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诗经密码》的读后感大全

《诗经密码》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30 22:55:11
《诗经密码》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12-30 22:55:11   小编:

《诗经密码》是一本揭示诗经背后深层含义的研究性著作,作者通过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探究,揭示了诗经中隐藏的密码和象征意义。读后让人感叹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文化造诣,同时也引发了对诗经背后更深层次含义的思考和探索。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一)

完全是标题党,诗经密码没有真实的内涵

当初被这个书名吸引了,现在看了一小半,没有书名那么经典,只能说一般般。我个人还是喜欢安意如的那本关于诗经的书《思无邪》

如果大家喜欢看诗经方面的书,我建议看看安意如的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二)

虽然名字和书背后的提要有点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意思,里面内容确实不是字儿大行稀炒冷饭的口水书,可读性强,有内容有想法,一看就是做了很多功课才写出来的。出差在飞机上开始看,本想看会儿吃了饭就睡的,没想到一直看了一路,还是很吸引人的,推荐一下~~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三)

作者以丰富的文学涵养,重新诠释了《诗经》的内涵,以史记为脉络,追根溯源至上古,让《诗经》这本流传千年的古典重新唱响。

《诗经密码》通过对《诗经》的新的看法,直接反映那个时代的特点,也间接的反映当代中国。笔者以风趣、幽默、诙谐的笔法抒发着《诗经》新的风骚!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四)

煌煌巨制,开辟新域的又一部‘新诗经’!作者刘蟾,80后。生在陕西,客居北京。颇好小楷,没事写字逗自己乐;最善《流水》,经常弹琴给朋友听。耽迷易学、佛老、古史、诗词,四处寻访高明,以探究竟。平生最贵“求真”一词,最尚独立之风。

真是才比子建啊!敬之慕之爱之!真是感慨道!直抒血性为文章!胸罗万卷深莽苍!好啊!不太会写观后评语,书中精彩处自己购得此书后领会也不加赘述!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五)

未读时,遐想此书或如精美糕点,规格制式皆有典范,非焚香沐浴后不可猝读。初读间,惊觉此书却像巴蜀火锅,主料辅菜炖作一团,信手拈来均是滋味。细细读完后才明白,这是三秦大地的肉夹馍……有饼无肉则太素,有肉无饼又太齁;唯有揉诗文史料为饼,烹嬉笑怒骂为肉,而后两相交融,肉夹馍中,香含饼内,才能吃的满口留香。好食如此,好书亦然……写诗经不过写史今,这的确是我认识的那个刘蟾所能做出之事。我常有奇想,若有一日,他突然做出焚琴煮鹤、融雪烹梅的事情,或许亦不足为怪……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六)

很久没读到如此酣畅淋漓的书了,就像我的标题一样,绝对是麻辣味的诗经解读。作者快意直言,读其书如见其人,和作者平时给我的印象一样,是个直爽之人。但同时也能看出写书之前做过许多功课,语句豪爽却又不失严谨。之前只读过中华书局的《诗经》原文,没想到除了唯美诗句外,还有这许多故事。犹如麻辣火锅,读时痛快,回味无穷,忍不住一翻再翻。

本书从不一样的角度读诗经,合上书本,纷繁的上古历史竟然生动鲜活的展示在我的面前!强烈推荐给大家。

最后提个建议,八零后的作者,可否要考虑一下,把书中频繁出现的现代流行词语也加上个批注呢!估计我们下一代人读起来,也要查字典才行吧。。。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七)

自觉自己是个重理轻文的文盲,好歹也慢慢觉得懂得历史对于生活的意义。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历史是认人打扮的小姑娘,教科书上的历史必然也都有很多当权者主观的意见。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走出应试教育之后,通过各种书籍来完成对真理的辨析。

初见书名,总觉是个对诗经深度的剖析,谁知诗经只是针线,规整却不失华丽的穿梭在历史的洪流之间,把自夏亡至封神再到春秋战国乱世的纠葛,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我眼前。书中的“牛人”不光位高权重,更有着各式各样的情态和性格,这里的儒家思想不再礼仪谦让,而都有了伪善和笑里藏刀的法家嫌疑,这里的道义通常不堪一击,以至于现在的一夜情、同性恋等性思想都黯然失色。加之字里行间吐槽言论所刹风景无数,可谓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历史补充读物,与诗经并无期待得那样有那么多的关联。

读毕,便有意深入其它古卷之中,以慰藉三观被颠覆之忧愁,探究真理之情愫,畅快争辩之喜乐。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八)

刘蟾的《诗经密码——中国人性的狂野与疯狂》是一本值得坐着的大书,也是一本值得仔品味的书。

煌煌国史五千年,有文字的不足四千年,有信史的貌似更短,对于上古的书,当下人不太愿意看,也看不太懂,但是刘蟾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捷径和一把钥匙。

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有点:

一、这是一本有趣的历史书。或许之前很少有人从历史的角度对诗经进行了解和研究,也甚少去关注文字和文学以外的诗经。再如我这样浅薄的人,往往只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名句,对于《雅》和《颂》中晦涩的句子更视之如畏途。然而通过刘蟾这本书,勾连起来了我对春秋以前诸多历史和传说的脉络,至少知道了很多成语和典故的出处和来龙去脉。

二、这是一本有趣的文学范本。通过它,让我看到先秦的汉语固有的魅力。古人的思维和表达,那种对语言多元化、形象化的准确性的把握让人感动。而现在我们笔下的文字动辄数十万,然而读过之后毫无记忆点。通过作者对诗经的梳理,让我们看到汉语的伟大魅力。与此同时,作者本身的文字也充满了亲和力,虽然有时候不免在庙堂与江湖之间游弋,但是其才气禀赋,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三、这是一本严谨的史学之作。作者虽然年轻,但对于国史各科的庞杂涉猎非常令人惊讶,很多掌故观点随手拈来,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历史事件一一梳理,着实不易,附于每章之后的人物关系表和全书后面大事年表更是让人顿开茅塞。

我不会说漂亮话,书还是自己读才知道。

《诗经密码》读后感(篇九)

诗经、读书、历史的相关性

友人转赠我一本书,《诗经密码》,是一位八零后的青年作家刘蟾所撰。从诗经时代的历史故事串起《风》、《雅》、《颂》诗篇,内容写的好玩又好看,寓理于文,摘要讲述了《诗经》做为历史记录作用的一面。

作者少我数岁,其人好古琴,好小楷,好文章,好考古,好读书。——这样的青年谈吐一定有趣,做派自是雍雅,神交矣!读完他的书,更是佩服他知识的广博,读书的研究,从《左传》到《史记》,从杂稗到演义。古人说:“书宜杂读,业宜精研”,他做到了。

上古时代多神话传说。而传说有一部分是原始先民的集体记忆投射而生,有一部分则是祖先在和自然界天地万物斗争、妥协、顺服、逆命时的历史记载,久之则成了英雄神话。如,商人的祖先是帝喾,如果从传承上来说确乎如此,所以商人禘喾而郊冥(礼记.祭法)。帝喾的妃子简狄应该是少数民族,本性就为开放,在郊外游玩捡到玄鸟的蛋而吞下,简狄因而受孕诞下了“契”(上演了一幕神话剧)。而我看来则更像是原始母系氏族杂婚制的延续,虽贵为“帝喾”这样的部落集团首领,家里也有说不清的时候(还有元妃姜嫄踩巨人脚印而感应生“弃”的故事,弃是周人的祖先)。中国人的古代史读起来是很有意味的,来龙去脉远比希伯来人《旧约》要清晰和有哲理性。比如帝武乙射天是怎么一回事?那就要看《史记.殷本纪》,商王世系查下来看到盘庚故事,就知道还有《盘庚三篇》,又讲的什么内容呢?那就要重温《尚书》。战国的鲁仲连射书而下齐城,可见文辞之夺人心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那就要从《史记》中去寻找答案,鲁仲连最后不知所踪,也学那陶朱公泛游,这是道家思想所谓“功成而身退”作用,不知影响了多少历代志士达人。这样说,那道家思想的缘起《老子》、《庄子》、《列子》、《淮南子》就要连贯的看上一遍了。

所以说读书是有相关性和系统性的,这是我读刘君的《诗经密码》所感受到的。我自立志为正人,为君子,为儒者,但是不知道从学的道路在哪里?当代中国以“利”为病,以“不仁”为道德标准,“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满天下充斥着不惜“毁誉”、“亡身”以得富贵之人,汲汲而往。突然见有刘君这样的“清流”,顿使我心安。况且读书还是一个枯燥累人的事情,古人皓首穷经治学者比比皆是,立志高远为一生,浑浑噩噩也是一生,不辨其中的优劣和价值,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

再来说《诗经》。我对于《诗经》并无研究,这就是我前文所说想用力于治学而无道路之意。《诗经》对我辈可有现实意义?无论十五国风,周室之雅,商鲁之颂,“抑之者以为不过椎轮,扬之者以为超越李杜,皆非其实。(傅斯年语)”在先秦学《诗》是为了实施行政,要在国事中应用,具有现实的安邦立国目的,所以学诗在战国是外交、礼仪、廷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交流工具,可谓“不学诗无以言!”而今世学“诗”可有意义?那些陈年的故事中可有作用于今日的“良言”?

只是从美学中欣赏诗的韵味?

只是从典故中感慨人的价值?

只是从《黍离》中看到历史原来如此相似?

只是从《卫风》里的淫邪想到今日人性之荒诞?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我想,温故而知新,这是学诗的目的之一。

丰富自己的语言,熏陶对于“诗”一样生活的美好抒情追求,这是目的之二。

学“诗”如同学习一切上古中国经典一样,以安身立命继绝学、万世开太平为人生追求,这是儒家知识分子就学的目的之三。

平日里我也写诗,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诚然哉!几年来每有孤独闷郁不解,往往是诗兴勃发的时刻。而舒心志满生活优渥时往往笔力维艰,提笔作不得什么。这也就是古今诗歌中悲愤诗多于喜乐诗,述怀诗优于宴乐诗的原因吧。人往往在不遇时、不得志的状态下最是沟通万物,气血与四海平。读李杜多牢骚愤懑,读摩诘又感意蕴悠长,实是环境与心境不同,诗的追求也不同啊。

孔子说修身从学《诗》开始,立身从学《礼》开始,养成性情从学《乐》开始。这是传统中国人有志于学的道路。从中国人的文化根子上去研究中国的未来,远比“拿来主义”做那阉割后的“西学”思想要更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尤其在“思想混乱”“信仰缺乏”的当下,提倡对于古典文化的普及和学习,对当代中国尤为重要。

商的历史兴而复衰,衰而复兴,这和后来的朝代大不相同——商六百年,其中九世都是乱糟糟,但还是安然过度到盘庚,这是有盘庚遵成汤之德,故诸侯复朝。如果不是最后帝乙立嫡子“辛”废长子“启”,殷之末世良人仍是辈出。周世八百年,虽最后已沦为连诸侯国也不如的末等国家多年,但周的文化奠定了后来两千年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基础。三代以降,朝代更迭乱哄哄闹腾腾,革命——禅命——没命,《资治通鉴》、《继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上记载的都是一幕幕好看的故事,厮杀、夺位、阴谋、奸媾、盘剥,这和诗经时代何其相似!时至今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再也走不出这个圈子吗?

好像中国的文化被打上“宗法”和“世袭”烙印以后,就成了一个无解。这不是一个“五四运动”所能破除,也不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所能重构。

但无论如何,读《诗经》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民族草创时代的清新和质朴,放佛置身于地旷人稀、草木蓁蓁、河广难渡、天德巍巍的陌生环境里,我们的祖先生于斯养于斯。那时气候湿润冰河期还没有开始,黄河的两岸奔跑着大象和麋鹿,樛木繁茂,雉鸡呴呴。人们用蝗虫来比喻子嗣的繁多,鸨鸟还没有类比为不贞。河里面木船飘荡,朝野中讽谏者畅所直言。工具简单,生产力并不发达,人们的机心也不猖獗。战争还在比拼实力的框架内进行,奇技巧谋尚未成书,孙子、孙膑、司马穰苴、乐毅还在襁褓。白起、赵括之流“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贪婪还没发生。我们的民族犹如人之少年,在没有感受到惨痛生活的时代,满眼看的都是“思无邪”。它教我们“无易由言,无曰苟矣(不要轻率乱发言,不要做事太随便)”,“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做一个强壮有力的国家保卫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着爱人的手,一起到人生的黄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两情相慕的爱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如此繁多人生教诲,这就是华夏族的“诗经时代”啊!

“小子何莫学诗!”

2013年10月7日于福州鼓山镇未沫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