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塔克商学院的企业内部创新案例,重点讲述了一位名叫詹姆斯的员工如何利用创新思维拯救了即将破产的农场。詹姆斯通过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引入新技术和市场策略,成功实现了农场的转型,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案例。文章启示人们要敢于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一)
作为一个全职打杂的,这么多年,我的工作就是管理好我自己的事,把我自己手头的活儿干完,做好。从来不涉及任何管理别人,管理公司的工作,因为工作中用不到,我是那种特别不爱看管理类书的人。上次接触“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是上学的时候,老师推荐《旁观者》,实在太枯燥了,看了很久才看完,而且也没记住什么。
开始看这本书是以为是故事书,读完前两个寓言才意识到,其实是借故事讲管理理念的书。这本书重点是在企业创新的几个基本的环节,里面的故事也都是围绕着几个基本环节的。
书里涉及到了一些“卓越经营”不太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管理理念,这也是我第一次读挑战大师的故事,都很隐晦,但是从这些故事里还是能看到这些“创新”带来的变革。
每个故事里有初级思考题和中级思考题。我觉得这个很好,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效果,有人觉得读了特别好,用在生活上也得心应手,效率很高。但有的人却不是,读了之后没什么用。之前我推荐了《文心》很多人说读了之后特别受用,按照步骤提高很快。另外一些人却说,这书过时了,上个世纪的语文教学书,不光是建国前的,还是中学生的,跟时代脱节了,完全没有用。这可能跟每个人资质有关,也可能跟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
把故事里思考的点,直接写出来,并且分出等级,这给不同类型的读者,不同的空间。这可能也算创新。比如我看这本书,就是故事书,看个热闹。领导看完了就觉得这里面说的都是管理理念,他看完了会跟我讨论,里面的案例适用于什么样特定的环境。
可能真的像他的口头禅一样:“你只需要把你擅长的,发挥到极致!”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二)
作为一个故事,它挺有意思的。
作为一本管理入门书,它会让你对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以斯特拉和亚历杭德罗的爱情作为开端,正当你以为整本书将会围绕他们的爱情发展下去的时候,斯特拉选择离开,回温莎农场出一份力,当然这在情理之中,并没有觉得太意外,而后,当被告知斯特拉是一只羊,而亚历杭德罗只是一只羊驼的时候,我承认,我才刚刚明白为什么它一开始就告诉我这是一个寓言故事。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作为一个专职“打工仔”来说,管理理念真是相当的稀薄,大学时期倒是曾想过考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有好一阵子泡在图书馆搜看这方面的书籍和期刊,总被其中的专业术语绕的头晕,看了结尾忘了开头,到最后管理理念没记住,厌烦心理倒是滋生了不少,虽不是我彻底放弃考研的缘由,到底是打消了不少积极性。
《谁拯救了农场?》用着轻松诙谐的笔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农场里的小伙伴们,为了避免农场被坏人收购,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最终赶跑坏人获得美好结局。这样一个故事,在我们儿童时代就已经耳熟能详,而如今,这样一个结构简单的故事当中却蕴含了不少的管理理念。而且在这本书当中有着不少的地方都标注了思考题,分为初级和中级。
阅读期间,每看到一个思考题,就会停下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决策,或者换位思考,如果我身处在这样一个境地,我该如何去面对?
每当这个时候就特别的希望自个儿领导能出现在自己身边,凭着他的人生阅历以及管理经验好好给我拾掇拾掇,身处如此境地的时候,书中的做法好在哪坏在哪儿?一本书的解读一定不止一个角度。
比如迪尔德丽在新开高档羊毛业务之时,将高档羊毛产业划分为养羊产业的下属产业,而在后期经过调整,直接将高档羊毛业务划分为一个新的部门,有着专门销售、市场营销以及运营部门。事实证明,这么做是正确,那么会不会仍有其他方法呢?
在这本书当中,迪尔德丽配合着农场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做出积极对应的调整,知人善用,从而带领着农场的小伙伴们走出了困境,但由于经验不足,也犯了不少管理上的错误,至于是什么,就留给正在阅读这本书的小伙伴们去寻找吧。
合上书页,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便是这句话:“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危险的”,墨守成规只能慢慢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三)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一直在看管理类的书,我是做人事工作的,虽然直接下属不多,但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对全公司的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管理技能的提升是必需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都需要密集的考虑几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这项方案(每项方案对员工来说都可说是个改变,改变通常都不那么受欢迎),这样做是否可行,以这个方式推行是否恰当,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最后的效果会如何。虽然每次方案最终提交前都会反复考虑,但在实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最终可能导致方案的失败。老实说,在看这本书前我的一个方案就失败了,让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因此,看这本书时非常有带入感。主人公迪尔丽德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也遇到过,她遇到的各种困难我也碰到过,她有过的迷茫和不确定我也有过。我们开始一项新政策或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必须事先得做好调查与铺垫工作。越是重大的变化,越需要做好这项工作,要知道突变可不是个受大家欢迎的词。在书中,迪尔丽德为了摆脱农场的困境,发起了“金点子”大赛,积极引导大家去寻求有利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个方法也经常被各个公司使用,通常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果然,迪尔丽德得到了个好点子,满心期待这个点子运行起来后能很快让农场走出困境。殊不知,各种困难纷至沓来。在工作中,让方案通过是第一个阶段,方案实施是第二个阶段,通常第二个阶段更耗费力气,因为各种问题往往出在这个阶段,而有些问题在事先很难被预料到。所以,不要以为这对大家有利是大家共同的愿景就会得到大家的积极配合,降低了对困难的预计程度。果然,迪尔丽德的新政策出现了各种问题:执行过程中大家的不配合、人手问题、产品开发问题、市场运营问题等等。
为此,迪尔丽德积极地做了各种调整,调整也获得了好的回应,并且让农场成功的走出了困境,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中,迪尔丽德不愧他父亲马库斯对她的评价:你总能一下子看透问题的本质,能找到非同寻常的解决方法。而我没有看透问题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情况失控了。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教训,也是我需要尽快提高的一个短板。
这本书用寓言形式写成,易于阅读理解。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写到了点子上,读完后受益匪浅。作者还特别细心的在每个关键点上提出思考题,帮助读者进行思考。在茫茫书海中能读到这样的书是件非常幸运的事。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四)
本书中文题为《谁拯救了农场》,而英文原标题却是< How Stella Saved the Farm>,毕竟,纵观全书,斯特拉之“戏份”并不算多,余百般好奇,对比之下,英文原标题意在显示出创新方案的提出对于拯救企业、改革企业的重要性,斯特拉因此被奉为整个过程最为关键之人物。
“在任何一个改革的过程中,创意只是个开始而已。”目录很好地提示了企业创新的基本环节,乍看这些经管类的文字,我一个文学生,对之不甚敏感,然而寓言的故事竟写活了这一个个标题。
“面对变化,最危险的是什么都不做。”农场危机重重,拳头产品产量达到了极限,面临被收购的危险,那种只把“更快、更强、更高效”作为唯一目标的“效率”经营模式已不再可行。
金点子大赛,员工团队踊跃地提出了许多创新方案,然而,斯特拉的想法为何胜出,书中并没有答案,我们该如何去评断这些创新主意的优劣呢?
改革之路,必定困难重重。牧场、设备、人才等资源短缺,企业内部顽固势力阻拦,新老部门矛盾冲突不断,组织架构对新项目难以适应,责任评定无章可循(第十八章),核心产业如何兼顾,盈利迟迟未现,信心动摇。创新型领导者迪尔德丽引领大家乘风破浪。
经营高档羊毛产业这一全新的项目,一切有如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过程中,经验的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十六章开始,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商业实验三定律。第一定律:学习第一,收益第二;假设——验证的过程。第二定律:把社会化营销项目化(在一个实验项目中,有很多小的实验项目)。第三定律:严格执行计划。
我们略加总结斯特拉的出场,以察其对企业改革成功作出的贡献。她提出羊驼毛的生意,调解羊驼和羊之间的矛盾,牵线聘请秘鲁的营销专家安德莉亚。与其他人物,如领导者迪尔德丽相比,熟轻熟重呢?
梅兹是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个人物,对时尚的触觉,对网络的热情,使她两度获得重要任命。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之谓也。
读罢,虽未能深暗此道,其中的某些决策和做法倒是令我深受启发。如聘请专业的营销专家(安德莉亚),产品做细、做多样化,在奢侈品范畴内,成本不在考虑范围,这对于原来的羊毛生产经营方式是大而新的改变。“综合利用各种社交媒体是投入最少、回报最多的推广宣传方式”,昨日恰好在听人细述这个话题,想必是发展的趋势。
全书以寓言的形式写成,读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略加想象各种动物们做着人类习以为常的动作(坐飞机、打手机等等),不禁莞尔。描写激烈的商业斗争之余,亦透出些许人文关怀。迪尔德丽与已故父亲的感情、关系、纽带,与儿子的相处、教育,时尚达人梅兹的真性情流露,布欧放弃高薪厚职的忠诚。
面临新老产业冲突,企业要学会“一心二用”;创新改革,需要勇气;任命罢免员工,需要果断“残忍”。从商,多么与我的个性背道而驰。然,知这世上尚有学不完之事,读不完的书,我便不忍离去。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五)
小动物们互相帮助、共度难关的故事,从童年起你已耳熟能详?乔治奥威尔的精彩政治寓言《动物农场》,也曾带给你强烈冲击?
这一回,请想象一下:在一片生机勃勃的广袤农场上,一匹温和的母马引领着一群牛羊鸡马,为了逃脱被人类压榨的残酷命运,从远方引进了羊驼,共同生活、栖息、产毛,自食其力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没错,这是一个鲜活有趣、充满哲理性启示的商业童话——《谁拯救了农场》。
虽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故事里的动物们却并没有仅按物种被分成脸谱式的性格,而是各自有着身份、年龄、家族历史、性格特征。比如:初出象牙塔,一边“间隔年”旅行和恋爱,一边用黑莓手机跟远方老板发电邮进行深入探讨的小羊斯特拉;公司里协调内外关系、英明决断,在家里操持家务、关怀幼子的坚韧母马迪尔德丽;爱好时尚、情感丰富、迷恋社交网络“畜畜网”的性感奶牛梅兹;沉迷实验室的科学怪鸡爱因斯坦;高贵冷艳、但偶尔也会因鄙夷而忍不住唾沫横飞的羊驼安德莉亚……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魅力和“个人”梦想,也共享着高度专业的职业精神和壮大农场的愿景。在竞争激烈、机械化和网络化极速发展的时代,动物们遇到并解决了什么样的具体难题呢?
老CEO去世、迪尔德丽上任后,为了不被狡猾的人类麦克基利库迪通过收购来夺走农场,不得不大刀阔斧地推进革新。革新却并非一帆风顺——旧的优势业务、新的创新业务孰轻孰重;迪尔德丽任命的崭新团队与作为老员工的首席运营官布欧集团的暗中对立;普通员工里羊群与羊驼群不同种族间的彼此摩擦和适应;新业务持续烧钱、组织架构图不断变化,却久久不见盈利……但最终动物们还是齐心协力地靠新业务扩大营收,保卫住了自己的农场并使其蒸蒸日上。
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转折:1.迪尔德丽上任后,整理思绪、通过与不同职位的员工进行对谈,抓住了问题本质:“什么都不做才最危险”,决心举办全员的金点子大赛从而开辟新的关联产业。2.任命了新业务(高档羊驼毛线业务)的负责人后,发现业务开展依然困难重重,迪尔德丽意识到“开辟新业务就相当于创办新公司”,决心直接领导新团队并给予最大的支持。3.新部门不断出现细小的新进展、不停调整发展路线却迟迟无法盈利……迪尔德丽找来爱因斯坦,他靠自创的三条“商业实验项目定律”帮助新团队找到方向、树立信心,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完成了温莎农场的复兴。
读罢本书,由可爱风趣的插画和细致的人物情节描写塑造出来的动物们的形象,仍在我脑海中不停走来走去。而他们栩栩如生的事例,也让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那些喊口号求革新却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克死半路的企业创新项目……而对我个人来说,启发最大的是公鸡爱因斯坦自编自卖的商业实验项目第三定律:
——“改革者的责任是严格遵守计划。”
——“就这么简单?”
——“可不简单!只要能严格执行计划,就能迅速积累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只要能许素积累经验教训,就能取得成功!即使失败了,也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多么言简意赅的提醒!大到规模恢宏的商业规划,小到日常的个人计划,有多少人害怕计划无法导向最终的完美而直接放弃?
阶段性地制定计划,坚持到底,然后比对实际结果和预想。然后就可以从中收获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经验。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六)
温莎农场是一个经营传统牛,羊和农作物产业的公司,而随着大型拖拉机等新型机器的引进,同行竞争激烈,传统的养殖业盈利空间缩小,此时公司也面临着接班人的人选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接班人,接班人如何力往狂澜,从新的想法到新的赢利点?本书自有揭晓。
先说接班人的选择,这个问题往往非常考验一个CEO的眼光和气魄,马库斯非常清楚当前的境况,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创新,肯定是死路一条。可眼下最得力,经验最老道的助手跟自己的做法一样的 ,可以在已有的传统行业上尽职尽责做的更好,创新不是他所擅长的,那只能把目光转向思维迥异,眼光独特,有一点点管理经验的女儿(迪尔德丽)身上,这个风险还是可控的。故这个选择就敲定了。
接下来说说迪尔德丽的一系列举动,看看她的管理能力吧。
迪尔德丽是有一定品行和修养的人,这与她的环境有关,妈妈经常跟她说“你注定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这些鼓励,让她多了一份自信;在温莎农场,她也经营农作物产业,还小有成绩,在公司快走向被合并的状况下,临危受命,这种责任感……,这都让迪尔德丽接受CEO的职位多了一份坦然。
接任后,问题来了。
原来的储备CEO(布欧)如何招待的问题。一直梦寐以求的位置落空了,布欧的不满意表现在脸上和行为中,很明显,迪尔德丽清楚自己去也只能让他更加委屈,因此,只能冷处理一会,想着布欧平静了,过去将心比心的聊聊,给他升成首席运营官,留住他和他的心。如何破解谜团,迪尔德丽还是需要第一时间向这位前辈请教的,在她委身前去拜访这位老臣请教时,布欧不肯透露自己的管理思路,当然,这里也可看出布欧的格局和情商还是不够的,向储备CEO请教无效,那只能请教高管了,三个行业的高管提出了自己模块的改善建议,这些都是些陈词滥调,没有可取之处。如何突围,如何破局,看来只能依靠大众的智慧了。
她召集所有员工,开了这次动员会,为“金点子”大赛做好了铺垫,大家都纷纷出谋划策,最终,斯特拉,一个刚游学回来的员工,的创意策划赢得了冠军。而好的点子,往往都只是开始的开始 。
接下来事业部经理的人选问题来了,布欧想着眼下三大核心产业的人员都是自己的人,不想把自己培养好的往外输送到一个风险系数很高的行业,因此也就不同意,最后把一个比较自傲的人推荐了出来,想着看看笑话吧
马尔夫单枪匹马很难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下,把新的项目做好,左右碰壁后,他把困境跟迪尔德丽反馈,她从书本中学习破局的方法,最后组建新的项目团队来开展。新的项目人员的加入,肯定会给老员工带来影响(环境、利益),这个时候,邀请该创意的提出者在新老员工中协调是最好不过的了。
是不是资源和团队都搭建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
当产品真正面对我们的客户的时候,才了解产品不对口客户的需求,如何破局只能说去请教行业内的专家,专家来了,才发现以往的经验都是阻碍,新的产品,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格局,同时以往的领导团队也需要更新。这样的换血后,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最后,关于新项目,学习第一,收益第二,对新项目经理延缓执行考核;项目经要多从项目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并将制定完整的执行计划书,并在部门内宣讲工作进展情况,便于员工目标和方向一致,这些都是我们企业领导知道,但不屑于去执行的。
用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去窥透管理奥秘。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七)
温莎农场是一个经营传统牛,羊和农作物产业的公司,而随着大型拖拉机等新型机器的引进,同行竞争激烈,传统的养殖业盈利空间缩小,此时公司也面临着接班人的人选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接班人,接班人如何力往狂澜,从新的想法到新的赢利点?本书自有揭晓。
先说接班人的选择,这个问题往往非常考验一个CEO的眼光和气魄,马库斯非常清楚当前的境况,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创新,肯定是死路一条。可眼下最得力,经验最老道的助手跟自己的做法一样的 ,可以在已有的传统行业上尽职尽责做的更好,创新不是他所擅长的,那只能把目光转向思维迥异,眼光独特,有一点点管理经验的女儿(迪尔德丽)身上,这个风险还是可控的。故这个选择就敲定了。
接下来说说迪尔德丽的一系列举动,看看她的管理能力吧。
迪尔德丽是有一定品行和修养的人,这与她的环境有关,妈妈经常跟她说“你注定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这些鼓励,让她多了一份自信;在温莎农场,她也经营农作物产业,还小有成绩,在公司快走向被合并的状况下,临危受命,这种责任感……,这都让迪尔德丽接受CEO的职位多了一份坦然。
接任后,问题来了。
原来的储备CEO(布欧)如何招待的问题。一直梦寐以求的位置落空了,布欧的不满意表现在脸上和行为中,很明显,迪尔德丽清楚自己去也只能让他更加委屈,因此,只能冷处理一会,想着布欧平静了,过去将心比心的聊聊,给他升成首席运营官,留住他和他的心。如何破解谜团,迪尔德丽还是需要第一时间向这位前辈请教的,在她委身前去拜访这位老臣请教时,布欧不肯透露自己的管理思路,当然,这里也可看出布欧的格局和情商还是不够的,向储备CEO请教无效,那只能请教高管了,三个行业的高管提出了自己模块的改善建议,这些都是些陈词滥调,没有可取之处。如何突围,如何破局,看来只能依靠大众的智慧了。
她召集所有员工,开了这次动员会,为“金点子”大赛做好了铺垫,大家都纷纷出谋划策,最终,斯特拉,一个刚游学回来的员工,的创意策划赢得了冠军。而好的点子,往往都只是开始的开始 。
接下来事业部经理的人选问题来了,布欧想着眼下三大核心产业的人员都是自己的人,不想把自己培养好的往外输送到一个风险系数很高的行业,因此也就不同意,最后把一个比较自傲的人推荐了出来,想着看看笑话吧
马尔夫单枪匹马很难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下,把新的项目做好,左右碰壁后,他把困境跟迪尔德丽反馈,她从书本中学习破局的方法,最后组建新的项目团队来开展。新的项目人员的加入,肯定会给老员工带来影响(环境、利益),这个时候,邀请该创意的提出者在新老员工中协调是最好不过的了。
是不是资源和团队都搭建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当然不是。
当产品真正面对我们的客户的时候,才了解产品不对口客户的需求,如何破局只能说去请教行业内的专家,专家来了,才发现以往的经验都是阻碍,新的产品,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格局,同时以往的领导团队也需要更新。这样的换血后,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最后,关于新项目,学习第一,收益第二,对新项目经理延缓执行考核;项目经要多从项目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并将制定完整的执行计划书,并在部门内宣讲工作进展情况,便于员工目标和方向一致,这些都是我们企业领导知道,但不屑于去执行的。
用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去窥透管理奥秘。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八)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诺基亚和三星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智能化革新的较量,当然由于各方不同的反应及应对措施导致了各自如今的结局,为曾经的手机业巨头叹惋。故事在此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自行百度吧。
作为一名管理学爱好者和初学者,浅谈一下对这本书的认识。书本身轻松简单易读,相比很多晦涩厚重的管理学书籍,这薄薄的一本小书,真算得上是一位骨感美女了。但是骨感有时也很有料。
本书的副标题是“企业内部的创新。”重点是“企业内部”这几个字,是企业内部的创新,而并非企业间的。
本书虽说是对创新几个基本环节的总结,其实穿插其中的是大量的管理理念和沟通技巧,这些在日常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实用的。很多的处理方案绝不拘泥在创新的几个基本环节的应用,更是能单独拎出来处理日常工作中的雷同情况的。
先讲书的骨骼,创新的几个基本环节。创新可以是一项新业务也可以是新举措新政策。做任何事都有目的的,创新也不例外。创新也有创新的动机和目的。针对本书来讲,创新就是开展一项新业务,那么它的动机则是外部环境急遽变化,而温莎农场的核心业务利润越来越薄,需要一项有获利预期的新业务来改变农场所处的困境。那创意自何处来,书里是征求农场内部员工的意见。哪种创新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呢,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创意的可行性评估及其评估标准以及启动条件。以上只是在寻找创意的阶段,当把创意变成真正的产品或业务的时候,困难远大于寻找创意。比如:创意的启动,团队的组建,部门间的配合,业务关键部门人员的匹配、新业务新项目的销售、运营等各个环节可能会面临的情况在书中都有涉及。
本书还阐述了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如何处理问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本书中农场的最高决策人:马库斯和迪尔德丽。马库斯很清楚自己和布欧的现在的作用,他面临的问题是挑选一名合格继任者。他为什么会选择迪尔德丽作为继任者,判断标准是什么?对于迪尔德丽,面对的问题要多得多,在她新上位时,遇到布欧这样雄心勃勃的老骨干却意外输给自己这样年轻的领导人心态失落时,迪尔德丽如何处理?如何挑选创新部门的领导人,在项目实施阶段每个环节,应当给予他怎样的协助,如何协调新旧业务部门关系,如何合理分配公司资源,当创新项目遭遇方向性错误的时候如何应对等等。
中层领导:马尔夫作为新晋中层领导如何开展工作,组建什么样的团队,挑选成员的标准,如何与原有业务部门的同级、自己的下属相处;对项目掌控和调度,项目出现自己的权限无法处理问题时怎么办?遇到桃色流言时如何处理?
普通员工:对于梅兹这样的普通员工如何做才能在企业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书中的问题远多于上面所例举,更全面更详细,对于所有的问题本书都给出了大致的处理思路,其中的每一点荡开来讲都是一个大课题。越思考就越会发现这本小书的内容丰富,不一定是创新的说明书,却一定是本好书。书里比比皆是金句,如:在改革的过程中,为新部门任命一个领导者然后撒手不管是不正确的;新业务团队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负责农场核心业务的团队也参与进来才行等。
与此同时,沟通技巧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也在书中有体现,如:P39到40页,迪尔德丽发现普通员工对充满数字的会议没兴趣,于是改成讲故事。于是普通员工都认真听讲。
对管理学入门者,或想有进一步提升的人来说非常有必要看看这本书。并且最好结合每一章节的初中级问题及书后高级问题来看,所有这些问题非常有助于理解吸收这本书。
Ps.本书给予我最深的感受是决策人是一个企业或项目兴衰存亡的关键。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九)
本书的英文书名是How Stella Saved the Farm,而中译名则是谁拯救了农场,斯特拉就意味着是idea,是她提出了羊驼产业这个点子,从而帮助农场脱离现状。不过我认为中译名反而更加贴切,因为单靠斯特拉的主意,农场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每一个决策和每一个动物的努力都是无法忽视的。那么究竟是谁最终拯救了农场呢?
任天堂的游戏牧场物语风靡至今,最令人爱不释手的还是矿石镇这一代,尽管画面老旧,但胜在游戏理念,可见经营一个牧场是多么有趣、多么令人着迷的事情。本书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企业内部创新”的案例,选材有趣,切入点比较小,也因此各方面的问题都在案例里描述的比较详细。
一、理论与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管理学派的代表德鲁克认为要重点分析和概括成功经验中的共性,系统整合后普遍应用在管理中。然而在企业内部创新上,似乎不能这般一概而论。老农场主马库斯在把农场交给迪尔德丽的时候,表示了农场需要改革的想法,也正是因此,布欧没有成为马库斯的首选。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推成出新的举动,都不可避免的从繁盛走向衰亡,好比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然而成功的经验是不是可以套用在新产品上,不能同一而语。
布欧是承袭了马库斯的经营理念,即卓越经营。但当马库斯看出农场的问题的时候,布欧仍然坚持原来的看法。书中有一点是一笔带过的,但我认为还应强调一下,就是应该拿数据说话。直到羊驼事业部始终亏损入不敷出,会计冈特才拿出数据,向动物们说明再坚持三个月,就会看到希望。并非过去的经验完全不可用,但没有具体的数据分析,就贸然开创或做出重大决策,这是不可取的。
二、个人特色与角色分管
每一只动物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适合的工作,有固执死板却最终心向农场的布欧,有热情又忠于时尚的梅兹...保守派和革新派在故事中还是处于相对和谐的位置,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羊驼事业部的开创是困难重重。可以看出,农场的组织架构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每个人都应该在他可以使得上力的位置工作,这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梅兹的例子是最好的说明,她并不是适合销售的最佳人选,但在之后的网络营销上,却突显了她的才能。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而言,显然迪尔德丽是不太合格的。她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去胜任这个工作,她也许是马库斯在当下可以找到的最佳人选,但在担当这份责任上,她始终追着问题跑却不能提前预设各种问题。多看到的情节,是首席运营官布欧、会计冈特或是其它动物们找上门来,对迪尔德丽提出问题,几乎没有一次是迪尔德丽走在了前面。哪怕是解决问题,也是多方协商。对于迪尔德丽这个职位而言,显然光有知人善任是不够的,至少也要有一个全局的发展眼光才行。
三、创新与执行的各个层面
书中也强调了仅有idea是不够的,斯特拉提出了饲养羊驼的主意,但她却没有成为主管这个部门的最佳人选。创新只是一个开始,如何执行才是关键。苹果公司做了Ipod产品,进而又推出Iphone系列,这是我们看到产品创新带来的成功,殊不知可口可乐这样的大企业,有许多新兴饮料产品战死在浅滩。一个idea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执行也是同样关键的问题。
书中主要描述的就是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迪尔德丽是一个幸运的企业家,她所做出的决策最终都令羊驼事业走向了成功。但在现实中,一定不会如此美好。可以参考的是羊驼事业发展中,发生的问题。一个新产品的诞生,首先要组建新的团队,制订新的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力度和方向、评估人员的绩效等等。迪尔德丽对产品的不了解险些让他们在一开始就走向败局。
其实寓言的形式不重要,比起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温莎农场要温馨的多。和现实比较,也少了许多勾心斗角,作者可以专心于通过故事来讲述企业内部创新的管理。“牛是不拥抱的”这样的小幽默,也可让人会心一笑。但望此类书籍可以帮助到企业实际的管理,为实体经济复苏加一把力!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十)
最初是在图书馆不小心碰到了,看到一半,结果就要下班关门了,在回来的路上,一直把里面羊驼毛的创意想法和我们公司刚成立的新的事业部放在一起比对,实在想知道书后面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买了书, 再看时,公司事业部已经开始运行了,也慢慢有了起色和问题,而书后面的情节也和公司发展中组织架构调整等一些列的问题相关联了,里面的人物的设置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故书有一定的启发性。
说说我对每个人物的理解吧。
迪尔德丽,马库斯选择她,而不是布欧作为继承人,是明智的选择,一个创新者和执行者两个人的配合,才会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地新产品和活力,当然在权利分配上,最好是创新者引领执行者,这样才不会让创意死在浅滩上。另外一个能一眼看透问题本质的人,才会让企业高效的运转,避免沟通冗余或低效的尝试。这也是作为高层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技能。不得不说,迪尔德丽在安抚布欧回归农场上,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和比较及时的,布欧本身有点恃才傲物,情绪控制上差点, 作为高管,应该说比较有特点,好的是还比较懂得审时度势,在迪尔德丽一步步强化马尔夫的情况下,布欧冰释前嫌,接受了首席运营官一职,给了自己台阶下,也帮迪尔德丽化解了内外攸关的局面,这对迪尔德丽是意外的收获,因为主要的矛盾是马尔夫如何尽快让羊驼业运转起来的矛盾,内部人事问题算是次要矛盾,结果次要矛盾在给了一个台阶后不攻自破了。在说一下,迪尔德丽的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吧,还是相当了得的。当迪尔德丽了解到所以的人都明白新业务是未来的支柱产业,但现有的核心产业更重要,所以大家不支持新的业务打扰到现有的业务,那应该如何推进新业务的实施,做是摆在总裁面前的一个问题,没有人能从大局上给出建议,所以她只能求助书本。(找专业书学习,也是我们作为普通职工的一种革新自己工作内容的方式之一),组建新的团队,是书本给他的答案,那接下来面临的就是组织架构的调整与之相匹配。看到她每天晚上一个人去巡逻,让我突然想到一个人说过, 独处是一个人的学习最好的方式之一。不知道迪尔德丽夜晚走在农场的路上,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呢。
最后说说迪尔德丽的大局观吧, 邀请安德莉亚进入团队,应该说是羊驼项目转折的开始,这面临着高层中有外来人员的引进,对这高管的空降,冲击到迪尔德丽以及农场中的一个固有观念,而如何去解答是否接纳的疑问,她从梳理了这个项目,全新的项目,没有人具备可指导性,没有石头摸着过河,作为决策者如何去答复向前还是向后, 只能求助于有过经验的人,然后说明自身的需求,让别人指导我们过河,故能做的是找到有经验的人,然后提供适合别人生存的条件。这也启发着我们,在陌生的行业前行,找有经验的人指导,必定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然后说一说,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马尔夫,“自大”、“对传统的经验看不上眼”、“经验少一点”是布欧对他的评价,而正是这样的特点 ,让他成为了项目经理,而不是布欧手下的3名干将,(我在想是不是执行力强的人, 手下都是执行力强,创意少的人),确实, 对一个新型的项目,不能按部就班,固守成规的去做,必须有一定的闯劲和自大,这样才能支撑他走到最后,不然这个项目的初创人员就得自己操心各种新问题的解决。马尔夫在刚开始就问道迪尔德丽如何评价他的工作,说明这个阶段,他还没有深入的思考他可能遇到的问题,而是首先考虑评价体系的问题,好的是爱因斯坦用三大定律破解了评价体系的疑问。当马尔夫在引入投资失效后,反思自己的营销主管的时候,他才真正的站到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岗位需求的问题,成功的引入安德莉亚,是马尔夫做的比较正确的事情,包括提升安德莉亚的地位,也是很正确的做法,毕竟谁最了解客户,最接近客户,才应该是最受尊重的人选,一切从客户和市场需求出发,才是王道。马尔夫在按照计划进行执行,并总结分析,与实验假设进行比对,最终让这个项目开始有盈利,可喜可贺。
如果一定要问,谁拯救了农场,在我看来,是整个团队,每个人都缺一不可,相互补台, 才让盈利看起来那么不经意和自然。当然,功劳最大的当属迪尔德丽。
最后,让迪尔德丽提到的,我很喜欢一句话与君共勉: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危险的事。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十一)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如果你对企业管理、经营有些兴趣,却又觉得晦涩难懂,可以看看这本书。
书中通过一个动物经营的农场的内部创新的故事来介绍了具体实施的问题、解决方案。
有一匹农场里的马学会了读书写字,在农场倒闭后接手了农场,建立了第一个由动物管理的农场。
建立农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农场里动物的生活及劳动环境。
发展到现在由一匹老马及他的得力助手(一匹公牛)共同管理。
他们的管理理念是“更快,更强,更高效”,让农场持续运营着。
但是老马发现,虽然他们的生产效益很好,但是随着农产品的价格走低,成本上升,动物农场不得进行变革。
老马因为自己的健康原因把这个艰巨的任务托付给了小马。
接下来就是小马的故事了……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需要寻求内部创新来保证企业的生命里。
01 起步
首先,你需要一个创意,也就是通过什么来挽救企业生命。
《谁拯救了农场》里面是通过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来挖掘创意的。
由全农场的动物一起参与,由管理层进行评判后选择“冠军”金点子作为准备执行的创意。
而创意仅仅是一个开始。
农场负责马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实施这个创意。
但是她发现所有的动物都不配合。
因为大家都有自己已经分配的绩效去完成。
所以负责马改变了管理方法。
之前她制定了另外一匹马全权负责这个新的团队,但是其实他的权利不够大,无法做很多的事情。
现在,她决定亲自领导这个新的部门,并且说服原有部门配合。
02 组建团队
有了新团队的负责马,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动物来加入这个团队。
他们找了农场里喜欢看时尚杂志的奶牛做市场营销,找了精通机械制造的牛来做生产主管,找了口才很好的马来做销售。
但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接触过新的业务,发现困难重重。
后来不得不打破“家庭经营”的方式,从外面聘请行业专家。
因为以前的传统行业只需要掌握大客户就可以了,因为小客户也是从大客户进货。
但是新的业务走的是高端路线,小客户更重要。
所以整个营销路线、方法都和以前不一样。
聘请来的行业专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的部门和旧部门之间的矛盾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
这个部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资源和利益。
为了节约成本,新的部门最好能利用原有的资源。
但是使用原有资源就会损耗旧部门的利益。
大家的合作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为了一致的目标的基础上。
新部门之所以能发展是因为旧部门的支持,因为新的业务不可能一开始就盈利。
而如果没有新业务,农场就濒临倒闭。
03 制定计划,评估进展情况
新业务的实施其实是一场试验,要不断的尝试、分析、评估、调整。
这个有点类似我上次提到的“适应性战略”。
在试验中不断学习,这个时候不要在乎收益。
因为一开始肯定是亏损的,没有盈利的。
而重要的是学习。
另外,因为农场濒临倒闭,资金有限。
所以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刀刃上,不要浪费。
能利用现有资源的就尽量利用现有资源,能寻求外部帮助的就尽量寻求外部帮助。
大家群策群力,才能有好的发展。
而对于新部门的主管,绩效考评建立在他是否严格执行原初计划的基础上。
要有一个明确的项目假设
对重要的未知问题有个清晰的了解
在作计划、结果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方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让部门所有人都了解项目计划和其中每一个假设的情况
能迅速应对新的情况
对所做出的决策,要有真真切切站得住脚的理由
及时汇报
故事看起来很轻松,其中的内容蕴含了不少道理。
而这个故事并没有讲很深刻。
作者建议大家在读完了故事后,有兴趣的话再去看《创新的另一面:解决执行挑战》,里面会有更加深入的解释和案例。
如果你看过其他相关方面的书,就会发现《谁拯救了农场》里面的动物的很多做法都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小马在接收了农场后,召集了全体大会,告诉全体动物,农场现在面临的危机。
正如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中提到的那样,不要隐瞒真相,员工有权利知道公司的危机。
而对于新业务尝试的同时,保持原有业务的可持续增长,这个符合《战略的本质》中的同时执行两种战略:适应型和经典型。
这是小婧今年读的第5本书,分享给大家。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
谁拯救了农场:塔克商学院“企业内部创新”经典案例读后感(十二)
图书馆偶遇的一本书,有趣易懂,用寓言故事写管理的入门书,而且能激发读者自己的思辩,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下。
本书是十多个真实的企业改革故事的“合成体”,本书的写作意图不是全面阐述企业创新这个论题,而是着眼其中最基本的几个环节。
◆ ◆ ◆
笔记
一直以来,马库斯都在整个农场范围内施行“卓越经营”:
(卓越经营是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思想,那是一套完整的企业运营体系,它包含战略目标系统、目标分解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激励系统、支持系统五大部分,五大部分缺一不可,互相支撑,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
在他的领导下,温莎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紧凑而高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做到“效率”已经远远不够了,至少,要保住这个家族经营的农场的话,仅有效率是不行的。
人类经营的牧场正蓬勃发展,他们不断引入更高级的机器参与生产。你也知道他们的信条,“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咱们要是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话,畜禽经营的农场很快就会像马拉犁一样被时代淘汰。
我们需要一个新型领导者。他要有创新能力,果敢,能把农场带向新的发展之路。
她独自小步慢跑着,一边却在沉思。
高档羊毛产业的确是个好主意,这一点她非常肯定,但是,脑中闪过的一个年头令她突然停下了脚步,迪尔德丽意识到她竟然对明天要做的事全无头绪,就在这一瞬间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一个改革的过程中,创意只是个开始而已。
迪尔德丽意识到,其实开创一个新的业务部门跟从零开始创办一个全新的公司是一样的。她不知道这个新部门该如何运营,她无法事无巨细给予指导,她能做的只是召集合适的人选,再提供成功所需的各种条件。也就是说,作为高档羊毛产业的新兵,她得把能找到的最好的人才招募进来,而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农场内部。
现在她意识到,不论愿意与否,她的心思是片刻都不能离开这个新项目了。她所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她明白,矛盾冲突都是难免的,正因为如此,在新部门和现有各部门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就尤其重要。
跟农场的其他业务相比,高档羊毛项目要困难得多,并且,咱们不能使用现成的计划模板。于是,他们俩把业务计划写下来,并对部分作了标记。接着,爱因斯坦监督马尔夫严格按照计划行事。他逼着马尔夫把每一个取得的进展都当作“发展动向”记下来,这样就能迅速发现新迹象、获得新的经验。
最后,温莎农场保住了。迪尔德丽感到十分欣慰,温莎是一个家族经营的农场,大家都是她的家人。温莎这个农场是畜禽开创的,并将永远由畜禽自营
知识总结
起步
1.在任何一个改革过程中,创意都只是个开始而已
2.在革新中若想取得进展,不能只把目标布置给革新项目主管后袖手旁观
组建团队
1.要给革新部门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2.开创一个新的业务部门跟从零开始创办一个全新的公司是一样的
3.新部门和旧部门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正因为如此,在新部门和现有各部门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就尤其重要
制定计划,评估进展情况
1.把学习-从严格的实验项目中学习—放在第一位,以后就能作出更明智的决策,收益也就水到渠成了。
2.确保每一份资金投入都用在刀刃上
3.对革新部门的主管,对其业绩考评要建立在他是否严格执行原初计划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