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纪录片创作六讲》的读后感大全

《纪录片创作六讲》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26 08:35:12
《纪录片创作六讲》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12-26 08:35:12   小编:

《纪录片创作六讲》通过对纪录片创作的六个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全面而生动的纪录片创作图景。作者以简洁清晰的语言,详细介绍了纪录片的创作流程和技巧,让人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创作指南,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创作秘籍。

《纪录片创作六讲》读后感(一)

写成这样,已经很有水平了。就算不拍纪录片,了解一下纪录片的成片流程,发展历史,纪实观念的变迁也是很有益的。只不过看完一众指南类型的书籍以后,我发现“懒惰”是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阻力,为什么脑海里的点子很多很多,就是懒得动!!!7天消除拖延症不是说做喜欢的事情就可以消除拖延症的吗!

《纪录片创作六讲》读后感(二)

“作者不要以为自己没有钱、没有权就是弱势群体,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掌握了一样东西——比如掌握了制作纪录片的手法——你就拥有了某种特权,而这种特权是别人所没有的。”

“镜头语言不应该局限于镜头本身,而是应该通过组接来发挥它的力量,并传递更为抽象的思想。比如「工人像牲畜一样被剥削」是一抽象的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画面能够传达出来。但如果把一个进入屠宰场的羊群画面,和一个工人上班的画面接在一起,就传达出了「工人像待宰的羔羊」这个概念。”

《纪录片创作六讲》读后感(三)

其实读的是修订本,只是之前标记想读时标记于此,故而将读后感记于此。此书篇幅不长,十几万字,作者王竞是有口皆碑的导演,可不是为女学生拍电影的那位院长式的。《大明劫》这部优秀的历史片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书基本讲清楚了纪录片(很大程度上也兼顾了故事片)的历史,流派,观念,并列举了了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此书对我的最大启发不是对纪录片创作的了解(尽管我确实得益于此),而是对历史研究的思考。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关系就像是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关系,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真理、真实的追求,如果一件事情扑朔迷离,或者历史文本本身是错的,那么基于此做的研究和拍摄也就是虚假的。在这里,恰恰由于对真实的机械追求阻碍了对真实的追求,其对应的作品是失败的纪录片和太依赖文献而随时被推翻的学术研究。在这种不利情况下,需要使用非常规手段去追求被隐藏的真实,即通过对虚假的要素的合理处理来引出真实,其对应的作品样式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虚构的)和故事片。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历史研究的问题,在历史中,核心到底是事件,观念,现象,规律,还是思想?哪一个才是研究者目力所及的终点?我认为是思想。

《纪录片创作六讲》读后感(四)

纪录片标准组合:2个人,一个拍摄,一个录音监听声音质量。

纪录片还包含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纪录片拍摄时广角和贴近是关联关系

保持拍摄的平衡,降低重心,

拍摄时跟焦点,变光孔,多练习

外接话筒

打灯,三脚架,外接话筒

人物:1色彩,如职业;2重量,如领导;3矢量,常态

驱动:事件和人物的驱动。斜坡:失衡状态

时间是纪录片第一要素

摄像机抱在怀里,使访问者与被访者之间视线交流,感觉是跟人交流。同时,采访者必须与被访者说的话做出反应,点头或者示意。表示在认真听。

采访环境:在低调的环境中人物更加放松自然。

真实电影:现象只是表象,用手段揭示表象背后的真实

人类主体始终是母题,如繁衍,爱情,死亡,对价值的追求

由一个主题带动整个影片向前发展。

影片的力量来源于其强大的视觉表现力。

纪录片是榔头,能敲击人的内心

纪录片做宣传片

考察纪录片的立场首先要考察谁是出资方,会受出资方的立场影响

上帝的视点,解说词的使用:我是专业的正确的,权威的,不容质疑的。解说词是单方面的呈现证据

话语权

剪辑应该创造更为复杂的修辞:象征和意会。杂耍蒙太奇(吸引力蒙太奇):两个镜头在一起不是相加,是相乘。

镜头语言是通过组接发挥力量,传递更为抽象的思想。

作者视点,不告诉观众结论是什么,而是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跟着摄像机的视点走,结论是自己得出的,我只是呈现。

心像电影更注重个人内心现实,注重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差异,带有比较强的个人风格印记。

人类所做的很多努力是为了拓宽认识的极限。

表演型还原

拍摄场景是真实的,人物是真实的,行为是真实的

纪录片滞后于动作

《纪录片创作六讲》读后感(五)

最近在读的这一本,是北影的教材,关于纪录片的。

王竞是这本教材的作者,也是这个课程的教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导演,就是拍《万箭穿心》、《大明劫》的那一位。他的作品不止于此,还有不少长的短的影片。

如你所知,坐而论和起而行是两码事。作为一位起而行的作者,王的方式直接,也真诚:“如果你对世界有话要说,那么你在读完本书的第一章后,就可以拿起机器拍摄了。”

这是一位实践者会说的话,一以贯之,他在书中举例每到具体事件,总是生动的,有启发性的。但有趣的是,当他回归理论,又会画地为牢,反复理清基本概念。

学院派到底不是只要实操的技校,在解决“怎么做”的实际问题之前,要厘清“是什么”、“做什么”之类的问题。一谈至此,王竞身为实践者的那种开放性就消失了,他会把素材和成片,私人和公共分开。

这并不难以想象,在课堂上你需要画定边界,厘清概念,最终才会落在一个小而具体的拍摄上面去。作为一本教材,这样的界定当然有意义,但作为一个观众,其实不必在意什么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分野,因为它们本质上并无差别。

无论是故事片或者是纪录片,都是被创作出来的。以往所谓的“真实”,其实究根掘底,其实也是一种虚构的真实。在王竞的纪录片制作中,会大面积的提到拍摄价值和题材选择,即便我们不深入到制作层面,也不难得出结论。纪录片的真实,来自于一种精心的虚构,他就像是一个骗局:不是他呈现了真实,而是他获取了你关于真实的信任。

这种信任的建立可以是肤浅的,一个残忍的罪案影片,你要你加上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感受上的“残忍”就会被自然地放大了。观影者不会纠结于你的“改编”与“事实”的距离有多远。只要导演获得了观众关于“真实”的信任,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影的体验——即便这种“真实”距离真相很远。

关于纪录片是什么,约翰格里尔逊在1926年的论述似乎至今仍然最有信服力。“文献性的、有文献价值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是一个较模糊的描述,但它却直指纪录片作为一种影片类型的核心。它不能被磨灭的是文献属性,而文献的产生与其他类型无差,都需要“创造性地处理”。

纪录片更多的作为一个电影类型而存在,他有一些自我的特点,但与其他影片不存在质的区别。王竞老师的结论也是如此,在教材的末尾他又一次的重复了如上的观点:“优秀的纪录片从来不是靠真实去打动人,而是靠它本身特有的表现。”

《纪录片创作六讲》是本教材,加之又是一个比较无趣的领域,这些特点都让这本书不容易“好看”。但这又确实不是一本“不易读”的教材。这书的易读是它来自课堂,并且忠于课堂。这让它更像一本包括大量实例和互动的课堂实录,而非严肃教材。

当然了,正因此,本书行文也多自由散漫,有些观点甚至前后矛盾。关于纪录片的历史和发展,只有点到点的介绍,并无连成线的系统。但它如纪录片一般,也更易得到读者的信任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