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100字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0 05:51:22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20 05:51:22   小编:

《文学或者音乐》是一篇探讨文学与音乐之间关系的文章。作者认为,文学和音乐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却有着相似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共鸣。文章通过比较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阐述了它们在情感传达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共通之处。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一

《文学或者音乐》是余华的读书、听乐笔记集,是“三十年阅听史”的“回望”。除《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写莫言的《欢乐》外,其余均写外国作家、音乐家的作品。“叙述”是余华理解文学、音乐作品的切入点,余华写这些读书、听乐笔记只是想“破解叙述之谜”。余华达到了目的,书因此有了特殊的深度与广度。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二

可能我还是太年轻了,这本书看起来还是不怎的舒服。

有些时候觉得文学是一些人想多了,因为如果让我看文学,需要在心里默念这些字,我会觉得很不舒服,而且是需要自己额外付出努力的。但有些文字不是,是我不用费力就能忘记世界的。所以这本书,也就以没看完结尾了,或许未来还能继续看吧。因为现在看他会让我处于想太多的境地,包括第一篇,不能让我纯纯粹粹的做人,自我抨击和怀疑主义太强了。

这本书里的叙事体我还能接受,仿佛就是给我推荐出来了。尤其是茨维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成功给我安利了两个作家。想看陀式的罪与罚。想看茨维格的作品。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三

就很难受,断断续续看了一下午,发觉我的很多自以为是的观点被狠狠按在地上摩擦了。在我前两年无意识地将目光焦点从外部转移到内部时,绝望也铺天盖地而来。就在契诃夫的等待里徘徊,就在川端康成的柔软里随波逐流,成为怀疑主义的帮凶?如何去缓解自我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我越追求情感的深度而摒弃空洞的思想的深刻,就越是与现实背道而驰。但至少有一点好处,单纯地拥抱真实和知识,抛弃意识形态,可以消解时间带来的苦难。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我欣慰:我们对于阅读的体感是类似的,都如同胆怯却渴望的孩子。余华说自己像拽着前人衣角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行走,我说自己像被摸了摸脑袋的孩子得到了宽慰。再深刻点说,我待在茧房里,他们只是反复旁敲侧击地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已。我像是接收到了某种勇气跟指引,开始一点点抽丝剥茧。我们一起造了扇任意门,而他们就站在门口,送别每一个即将越过这道门槛并上路的我。

最后,我永远喜欢柴可夫斯基。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四

“作家谈文学往往有一个特点:很独到。他们运用的是自身的经验,是主流观点之外的思考,是跟随自身性情另辟的蹊径。另一个特点,是很形象、精准,善于用言辞捕捉模糊的特点和气质,毕竟这是作家的看家手艺,经这行家里手一讲,就像相机对好焦了一样,视野中的景象立马变得清晰。作家谈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其直觉性和象征性,与文学研究者不同的是,作家通常以直觉、感知、象征来代替系统细致地分析。

这像是李建吾的象征主义式批评,追求对文本的审美直觉感悟,注重阅读过程中 “印象”和“感受”以及主观的“提纯和精炼”,他们将文学批评当做一种在文本中的灵魂探险,强调审美的独立和个性,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作严谨却空泛之语。在序言中,余华将写与读比喻成“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批评又何尝不是创作,看着锅中的美食,不也是品尝吗?” 摘自余华《音乐与文学》评论 李健吾还是好的,在那个年代的批评家里面算独树一帜的。印象批评还是得看古典文学,比如顾随(他和叶嘉莹的区别有点印象批评和学院批评的味道)。之前看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里面象征批评也很广泛,尤其是李白、王维、孟浩然、李贺这些。可以借用现代意象派、超现实主义,再用中国古典文论里面的概念。什么时候可以以古典文论诠释超现实主义诗歌啊,之前看过一本“逸”的美学空间阐释。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五

“作家谈文学往往有一个特点:很独到。他们运用的是自身的经验,是主流观点之外的思考,是跟随自身性情另辟的蹊径。另一个特点,是很形象、精准,善于用言辞捕捉模糊的特点和气质,毕竟这是作家的看家手艺,经这行家里手一讲,就像相机对好焦了一样,视野中的景象立马变得清晰。作家谈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其直觉性和象征性,与文学研究者不同的是,作家通常以直觉、感知、象征来代替系统细致地分析。

这像是李建吾的象征主义式批评,追求对文本的审美直觉感悟,注重阅读过程中 “印象”和“感受”以及主观的“提纯和精炼”,他们将文学批评当做一种在文本中的灵魂探险,强调审美的独立和个性,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作严谨却空泛之语。在序言中,余华将写与读比喻成“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批评又何尝不是创作,看着锅中的美食,不也是品尝吗?” 摘自余华《音乐与文学》评论 李健吾还是好的,在那个年代的批评家里面算独树一帜的。印象批评还是得看古典文学,比如顾随(他和叶嘉莹的区别有点印象批评和学院批评的味道)。之前看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里面象征批评也很广泛,尤其是李白、王维、孟浩然、李贺这些。可以借用现代意象派、超现实主义,再用中国古典文论里面的概念。什么时候可以以古典文论诠释超现实主义诗歌啊,之前看过一本“逸”的美学空间阐释。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六

【藏书阁打卡】

阅读文学作品和听古典音乐是余华热爱的事情,也对余华自己的写作和生活产生了影响。

这本书是他多年读书感想和听古典乐感想的合集。因为自己听古典乐的经验和知识有限,后面古典乐相关的文章就匆匆翻过了,记下了一些作者喜欢的音乐家的名字。

读书感想占据了本书三分之二的篇幅,除了从中获得一些书籍和作家的推荐外,更重要的是,从这些文章中感受到了余华对读书极大的热情,以及对一些国外作家和作品生动的对比和分析。

在谈及二十岁第一次阅读《罪与罚》时,余华写到:“我夜以继日地读完了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述就像是轰炸机一样向我的思绪和情感扔下了一堆炸弹,把二十岁的我炸得晕头转向。我当时太年轻,承受不了陀的高强度的叙述,此后几年里我不敢再读他的作品。”读完陀之后,余华形容再读其他书时,都觉得味道清淡了,直到遇到茨威格,他把茨威格形容为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种作家之间风格的对比和联系在这本书里还提到了很多,比如鲁迅和博尔赫斯,胡安·鲁尔福和马尔克斯,卡夫卡和川端康成等。

对这些伟大文学作品的阅读,除了对写作有帮助外,余华还写到: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七

《文学或者音乐》 作者余华,2017年出版。作为知名的小说家,写起杂文散记,居然如此不堪,这在作家队伍中,也是极为罕见的。记得作家王小波,不仅小说有趣,那杂文集,喜闻乐见,不仅思路敏捷,条理清晰,还带有截然不同思辨,和幽默。所以才会有老作家王蒙,专门写过文章,夸奖王小波的杂文好。莫名奇妙的是,余华的杂文集,不知所以。我记得多年前,已买过他一本《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读起来味如嚼腊,甚至大部分没读懂,一字一词阅读,清晰明白,整段下来,还有勉强认知,到了一小章小结,完全是云雾环绕,水中捞月,不敢苟同。我想,音乐在余华的笔下,成了文学艺术的舞伴,不仅二者相辅成,甚至高于文学与生命,但作家到底讲了些什么,至今仍浑然不知。时隔多年,余华写了小说《第七天》,败笔,前段时间,重读《许三观卖血记》,觉得有点意思,然后,才读到了这本《文学或者音乐》,然后,再次陷入云雾,标志性的环绕与转圈又回来了。首先,除去前面文学经典作家的几篇近年作品,其余的仍是老路子。文学评论,满篇满章洋溢,四溢射出,搞得一身腥。威廉· 福克纳与胡安· 鲁尔福,茨威格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与契诃夫,还有卡夫卡,那些伟大的作品在余华的笔下旋转,人物也在余华的笔下昡晕,几者之间相互关联,事实上又漠不相关,余华不仅用力过猛,还肆意妄为,因为他满足了自己的倾泄欲,一泄千里后的结果,是自我观点的放纵,然后让读者买单,甚至于音乐评论部分,也是故弄玄虚,虚头八脑。当然,我相信作家在书写时的真诚,但这种真诚,是建立在自我满足后的泄欲,是缺乏理性支撑的絮絮叨叨,最终,作家被文字与习惯所左右,写出了乱七八糟的文字。多篇文章,来自于鼎盛时期的90年代,我想,作家甚至到了某种强行执行的附庸风雅,爽了自己,害苦了读者。作为偏颇的读者,深感阅读的难受与煎熬,造成了不理解,于是,只能作出理解的偏执。所以,我想,放下余华的杂文,再不读他的杂文,心里就轻松多了。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八

《文学或者音乐》是余华的评论随笔集,前半部分评论文学和作家,后半部分评论古典音乐和音乐家。余华的文笔没的说,原来他小说的文风从《活着》开始转向朴实之后,积压着的华章锦句都用在了随笔上。

小说家对小说家的评论,有他们独特的风格和优势,不像专业的评论家那样,要顾及严谨、客观和复杂的学术规范(……)。在小说家对小说家的评论里,文学与文学直接相遇,诗与诗直接相遇,他们不寄希望于漫长的考证和严密的推理,而是直觉般瞬间抵达论证的终点,很类似中国传统的诗话。他们总能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作家联系在一起,并捕捉到他们内里的相似。随便举几例:

这就是小说家的语言,或许是片面的,但却是诗性的片面,片面的深刻,如诗歌直接命中真理的终点,甚至不需要道路。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九

余华是我迄今看过的写勃拉姆斯写得最好的。在《音乐的叙述》里,虽然笔墨不多,但尽能刻画其灵魂。关于勃拉姆斯,他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叙述:

一、天赋

「他的弟弟和他同时学习音乐,也和他一样都是一生从事音乐,可是他平庸的弟弟只能在他辉煌的阴影里黯然失色,所有的人都称他弟弟为“错误的勃拉姆斯”。」用反衬的手法体现其音乐天赋,同时表达了对平凡之人的怜悯。大家往往崇拜天才而轻视凡人,这种平视的视角是尤为难得的——只有一个作者能够平视所有人类的时候,他才有能力去写好所谓的天才。

二、性格

「李斯特为之着迷,请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坐到琴前,当着济济一堂的才子佳人,演奏他自己的作品,可是过于紧张的勃拉姆斯一个音符也弹不出来。」体现个性的自然、真实。

三、情感

「勃拉姆斯在舒曼这里领取了足以维持一生的自信;又在克拉拉这里发现了长达一生的爱情,后来他将这爱情悄悄地转换成了依恋。」“一生”这样漫长的时间描述,连续出现了两次。令人感触。

四、和时代的交互

「可怜的勃拉姆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就像是巴赫的和声进入了瓦格纳大号的旋律,他成为了一个很多人都想删除的音符。」

「他个人的品格决定了他的音乐叙述,反过来他的音乐又影响了他的品格,两者互相搀扶着,他就让自己越走越远,几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绊脚石。」

“想删除的音符”,“时代的绊脚石”,他正是站在时代的阴影之下,心甘情愿成为“逆时代潮流而动”的人。

五、人格

「这是一个内心永远大于现实的人,而且他的内心一成不变。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已经具有了五十三岁的沧桑,在五十三岁的时候他仍然像二十岁那样年轻。」他的人格魅力,来自坚持自我的不可变性,不被任何人的眼光影响,不被环境束缚,灵魂永远保持笔直的形态。

所以余华笔下的勃拉姆斯是这样一个人,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时代有着激烈的交流,同时保持着纯洁的人格。这是我们能想象到的一个人度过他的一生几乎最好的方式。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十

我第一次知道余华是通过《活着》,因为李健的力荐。再次读余华是因为今年李健的小型演唱会请到了余华,他当时对音乐的表达,让我认为这本书值得一看。

作家与作家都是能够相互影响的,余华在成为“余华”之前都读了哪些书,给他的写作风格带来了哪些碰撞,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答案。

而且看了这本书,你还会知道: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奇妙的作家,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教会别人写作的作家,他的徐淑丽充满了技巧,同时又隐藏不见。

▶️他认为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的是社会中的人,茨威格描写的是人群的人。

▶️他说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

▶️他认为博尔赫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似乎有意要使读者迷失方向,并且乐此不疲。即使一些最简短的故事里,博尔赫斯都假装要给予我们无限多的乐趣。

▶️将同样有sha人场景的《罪与罚》和《沃许》做对比,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威廉·福克纳的不同处理。福克纳写得比较隐晦,而陀老则是噩梦般的叙述。(看到这里我立马下单了两本中文版《罪与罚》)

这本书目前已入选我的年度最爱书单,电子书和纸质书我随时随刻都会翻开看看。甚至有的片段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斟酌余华的描述、探索他提到的作家。

因为《文学或者音乐》让我种草了一大批书单,书香节活动买的书全是在这里种草的。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十一

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像“楚门的世界” 每天往复两点一线之间,从一个高楼出来,通往小汽车或地下铁,又进入一个高楼。大数据监测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各类app拿捏了你的喜好。 幸好还有文学这片隐蔽的角落。我称文学是一块“隐蔽角落”是因为只有很少的人关注文学,真的太遗憾了!那些错过的人不知道,文学里有最大的自由。 当我跟随余华老师敲开卡夫卡、马尔克斯、川端康成、博尔赫斯的门,体验或重温了那些经典作品,我感受到了那种广袤、无限和自由。 一、现实世界到理想世界的边界。 记得最初读《雪国》时,随着那句“穿过边境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了。”仿佛从一个充满污垢的现实世界一下子踏进了世界之外的纯净国度。余华老师的鉴赏更加加深了我的这种印象。 “川端康成喜欢用目光和内心的波动去抚摸事物,他很少用手去抚摸,因此当他不断地展示细部的时候,他也在不断地隐藏着什么。被隐藏的总是更加令人着迷,它会使阅读走向不可接近的状态,因为后面有着一个神奇的空间,而且是一个没有疆界的空间,可以无限扩大,也可以随时缩小。为什么我们在阅读之后会掩卷沉思?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走进那个神奇的空间,并且继续行走。” 这种感觉同样可以在读博尔赫斯的过程中获得,博尔赫斯就像是掌管了从现实世界通往虚无世界的钥匙,阅读者跟随他去一起穿过那飘渺的时空之门。 二、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边界。 关于阅读感受,余华老师在重读《红房间》时谈到,那勾起了他二十多年来有关阅读和生活的回忆,甜蜜又感伤。“过去的生活已经一去不返,过去的阅读却是历久弥新。二十多年来我在阅读那些伟大作品的时候,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三、从一面到另一面的边界。 “生在死之后出现,花朵生长在溃烂的伤口”。 余华老师说:“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也没有美丑和善恶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他们对内心的忠诚使他们写作时同样没有了边界。” 音乐亦无边界,或者说可以跨越边界。文学的叙述就像音乐的和声。看似安静的阅读实质阅读者的内心跌宕起伏,阅读唤醒了自己经历里的细节、情节和故事,这是阅读的和声。 “对阅读者来说,重要的是他们记住了什么,而不是他们读到过什么。” 阅读的最终归处是自己,那是一种欣赏、共鸣、理解、被召唤的过程。阅读的人何其幸运!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十二

读完余华的这本书,断断续续用了几周,有时在去学校的公交车上颠簸着读,有时候在心不在焉的时候随意地翻翻,有时候是早起起不来,晚睡不想睡的时候读。

---

余华是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爱乐人士。这本书记录的,是他以小说家的眼光对小说的审视,以小说家的眼光对音乐叙述中相似部分的感知。比起学院的文学批评和分析解读类文章,这本书保留了很多作者作为读者的自我意识。就像他在《两位学者的肖像》中描述的那样,传记里时隐时现地漂浮着一个潜文本,那就是文本的作者。这是非学术界人士写作的好处,他不需要从论文中剔除“我”。

但这并不是说,这本书只是记录了主观的、私人的阅读和聆听体验,反而,余华在这本书中输出的文字非常精确和理性,让人觉得将批评写到这种程度,真的很厉害。这种写作的反面就是平庸的学术分析论文,或是纯粹私人性的读后感、听后感。

前半本书中,音乐的部分没有出现,读来更像是小说家的文学手札。而读至《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这一章,读者才正式进入本书的后半主题:音乐。余华在文学里领悟到的叙述技巧,他同样也在音乐中发现了。两种艺术的相通之处自始展开。前半部文学手札则成为了后半部论述的基础。

在他的叙述里,不论是小说家还是音乐家,它们对叙述的安排,对高潮、否定、色彩的看法是相通的。而余华精彩的地方正在于从细部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相通。比如,在《高潮》一章中,他将哈代在《红字》中对高潮之后以安详、温柔的叙述处理人物的做法,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高潮与后续相比较。

“《红字》中所有的痛苦、悲伤和怨恨都得到了凝聚,已经成为强大的压迫,压迫着霍桑全部的叙述。可是纳撒尼尔让叙述继续前进,因为还有着难以言传的温柔没有表达,这样的温柔紧接着刚才的激昂,同时也覆盖了刚才的激昂。在这安详和温柔的小小段落里,霍桑让前面两百多页逐渐聚集起来的情感,那些使叙述已经不堪重负的情感,在瞬间获得了释放。这就是纳撒尼尔·霍桑,也是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要用一个短暂的抒情段落来结束强大的高潮段落,因为他们需要获得拯救,需要在越来越沉重或者越来越激烈的叙述里得到解脱。同时,这高潮之上的高潮,也是对整个叙述的酬谢,就像死对生的酬谢。”

在对文字和音乐的敏锐感知的背后,我相信是作者对人生某些段落的深刻领悟。比如在人生极为痛苦的时刻,死亡将不再是痛苦,而是一种从痛苦中解脱的安慰。不管是霍桑笔下的人物,还是肖斯塔科维奇在乐思中反射出的自身景况,或许都具有此种底色。文学或者音乐,都是有关叙述的艺术,在表现同一种情绪的时候,竟然选择了相似的叙述,这让我感到很吃惊。这也让我相信,不同的艺术,表象虽然不同,但源头都是人类和人性。余华敏锐地抓住了表象后面的共通点,并用文字如此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光是这一点就令读者有一种饱食的满足感。

此外,这些文字本身也十分具有文学性,让人读起来不会像读论文那样感到难受。真正的文学批评,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既不避讳阐释者的鲜明自我,同时保留阐释的说服力,清晰、客观。前者影响阐释的可能方向,后者则是要能够有理有据,地基坚实。余华这本书,不仅展示了那些文学或音乐的叙述风格,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叙述风格,富有细腻和敏锐的感知和灵气,同时毫不缺乏写实的细节描述,这种风格我很喜欢。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十三

本书收录了余华三十八篇精读笔记,对余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者们都接二连三的出现。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余华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自己对于西洋古典音乐的热爱,对于音乐的热爱,余华甚至说道:没有任何艺术形式能和音乐相比。

当然,在这里,我主要将书中出现的书单简单例举。

书中多次提到了蒙田的思想和观点、以及但丁的诗句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米兰·昆德拉《笑忘书》《被背叛的遗嘱》

博尔赫斯《特隆·乌尔巴尔,奥尔比斯·特蒂乌斯》《永生》《南方》《乌尔里卡》《沙之书》《纳撒尼尔·霍桑》《红字》

作者语:看着《红字》听着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沃许》

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烈火中的平原》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礼拜二午睡时刻》《家长的没落》《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作者语:马尔克斯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瓜熟蒂落地将这些作品写出来,唯一的理由是那些想法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

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作者语:先读茨威格,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川瑞康成《伊豆的舞女》

卡夫卡《乡村医生》《在流放地》《变形记》《城堡》

作者语:两者之间要有时间空档,不要同时阅读。

布鲁诺·舒尔茨《鸟》《蟑螂》《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

樋口一叶《青梅竹马》

若昂·吉马朗埃斯《河的第三条岸》

辛格《傻瓜吉姆佩尔》

鲁迅《孔乙己》

作者语:鲁迅《孔乙己》和博尔赫斯《南方》一起读,两本都是惜墨如金的典范。

克拉斯奈斯《青鱼》

克莱恩《海上扁舟》

作者语:第一次让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是文学。

契诃夫《三姐妹》《草原》《一个官员的死》

马赛尔·普鲁斯特吧《追忆似水年华》

山鲁佐德《一千零一夜》

作者语:现实与虚幻的边境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罗伯-格里耶《嫉妒》

作者语:对话、场景和比喻

司汤达《红与黑》

作者语:当人物的内心需要表达的时候,学会如何让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人物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

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

西·伦茨《德语课》

斯特林堡《红房间》《古斯塔夫·瓦萨》《半张纸》

作者语:斯特林堡对人物和场景的夸张反而让叙述变得更加锋利,直刺要害。

哈金《等待》《南京安魂曲》《疯狂》《新浪》《池塘》《好兵》《战废品》《自由生活》

作者语:中国人在美国用英文写下的中国故事。

莫言《欢乐》

伊恩·麦克尤恩《赎罪》《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埃斯普马克《失忆》

马悦然《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

作者语:在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之际,我们很有必要重读经典,才有可能获得新的精神财富。

看似安静的阅读实质动荡澎湃

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去阅读

共鸣也好,反驳也好

都是缤纷时刻的来临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十四

他写作十五年,书中列举了毕生读过的名作,可以让你在读的时候或悲或喜,而我也几度差点跟着哭出声和笑出声来,情绪不能自控。

作者像我初中时期的语文老师,让你感觉如何突出文章的思想和灵魂,他分析罗萨写《河的第三条岸》,孩子在河岸等父亲那段,等了几十年后父亲终于被等到,但剧情在这个时候大反转,这位父亲的儿子居然又跑开了,你可以感觉到这是多么复杂的情感;

又讲如何叙述和制造悬念,用暗示中的暗示,看《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的故事,明明是山鲁佐德按照自己的梦境去寻宝藏地,却误入囚笼,一番审讯之后,他的梦变成了别人口中的笑话,审判官讥笑他自己也做过几次这样的梦,宝藏在另一个地方,结果讥笑他的人的梦却是真的,山鲁佐德就这样曲折的找到了宝藏;

再谈如何刻画人物和渲染,讲鲁迅描写孔乙己出现的那段,还有博尔赫斯在小说里写的那段——“我一连好几天没有找到水,毒辣的太阳,干渴和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成一本写作技巧指导。

好的叙述手法不仅能够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更能让读者在层次上熟悉事情的全脉。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常用到的是金字塔写作原理和通告式的函件,比较干净利落,话少直接,严谨,像人民日报记者。到后来读的作品渐多,又读到《史记》这类长篇巨作,学习到分门别类、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感觉许多作品并不以时间节点来写,而是根据重要性,或者讲是以人本身作为线索,或者是事件中的一个契机,贯穿全书。而余华带来的是别样思想,需要我在写作之前先分清文章性质,也要分清最终想表达的思想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这很重要。

余华还说长时期的写作,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软弱、胆小和犹豫不决,所有作品中英勇、睿智的形象都是出现在笔下,而不是在自己的身上。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我只认同前半部分,我们在读书量越大的时候,就越能感觉知识或者这个世界是个深洞,而我们在读它的时候,就像是站在悬崖边往下看的人,越专注越害怕。但对于这种投入大量时间读书,并乐于写作奉献的人,我更加愿意定义为是勇敢的化身,因为每个伟大的作家都是充满社会人文关怀的,他们具备着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骑士精神。

所以,我更愿意读到后面他这样写自己,“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他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的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被带走时是懵懂的小孩,再回来已是哲思深邃的大家。鲁迅不是也常说,人的强大,就是一次又一次迷失,去寻找的过程。

余华的视域宽广来自他的博览群书,在书里他分析了当代诸多创作者的独特性,谁影响着谁,讲文笔和思想传承的由来,犹如《世界文学史》讲文字的来源那般,环境的重要性等等,他肯定生活超越了文学本身,也羡慕在生活中乐享其成的人,其实众多作家里,我觉得他自己也是这样。他在评述《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作者威廉福克纳时这样说道,“他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始终和生活平起平坐的作家,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证明文学不可能高于生活的作家”。

也像他说的那般,“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边界,或者说没有生死之隔,也没有美丑善恶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讲出了创作者追求事物,融于生活的平常心。

而他文中提到的《罪与罚》、《礼拜二午睡时刻》、《百年孤独》、《在流放地》、《青鱼》、《傻瓜吉姆佩尔》、《海上扁舟》等等这些名作及名作后面伴随耳熟能详的名字,加西亚马尔克斯、夏目漱石、毛姆、威廉福克纳、卡夫卡、辛格、罗萨、舒尔茨、鲁迅、博尔赫斯等等,他们手法奇特,创作新颖,都是犹如绚丽的钻石一般既贵重又稀有的人,也是我们都想进一步研究的拂晓之星。

文学或者音乐读后感篇十五

★和声与比翼鸟 文本是一只蛮蛮,阅读是另一只蛮蛮,它们没有相得之时,文本是死的,阅读是空的。所以文本的蛮蛮在寻找阅读的蛮蛮,阅读的蛮蛮也在寻找文本的蛮蛮,两只蛮蛮合体之后才能比翼而飞。(p5) ★胡安·鲁尔福 还有让-保罗·萨特在巴黎的公园的椅子上读到了卡夫卡;博尔赫斯读到了奥斯卡·王尔德;阿尔贝·加缪读到了威廉·福克纳;波德莱尔读到了爱伦·坡;尤金·奥尼尔读到了斯特林堡;毛姆读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p15) 就像E.M.福斯特这样指出了T.S.艾略特;威廉·福克纳指出了舍伍德·安德森;艾萨克·辛格指出了布鲁诺·舒尔茨;厄普代克指出了博尔赫斯……(p18)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在我看来,川端康成是文学里无限柔软的象征,卡夫卡是文学里极端锋利的象征;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卡夫卡叙述中的切割扩大了这样的距离;川端康成是肉体的迷宫,卡夫卡是内心的地狱;川端康成如同盛开的罂粟花使人昏昏欲睡,卡夫卡就像是流进血管的海洛因令人亢奋和痴呆。(p26) ★博尔赫斯的现实 《迷宫的创造者博尔赫斯》安娜·玛丽亚·巴伦奈切亚 ★契诃夫的等待 似乎舞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同性的婚姻,结合的理由不是相异,而是相同。(p56) 等待的全部意义就是等待的失败,无论它的代价是失去某些短暂的时刻,还是耗去毕生的幸福。(p65) 事实上,博尔赫斯或者那位女士在表达自己精通了某个过程的时候,也在表达各自的野心。骨子里他们是想拥有无限扩大的权力。在这一点上,艺术家或者女人的爱,其实与暴君是一路货色。(p65) ★内心之死 这就是叙述的力量,无论是表达一个感受,还是说出一个思考,写作者都是在被选择,而不是选择。(p102) ★卡夫卡和k 《城堡》做出了这样的解释:那些在已有制度里出生并且成长起来的村民,制度的一切不合理性恰恰构成了它的合理。面对这至高无上的权威,村民以麻木的方式保持着他们世代相传的恐惧和世代相传的小心翼翼。而k的到来,使其制度的不合理性得到了呈现。外来者k就像是一把熏肉切刀,切入到城堡看起来严密其实漏洞百出的制度之中,而且切出了很薄的片,最后让它们一片片呈卷状飞了出去。(p109) 女人的美丽是因为亲近了权力,她们对男人真正的吸引是因为她们身上有着权力的幻影。(p112) ★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 幽默成为了结构,成为了叙述中控制得恰如其分的态度,也就是说幽默使布尔加科夫找到了与世界打交道的最好方式。(p133) ★西·伦茨的《德语课》 阿尔巴尼亚作家 卡塔雷尔《亡军的将领》 德国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面包与运动》 ★我的阿尔维德·法尔克式的生活 斯特林堡《红房间》 ★一个作家的力量 哈金《等待》 ★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 莫言《欢乐》 从这里我们开始意识到经典形象代表了什么,它代表了很多人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愿望,经典形象逐渐地被抽象化了,成为了叙述中的准则和法规。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对形象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关注。(p162) ★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家庭制造》,是我在读《北回归线》之后写的一个轻松滑稽的故事。我感谢亨利·米勒,并同时用一种滑稽的做爱故事取笑了他一把。这个故事也借用了一点罗斯的《波特诺的怨诉》。《伪装》刚效法了一点安格斯·威尔逊的《山莓果酱》。(p168) 文学中的影响只会让一个作家越来越像他自己,而不会像其他任何人。(p169) 伟大的作家都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然后汇集到了爱与恨、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主题之上。所以文学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人们彼此陌生,而且为了让人们相互熟悉。(p170) 什么是文学天才?那就是让读者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从独特出发,抵达普遍。(p171)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埃斯普马克似乎指出了人是失去语法的,而这个世界是被语法规定好的,世界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个无法摆脱的困境。(p175)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