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5 23:50:46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9-05 23:50:46   小编:

读完《红楼梦》,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作品中虚实交融,细腻描绘了贾宝玉等人物的世态人情,令人感慨万千。通过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引发了对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红楼梦》读后感(篇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有奇缘,人生偏又遇着他。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其实我更同情《红楼梦》里面女子的命运,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哀,这部小说有情有爱有恨也有遗憾,从来不曾忘记里面那种悲凉 ,悲凉到骨子的悲怆。曹雪芹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写绝了,好书不容错过。

《红楼梦》读后感(篇二)

人生真正的领悟其实是在生命经验当中。

在曹雪芹抄家落难后,曾经的怡红公子不得不卖风筝糊口,荒山里,庙口旁,嘈杂尘世中,青春消亡时,梦终究破碎之后…

也许宝玉混迹在王一贴们之间,胡诌个笑话,你笑他荒诞,他半疯癫半呆傻的说:有什么关系?经历了,领悟了,好了,了了,笑过一场也算没枉活过。

去感受下烟火气吧。

《红楼梦》读后感(篇三)

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悲剧也让人感慨世事难料。黛玉的性格,温婉又勇敢,虽然寄人篱下,却不失小姐的风范。两个人情投意合,却阴差阳错的没有成婚,落得一个悲情结局。黛玉虽说清冷高傲,可内心却很敏感。

《红楼梦》读后感(篇四)

之前老觉得红楼梦的人物喜欢哭、贾宝玉有点心理问题、林黛玉太过矫情…………里面的琐事太多了,没有宏大的背景,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

晚后读才知道是温水煮青蛙

读完一遍后,脑袋确实有点懵 ,甚至人物关系有些都没有弄明白,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用心读啊(눈_눈)?

希望还有时间读第二遍吧,不过我是从后20回读的,居然也能够读的津津有味

《红楼梦》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药方,栩栩如生的人,优美的诗。为人处世,生活经历。这本书有很多大智慧。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我所看到的,在我这个年纪大多是在乎的只有感情,我不喜欢书里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但是我只在乎一点一辈子放荡不羁的宝玉守规矩是因为害怕黛玉生气,黛玉哭哭啼啼的在宝玉结婚的时候没有哭泣,他以为他娶的是她,她以为她会嫁给他,结果宝玉取了别人,黛玉永远留在了宝玉结婚的那个夜晚。无人问津

《红楼梦》读后感(篇六)

对于八十二回元春抱恙,前80回也没有暗示,怎能后面就抱恙了呢?这说得过去么?那如果是前面80回有类似的暗示,是在哪些个地方呢?反正觉得后面60回还是跟前面的写风有很大的区别吧,总感觉剧情不应该这么发展下去,或者不应该这么快发展下去,前面80回剧情虽然有衰弱的现象,但是还算比较平缓的发展,然而从81回开始就各种衰弱下去,剧情发展太快了,让人很难接受

《红楼梦》读后感(篇七)

每本书总有那么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红楼梦里面有很多的诗词歌赋,比如“好了歌”“枉凝眉”“聪明累”等,还有无数的名句名言,比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千里搭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等等,我读红楼,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宝黛初见时宝玉的这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红楼梦》读后感(篇八)

10多年前看红楼喜欢尤三姐刚烈 记住了揉碎桃花红满地 现在看反而很喜欢宝钗 她知道社会的游戏规则 尽自己能力帮助别人 以前觉得林妹妹弱 现在觉得她傲气 以前看元宵会那些姑娘的灯谜 会感叹每个姑娘都命运不济 例如迎春出的灯谜是算盘 就暗示命运七零八落 现在会觉得算盘明明是掌柜典当行的东西 没故事背景我一直认为这个东西代表精明 但是去到老曺笔下可以变成一个悲观主义的象征 所以一个东西好坏完全看你怎样诠释的

《红楼梦》读后感(篇九)

当没事做的时候,就读一读红楼,从上帝视角看看里面的栩栩如生的人,宝玉,宝钗,黛玉,晴雯,还有笑嘻嘻的凤姐,看他们写诗,吃鹿肉,喝茶,嬉闹。书里那热热闹闹的场面,多好。最热闹的书,就是红楼,红楼,就是最凄美的书。闲暇时读她,心里便充满向上的阳光,浮躁时读她,心里便能沉淀些许宁静。看书里的花开花落,感受身边的悲欢离合。书里的桃花菊花腊梅花,怡红公子,潇湘小姐,点点滴滴,每次看都有新的惊喜。红楼就是我最爱的书,我最爱的书,就是红楼。

《红楼梦》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的故事件件耐人寻味。从《宝玉摔玉》中,表现出他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以及对黛玉的痴情。从《黛玉葬花》中,揭示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如履薄冰的生活;以及像落花般漂泊无依的命运。从《宝钗扑蝶》中,说明了她栽赃嫁祸的恶毒;追求爱情的勇气;遇事不乱的冷静。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传承着深刻的思想,透散着醉人的感伤。不禁让我想起冰心的那句名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好的书籍值得我们去阅读、去欣赏、去细细品味....

《红楼梦》读后感(篇十一)

很小的时候看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那时只觉得剧里的男男女女光鲜亮丽,生活富贵,每天衣食无忧,吟诗作对,热闹非凡。最近闲来再读《红楼梦》,可能是自己年龄大了心境变了,再读这部经典之作感受大有不同,读后让人懂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正明白了人情事理,世事无常。深刻感受到这样经典的文章不是编出来的,不是读书认字就可以写出来的。文章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是从生活经历当中提炼出来的,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一类人的生活写照,有血有肉有生命有灵魂,也因此,《红楼梦》历经岁月仍被世人拜读,这就是经典咏流传的道理。

《红楼梦》读后感(篇十二)

从小学开始,便与红楼梦这本书结缘,如今已有十个年头,十年间读过这本书无数次。果然啊,读书取决于心态,不同的年龄读红楼梦,总是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小学的时候,最大的收获就是弄懂主人公们的性格。慢慢长大,到了初中,被红楼梦中的古诗词吸引,《葬花吟》带给我的震撼,至今仍不能忘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无尽的悲伤笼罩在黛玉心头,久久不散,我也仿佛别悲情感染。再到高中,心智也变得更成熟了些,再读红楼,便对里面的人情世故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已经来到大学,再次打开红楼这本书,不由感慨万千,等到将来自己更大了些,为人父母的时候,不知又会有怎么的感慨。

《红楼梦》读后感(篇十三)

林黛玉这个人物性格中最奇特的一点就对贾宝玉的态度,她对贾宝玉时冷时热,一忽儿好了,一忽儿恼了,贾母说他们二人是冤家,那林黛玉为何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而且自己又深深喜欢的人态度矛盾呢,我以为这并不是恋爱中男女的小情调,而是起源于一个说不出口的妒字,甚至林黛玉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她所受的教育中妒是一种恶行,属于七出之一,但做为一个恋爱中的女孩子,她对宝玉身边的袭人,麝月,晴雯,宝钗,湘云真的无感吗?,不可能,但她不能表现出妒,她只能借不相关的事和宝玉闹别扭,让宝玉的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时时为她而烦恼。所以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态度是妒的一种隐藏表现。而不是性格问题。

《红楼梦》读后感(篇十四)

读红楼第76回,本回前半段写了贾家赏月的热闹不再,我却没什么感觉,但读后半段时却从内心中出现了与书中人物情感的强烈共鸣。黛玉与湘云于凹晶馆谈心联诗,可巧两人均是寄居与贾府,父母具不在身旁,恰又黛玉闺蜜宝钗已回家自去团圆,愈加显得中秋夜的凄清寂寞,更添两人的哀伤。尽管居于富贵之家,贾家上下也疼爱她俩,可净到底不是自家,流浪感显然,渴望有个完整的家是何等强烈。但幸运地是,二人天真真诚,相性又好,两个人也可以不言自明,都能够相互看懂对方的心,为这一悲寂之夜添了些许安慰,这也是黛玉少有的在这样的悲寂情形下能够不落泪的原因,一句“只你我有许多不遂心的事”道破了二人命运的沧桑。

《红楼梦》读后感(篇十五)

王熙凤如何玩转尤二姐 秋桐

写得很精彩。

尤二姐软弱贤惠

尤三姐泼辣 女中豪杰

柳湘莲心细又有男儿气

夏金桂和薛蟠

王夫人赶晴雯出去

晴雯说话在王夫人看来是轻狂样

贾母说话也有意味

林黛玉没有怎么细看,因为我不太喜欢哭哭啼啼的性格。

紫鹃说的话也值得听

贾政说话也不错

曹雪芹文字功底的确很高超,这么人物,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还有精彩的情节,有见地的话语。有过生活经历的人才能写得这么炉火纯青。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