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读后感1000字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7 01:55:36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27 01:55:36   小编: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讲述了作者在独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心灵孤独。他描述了思绪在寂静中的漫游,对生活的反思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尽管与外界隔离,但作者却在孤独中找到了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体会到了独特的心灵抚慰和成长。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读后感(篇一)

人生而孤独,可我们至少还有亲人和朋友,而对于卡夫卡来说,唯一能够排解他内心的孤独的,估计也只有他自己亲笔所写的日记了。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这本书,是卡夫卡好友布罗德在卡夫卡去世之后整理编辑而成。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在(1910年~1913年)这三年期间,以日记的形式书写的对父亲、恋人、写作、工作,以及他的内心想法的一些真实感受。 卡夫卡日记分享: 1、我再也离不开我的日记了,我得在这里抓紧自己,因为唯有在这里我才做得到,我很想解释在如同此刻的某些时候我心中感到的幸福。 2、这样突如其来的信心从何而来?但愿它能留下。假如我能像个还算正直的人,那样从每一扇门里走进走出。只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想要的。 3、要是我能活到四十岁,我大概会娶一个门牙突出、稍微从上唇里露出来的老姑娘。 4、要想和年轻女孩交谈,我需要有年纪较长的人在场,来自他们的轻微干扰能让我的谈话更为活泼。我脱口而出的话语虽然可能不适合那个女孩,但至少对那个比较年长的人来说可能还算得体。 阅读卡夫卡的日记,仿佛就在玩过山车,他的心情时好时坏,让我有点分不清他究竟生活在现实还是梦境。或许,正是他这种内敛的性格,才能使他在文学创作中积攒到如此多的创作灵感。 对于卡夫卡而言,写作就像是他的生命。唯有在写作的状态下,他才有可能活成了他自己。 可以说,文字表达是一个人天性的使然。它代表的是一个文字爱好者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抗争,以及身体与灵魂的洗礼。 人生而孤独,精神所及之处皆为净土。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读后感(篇二)

书名《我的确接近于孤独》出自日记17页的一句话,精准捕捉了卡夫卡思想中那股孤寂、敏感而内向的细流。不过阅读卡夫卡的日记,除了感受到痛苦与寂寞之外,他在字里行间展现的生活远比想象的丰富。日记架起了卡夫卡与纷繁世界对话的独特桥梁。“我再也离不开我的日记了。”这不仅是对文字的依恋,更是心灵深处倾诉的渴望。

卡夫卡的阅读轨迹清晰可见,他非常喜欢歌德的作品,提到了其古典主义戏剧《伊菲格尼亚在陶里斯》以及《诗与真》。我忽然意识到,他也许像克莱斯特一样,曾经怀有想要超越歌德的文学野心。但他的精神共鸣更多源自克莱斯特。克莱斯特不容于魏玛古典主义文学圈,其悲剧作品《彭忒西勒亚》引发了他和歌德的决裂。这个故事贯穿着疯狂,自然不见容于歌德代表的魏玛古典主义所推崇的“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里提到克莱斯特仿佛是把精神迷狂的自我融入到书中的亚马孙女王身上。卡夫卡也将孤独、痛苦的自我变形后投射到笔下的男主角,比如《判决》中的儿子。卡夫卡对克莱斯特的共鸣,或许源于两者在文学主题上的相似——人生痛苦或荒诞的一面。卡夫卡曾讽刺地谈及克莱斯特生前遭受家人质疑,死后成名备受家人追念的故事,仿佛是对卡夫卡自身文学命运的某种微妙预示。与克莱斯特一样,卡夫卡也是生前默默无名,死后声名大振。

有关琐碎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记载,深刻反映了卡夫卡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他作为调停人,为父亲努力奔走,试图挽回辞职的员工。父亲仍然不时责备他疏于工厂事务。父亲常常向他讲述少年时的苦难,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幸运的子女的批评,卡夫卡却难以共鸣,与父亲的苦难相比,他认为自己的“幸运”并不能成为父亲自我满足的理由。“我本来是多么乐于倾听,可是他用吹嘘和正常的口气诉说这一切却是一种折磨”。这种感受与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情感绑架何其相似。运营工厂给卡夫卡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剥夺了他的创作时间,几乎要将他推向崩溃的边缘。他发出肺腑之言:“我意识到我体内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去从事文学创作,这种创作对我来说将会是有如天空般的解脱,让我真正地活过来,而此刻在办公室里,为了这样一份可悲的文件,我却要从这具能够感受此等幸福的身体上夺走一块肉”。1912年3月8日,卡夫卡平静地记录了自己在沙发上考虑跳窗的瞬间,而根据《卡夫卡传》的记载,这样的念头在十月份再次浮现。他的好友布罗德决定介入,母亲同意蒙蔽父亲,谎称儿子常去工厂视察。

父与子无法沟通,母亲也无法真正理解他。卡夫卡通过母亲的视角审视自己,发现那份天真而不真实的认知,让他既感好笑又觉无奈。母亲认为他只是自以为有病,结婚生子后自然会痊愈,对文学的热情也会减退,对工厂和其他职业的兴趣也会燃起。这份误解让人想到了现代社会中父母对抑郁症孩子的无知与偏见,认为只要遵循世俗的轨迹,就能治愈一切精神创伤。也想起了之前看的《论自由》,很认同书里的一个观点,“多数人的做法”会扼杀个性。如果所有人的生活都只遵循一种价值评价体系,未免太悲哀了。

一条线索串联大部分日记篇章,即卡夫卡与写作的羁绊,一方面,他觉得他受到的教育和经手的工作都在影响他的创作,另一方面,创作仿佛在燃烧他的生命,他会因创作而失眠或挣扎。“我有五个月的时间写不出任何满意的东西”。“我认为我之所以失眠只是因为我在写作,就算我写得很少,很差,我还是会因为这些小小的冲击而变得敏感。”日记中还散落着《城市的世界》的残稿,父与子的对峙不禁让人想到《判决》中那冰冷压抑的氛围,只不过残稿里的冲突更为明显,情绪更为外化。人们还可以在日记中窥见卡夫卡自己对作品的感想。“二月十一日。在校对《判决》时,我写下了我在这个故事里明白了的所有关联,就我目前所记得的。这是必要的,因为这篇故事从我体内诞生。”

卡夫卡的日记是他心灵的镜像,也是我们感受他的孤独的重要窗口。

《我的确接近于孤独》读后感(篇三)

夫卡是真正理解牛马的作家,他是个煤气灯照耀下的班儿逼,和他的主管关系普通、经常看其他作家的小说,也经常看戏剧和舞蹈,和父亲乃至全家的关系都说不上好。有个亲密的朋友和喜欢的女孩子们。我可以把他的状态投射到我身边至少八个朋友身上。

他的日记坦诚之处在于他靠日记的写作补偿文学创作的卡壳和断档,同时日记也成了他的创作素材本,一次又一次帮助他作家之魂的双膝成功抵抗抵抗名为平庸的重力拔地而起。

比起自传或传记,卡夫卡的日记袒露了更真实的心声,他丧他孤独但他懂乌云中一线阳光的可贵之处。

更加重要的是,日记中的蛛丝马迹呈现了痛苦的他如何抓紧日常的琐碎,把它们投进名为文学的魔锅,熬出略苦但风味综合的小说之汤。

这些粒度的记录,为每一个热爱卡夫卡文学又想知道母鸡如何下蛋的读者解惑。带我们走进卡夫卡痛苦又纠结的精神世界,看到其中些许的阳光。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