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面谈》是一篇描写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性的文章。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示了面对面交流的优势,强调了通过面谈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和意图。文章呼吁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尽量多地选择面对面交流,避免过度依赖网络传播。文章引发人们对沟通方式的思考和反思。
如面谈读后感第一篇
首先,止庵,他的书写带我们重观文字的干净面貌,它立意在寻常日子里,但并不困囿于此,而是直击人心深处的感喟和追问。那么,下面我来尝试一下几个感冒的方面。
“生死问题”关于生死的重大问题,马丁布贝尔说“死是一切我们所能想象的事物的终结”欧仁.尤斯库对生死却有深远感触“生,是为了死。死是生的目的”更多人对生死有独特的看法及感受,我更认同他(欧仁.尤奈斯库)的“虽然如此,我还是全力朝生命狂奔,希望在最后一刻追上生命”
如面谈读后感第二篇
在生与死之间,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生,以为生才是希望,其实如果没有“死”的存在,我们也无法对比出“生”的灿烂。活着,本来不易,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过好每一天,止庵是我见过最深情的作家,在文字的操作中并没有过多的花哨,只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真实,不过,我觉得越是真实的越是无华的,越能打动我们读者的内心。
书中说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作家,我们本以为非常了解他们的为人处事,但是我们只是站在后来者的台阶上,回顾这片土地上曾经的风与雨、雷与电,但事过境迁,我们很少会有心情去发现自己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去扭转曾经的得与失,就让一切如东逝水一般,无情而深信,只留下的是滔滔的回忆与静静的思考。
因为走过,所以怀念。我们不可能同时涉入两条河流,但我们身处河流中,我们应该有方向,应该坚定地站立着,而不是随波逐流,成为过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成为永恒的过客,被后来者怀念!
如面谈读后感第三篇
读一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细细的去读一个人的情感。止庵,学者,作家,周作人和张爱玲的研究者,诗人沙鸥之子。我提到沙鸥,是因为《如面谈》的大部分文章都写于沙鸥去世之后,书中也有关于他父亲的诗,父亲的事,关于对生和死的思考。 全书分为“思想之什”16篇、“读书之什”20篇、“怀人之什及其他”19篇。 书是朋友从网上购得的毛边本作者签名本。2018年新版。因为点错送货地址,我便有了阅读的机会。 这也算是我和止庵的缘分,因着这本书,我的购物车里又增加了几本待购的书。当然,读完了,书还了,我又买了一本。 作者说自己“平生买书第一,读书第二,编书第三。写书第四。 ”且有书房三面墙14个书柜放置书籍八九千册,大约还不到所买书的一半。简直膜拜啊!这些年来,自己不断买书,望着千册书籍也在思索何时读完,看来买书成癖的人,我根本谈不上呢。 如面谈,终于不是面谈,可以减免拘束与尴尬。又由得说想说的。对于阅读的我来说,每读一篇。犹如和先生对坐品茗,相得亦欢。
如面谈读后感第四篇
如面谈,于作者,是一本纪念父亲的书籍;于我,是一本让我怀着不一样的心情去品读的书籍。
作者在原序中说到“如面谈”这本书的书名的来历:不知从谁的书中得知俞曲园曾手制一种信笺,上面画两个老人对坐,旁题“如面谈”,于是,作者觉得词语甚好,便决定以此作为书名。看似随意,却也别有深意。作者说:此一“如”字尤得我意,说来我平素很不擅于与人打交道,即使对极敬重的人也是这样,如面谈而终于不是面谈,庶几可以减免一些拘束与尴尬,又由得我们说我们想说的,这才说得上是“不亦乐乎”呢。这段话到也是颇得我心,因为我也是一个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人,面对面的压力,总会让人不知所措,比不上隔着一层薄薄的纸,减免了拘束与尴尬,才能真的算得上是畅所欲言,譬如此刻。
作者将整本书分为了三个部分:思想之什,读书之什,怀人之什及其他。作者与我们隔着淡淡的纸张,谈了生死,谈了疾病,谈了温柔,谈了死亡,谈了许许多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其父亲的离世,让作者若有所思,以此为契机记录下来。或许真的只有经历了生死,才有这些不一样的思考,即便是之后有再多的著作问世,也抵不过这份亲情在心中的重量。
怀人之什及其他的第一篇,作者写的是“最后的日子”,洋洋洒洒记录着父亲最后的日子,父亲床头摆着的书,父亲等待友人来做客,与友人谈论自己的病情,父亲如何面对病魔,父亲谈论生死,父亲积极努力地去创作诗歌与书籍,想要完成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却最终不能实现……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那种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就像看着他们的生活一样,让人为之动容。本篇的最后,作者写到他看父亲最后一眼的时候,父亲那仿佛沉思的样子,忽然让作者发现父亲身上有一种尊严、一种气魄、“我”觉得他真的是傲视人间。此时的作者,又一次认识了自己的父亲,那个不一样的作家父亲、诗人父亲。
那片雾散尽了,
冬天真的来了。
人生就像一片迷雾,不知不觉地就这样散尽了,代表生命终了的死亡终究是悄无声息地来临了。
如面谈读后感第五篇
在我的记忆中,对止庵是陌生的,对《如面谈》也是陌生的。当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被这短话吸引了:“父亲去世后,有一天我一个人回想他的一生,我想那像是一条远方流来的河,从竹林与黄桷树荫蔽的地方,从石板桥与黄泥路,从炊烟、蝉鸣与阳光里,那么一个迷蒙所在,流涌而来的一条大河。我就坐在河边,静静地倾听。”这样的一段话,让我感触深刻。让我联想到人生或许就像是河流一样,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去,或许也是静止的,安静的坐在原地,看身边的千变万化,体会世间百态。
后来,我就开始关注止庵这个作家,我慢慢了解他的一些故事,同时也喜欢上他的作品。他"行文清淡如茶,无喧哗矫饰,落实细节处见其幽微,情感留白处恰当自然,耐人寻味,却不故作高深。止庵的书写带我们重观文字的干净面貌,它立意在寻常日子里,但并不困囿于此,而是直击人心深处的感喟和追问。 "
《如面谈》这本书分为“思想之什”、 “读书之什”、 “怀人之什及其他”三卷。“思想之什”讲述对人世、生命的思考,”读书之什”,侧重对文人、文学的评述。“怀人之什及其他,是止庵对故友亲人的追忆,字里行间充满亲友相处时的温情细节:病重时切磋诗选篇目,瓜豆荫凉里看书作文……这些回忆多很琐碎,却总是实实在在的。
同时我对这本书最钟爱的地方就是思想之什的生死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活着是一回事,死去又是另外一回事。一个人死了,对这个世界和他自己来说都死了。但是对于止庵来说,他的父亲就像是雅斯贝尔斯说的:“凭借继续在他人记忆中存在,凭借在家族中的永生,凭借青史留名......”。 在生与死之间,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生,以为生才是希望,其实如果没有“死”的存在,我们也无法对比出“生”的灿烂,活着,本来不易,所以我们要有计划地过好每一天。
我觉得止庵在写如面谈这本书的时候是把对父亲的思想,自己的悲伤写进去了。一字字,一句句表露出了真实的情感,特别是对于他的父亲。我对止庵的印象就是他是最深情的作家,书写文字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花哨,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真实。
如面谈读后感第六篇
止庵在当代学者中,是一个略显低调的人。前几日,在与一些喜欢读书的同好交流时,提到止庵,基本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茫然,既没有听过止庵,也没有读过止庵的作品,让人颇有一些意外。至于我,则是因为刚好有一段时间对义和团的历史有了兴趣,辗转找到了止庵的《神拳考》,细读之下,不禁为止庵的学士所倾倒。因此,此次专门找来止庵老师的《如面谈》,想对止庵老师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如面谈》是止庵老师的一部随笔,虽然说是新近出版,却也不新了,早在十多年前,这本书便曾经出版过,只是时过境迁,这本书也早已为人们所淡忘。因此本书的再版,给了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在这部随笔集里,尤为让人感动的是止庵先生对于自己父亲的回忆文章。不论是从本书的前言里面,还是在正文里面,止庵曾多次提到自己的父亲。每当看到止庵回忆自己的父亲在病中时的情节,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会像止庵一样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的感觉,每天看着自己的父亲一天天的消瘦下去,看着自己的父亲的生命力一天天的流逝,身为人子,岂不痛乎?无论是止庵回忆自己父亲的诗文,还是写父亲最后岁月的活动轨迹,我们都可以看到止庵对自己父亲的无尽热爱与回忆。就像止庵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对我来说,父亲的世界永远不在了。。。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一股酸酸的感觉便不可抑制的弥漫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人们常说,人一旦上了年纪,便会开始追忆往昔,怀念这些年遇到的人或者遇到的事,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并试图对自己过去的日子做一个结论。当我们看到止庵对于往昔的回忆文章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他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亲友相处时的温情细节。虽然,咋看起来,这些文章显得零零碎碎,但是细细品味之下,你便会觉得,或者这才是真正生活的味道吧。毕竟没有哪一个人的一辈子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意外与不确定。 止庵是学者,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因此书中我们看到他诸多对于昔日文人与文学的评论文章,其中便有我们十分熟悉的张爱玲、鲁迅、周作人等,他的评论文字总是别出机杼,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他的文字,我们也似乎可以对那些文学大家们有了更深的了解与理解了。 止庵的文字既有其温情的一面,也有其深邃的一面,在止庵的文字里,我们似乎也可以体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与真实味道的吧!
如面谈读后感第七篇
说起止庵,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陌生,并不知道其人是谁,这得归结于止庵先生太过低调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止庵先生在我国文坛上有着很高的评价。
止庵原名叫王进文,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是周作人、张爱玲等的研究专家,对庄子、老子等也颇有研究。 这本书是止庵先生的一个随笔集,记录的是从1995年到1997这两年间,在止庵先生身上发生过的事情、领悟到的道理以及生活感悟等。
这原本应是一个生活日记,却充满了止庵先生的人生态度。这段时间是止庵先生父亲去世的一段日子,因此里面的文笔色彩较之前的文章都大有不同。 这里面有止庵先生对孔子、孟子、庄子等的看法;有对读过的一些书譬如《半农杂文》、《留梦集》等的诠释;还有生活的改变带给他的一些思想的转变,例如父亲的去世、哥哥的离家出走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在谈到生死问题的时候,止庵先生的理解是:死就是一切事物的结束,是所有可能性的终结。他在谈到父亲的去世对自己的影响中这样说到:我并没有感觉他是离我而去,而是他送我到了某个地方。他停下了脚步,我独自一人继续前行,越走越远,直至看不见他。
父亲的离世对于止庵先生来说,是有很大的打击的,他在书中多次提到这件事。尤其在最后的日子里,用了很浓重的笔墨写了父亲去世前的点点滴滴,以及父亲去世后自己对于父亲的理解和怀念。可见,父亲对他的影响很深,很深。父亲对她而言,是人生的导师,亦是生活上的朋友,更是他最崇拜和尊敬的人。
在谈到鲁迅的时候,止庵先生没有过多的谈及自己的看法,过多的都是周作人对于鲁迅的研究,但是字里行间都透漏着止庵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尊敬与爱戴之情。而说到杨绛老先生的时候,则是有很多的肯定的话语在里面,也许这和她几乎无一例外是在追忆往事有关系吧。止庵在书里还谈到了很多很多这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在这些人物上也能侧面读出止庵先生的心情来。
读完这本《如面谈》,在思想上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感叹人生百态、世事无常的同时,又对止庵先生的思想大为赞同。他的文字如荒漠中的绿叶,让人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寂寥。他对父亲的态度、对哥哥的态度、对庄子这样圣人的态度、对张爱玲这样诗人的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让我感受到他思想的深沉,想靠近又想远离的纠结!
如面谈读后感第八篇
编辑推荐:直抵人心的“生死笔记”,追忆故友亲人的沉静之作。止庵全新修订文集。如面谈而终于不是面谈,庶几可以减免一些拘束与尴尬,由得我们说我们想说的.
这是作者止庵写给他父亲的诗,自从他父亲去世后,他一直都想写一本关于父亲的回忆书,虽然脑海中父亲的记忆琐碎,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本《如面谈》就是他众多作品中最为喜欢的也是一本关于死亡离别的书。他有很多身份,医生、出版社的副总、说书人编写人与作家。但始终都是他父亲的儿子.他父亲就是他的榜样,如若不是他,他也不会走上文学创作这一条路,对他小时候的影响很深刻.比如谈红楼梦的时候,父亲的语态神情,老师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这本书中分为《思想之什》、《读书之什》、《怀人之什及其他》这三部分组成来细说.在《思想之什》中,止庵老师写的“死亡辞典”中说到父亲爱诗,视诗如命,而他爱读辞典,总会有人让他推荐几本书来读,而他的作法都是“说那么多,不如去读一本辞典。”但至今能打动他的辞典还没问世,所以索性他就先充当这本“辞典”的编写人。在《读书之什》中谈到杨绛先生,他足足用了24面来说杨绛先生,这是我颇为有感触的,在读这本书的前两本书就是《杨绛自传》这本书了。当时看后立马安利身边的小伙伴去看,因为他们没有书,我就把我有的借给了她们看。在最后一个章节《怀人之什及其他》中又写了很多,其中“西施的结局”和“谈编书”是我最为喜欢的,让我不在局限在电视剧所带来的结局,而是通过历史古迹和古人的文字流传下来,知道了另一种结局。
看了那么多书,但关于谈论生死还是第一次看,亲人的离世免不了的就是痛苦,但老师很坚强,他回忆着以往的琐事,向我们道出他对他父亲的敬重与爱戴.,像我们诉说了一个热爱诗文的父亲对他们的启蒙..
一个人真正离开这个世界有两种,一种是你离开了这个世界,二是身体里流淌着你血液的人的离世,那么你就真正的与这个世界再没有了联系。
如面谈读后感第九篇
止庵先生的《如面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了新的增订版,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多年前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在图书馆略显陈旧的书架里偶遇过一次止庵的书。只是当时年纪轻轻,看书也是浮光掠影,书里的表达有很多也不得要领。再次翻开止庵的书,岁月磨洗,很多事业已通透。
有些文章以前年少读不懂,如今读懂已过而立年。飞逝的时光总是让人感慨,唯有阅读能保持年轻的心态。
新版的《如面谈》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充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包括“思想之什”、“读书之什”、“怀人之什及其他”三卷。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书中篇章大都写在父亲辞世后不久,情感色彩较重,与此前此后所作似皆不同”。因此,无论是在写读书还是写人物,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人生命题的深沉思考。
在“思想之什”一卷中,从开篇的《生死问题》就奠定了其行文的基调,再到《谈疾病》、《谈温柔》、《死亡辞典》、《四十不惑》,都源自其对人生一世的思索,人生的意义何在,生命的流向如何。“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每个人都是世间过客,但总有一些东西让此行值得。
阅读《如面谈》期间,有一次跟陕西一位女作家谈起我在看止庵的书,她一听声音都高了几度地说,止庵很厉害啊,他好像是出版社编辑吧,编过很多书,也读过很多书。那么,止庵先生在书里谈读书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读书之什”卷正是他在这一方面的专研,读《老子》、读刘半农、读浦江请、读杨绛、读鲁迅,当然更少不了有关张爱玲和周作人的一大篇幅,毕竟止庵先生就是这几位作家的研究专家。他看得出张爱玲的孤独和深情,也看得透周作人对鲁迅的理解与懂得,所以在文章里就给我们提供了新的阅读和认识角度。
想来止庵的才情有大半得自家传,所以他有好几篇文章写到了他的父亲诗人沙鸥先生,其中有《沙鸥谈诗》序、《沙鸥谈诗》跋、《最后的日子》、《沙鸥诗选》编后记等。让读者借助止庵的描述,走进了这位诗人的创作世界,也对这样的诗书传家更添敬意。
至于那些在生命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物,也被止庵一一记录笔端,收在“怀人之什及其他”卷中。有对已故父亲的深切缅怀,有对出走兄长的深沉惦念,有对逸民若影的独特记叙,还有蝌蚪、谷林、过士行等等,甚至还对美人西施的结局进行了一番探讨。
读书人的身上和文章会散发出一种文雅、平和与从容,在不紧不慢中,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任霜摧萎叶,我自葱茏。”这不仅是一种气节,更是一种心境。
当然,因为写作时代的不同和表达习惯的差异,止庵先生的这本随笔集在行文中颇多引用的旧书原文,难免多佶屈聱牙之处,并不符合时下流行的通俗的大众的阅读。在将一部分读者拦在门外的同时,也让真正能懂的人窥见一片汪洋。鲁迅先生也写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我者”并不在多而在精。
止庵先生在《读书续谈》一文中引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句话,“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
愿我们都做这样的“普通读者”。与天下读书人共勉之。
如面谈读后感第十篇
《无情文章》总是容易比有情文章更深刻。有情文章给我们对未来的希望,而无情文章让我们直接感触社会阴暗方面的必然规律。于是“国家昏乱,(才)有忠臣”,就让我们想到岳飞、文天祥……
《心史丛刊》、“关于刘半农”、“沧州前后集”、散文家浦江青、张爱玲……都不是我有什么整体印象的事物。作者说来道去,发表个人识见,如果能脱离这些具体的文化背景,总结性的谈一谈,恐怕就没有多少文字可写了。
“周作人晚期散文谈鲁迅”,想尽办法多写点文字,这样可以多挣点稿费。作者在创作此文时,也是有如此打算的。思想家如果直接理论式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辈子也不过向康德一样“三大批判”就代表完了。于是,把个人见识,掺和在大量文化背景里,讲述别人是怎么讲述以前的故事的时候,不时引出一点自己的“中肯的思考”,年把半年出一本散文集都有点慢了。
不过“《杨绛散文选集》序”,却明显是一篇好文章。很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杨绛散文”的特点,以及杨绛的创作心声。属于优秀的文学评论作品,让人产生阅读《杨绛散文选集》的想法,作为“序”也是完成了文体使命的。
止庵先生一谈到他朋友的作品,我个人就容易产生这是文人之间的互相吹捧。(主要原因是,你找两段优秀的文字,举例证明你朋友的文章写的好,有特色。而我却不容易读到,而且如果读到,恐怕优秀的段落都被你引荐过了。)而止庵先生对“老妪解诗”“关于贾岛”的看法,我们一般读者都有一些背景知识储备,而且去找背景资料也是容易的。对止庵先生的议论就有了理解基础。而且还能体会到止庵先生的议论独到妙处。于是觉着这是佳作。
《沙鸥谈诗》,敝人是没有接触。说“一首好诗应具备七个要素,即:立意深、构思巧、形象美、感情真、意境浓、语言新、手法奇。”我想说,你这“共产主义完美诗歌”有几篇成熟作品,能达到这个“审美要求”?真是吓得我,不敢写诗了。
关于“诗歌”,我的创作审美偏向于“汪国真式的音乐派”。能演唱,有音乐感的作品,才是诗歌的(应然)主流。那些磕磕绊绊的诗歌总是给人一种造作的心理感受。
“普通的生活”,文学中随心自然而留下的关于当时“人情生活的细节”,总是能被历史学家注意到,这有史料价值,让我们能形象的感觉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君父将终,有子勤侍。――不论是父亲还是儿子,都应该能感到一些欣慰。生老病死,人之常态,不应该多过苛求。而为人之子,大都有自己的生活安排,有能力略尽孝心,已经是大多数父母们的奢望。止庵先生应该为自己和父亲都感到一些欣慰。毕竟这不算是悲剧。
“西施的悲剧”,正是作为被利用工具的个人的悲剧。一个个个人被统治阶级利用,总是“狡兔死,走狗烹”,后来就有了小集团发展了,党争祸国……
作者对于身边人的怀念,在“怀人之什及其他”里有多篇。止庵先生怀念的人都不是什么“英雄豪杰”,平常人物的许多不幸,让我们心境澄澈,更轻松自然的面对以后生活可能的变故。
你的《弃猫记》,让我想到我的高中课文巴金的《小狗包弟》。忏悔多了,我们就会表演忏悔。不知道止庵先生,现在是否愿意养一只猫,直到一方终老?
《如面谈》就评论到这里,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评论留言,我们可以就具体问题,深入讨论。
如面谈读后感第十一篇
《如面谈》这本书的简介首先就吸引我了,“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对我来说,父亲的世界永远不在了。”或许也是因为我母亲不在世的缘故,所以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作者在新序中写道“父亲故于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终年七十二岁,。我因此第一次对生死之事有了切身体会,这自然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但至此它真的降临到我的头上了。”读到此句的时候,我再一次忍不住的想起了我的母亲,她去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就像书里说的那样,这自然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但是……为什么,是我? 书的开篇就《生死问题》进行了描述“生命的目的十分具体而且郑重,生命本来的目的乃是使人得以不死。我不知道我的世界从何时始,但我知道它到何时终。一个人死了,对这个世界来说是他死了,对他来说是他和这个世界都死了”。对于母亲来说,她在缠绵病榻的时候,应该有考虑过还能活多久的问题吧。 还记得那天是在放疗室的门口,我站在母亲身边等待护士叫号,也不知我们是如何聊起的话题,就谈到家里的房证,银行卡,金银首她放在何处了,母亲说怕将来我们找不到。开始的时候我还面带笑容会为母亲打气,让她别胡说,聊着聊着我就忍不住的抽泣了,母亲却安慰我让我别哭。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流泪太多,不想让母亲心里不好受。 在母亲住院期间,一直是父亲陪伴再她身边的,我由于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所以只有每周休息的时候去看望她。母亲情况有所好转后,在父亲的陪伴下回了老家,我因为工作在市内无法时时陪伴母亲身边,这也是我直到现在一直自责的地方。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谈疾病》里面写到“生老病死,这是多么周全的一个体系,仿佛其中蕴含着什么匠心似的;虽然我是唯物论者,并不相信有造物,但也觉得这实在安排得太妙了。生与死是根本对立着的,生就是不死,死就是不生;老虽然是生的久了,却往往是生意更重;在其间插入一个病字,庶几可使生意渐减,死意渐增,作了必不可少的过渡。”母亲在我上高一的那年就查出来乳腺癌。那时候的我年龄还小,根本没有意识到母亲或许会永远离开我,只是认为母亲做了手术就会好,一切如旧。现在细细想来,母亲在术后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天天都吃药,――预防癌症复发。是药三分毒“病仿佛是死亡发出的一声你不能不回应的招呼”。每个人对疾病都有不同的认识,如果说头疼脑热都不算啥,那迄今为止都无法治愈的癌症等大病,只有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对自己对家庭的影响才能凸现出来。 人到中年就是希望家庭和睦,好在母亲是坚强的,她成功的看到自己唯一的孩子结婚生子。“人面对病的被动使人得以主动地面对死。病就是这样使我们终于能够接受从根本上讲是不可能接受的死,我们因而也就把生老病死当成是自然的流序,人人都可以尽量坦然的面对这唯一一次生命旅程的终结。”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做好失去她的心里准备了,可是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一切都是不现实的,每每想起母亲我还是会流泪。 “我们向死者伸出手去,握住的只是虚空,这是最使我们感到痛苦的。我想起我去世了的母亲。母亲去世给我的真实感觉并不是我送走了她,而是我们在一起走过很长的一段路,他送我到一个地方――那也就是她在这世上最后的时刻――然后她站住了,而我越走越远,渐渐看不见他了。”
如面谈读后感第十二篇
止庵的《如面谈》是继《惜别》之后的再作长序随笔集。由思想之什、读书之什、怀人之什及其他三卷组成,分别谈了所思所想,对人世间的一些感悟,生死、疾病、温柔、不惑之年等沉重话题,和对读书的看法及对作家、诗与散文的观点,最后怀人部分是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记述。他对于事物有着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并不是一味的只谈书中的东西。而他的那些思想也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值得去深究的。书中谈到生死感悟,主要是写父亲的逝世,那种无能为力的悲痛使读者产生共鸣。而在对故友亲人的追忆时,那种字里行间的温情却又令人动容。这是最真实的感悟,也是最珍贵的回忆。
我看过的书不多,谈生死的就更少了。生与死是个沉重的话题,它涵盖了一个人的全部,是永恒的别离。对于死,我们总是忌讳的,我想并不是因为惧怕停止,而是不能面对分离。死,便什么都没有了,亲人、友人、爱人都天各一方。无论人生曾经有多么的辉煌或者不堪,都已不属于你了。生,是人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是证明他来过这世上的唯一证据。而死了,便切断了这唯一的联系,让他与世界分离,只能靠回忆活在别人的心中。活着,无论有多么的艰难困苦,至少还有机会,死了便连机会也没有了。那么,既然能生何必去选择死。死亡是无法阻止的,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身体恶化,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死亡。生老病死,这是一个生命的顺序。由生到老到病,最后是迈向死亡。生与死是对立面,而病是一个过渡期,它让人们远离生靠近死。反之,也会让人们珍惜生惧怕死,只有经历过病痛灾难才会懂得生的可贵。
说到死,我是不怕的。但一到真正的靠近死亡时,我想我是惧怕的。那种结束一切的征兆,是对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惩罚。病痛到一定程度时,会让人想放弃生而选择死,生是负担死是解脱。病痛是最接近死亡的,也是远离生的,所以它排第三是最合理不过。《哈姆雷特》中有一段最经典的台词:“生存或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正是因为生的不如意才会想到用死来解脱。如果不是痛苦到一定的地步已经无法挣脱了,我想还是生比死更可贵。生与死,是个永恒的问题,究竟哪个更崇高,我也不知道。但生是现在就存在着的事实,死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对我来说,心还在跳动,就是我存在的事实。
对于父亲,止庵是怀念的。他把父亲的一生比做一条远方流来的河,是漫长而又悲哀的。父亲对诗的热爱,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的,那是一种痴迷的地步,是一个诗人的全部。他用他的一生来研究诗词,是将诗当成了生命在延续。而在面临死亡时,那种无能为力的悲痛与无奈,是最大的折磨。看着父亲的生命一点点的逝去,却抓不住他的手,这种残酷让人心碎。在《三月雨》中,父亲写到“冰封的水塘,谁来清点我的足迹”,带着一种孤独与悲伤,有说不出的苦楚与失意。对于父亲,止庵是敬佩与自豪的,他说父亲“傲视人间”,证明了父亲在他心中的地位,如树如山如河。
说到豆棚瓜架,便别有一番风味。茶余饭后,故人相邀豆棚瓜下乘凉去,谈笑下棋岂不美哉!我老家小院也有一个豆棚瓜架,是由十几根树枝搭成,上边结的是丝瓜和黄瓜。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小孩们往往就坐在架下数数,时常没事就给它浇水。到了收获的季节,每每煮时总能吃下两碗饭。总觉得自家种的比别家的好吃,现在买来的或许没经过自己劳动,所以也不珍惜,吃来也老感觉没有从前的味儿了。豆棚瓜架的日子甚是怀念。
所谓“如面谈”,就是不用当面交流,用词句来代替言语。这本书便是读者与止庵的如面谈,在字里行间感受他的思想、观点与理解,感受他对亲人的思念与温暖。如面谈,重在“谈”字。谈生离死别、谈读书感悟、谈人间情话,谈人、也谈心。
如面谈读后感第十三篇
作者止庵说这本散文集里的文章“大都写在父亲辞世后不久”,时隔二十年又增订重新,想必是被读者认可的。
个人认为:作者因中年失考而思绪澄澈,文思冷凝,下笔流畅,洋洋洒洒,创作此书。
下面我就每读一篇后的简短感悟罗列而出作为书评内容,这些内容有些可以看成“标题评论”,就跟没有阅读文章,而仅仅看了标题就说的话一样。希望读者不觉着我轻挑自负。
《生死问题》:生存有两种极端状态,逆流勇进和随遇而安;大多说人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徘徊,而后悔不已。死,只有一个悲哀,就是将死者贪生无度,尊严不再。
《谈疾病》:基本同意作者的观点,疾病,反证着健康的价值;同时作为“一切生的不如意”,让我们积累和生诀别的勇气。
《谈温柔》:温柔如果不是陷阱,那就是作者认为的“怜悯”。
《死亡辞典》:死之,是我们对恨的终极表达。我想,死后三十年,没有人再谈论你的所思所为,你就是真的烟消云散了。
《死者》:对于亡故之交,我们对他的“情感是记忆,而记忆也就是情感”。
《己所欲》:己所不欲之物,可赠于余。――待业中的哥哥是可以做一个收破烂的人的。然,己所欲之念,就未必适吾了。(察古今中外历史,有多少侵略战争,是借着传播先进文明的使命进行的呢?)
《托尔斯泰之死》,是殉道式的。只是他殉的道(基督教),已经走到尽头了。――他死的时候,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已。(敝人是高度同意高尔基的观点的。)
《四十不惑》:人到中年,成家立业久矣,人生的构架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坚持自我,不为“婚外灵魂伴侣”“身边人的跃迁”……等等扰乱迷惑,走自己的路,心安理得,才是中年人应有的心态心境。
《在韦桑岛》:自然是人类社会演绎文明的舞台。有人的地方,就有文明。崇拜自然,也是文明的一支一脉……对于文明,你逃避不了,只能暂时搁置一下而已。
《关于关灯》:现代文明生活就是光线充足,如果你想关了灯,点燃蜡烛,看看古书,也没什么不可。――私人情趣而已。
《真的研究》:在人身上论真假时,最好放在行为的动机上:是主动选择如此,还是被迫不得如此。前者是真性情的流露,后者一般说成“识时务”。
《善与美合论》:个人觉着,美是人类在善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所有的美,都是被我们认为有价值的。而有价值的东西,一开始是作为“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善,不经过理性分析就能被我们直接认同时,我们称之为“美”。美是对理性的善的超越,是形象的善,或者善的形象。
《回来》:娜拉走了之后,恐怕还要“回来”的。《白鹿原》中黑娃最后在祠堂里认祖归宗,也说明了旧社会思想势力强大的沉浸作用。――革命,不可能是一两个人的觉醒与叛逆。
《卡夫卡与我》,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们看”,卡夫卡就是把自我撕碎给读者看。想撕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对他这种自杀式行为总是感到头疼不解。
《读书漫谈》:读书的好处坏处因人因书因时因地而异。不过,在当今,那些不读书的人,潜意识里是肯定自己知识储备是足够用的了,所匮乏的不过是金钱而已。――所以,哥哥认为,现今不读书的人,都是自满的。――读书是反思自己和完善自己最有效的途径。
《读书续谈》:如果诸位问我“我哪儿来的那么多时间读书”,我只能说“待业漫漫,我只是用你打麻将的时间,多看了几页而已”。
上面就是针对《如面谈》第一部分“思想之什”的借题发挥。敝人感觉这些内容可以单独成立一篇文章,就在这里停笔。剩下的部分,敝人再思考酝酿后,另作书评文章。努力把书评写出新意,是有情操的书评人的基本追求,请诸君为此稍等。
如面谈读后感第十四篇
《如面谈》里,我尤其爱《豆棚瓜架》这篇,老师写父亲给丝瓜浇水时的细节,为了使这些家伙长得繁盛,常登凳子上下,把雄花蕊上的花粉沾到雌花蕊上。夏天闷热,他们兄弟姊妹坐在瓜豆荫凉里看书、写诗作文,家里仿佛如《红楼梦》所写是结了一个社似的,他喜好文学,即自此始。
让我想到小时候,外婆家天井的葡萄架,每每葡萄还未熟透,我都按耐不住地摘下尝味,但个子小,够不到,也是搬小板凳,登上登下地摘。外婆最怕我在池塘边玩耍,总大声喊我名字泄愤,那股气从丹田冲上来,她整个人也摇晃起来。
豆棚瓜架 | 止庵
王士禛有一句很美的诗:“豆棚瓜架雨如丝。”这个境界我差不多可以说是年年都能体会到。我家虽在北京市内,却一直住着平房,门前窗外小有空地,可以种些瓜豆之类。即使有阳光透过叶隙一丝丝地照下来,我也会想起渔洋山人的诗句。后来我读清初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和近人南星的《松堂集》,看到他们关于豆棚的详细描写,也觉得很亲切。当然棚架要用竹木草绳,我家所种规模太小,只横竖扯几根小线儿,若说成“豆棚瓜架”未免自夸,其意庶几近之而已。
我们种的也是扁豆。据《豆棚闲话》说:
“《食物志》云:扁豆二月下种,蔓生延缠,叶大如杯,圆而有尖;其花状如小蛾,有翅尾之形,其荚凡十余样,或长,或圆,或如猪耳,或如刀镰,或如龙爪,或如虎爪,种种不同。皆累累成枝,白露后结实繁衍。嫩时可充蔬食菜料,老则收子煮食。子有黑、白、赤、斑四色。”
我家所种只有如猪耳和刀镰的,花是白、紫二色。这与菜市场常见的并不一样,那乃是芸豆即四季豆,不知为什么也叫扁豆。这种真正的扁豆有些气味,入口质感稍粗。我们更看重的则是丝瓜,却也与市场上的不同。《辞海》上说丝瓜有普通丝瓜与棱角丝瓜两种,我们的是后一种:“果有棱角,较短,种子黑色,表面有网纹,无狭翼状边缘。”此外可补充的是开黄花,一般五六瓣,有清香。《辞海》又讲这种丝瓜性喜高温潮湿,原产印度尼西亚,我国南方栽培较多。我家种丝瓜自我外祖母开始,她是江南人,不知是否从那边觅来种子。棱角丝瓜在北地恐怕不如普通丝瓜长得好,我们胡同里有人种那种丝瓜,看起来确实繁盛,但我家每年收获亦不算少,经常可以佐餐。这自然有赖于施肥浇水,但时时注意授粉亦很要紧,光是仰仗飞来飞去的蜜蜂是不够的。父亲在时最喜欢此项活计,常登凳子上下,摘下雄花(也叫谎花),把蕊上的花粉粘到雌花蕊上,这个瓜就能长成了。
七十年代初我家住着一间东房,夏天屋中闷热,父亲闲居在家,常坐在瓜豆荫凉里看书。有时也教我们兄弟姊妹写诗作文,我家仿佛如《红楼梦》所写是结了一个社似的,谁写了习作便聚在这里听父亲品评,我喜好文学即自此始。然而二十年过去,没有一人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说来父亲也是白费心了罢。
那时家中门庭冷落,常来访者只有文教授、朱老师、诗人高平等三数人。房间逼仄,也只能坐在我们的豆棚瓜架下与父亲闲谈。二外的文乃山教授是父亲当年在文学讲习所的同事;朱之强老师教过我哥哥小学,与我家往来迄今已三十余年;高平又名戈缨,人特忠厚实在。现在想来,这些都是尊贵的客人。来客常以家常便饭招待,其中少不了一碟自产的丝瓜,总是素烩,加点金钩,若以鸡汤调之则更佳,依然清香,其色碧绿如玉。
豆棚瓜架下还有两位客人不能不提:有名的围棋国手过旭初、过惕生兄弟,即“南刘北过”之过,通常称为大过老、二过老的。我哥哥曾拜他们为师,后来成了父亲的朋友,大过老和父亲还曾写诗唱和。看两位大师下棋常使我想起烂柯山的传说;古人描绘棋手又常用“从容”一词,他们正是有从容的风采,从容的行止。郑板桥有赠清初围棋四大家之一梁魏今的诗,说是:“坐我大树下,清风飘白髭。朗朗神仙人,闭息敛光仪。…… ”在我们这儿“大树”当改为那几棵瓜豆,而“白髭”亦可换作二老爱穿的白绸衣衫。还可以用一个“清”字形容他们,正是古人所谓清人、清士,我想令先祖过百龄以及棋圣范西屏等也当是这样的,现在的棋手若论棋力当然后来居上,但我看那模样总有些浊的感觉,见不到二位过老那份高洁;大概中国棋手古来风范如此,他们一下世,就断绝了。
去年冬天父亲也故去了。此前他在北京治了一年半的病,又吃到了家里自种的丝瓜。父亲是生意很重的人。前不久我收拾抽屉,发现一个包得严实的纸包,上面有他工工整整写的“丝瓜籽”三个字。这是父亲去年秋天收集的,是他为今年留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