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离线·滤镜读后感锦集

离线·滤镜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9 02:05:14
离线·滤镜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2-19 02:05:14   小编:

《离线·滤镜》这篇文章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通过滤镜的比喻,作者传达了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虚假自我的现象。文章呼吁人们要珍惜真实的自我,不要被表面光鲜的外表所迷惑,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追求真实的幸福。

离线·滤镜读后感(一)

读懂这本《滤镜》,传媒人的DNA动了!

从胶片摄影到数码摄影,再到最近这一两年基于机器学习的AI画风模仿

从看人看世界的“有色滤镜”,到维基百科的“系统性偏差”

从滤镜造就的“同质化荒漠”,到脑机接口的智识的滤镜…

像是看了一场没有废话版的播客圆桌讨论,从光学、摄影、美学、哲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度挖掘了滤镜的话题

似乎回到了大学课堂上,要做主题或者论文开题时的全方位头脑风暴(brainstorm)

其中,让我惊喜的有

▪真理的凝视”:

“真理的凝视是多元的、民主的、延展的;一种理解的、包容的、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通向幽微处、通向精神世界的观看”

(想到因为《我的阿勒泰》了解到的,“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的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你”

▪图片的强制已经渗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面临着来自二维世界的威胁,这其中的荒诞性是科幻小说才有的”

(我想,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人,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自己所在时代的荒谬性吧!就像“平面国”里的人,很难理解三维世界的运作模式,也很难被“直线国”的人理解

离线·滤镜读后感(二)

每天早晨起来,我最期待的就是拉开窗帘那一瞬间,有时候天边泛着鱼肚白,只有微微的亮光;有时候天边有着明显的渐变色,从橙红色到暮色,色彩总是变化得如此自然;运气好的时候会看到美丽的朝霞,金色的、橙色的、粉色的,云朵状的、薄雾状的、拉丝状的,煞是好看。 . 我喜欢用相机拍下这一幅幅绝美的油画,却总感觉相机拍不出眼睛看到的美,习惯性的,我会给照片调色修图,希望尽可能接近真实所见。 . 谈到修图,不得不提现在的各种app真的太方便了,只需要选择喜欢的滤镜,轻轻一点,什么样的风格都可以立刻呈现在眼前。“滤镜是重构世界的魔法”这句话说的可真是一点儿没错。 . 这期《离线·滤镜》和我们探讨的就是“滤镜”这一主题。 . 你知道相机的成像原理吗?你知道颜色是如何转化成数字信号的吗?你知道模糊、锐化的背后只是一组运算公式吗?高清数码摄影的背后,是科技的发展和技术迭代,我们一路享受着科技的红利。 . 在这个美颜的世界里,那个没有痘痘、没有皱纹、肤白貌美、永远年轻的形象成为别人眼中的我们。 构图、摆拍、美图,似乎所有人都是享有美好生活的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 帅气、美貌、乐观、正能量,人设成为了从明星到普通人都拥用的一种人格滤镜。 甚至连语言,也成为一种滤镜,固化着我们的思维,汉语是谦逊的,英语是自由的,德语是严谨的,西班牙语是热情的…… . 滤镜成为了事物最表面的一层外衣。 . 摄影滤镜、人设滤镜、语言滤镜、思维滤镜,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虚构的被蒙蔽的世界中,并且是心甘情愿乐在其中。当拍摄者消失了,滤镜完成了自我表达后,我们是否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为何要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找回一个真实的世界? . 很喜欢书中的那个科幻故事,当女孩摘掉了蒙蔽双眼的芯片回到现实中时,尽管她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走进一流的大学,但她看到了很久看不到的自己的——心。 . 我们或许是活在一个“他们想让你看到什么,就让你看见什么”的世界里,但至少,当我们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可以思考,不要让滤镜轻易过滤掉那部分生活和自我的本真,我们有权看到自己想看的。 . 这个时候,该去重温一下《骇客帝国》了。

离线·滤镜读后感(三)

有些聪明人对日常所见之事的敏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我最近阅读《离线·滤镜》时反复浮现的感受。

提到“滤镜”,大家都知道是修饰照片和视频的数字工具。通过各种App,我们可以轻松为画面增添风格化的视觉效果。如果你稍微接触摄影器材或电影制作,还可能知道物理滤镜的存在——一种挂在镜头前面的薄片类的东西。

然而,大多数人对滤镜的理解就是“它好用”。它的确好用,能让普通的影像变得更加迷人和有特色。大家可能会研究滤镜怎么用,世面上又流行什么风格滤镜等,然后我们一般就不会再去思考什么了。

少数更有好奇心的人,可能会进一步探索滤镜背后的光学原理,或是数字显像的物理逻辑。尽管这有点技术含量了,不过也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存在。

但是我看《离线·滤镜》,这就非常震撼我了,因为它里头论述了我思考“滤镜”这个话题时,完全想象不到的角度和领域。我觉得这种作品特别适合年轻人看,因为它可能是那种最贴近生活的哲学启蒙书,能改变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维度。

前述我们说到“滤镜”,只是说“滤镜”。但是按照《离线·滤镜》里作者的看法,实际上讨论这个问题要从感官说起。这就有意思了。因为感官其实介入了“主观”这个神秘的元素。

当我们说“看到”一个物体时,实际上经过了复杂的过程: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反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被视网膜接收后转化为神经信号,大脑进行解读和重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感知系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滤”和“编辑”了大量信息。比如我们只能看到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然后大脑还会自动补全视觉盲点,其次我们如果看过《四季时光》之类的无字书,还会意识到注意力会选择性地突出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

所以,一旦从感官这个角度来讨论,我们常用的滤镜,跟我们上述所讲的天生就具备的认知过滤机制,没有本质不同。它们都在进行信息的选择、强化或者削弱。

但注意了,我们这么认为,是因为我们有关于脑科学的知识,而这个知识并非先验的,很多都是慢慢人们才发现。在没有这些知识之前的时间里,滤镜就必然引起人们对“真实”与“虚幻”的讨论。不添加滤镜被认为是真的,而添加滤镜则被认为是在造假。这个争执的背后折射的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让我想到了绘本这个载体,故事书自不必说,那为什么科普书也更愿意手绘而少做实拍呢?其原因就是一张照片你很难超越被观察者的视觉表现,但是绘画却可以。在经过抽象提取以后,绘画在展现事物的视觉部分之外,能够用独特的绘画语言突出它更多的内在。后者看起来像是造假,然而却是另一个层面的真实。

事实上,在摄影史上像德国摄影师海因里希·库恩这样的大师,就认为摄影必须传达“主观事实和内心感受”。那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假假的滤镜反而具备某种更深层次的真实性。艺术史上的印象派画家们,所秉持的看法也很类似。他们在当时提出了一种对现实的全新诠释方式,这种方式不再执着于传统绘画对物理现实的忠实再现,而是关注主观感受、光影变化以及瞬间的情绪捕捉。这其实也是一种被抽象出来的滤镜,今天很多APP就有这种滤镜,可以进行一键转换。

所以,你看见了吗,滤镜它是伴随技术推动而出现的,具有特别的文化意义的一种事物。这些非常聪明的人,经由这个东西,思考的是光、人的眼睛、视觉神经,乃至于对身体和精神的探索。

《离线·滤镜》还不止讨论由滤镜牵扯出来的感知的主观性,它还讨论了另外两件事:照片的真假性和语言具有的滤镜效应。这也是很值得分享的内容。

在没有手机拍照的时代,摄影先驱曾经通过影展的形式,思考如何以不同的视角去捕捉光影。尤金·阿杰特曾拍摄了一万多张关于巴黎的照片,在里面他选择关注的视角极为丰富,可以说什么都拍。无独有偶,美国摄影家威廉·埃格尔斯顿也秉持这种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拍了无数照片,还精选1000张组成一个主题摄影集,目的就是表达用相机的视角平等地拥抱一切事物。

然而他们这种突破窠臼的想法,在人手一个手机的世界,却依然显得另类。现在每个人的手机里谁还没有成百上千张照片。然而在网上发出来的内容,却更多地像流水线式产品。取景、姿势和表情都很雷同,书里有个很厉害的形容叫作:一片同质化的视觉荒野。

这种趋同产生了一种力量,被韩炳哲称作“符号的逆转”,技术塑造的形式美,以产品详情页的形式反过来接管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到处是美到假的图像,但人们信仰这些。最后甚至出现了所谓“人设”这种东西,就是你本人是怎么样的根本不重要,你的商品化的卖点是你的立身之本。一切都显得很荒诞。

滤镜效应还不止出现在图片上。我们每个人掌握的语言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大滤镜。书上举了双语习得者的体会,跟现实生活里的朋友的感受一模一样。就是说中文的时候是一个人格,一旦开始讲外语,就会出现另一个人格,或者说另一种思维状态。这一点在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假说里也有。

澳大利亚昆士兰有个部落讲一种叫做“古古语”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使用“左”“右”“前”“后”这样的相对方位词,他们只用绝对方位词:东南西北。这就导致说话者必须时刻保持对方向的精确感知,因此使用古古语的澳大利亚原住民发展出了极强的方向感,即使在陌生环境中也能准确指出方向。他们的空间认知方式与使用相对方位词的人群有明显不同。

所以你看,语言文化对人类的认知也会产生很不一样的影响,这就回到了我们开头的话题,一旦介入主观,一切的讨论就会变得十分深奥而迷人。这一切指向一个本体论问题:如果所有认知都带有滤镜,那么所谓“真实”到底是什么?此刻,世界的真实性被瓦解了。

书里给的一个参考是:你在语言的相对束缚中,依然拥有认知世界的无限自由。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些东西对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什么用?其实,正是这些无形的滤镜在默默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选择。

当你在朋友圈发照片时,如果觉得自己的拍摄不够完美,总忍不住要加滤镜,修修图。那这可能不是你的问题,而是我们早已被“标准美学”绑架了。当你意识到,这些所谓的“完美照片”本身也是修饰后的产物,也许就能放下不必要的焦虑,重新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又比如,当你和朋友因为一句话起了争执,或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发现难以互相理解,也许并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大家都在用各自的“文化滤镜”看待问题。理解这种差异,我们便能用更包容、更开放的心态去对待每一次交流。

所以,像这种通俗易懂的哲学书,它能告诉你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有时候并不需要更多的技巧,只是需要一种更深刻的觉察和理解。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