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字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文字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0 23:06:04
《文字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10 23:06:04   小编:

《文字的故事》是一篇深刻的文章,探讨了文字背后的故事。作者通过文字传递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和魅力。文章中提到文字的魔力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启发人的思考。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让人更加珍惜文字的力量和意义。

文字的故事读后感(一)

这是唐诺的第一部著作,也是我读的第一本唐诺的书(曾经尝试读《尽头》,但暂时放弃了)。书里面虽然也有很多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马尔克斯和本雅明,但好在是从我们每天使用的熟悉的文字出发,读起来容易许多。 作者不是专业的古文字研究者,所以此书尽管涵盖了文字起源和演化的许多介绍,但并不纯粹关乎于此。知识性的内容包括文字如何产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所谓六书造字法(后两种不产生新的字)如何适应语言而不断扩展文字集合,文字如何由于生活需要的积累强化而形成,又如何由于生活需要的瓦解消失而死亡(如28个专门描述不同毛色的马的字,100多个与玉有关的字,绝大部分都不再被使用),等等。 这些东西读来趣味性十足,举个例子。“武”,有一种说法是“止戈为武”,最早可能来自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是多么漂亮的解释,带着一种武的最高境界是不武的迷人哲学思想。然而实际情况是,“武”的甲骨文原型是一个脚印和其上的戈,大概意思是带着兵器移动,也许是巡逻,也许是训练,甚至也许是舞蹈,但怎么也不大可能是免战与和平。 但是,我更喜欢作者时不时衍生而出的天马行空的思索,例如,从马尔克斯的“非现实之物的现实主义”到列维-斯特劳斯的“修补匠”譬喻,又如,从马克思的“有闲创造说”到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揭示的人类历史图像。 精彩,确实精彩。

文字的故事读后感(二)

《文字的故事》 这本书很难归类,不是研究,不是随笔,也没有太多故事,其实有点像是一本关于文字的读书笔记,而且是很有风格的普及读本,以后想推荐给上中学的小红豆看。 读书人唐诺用一种浪漫而冗长的方式,追溯甲骨文中汉字的意义。从马尔克斯聊到本雅明,从卡尔维诺再到博尔赫斯,从日常物事说到巫祝神话,文字反映的是祖先们的世界观,作者穿越千年去寻找原初的意义,发展的流变,这是文人的浪漫。 文字是抽象的,而表达是具体的,用抽象的文字表达具体的内容,想要说的精确,就会显得冗长,这本书中的句子就是这样的,为求准确达意而增加了很多描述与解释,节奏很是缓慢,在快速切换的现在,读来很容易走神。 文字无疑是个伟大的发明,可以脱开时间限制,沉淀思想,稳固思维,拓宽交流,本身带着点神圣性,所以仓颉造字的时候,闻鬼夜哭,这几乎是洞察天机了。 真实的文字当然不是某一人在某一时造出来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一个一个被捡拾的,从最开始的直接描摹形状,到后来的指事、会意,再到批量制造的形声字,还有不太常见的转注、假借,文字的发展变化,流传的字,变化的字,消失的字,折射的都是思想的变化,这种追溯特别迷人。 作者组织书的方式,就是一组一组、一个一个的字,从甲骨文而来的造型美丽、意义深远的字。 作者也坦陈写作的初衷,是“享受这些原始具象的字形和今天我们理解的抽象意义之间的美好联系”,但其实也不仅仅是这些,他想表达的,还有卡尔维诺的观点,文字这种抽象的符号,在语言中用得越多,越容易失去临即感,变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应,具体的表达就化约成一般性,这就冲淡了意义,钝化了锋芒,是遣词用字中的瘟疫。 文字的故事,是对意义实感的再认知和再把握,穿越几千年的时间,再思考一次。

文字的故事读后感(三)

这是一本有趣的小书。书名起的有点大,主要内容是有关文字演化的漫谈。可能是唐诺先生作品一贯的风格,他有信心从一个刁钻的角度去表达浅显易懂的道理,或者从一个浅显易懂的表象去理解一件深奥而抽象的事物。无论走哪条路,都需要博学的知识储备。因此,这本书好不好读,亦取决于读者本身的知识储备,从博尔赫斯到托尔斯泰,从波德莱尔到本雅明,从孟子到庄子,从马克斯韦伯到卡尔马克思,从毕加索到梵高,总之,我读来的感觉,像是在高速公路和泥泞土路交替前行,而且他们经常无缝连接,让你猝不及防。

来概括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我认为作者是从3个方面切入到文字这个话题的: 1、初创者:象形、会意、指示的这些最古老最经得起推敲的字(可摹写的具象事物); 2、继承者:形声字、假借、转注(面对占比更大的,抽象的,无法描述的事物),为了能控制文字复杂程度,而不得不改用的方法,而绝大部分文字,在此阶段,走上了表音文字之路; 3、使用者:造字者早已不在,影响了文字进一步演化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漫漫长河; 4、改革者:一种大扫除般的力量,用比起普通使者大得多的力量进行剧烈的变革。

因此,再精简下去,文字的故事应该分成两大主题: 1、短暂而一意孤行的创造阶段,他们甚至只存在于大脑的一瞬间,就如印象派画作一样, 2、漫长而众志成城的改造阶段,他们随着使用对象、书写工具、政治、社会习俗、科学技术等一些列变化而发展。

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我们所谈论的中文字,是世界上仅存的一种文字,仅仅通过视觉的辨识,便能穿越到几千年之前的古代世界,去窥探历史的真相。而其他所有非表音的文字系统,都已死去。而不管这种幸存是偶然还是必然,他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包括文字与语言的分离,他对于中国古代至今的文明走向,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影响呢?唐诺先生这本书,并没有再往下探究。这样一种严重的后果,正因为没有任何可参照的其他文明体系进行参照,可谓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