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的死结》通过对晋朝政治体制、社会矛盾和文化困境的分析,揭示了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作者指出,晋朝由于统治阶级内部腐败、外患频生,导致统治基础瓦解,最终导致灭亡。文章深刻剖析了晋朝的历史命运,给人启示,引发了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
晋朝的死结读后感篇一
在各大历史论坛中,如果要问在历史上哪一个大一统王朝最窝囊?恐怕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晋朝。那么,为什么西晋王朝会背上这么一口黑锅呢?
沈刚老师的这本《晋朝的死结》就试图解答这一问题?他将西晋和东晋的每一个重大发展节点都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分析出了这个“瘸腿”王朝的不足。
在沈老师看来,作为终结魏、蜀、吴三国的大一统王朝,西晋从建立时就有些“先天不足”,其根源就在于西晋王朝的实际创立者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曾指洛水为誓,绝不亏待曹爽,让他做一个富家翁,可是言犹在耳,曹爽等人就ren头落地。司马昭更是指使贾充当街除掉曹髦,让皇帝这个牌子失去了神圣性。
这些事情让司马家族不敢谈忠,只能以孝治天下,这也是李密《陈情表》中那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来源。为了巩固王朝,司马炎不得不重新打开了分封制的魔盒,这也导致了八王之乱,西晋的国力不断被削弱。
等到了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论调甚嚣尘上,再加上王敦等人的持续叛乱,东晋王朝的实力更加衰弱不堪。
各大门阀家族的轮流执政,更是让司马家族威严扫地,桓温更是几次试图文鼎,若不是因为生病,凭谢安一个文人,又怎么能阻挡的了桓温的篡位之路呢?
有趣的是,经过百余年的搏斗,琅琊王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大族也无力像司马家族一样登堂入室,两者携手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最后的得利者竟然是草根刘裕。
但是,这样一来,南朝再也无力击败北朝,最后魏晋南北朝争夺三百年,终究落入了杨坚的大隋。究其根源,与晋朝不无关系,这也是本书《晋朝的死结》所带来的价值。
晋朝的死结读后感篇二
晋朝总共才155年的历史,总是看得让人脑袋青痛。
错综复杂的关系,东晋、西晋的迭代,皇位的纷争,外族的侵入。。。有时候会觉得有刹那的光辉,又有迷雾阴影,让人看不清楚,很不好理清头绪。
《晋朝的死结》就光这书名,就捅破了这层玻璃纸。
一个人的纠结叫纠结;一群人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就形成了死结。
错综复杂,身不由己,眼高手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如同乱掉的毛线团,终编成了死结。
《晋朝的死结》这本书帮我们探寻那段历史的隐秘角落,梳理了深层逻辑。
作者以锐利的史识,穿透时光迷雾,不仅揭露了晋朝得国不正之殇,更深入剖析了其政治生态中的致命矛盾。
从司马氏篡魏的惊心动魄,到八王之乱的骨肉相残,再到桓温北伐的壮志未酬,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映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困境与挣扎。
该书的一大亮点是对人物与事件的多维度剖析。从司马氏篡魏的权力更迭,到皇室内讧,再到桓温北伐的雄心与遗憾,每一次重大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及文化环境紧密相连。
作者通过这些典型个案,生动展现了晋朝政治生态的复杂性,以及那些看似偶然事件背后的历史必然性。
“死结”,在此书中被赋予多重含义:既有司马氏以暴力奠定基业的原罪,又有儒家正统与现实权谋的撕裂,更有士族门阀与皇权间的微妙博弈。这一切,共同构成了晋朝难以挣脱的历史枷锁。
晋朝155年的发展,就是“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这么一个过程,一步错,步步错。
所谓“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意思是,羽毛虽轻,积聚多了,也能把船压沉;物品虽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这句话常比喻小事积累起来,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并非单纯批判或颂扬,而是力求客观公允。例如,提出晋武帝作为仁君的形象,以及对桓温篡位意图的新解读,这些新颖且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均基于详实的史料分析,为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此外,附录的《晋大事年表》与《十六国一览》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参考资料,极大方便了读者对晋朝历史脉络的快速把握,同时也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的入口。
晋朝的死结读后感篇三
在华夏历史之中,可能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便是三国,这是因为《三国演义》广为传播的关系,可即便是《三国演义》,当诸葛亮等群星落幕之后,三国后期的历史变成鲜为人知,可三国的后夜却开启了民族大融合与玄学的发展,那这一切都是怎么出现的呢?本书便给出了很多视角。
本书从司马懿三父子开始写,便是让读者能够从熟悉的历史领域进入陌生的历史领域。关于司马懿,这可是历史上争议非常大的一位人物,有人说他让中原之地陷入了无尽了战乱,让各方蛮夷得以在中原横行无忌,也有说他结束了曹魏在中原的残暴统治,废除屯田制等严苛的制度,让民生得以修养恢复。那通过本书,我们又能看见司马懿的哪一面呢?
曹魏的得国不正,让其只能与天下为敌,即便是自己的亲族都不敢信任,导致在曹睿时期都不敢给与曹氏一门权力,最后只能将权力寄存在曹爽一个平庸之人的身上(曹真一族与曹丕一脉并不是一个派系),而且任用何晏等清谈人士执掌朝政,也深深得罪了士大夫集团,为司马家赢得士大夫群体的支持埋下的起因。
曹魏的得国不正的后续影响,让其的继承者们都处于一个死结之中。作为正统政权系统,或者说一个“王朝类型”来说,曹魏、西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父子兄弟。哪怕是时间最长的东晋,其实也一直处于政局动荡的状态,要么就是权臣门阀操纵皇帝,要么就是地方强藩凌虐中央,再不就是外镇宗王谋反,还有就是北方强敌逼近,濒临亡国灭种。
很多人将五胡在中原的为所欲为完全归罪于司马家的无能与内讧,其实在东汉末年,各种边患问题就层出不穷,经过曹魏的愈演愈烈,终于在司马家掌权的时候出现了总爆发。司马家是延续了曹魏的做法,将军力集中在首都,可是在八王之乱之后,中军被消耗殆尽,便无力抵御外部势力了,虽然早期八王之乱只局限于宫廷政变,但他没有如往常一样恢复秩序,而是动乱的扩大化,这是历史罕见的。
本书通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恒温等魏晋人物经历,写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当晋朝的迷雾一层层开始退散,看见的也还是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