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精选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09 08:30:22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1-09 08:30:22   小编:

《旅行人信札》是一部反映旅行者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挣扎和思考,展现了人在面对陌生环境和人际关系时的脆弱和孤独。读后让人深思旅行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旅途中找到自我,重新认识自己。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一)

我很喜欢陈嘉映。

看《感知·理知·自我认知》觉得他幽默、平和,想象中是个风趣的人,后看《十三邀》觉得他老气横秋,有点傲气,再之后看《哲学·科学·常识》又感觉他平和中有种失落。

但他文字中的简明达意始终让人感觉舒服。

按写作时的岁数,《旅行人信札》时的他近不惑之年,但却满是少年锐气,饱读诗书、文采了得,兴致好、性情豪、胆气足,乘兴而来、乘兴而为,遇良辰美景总有呼朋引伴共享美好的豁达豪情,这场两个多月的长游,想来与他的感知相互促进,已经能从诸多信件的思考中看到往后谈感知的影子。

我时常感叹年轻真好,这时看这本书偶尔会莫名觉得陈少年心性颇多,随即就对自己这种居高临下的想法而惭愧,相似的年纪,不是他意气风发满是少年心性,而是我自己老气横秋,早丢了少年锐气与豪气。

我想为什么自己老气横秋,不至于是什么生活的压力,也怪不到缺乏活力与开放包容的环境,不平于世事又苟且于世事,总归是自己书看的太少而想得太多。

但有时又想,努力奋斗不过身世关系的点缀,又忍不住长叹连连。

当真是无趣的自己。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二)

“我们已不是活在探险家的时代,所有的地方就算再偏远,也几乎都有人抵达过。大量的照片和经历被传送了出来。这是一个信息充足、旅行更加便利的时代,要去到电影中、小说中、历史中那些描述过的地方,好像没那么困难了。描述多了,可以想象的空间却好像少了,即便透过寂寞星球也很难再能碰触寂寞。

旅行方式一直在转变,也许要花更大的气力去选择避开而不是选择探索;也许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了观光景点,但是生活中和风土民俗中的细节是一直在变动的,仍然可以找到一道菜,一个角落,是自己的体验;也许再也没有到不了的岛屿了,但抵达的过程和心情仍然是百分百专属的。在现代找不到的,于是透过了书,穿梭时代去想象,毕竟旅行永远是想象和真实并行的。”——詹宏志

“如今一个人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所谓边境那东西已经不复存在,冒险的性质已彻底变样,“探险”和“秘境”等字眼也迅速落伍,在现实层面几乎不能再用了。电视上至今还在搞那种加长节目,冠以某某秘境等带有大探险时代意味的标题,但几乎没有哪个人会天真得信以为真。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游记来说,当今时代恐怕并非幸福时代。但不管怎样,旅行这一行为作为其赖以形成的形式,或多或少总要迫使旅行的人改变其意识。既然如此,我认为描写旅行的作业也必须相应地反映其动向,其本质无论哪个时代都不会改变,因为那是游记所具有的本来意义。“去了哪里,发生了如此这般的事,做了如此这般的事”——仅仅连篇累牍地罗列这类奇闻逸事,人们很难读下去的。“哪怕远离日常,也是同日常比邻而居的”——我想必须综合阐明(顺序颠倒也没关系)这一点才行。真正的新鲜的感动正是从这里产生的。”——村上春树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三)

一本由给友人在自己旅行中所见所感寄送的书信组合而成的书,由于本身就是书信的格式,很多时候作者都是有感而发,随性而写,尽兴而终,读来会有娓娓道来的述说之感。想看更多书评,也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风花雪月的韶光”。

作者用两个月的时间游历了祖国的西南,华南,东南和华东,绝对是人生中非常值得骄傲和纪念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能花上一段时间,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想来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相比作者,还有你陪我一起走,实在是幸运至极。

此刻,因为疫情被封在写字楼里,别说游历祖国,哪怕出个办公楼大门也是困难,大概创了我在办公室待的时间记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非常喜欢这两句话,也让我有了用公众号记录自己读书,研究每个城市旅游攻略的想法。

当然,《旅行人信札》对我最大的影响,还是让我有了奋笔疾书的冲动,哪怕碎片的、零散的、甚至于灵感乍现的,都是我思维的源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更倾向于深度游玩,而不是走马观花的形式,一个城市住上一周,用心感悟每个大众的、小众的、喧嚣的、静谧的、时尚的、厚重的、典雅的、粗俗的风景,都可能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悟。

回到本书,在80年代的中国,作者能在这样的环境下,2个月游历这么多地方,实属不易,旅途颇有徐霞客的感觉。

作者陈嘉映,现在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任特聘教授,有很高的学术建树,同时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我想,也许越是热爱生活的人,越容易探求存在的价值,越愿意追寻哲学的真谛吧。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四)

读此书,感触很大。文字的摇曳多姿,字里行间透露的学识、修养与思考,让我对彼时那个年轻人,既钦且佩。这还是次要的。

那种随心所欲的写作姿态,从而表现于文字中的洒脱自然,最让我嫉妒。

自家有病自家知。我的文字,从小就有矫揉造作之弊,匠气太甚,属于文字中的末流,可能最适合作政治宣传用——空洞的激情,自以为是的文采,正对了氓夫愚妇们的口味。

如果说这辈子只留一篇文章传世,我会选《雨,以及装得像个人》,是日为少年的恋情所苦闷,酒饮正酣,又为豪雨所激,一腔郁愤无从发泄,喷涌成了那几百字。那一篇文,或者会稍稍少了些笨拙的雕琢与匠气。

忘了在哪儿看的,说写作时,最好悬想一对象,假作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他写的,都是给他读的。有这样一个具体对象,文字才能有所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至漫无归依,或因为想讨好所有人而浓妆艳抹,反遮盖了本就不多的一点灵性。

《旅行人信扎》的好,有收信人,该是一大原因。

武术的套路是给一般庸手练的,写文章的好手也从不会依着什么范式规程,只信笔写来,怎么舒服怎么写,写到会心处,自己先畅爽起来。陈嘉映在山间石上、荒村野店之中写这些文字时,肯定不会想什么起笔陡起、收束有力,他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的,写出来,给亲友看,如此而已。

做惯了语文试卷的人给我上面的话做归纳总结,大概会给戴上『写作学的自然主义』这种帽子:写东西不用训练,想怎么写怎么写,学太多技巧反是累赘。

这种交流上的误会,因为人类的自以为是,总是无法避免,所以我就再啰嗦两句。

文章写得好,有一个必要条件,是表达要准确。『准确』二字,说来简单,却殊难做到,非有大量的训练不可。新文化运动诸前辈提倡白话文时,说要『我手写我口』,『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做』,可是看看周围,有多少人能把一件事利利索索、干干净净地讲清楚?这需要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词汇,正确(且不说严谨了)的逻辑;若要让听(或读)的人更方便理解、更容易接受,或者更有兴味容你把话说完,少不得又要加上些奇特的想象、丰富的学识、深入的思考……

我爱陈嘉映的《旅行人信扎》,就在于他具备了以上所有的素质(外加深厚的中西文化根柢)之后,还能自自然然地说话,说人话。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五)

你有没有经验,去了很多地方旅行,除了拍照留念证明去过之外,根本不会写下什么文字记录你对那个地方的看法,美景的感受等等?!

看完陈嘉映老师的《旅行人信札》,除了像跟随他一起去周游了大半个1981年的中国之外,更直观地感受是,哇,会写字就是好耶,他怎么可以把一趟旅行记录得如此活色生香,引人神往,哪怕那些地方你也曾经去过。

而且特别之处在于,这本旅记是以25封家信的形势记录旅行中的见闻与思考,特别到像是他正坐在你对面,你们中间的桌子上摆了一壶茶,还有数盘小点心,你可以边吃边喝边听他跟你碎碎念,他上次旅行中遇到了哪些温暖到他至今仍能记住的人,哪怕大家从此没有再见面。他上次旅行中如何深夜爬山,差点遭遇危险。你边吃边喝边听他讲,听到关键动人处,愣是忘记放下手中的茶杯,对,就是这种投入的身临其境之感。

如果你以前也跟我一样并不喜欢看游记一类的书,推荐你看看这本《旅行人信札》,下次旅行,你也可以记录下什么供日后翻阅,回忆起来嘴角带笑的文字,下次旅行在异地看到夕阳,你也可以说出“一轮斜阳之下,颇见气势,却也未太久驻,何必总把那辉赫的光景直看到黯淡时分”!而不只是长啸一声感叹,“啊,落日好像咸蛋黄!”

《旅行人信札》读后感(六)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书了,新到手的书一口气给看完了,实在是欲罢不能。

本书是作者在1981年历时两月多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时寄给北京亲友的信件,除了记叙旅途见闻,主要还是记录触景所生之思。全书文风正如作者所言:「远避烂漫芜杂,做到质直准确干净」,寥寥数语,意境全出,非有深厚的古文根底不能如此。更兼作者贯通中西,泛观博览,每每能在记叙经历中化用古今中外之典,其巧思令人击节。当然全书最令人叹服的是作者贯穿全文的深沉之思,唯有此系统性的深思,此书方才超绝一般游记而可跻身经典,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记记所见所闻,发发感想,总是容易、轻松的,虽然记录也有精彩与否之分,感想也有深刻与否之分。但这些东西总代替不了系统艰苦的思考所生产的果实。」

作者贯通中西显然不止是流于文字、典故这样的表面。他是西哲大家,却深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三昧,这不但体现在文中对古圣贤刚健伟岸、造福苍生、宁静淡泊的人格的推许,更在融会中西哲思的行文中。

例如过在成都武侯祠对诸葛亮高洁人格的推崇:

又论李冰父子:

谈到陶渊明、朱熹、李白、王阳明等人:

这是谈人,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他说:

这是浅的,更见功力的是中西哲思的会通:

游庐山时,结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典故阐发海德格尔的「Sorge」:

佩服佩服。

只感慨自己看到这本书太晚,若在高中,或许还能早早做些文化功底的积累,不过当下也许是理解陈老师感慨的最好时机,毕竟写这些信札时的陈老师也同我一样,正「站在青春的边缘,感觉到时间的离心力正在把人们抛出去,抛出动荡、冲击、炫目的人生中心,抛向安稳的常规生活。就是那种即将寂静下来的惜别之情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