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盛宴》是一部令人震撼的艺术纪录片,展现了线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魅力和表达方式。影片通过对世界各地不同艺术家的采访和作品展示,呈现了线条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线条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一
过去的墓室绘画工匠,应该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吧,才能把墓室的绘画画的如此热闹、欢愉、生动,“现代人会为他们无法公之于众的画而感到惋惜,那是因为现代人的功利心…但工匠们也许期待的是关上墓门的那一刻,因为他们的画只有天地神灵才能看得见…”
总觉得过去人看待“死”非常坦然、坦荡,要不然怎么会有“死去原知万事空”,“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事亡如存,始终一也”……还是觉得古人的智慧与心境应该称之为“现代人”,而现代人应该称之为“原始人”,才更为准确……
这场线条盛宴,更像是一场生死盛宴。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二
古人重生死,信鬼神。似乎比现代人过得拘束很多。但也因信仰活得更富足。
他们愿意潇洒绘就一旦落成就注定永不见天日的墓室壁画。想到投入绘画的自己,和古人一样,忘记时间 地域 生死,只投入于当下线条的喷涌。多幸福的感受。在完成的那一刻就已实现全部意义,至于其他,留给鬼神评说去吧。
他们愿意去殉道,殉情。比之活得更久也更憋屈的现代人。他们自在如风,还总惊现天真。
整个影片都是娓娓道来,结局最是有趣。戛然而止,你先是惊愕,再回味,末了只觉
有趣,太有趣了!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三
《线条的盛宴》。陈丹青以北朝墓室壁画为主题,因为拉不到广告,也没有流媒体平台愿意买,只能采用城市巡演的方式。 作为中国艺术界可能唯一一个真正出圈的公众艺术家,快七十啦,这么一城一城跑,没多少人会这么做。 我以为《线条的盛宴》,题眼就在“线条”这个词上。或者说,线条的意义和作用,是对比中西方艺术的关键点之一。 这四座北朝墓室壁画,真是令人惊艳,线条的灵动飞逸,不止体现在体态动作上,也体现在表情神态上;中国艺术以书入画的民间脉络,展现无疑。 所谓高古,承接两汉;所谓神秀,魏晋风度。 陈丹青在片子中用通俗的口吻和表达,让没有艺术基础的人也能津津有味;但它的信息量之大,陈丹青最有价值的那些观点,还是更加适合有一定美术史基础,对艺术有所了解的人。 否则他不厌其烦地进行中西方艺术风格、题材、技法、心态和背景对比,就没有那么有意义。 签书时,我说,前几年在798的“退步”回顾展,我觉得很有趣啊。他:我都不好意思去,据说人还不少是嘛?我说,蛮受欢迎的,解说词非常有意思。他大笑:因为我想逗逗你们嘛。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四
影片的最后,丹青老师说有次和山西博物院的研究员渠传福,还有山博的院长一起吃饭,喝了点酒就聊开了,老渠试探性的问了问院长:最近院里经费怎么样?徐显秀墓400多米开外还有个墓,咱啥时候也挖挖掉。 影片结束后的问答环节,丹青老师问刚刚最后那一段,大家笑了吗?他说最喜欢的事就是每次放映的时候,他偷偷坐在角落,观察大家有没有被逗乐。 丹青老师本人非常低调谦卑,非常温文尔雅,耳垂很大,由内而外已明显呈现出菩萨的形态。他在签售书环节与每一个轮到的读者都会打招呼,点头致意。 另外,感谢梦茜导演,一个个子很娇小但极具才华和能力导演! 最后,期待第四季!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五
庆幸自己参观过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几幅重要作品都亲眼看过,看陈丹青老师站在壁画前讲解就非常有亲切感。我记得当时在上海展出时,有很多小幅壁画,陈老师这次讲解了几幅大壁画,其实我更有兴趣听小幅壁画。旁白讲稿感觉比局部三差了一点,很多点都是反复提及,讲稿思想的连贯性较为一般。不过提到山西这几个墓都是2010年后才出土的,翻出当时去上海博物馆参观的小册子,2017.11.30-2018.3.4在上海展出,哇,自己有幸这么早就参观过了。配乐部分,有的配乐很棒;有的配乐一般,不是很搭。用一张看电影票的价钱看陈丹青老师讲解,值了。想再过段时间自己重温一遍这个上下集。个人更为喜欢下集,与考古相结合的思考还挺有陈丹青老师的风格的。—2022.05.11 上海疫情封控期间 第一遍看完
P.S. 忽然想起2020年疫情期间,在上海家中看《局部3》,当时的第六期意大利阶梯教堂壁画那期延期播放,先播放的第七期,第六期阶梯医院壁画的讲稿,我非常喜欢。两次疫情都有陈丹青老师的陪伴,亦是巧合,亦是小幸运。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六
他说“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是可贵的无知。”
这部《线条的盛宴》走进了山西北朝三座墓室,唐朝以前的魏晋风流在这些壁画中可以感受一二,毫不犹豫的线条,画师粗旷直接的表达,为已故的人画这些壁画的工匠应该真的没想太多吧。他们带着画完就被永藏于地底的心态,画下人间最热闹的景象,怀着敬畏,送给冥界。
特辑还没有上线视频网站,目前只有线下巡礼的形式可以观看。杭州站之前已去了北京、山西、成都等地。在杭州站,陈丹青和主创谢梦茜回忆了录制的场景,他们第一次下墓室拍摄前,喝了酒、磕了头、许了愿,结果下去洋洋洒洒拍了4-5小时,上来画面全没了!只能重新拍,下去一小时就上来存一下。
《局部》第三季《伟大的工匠》里陈丹青说“中国艺术成熟太早,没有一位敦煌画师留下姓名。” 在巡礼现场,他又引用了毕加索的一句话“为什么要到西方来?你们中国人最会画画了。”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七
“要说北朝人上墙开脸的本事,真叫人没办法。那明明是一组线条的景观,几根线一勾,人脸出现了,当你开始打量每张脸,凤眼,沟鼻,丰唇,面颊,又发现那只是线条。” “唐人用线,绘画意识成熟了,用线的章法、规矩开始固定,北朝人可不管,画脸就跟写字一样,如汉简,如魏书,笔锋的起止,流转,蜿蜒,收放,一派书法气度。” 远接汉简的古朴,近承魏晋的流风 飞扬灵动,率性无为 "北朝擅长默写的画家,形象记忆超长,眼光格外狠毒,北朝师傅心中存在着一个个人,北朝人似乎画的是同一张脸,可是你凑近看,每张脸呼之欲出,咄咄逼人,五官被极度省略,概括,面相被高度提炼,标志,你会渐渐认出不同的种性,骨相,性格,表情。" 《水泉梁壁画》 嚎叫胡人 十位扮作男孩的女孩 刻意浓淡的墨色 翘起的辫子叫飞鸟髻 《徐显秀墓壁画宴饮出行图》 疏忽,吹笛人没笛子 "我们不禁在想,如此精美的墓室壁画,被黑暗封存上千年,那么这些壁画艺术家,不感到惋惜,惆怅吗,谁将看到我的才华。古代人不想这些,一秒钟也不会,他们忙着呢,墓门封上,又去另外一座墓工作了。所以替他惋惜是现代人的功利性,现代人的小气。墙上每张脸,每根线,分明就是他不断不断的狂喜,得意,满足欲,成就感。撒开了画,我的画将要升天土地,入地升天,这是天底下唯一不归人间管辖的画。"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八
终于看到了《线条的盛宴》,一如《局部》既往的水准;陈丹青的叙述,配合谢梦茜导演的妙手,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一系列勾连起魏晋风范和盛唐气象的文脉线条,看得很是过瘾。
陈丹青的美学观点也一如《局部》前几季:无名工匠比耳熟能详的大师更值得关注,因为他们无所顾忌,因为他们创造力爆棚,所以他们经常在范式之外做点文章,甚至在范式还不成其为范式的时候独树一帜,这些范式之外的局部也因其独特性成为美术史上特别耐看的一瞬。这是《局部》每一季都在反复强调的观点。《线条的盛宴》中,陈丹青关注的点依然是在生猛灵动得有点“出格”的创造力。此为与《局部》前几季一脉相承之处。
另一方面,在《线条的盛宴》这里,工匠们爆棚创造力却在完成之日被掩埋,探究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成了下集主要线索,陈丹青解释为祭献;不是说这理由不合理,而是说将北朝工匠为什么不考虑传播列为设问之一,就是现代艺术家们才会发问的角度,下集用这牵强的设问作主题,其实不如借北朝无名工匠批评当代艺术家们的功利心来得直接。《局部》第二第三季中不乏直言针砭,到这里却缩了缩头,颇有点不美。
山西四座北朝古墓壁画中,忻州水原岗那座墓门上门楼画的斗栱,柱顶铺作是柱头直接出栱的丁头栱和偷心造,补间铺作是人字形。当年伊东忠太等日本学者在云冈石窟找到了奈良法隆寺木构的这两种典型“中国基因”,水原岗墓壁画更是将云冈“中国基因”确认到了北齐。
可惜四座北朝大墓的壁画展已经结束,《线条的盛宴》也只在线下巡回展映,要再睹北朝无名工匠所绘线条里的勃勃生机,只能留待有缘了。福州这场,还得感谢@HOMELAND家园 的支持。
线条的盛宴观后感篇九
杭州西戏,《线条的盛宴》展映。 在这之前,早上时间宽裕,边吃早饭边从一方窄窄的屏幕里,跟随陈丹青的叙述,浸入西方湿壁画的世界。当中夹杂着中西方壁画对比,陈老师毫不掩饰他对北朝壁画的偏爱,对北朝壁画线条的偏爱。于是知道了《线条的盛宴》这部在网络上尚未公映的纪录片。 说来也巧,就在标注了“想看”不久,便在豆瓣上看到友邻转发该片展映的信息,第一时间买票,落袋为安。 线条的盛宴,非在大荧幕上看不可,非有卓越的音效搭配不可。唯有如此,当巨幕压在眼前,自己的心神方能游走其中。 整部纪录片的素材不多,分别是山西博物院壁画大展展品,以及另一个墓室的全貌、走廊。但却在导演的妙手和陈丹青的讲述下,构成了一部视听觉的盛宴。莫扎特的音乐和山西北朝墓室壁画相融,战鼓声辅佐狩猎图,红白喜事锣鼓声点缀出巡图。这哪里是在看图片,心神分明已经被摄走,或用上帝视角或用身边人的眼光,去看一千多年前北朝贵族的日常与非常。 以前,中国画给我的感觉是过于老气。扑面而来的是山水、花鸟、鱼虫;谈及鉴赏,又离不开留白二字,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为中国画只有留白。直到去年,读《宗白华谈美学》,才知道留白背后,还有高远、平远、深远之说,不同于西方透视,不拘于眼前所见,而是画心中所见。 古人看画,也不止看留白,宋代郭熙有“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的说法,活把看画说成是一场神游,把心神凝缩成芥子,注入画中,仿画中人,游画中景。 局部第二季讲《千里江山图》,讲作画的视角,讲成画时作者年仅十八,讲非有如此朝气无法成就此大画。不带绘画技法本身的浪漫描述,令我心神激荡。 阅读、听音频、看视频,作者的讲述打开了我的视角,但未必完全会成为自己的东西,我称之为借得作者法眼。很像玄幻小说中,一方力有不逮,便使出秘法请神上身,获得大法力。虚伪的境界过了就过了,但拥有虚伪境界的印象,却能留下。 观看《线条的盛宴》也是借作者法眼。 讲述者从个人的美术经验出发,加入自己浪漫化的想象:墓室壁画上盘起飞鸟髻、画浓眉的也许是一千多年前男扮女装的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壁画上一张张面孔在今日的山西街头能碰上…… 再看狩猎图,骏马受惊,因而吓出一团团屎,此等真确的题材,不是亲眼所见的经验,是画不出来的。而那些留着壁画上未被擦拭掉的线条,构成了狩猎图的动感,配上擂擂战鼓,有那么一瞬间,我简直觉得这群战士要破屏而出。于是我才明白,什么是“呼之欲出”。 墓主的身份被放到次要的地位,时代的背景也再放远一点,就线条来谈,就人物形态来说,甚至加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多么私人的视角,又带着多少自己的偏见,但正因如此,也带来更为纯粹的美术欣赏体验。 我能想象到现如今课本里的描述,无非是夸赞一番壁画的精美,强调一下中华文明的伟大,歌颂工匠作为劳动人民的奇思妙想,再佐以墓主身份,强调古代贵族阶级对平民阶级的压迫。这是正确了,但这重要吗?比起无懈可击的讲述,我渴望看到、听到更多个人的偏见。 末了,陈丹青老师与谢梦茜导演入席,开始Q&A环节,没有质量的问题太多,有人的提问聚焦在什么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对立、东方作为殖民的想象、作为美术学生如何平衡西方文化的冲击,直教人大翻白眼,好在都被怼了回去,过于好笑。 忽然想起,2018年末,我曾到上博看过山西墓室的壁画,离纪录片里的作品很近,但目光是离得远的,没能看出什么东西。现如今在物理空间上,我与它们相隔何止千里,但因为《线条的盛宴》,它们确实近在眼前。 《线条的盛宴》尚未取得公映资格,而《局部》三季,也无有赞助,叫好不叫座。期待公映的那一天,希望大家用钱来支持这部优秀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