无法与知识工作者竞争,无论后者的薪金有多高。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保留并加强国内的制造业基础,确保其竞争力,当然值得优先考虑,但这同时意味着其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从事制造、搬运工作的体力劳动者,对国家来说,正在日益成为负债而不是资产。

养老基金是一种很吊诡的存在。它们是“投资者”,控制了巨额的资本与投资,但是,无论是负责运营养老基金的管理者,还是这些基金的所有者,都不是“资本家”。养老基金资本主义是一种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

养老基金资本主义同样是一种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养老基金,还有和它类似的共同基金,它们的资金实际上并不符合任何已知的“资本”的定义。这可不是什么语义学的问题,养老基金中的资金实际上是延期发放的工资,养老基金将它们积累起来用于向那些退休的人支付相当于退休前工资收入的钱。

第4章 新型劳动力大军的生产力

医院护士的任务是照顾患者,但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显示,她们将工作时间的3/4都花在了别处,均与照顾患者这一本职工作无关。确切地说,护士2/3~3/4的工作时间都用于填写各类工作记录。

第5章 以责任为基础的组织

1855~1865年,普鲁士对其军队进行了重建,使之成为当时最为成功的新型组织。随后,各种现代组织纷纷效仿。当然,军队必须建立在命令与控制的基础之上。(为数众多的)不具备战斗技能的士兵,在仅有的几名(技术精湛的)军官的指挥下,反复操练,以备战时之需。

第二部分 国家

第6章 从民族国家到巨型国家

这些殖民“帝国”并非虚构,但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帝国”,只不过是从罗马帝国那借用了一下“帝国”二字而已,它们是拥有殖民地的民族国家。

事实上,过去的40年已经充分证明了帕累托定律。按照这个定律,社会两大主要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取决于,而且只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社会文化与经济中的生产力水平。经济中的生产力水平越高,收入差距就会越小;生产力水平越低,收入差距就会越大。帕累托定律断言,单靠税收手段无法改变这一点。

与此恰恰相反的是,不奉行现代经济理论的国家,如日本与德国,与那些认为通过调控财政盈余和政府赤字就能有效掌控经济,就能有效减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国家相比,反而经历经济衰退的次数更少、严重程度更低、持续时间更短。

最糟糕的是,福利国家已转变为“政治分肥国家”(Pork-Barrel State)。如果政府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支出项目,那么这个国家就毫无财政原则可言——政府支出已沦为政客收买选票的工具。

在最近的10年或15年中,最为成功的社会政策,就是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将项目承包给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的那些政策。这些已经承包出去且成功运行的项目数量正在迅速增长。

目前,美国面临的军事负担,同样沉重。大家现在普遍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之所以在经济上美国落后于日本和德国,主要原因就在于美国为其沉重的防务负担所累。只占GNP5%~6%的军费负担倒还是其次,更为严重的是,不具备任何经济生产价值的防务工作将美国最稀缺的资源(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都招致麾下。

第7章 跨国主义、区域主义和部落主义

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政治家)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朝着跨国主义方向迈出的步伐比他们所理解的更大。在环保方面,我们所采取的跨国行动几乎能够阻止或者说至少能够减缓臭氧层的破坏和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除此之外,我们采取了保护海洋及其资源的跨国行动,并已经签署了保护南极大陆的多边公约。

国际主义不再是“乌托邦”,它已初露峥嵘,而区域主义已经成为现实。区域主义并不意味着成立一个超国家,再由这个超国家的政府取代区域内各个国家的政府,而是成立一个区域性机构,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其与该区域内各个国家政府进行分工合作。

国际主义、区域主义与部落主义正在迅速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政体,也就是一种全新的、复杂的政治结构,这是史无前例的。借用一个数学上的说法,知识政体就好比三个不同的矢量,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

第8章 政府需要转向

军事援助的想法本身就十分糟糕,通过军事援助也不可能与“盟友”建立可靠的关系。军事受援国十有八九会倒戈相向,例如伊朗、伊拉克之于美国,阿富汗之于苏联,均是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一个原因是:受援国得到的援助越多,对援助国的依赖程度就越大,这使它们感到很不快。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援助国越发地对受援国指手画脚,甚至涉嫌干涉内政。

经济援助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很明显,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实施办法。

为了对付经济萧条,也就是长期性的经济结构变化,我们唯一能够开出的良方就是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降低税率与创造良好的经济“气候”并不存在着必然联系。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减税就足以确保经济的健康增长,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证实。他们的另外一个观点,也就是增税必然导致经济停滞,则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第9章 通过社会部门重建公民意识

因此,政府将这些社会性工作外包出去,是非常必要的。40年来,美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政府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但从来就没有取得过任何效果。可那些独立运营的非营利组织在这方面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多城市公立学校(如纽约、底特律、芝加哥的公立学校)的办学成绩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下滑,教会学校(尤其是罗马天主教教区的学校)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难道是生源问题造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除了美国之外的多数发达国家,志愿者传统已被国家福利所摧毁。就拿日本来说,寺庙神社一直是民间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在这里他们行善积德、广济天下、尽显大爱。但1867年向西方学习的明治维新运动,将宗教事务纳入了政府的管辖范围,这就导致民间志愿者与宗教的社会服务很快消失。

第三部分 知识

第10章知识:知识经济学及知识生产力

事实上,凡是在近40年得到发展的传统行业,都是因为对自己进行了以知识与信息为中心的改造。之前提到的大型钢铁厂已经落伍,即便是在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国家,它们也无法与小型钢铁厂竞争。小型钢铁厂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围绕着信息展开工作,而不是围绕着热浪滚滚的高炉进行作业。

说到新知识的运用,有以下三种情况(这一点我们在第4章探讨过)。第一种是对流程、产品与服务进行不断的改进,这一点日本人做得最好,他们称之为“改善”;第二种是“开发”,也就是对现有知识进行不断的开发利用,发展出新产品、新流程与新服务;第三种是真正的“创新”。

跟以前相比,知识并没有跌价。所有发达国家用于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开销,差不多都要占到本国GNP的20%。其中,正规教育(也就是年轻人就业前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大约占GNP的10%(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一数字仅为2%左右);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继续培训大约占GNP的5%,可能还会更高;研发(也就是新知识的创造)占GNP的3%~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科技知识的生产来说,英国本应该成为世界经济的引领者。抗生素、喷气式发动机、人体扫描仪甚至计算机,都是由英国研发出来的。但是,英国并没有将这些知识成就转化为成功的产品与服务,也没有转化为就业机会、出口份额与市场地位。与其他因素相比,知识生产力的严重不足,才是英国经济举足不前、日益衰退的主要原因。

第11章 应肩负起责任的学校

更重要的是,日本文人学校完全抛弃了中国人心目中“士”为四民之首的精英理念。这些文人所追求的是人人皆能读写运算的理想,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劝导当地士绅开办学堂,并向所有孩子开放。

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重申最初创办学校的目的。创办学校不是为了使其成为社会改革的桥头堡,而只是为了让个人能够获得基本的学习能力,仅此而已。当前美国教育最有希望的一个方案,极有可能是通过“学券制”来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传统上讲的“学问”指的是基本学科知识,比如加减乘除基本运算和最基本的美国历史。但是,知识社会同样要求学生具备“在获得知识的过程所形成的能力”,而这一点学校从来就没有打算教。

第12章 知识人

将来的“知识人”一定不能有人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书生气”,而必须接受对事物进行分析的训练从而获得深刻的“洞察力”。

“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都没有将专业知识融入教育体系,所以也就配不上“人文”“通识”与“教育”这些高尚的字眼。它们连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建立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都完不成,而缺乏这种相互理解,建立未来的新型文明将只会是一种奢望。在这种所谓的“人文教育”中,知识都是支离破碎的,统一性严重不足。

但有一件事情是我们现在就可以预测的:未来社会最大的改变一定会发生在知识领域——知识的形式与内容、知识的意义、知识的责任以及“知识人”的含义等。

全文完

相关链接:

5星|《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大师经典,历久弥新。曾鸣和陈春花惭愧吗?

没有神仙,没有银弹:商业战略相关14本书,好书7本半

开放、连接、意外、错误催生创意:创新研究16本书,好书9.5本

领导力与管理相关51本书,好书11.5本

商学院系列12本书,好书5本

OKR能解决996吗?德鲁克怎么看?

OKR相关4本书,好书3本

中信出版社哈佛/沃顿最受欢迎的谈判/思维/领导/营销课4本

5年来读了1229本书,挑出37本5星好书

2020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

2020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

2020年读过评过的96本书

本号139个书单1229篇书评的索引(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如何根据书名搜索本公众号上的书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