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摘抄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4 19:55:53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8-24 19:55:53   小编: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法史入门读物,全面介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书法艺术的内在意蕴和审美价值,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法爱好者必读之作。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一)

我们学习书法,了解书法的历史,当然从非常崇高的精神、气质、气度、气韵的角度去感受是绝对有必要的。然而另一个方面,书法的过程,又是一个物质的过程,是笔、纸、墨,或者凿子与石头,以及拓印工具,经由人类的双手以及在其后的大脑-心灵、目光与身体动作,种种因素彼此交融,彼此合作,共同完成的一个物理化的过程。如果我们是实际的美术工作者或者学习者,这种感受和随之而来的学习、交流与理解的需要就更强了。要想从传统的艺术当中学到真东西,尊重是必须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不能把它们和它们的制作者高高在上的供起来,而是把他们当成朋友,当成身边人一样的看待,把它们当成活生生的一个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来感受,甚至加入我们的想象和各种试错性的尝试,去理解,去继承,去实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一本书提供了很好的书写✍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二)

对于我这种急性子来说,想学的东西有很多,可是很少有能够坚持下来的。写字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很久,其实我已经放弃写一手好字了,之前在我看来这就和画画一样,如果不是天生的,就要刻苦勤奋地长久去联系。别说是字帖了,书法班我都上过,但是字一直很丑没有改观,不过我也挺喜欢中国文字的,实在是矛盾。既然书法写不好,那么就可以从它的历史入手,去研究其中的博大精深。

毕竟都是汉字,笔画也就那么多,这其中是有规律可言的。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仅仅会对写汉字产生兴趣,还会对汉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我们之所以不热爱一样事物,就是因为不够热爱,如果都不了解又怎么谈热爱呢。要喜欢上任何一件事物,首先就是要了解它的历史,它被创作出来的初衷往往是很伟大的。

写字是有窍门的,如果一开始就选择特别难的字写,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当真正了解了这些笔画之间的联系时,就会发现控制好其中的比例就像是画画时的透视是一个道理,从而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我们都知道文字经过了长久的进化一直在变化它的样貌,至今还是有人在用繁体字,但是大多数人都改用简体字了。我觉得书法的历史越往后越会被人们忽略,现在什么都将就一个方便省事,却忘记了任何事物本身都有美的一面。打字固然方便,这也使人们逐渐忘了动手的感觉,那种笔触正是写作的动力,真正的作家都不是用电脑来写文章的,这也是现在的青年作家很少有成功的原因。

文字作为记录的最直接手段,这上面本身就蕴涵了历史的痕迹,这本书不仅是书法史,更是中国文化的历史。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也能够表达作者的心境,文字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是古代人一直向往的。这本书也把200多幅书法作品完美呈现,看似差不多的外形下每位作者都有着不同的风格,研究其中的微妙变化,也能顺便了解作者的性格。选对适合自己的书很重要,既然是花时间去学一样东西,就要尽可能学好,糊弄还不如不学。我认为许多家长的观念也应该改改了,选择这本书,没错的。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三)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相”,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自豪自己生在中国,并且能写得中国汉字,虽然离“书法”二字的境界还很遥远,但是无论如何,你我能欣赏汉字书法的美,也是一份幸福的情操。作为中国的邻国,并且在古时就到中国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也是对中国的书法一直羡慕不已,并且长期以来,研究和传承着中国书法。去过日本的朋友会发现,日本满大街都有汉字的踪迹。日本的文字就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演变和衍生的。

如今,我读到这本《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就是日本人写的,他是日本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单看该书的目录,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依次来讲中国的书法,历史发展脉落清晰,可见作者不仅了解书法,也对中国的历史了如指掌。有纵有横,纵向从古至今的朝代变迁,横向同时代的书法字体、书法家再铺延开讲,结合大量的文献碑文字帖,让读者有直观的印象与理解。

中国书法史上书法家层出不穷,在读书法史时,我们除了分析每一种书法文字出现的契机与历史背景,看人类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最多看的莫过于那些流芳百世的书法家以及他们的独门字体了。现在不少孩子在学书法会找一些喜欢的书法家的字体来临摹,譬如楷书中有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等,每位书法家的字体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对于习字之人而言,取自己喜欢的来学,事半功倍,但是在习字的过程中,每一种不同的字体对练习者也都各有考验,只有认真研读每位大家的字体,分析、仔细学习、勤于练习,方能学到精华。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读书法史,知书法习之窍门,找对方法,练字才更有趣味。

中国古代汉字甲骨文、金文是为宗教活动而诞生的,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字的意义不再局限于宗教活动、政治用途以及其他生活记录媒介,而化身一门艺术。书法美也从龟壳、竹简、纸张、石头等载体上延伸到更多的物体上。书法之美不断积累,中国书法史影响的不仅是华夏儿女,也对世界更多的人类活动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四)

——读《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

文/蓦烟如雪

看到这本《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我的第一直观是非常想看的,因为我是自小练习书法的,虽说曾经一度抵触,但越大越发现书法内敛的美,深沉的静,特别适合浮躁的自己。

因我从小邻居就是写蝇头小楷的书法家,加之遇到了很多书法友人,在书法学习路上,就特别多的贵人,所以,在写字上,谈不上写得多好,但中规中矩,不太差。

自小书法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故而每次写字,都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认真专注,因为写字来不得马虎。

当然,书法的美感,并不是横平竖直,在我看来是笔法的轻重。而在《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中,作者石川九杨就指出了“书法史就是解读笔触的历史。”

因此,仅仅将书法作品摆出来,罗列它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经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书法既笔触,即字的笔锋”为中心,细致分析它的形态,以此来阐明笔触的历史。作者如是说。

其实讲到罗列创作背景什么的,我反而想到了之前看过的蒋勋作品关于《手帖—南朝岁月》可能就是这样的书法讲解,并没有过多围绕书法,而是谈及书法里面的人物故事,少了精髓,少了主体的感觉。

这本《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更多是讲史,就是书法发展脉络。作者用了十六章内容去分门别类,从甲骨文、金文去看古代宗教文字的诞生;从篆书去看政治文字的出现;从王羲之的书法,去谈何谓“书圣”,甚至从北宋三大家、元明清的诸位名家去看书法的精髓所在。

这本书谈了好多种的美学,比如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正书体、拓本、骨格刻法等等,这本书出自一位日籍作者,但他了解的书法历史并不比国内书法研究者差,他谈及王羲之何谓“书圣”上,他就引出楼兰木简来说书法相近的特色,从出土地、鉴定年代、文献记录都具有参考价值,而此时就需要从文字的“笔锋”来判断年代和写字的人、作者将楼兰晋简和王羲之的《十七帖》相比较,发现了诸多共同点,也有差别之处。比如楼兰晋简的字没有草书那种回转运动,而王羲之的书法通常以“竖画的收笔为起点,向右上扬,写得回转、连续,而不是‘竖画+横画’”。

可以说,作者对书法是很认真的剖析了笔触,笔锋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

而在拓本上,我也尤为喜欢,里面很多贴,都曾看过,也临摹过,但遗憾未得精髓,而看这本书,能3500年的中国书法史,能从200多幅书法作品感受书写的记忆,也是很有收获的。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五)

自此小淘气上学之后就发现原来所要面对的事情实在是比之前所想象的要多得多。首当其冲的便是他那惨不忍睹的书写。虽然知道一年级的孩子能力有限,你也不能指望他写的字有多么的好看,但是满作业本的鬼画符还是让我痛下决心送他去上了书法班。

说起书法这东西,其实还是蛮奇妙的。虽然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书写时“横要平,竖要直,字要写得工工整整”,但其实也并非所有工工整整的字都看着顺眼。回头看看那些历代书法名家们的墨宝,有些人的字看上去写的也并非一板一眼,甚至可以说是龙飞凤舞,但是就是让人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在其中。书法毕竟也是一种艺术,也如同其他艺术作品形式一般,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涵盖其中的。

之前读过一本名为《书法课:字美在何处》的书籍,北大美学博士和中国书法协会一位会员合著,讲述的就是如何去感悟中国书法之美,看完之后很有茅塞顿开的感悟。而今天所看的这本《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却带给人另外一种稍稍不同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位来自于日本的书法家所著的书。

一直以来我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每逢遇到一个问题或是想要去了解一件事情,总想着是不是应该,跳出自己所处的圈子去问一问别人的观点与看法。虽然有些事情还够不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程度,但是多了解一些别人的思考还是有好处的。

这种思维方式也不由的被我带到了书籍的阅读之中。对于一些历史类的书籍,有时候我还是挺愿意去阅读一些由外国学者而著的有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的。以一个外人的角度来评判,似乎更加客观一些。有些内容虽然不能够一概全盘接受,但是多一些参考还是有必要以及益处的。就像是这中国的书法历史,虽然中国书法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并且是我们独有的,但还是很想知道在一个异域学者的研究之下会有怎样的新意解读。

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倒是秉承了日本学者一贯的细致认真的作风,将中国书法的历史从甲骨文开始,直至明清篆刻结束,总共三千五百多年细细的梳理了一遍。书中还配以二百多幅极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来进行实质性的讲解。使我们不由自主的跟着作者迈进书法美学殿堂,共同领略书法艺术之美。

在这个电子通讯时代越来越发达的社会,虽然我们一再提倡也明了字体书写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但是 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并且学好书法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我们眼中看到的几乎全是千篇一律的没有生气的印刷体,书写的工具也由手握毛笔变成了指尖敲字,即便是遇到不得不手写的东西,用的也是那很难写出像样之字的中性笔。

其实在读此书的时候很有一种愧疚之感,一位来自于异域的学者都能如此的热爱中国的书法并潜心研究,而自己身为中国人却连毛笔运笔的方法和技巧都所知甚少,实在是有些羞愧啊!看来需要上书法班的不只是我们家的小淘气,我或许也该找出那些尘封已久的文房四宝来好好的练习一下了。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六)

现在的人动笔写字是越来越少了,顶多是抄写笔记的时候写上几页就不错了,用键盘、手机上的虚拟键盘倒是越来越多了。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提笔忘字。而用五笔输入法和拼音输入法也各有千秋:前者拆不开的字就只好抓瞎,后者不认识的字也就无计可施。需要用笔写字的而且需要经常写字的,只剩下了在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而在用笔特别是科举时代,能够轻而易举写出一手漂亮的小楷、行书的童生大有人在——因为那是安身立命之所在,字都写不好,更不用说其他。

大概就是在这样一种必须写字而且必须写出“好”字的时代里,才涌现出了一大批书法家。最有名的当数东晋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入唐以后则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必定效法的所谓“欧体”(欧阳询)、“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到北宋则有所谓“赵体”(赵孟頫)。唐宋以来书法大家极多,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北宋“三大家”以及还有一个“蔡”也很有名气。所谓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过去一般是指毛笔书法,近现代以来还有所谓硬笔书法等。

作为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当然不是从毛笔——也称之为软笔——书法开始的。文字出现之始,比如甲骨文、金文时代,“写”字作为一门实用技艺,就开始了书法化的进程。一方面要讲究实用、有用,另一方面也逐渐开始关注美观——书法就重在表现文字美的一面。在日本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家石川九杨的《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一书中,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历史本身已经足够吸引人,更不用说还有200多幅书法作品可以作为欣赏之用了!毫不夸张地说,《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堪称一座能够展现书法艺术的美学殿堂——或许并不那么华丽壮观,但已足够每一个读者在这里领略到汉字文化之美。

大体而言,《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以时间为序,梳理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各类书体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尤其详细地解读了东晋的“二王”、唐初三大家到颜真卿、北宋三大家到明代诸家、清朝“扬州八怪”到近代齐白石等各大书法名家的作品风格。还介绍了明清篆刻这一门书法艺术。其实在今天来说,不少人可能未必练习书法,但却会有很多人想拥有一个个性鲜明的印章。其实街头巷尾已经有电脑机器制印,但那已经不能属于书法艺术的范畴了。

无论什么样的“体”,书法都需要用足功夫去练,根本没有格外的捷径。比如,唐穆宗曾经问柳公权所谓用笔之法,柳公权回答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说得很准确。书法艺术有一段时间,其实在今天也依然是这样:由于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书法艺术已经日益成为少数人的爱好。在全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书法艺术能否回暖,确实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毕竟,字应该是“写”出来的,而不能都是“敲”出来的。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七)

偏见,只对发散的瞬间负责。

昨天在言几又翻到这本石川九杨写的《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写得非常有意思且易读,有许多片段散出,让我想起自己有时候兴之所至来了又倏忽之间跳过的“见解”。不过我前段时间刚给自己立下“除非不得不买否则就不要买书”的规矩,而这本书虽然有些地方打动我,但还是没到想要时常拿出来翻阅的地步,所以便打消购买念头,趁热做个笔记。

仓促之间,便不讲究行文,只是以点发散来记录。

1. 笔触 P1

在序言《何谓书法史》中,谈到“书法的美,就是笔触的美”。

翻完整本书,你会发现“笔触”这个概念是作者对于书法审美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我也是被序言中这个词勾起想读完本书的兴趣。

其实他所说的“笔触”其实就是纸笔的互动过程,笔尖与纸面接触产生摩擦,笔尖一边克服来自纸的抵抗,一边移动这样的书写过程。他把这一互动过程当作是书法美的构成基础。这一互动是某个时间和空间的交点,听起来很玄妙,我们可以还原到这个动作来想,让这个过程的结果产生变化的是什么因素。首先是角度,笔尖接触纸面,可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这跟我们传统所说的“八面出锋”是一个意思。然后是力度,力度决定了墨迹深浅和宽厚。再来是速度,速度决定了一个笔尖停留在一点的时间,和线条的流畅度。在这里我们姑且把线条的呈现,当作组成的字的基础。

我个人是非常着迷“书法审美的基础”、“传统书法的要素”这样的一些基本问题。而我也持书法是由用笔、识势和裹束三大要素构成的基本观念,在这一观念里书法的基础是用笔,而这个“用笔”是浸润在传统中国阴阳平衡的文化里所生成的产物。也就是说,传统书法的用笔是符合阴阳观念的,阴阳观念是从具体生活抽象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书法的用笔又遵从这样的认知,将抽象的观念具象地表现出来了。正确的用笔法呈现的是符合阴阳观念的自然而然的流动。

但这个认知前提并不影响我对他的说法感到有趣。按他的说法,我这么来理解,书法的基础是纸笔碰触的瞬间得到的结果,这个小结果由角度和力度决定,然后速度、距离不同叠加出了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在以“笔触”为基础的概念里,讲的是双主体(笔和纸)的互动结果;而在“用笔”为基础的概念里,纸只是客体,是手腕运笔在其上产生结果而已。

引用原文“我们面前确实存在的,仅仅是书法作品。然而墨迹会通过笔触,将笔尖与纸(对象)的接触状况(速度、深度、力度、角度、距离等)生动地再现。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可能连写字的人自己都没有察觉,却能通过笔触展现出来。”

发现他这个说法的高级之处了没?!书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一个书写者身心状态的全面表现,而不单单是所谓的“线条艺术”、“视觉艺术”而已。不过我相信作书者并非无意识的书写,就算体现在某幅字上是无意识的,但也是长期以来深刻体悟阴阳文化的结果。

2. 字界P14

可能从甲、金文开始就有,但篆书表现得最为严格,“刻写时一字一格,有着严格的长方形字界”,“一字即一单元”——形成了汉字的审美,“笔画数多的字不应超出字界范围,笔画数少的字也应努力撑起字界框架”。

在今天的书法中,依然遵循这样的原则。

3. 自然与时间的痕迹/抄录P33

“《开通褒斜道刻石》是最优美的古隶作品之一……向八分体演变过程中素朴的文字结构固然美,可更让人倾心的是岩石表面的龟裂与文字笔画的相互融合……仿佛笔画就是岩石的裂纹,而岩石的裂纹就是笔画。文字是前景,岩石是背景,两者混沌不清,前景成了背景,背景成了前景,成了浑然一体的美……轮廓的模糊是刻石和摩崖书的美之源泉……对残缺、磨损笔画的喜爱,源于东亚对风华、风蚀的审美意识。这与我们欣赏青苔满院、断壁残垣是一样的道理。

4. 写字教学的启发 P60

“熟悉印刷文字的我们,很容易将铅字或石碑上的正书体当作是写字的基准,但写字的基准和规范其实是由书写体决定。”

应该是日常的“书写”在决定书写的规范——或者换个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手写体来决定书写的规范。别误会,手写体并不是随便怎么写,书法的手写体是有严格的法度的,这个法度从何而来,是从手腕运动的方便度来的。从手腕运动的规律所产生的书写基础应该是“笔势”,而不是“笔画”。

这个问题我考虑得有一段时间了,在汉字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写汉字之初,以“横竖撇捺”教写汉字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相信所有的人都是,在学所谓的“横平竖直”的方块字的时候,无比期盼自己能够快点像大人一样写行楷书、行书。而大人的行楷书是经过学习的吗?除了书法专业的而外。为什么我们学写字,却不学古往今来写得最好的书法家写字呢?我们写字自然而然想要顺手、想要连笔、想要省略,那为什么我们不学已被书法家实践验证最好的、最便利的、最优美的书写方式呢?

我在学书过程里,十分遗憾自己小时候没有接触过“笔势”,因而潜意识下觉得“横竖撇捺”是最基础的构成。即便到现在,如果我放松下来,完全不动脑子,我的书写节奏仍然不是随势而动,尽管我已复习强化记忆了多遍。

“写字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有人这么感觉的话,我觉得完全是因为把写字的构成基础搞错了。其实写字可以是一个很有韵律感的过程。当然免不了很多的记忆、重复,但并非毫无规律可循。

5. 声音的表现“咚——嘶——” “嘶——咕——” “咚——嘶——咚”P66

作者的又一独创,用声音来表现“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大圈和小圈的节奏。

6. 评怀素《自叙帖》如交响乐,飞跃式扩大了书法的表现空间/抄录 P108

本书里非常喜欢的一段:

“《自叙帖》中有一列7个字连绵不断、一气呵成之处,也有大得离谱、一列仅写了两个字的地方;有细小的笔画,也有比它粗数十倍的笔画;有渐强、也有渐弱;有反复,也有转调;有弱,也有最弱;有强也有最强;还有高音、中高音、中音、低音的表现。这些技法合在一起,演奏出了一曲交响乐般的盛大戏剧。怀素的《自叙帖》表现形式,足可匹敌高度复杂的西洋古典音乐,是与宋代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卷》齐名的新法草书(狂草)两大经典之一。如此律动又带有戏剧性的表现,在王羲之阶段是没有的。狂草的诞生使书法的表现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打开了书法历史上的新阶段。”

7. 颜真卿 P110

个人而言,在读到《送裴将军诗》帖前,我是不懂颜真卿的。

颜体楷书是现在当仁不让的书法启蒙帖了吧。然而我既不懂以篆书笔意入楷书的旷世大作《颜勤礼碑》,也不懂充满力量又被某些人斥为俗品的《多宝塔碑》。《祭侄文稿》我被它打动,可能更多是出于其情性。

但《送裴将军诗》,它是那么雄厚,正与邪并存,直与曲共生,楷、行、草混于一体,给人一种错乱,同时又协调,似乎随时在打破前面的联系,却在这个“破”中得到了一个“合”的结果。好像在刻意走与王羲之完全相反的路子。

用本书作者的话说:“不论喜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里莫名地有着一个生动的世界。”更明确地表达,“颜真卿的字是在狂草中诞生的……说这幅字虽然包含各种字体,整体却无疑贯穿着狂草的表现。”

还有此前没有注意到的古代书家的评价:

苏轼:“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斥希烈。

黄庭坚:余尝评题鲁公书,体制百变,无不可人。

作者据此说,“苏轼、黄庭坚都认为,见颜真卿如见其人。不管是否真的能看见他的行动货存在,这份如见其人的生动,就是颜真卿书法的特质。”

但他又提到,米芾批颜书,说“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米芾将颜真卿、柳公权视为写丑字、怪字的祖师爷。

据此,作者又给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评价,“ ‘见其风采’ 的评价会让我们想到脍炙人口的 ‘书如其人’ 一说,而 ‘丑怪恶札之书’ 则是与其完全相反的负面评价。颜真卿书法两者并持,这才是苏轼所谓的颜之 ‘新意’ 。

8. 微动 /抄录 P119

“(颜书时代)三折法已成为书写的前提……因为“笔触等于写法”的紧张时代已经过去……解放出来的笔触失去了紧张感,变得松弛。此时出现了疾缓的节奏和微动,书法艺术的表现范围由此变广了许多。”

“笔触已成熟到可以暗含写字人个性的程度了。”

“颜真卿在笔触中表现了紧张和迟缓,也就是加大了深度。”

“颜真卿的字带有狂草的性质,因此可以说是“狂草的楷书””,并不是说,颜真卿是狂草家,而是指他楷书的笔触也失去了紧张感,而呈现出草书的模样。也就是说,笔触的过程被草书化了,书法史上诞生了一种崭新的楷书。”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篇八)

偏见,只对发散的瞬间负责。

昨天在言几又翻到这本石川九杨写的《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写得非常有意思且易读,有许多片段散出,让我想起自己有时候兴之所至来了又倏忽之间跳过的“见解”。不过我前段时间刚给自己立下“除非不得不买否则就不要买书”的规矩,而这本书虽然有些地方打动我,但还没到想要时常拿出来翻阅的地步,所以便打消购买念头,趁热做个笔记。

仓促之间,便不讲究行文,只以点发散来记录。

1. 笔触 P1

在序言《何谓书法史》中,谈到“书法的美,就是笔触的美”。翻完整本书,你会发现“笔触”这个概念是作者对于书法审美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我也是被序言中这个词勾起想读完本书的兴趣。

其实他所说的“笔触”就是纸笔的互动过程,笔尖与纸面接触产生摩擦,笔尖一边克服来自纸的抵抗,一边移动这样的书写过程。他把这一互动过程当作是书法美的构成基础。这一互动是某个时间和空间的交点,听起来很玄妙,我们可以还原到这个动作来想,让这个过程的结果产生变化的有哪些因素。首先是角度,笔尖接触纸面,可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这跟我们传统所说的“八面出锋”是一个意思。然后是力度,力度决定了墨迹深浅和宽厚。再来是速度,速度决定了一个笔尖停留在一点的时间,和线条的流畅度。在这里我们姑且把线条的呈现,当作组成的字的基础。

我个人非常着迷“书法审美的基础”、“传统书法的要素”这样的一些基本问题。而我也持书法是由用笔、识势和裹束三大要素构成的基本观念,在这一观念里书法的基础是用笔,而这个“用笔”是浸润在传统中国阴阳平衡的文化里所生成的产物。也就是说,传统书法的用笔是符合阴阳观念的,阴阳观念是从具体生活抽象出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书法的用笔又遵从这样的认知,将抽象的观念具象地表现出来了。正确的用笔法呈现的是符合阴阳观念的自然而然的流动。

但这个认知前提并不影响我对他的说法感到有趣。按他的说法,我这么来理解,书法的基础是纸笔碰触的瞬间得到的结果,这个小结果由角度和力度决定,然后速度、距离不同叠加出了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在以“笔触”为基础的概念里,讲的是双主体(笔和纸)的互动结果;而在“用笔”为基础的概念里,纸只是客体,手腕运笔在其上产生结果而已。

发现他这个说法的高级之处了没?!书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一个书写者身心状态的全面表现,而不单单是所谓的“线条艺术”、“视觉艺术”而已。不过我相信作书者并非无意识的书写,就算体现在某幅字上是无意识的,但也是长期以来深刻体悟阴阳文化的结果。

2. 字界P14

可能从甲、金文开始就有,但篆书表现得最为严格,“刻写时一字一格,有着严格的长方形字界”,“一字即一单元”——形成了汉字的审美,“笔画数多的字不应超出字界范围,笔画数少的字也应努力撑起字界框架”。

在今天的书法中,依然遵循这样的原则。

3. 自然与时间的痕迹/抄录P33

4. 写字教学的启发 P60

应该是日常的“书写”在决定书写的规范——或者换个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手写体来决定书写的规范。别误会,手写体并不是随便怎么写,书法的手写体是有严格的法度的,这个法度从何而来,是从手腕运动的方便度来的。从手腕运动的规律所产生的书写基础应该是“笔势”,而不是“笔画”。

这个问题我考虑得有一段时间了,在汉字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写汉字之初,以“横竖撇捺”教写汉字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相信所有的人都是,在学所谓的“横平竖直”的方块字的时候,无比期盼自己能够快点像大人一样写行楷书、行书。而大人的行楷书是经过学习的吗?除了书法专业的而外。为什么我们学写字,却不学古往今来写得最好的书法家写字呢?我们写字自然而然想要顺手、想要连笔、想要省略,那为什么我们不学已被书法家实践验证最好的、最便利的、最优美的书写方式呢?

我在学书过程里,十分遗憾自己小时候没有接触过“笔势”,因而潜意识下觉得“横竖撇捺”是最基础的构成。即便到现在,如果我放松下来,完全不动脑子,我的书写节奏仍然不是随势而动,尽管我已复习强化记忆了多遍。

“写字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有人这么感觉的话,我觉得完全是因为把写字的构成基础搞错了。其实写字可以是一个很有韵律感的过程。当然免不了很多的记忆、重复,但并非毫无规律可循。

5. 声音的表现“咚——嘶——” “嘶——咕——”“咚——嘶——咚”P66

作者的又一独创,用声音来表现“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大圈和小圈的节奏。

6. 评怀素《自叙帖》如交响乐,飞跃式扩大了书法的表现空间/抄录 P108

本书里非常喜欢的一段:

怀素《自叙帖》局部

7. 颜真卿 P110

个人而言,在读到《送裴将军诗》帖前,我是不懂颜真卿的。

颜体楷书是现在当仁不让的书法启蒙帖了吧。然而我既不懂以篆书笔意入楷书的旷世大作《颜勤礼碑》,也不懂充满力量又被某些人斥为俗品的《多宝塔碑》。《祭侄文稿》我被它打动,可能更多是出于其情性。

但《送裴将军诗》,它是那么雄厚,正与邪并存,直与曲共生,楷、行、草混于一体,给人一种错乱,同时又协调,似乎随时在打破前面的联系,却在这个“破”中得到了一个“合”的结果。好像在刻意走与王羲之完全相反的路子。

颜真卿《送裴将军诗》局部

用本书作者的话说:“不论喜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里莫名地有着一个生动的世界。”更明确地表达,“颜真卿的字是在狂草中诞生的……说这幅字虽然包含各种字体,整体却无疑贯穿着狂草的表现。”

还有此前没有注意到的古代书家的评价:

作者据此说,“苏轼、黄庭坚都认为,见颜真卿如见其人。不管是否真的能看见他的行动货存在,这份如见其人的生动,就是颜真卿书法的特质。”

但他又提到,米芾批颜书,说“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米芾将颜真卿、柳公权视为写丑字、怪字的祖师爷。

据此,作者又给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评价,“ ‘见其风采’ 的评价会让我们想到脍炙人口的 ‘书如其人’ 一说,而 ‘丑怪恶札之书’则是与其完全相反的负面评价。颜真卿书法两者并持,这才是苏轼所谓的颜之 ‘新意’ 。

8. 微动 /抄录 P119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