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第五个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第五个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5 05:30:28
第五个孩子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1-15 05:30:28   小编:

《第五个孩子》是一部描写异类孩子的小说,作者透过这个角色探讨了人类自私、暴力以及道德沦丧的主题。小说中的孩子具有超能力,但却遭受到来自外界的恐惧和排斥。通过这个故事,读者不禁思考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一)

海蕊是个多产的母亲,她和丈夫戴维都热衷于“制造”生命。但在怀上第五个孩子后,海蕊尝到了苦头:

孩子在胎中给她无数罪受,幸好,生产顺利,只是容貌、个头与正常孩子迥异,她为之命名“班”;

班不受待见,因为他具有攻击性。亲戚不愿到访,兄弟姐妹敬而远之,就连丈夫戴维都嫌弃;所以海蕊同意将班送进一家特殊的医院。

可她毕竟是班的母亲,她无法想象班所受的非人待遇,因此,她将班再次接回家中,一点一点教化。她发现班对家人都很冷淡敌视,却喜欢和街头流氓混在一块。不得已,海蕊特地请那些街头小子帮忙照看班,自己还要花时间去弥补对其他孩子亏欠的爱。

班长大了,逐渐离开家,走上了社会,成为社会打压的一份子……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二)

看了两天,从一开始心疼班,到后来随时恐惧每个家人会不会崩溃。

莱辛真是十分典型的诺奖青睐的作家了。。阶级矛盾,种族歧视,还有对“平等”的重新界定。本来就不长的一本小说变得更窒息了。

想说这是一本有些冒犯的小说,从一开始‘边缘人’到魔鬼一样的‘班’如果说是作为恐怖小说的话,作者把‘鬼怪’赋予了生命,让人背后发凉。读完后思忖平等的真实意义,大概真正的平等一定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天性和自我都不存在对身边的人造成潜在威胁的情况下。就像书中厄运的降临并不能让整个家庭成为“受害者”而受到同情。‘社会不接受人类本性的异质

我很不喜欢这个人走茶凉的结尾,作者完全站在至高点去审视和批评人性,撕裂了整个家庭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三)

小说记叙的虽然是偶发的情况——一个不太“寻常”的孩子降生,给家庭生活带来近于毁灭性的打击——却道出了家庭里普遍存在的利害连锁。家庭之外,人生由当事者自己掌握,可惜家庭之内,家人生命的成本一股脑倾倒在了彼此的身上,所以你们也要共同承担责任。Ben内心无所谓爱无所谓恨,但仅仅是存在于乡间老宅就可以将一大家子赶得四散离析。Harriet解救幺儿的行为源自朴素的同情与愧疚,但招来的却是隔阂、指责和丈夫、子女的精神崩溃。一步无心,万劫不复,血缘关系紧密,需要彼此成全,但那往往不是人的能力可以实现的(远远超出)。

作者刻意只在开头和结尾各给出一次母亲Harriet的肖像速写。阅读这部书的短短数小时内,弹指一挥,多少人从无到有,来来往往。她已然衰老,却还得盘算如何着手重建她和丈夫的关系,如何重新联络四散的儿女,继续、继续被内心对Ben的关切和疑问困扰下去。时间是否给她预备了获得自由的空间呢?还是说一生就要如此花费了。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四)

在图书馆找书看的时候随便借的一本书,没想到看起来这么吸引人。

今天还看到了知乎的一个匿名,是一位母亲发的。她说她在有孩子之前生活安逸幸福,但是生了一位自闭症孩子,她的生活就都毁了,她有时希望她的孩子可以就从窗台上摔下掉,同时,她也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内疚。我们在媒体上看到了太多关于父母无私奉献的文章,忽视了他们生活中的不易与挣扎。

这个故事和知乎匿名这位妈妈分享的故事很像,我看完后,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内心的想法很多,难以言说。

我承认,本的存在对这个家庭而言就是一个炸弹,大家对他都很冷漠,但是本没有错。他一直很认真的想要融入这个家庭,他模仿哥哥姐姐们的行为即使他不理解,他尝试着像哥哥一样去看电视,他一直都在寻找,寻找和他一样的人。但是事实上,和他一样的人不就是他的家庭吗?为什么大家不能尝试着去多接触他呢,他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小野兽,是一个大家愿意去接触就会了解的人。大家先入为主,当然后面也不愿意接纳他了。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但是随着成长,人会开化会变文明,本也一样,他只是慢一些,就像那两个医生说的,他没有问题,他只是慢一些。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五)

《星期日泰晤士报》认为Dorris这本书本“让人毛骨悚然,却也让人欲罢不能”。我十分赞同后一句,对于前一句却不能十足的同意。我也承认,这本书描写班的样貌和异于常人的行为时,那种平铺的,娓娓道来的描写让没有准备的读者感到恐惧,或许还有些许的厌恶。可能有的时候,也会像海蕊一样,希望班站在窗台上的时候不小心摔下去;亦或会做出和戴维一样的决定,把班扔进所谓的“疗养院”。

Dorris没有道明班如此异常的原因,没有将故事引向黑暗力量(恶魔、诅咒)。我却在想是什么造就了班的样貌、性格。或许是海蕊的情绪和对待还是胎儿时期的态度,从怀上班时夫妻俩的沮丧、海蕊面对胎动服用镇定药以此威胁腹中的胎儿、到班出生后一家人的嫌弃。或许班确实也是和普通的小孩子不一样:好动、脾气比较大、易怒,也或许有着医生也无法检查出来的疾病。但我们可以从班喜欢和约翰等人玩耍、待在一起可以觉察出,班其实渴望被接纳,渴望被爱。

那么是班的出生造成了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还是这个家促成了班异常的性格和行为?Dorris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结局,一个班最终的结局。但是,还好,班最终被特殊的群体所接纳了,即使家人要卖掉房子离开当地。或许结局会如海蕊设想的那样,但班可能是快乐的额,感觉到了归属感和爱。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六)

昨天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讲述了一对爱生孩子的夫妻,在不小心怀上第五个并不想要怀上的孩子之后,幸福的生活彻底崩塌的故事。

这本书写了三个矛盾,第一个矛盾是社会整体环境不支持生太多孩子,但这对夫妻却逆社会共识硬要生很多孩子,于是之后由于多生了一个孩子而酿成的悲剧可以全部转嫁到男女主角身上:我们都让你们别生了你们还要生。“人穷就别生孩子”。

第二个矛盾在于妈妈认为第五个孩子不正常,但社会上没有任何人同意她的看法并给予相似的反馈。这让读者读的时候也会偶尔掉入作者布置好的陷阱:是不是孩子本身确实是正常的,是这个妈妈疯了——系统又将女性塑造成了疯女人。

而第三个个矛盾在于家庭内部其他成员想维持原有平静的生活,于是想把这个孩子杀死,但妈妈无法做到杀死孩子。于是妈妈再次成为罪人,由于无法兼顾照顾五个孩子以及自己的丈夫甚至整个大家庭,而导致稳固的家庭关系瓦解。但却忽视了如果一开始没有她,这个家庭是无法凝聚起来的。

在这三个矛盾中,读者很容易会走到妈妈的对立面去:你应该好好避孕,你不应该生这么多孩子,你应该无条件爱自己的怪胎孩子,你应该同意把孩子送到收容所去任他被人杀死。但作为一个经济地位明显低于丈夫,在家庭里并没有太多实际权力的女人,她能做的选择其实非常有限。不要落入父权话语的陷阱中。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七)

是不是人越活越复杂?想的越来越多,原本很简单纯粹的问题,总是会摊铺来看…… 海蕊和戴维的相识有点不可思议,对待婚姻对待孩子的态度倒是契合… 他们先后拥有了四名子女, 他们有着周围人觉得过大的房子, 他们有着与四个孩子生活并不等称的收入来源,幸好,他们的父母多少赞助了些, 他们热衷于搞家庭聚会,在一些节日里, 他们因此感到满足和兴奋, 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五个孩子——班! 他在娘胎里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势大力沉、好动顽劣……而降生后,他带给周围人更多的大概是“毛骨悚然”的恐惧,双商远异于常人,暴力倾向严重,全家人大概只有海蕊能容得下班,即便其他人是班的父亲兄弟姐妹。 我能说我一度从文章中感受到的仅有母爱么(除了描写背景铺垫中感受到的虚荣)?毕竟,在海蕊艰难的抉择了将班送走后实在不忍心的又接了回来——这不是母爱又是什么?当然,我并没有感动,毕竟对于班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塑造,感情是无法撼动和拯救的!我强烈的认为理智应当替代感情,此刻! 但在文章的最后,一丝诡异的气氛,像是海蕊目送着班堕入深渊,却用着很平淡的文字……作为母亲,海蕊做了一切可为或者不必为的事情,付出了儿女四散、夫妻冷漠相对的代价……然而,这一切只为了看着他就这么走下去,不再去挽留挽回…… 这些,是在告诉我,当你已经倾尽全力之后,最好的表达就是目送他的远离么?这是爱?还是……无奈?我权当如此解读吧……放手,对于海蕊来说大概无悔无憾,也是唯一的选择。 然而,诺奖得主的作品仅此而已?其实我也没有答案…… 简介里曾经提到过“以极其简洁流畅的叙述风格,写出了让人欲罢不能的《第五个孩子》,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和惶惑”。 前半部分的评价我很赞同,的确简单流畅的日常叙述几乎可以让人一气呵成就读下去没有半点障碍;关于“黑暗力量”和“人性正面和负面”,我愿意将其解读为班的孕育、降生和成长,以及海蕊、戴维和四个孩子的不同态度(“毛骨悚然”的恐惧、没有任何犹疑的送走大概是一种幽暗的体现吧!);而关于“邪恶的本质”“不安…惶惑…”则有点摸不着头脑,非常欢迎读过此书的朋友进行探讨…… 之所以诺奖,到底是因为立意深刻?还是因为用简洁明了的描述,却直击人内心最深的本质以及情感?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八)

在我们刚刚放开三胎的时点,我读了这本以生育为题的小说。国内很多年轻人都在躲避生育,而这本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却疯狂造人。当然,大家所处的时代不同、经济环境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但是,作为一本以生育为题的小说,此书也能给我们在生儿育女方面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第一,生育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任性。繁衍后代、传递基因是动物性的本能,可海蕊和戴维似乎把这种本能发挥到了极致,接二连三、马不停蹄地生产。如果不是第五个孩子出现了意外,开足了马力的他们有可能生出一支足球队。作为中产,海蕊和戴维的生活并不窘迫。可小孩子是吸金兽,数量一增多,地主家的余粮也有不够糊口的那一天。于是,就跟现在的很多中国年轻人一样,他们也过上了啃老的生活——戴维的爸负责给钱,海蕊的妈负责干活,两代人、三个家庭,支撑下一代的成长。生而养不起,还不如不生。除了戴维夫妇,他们所有的亲戚都对其生育观提出了批评。但是他们依旧我行我素,还自以为是坚持信念。他们坚持信念也不是不行,但别把父母拖下水啊。自己明明没足够的能力,却非要一意孤行,完全是自私自利的行径。不过,中国年轻人是只生一个就已经不堪重负,戴维夫妇还是生了好几个才遇到压力,不得不感慨一下经济水平之悬殊。

第二,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第五个孩子,班,还没出生,就把海蕊折腾得够呛。可这就一定是班自己的问题吗?有没有可能是海蕊持续、快速的生产给身体造成过重负担,而造成的负面后果?可海蕊没有考虑这些。班还没出生,她就已经不喜欢这个孩子。她把她十月怀胎的郁悒、伤痛都归咎于第五个孩子。两任医生前后都诊断过班,结论都是他除了强壮些,并无其他问题。从书里的描述,也看不出班的本性到底是有多坏——他之所以被成为怪胎,是因为他的家人在他出生前就给他贴了怪胎的标签,并且通过日后的一言一行,强化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身份定义。这让班自己也日渐变得古怪、疏离。

第三,自我感动式的关爱没有意义。海蕊在对待班的态度上一直是反复不定、模棱两可的。同意送走,又不远千里把班带回来;带回来却没有改变对班的态度,希望约翰把他带出去;最后又希望班能自行离开——海蕊的行为很令人迷惑,就好比母性与理性在拔河一样。她照顾班,可能是出于母亲的天性,可能是出于责任感,可能是为了自我感动,但肯定不是站在班的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理解过班的内心世界。她努力维系这个家庭的平衡,却依旧阻挡不了它的分崩离析。她确实很努力,可是方向错误的努力,只会让你南辕北辙,徒费力气。

家庭,是一个很平凡却又很宏大的名词。很多人都置身于家庭之中,很多人都重视家庭关系,却又有很多人无法处理好家庭中的诸多问题。所谓管家,能把家管好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强如王熙凤,最后也得不到多好的下场。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九)

第五个孩子

8.0

[英]多丽丝·莱辛 / 2016 / 译林出版社

对这个由她生下来的似乎有某种缺陷的“怪物”---她和他的第五个孩子,女主海蕊后天的母性与本能的人性时刻斗争着,是抚养还是抛弃?这种斗争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她的绝望,而孩子的父亲戴维则与母亲海蕊截然不同,当发现班像个怪物时,“你倒是还有一个孩子”文中戴维作为班的父亲这样说到,他如此轻易就能将自身与“父亲”的角色剥离,而海蕊则一生都在与“母亲”这个角色斗争,母亲角色带给她的母性、怜悯、责任---当这些形容词被打出来时,我甚至觉得像一个诅咒---拥有了这些品质,就像拥有了无尽的痛苦,尤其当它们被赋予到一名女性身上,就像在船上绑满了石头,立刻就能将她拖下水,这些由“母亲”角色带给她的特质,让她在余生中缓慢地溺亡。

她生下一个怪物、她不忍心抛弃怪物,于是这样的她就像一个给家庭带来不幸的罪人,社会关系急于给她判刑,最糟糕的是,这是一场永远正在进行的审判,没人会给予她帮助和辩护。女主海蕊的家人朋友对她的态度,让我想到被称作“天生犯罪人”的超雄综合症,大家似乎更习惯对罪犯的母亲口诛笔伐,他们趾高气昂地说着“为什么这样的小孩还要生下来”,似乎“生小孩”是女性能单独完成的事一样,对于医学上造成超雄综合症的“XYY”染色体,他们揪出“X”,而存在感如此强烈的“Y”字母,他们却视而不见。

此外,第五个孩子班的出生,他贪婪、粗鲁、漠然的特质,像是隐喻着父权体系对女性的索取和剥夺,父权体系像这个孩子般贪得无厌,这种贪得无厌如此纯粹,似乎与生俱来,这就让索取和剥夺变得更加简单自然了。

谁在为出生的“第五个孩子”与人性做斗争?面对有缺陷的生命体,当父亲和社会带着应负的责任毫不迟疑地消失时,是女主海蕊用母性抵抗着卑劣自私的人性。莱辛总能站在女性的视角,她擅长用一种模糊的手法写出清晰的感受,用一名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和天赋,漫不经心地揭开世界残酷的真相。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十)

上一刻,他们还是古老野蛮的一部分,野性仍在血液里奔流,他们必须让狂野的一面走开,才能重新融入家庭。海蕊与戴维凭着对童年的回忆与想象力,与孩子们分享此刻,但他们也同时看清自己,两个孤坐在椅子上的成年人,驯服、顾家,因远离野性与自由而显得可悲。

“驯服、顾家、因远离野性与自由而显得可悲。”

这一段是在描写Ben被送走前,海蕊跟戴维看到自己两个孩子玩耍回来后狂野而兴奋激动后的画面。

人性的矛盾,海伦跟路克身上的野性在此时体现了出来,但是要想不被像Ben一样被抛弃就得谦逊有礼,而两个孩子之后都为了自己的学业逐渐与家庭渐行渐远,颇有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感觉。

莱辛只管写,暴力与和平、野蛮与驯服、家庭的温馨和家族的衰败、爱情的甜蜜和婚姻的冷淡、对家族成员的抛弃作为母亲的不离不弃……莱辛书里写尽了各样的矛盾,你说不上哪种更好,就像上面那句话,不抛弃野蛮的一面就无法融入,但被驯服之后就成为了无聊的大人。

海蕊和戴维在乡间打造这一件别墅就像一个隔绝人类社会邪恶与暴力的天堂、绿洲,母亲和父亲在甜蜜的房间中孕育了四个孩子,一切都是美好的。但从一开始海蕊不在计划范围内的怀孕就像是失控的导火索(优生优育政策好!),最终所有幸福的画面随着不可控的生育轰然崩塌。人类的一切努力在野蛮的本性面前不堪一击。

生活在幸福中人总是善良的,是可以理解、原谅一切的。

但是面对困难呢、关切自己利益的呢?再或者面对暴力、对生命的威胁、战争……一切人类赤裸的本性和邪恶摊在面前,我们还能保持正直和善良吗?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跟这段时间以来总结出来的想法有些许共鸣,大意也就是:我们有时之所以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勇敢正直,是因为从来没有面对做过选择的局面,生活在一个善良的环境中,没有见识到人间的险恶。

海蕊在面对自己亲生的孩子从一开始怀孕时就心生厌恶(妈妈厌恶自己孩子)到生下后恐惧嫌弃,再到Ben被送走后内疚自责(海蕊自己说过不是爱,是内疚)再到最后放弃Ben任由他与暴力成为一体,冷眼旁观。二十年代的努力成为虚幻,只剩下疲惫的灵魂。海蕊的复杂心理变化也是人性的复杂。

人对于异于自己的个体到底能抱有多大的容忍和宽容,如果海蕊和戴维真的像艾米那样接受自己“不正常”的儿子的话,Ben会有所改变吗?如果约翰可以一直陪伴着Ben的话,一切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吗?话再说回来,这种本性的恶真的可以改变和消除吗?

文学作品提供“introduction”,使人“instructive”,进而“shake us awake, to alert us to the extreme fragility of civilization in our time.”但是不应该以文学作品为指导,也不应该从中寻找答案。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十一)

开始都很好。

海蕊与大卫,这两个被视作怪胎,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人偶然碰到,即知道是他们各自“等了一辈子的时刻”。接下来迅速买房,成家。他们“想要许多孩子。怀抱对未来的巨大期望。”从66年到73年,7年的时间,两个人接连生了四个宝贝。经济和家务上有父母帮忙,二人对外界并无太大野心,只一心一意躲进堡垒,过他们的快活日子。他们的大房子,也是诸多亲友欢聚的地点,是最温馨,最快乐,家庭氛围最浓的乐园。

直到1973年,直到第五个孩子——班——的到来。

那个在母体中就躁动不安的孩子,给母亲,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多大的苦难。莱辛将孩子的畸形推到极致,智力低下,力量惊人,又无法与人交流,暴戾邪恶,小小年纪就扼杀小狗,让人惊悚。

欢乐戛然而止。

种种尝试无果后,大卫的继父找到了一家疗养院,把班关了进去,阴翳一扫而光。只是海蕊,虽恼恨,仍然去探望了,发现班被如牲畜一样对待,还是不忍心,将他带回了家。她的生活被毁了,她甜蜜的家庭就此四分五裂。几个孩子陆续选择上寄宿学校,大卫不再以家庭为重,祖母不再来帮做家务,亲戚们不再来此度过欢乐时光。大家都离开了,都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轻松的生活。只有海蕊,避无可避。海蕊“按照他们(她所属的这个社会)的一切标准与信念,她除了把班带回来,别无选择。但就是因为她把他班带回来,救了他一命,她毁了这个家,伤害了她自己、大卫、路克、海伦与珍的生活,还有保罗……”

而接下来无非是海蕊磕磕绊绊,终于将班养育成人。

这是莱辛《第五个孩子》一书的情节,并不新鲜的题材,用一个畸形儿,检测、逼问人性。但其中欢乐与痛苦,轻松与沉重,畸形和正常的对比极其鲜明。莱辛的笔如刀,刀刀斩向脆弱的中产阶级。

原来快乐是粉红色的泡沫,轻轻一戳,就破灭。如果知道7年的欢乐时光后面,是一辈子的痛苦,要拿一生去偿还,你还会愿意吗?

善待班,就意味着其他人生活的灾难,那么,是不是应该舍弃一人,来成全多数?如果承担责任,就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我们又会如何选择?

莱辛大约是不大看得上中产阶级的,嫌其庸常、脆弱、虚伪。可我们多数人,大约都是这样吧。我同情海蕊。她害怕、不喜欢班,然而毕竟在痛苦地努力做一个母亲。家人的逃避令其痛苦,其他人的不理解和指责让她绝望。班学校的老师、校长以及医生,哪怕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却不敢说一句。都认为错误的是她,是“她这个忧心忡忡、失去理智的母亲管不动自己的第五个孩子”。而她,一直只是希望“我要你们说出来,我要班的毛病被确认,我受不了大家都不说。” 没有一个人认可。多么可悲可叹的女人。

至于其他人,无非是趋利避害,倒是没有什么可说之处。

《浮世畸零人》是《第五个孩子》的续篇,是以班的视角,讲述他成年后独自闯荡世界的遭遇。可以想象得到,他这种人,必然会吃尽苦头。有人打劫他,有人利用他,甚至有科研机构搜寻、囚禁他。不过,也有人帮助他,喜欢他。无边的黑色中,也有点点亮光。然而,他总归是孑然一身,孤零一人。所以在听说有人看到他这样的族群存在,就毅然出发去寻找,失败后自杀而亡。这个结局,是早就注定的。

《浮世畸零人》里的班,虽智力有限却凭本能生存,虽力大无穷却懂得克制,虽格格不入却善良温和,可能是视角的不同,也可能是侧重点的不同,他的形象和《第五个孩子》里的差别很大。如果在《第五个孩子》里,班的性格是这样,海蕊就不会害怕,其他人也不会,那么苦难就不够深重,不够逼得家庭分崩离析。他们不是不能接受残疾,那个得了唐氏病的表妹,就获得了大家的宽容和爱。——不过,这种事,不能细思。大家都爱那个唐氏儿,是不是缘于她不会带来多少麻烦,爱她无需付出太多?所以,莱辛不曾选择唐氏儿作为主角,只是将她作为班的一个陪衬。其实现实中,唐氏儿已经足以压垮一个家庭,让人逃走了。

帮助班逃亡的朋友最后说“我知道我们都很高兴他死了,我们再也不用为他发愁了。”

《第五个孩子》读后感(篇十二)

有人把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称为“富有哲理的恐怖小说”。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说是恐怖小说,似乎也不至于如此。与其说这本书让人毛骨悚然,不如说这本书让人感到压抑。 本书开篇叙述了戴维与海蕊的相遇相识相爱,这一情节其实颇具戏剧性,走了一见钟情的套路。书中描写的戴维与海蕊似乎同为异类,他们在众人尽情狂欢时,只是静立一旁,好像自己只是一个理性的观众,正在观看一场滑稽表演。但同为“观众”的二人,隔着舞池中的茫茫人海,目光却产生了交汇。只这一眼,二人便擦出了爱的火花。在多丽丝的精心铺垫下,读者对于这二人的结合绝不会感到奇怪。戴维和海蕊,性格是如此契合,他们都不曾尝试也不屑于融入主流,这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此处其实也另含深意,一方面,戴维与海蕊的独特个性,让后来二人的生育观念脱离英国传统显得顺理成章;另一方面,班与其他四个孩子的巨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戴维与海蕊性格的一个折射。 结婚后的戴维与海蕊,认定家庭生活会是他们幸福的源泉。于是他们不顾双方家人的反对,坚持生育了四个孩子。戴维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拼命工作;海蕊则辞掉了原本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在英国,如戴维海蕊这样对生育有着强烈欲望的年轻人并不多,大部分年轻人的家庭观念都十分淡薄,他们更乐意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认为家庭反而会是自己的束缚和牵绊。但我们的戴维与海蕊,却拥有一套异于常人的三观:家庭重于一切。而这种观念的最大弊病或许就是对个人的压抑,当需要顾全整个家庭时,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便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必须为了整个家庭做出牺牲。从这个角度,书中的海蕊无疑是一个典例。 虽然戴维也多多少少为家庭奉献了许多,但笔者以为,多丽丝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其实非常自然地着重突出了海蕊的牺牲。在构建好未来生活的蓝图后,海蕊毅然辞去了工作。对此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她似乎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者,在生育这件事上,作为女方的海蕊本就承受着比男方更大的,来自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书中写到,每次怀孕,海蕊就会变得脾气暴躁。但事实上,二人对于生小孩这件事都是抱有极大热情的。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海蕊本身不排斥,不抗拒怀孕,一次次的怀孕的确给她带来了不少困扰。 将这种对个人的压抑再上升一个层次,基于海蕊的女性身份,女权的问题也慢慢浮现出来。暂且不谈书中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单从多丽丝安排的双方家庭背景中便暴露出了问题。戴维的家境显然优越于海蕊的家境,戴维的父母甚至在诸多观念上都与海蕊的父母产生了所谓阶级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于海蕊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压迫。更何况戴维的父母对于海蕊远不只是无形压迫,在班出生后,戴维的父亲一声令下要把班送到疗养院,海蕊起初并不同意,但在戴维与其父亲的强权压制下,海蕊最终选择了妥协。后来海蕊出于母亲的本能将班从疗养院接回来时,她更是受到了全家人的冷暴力,自己俨然成了家里的罪人。 除去海蕊,班其实才是本书的核心矛盾所在。班的出生好像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生下第四个孩子后,戴维和海蕊原本打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暂不做继续生育的工作,可是班却在这时不请自来了。班在海蕊肚子里时便展现出惊人的力量,他在海蕊的肚子里拳打脚踢,让可怜的海蕊痛苦不已。以往戴维在这一时期都会对海蕊倍加关怀,但就因为班的到来不合时宜,戴维对海蕊的态度并不如从前。丈夫的冷漠和肚子里孩子的折磨,使得海蕊甚至产生流产的想法。这里似乎便提醒了读者,班尚未降临世间,就受到了家人乃至自己亲生母亲的不欢迎,成为了悲剧的开端。班后来的出生,也是打破了戴维和海蕊最后的一丝幻想。班的样貌十分不讨喜,甚至用丑陋来形容也不为过,最重要的是,班作为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子,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残暴与蛮横。他还躺在摇篮里时,便把试图逗他的三岁哥哥的手掰得骨折;等到再长大一些,他还勒死了一只宠物狗和宠物猫。班的性格古怪,他的眼神总是冷冷的,带着一种骇人的意味。 认清班的怪异后,家中的四个孩子开始疏远孤立班,班在的地方,他们都表现得谨慎小心,丝毫不透露出小孩的本性;班一离开,他们便好像放下了沉重的包袱,开始回归小孩子的状态,尽情玩耍。班似乎也渐渐发现了这一点,他也做了一些融入哥哥姐姐们的努力:在其他小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班也会跑到沙发上坐着,但他并不是看电视,而是仔细观察哥哥姐姐们的一举一动,然后模仿,努力让自己同他们一样。但班的努力最终被证明是徒劳的,人们一旦给某人戴上了一顶帽子,便绝不会轻易摘下。所以班索性恣意展示自己的不同,不再试图变得与其他孩子一样。这样,海蕊接下来为了改变班而费尽心思,便也成了无用功。于是海蕊作为母亲的天性被班的顽劣一天天磨着….. 作为母亲的海蕊尚且无法忍受班,家中其他人对班的厌恶之情可想而知。终于,戴维的父亲提出把班这个怪胎送到疗养院去。众人心里都清楚这一决定意味着彻底将班从家庭中驱逐出去,所以他们全部表示赞同。而此时,海蕊内心深处的母性也没能战胜戴维与其父亲的强硬。虽然后来班还是被心怀愧疚的海蕊接回了家,班的成长依旧全程灰色。海蕊为了让班待在家里的时间少一些,放任班去和约翰这样的社会青年鬼混,后来班与他的这些伙伴们的关系愈发亲密,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呢,自班出生后便失去了生气,到最后,家里只剩下精神近乎崩溃的海蕊与早出晚归的戴维。 多丽丝极力展现邪恶的本质,残酷揭露人性的复杂面向。仔细想来,人们的确擅长划分群体,圈定自己人与敌人。而这个区别的标准,则是共同点与不同点。无论社会或是个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判定事物的模板,只有跟这个模板相吻合了,才是同类,否则就是异类。异类们在现实中绝对不受待见,他们似乎只能在一次次失败的求和经历中慢慢接受自己的命运。《第五个孩子》里,传统意义上的亲情也显得不堪一击,这尤其使人感到压抑。如果说其他四个孩子对于班的抵触是因为不懂事,那么戴维对班自始至终的漠不关心则难以解释。因为班的出现,戴维甚至将怨恨转移到了海蕊的身上,对于班,他从未尽过哪怕一秒钟父亲的责任,事实上他也从未承认班是他的孩子。至于海蕊,她的情感取向在文中一直显得模糊暧昧,不能说她喜欢班,因为她实际上也是将班“抛到荒岛”的帮凶之一;不能说她完全憎恨班,毕竟她一直还是保有那么一些对班的母性光辉。或许海蕊是多丽丝留下的唯一不至于让人绝望的火苗吧,让我们不至于只看见人性中丑恶阴暗的一面。 《第五个孩子》实在是一个令人压抑的故事,但它也让读者在压抑的同时不得不陷入沉思:班可能的确是个怪胎,但新生婴儿的邪念,又从何而来呢?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