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如画美》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在追寻美的过程中经历的内心挣扎和成长,揭示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价值的思考。小说情节曲折引人,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和感动。读后让人深思,引发对生活和美的思考。
寻找如画美读后感第一篇
看到这本书,想到的却是石黑一雄对英国风光的描述。当他坐在车里,窗外景色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似乎感受到了英国人对风景的自豪与自信。但这种自信并非完全来自英国天然的风光壮美,而是这个日不落帝国还未彻底陨落时,国民对这篇疆域依然有的自信。
人的感官,无疑是受到意识影响的。这本书描述的,就是艺术与文学如何共同左右了人们对风景的观看之道。作者没有写出的则是,在这种观看视野之后,其实有着政治和社会因素。
寻找如画美读后感第二篇
个人印象:
本书主要说18世纪后三四十年英国审美趣味——“如画美”的风靡。这是种对“优美”、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美学范式的反拨,融入英国本土传统(哥特风、凯尔特风)的审美风格。作者将诗歌、绘画、园林等艺术门类融汇至当时兴起的画境“旅游”这一文化行为中,试图说明英国文化是如何自我定义的。阅读中深为作者文献功底(下半部)和学术规范所震撼。
问题的起源:
一个悖论:人想看纯天然的大自然vs人总有改造自然的冲动;英国游客会把英国自然和古罗马牧歌、17世纪克劳德和罗萨的画比较,以获得美景体验。——艺术教育成为游客的智力装备。
金句:自然是一个过程,而非一幅画。(ps:画本身即是一种历史)
一、如画美的起源
17/18世纪英国贵族游客/有趣味的人,热衷将诗画(古罗马为主)与阿卡迪亚/意大利美景结合,比如去乡村茅舍逃避都市、宫廷。but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牧歌↘,意大利风景褪去,英国风景被“发现”,在艺术家心中价值提高→弥尔顿的伊甸园引领如画美。
二、“如画美”表现
克劳德、杜埃风景画,不触犯新古典法规情况下表现风景:色调柔和、温棕黑作清晰前景,橄榄色强光中景、淡蓝紫后景,视觉导向中央、低角度,观者被裹在风景中,剧院舞美——参差多态的美。水彩画↑,更利于表达自己对风景的认知、也让适合英国潮湿氛围和变幻天空
三、“如画美”趣味变迁
初期:追溯艺术与自然的相似(这就是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啊)/生活模仿了艺术——only熟悉奥古斯都的精英阶层
18c中期:弥尔顿vs荷马,艺术家忧郁、反思、迷茫、适宜的恐怖、民族主义——墓园派诗歌、“废墟”/无序的意象(荒野威胁秩序)《阿尔卑斯山雪崩》——使人感伤、慕古、有野趣、幻灭感(道德)、感受时代前进(政治上)————艺术屈服于自然(优美/自然美——崇高美/道德美)
废墟美学与中国的怀古诗?
18c末期:园林也“如画”化,感伤、废墟、破裂岩石参差地面——用多纹理和轮廓达到“参差多态”——影响废墟、茅舍、吉普赛人、乞丐——崎岖、蓬乱
18c90s:吉尔平《论如画美》:优美(自然状态就美)vs如画美(重新发现风景,目的:no工业、圈地、改造,only粗糙崎岖不规则凸显画家才能)——不幸(穷人乞丐褴褛)的人——视觉兴奋——非道德乡村风景。
时间摧毁对称,恢复自然有机
金句:在自信乐观的年代,人们偏爱俯瞰全景/朝前看(looking forward)
旅行必备:涂色镜片、图画本,记事本,一套水彩颜料,钢笔铅笔,望远镜,气压计,地预测,袖珍版威廉乐博特诗集,约翰逊博士、托马斯碰南特的游记,克劳德镜。
以上为书的上半部分。下半部通过对英国本土的怀河谷(河景和废墟)、北威尔士(群山和游吟诗人)、湖区和高地(崇高美)四个地方详细阐述。
一、怀河谷
河景:如画美愉悦:乘船平稳,感觉放松,美景连续,a平面(河流本身);b两侧景(河岸);c前景(河蜿蜒向前)——abc变幻交融——参差多态——如戏剧布景。
城堡、丁登寺废墟(愉悦的伤感;时间面前人类伟大功绩的脆弱;无法恢复原状的彻底绝望)
ps(作者通过不同人的游记甚至恢复了丁登寺几十年内的历任导游特点)
二、北威尔士 (崇高美)vs南威尔士(牧歌美)
斯诺登峰:云端深渊“云潮的间歇,百脉千川的齐语(华兹华斯)”;这里旅馆都有游吟/盲人诗人;彭曼马尔悬崖、雪崩、片状岩石;《卡那封城堡》哥特建筑激发恐惧危险阴郁——令人崇敬、愉悦;魔鬼桥、瀑布——自然能震撼人的心灵,并使之产生迷信的恐惧和奇异念头。
客观上使情感增加活力,使灵魂细腻的感知力
三、湖区
温德米尔湖,宏大
四、苏格兰高地
嶙峋岩石,蜿蜒小路;苏格兰穷人住在肮脏堕落地方。(“喜欢肮脏是欧陆的另一个趣味”)
寻找如画美读后感第三篇
1. 批评家罗斯金
在自传《过去》里,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美学家、评论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回忆说,从三岁开始,他的父母每年带着他,乘着马车,“参观各种上层人士的房子”,“巡游一半欧洲国家”。十岁,罗斯金开始在旅行中用素描表现所见景色,比如坎特伯雷大教堂、坦布里奇城堡。十二岁那年,为了让他的旅行速写更为出色,父母给他请了一位绘画老师。十三岁生日时,有人送了他一本带插图的旅行书《意大利》——罗斯金说:“决定了我人生中的主要基调”。的确,若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有如此广博的见闻,若不是随后的一生始终是在游历中度过,罗斯金不会是罗斯金。
英国人向有“壮游”传统,从十七世纪开始,英国的贵族子弟在接受了大学教育之后,一般要把游历欧洲作为经典人文教育的一部分。比如英国大诗人约翰·弥尔顿,剑桥大学毕业后隐居书斋五年,也还是要去瑞士、法国、意大利旅行一圈。简要地说,对于英国的上层社会,“出国游”本不稀奇。稀奇的是,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英国人开始“国内游”了,顺便崛起了英国本土的“旅游业”。风气所及,十九初期的罗斯金一家也热爱着祖国的风景,“如果游历的国家比较靠北,我们会顺道去拜访在苏格兰的姨妈。”不仅如此,父亲身为雪利酒代理商,经常带着少年罗斯金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旅行。
相形之下,罗斯金的旅行装备较之半个世纪之前的英国前辈没有多大变化:记事本、图画本、一小套水彩颜料、钢笔和铅笔、望远镜、地图册、旅行指南。当然,身为罗斯金,一切都要更复杂一点,“天空蓝度表用来测量天空蓝度的深浅;有平行线的笔记本用来记录地质学发现;四开的大笔记本来做建筑学的草图(这个本子在外面奇特地标有直角尺和英制尺)”。重要的是,“文学教育成为带进风景的额外又昂贵的智力装备”。
英国旅游的第一代都是“鉴赏者”,也就是“有趣味的人(a man of taste)”,他应该受过古典文学的熏陶,熟悉克劳德等人的画作,根据维吉尔和贺拉斯等罗马诗人所提供的模式——田园牧歌的阿卡迪亚——来评价英国的乡村生活和风景。而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展、国力的强盛和财富的积累,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希腊罗马的文化权威受到有力挑战,英国人开始有了文化自信,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地位已经与荷马和维吉尔并驾齐驱,旅行者们的囊中读物,也从维吉尔和贺拉斯,过渡到弥尔顿和约翰逊博士。弥尔顿的《快乐的人》与《沉思的人》对于英国“如画美”趣味的形成功不可没,他在《失乐园》里所描写的伊甸园,根本就是泰晤士河谷。至于英国国民知识领袖约翰逊博士,罗斯金的父亲曾指出:四小卷约翰逊的《漫步者与闲人》(The Rambler and the Idler)可以打包成便携的样子,比其他作者的书更能提供旅行时的精神食粮。罗斯金本人也推崇约翰逊,当然,时代发展,他头脑里携带着的,还有司各特,还有拜伦。
十九世纪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将司各特、拜伦等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归为“自然主义”,极言英国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在深究意识形态根源的学者看来,出于对法国大革命的厌恶,英国人讨厌一切人工的设计,“系统化的园艺与政体都是令人厌恶的”,他们鼓吹自生自发的秩序,因此喜欢参差多态的园林:“小规模的、设计感不那么明显的如画园林。这种园林由各种私密隐匿的景色组成,自然在其中呈现出粗糙、杂乱甚至简朴的一面。”于是,政治与美学就这样找到了结合点,英国式风景观其来有自。
2. 游记作者吉尔平
有关十八世纪英国旅游业的崛起,当代有两本名著,分别是马尔科姆·安德鲁斯的《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以及伊恩·欧斯比的《英国人的英国:品味、旅行和旅游业的兴起》。安德鲁斯的著作出版于1989年,梳理了英国十八世纪后半期通过园林、文学与绘画所体现的风景美学,又对业余驴友所发现的几条旅游线路——威尔士北部、湖区、苏格兰高地——进行了复杂的纸上考据。喜爱文艺的读者对其中出现的丁尼生、柯勒律治、华兹华斯、布莱克、彭斯等名字当是非常熟悉。
所谓“如画美”(picturesque),顾名思义,意味着“像画一样”,表明眼前风景从题材和构图方面都可以满足某种图画性的描述。以题材而言,“崇高的废墟”、“感伤的园林”都是可以“入画”的,而“古老的寒舍”是宁静生活的象征,既有维吉尔式的牧歌情调,又承续了基督教的隐士传统,更契合英国人对于乡村田居的想象,最具如画美之本土风味。从形式而论,“如画美”是指一处从单一固定的视点所看到的、带有隐形边框的景色,艺术家和旅人将前景、中景、远景等构图理论移植到风景上,通过剪裁、定格、视点选择等等方法,使未被驯服的自然得以“控制”、进而转化成某种“风景”。从技法来说,不合英国国情的“意大利光线”和“酱油色调”渐渐退出,十八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水彩画在英国空前发展,一则它的轻柔色彩特别适于表现英国水汽氤氲的自然环境,二则便携和快速的特征也正适合旅行者记录印象。
历史的真正开创者未必都是“大人物”。威廉·吉尔平(William Gilpin, 1724-1804),一个学校校长和乡村牧师,所梦想的是以宗教作品流芳千古,无心插柳,却成为“如画美学派令人尊敬的创建人和大师”。吉尔平曾经遍游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他的旅行日志用钢笔淡彩来做插图,深受朋友喜爱,手稿流传数年,终于在1782-1802年间陆续出版,书籍采用蚀刻铜版以表现“弥漫的光影”,冠绝一时。这其中,《怀河见闻》是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游记,本书出版的1782年也被后世视作英国“画境游”风尚的滥觞之年。吉尔平的追随者甚众,到该世纪末,《怀河见闻》已经再版了四次,成为旅行者的案头必备;“画境游”不仅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惯常活动,还逐渐向中产阶级扩散。特别是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大陆游”颇为不便,各地的书店摆满了英国各地的风光绘画、畅销游记和“美景指南”,吉尔平的著作往往陈列于显要位置。
3. 画家透纳
1799年,出版商查尔斯·黑斯将吉尔平《怀河见闻》的部分内容编辑成“旅行攻略”《沿怀河远足》,这种新的图书类型是为了方便旅行者轻装上路,在通俗化和实用性方面比游记走得更远,黑斯因此获利颇丰。三十年后,黑斯编辑出版了由英国伟大的风景画家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创作的画册《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如画美景》。在某种意义上,透纳本人成长于“如画美”的潮流之中,1786年,少年时代的透纳曾为一本“吉尔平式”的图书《英格兰和威尔士古迹的如画美景》做雕版上色的工序;二十岁时他终于亲临实地,做了一次“专业旅行”,画下大量风景速写。五十五岁,功成名就的透纳为了完成新书重新游历英国中部。1832与1838年,包含九十六幅画作的巨著分为两卷出版,它涵盖全英范围的风景,包含透纳本人毕生最出色的水彩作品。与其它供读者“卧游”的咖啡桌读物不同,这本书中的画作在如画风景的“前景”上出现了某些“丑陋”的东西:悠闲、放纵、欢乐、不守礼俗、甚至不守法律的“下层阶级”,比如与海关官员对峙的走私者、在河中公开沐浴的妇女、水手与女人的歌舞狂欢。喜欢透纳的“宏大风格”的人,对待这种“僭越型人物”十分困惑。就连透纳最热情的拥戴者和推广者约翰·罗斯金,都对这种“粗俗性”表示“无法理解”。
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透纳其实道出了一个秘密,正如英国杰出的文化学者雷蒙·威廉斯所说:“风景意象是被争夺的政治地带”。英国地产私有化程度极高,因此最精致的风景都在私人的地产之上,比如弗莱明爵士的莱德尔瀑景、布雷斯维特的温德米尔湖景、阿托尔公爵的“莪相厅”、约翰爵士和罗斯夫人的克莱德河瀑景。在废墟和自然奇观之外,主人的宅院、园林、乃至部分工业区域,也在游览路线之中。他们以风景的主人自居,有兴趣接待上流社会的游客,并以自己的财力和品位,对风景进行修饰和改造。对于那些没有社会地位的旅行者而言,风景也许可以远观、却并不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所以成名后的罗斯金令父亲骄傲的是:“能看到英国所有贵族的房子”。英国等级森严的阶级区隔在如画风景背后有着残酷的一面:部分小资产阶级和城市贫民根本无财力和时间体验风景,乡村劳动者与流民一直生活在风景中却又与其格格不入。
安德鲁斯透辟地指出:“游客的体验具有一种特殊的循环性。他对已在绘画、明信片和广告中得到美学验证的景色进行鉴赏,用‘如画的’这类词语来评价它,而后他又摄下这一景色来确证它的图画价值。此种方式鉴赏出来的景色就变成一种商品,对此旅游业相当清楚。”面对风景,游客从来都不是自由的,文化造就的“取景框”约束着他的视野,意识形态的“底片”决定着他的色彩,他长途跋涉、百般辛苦,看到的是别人已经描述过或描绘过的“画面”,并为这种“签到”式的观看而沾沾自喜。程式化的路线,程式化的感动,程式化的旅行日记,程式化的旅游模式。意味深长的是,当铁路等现代交通方式拉近了城市与景点的距离,学者欧斯比说:透纳笔下的那些劳动阶级变成了“游客”、而非“革命者”。
时移世易,审美观念日益多元,旅游也到了喷气机加数字技术的时代。不过,罗斯金的几句话依然令人感慨:“现在有一些人为了旅行而旅行,对自己沿途看到的风景和人物没有任何感触,像牛一样被车子拽着在世界各国之间穿梭,想象着自己在旅游观光。在我看来,他们是旅行的奴隶和傻子。”准确一点说,他们是旅游业的好顾客,他们已经失去了天真的眼睛。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寻找如画美:英国的风景美学与旅游,1760-1800》,张箭飞等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
W. J. T. 米切尔:《风景与权力》,杨丽等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
罗斯金:《过去:约翰·罗斯金自传》,刘平译,金城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