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摘抄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09 22:35:20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09 22:35:20   小编:

《走出抑郁症》通过真实案例和科学研究,深入探讨抑郁症的成因及应对方法。文章强调积极心理、社交支持和专业治疗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勇敢面对内心的阴影,寻求帮助,从而实现自我救赎与成长,重拾生活的希望与活力。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一)

在很低落,想要自救的状态读了这本书,书里描述的很多的症状确实让感同身受,但是疑惑却在于,我知道了,然后呢?

针对如何解决问题的实用内容比较少,一度让我怀疑是我理解能力的问题。

优点在于,对比症状描述,发现了自己之前忽略的细节,通过本书获得了解读或者启发。

可以一读,但不要盲目。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二)

前面部分确实有点像小学生的日记,但是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来说,看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共鸣。

迷失自我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不愿意或不敢面对现实的自己。自己一直以为的追求自己,不过是追求理想自我的过程,而从来都是忽略真实自我的存在,导致不真实感非常的 强烈,对真实自我的感受基本忽略了。

书里里面很多建议,我觉得最有用的是和自己的情绪对话,那是感受自己存在的最佳时刻,用心体会,感受真我,面对他,不要忽略他。

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相比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三)

2023年二刷 三年前读过的书 当时的书评实在不走心 停留在文字相和方法论上 不入心 读来徒劳;作者是亲身经历过并走出来的 接纳缺陷的自己 接受这个经历创伤而无法自愈的自己 向对别人那样 对自己温柔体贴耐心照顾 搓破那层自己编织的谎言泡沫 决绝斩断妄幻模式 什么时候做到 什么时候人生开始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四)

在高铁上收尾《走出抑郁症》。 本书理论与权威性不足,逻辑与理论编排也略显混乱,大概需要怀疑和辩证地去看待。 身边也有抑郁症的朋友,应该是双向障碍型,他抑郁情感爆发时不能自已的悲伤让我印象深刻。 书中许多成因分析我不确定到底是不是造成抑郁症的真实原因,但是的确我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身边很多人。曾经的创伤性经历或维系优越感的需求让我们深深陷入近乎病态的自卑或自负,你用无形的铜墙铁壁隔绝自己,或用机关枪扫射周遭与世界,共同映射出那个真正脆弱又渺小的自己——越怕被嘲笑没有“男子气概”愈暴力,越深柜愈恐同,越缺爱愈讨好型人格——你只是大艺术家。从来没有真正活过,所以愈害怕不可掌控的死亡,但是它同样也是抑郁症患者最无奈的选择与最终极逃避方式。 直面残缺,凝视完美,解剖自己,终结幻想。世界不美好,自己不美好,这是逃不掉的现实,也是我们存在的基础。不要逃避,要反抗。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五)

书的作者曾经历过轻度抑郁症,经过自己的自救走了出来,并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书本身写得一般,而且估计对更重一点的抑郁症帮助不大,但作为一个曾经也经历轻度抑郁症的我来说,在书中找到很多共鸣,估计这是我划线最多的一本书。

由于各种各样的成长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因素,会对自己要求很高,在心中设定一个理想的自己,这个理想的自己通常是完美的,而且完美不在一个点而在一个面。同时这种完美的标准还会外移至他人。而现实的自己不可能达到这种高度,现实和理想之间差距太大,从而产生病态的自卑或者病态的自负。长期出于这种心态内部斗争中,轻则焦虑、逃避、恐惧、扮演完美,重则想要消除不能达到完美的自己(自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最高层是“自我实现”,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自以为的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我的需求,而是社会及外界理想价值观中的成功,误解这条理念太久了。

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对真我的接纳,而不是在各个方面都胜过别人。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接受自己的生活是平凡的生活,接受自己不能避免的所有错误,允许自己有很多做不到事。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六)

比预期的好一些,豆瓣评价虽然骂声一片,但是这本书意外的对我的胃口,作者认为抑郁症主要是因为病态自负或自卑,这个观点可能有些狭隘了,但是却启发了我。童年时期家人的过分宠爱和关注,学生时代优异的成绩,人生早期过分顺利,受到家人、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关注,过分耀眼、成为关注的中心,这种优待可能会让人从小对优越感上瘾,并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断追求这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就是病态自负的来源。病态自负的人追求绝对的掌控感,当发现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时就会恐惧和焦虑。病态自负不是自信,真正的自信源于对真我的接纳。

书中多次引用吉尔伯特的走出抑郁,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下面这句: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可能抑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路,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存在。

本书的硬伤也很多。就像某个书友说的,抑郁的主要表现不是不快乐,而是没能量。作者说无法理解自己居然只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因为他都这么痛苦了才只是轻度,那重度得什么样?其实我觉得作者可能真只是轻度,因为他就算抑郁了也没有丧失动力,居然还能高强度的工作(拉车),去大连旅游,每天坚持跑步…这些需要大量能量的活动还真不是重度抑郁症患者能干出来的。

再说点题外话。真的很想吐槽没节操的作者,虽说是患抑郁症了,但是随随便便找个人谈恋爱,还在确认恋爱关系的第一天就带人家女孩子看通宵录像带,还对人家动手动脚导致第二天就被甩了,然后又觉得难过因为作者认为自己被根本没看上的女生抛弃了,我???你看不上人家还对人家动手动脚,事后还回味第一次与女生亲密接触,yue

《走出抑郁症》读后感(七)

一个抑郁症患者写下的心路和劝诫,渡人渡己,这是我最羡慕也最佩服的事情。

以下根据作者的思想和框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形成表述。与原文有出入。

简单来说包括思维迟钝、情绪低落、行为迟缓。以及生理的睡眠缺失、食欲异常、体重变化等。

主导型:不开心,情绪异常低落,打不起精神,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双相情感障碍:忽而大悲,忽而大喜。

神经性抑郁症:产生幻觉。

很多。主要包括遗产、成长经历、重大打击、社会文化等。

正念冥想、体育锻炼、顺其自然(不要强化自己是个抑郁症患者的观念)

诱因 -> 思维 -> 情绪 -> 行动

简而言之就是,某件事发生了,你怎么去给它定性,定性之后又如何影响了你的情绪,情绪进一步会反映在下一步的行动上。比如,被老师/领导批评了(诱因),觉得自己异常失败,干啥啥不行(思维),非常挫败+尴尬+失落+难受(情绪),什么事都不想做了,只想逃避(行动)。

思维 -> 行动 -> 思维 -> 情绪

理性告诉自己,这只是别人对自己某方面的成果感到不满,自己或许是被冤枉,或许确实没做好,并思考当前自己有无补救的可能性(思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时已晚的话就做些转移注意力的事(行动),做了些措施或冷静下来,感觉自己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思维),心情好些(情绪)。

警惕错误因果关系。可爱、被爱与优秀之间,只存在相关,不存在因果。不过我最喜欢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说过,幸福可以持续打破65%的极限。虽然不知道这个65%的来源和可靠性,但是并不妨碍这句话看起来如此温暖。

因为某几件倒霉事影响了心情,就立刻得出自己“一无是处”“连活着都是浪费空气”这样的非理性结论是非常冲动且失真的。

与上一条类似,有意无意放大自己的缺点,却无视自己为了某件事情、某个目标付出的努力。作为一个快乐的厚脸皮,我常常为自己“即使某天睡到日上三竿,也不自暴自弃地继续赖床耍手机,还能够苟延残喘地干会儿哪怕是最不费脑子的学习/工作”而感到一丝丝的窃喜和骄傲。

哪怕是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都没有办法简单二元地用“成功”或者“失败”来简单概括,何况一整个人生呢?

没有人会带着放大镜注意你的一举一动,将你的细小瑕疵缺陷牢记于心,在午夜梦回之际反复回味,并在茶余饭后如数家珍广而告之。真的,没有人。

“你不是你的头脑“。仔细辨别脑中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把它们当作假设,而非结论。

总有人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如果暂时没找到自己的那个人,请你去做第一个。

哪怕你坚信自己失败得无可救药,也要用行动去证明它。

完美主义会导致“只有成为幻想中的自己才能停止自我攻击”,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对负面的自我评价。

完美主义源于“过于理想化的自我”。这种理想化的自我目前认为来源于创伤性的经历或者优越感的维系。以上两个因素并不互斥。

比如,出身于斥责多于赞许家庭的孩子,会因为渴望父母的爱,并且潜意识认为得不到父母的爱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营造出理想化的自己,并以此为目标,自我催眠出“只要我变得足够好,便一定可以得到他人的爱”这样的价值观。抑或是在失恋之后,认为感情失败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够可爱,于是疯狂找补,奋不顾身投入下一段感情,因为必须靠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但是啊,无论怎样去“努力”,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我们害怕得出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结论,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用自己“正在朝着理想化的方向前进”这样的借口来堵住内心的空洞,唯恐现实的洪流轰轰烈烈地鱼贯而入。

或许,应该找个时间停一停,比起一味抗拒,冷静观察现实和大脑得出的结论,并仔细分析得出负面评价的依据。并且告诉自己,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做到的,但是即使做不到,也并不影响你继续去追逐幸福。

毕竟,幸福从来都只来自于事其所爱,而非他人的彩虹屁。

毕竟,我们从来不能等到自己变得足够好才去开始生活,因为那一刻永远也不会来临。

真正的勇士,只会带着不完美的自己走向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并且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不确定性共同存在。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